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 考试重点

更新时间:2023-05-15 01: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学专业课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

1、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西方国家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的学科,它采取历史的视角、运用历史的方法考察西方心理学学科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2、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

(1)客观性:一方面要考虑预设是否有真实性,其次如果存在能否达到追求;

(2)资料的搜集——处理——解释(史学技术)

搜集要考虑资料是否佚失,是否被歪曲,以及搜集的成果;

处理资料从主次、定量、定性方面进行分析;

(3)解释——历史编纂学史学方法论

伟人说:历史系伟人的思想、理论、行为和业绩的记载由伟人的天才、智慧、意志和人格所创造。既完全否定了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也根本抹煞了科学共同体或集体的贡献。

时代精神说:每一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均由其时代精神所决定。但没有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的历史。

(主张两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分析人物的贡献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内史说:通过科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科学家可以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学科外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对心理学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外史说:学科外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对心理学的发展的作用是主要的,具有强大的使用价值。

(关注学科内部的发展线索,同时又兼顾学科外部的社会条件才是正确的做法) 厚今说:着眼于心理学的现在,它认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现状代表着它发展的最佳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由该学科早期发生的事件直接导致的。

厚古说:为过去而研究过去,而不是试图说明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即在心理学中永远没有什么东西完全是新的。

(过去和现在相连接,融会贯通研究)

旧史观:从20世纪初期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为止,主要采纳科学主义模式,强调在心理学史的编纂中运用科学的方法,透过纷繁庞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心理学发展的客观结果,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再现历史真实。

新史观: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强调史学家在建构心理学史中的重要作用,其认为史学编纂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人物的功过是非,评价其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3、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1)了解心理学的过去,心理学的根本主题是人性,主题性质是循环、永恒的。

(2)理解现在,建设未来

理解现在(鉴古至今)理解心理学如何出现,提供了新的研究参考系——积极心理学,认识今天的主流时尚;

建设未来,提供了好的出发点以及整合力量,提供了潜在的重要观念。同时吸取前人的错误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为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在时空上提供了双重他者。

(3)培养理论思维

学习和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直接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

第二章

1、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哲学西方心理学史分为两个时期:(1)哲学心理学时期,即科学心理学的渊源时期(世界

心理学专业课

观、方法论);(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即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历史,各种心理学派林立和统合的历史(方法、历史)。

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3、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对灵魂知情意的三分法。

4、灵魂的结构一是认识功能,二是动求功能。——知与意的二分法

5、经验论的概念:知识的可靠源泉是人的感觉经验,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成功途径。经验主义的两种学术形态:联想主义心理学、感觉主义心理学。

唯理论的概念:理性主义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强调理性知识在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6、三分法的流行是由于康德的三部主要著作体现了心理三分法:纯粹理性相当于认识活动,实践理性相当于意志活动判,断力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感情。从此,心理过程的三分法就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两分法。

7、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认为应该把这种这种思想贯彻到底,他说:“让我们大胆地断言,人是机器。”(选择)

8、物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是物理学中的试验方法通过生理学研究这一中介而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直接结合而形成的心理物理学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9、心理物理学:身心函数的关系或其互相一寸的关系的精密科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学量和物理量之间函数的科学,也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科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

一、冯特:冯特(构造主义学派)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1862年发表《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他认为心理是有元素组成的,主张研究直接经验,提出身心平行论,感情三度说等。但他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其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判。(名词解释)

二、冯特的思想体系

(一)科学观(学科观、学科定位、学科性质)

(二)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的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他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依赖于主体)和间接经验。研究的具体主题为感知觉、注意、反应时。

(三)研究任务和相应的心理理论

1、更重视意识的元素分析。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感觉和感情。感觉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复合成知觉观念,具有强度和性质两个特点。感情是直接经验的间接方面,复合成情绪,具有强度和性质两个特点,并提出了情绪三维说。

2、不忽视心理元素的结合。在心理关系和心理对比中研究统觉和创造性综合。

创造性综合: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的元素简单相加。(名词解释) 统觉:元素符合的规律主要是统觉,从心灵通过抑制积极主动地组织经验元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整体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创造性综合。(名词解释)

(四)研究方法

1. 实验内省法:又称为自我观察法,让被实在实验条件下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陈述并从中进行分析的方法。冯冯特把实验内省法限制在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而反对把它运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

(五)民族心理学

1、冯特认为实验、科学心理学是低级心理,属于自然科学,而民族心理学是高级心理,属

心理学专业课

于人文。

2、参考进化论的观点把民族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人性发展阶段。

3、民族心理的三要素:语言、神话、风俗。

4、评价:(1)心理学的参照系:人文、实政,预示社会文化心理学。

(2)人类学为参照系:古典人类学、进化人类学。

(六)评价

正面

1、是心理学独立——现代心理学之父,最大贡献在于心理学主张。

2、注重人才培养,推动发展。

3、两种心理学主张即人文和科学。

负面

1、主观唯心;2、内省法不客观;3、体系庞杂混乱;4、有阻碍心理学发展之处;

三、艾宾浩斯的贡献

1、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新的局面,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2、首创了记忆研究材料:无意义音节

3、创造了节省法(重学法);把科学的统计方法引入记忆心理的研究。

4、得出人类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四章

一、布伦塔诺: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德国人,意动学派创始人。主要著作《从经验观点看心理学》。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心理活动,他认为心里学是研究灵魂的科学,即意动他虽然具有唯心主义思想,但他提出的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的心理学影响很大。他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以后不满于内容心理学理论的推动力。<名词解释>

二、意动心理学:注意力集中于作为经验资料基本来源的心理的动力或过程

1、研究对象:意动(表象意动、判断意动、爱情意动)

2、研究方法: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反省或内部知觉(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即现象学方法。观察法(客观观察和自然观察)

3、评价:贡献:①布伦塔诺重视意动或动机的研究,开辟了反冯特主义的欧洲机能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其所导致的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又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轨迹;

②直接促进了意动心理学派与性质学派的建立和发展;

③对格式塔心理学起了理论先驱的作用,也是现象学的先驱。

三、重心理学定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意动与内容的统一。(名词解释)

第五章

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总体特征

①学术渊源:起源詹姆斯(实用主义)、进化论、科学心理学。平行:反构造主义;后续:行为之母。

②研究对象:意识心理学为主,开始关注行为。

③学科任务:心理意识行为对于环境的使用功能

④学科定位: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

⑤学科范围:扩展,如:动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⑥研究方法:科学前提以有用性为目标做为拓展,但尚未抛弃内省。

⑦其他:对动机学习个体差异性感兴趣。

心理学专业课

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一)研究对象 经验——依存经验,具体研究:感知觉

(二)研究方法:系统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内省。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和内容

1、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感觉、意象、情绪。

2、元素的复合通过联想和语境实现。

3、提出心理的生理基础是:心身平行论。

(四)评价

贡献(1)坚持探索并促进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2)感知觉研究;(3)培养了实验人才;(3)从负面推动了其他学派的发展(靶子) 局限(1)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倾向;

内省法不客观;(3)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比较冯特和铁钦纳理论的异同。

答:相同点:

(1)哲学:坚持身心平行论

(2)对象:心理学研究经验或经验的内容和构造

(3)方法:实验内省法

(4)内容:分析心理元素及其复合体构成的规律

不同点:

(1)冯特主张研究“直接经验”,铁钦纳“依存经验”

(2)冯特重视统觉和意志,把注意视为一种心理过程。

铁钦纳不重视统觉和意志,把注意视为一种心理状态;

(3)冯特主张有两种心理元素(感觉和情感),两种基本属性(性质和强度)

铁钦纳主张有三种心理元素(感觉、情感和意象),五种基本属性

(4)冯特情感三维说,铁钦纳情感一维说(愉快-不愉快)

(2)

4、实用主义心理学:实用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 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

三、

四、意识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①意识属于私人的;②意识是常变的;③意识是连续不断的;④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⑤意识具有选择性。

詹姆斯在心理学上的影响?

①为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取向奠定理论基础,并给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 ②批判心理学中的元素主义,将实用主义引用心理学;

③提出最早的情绪学说,促进情绪生理机制的研究;

心理学专业课

(4)静态的心理学变为动态心理学;

(5)其实用主义哲学为机能主义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五、安吉尔将行为问题引入心理学,尽管他尚未将意识及内省方法排斥与心理学之外,但他认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或许可以被规定为客观的行为。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

①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问题转向个别差异问题,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②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只注重意识的功用; ③从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方法,不取消内省,但并不把他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

④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问题,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后者又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

(5)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

六、卡特尔的主要学术贡献?(179-180)

①关于反应时的研究(正常联想表);②关于个体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次序评量表);③关于心理物理法的研究;④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

七、对机能主义的评价?

贡献:①回应了时代精神塑造了美国心理学的基本风格,影响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②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③推进了基础研究,丰富了学科的理论建设;

局限:①折中主义,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

②有生物主义倾向;

心理学专业课

第六章

一、华生的主要观点

(一)起点、追求、自然科学(客观、有用):纯粹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分支。

(二)学科性质:强调自然科学和应用性相结合;

(三)研究对象:人和动物的简单行为和复杂行为,即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四)研究目标:确定刺激和控制反应之间的规律,以便人们控制和预测行为;

(五)实验方法:1、观察室:无帮助的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

2、条件反射:获得条件分泌的方法和获得条件运动的反射方法。

3、言语报告法; 4、测验法;

(六)语言体系:排除了意识等心理词汇;

(七)具体理论

1、本能论:开始全盘接受,后来产生动摇和怀疑,最后完全否定了本能的存在,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

2、情绪理论:三种原始和基本的情绪——恐惧、愤怒和爱。用条件反射法研究。

3、思维的外周论:本质四内隐的言语、动作、发音器官的动作。外显功能的内化产生了思维。

4、人格论:环境经验塑造人格,改变环境以改变格。

5、感觉理论:把一切对传统心理学的革命降格为文字游戏。

(八)评价

贡献:1、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建立者和推动者;

2、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3、推动了心理学研究范围的扩展;

4、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5、促进了心理学的普及;

局限:1、过分自然科学化;2、过分机械论;3、过分环境决定论;

4、过分生物学化和还原论;5、对刺激反应联结规律未能深入;

6、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无头脑的心理学)

二、理解华生认为行为主义是唯一符合逻辑的彻底的机能主义

答: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华生的行为主义把机能主义心理学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剔除掉原来残余的思辨遗迹,把机能主义顺利地过渡到行为主义。华生宣布取消意识,反对内省,并不是对机能主义方向的背叛,而是这种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上,行为主义比机能主义做得更加彻底。

三、为什么行为主义被称为革命? 二战结束后,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政治学者对战后反思与创新逐渐汇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

1、行为主义革命即指既反对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抽象思辨和演绎的方法,也反对旧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到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2、行为主义非常重视政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要求在进行价值去除的同时,在现象和数据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掌握和运用数学,尤其是统计学的定量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得出明晰的结论,从而达到对政治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

心理学专业课

3、在实际研究中,数学模型、模拟实验、直接探查、实地观察等是行为主义经常使用的研究技术。

4、发展出了一定的理论形态主要有:

政治系统论、结构功能主义、政治沟通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政治计量理论。

第七章

一、新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哲学背景:(1)逻辑实证主义,重视理论处理不可观察识像,日常语言分析;

(2)操作主义:对主观现象的客观定义;

心理学背景:华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内部的过程,完全排斥意识,太过极端,遭到人们的反对,为摆脱这种困境而提出新的主张和理论;

二、操作主义:旨在以操作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概念的精确定义。

三、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以假设-演绎系统为方法论,构建一个关于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普遍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

四、托尔曼(新行为主义):美国人美国新行为主义倡导者之一,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他提出目的具有目的性和整体性,中介变量的概念及符号学习理论,并且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提出了“符号-格式塔”。他的认知理论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山始祖。但是他没有把行为恰当的同内隐的机能明确的、彻底的联系起来。因而不能发展为一种完全整合的理论体系。而且它以动物实验的结果和理论推论人类行为,忽略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

五.认知行为主义: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反对华生对行为所作的分子性的定义,而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而且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我们要了解的是整体行为的本质特征:①整体行为总是指向或离开一定的目标对象②整体行为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③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④整体行为具有可教性

六、整体行为:是指个体所表现的大单元或整体性行为。

七、中介变量:是指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的过程。

八、符号—格式塔模式:托尔曼用“符号”这一术语来表示有机体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而关于目标及达到的目标手段和途径的意义的知识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知,所以,所谓学习也就是习得符号及其意义。 九、操作性条件作用:1、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两类:应答性(respondent)行为和操作性 (operant)行为。前者是由已知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后者则没有可觉察的刺激,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自发的反应,亦称自发性行为。他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种类型:刺激型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认为行为科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去研究操作行为的条件作用和消退作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建立:行为的关键在于操作及其强化依随;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一个已经习得的行为并不即刻随强化的停止而终止,而是继续反应一段时间,最终趋于消失。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分化:通过安排强化条件反应的某个特征,可逐渐形成有选择性的反应。

3、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课

(1)积极强化物,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能增强该反应;消极强化物,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2)条件性强化: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强化刺激反复匹配联合,那么这个中性刺激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

(3)强化的程序:间歇强化分为固定强化(定时和定比强化)和非固定强化。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①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情绪的唤起。⑤情境条件

十、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贡献:发展了巴普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创立操作条件反射,提出条件作用强化联结理论,创制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斯金纳箱,发明著名的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创造一整套行为矫正技术,这一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研究方法,而且大大促进了美国机器教学运动和心理治疗的发展。

局限:斯金纳是激进行为主义者和极端环境决定论者,忽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抹煞人类学系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必然陷入机械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境地。 第八章

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共同趋向?(人的行为的综合研究)

①仍研究行为但开始研究人,之前一直研究小白鼠;②启用认知性概念;③强调认知和行为的结合;④强调自我的作用;⑤强调心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⑥开始重视人际的影响:⑦仍然遵守客观主义仍然研究行为规律。

二、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且也不能把人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原因,班杜拉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名词解释、选择)

三、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研究对象:无意识现象和内容——潜意识论

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尤其是潜意识现象

意识过程在人的全部精神过程中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无意识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从意识到前意识,二者虽有界限,但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中去。[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弗洛伊德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①自由联想——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况下,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不管他们是怎样的荒唐、不重要或毫无意义,都不应该隐瞒。精神分析者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双方都认为找到了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

②梦的分析——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指梦的真正含意,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梦的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从而揭示出梦境中所表达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揭示出梦的真正意义。 ③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疏忽等过失现象往往都有潜意识的欲望动机,都是意识和潜意识矛盾斗争的结果。

心理学专业课

▲本能论

【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

本能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来源——本能的来源是身体状态或需要(欠缺);

②目的——本能的目的是消除身体的欠缺并重建内在平衡;

③对象——本能的对象是指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经验和事物,有的对象是固定的,有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

④原动力——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

本能: 早期 性本能、自我本能

晚期 生本能= 自我本能+ 性本能 死本能

▲人格论

(一)人格结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Id):人格的深层基础,它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部分,能量来源于本我,为本我服务,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

(二)人格发展(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①口唇期(0~1岁) ↖

②肛门期(1~3岁) ①②③属前生殖阶段

③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④潜伏期(5~12岁)

⑤生殖期(12~20岁) △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

【固着(固恋)】fixation,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倒退(退行)】regression,一个人的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受到挫折而重新倒退到较原始的发展水平。

[评价]

积极意义:①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关于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且为个体行为的深层认识提供了条件;②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

缺陷:过分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

▲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关键因素,认为焦虑主要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一种有害反应。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①现实性焦虑;②神经性焦虑;③道德性焦虑。

两个阶段:①原始焦虑 ②后续焦虑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①其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趋乐避苦);

②大多数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

③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①压抑;②投射;③移置;④否认;⑤反向作用;⑥认同;⑦退行;⑧升华。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贡献]

心理学专业课

1、对人类思想史,把心灵深处最隐蔽的部分暴露在意识的光芒下。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西方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局限]

1、非理性主义倾向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①单纯用物理学定律、生物学范畴说明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规律②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

3、学说的生物化倾向。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化倾向,提倡泛性论。

(二)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前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个体心理学体系:(1)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核心和总目标;(2)以器官缺陷(后扩大到心理、社会方面)的自卑与补偿为人格发展动力;(3)以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为个人定型化的行为模式;(4)以社会兴趣为个体形成了关心社会、公众意识的精神。阿德勒的心理整体论、主观目的论和社会文化定向,不仅为社会文化学派奠定思想基础,而且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提供前提条件。

(三) (四)生活风格: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由于每个人使用的追求方式及追求的后果不同,因而逐渐形成了每个人各具特色的生活风格。

(五)创造性自我:按照自己的创造性建构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他在塑造人格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

(六)荣格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意识: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如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

2、个体潜意识:包括个体生活中一切被压抑的经验和遗忘的记忆、知觉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想等。

3、集体潜意识:集体所共有的意识。主要内容为原型。原型主要由六种,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我(或完全自我)和曼达拉。

第十章

一、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①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②自我的起源及自主性发展

③能量的中性化④自我的适应过程

二、自我同一性的四个方面(346)(简答)

①个体性:是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性,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②整体性和整合感:是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

③一致性和连续性: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④社会团结性:是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的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三、心理社会危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十一章

一、情境神经症:病人对特定的困难情境暂时缺乏适应能力,但未表现出病态的人格。

心理学专业课

基本罪恶:儿童的基本需要时满足和安全,但是儿童的这两种基本需要必须的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

基本敌意:一个儿童的父母经常表现出基本罪恶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

基本焦虑:儿童在压抑敌意的时候,陷入类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而且基本敌意很容易泛化到整个世界和一切人,使人感到世间的一切事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基本敌意及其压抑是人陷入焦虑。

二、人际关系观(359看一看 选择)

三、基本人格机构:它是生活于某一特定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共同具有的有效适应工具,它是同一文化中的人所具有 的共同的人格特征。

四、社会潜意识理论: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五、对社会文化学派的简要评论(389 选择)

第十二章

一、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

狭义:以克莱因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家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和本能驱力,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广义:英国本土之外遵循客体关系研究范式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 自体心理学:科赫特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出发,关注自体的发展以及自体客体的移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心理病理观和治疗观。

三.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运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修改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创造了一种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创造了一种关于个人和社会的理论,一种社会批判的新形式。包括潜意识论、主体论(镜像阶段、恋母情结期、主体结构论)、心理治疗观。

第十三章

一、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对象?

①直接经验(主体直接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②行为;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方法、整体观察法

三、同型论:就是认为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完全等同。

四、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①图形与背景的关系;②接近原则;③相似原则;④闭合原则;⑤完形趋向原则;⑥共向原则;⑦简单原则;⑧连续原则等以完形趋向原则来组织的其他原则。

五、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与评价

贡献1、彻底反对元素主义和机械主义,确立心理的整体观,具有重要的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2、揭示知觉的重要特征及其组织法则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个极大贡献;

3、反对试误式机械学习理论,重视学习中的顿悟活动和创造性思维,开创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先河;

4、人本主义心理学受益匪浅;

5、促进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6、推动系统论的诞生;

局限:1、否定真是的客观存在,忽视以往经验的作用,企图用主观内在规律解释心理形成的完整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境地;

2、理论观点和术语含糊不清;

3、重整体轻部分、重定性分析轻视定量分析,重视现实情况影响轻历史因果分析,陷入了

心理学专业课

形而上学的境地;

4、对其他学派的批评过于严苛;

5、实验不够严谨;6、整体观不够彻底;

六、心理生活空间: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也就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

七、勒温的行为公式B=f(PE):此公式中行为(B)等于个人(P)和环境(E)的函数(f)亦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而发生改变。

第十四章

一、皮亚杰学派——日内瓦学派

(一)认识论1、经验论:后天经验作用于知识;

2、唯理论:先天内部结构作用于知识;

3、康德:后天经验和先天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4、皮亚杰:强调先天的内部结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主体客体相互作用;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动力:主体要适应环境;

2、起源:动作(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先天动作和后天动作)

3、动作的本质是适应

图式:主体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知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主体将外界的刺激有效的整合于己有的图式中。

顺应:主体改造已有图式以适应有的情境。

平衡: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4、机制:外部经验作用于已有图式,同化——图式发生量变,顺应——图式质变,产生新图式。

5、动态发展:平衡——不平衡——平衡。

6、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7、发展阶段的特点:(1)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

(2)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

(3)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

(4)认识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

(5)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的;

8、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这一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食物,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一种图形的知识,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功能,表象或思维的萌芽开始出现,但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

b 知觉思维阶段(5—7岁):知觉到逻辑思维的过渡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已具有运算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理。但是这种思维运算仍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支持。思维出现守恒性和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儿童不再依靠具体的事物来运算,而能进行抽象的逻辑运算。

心理学专业课

9、方法:临床法

10、评价(弥补了认知论在发生学上的空白):

(1)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2)促进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3)在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4)创造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局限:

(1)存在着生物学化倾向;

(2)存在唯科学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倾向;

(3)论证不足,流于思辨,过于武断;

第十五章

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心理学背景?

外部因素①行为主义的危机及内部出现认知派的影响;信息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内部因素①行为主义的危机及内部出现认知派的影响;

②完形学派对知觉和高级认知活动研究的影响;

③知觉研究新方向的影响;

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二、相关学科的背景?

①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②电脑科学的影响③语言学的影响。

三、符号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计算机模拟法

四、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通过简单加工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进行计算的一类模式,基本构成成分包括单元和联结。

生态认知心理学: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进行认知研究,把认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可避免认知研究中的非人性化现象,使认知研究更加符合人的真实认知过程。

五、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①打破行为主义外周论和精神分析非理性主义的禁锢,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范式

②开拓研究心理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扩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心理学的理论内涵,改变心理学的整个面貌

③促进电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在教育、生产、管理、临床等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景

局限:①过分强调电脑和人脑活动的共性,忽视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及其对生理机制的揭示

②难以开展对人的情绪、需要、动机等高级变量中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认知过程的揭示,最终很难摆脱无个性化、理性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理论的架构。

第十六章

一、在不同的程度强调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特性的基础上主张人文科学的范式:

①研究动物对理解人没有价值;②强调主观实在性;③倾向研究个体而非群体;④对能拓展丰富人类经验的事感兴趣;⑤心理学的目标应该阐述一个人意味着什么;⑥研究高级的人类独特的心理

二、自我选择论和自我决定论的各自侧重点?(参考)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

心理学专业课

体.,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

自我选择论人性本善, 人是自主的个体,能够选择自己的未来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述评?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理是基本需要按照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成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呈现;

②低层次的需要是高层需要的基础,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生存的直接的先决条件; ③高层的需要与生存很少有关系,但这种需要的满足能使人产生更大的满足感;

④不同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层次水平越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高。 评价:积极意义:

该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对管理和教育等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足:(1)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2)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四、自我实现: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追求,充分发挥自己潜能。

五、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是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间。

六、存在性认知:通过沉思得到的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指关于人或者事物的超越性神性以及永恒方面的认知。

七、对马斯洛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贡献①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健康的人的心理探讨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②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的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④关于人类的潜能及其发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实用价值

⑤在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上做了开拓性工作

局限①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循环圈

②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③个人中心论

④自我实现理论不具有普遍性 八、现象场:个体在知觉外界事物并经验到他自己时,对这些事物赋予意义,由此构成的整个经验系统。

九、机体经验(评价)?凡是对发展起作用的因素

十、罗洛梅(Rollo May,1909 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提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存在的三种方式、存在感、人格理论和焦虑理论。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推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拓展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十一、存在分析理论:人的存在指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一个人的存在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别人无法了解;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自我的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重新经验他自己存在的真实性,更充实地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十二、焦虑:(1)正常焦虑:与威胁相均衡的反应,它不会使人产生压抑或内部心理冲突;

心理学专业课

(2)神经质焦虑:对威胁的一种不均衡的反应,它包含着严重的心理压抑和其他内部心理冲突。

十二、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所衍生的一个新学派,号称心理学第四势力。它以超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生价值、人类幸福、宗教经验、宇宙觉知、内在协同、人类协同、精神通道、生死体认、禅坐的理论与实践等。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科学与东方智慧融合的产物。目前,主要致力于人性观、意识谱、意识训练和超个人心理治疗几个方面的研究。其理论体系尚处于探讨阶段。

十三、你认为科学心理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怎么评价科学心理学?

5、人文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有什么优缺点?看笔记。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前者强调要将心理的自然特质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采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后者则突出了心理的社会特质,采用人文科学的描述、解释方法,依赖经验与现象,追求感性、丰富、生动的科学知识。

科学心理学以下主要特点:

(1)在研究对象上,科学主义注重人的“自然性”即那些从自身成长起来的和任其生长的东西为对象,将人视为自在的存在;

(2)科学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还原主义,即所有科学都能在一个从高到低的层次里进行排列,每一种科学都能还原到一个更基础的科学中去,直到物理学这门最基础的科学,将初始状态看作最真实的存在,认为在物理学的原始材料和心理学的原始材料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研究过程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检验性,主张“以方法为中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作定量分析,反对质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明显的数学性、逻辑性和实证性。

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自然。人与自然有着不一样的特性,自然的特性相对稳定、客观,而人的最大特性是不确定性——用萨特的话来说,是“存在先于本质”,人是在不断的行动中确定自己的本质。

自然科学讲究实证,寻求因果关系,这样的方法有很强的解释性,并给我们带来确定和安全的感觉。但是,即使这样的研究确定了某种东西是有效的,它也不一定适用于被试者之外的其他人或者实验室之外时刻变化的生活情境。

在50年代,人文主义心理学是“人类潜力运动”——其主要代言人是马斯洛——的核心,它是作为“第三种力”而出现的,或者,一方面是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变换,另一方面也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替代。

人文主义者更是哲学意味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称号,它反对把人的性格和行为完全归结为其个人经历,特别是儿童时期经历的心理分析说教,也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说成只是一套对刺激的条件反射的观点。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人选择如何行动和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权利;它认为,行为不应该用所谓客观的、科学的标准,而应该用一个人自己的参考框架来评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