七下历史三月份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02 1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下历史三月份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一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

1 11

1. 出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措施发展经济 B.隋文帝生活节俭,隋炀帝善于搜刮 C.隋朝疆域辽阔,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增长 D.各地的粮食和布帛都运往京城 2.隋朝为实现国家统一,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 A.北周 B.齐朝 C.梁朝 D.陈朝

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4.唐太宗重用人才、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一代名君 B.维护封建统治 C.减少决策失误 D.笼络人才

5.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6.贞观年间,出现了“马牛被野”“米斗四五钱”的繁荣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 A.加强中央权力 B.知人善任 C.重视纳谏 D.轻徭薄赋

7.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8.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9.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排练有关“唐太宗”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 ) ①北击匈奴②张骞出使西域③任用魏征等贤臣④完善三省六部制⑤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0.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役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12.对“开元盛世”中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交通便利 D.文化发达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朝时期,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不包括( ) A.回族 B.突厥 C.吐蕃 D.回纥

14.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

A.南诏 B.回鹘 C.突厥 D.吐蕃

15.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有利于唐朝(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扩大 C.民族关系的和谐 D.诗歌艺术的繁荣 16.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 A.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的需要 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D.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17.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交往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张骞通西域 D.遣唐使来华 18.唐朝时,新罗的各项制度也模仿唐朝。新罗位于( ) A.印度半岛 B.朝鲜半岛 C.中南半岛 D.马来半岛

19.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20.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众人皆知,那么你知道玄奘西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吗( ) A.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B.广州、尼泊尔 C.长安、印度那烂陀寺 D.新疆、巴基斯坦 二、材料分析题。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在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

材料三 炀帝……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1分)

(2)“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分)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民工的史实? (1分)你认为隋朝速灭的原因有哪些? (2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2分)

22. (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以上材料均选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1分)他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认识? (1分)

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1分)

(3)唐太宗是怎样具体实践“为君之道”的? (2分)

23.(4分)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科举制探源】

材料一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1)《墨子》中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1分)

【科举制实质】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雄尽白头”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概括指出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