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更新时间:2024-06-15 2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昌枢纽西环线昌九高速公路

蛟桥互通改建工程

(CJK12+500~CJK13+314.172)

实 施 性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何光华

复核:

审批:

中铁24局集团南昌枢纽西环线工程指挥部

二○○七年十二月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2 1.1 简介 ............................................................................................................................................ 2 1.2 施工范围 .................................................................................................................................... 2 1.3 施工内容 .................................................................................................................................... 2 1.4 技术标准 .................................................................................................................................... 3 1.5 地质、水质情况......................................................................................................................... 3 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文件 ................................................................................................................. 3 施工方案 ................................................................................................................................................ 4 3.1 施工过渡方案............................................................................................................................. 4 3.1.1 施工过渡步骤如下: ............................................................................................................. 4 3.2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 6 3.2.1 道路工程................................................................................................................................. 6 3.2.1.1 主要数量............................................................................................................................. 6 3.2.1.2 施工安排............................................................................................................................. 6 3.2.2 桥梁工程................................................................................................................................. 6 3.2.2.1 主要数量............................................................................................................................. 6 3.2.2.2 施工安排............................................................................................................................. 7 3.3 施工方法 .................................................................................................................................... 8 3.3.1 主要施工流程 ......................................................................................................................... 8 3.3.2 各工序循环作业次序 ............................................................................................................. 8 3.3.3 施工方法................................................................................................................................. 8 施工总体部署 ........................................................................................................................................ 9 4.1 施工场地布置............................................................................................................................. 9 4.2 施工组织机构配置 ................................................................................................................... 10 4.3 工期计划 .................................................................................................................................. 10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11 5.1 路基填筑 ...................................................................................................................................11 5.2 台后回填 .................................................................................................................................. 12 5.3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 ................................................................................................................... 13 5.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 13 5.5 桥台搭板和桥面调平层施工 ................................................................................................... 15 5.6 沥青砼面层施工....................................................................................................................... 15 5.7 护拦、隔离栅和标志标线施工 ............................................................................................... 18 5.8 桥台基坑施工........................................................................................................................... 18 5.9 钻孔桩施工工艺....................................................................................................................... 18 5.9.1 钻孔灌筑桩施工 ................................................................................................................... 18 5.9.2 准备工作............................................................................................................................... 19 5.9.3 钻孔 ...................................................................................................................................... 20 5.9.4 清孔 ...................................................................................................................................... 21 5.9.5 灌筑水下混凝土 ................................................................................................................... 22 5.9.6 纠正和预防质量偏差措施 ................................................................................................... 24 5.9.7 桩基质量检测 ....................................................................................................................... 26 5.10 桥台承台............................................................................................................................... 27

2 3

4

5

5.11 箱形梁预制........................................................................................................................... 28 5.11.1 工艺流程........................................................................................................................... 28 5.11.2 模板 .................................................................................................................................. 28 5.11.3 钢筋绑扎........................................................................................................................... 29 5.11.4 混凝土浇筑....................................................................................................................... 30 5.12 预应力施工........................................................................................................................... 31 5.12.1 预应力波纹管安装 ........................................................................................................... 31 5.12.2 预应力张拉....................................................................................................................... 31 5.13 架梁 ...................................................................................................................................... 35 5.13.1 架梁方案........................................................................................................................... 35 5.13.2 吊装方案........................................................................................................................... 35 6 交通工程管理 ...................................................................................................................................... 37

6.1 施工交通安全组织机构 ........................................................................................................... 37 6.2 安全措施 .................................................................................................................................. 37 6.3 安全标志 .................................................................................................................................. 37 6.3.1 作业区标志........................................................................................................................... 38 6.3.2 作业区交通管制 ................................................................................................................... 38 6.3.3 作业区标志的设置 ............................................................................................................... 39 7 劳力组织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表 ................................................................... 39

7.1 劳力组织计划........................................................................................................................... 39 7.2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 40 7.3 主要机械设备........................................................................................................................... 40 8 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 40 9 安全技术措施 ...................................................................................................................................... 43 10 确保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 ............................................................................................................... 44

10.1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 44 10.2 强化文明施工意识 ............................................................................................................... 45 10.3 文明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 45 10.4 保护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的措施 ................................................................................... 45 10.5 交通配合的措施 ................................................................................................................... 46 10.6 施工期间防汛措施 ............................................................................................................... 46 11 环境保护、水土保护的主要措施 ................................................................................................... 47

1 工程概况 1.1 简介

受到乐化站的高程、规划中枫林互通及铁路坡度的限制,西环线在DK1427+426.351处采用下穿昌九高速,引起公路改移,昌九高速原位抬高约2.7米,在铁路下穿高速位置,原位增设互通主线桥,同时对既有A、B匝道进行平面调位改造。 1.2 施工范围

昌九高速互通主线:CJK12+611.036~CJK13+209.945,全长598.91米; 蛟桥互通主线桥:长81m,桥面面积为2633m2 A匝道:AK0+400.297~AK0+716.001,长315.7米; B匝道:BK0+000~BK0+319.088,长319.1米; 涵洞:1-1.0m圆管涵1座,

其它:拆除通道涵洞一座,并改移地方道路至桥下通过;见图1.2-1总平面布置图。 1.3 施工内容

1)、道路工程

昌九高速主线、A、B匝道、临时道路的路基土石方、路面工程、护栏工程、排水工程、隔离栅栏工程、交通标志工程、路基附属工程等。

2)、桥梁工程

里程:CJK12+827.65~CJK12+908.65,全长81米,路线法线与铁路线

交角520,左右幅分修。下部结构采用三柱式桥墩,嵌摩擦基础,柱桩同直径φ150cm;挡土式桥台,采用摩擦桩基础,桩径φ120cm;上部结构为25+25+25m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梁。见图1.3-1桥位立面图。 1.4 技术标准

1)、公路标准见表1.4-1: 2)、路面结构见表1.4-2 1.5 地质、水质情况

上层为人工填筑粉质粘土,表层为粉质粘土,下伏基岩全风化板岩;地表水对砼具有弱硫酸型酸性侵蚀,地下水对砼具有中等溶出型侵蚀及中等酸性侵蚀。

2 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文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5);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8)、《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9)、《公路桥梁伸缩逢装置》(JT/T327—2004);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1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17)、《南昌枢纽新建西环线昌九高速公路蛟桥互通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18)、江西省交通厅《关于改建铁路南昌枢纽西环线跨昌九高速公路设计方案的批复》(赣交计字[2007]129号)。 3 施工方案 3.1 施工过渡方案

经对设计资料了解与现场调查,对昌九高速互通主线左右幅分期加宽,保证双向四车道通行,设置临时A、B匝道,临时A匝道部份路段利用地方道路,临时B匝道与105国道立交桥的临时过渡道路连接。 3.1.1 施工过渡步骤如下:

一阶段:在保证双车道通行的前提下,将昌九高速公路左侧A匝道出口至主线收费站(CJK12+900~CJK13+300)段左幅的路基填筑至设计宽度17m,并按既有公路高程铺设临时路面,将A匝道出口位置直接从主线收费站(昌北收费站)接入地方道路(临时A匝道),将昌九高速公路右侧B匝道入口端至主线收费站(CJK13+080~CJK13+300)段右幅的路基填筑至设计宽度17m,并按设计高程铺设临时路面,B匝道顺接105国道临时路段接入主线收费站(临时B匝道),见图3.1-1(第一阶段平面示意图)。 二阶段:封闭既有A匝道,在保证双车道通行的前提下,将昌九高速公路左侧既有F匝道进口至既有A匝道出口(CJK12+520~CJK12+800)段左幅的路基填筑至17m宽(边线至中线),CJK12+800~CJK12+950路基填筑至宽度20m,并按既有公路高程铺设临时路面。该阶段同时进行临时B匝道和

105国道过渡路段施工,顺接105国道和昌九高速昌北收费站出口路段。见图3.1-2(第二阶段平面示意图)。

三阶段:疏通左幅路双向4车道行车,见图3.1-3(第三、四阶段平面示意图),在相应部位拆除中央分隔带,封闭该段右幅路及既有B匝道,开通临时B匝道和105国道过渡路段。设置各种行车标志,实现左幅路双向四车道行车,限速30km/h,并加强施工监控。

四阶段:施工昌九高速右幅路与B匝道,见图3.1-3(第三、四阶段平面示意图),拆除右幅路及B匝道既有边坡防护,进行路基、路面拓宽改建。对于桥梁段,先开挖既有路面至需要高度(以方便施工为宜),并将既有E匝道出口至既有B匝道入口(CJK12+600~CJK12+830)段右幅的路基填筑至17m宽(边线至中线),按设计高程铺设路面;施工右幅桥下部结构。施工下部结构的同时,在现场预制简支梁,完成下部结构后,开始架梁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高速公路路面及相关附属结构。

五阶段:疏通右幅路双向四车道行车,见图3.1-4(第五、六阶段平面示意图),在相应部位拆除中央分隔带,封闭该段左幅路,设置各种行车标志,实现右幅路双向四车道行车,限速30km/h,并加强施工监控。

六阶段:施工左幅与A匝道,见图3.1-4(第五、六阶段平面示意图),拆除左幅路既有边坡防护,进行路基、路面拓宽改建。对于桥梁段,先开挖既有路面至需要高度(以方便施工为宜),施工左幅桥下部结构。施工下部结构的同时,在现场预制简支梁,完成下部结构后,开始架梁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高速公路路面及相关附属结构。

七阶段:开通A、B匝道,封闭临时A、B匝道,拆除临时设施,复原既有道路设施。

八阶段:昌九高速主线桥下铁路工程施工,开挖桥下土体至设计位置,施工桥下铁路工程。

3.2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3.2.1 道路工程 3.2.1.1 主要数量

主线:长518米,既有公路面挖除5222m3,填方数量10471m3,沥青路面13925 m2;

A匝道:长316米,既有公路面挖除1455m3,填方数量3872m3,沥青路面1922 m2;

B匝道:长319米,既有公路面挖除1058m3,填方数量1866m3,沥青路面1924 m2;

临时加宽路面两侧各2.5m,总长1023m,沥青路面3534 m2;临时A匝道长913.1m,临时B匝道长251.1m。

水沟污工1820方,波形护栏3065米隔离栅栏1500米,湿播草皮5200 m2。

3.2.1.2 施工安排

本段为借方填方,除少数利用外,土方均来自DK1428+550处路堑,弃方均弃于K1428+230弃碴场,安排临近土石方作业队完成;路面工程(暂定由高速路部门施工);左右幅路基施工中高差在2.5~1米内,采用宽×高=0.5×(1~2)米坡脚墙临时支挡;波形护栏和隔离栅栏尽量既有利用,与设备单位联系。 3.2.2 桥梁工程 3.2.2.1 主要数量

右幅(左幅)

1-2#墩:摩擦桩基础、柱桩同直径φ150cm,2×6根,桩长48.5、52.5米,盖梁2×2根;0、3#挡土式桥台、摩擦桩基础,桩径φ120cm,2×16

根,长30、35米;25m预应力砼箱梁,31片。 3.2.2.2 施工安排

(1)下部工程

施工顺序先右幅,后左幅,左幅3号台锐角处的钻孔桩也应与右幅同时施工。(可根据制梁场地位置,按有利于架梁调整左右幅施工顺序);(见图3.2-1 桥位平面图)排水可沿公路外侧设排水沟、积水井,抽水泵抽水,往既有公路涵排水。

封闭道路后,挖除桥位范围内的路基至标高45.3米(43.3/39.5)为工作面,高速路通车侧路基边坡1:1(见图3.2-2右幅开挖横断面),钻孔桩采用4台冲击式钻机(2+2)施工。1、2号墩柱桩混凝土钻孔桩砼浇至38.18米(即铁路基床底层顶面),然后上部7.5米进行人工扩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测量放线确定桩位中心及原地面标高,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位开挖及护筒架设尺寸线,采用长×宽=2.2×2.5米砼护壁,厚25~30厘米,坑口部增设钢筋,1、2号墩外露桥墩模板采用钢模(开口缝便于拆模),计划投入2套,护壁模板采用卡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中间用卡具扣件连接,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角钢制作的内支撑,顶紧模板并与外侧原地面进行加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较好的刚度,护壁模板支好后应立即浇注混凝土,采用人工浇注人工捣实,每次浇注高度不 大于2m,每层浇捣厚度不超过0.5m当出料口至浇注混凝土面高度大于2m时使用溜槽防止混凝土离析,达到强度要求拆模后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散水或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养护,确保桩身的质量要求。盖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或钢模;分离式桥台承台基坑开挖时,

位于公路中央分隔带上,基坑挖深3.0米,临时封闭左侧一个通车道,采用槽钢桩支护开挖,并尽快施工,及时回填,恢复通车(见图3.2-3 桥台中心侧视图)。

(2)上部工程

预应力砼梁在预制场预制,外模采用钢模,内模采用木模或钢模,计划投入4套(2+1+1);混凝土集中搅拌,运输车输送。

预制梁场地设在DK1427+330处路基上;

本方案有利于右幅先施工,不利方面:施工3号台时,既有公路交通涵要中断,不利于公路两侧通车。

(3)架梁工程(初拟)

预制梁片采用汽车吊机吊装,1#、3#孔梁吊机可一台在台后,另一台位于桥下侧吊装,(110t抬吊);2#孔梁吊机在桥下侧吊装,(110t双点抬吊)。 3.3 施工方法 3.3.1 主要施工流程

1)主要施工流程图见图3.3-1: 3.3.2 各工序循环作业次序

墩台及钻孔桩位布置见图3.3-2 单幅施工作业次序见图3.3-3: 3.3.3 施工方法

改建段高速公路路基和铁路路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 工艺标准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机械施工。路面底基层和基层采用厂拌,运输车运输。路面使用商品沥青混凝土。

钻孔桩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分节加工钢筋笼吊装焊接,导管法灌筑水

下混凝土。钻机8台,每墩台各两台,按工序作业次序作业。钻孔桩在既有路面直接钻孔,水下混凝土灌筑到桩和墩柱分界线。

墩身模板采用整体钢模,制作两套钢模板。钢筋提前加工好,整体吊装就位,混凝土一次灌筑。坐板式台身采用大块钢模板,钢筋人工绑扎,混凝土一次灌筑。墩身施工在钻孔桩成桩后,利用钻孔扩挖至3米,C15混凝土护壁,吊装墩柱钢筋入孔,支立墩身模板,灌筑墩身混凝土。墩位三个墩柱灌筑完成即可在台帽位置横向拉槽,支立台帽模板,灌筑台帽混凝土。

预应力砼简支箱梁每片重约75吨,在预制场预制。张拉后移动至存梁区,用吊车或纵横向移梁架设。建箱梁台座6个,2套模板,边梁侧模2套;空心板梁台座10个,同时预制小箱梁和105国道空心板梁。 4 施工总体部署 4.1 施工场地布置

1、预制梁厂的设置

昌九高速立交梁片为25米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箱梁,左幅15片,右幅16片。

预制梁厂设置在105和昌九高速南昌至九江方向右幅之间,可就近制架105立交和昌九立交右幅桥梁,昌九左幅制梁可选择在桥两端既有路面上,待架梁完成后再进行两端改建,其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2-1)”。

2、用电、用水

临时用电采用地方高压电网接入,在DK1427+250右侧105国道旁设一台功率为250KVA的变压器,钻孔桩施工、预制梁场及桥梁墩台钢筋加工等采用该变压器,场地内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设。工地备一台100KW的发电机作为后备用电。

用水就近利用昌九高速绿化给水管接入使用。 3、施工驻地

作业队驻地设在105国道旁,就近租用民房作为临时驻地,现场根据需要设小型构配件及材料看守房。 4.2 施工组织机构配置

在西环线线路里程DK1430+000右侧200m处成立中铁24局集团南昌枢纽西环线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组织本桥的工程施工,并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施工和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由刘声辉担任,并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等人形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安质部、物资设备部、计财部、办公室等职能部门,中铁24局集团南昌枢纽西环指挥部设中心试验室,项目部设工地试验室;项目部配齐工程技术、计划经营、安全质量、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强干的管理人员,全面履行项目部在施工全过程中的组织、指挥、管理、协调等职能并负责本标段工程施工作业,以确保按期、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图4.2-1)

本改建工程计划安排2个作业队,分别施工昌九高速公路立交桥、昌九高速公路改建和铁路路基。主要参与人员见表4.2-1: 4.3 工期计划

以铺架工期为控制点,总体协调昌九立交桥和昌九主线及匝道改建工程进度。总工期计划8个半月,277日历天。施工准备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改移道路20天,桥梁主体和公路改建170天(左幅80天,右幅90天),下穿部分铁路路基20天工。

2007年10月19日至2007年12月25日,与地方签定协议、征地。

2007年12月26日至2008年1月14日,改移道路、改移匝道,平整制梁场地;拆既有中间分隔带,设临时安全设施。

2008年01月15日至2008年4月03日,疏通昌九高速左幅双向四车道,封闭施工右幅。

2008年4月04日至2008年7月02日疏通昌九高速右幅,封闭施工左幅。

2008年7月3日至2008年7月22日,施工桥下铁路路基。 详细工期进度见图4.3-1 蛟桥互通改建工程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5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 5.1 路基填筑

①路基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方式。填土时,根据填土高度及由试验确定的分层厚度及压实参数,具体确定计划分层数、压路机走行速度、碾压遍数,在施工中认真控制,随时调整。为保证路肩部位压实效果,路基两侧边坡各超填0.3~0.4m,路基压实合格后刷坡整平。

②填料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为了尽量减少填层数量,施工中需采用重型机械压实。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0mm,在施工中做好调整。

③摊铺平整

路基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平整,使填铺面在纵向和横向上平顺均匀,在摊铺的同时,对路基进行初步压实。

④含水量控制

用细粒土填筑路基时,必须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要求其不超过最佳含水量2%或不低于最佳含量的3%。当含水量太低时,在表层洒水并尽可能地搅拌,待提高含水量后碾压;当含水量超过规定时,先翻松晾晒,

待降低含水量后再摊铺碾压,填层厚度可适当减薄。在洒水或晾晒时,前后的施工单元可交叉施工。

⑤机械碾压

路基的压实在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含水量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检测压实度等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压实路线:先压两侧后压中间;横向接头,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前后相邻两区段重叠2.0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和确保碾压均匀。施工中正确规定行驶速度以提高压实效果,压路机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⑥检验签证

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压实度测定,没有达到标准地段,不予签证。

⑦路基整形

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进行平整和测量。 ⑧边坡整形

细粒土边坡,依据路肩边线桩,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整修拍实。整修后的边坡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曲线处圆滑。 5.2 台后回填

结构物处的回填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台背填土顺线路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

①填料

用于构造物的回填材料,不得含有草皮和其他的有机质土。一般采用渗水性土或半刚性材料填筑,用非渗水性土填筑时,必须经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并对填料性能进行改善处理,以提高强度和减少雨水的渗入。填料

的最大粒径须小于50mm。

②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分层回填压实,靠近构造物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车辆或机械。回填土含水量保持均匀,每连续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

③压实

为保证填土质量及减少工后沉降,在比较开阔部位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在临近构造物内采用双滚筒手扶振动式压路机或多功能振动摇荡建筑夯等小型夯压机械分层夯压密实。 5.3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

①土工格栅进货前按规定分批检验,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土工格栅铺设时采取平铺,并使强度大的受力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沿线路纵向两幅土工格栅搭接不小于0.3m,并用铁丝绑好。

②填料分层厚度不超过0.3m,格栅的填料采取横向卸料,用推土机横推摊平。同一填层碾压的格栅应保持同一标高,填料碾压合格后方准车辆在填料面上通行。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值的3%后应停止施工,进行晾晒或改良,达到标准后再填筑。 5.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设计厚度不超过250mm时,可作单层施工,严禁以薄层“粘贴”找平。最低气温在5℃以上和非雨天时,才能进行施工。

①准备下承层下承层的表面须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底基层、基层施工前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并经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②施工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桩,曲线段每10~15m设桩,

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准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该层边缘的设计高。

③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混合料拌和设备采用间歇式拌和机。

拌和按经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路段铺筑时所确定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加水,且控制含水量略大于确定含水量的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及时清除拌和机中不产生运动或得不到充分拌和的材料。混合料在运输途中采用塑料蓬布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卸料时由专人指挥,卸料间距与摊铺宽度、厚度相匹配。混合料及时摊铺,及时碾压,自加水拌和至碾压终止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

④摊铺和压实

按试验段铺筑时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混合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洒水润湿。采用推土机并辅以人工粗平,后用平地机精平,并人工配合铲除粗集料“窝、带”,补以新拌和的混合料。采用试验路段确定的碾压机械和压实参数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重叠1/2。

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时必须将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局部低洼处,留待下层施工处理。

⑤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施工中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纵向接缝。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采用搭接的方法;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采用埋设方木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步骤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TJ034-2000)有关规定办理。

⑥养生及检验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在养生期内,气温降至5℃以下时,采取覆盖措施,以防冰冻。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其它车辆禁止通行;不能封闭时,须经工程师批准,并限速30km/h以下。 5.5 桥台搭板和桥面调平层施工

①桥面调平层采用外购冷压带肋钢筋网片,搭板钢筋在加工厂加工成型,现场绑扎焊接。

②混凝土采用拌和站统一拌和。 5.6 沥青砼面层施工

①施工准备

测量:由测量班对路面中心线及边线的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测,沥青下面层铺筑需每5m设一对钢丝支座,钢丝为扭绕式,直径6mm,安装拉力要大于800N,要严格控制支架上钢丝顶点标高,以确保下面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基准线架设完毕,设专人复核无误后,方可允许摊铺,使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施工,以控制其平整度。

交通疏导:建立运输调度小组,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按规定的行车路线上路中行驶。禁止与施工无关车辆通过。对抛锚与交通阻塞,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运输无阻,满足现场摊铺需要。

②拌和

沥青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③运输

沥青混合料运输,使用15吨自卸汽车,车上有苫盖设施以保持油温与防雨,运输能力以使摊铺机连续作业为准。

④混合料摊铺

采用一台德国产(ABG423型 12米宽)的摊铺机摊铺。

摊铺的管理技术:沥青混合料铺筑由沥青路面施工队完成,配备人员14人,分别为管理2人,摊铺2人,接缝与修整3人,碾压3人,清理与疏导4人。铺筑按批准的沥青面层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其施工程序如下:

A组织好运料自卸汽车连续进料。 B检测合格的混合料。

C摊铺机就位,在已验收合格的基层上,将熨平板置于地木垫上。木垫厚度为混合料压实厚度乘以松铺系数。由测量员用水平仪校正与设计一致。

D预热熨平板使之与混合料温度一致后,调试非接触式平衡梁,以控制路面高程和厚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E专人指挥运料汽车徐徐倒车;当其后轮距摊铺机20-30cm时停车,让摊铺机推料车前进,按指令缓缓起斗卸料。

F摊铺机熨平板进满混合料后,推动汽车慢慢前进开始摊铺。起步摊铺5-10m后,测量员立即检测铺好的混合料的厚度、高程和横坡度如全部达标就继续前进。否则,按设计要求边调机,边整修已摊铺的混合料,在20m内整修达标,再继续摊铺。

⑤碾压

严格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派人设置好三阶段的标志,用三面不同颜色的标牌或旗子来指示三个阶段。设1人专门量测摊铺完的混合料温度,及时指挥压路机碾压,保证各阶段的碾压温度,防止低温碾压出现裂纹。要把握住合理的碾压长度,既不要过长也不能太短。压路机要合理组合,较低的均匀速度、碾压足够的压实遍数以及及时的检测修整。

A压路机组合台数:钢筒式压路机12-15T(台) 轮胎式压路机9-25T(台) 钢轮振动16T(台)。

B碾压速度:碾压要匀速行驶,其初压、复压及终压时分机种的行驶速度规定如下:

压路机类型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初 压 复 压 终 压 钢筒式压路机 1.5-2 2.5-3.5 2.5-3.5 轮胎压路机 3.5-4.5 4-6

钢轮震动 静压1.5-2 振动4-5 静压2-3 C碾压程序

初压:用双驱双振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和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主动轮朝向摊铺机,紧跟其后作业。从路面横坡低处向高处碾压,原幅去原幅回,错轮碾压每次重叠轮1/3,压路机停机或错轮应在低于60℃的路段上(路边插设红旗)。初压2遍在混合料不低于110℃(上面层135~155℃)以前完成。

复压:先用双驱双振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可1/2错轮,接着用双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各碾压2遍,混合料温度85~95℃完成复压,其程序同初压。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至清除表面轮迹。要在混合料不低于70℃前完成。

碾压过程中不得在碾压区段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中途停留、变速或突然刹车。碾压不到之处,用手扶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密实。在超高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碾压,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⑥横缝处理

各层接缝至少错开5m以上。当天摊铺混合料收工时用3m直尺在碾压好的端头处检查平整度,选择合格的横断面,画上直线用切缝机切出立茬,多余的料弃掉,并清扫干净。接缝处摊铺沥青混合料时,熨平板放到已压实好的路面上,在路面和熨平板之间垫木板,其厚度为压实厚度与虚铺厚度之差。预热熨平板,使其温度同混合料的温度一致,第一车混合料的温度以摊铺上限为好。

为了保证横向接缝处的平顺,摊铺后即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去高补低,之后用双驱轮双振(不振动)压路机沿路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的滚筒大部分在先已铺好的路面上,仅有10-15cm的宽度压到新摊铺的混合料上,然后逐渐移动跨过横向接缝。 5.7 护拦、隔离栅和标志标线施工

拟委托地方交通部门有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资质单位施工,工程质量严格按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控制。

(一)下部工程 5.8 桥台基坑施工

0、3号台临近通车道侧基坑使用槽钢桩支护,其余基坑放坡开挖,土质基坑采用1:0.5~1:1;下部基坑挡板桩或槽钢桩支护开挖、h=3.5米,槽钢桩长5-6米;机械开挖至距基底20cm左右时,改由人工开挖清底。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底,核定地质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格后安装模板;遇有地下水采用汇水井法排水,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

混凝土采用溜槽入模分层连续灌筑,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观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预埋好连接钢筋。并及时洒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5.9 钻孔桩施工工艺 5.9.1 钻孔灌筑桩施工

钻孔灌筑采用冲击钻机成孔法,即先用冲击钻机冲击成孔,钻进一定进尺后,提出钻头,利用抽碴筒清除孔内泥浆中浮悬的钻碴;待井孔钻至

设计标高时,再抽碴清孔,然后利用钻机本身把钢筋笼吊起并安放在钻孔内就位,最后灌筑水下混凝土而成桩。 5.9.2 准备工作

5.9.2.1 平整场地:本桥基础均在旱地上,钻孔前先清除杂物,整平场地

并夯实,使钻机移动方便,钻孔时不致偏沉。靠近公路侧边坡上不易整平时,也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支承钻机。

5.9.2.2 桩位测量、定位

1)、根据桩位平面图及现场桩位基准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桩位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 桩位需采用“十”字法拴桩,并作专门保护不得损坏。

2)、钻孔时,桩位中心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并用短钢筋作好标记、测量孔深的基准点可使用水准仪将高程引到四周的钢护筒上并做红漆标记。

5.9.2.3 埋设护筒:钻孔前设置钢护筒,钢护筒采用8毫米厚钢板卷制而

成,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20~40厘米。在既有高速公路路基范围内,高出施工地面0.3米,部分桥台钻孔桩护筒高出施工地面0.3米即能满足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米的要求,并。护筒埋置深度:本桥均位于在陆地上,采用1.5~2米,当表土层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米,护筒底部及其四周用粘土夯填密实,以防筒脚漏水。

5.9.2.4 钻机对位:钻机移动就位时,先用25×25厘米方木或旧枕木等

垫平塞紧底架,使其保持稳定,确保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钻机就位后,校正钻机中心是否与桩位符

合,可用千斤顶逐步校正,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本次使用简易钻架式冲击钻机,就地拼装,用垫木或钢轨移动钻架,从天轮上吊线,校正架位。钻架同样必需平稳牢固。安设电动卷扬机选择恰当位置,避免经常移动。使用时将钢丝绳通过天轮吊下与钻头联好即可。 5.9.2.5 准备开钻:先搅拌泥浆,用泥浆将井孔灌满,检查固定钻架的缆

风绳是否有松动、钻机底部以及钻头中心位置是否正确,同时,检查钻机、对钻机的各运转部分进行润滑并进行试运转后,即可开钻。

5.9.3 钻孔

钻孔主要采用8JE冲抓冲击式冲击钻成孔,在碎石类土、岩层中宜用十字形钻头;在砂黏土、砂和砂砾石层中宜用管形钻头。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测量孔径、垂直度、泥浆比重等,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孔内水位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在钻进中取渣时和停钻后,及时向孔内补水,保持一定的水头高度。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范围内,如遇到易坍地层,泥浆比重提高到1.4左右;可投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黏土块和小片石挤入孔壁制止坍孔。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均匀,做到不过猛或骤然变速,以避免碰撞孔壁或套管。孔内出碴土堆积在钻孔周围以外。

钻孔一次成孔,不中途停顿。钻孔时经常、认真地观察地质变化情况,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等进行检查,并填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钻孔只有在中心距离5米以内的任何桩的砼浇注完毕24小时以后开始

施工。因故停钻时,孔口加盖保护,钻机钻头提出孔外,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钻孔桩钻至设计标高时,把地质情况请设计、监理到现场核实,确认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钻孔中产生泥浆应先排放到泥浆池中,经沉淀池过滤后,由罐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排放。 5.9.4 清孔

5.9.4.1.1钻孔至设计高程,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应即进行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本桥摩擦桩,桩长大于40m的不大于50cm;其余摩擦桩不大于30cm。清孔可选用以下方法:

1)抽渣法适用于冲击或冲抓法钻孔。

2)吸泥法适用于土质密实不易坍塌的冲击钻孔。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在抽渣或吸泥时都应及时向孔内加注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

5.9.4.1.2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相对密度1.03~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本桥均为摩擦桩,桩长大于40m的不大于50cm;其余摩擦桩不大于3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5.9.4.1.3孔达标后应抓紧安装钢筋笼和浇筑水下混凝土。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及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钢筋笼吊装入

孔后不影响清孔时,应在清孔前进行吊放。吊装时,应严防孔壁坍塌。钢筋笼入孔后应准确、牢固定位,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在钢筋笼上端应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钢筋笼外侧应对称设置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的垫块。 5.9.5 灌筑水下混凝土

每个钻孔完毕,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吊安钢筋笼。上下节钢筋笼焊接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下放钢筋笼。 5.9.5.1.1

砼面到达钢筋笼时应防止钢筋笼上浮。

1)施工环节必须紧凑,检查必须仔细,同时根据当天的外部条件(如风、雨、高、低温等)做出相应的安排。

2)孔口固定,可用钢管垂直地卡压住钢筋,钢管点焊在孔口上,但须注意位置的垂直,否则会使管架变形。

3)砼面接近钢筋笼时(骨架底部1m左右),放慢灌筑速度,砼面进入钢筋笼4m后,适当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以增加钢筋笼在导管底口以下的埋深,从而增加砼对钢筋笼的握裹力),即可恢复正常灌筑速度。

4)混凝土灌筑要均匀连续不断,严格控制和易性,这是重要的环节。 5.9.5.1.2

水下混凝土导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应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可为30cm。导管管节长度,中间节采用2m等长,底节采用 4m,漏斗下采用1m长导管。

2)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连接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筑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

3)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有条件时可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松装置。

4)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升降试验。导管吊装升降设备能力,应与全部导管充满混凝土后的总重量和摩阻力相适应,并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5.9.5.1.3

水下混凝土浇筑,除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2m并不宜大于6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2)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太长,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筑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混凝土浇筑完毕,位于地面以下及桩顶以下的孔口护筒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

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0m左右。

5)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填写检查钻孔桩桩孔和钢筋笼情况的“质量检验评定记录表”,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

6)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予重钻或与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

钻孔桩施工工艺见钻孔桩作业流程图5.9-1。 5.9.6 纠正和预防质量偏差措施

常见事故有:堵管、钢筋笼上浮、断桩、各种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等。 5.9.6.1 堵管

1)导管变形或管内有混凝土硬结。

2)隔水栓上没有浇水泥砂浆,混凝土粘聚性不好、离析,粗骨料卡口。 3)混凝土质量差,有杂物堵管;离析堵管;混凝土坍落度小;浇灌时间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

4)导管漏水,粗骨料卡管。

为消除卡管可在允许范围内,将导管提起,或抖动导管,抖动后的导管下口不得低于原来位置,以免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口,上述方法无用,停灌混凝土。用长钢筋或其他物件疏通,仍无效则只有拔管,宣布断桩,确定断桩处理方案,报有关部门、单位批准。

如刚灌筑,孔内混凝土量少,可将孔底抓或吸干净再重新灌筑。 为防止卡管应 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导管内有无局部凹凸,导管出口是否向内翻转。

(2)用法兰连接的导管,检查橡皮垫是否突入导管内,螺栓是否上紧。 (3)严格控制骨料粒径、坍落度和拌合时间,尽量避免在导管内停留的时间,经远距离运来的混凝土,不可直接倒入漏斗。

(4)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而破坏导管的密封性,使导管漏水。 5.9.6.2 钢筋笼上浮

1)混凝土品质差。易离析的、初凝时间不够的、坍落度损失大的混凝土,都会导致钢筋笼上浮。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端时,钢筋笼难以进入而造成上浮。

2)操作不当

(1)孔口固定不牢。

(2)提导管过猛,将导管挂起。

(3)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部时,导管埋深过浅,灌筑量过大,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冲力过大。

(4)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内一定高度后,导管埋深过大。

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钢筋笼上浮较好预防,由于混凝土初凝引起的钢筋笼上浮可通过配置混凝土和加快灌筑速度来解决。 5.9.6.3 断桩、夹泥

1)灌筑时间过长,表面混凝土流动性差,导管埋深浅,混凝土冲破表层上升,将混有泥浆的表层包裹。

2)堵管后抖动,如埋深太浅,可能夹泥。 3)测深不准。

4)灌筑中途,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拔管处理造成断桩。 5)中途断电。

为防止断桩、夹泥事故,施工中要采取如下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灌筑前应很好的清孔;灌筑时速度要快。应保证在适当的灌筑时间内灌筑完毕;提升不可过猛;若遇到堵管尽量不采取将导管提出的方法解决;要准确测量砼面;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有备用设备;要注意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筑时间。 5.9.6.4 坍孔

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孔;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冲击法钻孔时,可投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黏土块和小片石挤入孔壁制止坍孔。 5.9.6.5 卡钻、吊钻

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

发生掉钻时,应查明情况尽快处理。

发生卡钻、掉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确认钻孔内无有害气体和备齐防毒、防溺、防埋等保证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5.9.7 桩基质量检测

1)、桩基地质情况须经设计地质负责人现场确认方能进入下道工序;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的,要申请变更,变更须经业主、设计、监理和施

工单位四方确认,进确认后才能进行工程施工。

2)、上、下节钢筋笼焊接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方能下放; 3)、试件制作:每根桩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

4)、桩基检测:一般选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本桥宜逐根进行检测,对桩的质量有疑问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 5.10 桥台承台

1)、基础全部施工完毕后,整平承台处的场地,按承台的平面尺寸精确测量放样,并设置标志桩。基础的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外并加以保护,以便随时检校承台的平面位置。

2)、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法开挖承台基坑,基坑四周边坡视地质情况和离既有高速公路距离可采用放坡、挡板支护或打槽钢桩防护,以防坍塌。基坑开挖时备足泥浆泵与离心泵等抽水设备,并做好防排水设施。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承台的开挖深度。当开挖至要求的深度后,人工整平基坑,并回填碎石夯实至设计标高,破除混凝土基桩桩头。按规范要术进行基桩检测,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基坑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支立承台模板,按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使混凝土密实。承台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成形,并在浇筑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3)、承台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基础回填,采用开挖原土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土对称、水平分层进行并采用多功能振动夯实机夯实。

5.11 箱形梁预制

设计小箱梁为25米,高度1.4米,斜交45°,共3孔,左幅15片,右幅16片。 5.11.1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0-1 5.11.2

模板

5.11.2.1 外模

为保证箱梁的外观质量,外模采用专业厂家制作的大型定型钢模。分节制作,采用5mm钢板加工而成,其支架为槽钢和角钢。共分4 节,每节长度6.235m,每节加工形状与箱梁外部尺寸相吻合,接缝严密,尺寸精确。端头模板采用10mm钢板加工,形状与箱梁端部形状相同。见图5.10-2 5.11.2.2 底模

在坚实的地坪上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表面做水磨石。底模四周埋设槽钢,并焊接成环。底模顶应平整光洁,侧面必须顺直、平整;要利于箱梁吊装,设吊装孔。底模和外模之间铺垫橡胶条,阻止水泥浆外漏。 5.11.2.3 内模

箱梁内模为拆装式精制定型钢模板,模板底面设计为拆装方便的卡口形式。内模加工为8块,每块长度3.31m。内模每隔60cm设置一组十字撑,十字撑用100mm的方木加工而成,十字撑中心用Φ20 圆钢连结成整体。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模上浮,每节内模采用四点压紧,压模扁担采用10 号槽钢,扁担两端采用拉钩固定在事先预埋在场地混凝土中的拉

环上。内模在拼装场地进行整体拼装后,每两节内模接口处用橡胶条填充,以确保不漏浆。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汽车吊配合将整体内模吊装就位,再浇筑腹板混凝土、安装顶板钢筋、浇注顶板混凝土。

模板结构如图5.10-3 所示。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模板表面应光洁、无变形,接缝处用橡胶条填充并压紧,确保接缝严密、不漏浆。

②在整个箱梁预制过程中采用同一类型的脱模剂,最好不换用脱模剂,更不得使用废机油代替。

③模板应定位准确,不得有错位、上浮、涨模等现象。

④模板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安装前要进行修整,保证箱梁各部位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11.3

钢筋绑扎

钢筋在加工场地按设计图纸下料制作,现场进行绑扎。底版钢筋在焊接时应注意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量不超过本截面钢筋数量的30%,并且焊接接头位置应弯曲,保证在同一中轴线上。

因顶板钢筋在内模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绑扎,为缩短预制周期,事先在场外将顶板钢筋网片绑扎成型,包括齿板钢筋也预先绑扎成型。待内模拼装就位后,再将钢筋网片就位进行整体绑扎。钢筋的保护层采用船舵型塑料垫块,在绑扎钢筋时同步垫放。

5.11.4 混凝土浇筑

箱梁采用标号C5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输送泵入模。

混凝土横断面浇筑顺序:底板→腹板→顶板混凝土。纵向浇筑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分层递进浇筑。

混凝土腹板采用平板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振动时间一般为180±20 秒。底板和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

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①混凝土的运输应满足浇注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到浇筑地点时仍能保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②对钢筋、预埋件、波纹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模板进行检查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中的杂物。

③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特别是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的承托、预应力钢束锚固钢筋密集部位。由于钢筋比较密集,建议采用直径稍小的振动棒,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并配合附着式振捣器,确保不漏振,不过振,保证箱梁的外观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模板、钢筋、波纹管等松动、变形、破裂和移位。

⑥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收浆干燥后,应及时养护和抽动波纹管内芯

棒。

5.12 预应力施工 5.12.1

预应力波纹管安装

波纹管按8m一节加工,连接用大一号波纹管连接,接头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应严格按照设计坐标安装定位波纹管,定位间距按照规范要求布置。定位钢筋采用Ф8圆钢。波纹管定位后,对波纹管进行全面检查。 5.12.2

预应力张拉

箱梁砼施工完毕,养生待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时(且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施工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称两端张拉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 5.12.2.1 张拉设备选择及标定

根据设计用锚具、最大张拉力及钢绞线伸长值,选用YDC-2000穿心式千斤顶及配套油泵,千斤顶最大行程200mm。设备进场前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张拉前,由技术部门根据千斤顶检定报告,编制空心板张拉对照表,张拉设备的使用和保管由专人负责,要经常维护并定期标定。

5.12.2.2 材质检验

预应力钢绞线进厂后分批验收(每批不大于60t)。验收时检验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方法及标志内容是否齐全、正确,并按取样标准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进行验检。锚具必须有出厂证明书,进场时按规

定取样,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钢绞线与锚具组装件的锚固效率应大于95%。

5.12.2.3 预应力钢绞线制作

钢绞线的重量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弹出伤人,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钢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长度:

Lj=L+2(L1+L2+L3+100) L——构件的孔道长度(mm) L1——夹片式工作锚厚度(mm) L2——穿心式千斤顶长度(mm) L3——夹片式工具锚厚度(mm)

编束时先将下好的钢绞线理顺,用20#铅丝绑扎,间距1.2m,绑扎完毕后按设计顺序存放,并清楚标明。用气割切断予应力筋时,要采取切实措施避免锚具处于高温状态。 5.12.2.4 穿束

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确保锚垫板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通,无水份和杂物。

采用卷扬机整束穿束,束的前端装上穿束网套。穿束网套用细钢丝绳编织,网套上端通过挤压方式装上拉环,使用时将钢绞线穿入网中,前端用钢丝绳扎紧以防脱落。 5.12.2.5 张拉与锚固

对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检验,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方可张拉。将

构件端部予埋钢板与锚具接触处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清除干净后,安装锚具和张拉设备。张拉时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即用两台千斤顶分别设置在构件两端对称张拉,一次完成一束钢绞线的张拉。钢绞线张拉顺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程序如下:

0 ~初应力~1.05δcon(持荷2min)~1.0δcon(锚固)

首先将钢绞线略微予以张拉,以消除钢绞线松驰状态,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并要注意钢绞线束中的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初应力时,在钢绞线上作记号,作为量测伸长值的参考点,并检查钢绞线有无松动。张拉过程中,要详细记录伸长值和压力表读数。采用控制应力和控制伸长值双控法进行张拉控制,若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6%,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理论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P·L/(Ag·Eg)

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m) Eg—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N/mm2) Ag—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ΔL按下式计算 ΔL=ΔL1+ΔL2

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mm)

张拉时,空心板两端要配置对讲机,随时联系,确保张拉同时进行,两端应力一致。设专人观察空心板的侧弯情况,如有异常应停止张拉,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5.12.2.6 预应力孔道压浆。

当预应力张拉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则可割丝封头。割丝以钢绞线伸出锚具外部3~5cm为宜,割丝应用砂轮切割机,不得使用电弧或氧割。封头用42.5水泥和107胶水拌和,封头一定要密实,无气孔、无裂纹,要经常检查,以确保压浆的顺利进行。

预应力孔道压浆的目的是完成对钢绞线自锚并防止预应力钢材锈蚀。孔道压浆越早越好。水泥浆的调制是保证孔道压浆饱满的关键,要予以重视,水泥浆要搅拌均匀,在压注前和压注过程中要经常搅拌。水泥浆调制好后应尽快使用,如延续时间过长将降低其流动性,增加压注时的压力,且不易密实。压浆前将孔道用高压水冲洗,可冲走杂物并将孔道内壁湿润,还可以防止干燥的孔壁吸收水泥浆中的水分而降低浆液的流动度。压浆由最低点压入,这样可以使空气和水聚集在水泥浆上面,逐步由最高点的泌水孔排出,避免水泌浆由上往下压时空气窜入水泥浆内形成气塞,阴碍水泥浆的流动,并不在水泥浆凝结后产生气孔。灌浆时,宜先灌筑下层孔道后再灌筑上层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应尽量连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邻孔道的水泥浆凝固,堵塞孔道。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在相邻孔道压浆后用高压水冲洗通畅。本桥孔道压浆采用M40水泥浆,水泥浆应加入减水剂和膨胀剂,以保证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密实性,压浆时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由于输浆管道较长,采用一

次压浆,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的最大压一般宜为1.0MPa。每个孔道压浆至规定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压时间,以保证压浆饱满。排气口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时,关闭排气口。孔道压浆要认真填写压浆记录。

压浆完毕,应尽快封锚。封锚前,先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凿毛,然后安装模板,严格按照砼配合比拌和封锚砼,浇筑砼时要振捣密实,封锚部位砼要和梁体砼保持整体美观、协调。 5.13 架梁 5.13.1

架梁方案

拟定采用大型汽车吊机吊装梁片就位,吊机通过施工道路达到桥下,在桥下二桥墩下间就位,采用二台吊机同时起吊一片梁,旋转就位,二台110t汽车吊。

分以下几个步骤:

5.13.1.1 梁片由预制梁厂预制,梁车运至桥下。

5.13.1.2 架没前对支座、支承垫石进行检查对位,在梁上标出起吊点,起

吊钢丝绳等其它工具安装到位。

预制梁片采用汽车吊机吊装,1#、3#孔梁吊机可以一台在台后,另一台位于桥下侧吊装,(110t抬吊);2#孔梁吊机在桥下侧吊装。可按顺序吊装,也可按先②①③孔进行。 5.13.2

吊装方案

5.13.2.1 选用设备

110吨汽车吊二台,从南昌就地租用。

5.13.2.2 作业方式

双机站在桥下抬吊,双机站位示意图,如图5.12-1。

110吨汽车吊:主臂工况:主臂长度12.8m,作业半径9m,额定能力38.6吨;实际吊重37吨(吊钩、吊索具重),实际作业半径62?62=8.5m,故能满足作业要求。吊点距梁端0.5~1米,梁长24.96米。梁底宽1米,梁顶宽2.34(2.45)米,梁高1.4米。 5.13.2.3 抬吊所选用钢丝绳,型号、规格及长度

单条钢丝绳受力:T=P/2/2=75/4=18.75吨

按6倍安全系数选用钢丝绳:6T=6×18750=112500KG.f

查手册选用直径43mm、抗拉强度≥170kgf/mm2(或1667Mpa)、6×37钢丝绳,符合要求。共2条。 钢丝绳的编织长度如图5.12-2。

5.13.2.4 指定有上岗证且有同类经验的 担任吊梁现场总指挥,对梁绑

扎、吊机转向、梁落位等各步骤进行协调。并制定以下操作规程:吊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山岗,作业前应对吊机各部件、动齿轮、润滑、安全装置等进行加固,钢丝绳磨损、障碍物等安全进行检查,正式运行前应进行试吊,试验各操作杆、安全电气连锁装置和各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除驾驶员外,驾驶室内不允许载人载物,司机必须集中精力,不得与旁人谈笑、打闹和擅自离开岗位;操作司机要按要求定期检查和维修,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操作日志和维修保养记录,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将机器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有关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禁止起吊作业:a、大雨、大

风、大雾、下雪及风速超过20m/s时;b出现机械故障时;c夜间照明不好时禁止起吊作业。

5.13.2.5 按110t吊机的性能,一台吊机有八个支撑点,支撑点下垫钢板,

长×宽:1×1m,支撑点路基承载力按15t/m2计算,吊机自重60t(含配重)。

1×8×15=120 t>35+60=95t

6 交通工程管理

6.1 施工交通安全组织机构

为了使昌九高速互通工程顺利、优质完成,又保证施工期间交通道路安全畅通,项目部为此成立专门的施工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见表6.1-1: 6.2 安全措施

①、在施工前,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专项交通安全的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重视安全。临线施工人员,必需的佩戴安全作业服、安全帽,夜间施工应有照明设施。

②、道路交通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相关规定在匝道出入口、改道地方、限速地方设置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减速带,施工地段设置施工标志牌、防护等标志。专人负责维护、维修。 6.3 安全标志

道路与施工地段并行时,可选择设置标志有锥形标、路栏、隔离墩、防撞桶等;

6.3.1 作业区标志

作业区标志一般分为警告标志、导向标志、限速标志等,其颜色、尺寸和形状应符合《道路标志与标线标准》(GB5768-1999)。

1)、“前方施工”警告标志设置在作业区控制警告区至上游过渡区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

2)、“道路施工”警告标志,设置在作业控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用以再次提醒车辆驾驶员即将进入施工作业区。

3)、“左(右)道封闭”“向左(右)改道”标志,在单车道封闭时,通告过往车辆左(右)侧车道封闭,右(左)侧车道通行,一般配合导向标志使用。

4)、“导向标志”指示车辆改变行驶方向,一般与“左(右)道封闭”“向左(右)改道”标志配合使用。

5)、“道路封闭”标志,在整幅高速公路封闭作业时使用,一般在封闭作业区前1Km、300m作业区前分别设立该标志。

6)、“车辆慢行”标志,一般在作业区前150m处设立。 6.3.2 作业区交通管制

为使车辆在被改移的行驶区域通行有序,保证作业区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对车辆行驶速度、路线、方向采取强制性交通管制。按照通行车辆行驶和特点,交通控制区分为六个部分。

1)、警告区:本路段施工警告区最小长度S范围为距作业区1600m,该区域应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和可变标志牌或线性诱导标志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