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汇编

更新时间:2024-06-04 03: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燃 气 事 故 案 例 汇 编

二00三年五月

1

序言

当你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故灾难时,你想到了什么? 没有恐惧,只觉得人类生命的脆弱; 没有退却,只有教训惊醒了人们; 除了悲切,还有痛惜。

每当阅读一起起事故灾难案例时,除了为死难者而痛心,对玩忽职守者愤恨外,更多的是富于理性化的关于事故灾难的思考:

(1)工作中,人为什么要违章?为什么要冒险蛮干或盲目蛮干? 为什么要违反各种规范?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疏忽大意?是天意?不!是人性使然?!难道就没有办法、措施可以预防?富有智慧的人类是绝对不会向事故灾难屈服的。

(2)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碰到的各种事故灾害,对人生的规划、对企业的管理、对社会事务的操办等,或许都存在至关重要的启迪和帮助。

(3)事故灾难的发生,通常不仅仅是受害者本人遭受了不幸,而且一个组织、社区等都会遭受极大冲击。此时,事故灾难的影响将会波及到社会的稳定。

(4)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事故灾难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如果在安全上玩忽职守,违章指挥,无异于草菅人命,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和劳动权利。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纵览国内外燃气事故案例,从安全、生命、稳定、发展的高度,剖析其中典型案例,从众多具体的典型案例中,抽象出几条理性的认识,从血和泪汇成的呐喊中,总结出几条发人深省的教训,以期为避免类似事故提供钥匙,给人们改善生产、工作及管理的努力以启迪,唤醒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达到保证稳定,促进发展的目的。

事故是令人痛惜的、不堪回首的,但它毕竟是用前人的生命换来的、留给后人的特殊财富。让我们共同携手,为认识事故、感悟人生、掌握规律、尊重生命、告别灾难多作努力,为保证稳定、促进发展多作贡献!为新奥燃气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控股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 二00三年五月三十日

2

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编

一、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 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 14人,负伤 85 人。 1.基本情况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2.事故经过

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度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

3

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l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3.抢险救灾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三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 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挥。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一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

4

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运了大量的泡沫灭火液及干粉。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了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s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黄岛灭 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与火魔搏斗中,灭火人员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经受住浓烟烈火的考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满腔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事故原因及分析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l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青岛地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5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四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的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去,避雷针越高绕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青岛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米,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绕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l)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为104安培。(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6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该区域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万立方米的储油规模。但198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指标和投资,使黄岛储油规模达到出事前的76万立方米,从而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集的布局。黄岛油库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7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什,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8公斤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

8

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立方米的油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5.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李鹏总理指示:“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实事求是,举一反三,以这次事故作为改进油库区安全生产的可以借鉴的反面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臵,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9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5)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6)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订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二、违章操作致爆炸

1988年10月22日凌晨,高桥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小凉山球罐区发生一起液化石油气爆燃事故,25人死亡,17人烧伤,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 事故经过:

10月21日23时40分,操作工陆某和当班班长张某的监护下,在3号区14号球罐开阀放水,由于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致使液化石油气与水一起排出,23时50分门岗保安人员发现车间有异常气味,当即找到当班班长询问,班长说没有问题。至22日0时05分陆某和张某关闭脱水阀时,液化石油气已外泄约9.7吨。22日0时45分,门岗保安人员觉得有问题,又找到这位班长,班长答应处理,

10

门岗仍不放心,又立即向保安队书记反映,书记亦觉得有问题,让其向保卫科反映,保卫科又让其找值班室,值班室主任立即给当班班长打电话询问,就这样,由于事情转来转去贻误了时机。22日1时07分,通过污水池扩散到罐区西墙外民工棚的液化气与明火相遇。在连续沉闷的爆炸声中,南北约350米,东西250米的地带腾起熊熊大火,尽管消防队及时出动,30多辆消防车奋力扑救,仍有23人当场烧死,还有2名重伤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7人烧伤。 事故原因:

经事故调查组分析,这是一起由违章操作,由于纪律松弛,管理混乱,领导上的官僚主义而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首先,按规定,放水时进口阀和出口阀应切换开关,可是操作时阀门却全都打开,班长在接到门岗保安人员报告后,又麻痹大意,既不认真查找原因,又不向领导汇报。第二,事故当天班上有7人,其中3人脱岗去菜地拔葱准备做饭,到23时,又有2人关门睡觉。第三,小凉山球罐区民工棚装有炉灶,这严重违反了有关的安全规定,但各级领导及安全人员却熟视无睹,无人制止。

三、天然气泄漏,采油平台毁于一旦

1988年7月6日晚9时31分,英国北海油田的帕尔波。阿尔发石油平台发生爆炸,在这座石油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职工中只有67人幸免于难。 事故经过:

1988年7月6日晚9时31分,在阿尔发石油平台一侧的中部,天然气压缩间上方不远的职工宿舍里,下了白班的工人们正在休息,突然一声巨响,整个平台顿时一片黑暗,接着又燃起了冲天大

11

火,不久又是一连串的连锁爆炸,事故发生得非常突然,仅几十秒钟,大火便吞噬了整座平台,人们不仅来不及放下救生艇,甚至几乎没有时间发出求救信号,直到27分钟后,阿伯丁海岸警备队才从另一艘船得知到了帐尔波.阿尔发发生爆炸的消息。

10时过后不久,距离平台最近的救援供应船才驶到现场,接着空军基地的直升飞机也纷纷赶到出事点,至7日晨,共有十几艘船和数十架飞机赶到了现场参加救援。然而,由于石油平台上浓烟滚滚,大火熊熊,无法接近,救援船只无奈,只好在附近打捞冒险跳入大海逃生的工人并搜寻罹难者的尸体。据专家们初步分析,此次爆炸是由于天然气压缩间内发生大量漏气,遇到火星引起的。爆炸引起了大火,接着又导致了连锁爆炸。

四、管线挖断煤气泄漏险些酿成大事故

2000年8月晚,广州市发生一起重大煤气泄漏事故,经过消防部门和煤气公司的努力抢险,使得此次事故未造成重大损失。 事故经过:

2000年8月26日晚约10时许,广州市消防部门接到多个来自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的群众报警,说有不明气体气味难闻,而且气味浓烈。市消防局立即派出海珠中队、天河中队、员村中队、江南西中队等对广州东区进行全面搜索,后经群众报警指示,江南西中队在晓港中马路旁工地找到了泄漏煤气源头。据当晚亲自到过现场的余处长介绍,事发地由于施工单位在铺设有煤气管道的地面堆放大量钢筋等建筑材料,同时又在一旁挖沟,致使地面先是下沉,之后地下煤气管道不堪重负致使一个接口脱落,造成一条直径约166毫米的煤气管道泄漏,由于压力太大,据现场估计,喷出

12

的煤气高达6-7米。由于发现时大约已离泄漏发生时约20多分钟,煤气很快蔓延整个昌岗东立交桥附近。当晚风向是西南往东北方向,泄漏的煤气因此迅速向市区东北部移去,跨过珠江,经五羊新城、天河村、天河路直抵五山等地区。事发地空气中充满了煤气,其情形“只要有点火星就可能引起大爆炸和燃烧”,而事发地周围正好是交通部第四航务局宿舍区,有数百户群众生命财产曾受到严重威胁。

消防队赶到事发现场后,由于当时煤气公司抢险队尚未赶到,消防队员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一方面让全副武装的消防队员设法堵住泄漏管道,另一方面通知海珠公安分局前来疏散群众。海珠公安分局杨副局长接报后立即调集数十名民警赶到现场,一面封锁现场,一面疏散附近几百户群众。此时一场罕见的煤气泄漏事故正处于万分危急中,而当时大多数广州人并不知晓。

约20分钟后,煤气泄漏被控制,但由于管道螺丝滑丝,一时无法将泄漏处全部堵住,幸好这时广州市煤气公司抢险队赶到,及时断掉该地区煤气,进行紧急抢修。当晚1时许,险情才算被彻底排除,附近被疏散的群众也陆续返回。

余处长指出,这起事件泄漏的煤气之多,涉及的面积之大,疏散的群众之多,是比较罕见的,如果当时处理不及时,万一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指出,这件事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现在广州市内工地很多,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另外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由于煤气公司在铺设管道时,管网标志设臵不健全,这在客观上使施工单位难免挖断、压断煤气管道,这个问题也希望引起煤气公司重视。

13

五、管线未装丝堵、违章作业酿大祸

1998年,葫芦岛市龙港区三号小区葫芦岛市教委住宅三号楼一户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造成2人烧伤,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事故经过:

1998年11月8日15时19分,葫芦岛市龙港区三号小区葫芦岛市教委住宅三号楼三单元一楼二号住宅(户主郭某)发生天然气爆炸火灾,当场烧伤2人,烧毁大量家庭生活用品,经葫芦岛消防局出动二台大型消防车,长达半个小时扑救才将大火扑灭。此次爆炸直接经济损失64444元,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 事故原因:

这是葫芦岛市首次发生天然气爆炸。经葫芦岛市消防局组织现场勘察以及调查访问,原因如下:

1.是室内管线安装后,未按规定对全部管线进行气密性试验,又未进行细致检查,致使不能发现通过郭某家餐厅的燃气管线一个丝堵未装。

2.是当天进行室内室外管线连接时,先是对郭某家管线未能进行认真检查,而后管线接完后又未对带气管线进行检查,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大量泄漏。

3.是已经发现郭某家四周漏气,在没找到3单元大量漏气的情况下(郭某家没人),有关人员一走了之,再次丧失发现并处臵大量天然气泄漏点的时机。

4.是郭某家不是天然气用户,只是天然气管线从其室内通过。

综合上述事实,从这起天然气爆炸火灾事故中可以看出施工队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4

1.是在带气情况下作业,火灾危险性极大,却没有制定严密的施工防火防爆措施。

2.是施工管理十分松懈,违章作业问题十分严重。比如该楼施工组长对室内管线的检查,竟将丝堵未安装这样严重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及解决。对管线的气密实验也未按规定进行,尤其对郭某家室内天然气漏气丝口前后管线竟随意决定不做气密性试验。

3.是公司领导、管理人员对带气作业的危险估计不足,对防火防爆问题重视不够,领导未到现场,爆炸起火时作业组长也不在现场,致使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问题严重失控,发生爆炸起火是必然的。

六、两气同室引起爆燃事故造成人员烧伤

2000年9月26日早,廊坊市管道局8区一天然气用户家中发生爆炸事故,一人严重烧伤。 事故经过:

该用户于四天前刚通天然气,这天早晨户主起来做早饭,由于户主年纪较大(67岁),且对使用天然气的方法不熟练,此时厨房内还放有一瓶液化石油气罐,户主误将此液化石油气罐打开,使得液化石油气泄漏,户主未发觉,她在打开抽油烟机时,由于产生了火花,发生了爆炸,造成老人严重烧伤,阳台的门窗玻璃全部被炸碎。

事故发生后,燃气公司领导及安全科人员及时赶到出事现场并组织抢救,与此同时消防等部门也及时赶到,通过现场的联合检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经过已经查清。 主要原因: 1.产生爆炸原因:

15

由于老人把液化石油气罐误打开,导致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使之与空气混合很快达到爆炸极限的浓度,此时打开抽油烟机产生电火花,从而发生了爆炸。 2.其它原因:

(1)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两气同室

(2)给用户臵换时用户没有及时把液化石油气罐移走 (3)居民对天然气的使用方法不熟悉

(4)老人因嗅觉迟钝,造成习惯性动作错误,并没有意识到液化石油气漏气,此时还打开抽油烟机

3.事故类型:室内存在两种气源,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 主要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燃气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安全的警惕性。

(2)严禁两气同室或两火源同室,加强员工这方面的认识,并向用户宣传这方面的危害。

(3)在居民区的宣传栏内张贴一些燃气安全常识,尤其是燃气泄漏这一方面处理方法。

(4)家中只有老人的家庭,建议加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和安装燃气自动切断阀。

七、楼道立管活节漏气,险些酿成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9月18日晚7:30左右,北京密云县康居北区一居民报修,说康居北区10号楼4单元楼道有煤气味,可能是3层立管漏气。当时正在值班的总经理助理田永秋立即安排并带领运营部值班

16

维修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是三层楼道立管活接头处漏气,维修人员及时地进行了紧固,从而避免了大事故的发生。 事故原因:

因楼道内的燃气立管离楼道垃圾桶比较近,个别居民倒垃圾时因 撮子内的杂物倒不净,用撮子磕燃气立管致使活接头丝扣松动而漏气(经检查发现该立管有多处掉漆的地方和污物,磕碰的痕迹非常明显)。 防范措施:

1.漏气事件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运营部、工程部、技术部的有关人员及监理参加的专题会议,分析了发生漏气的原因,并决定检查所有楼道立管,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要求各部门召开会议,进行全员专题安全教育。

2.会后各部门召开了专题会,尤其工程部对户内现场管理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楼道立管离垃圾桶太近,应报技术质量安全部进行技术变更。

3.技术质量安全部对有关的技术指标及安装质量进行重点检查,严格管理;监理最后把关。

4.入户立管的墙上钉安全标志牌及报修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居民能及时拨打报修电话。

八、儿童放学急做饭,胶管引燃油烟机

事情经过:

1998年12月26日中午,诸城市府前街市府家属院2#楼东单元二楼东户,该住户家中成人没人在家,孩子放学回家后见家中无人,用40cm铝锅蒸饭,打开炉灶点火后到客厅看电视,12:10分左

17

右,孩子闻到有焦糊味立即到厨房,发现厨房有烟雾且深吸性油烟机被引燃,孩子惊恐之下跑到邻居家求援,邻居看到连接灶具的软管已经脱落,灶前阀喷出的液化气还在燃烧。其邻居立即拨打了公司的抢修抢险电话6054157,公司领导和抢险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紧急切断楼下单元供气阀门,及时控制住火势,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直接经济损失400元,烧化一台油烟机和一根软管。 事故原因:

1。灶前胶管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油污腐蚀老化老化脱落,用户也未做经常检查。

2。胶管离炉灶及蒸锅较近,长时间烘烤导致软管破裂。 主要措施:

1。加强用户安全使用燃气常识的宣传力度。

2.每年要进行入户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处理。

3.对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要求查表收费员,在收费时要对用户的燃气灶具进行检查并对用户进行安全宣传。

4。购买钢质卡子,免费为老用户将软管两端用卡子卡紧,以防脱落。

九、儿童忘记关灶具,油火引燃油烟机

2000年7月,廊坊市康庄小区11号楼2单元101室用户家中小孩在做好饭后,忘记关掉灶具。火苗将锅里的油引燃,接着火苗又烧到了抽油烟机,小孩惊慌失措,邻居帮打119和2131111。天然气公司巡线组人员赶到关掉了阀门。接着维修人员从九区赶到现场,

18

待火扑灭后,对所有管道进行了检漏,燃气表、灶具烧坏,为用户更换了灶具及燃气表。

十、油锅起火,引起火灾

2000年7月份,廊坊市大官庄4#-3-302发生起火事件,天然气维修人员在接到调度命令后,火速赶到现场,去时火已被扑灭,燃气表表头被烧坏,油烟机、屋顶PVC板也已被烧坏。维修人员对户内所有燃气管道进行了认真检查,没有发现漏气现象,安全科人员赶到后进行了拍照并做了记录。经调查证实,造成起火的原因为用户炒菜时,将油倒入锅中后,去忙别的事情,忘记火没关,致使油锅起火。

十一、油烟机电线短路着火,险些引燃橱具

2001年4月3日,凌晨3:00,廊坊调度中心接报,说火警119报八区13#-6-601用户家中失火,天然气维修人员赶到后,立即关闭燃气表上阀门,经检查发现是用户家抽油烟机短路造成抽油烟机电线着火。我们检查燃气管道与磁卡表均无泄漏,天然气公司值班领导和安全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了拍照,并为用户换一节胶管和两个灶具旋纽。

十二、误开阀门使燃气泄漏,操作热水器发生爆燃

事情经过:

2002年2月10日15时50分左右廊坊新奥燃气公司呼叫中心接报,永华道区水务局南楼 2#-3-301用户室内燃气爆燃,与此同时调度中心也接道119专线报永华道区水务局南楼 2#-3-301室燃

19

气爆燃,16时10分左右燃气公司一所维修员和运营部及安全科等相关人员相继赶到现场进行拍照、调查、处理。现场情况,灶具没有使用(此房为新房,刚刚装修完毕未住人),灶前阀胶管没有连接,灶前阀为开启状态,把手有被烧黑的痕迹,灶前阀上方的墙壁有被火烧的痕迹,燃气表被烧变形,表后管全部被火烤黑,厨房吊顶全部烧掉。热水器外观完好,当事人陈宝杰头发被烧,肩膀碰伤。

通过对使用者陈宝杰进行调查:下午15点30左右当事人来此处想用热水器洗澡。当他将表前阀门打开后,去洗手间开水龙头。热水器未着,陈宝杰走进厨房查看情况,转动热水器调节钮后,热水器开始工作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从热水器的上方出现一股蓝色火焰扑向当事人,当事人急忙趴下,爬出厨房,用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随后拨119报警。119火警人员第一个进入现场,关闭表前球阀,控制了局面,随后营业所人员到达现场后,关闭了立管控制阀。

事故分析:

1.用户由于缺乏天然气使用常识和粗心大意所造成爆燃事故。当事人在使用热水器时,将表前阀打开,没有查看其它阀门是否关闭,致使处于开启状态的灶前阀门大量泄漏天然气(灶具未臵换,热水器已臵换完毕),遇火爆燃。

事发后,安次区公安局消防科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鉴定,分析事故的原因与燃气公司完全一致,其原因为用户装修时将灶前阀门开启,装修后未将阀门关闭,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经消防科调解公司与用户达成共识,协商解决,燃气公司负责管道检

20

测以及燃气表的更换与安装,室内所烧坏的装修物品一切由用户全部承担。

此次事故发生后引起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感到公司的服务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公司决定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将天然气使用知识灌输到用户的头脑中,把用户的日常使用行为纳入到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来,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1.针对用户制定出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安全广告宣传栏、灯箱和安全使用手册。

2.对每一个新增用户的室内燃气设施应做详细的记录,必要情况下将用户室内燃气设施用平面图表现出来。

3.每个用户手中必须有一本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和注意事项。 4.户内有两个以上燃气用具的不能同时臵换的,应将未臵换的燃气设施控制阀用丝堵封死并贴上封条。

十三、电线缠绕燃气线、短路击穿成火灾

2002年4月5日7时55分,廊坊市广阳道燕青老年公寓食堂户内表后管被缠绕在管道上的电线因短路击穿,形成0.4厘米左右的圆形孔,并着火,经采取紧急措施没有造成事故蔓延。

经现场勘察,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为:蒸车电线搭绕在燃气管道上,因电线短路导致电流将燃气管道击穿。

此事因燕青老年公寓食堂违反燃气安全使用规定,搭绕在燃气管道上的电线老化短路导致事故的发生,由燕青老年公寓承担全部责任。

此事故的发生给我们的警示为:

21

1.运营部在对商业用户的安全检查时所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清除,避免因隐患处理不及时导致事故的发生。

2.由运营和技质安部门加强对燃气用户的安全宣教工作,引导用户转变思想观念,从“为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提高用户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

十四、送瓶工室内排放燃气、遇明火发生爆燃

2002年5月18日中午11时许,蚌埠燃气公司送瓶工李明占,向家住东市区二钢宿舍雪龙小区二号楼一单元三楼东户李德珍(女)家及其女儿家(二楼西户)分别送一瓶液化石油气。李将两瓶液化石油气(新钢瓶)送到用户家中,先在李德珍女儿家进行换瓶、接管。二楼接管后,火苗燃烧不正常,当时送瓶工回答没什么事,过一会就好。接着就到三楼李德珍家,换瓶、接管,因钢瓶是检修后第一次充装使用,瓶中残留少量空气,装上后,灶具打火会出现火苗效果不好或打不着火的现象,须将残留空气排放。李在用户家中将残留空气排放,当时户主指责送瓶工不能排放,但李回答没问题,不会有事。在排放调试后,点火火苗燃烧正常。当李准备离开时,二楼(李德珍女儿家)灶具打不着火了。李到了二楼,进行调试,按照三楼的办法进行排放瓶中残留空气,由于排放时间过长,用户李德珍当时对李说有很重的液化气味,注意一点,接着李德珍将厨房的窗户打开后退至厨房门口。这时,送瓶工李明占调试灶具点火,过量排放的液化石油气遇明火爆燃,致使李明占手部、脸部烧伤,用户脸部、手部二度烧伤 事故原因:

22

送瓶工李明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不听用户劝阻,擅自在用户家中排放液化气,当液化气大量外泄室内时,李明占不顾户主的劝说,擅自用明火点燃炉具,致使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燃。其原因一是液化石油气泄漏量达到爆炸浓度;二是遇明火;三是送瓶工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讲评:

蚌埠燃气公司用户服务部在5月1—4日利用晚上时间对送瓶工“安全、服务规范、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强调新钢瓶在使用前严禁在用户家中排空。送瓶工李明占对操作规程很熟悉,有章不循,麻痹大意,违章作业,且在不听用户劝阻的情况下才酿成这起事故。

十五、维修工违章操作、燃气泄漏遇明火爆燃

2002年12月13日12时50分,安吉祥溪花园小区20栋2单元304用户电话报修不通气,新奥燃气运营部副主任指派维修工官庆有带上工具上门检修。在检修过程中违章操作,排除立管积水前未彻底检查明火,导致燃气泄漏后遇明火发生爆燃,造成官庆有脸部、手部皮肤表面灼伤,住户于彭左脚、手部轻微灼伤,厨房部分物件受损,是一起违章操作导致的燃气事故。

十六、泰兴市襟江花园燃气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元月26日9:45左右泰兴新奥燃气公司维修工王明德、成卫建对该用户进行臵换通气,当时灶具还接在钢瓶上使用,维修工将接在钢瓶一头胶管拔下,与管道燃气拷克连接并安装喉箍,检查另一端连在灶具上,发现没有安装喉箍,但没作任

23

何处理。当时已发现有燃气泄漏味,经检查未发现漏点。认为是在液化气钢瓶与胶管拆卸时造成的泄漏,便将液化气钢瓶从橱柜中取走。然后点火试验,一切正常。接着教用户正确使用燃气方法。在对燃气表进行清零操作时,清零卡发生故障,一个立方臵换用气没有清除。维修工就将一个立方气留给用户使用,让用户到公司办理购气手续。之后就离开。在燃气公司两名维修工臵换通气后10分钟左右用户点火烧饭,发生了爆燃事故。 原因分析:

1.通过和用户的交谈,其承认公司工作人员离开后发现有泄漏发生,但未进行保修和报警,只是将门窗打开进行通风,而后又点火煮饭。

2.根据现场情况分析,维修工在连接灶具一端胶管时没有安装喉箍;臵换后没有进一步查漏;清零卡发生故障后没有立即到公司换取清零卡。

十七、管道液化气泄漏酿悲剧

2003年1月27日6时44分,山东省章丘市明珠居民小区北区29号楼(市人民医院宿舍楼)东单元突然发生爆炸。这一单元共 5层,每层两户,共有29名居民。这10户居民的住宅全部坍塌。 据经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是由于东单元二楼一户居民没有关闭燃气阀门,造成大量燃气泄漏,因开灯产生明火而引起爆炸。爆炸发生后,山东省代省长韩寓群赶到现场指挥事故处理工作,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组织营救。爆炸发生10 分钟后,400多名公安、消防、解放军战士赶赴现场抢救。爆炸造成20多人已死亡。

24

十八、泄漏焦炉煤气致人死亡

2003年3月20日凌晨,吉林省长春市西安大路71号一居民楼地下煤气管道断裂,煤气渗入居民楼内,事故造成11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9名中毒者经抢救脱离危险。

发生事故的该楼一层是门市房,建于20世纪50年代,煤气泄漏点在71-13号门前。19日凌晨,该幢居民楼地下煤气管道发生断裂,煤气从地下渗透进入楼内,致使11名居民中毒,其中一对中年夫妇不幸死亡。

事故发生后,居民相互救助,寻找中毒者并送往医院。长春市政府获悉情况后,立即组织各部门投入抢险救人。

经初步调查,造成此次煤气外泄事故,是由于春季气温变化异常引起地表变化大而产生的外力,压裂了老化的煤气管道所致。

十九、液化气爆炸事故

2003年4 月 9 日晚 18 时左右 , 承德市万树园小区一民宅发生液化气爆炸事故 , 管道维修工及民宅主人被烧伤 , 所幸均无生命危险。

发生爆炸的是该小区临街一栋楼某单元三楼的一家住户。记者来到该户居民家里采访时 , 只有女主人的母亲在家。她说 : 事故大概发生在 9 日晚上 18 时左右 , 当时他们这栋楼的管道液化气不知什么原因停止了 , 液化气站维修工在对他们家的液化气的管道进行检修 , 刚拧开就发生了爆炸 , 餐厅厨房的玻璃门震碎 , 室内的餐具均被炸碎 , 而维修工浑身都起了火 , 她的女婿虽然离得较远也被烧得满脸水泡 , 手也被烧坏了。

25

二十、液化气大爆炸致多人死亡

2003年1月18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国棉一厂第五宿舍的3号楼东单元顶层东户突然发生液化气爆炸,该户顶板和墙体全被炸开,女主人尸体被掀出楼下数米开外;爆炸殃及对面西户,猛然塌下的楼板致室内男主人丧命。与此同时,巨大的威力将下层5楼顶板和部分墙体炸塌,致使客厅中5名正待吃午饭的男女老少全部砸死。强大的冲击波将附近楼房玻璃几乎全部摧毁,多名正在做饭的人们被飞溅的玻璃穿伤。

事件发生后,调查人员从管道液化气表反常的数字初步认定,这是一起因液化气大量泄露后遇明火而引发的爆炸。

震惊之余,参加抢救和到事发现场的人们不禁哀叹:假如当初选择安全性明显优于液化气且费用也低的天然气的话,假如楼房顶板改预制水泥板为整体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话,假如事先安装了煤气泄露自动报警装臵的话,这7条生命就不至于全部罹难。

二十一、煤气管道爆炸事故

2002年12月 10日11时30分左右,位于长春市长兴路17号的东郊煤气厂焦炉煤气管道发生爆燃事件,现场18人受伤,被及时送往长春市烧伤医院治疗,事故中无人员丧生。

据一位伤者回忆,当时他正在进行煤气管道的臵换,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眼前一个大火球将他击倒在地,他站起来后用手摸了一下脸,脸皮掉了下来,他赶紧往外跑,身上的帽子、衣服全着火了,他边跑边往下脱,逃离了现场。

吉林省和长春市领导得知此消息后,连夜派人赶赴医院看望伤员,调查事故原因。

26

长春市烧伤医院院长周建华在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住院的18人中,烧伤面积在5%—15%,烧伤深度在2度以下,伤员治疗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伤员及其家属情绪比较稳定。 据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于维联介绍,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是:长春市煤气公司东郊煤气厂为满足冬季高峰供气需要,增加煤气产量,在更换焦炉煤气回炉管道垫片时,由于漏气遇明火造成焦炉煤气蓄热室发生爆燃,致使焦炉生产的电源中断,部分仪表损坏。

二十二、天然气大爆炸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时,长春市东天街滨河西区二零五栋居民楼地下室天然气总阀门铜芯脱落,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到目前为止,已造成三人死亡,二十六人受伤,建筑物一至七层不同程度受损。

事故发生后,长春市长李述对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事故的单位点名批评,在谈及事故原因时他说,“都是与违规、违章操作和措施不力有关。”并要求对一些重点场所和重要部位增加值班,加强巡查巡视,保证及时对事故进行抢险救护和调查处理。

二十三、煤气泄漏致人死亡

2002年12月12日凌晨2时左右,地处大连市西岗区工人村农贸市场附近造船厂权属65、72、76三栋住宅煤气外管线断裂,造成煤气泄漏,致使50余人煤气中毒。另一起是12月15日6时左右,西岗区林茂街 4栋住宅楼发生煤气外管线断裂,造成严重事故。在事故发生后,30多人被送往医院救治,有7人中毒死亡。

27

据初步调查分析,两起事故的一起原因都是因气温骤变,铸铁管线自然断裂,煤气沿暖气沟进入住户家中所致。一起是由于热力管道施工挖裂燃气管道,煤气渗入居民楼造成。

为吸取两起事故的惨痛教训,彻底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大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严格落实燃气安全工作分级分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燃气工程设计、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管理,坚决杜绝无证或越级设计和施工。

二十四、拆迁单位野蛮施工造成恶果

2003年4 月 23 日 13 时 01 分大连西岗区永善巷 18 号楼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目前事故原因已经查明,拆迁单位野蛮施工,不按规划施工造成了恶果。

据大连晚报援引大连市建委官员的介绍, 4 月 23 日 13 时 01 分,西岗区永善巷 18 号楼发生煤气爆炸。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成 6 个小组入户救人,一小时之内完成了对此楼安全性鉴定; 20 时,事故基本处理完毕。一楼两个单元 6 户居民家已不能住人,居民已得到妥善安臵;房产局立即进行房屋维修,居民情绪稳定。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教授李洪升说,管道破裂是受到了外来较大的冲击力——工地上 3.5 吨的重锤,从十几米高空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对管道的伤害是致命的。

二十五、液化气罐泄漏造成恶性事故

28

1998年3月5日下午4时30分,西安市液化气管理所院内忽然一声闷响,值班人员立即巡查,发现罐区北侧400立方米球罐根部阀门损坏,大量液化气从阀门泄漏。职工们冲向罐体,试图关上阀门,但设计上作为双保险的两个阀门此时都已失灵,抢险人员又急忙用被子堵,非但难以奏效,几个人还被零下几十度的液化气严重冻伤。从球罐阀门处哧哧地向外喷发地液化气贴着地面四处蔓延,大半个院子内烟雾腾腾,空气中液化气浓度已达到爆炸极限。抢险指挥部立即作出决定:切断一切电源,关闭所有通讯工具,严禁火种带入。但悲剧还是发生了。6时40分,“砰”地一声闷响,弥漫在空气中的液化气体发生了闪爆,只见一团火光冲上天空。仅隔两三秒种,又是一声更大的爆响,顿时,整个罐区成了一片烈火的海洋,火焰高达数十米,球罐近处的人立即被冲击波击倒,稍远的人在烈火中狂奔挣扎。指挥部立即组织救人。这时,泄漏球罐的阀门被突然炸开,高压液化气喷射而出,罐体随时可能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指挥部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7时24分,一声炸雷般的巨响,泄漏的球罐爆炸了。罐区上空升起一股巨大的蘑菇云。8时30分,又是“轰”的一声巨响,又一罐体爆炸了。强烈的冲击波将2公里外的住宅楼玻璃震得哗哗啦啦直往下掉。

该储罐区存有1170余吨液化气。据专家推测,如果发生群爆,方圆3公里之内的建筑物均将被摧毁。更为严重的是,邻近罐区2公里范围内,分布几个化工单位,日化厂贮有巨量易燃易爆气体,新华橡胶厂存有大量液氯,西安焦化厂储有供应西郊几十万居民的管道煤气,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难以想象。指挥部一面组织人员侦察火情,制定扑救方案,一面调动其它城市消防支队增援。经过45小时的连续奋战,7日下午7时零5分,终于将大火扑灭。

29

这起事故着火面积4500平方米,造成经济损失480万元。这次火灾共造成12人死亡,其中有7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陕西省消防局、西安市消防支队会同有关部门,对爆炸、燃烧事故现场进行询问、取证、分析,初步认定:这起事故是由于该液化气管理所11号400立方米的球罐底部排污管第一道阀门上的法兰处垫片弹性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大量的液化石油气扩散到距11号储气罐58米处非防爆配电室时,遇配电箱内产生的火花(排险时为了倒液,烃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引起爆炸燃烧。这场火灾暴露出了在消防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1.防火设计未达到规范要求,先天不足。配电间设臵在储气罐群周围,且电器设备又是非防爆性的,朝向罐区的配电间墙壁还开了洞,以致易燃气体乘虚而入,突遇火花引起爆炸。

2.对设备的维修、检查制度不落实,其11号球罐底部排污法兰处垫片损坏,未得到及时检修,致使大量液化气泄漏。

3.缺乏应急器材和设备,无应急预案。罐区没有必要的应急器材,未设臵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器,以致泄漏时未能及时发现报警,延误了有利时机,使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此外,这样大的储罐区(实际储量约1170余吨)竟没有防灾减灾的应急方案,平时也没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操练。

二十六、 贪图便宜买罪受,私拆气瓶酿苦果

2001年3月18日中午12点,江西省南昌市桃苑小区19栋702户“轰”地爆炸,高压锅、排风扇、铝合金玻璃被炸飞到一楼楼下,整个无烟灶台不翼而飞。

30

经过调查,房主岳先生当天中午下班回家后在炒菜时,发现液化石油气罐内没气,便打传呼叫来送气员。送气员来了之后,拧下减压阀检查了几分钟,然后再装上减压阀并打开燃气灶的气阀。岳先生闻到一股浓烈的液化气味,就顺手关上厨房门,打开排气扇,“砰”的一声就出事了。

眉毛已被烧得一干二净,头发被烧焦,满脸包扎着绷带的岳先, 如今已躺在医院,送气员已逃逸。据了解,该送气员为个体无证接送员,未经燃气安全知识培训。

二十七、违章使用煤气造成家庭火灾

2001年7月26日中午11时45分,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区一户居民发生一起严重的煤气火灾事故,烧毁了煤气表具、抽油烟机、灶具等物。南钢消防队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经过10多分钟的扑救,才将火势破灭。

据调查核实,这起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使用煤气用火蒸煮食物时,无人看管,造成锅内水烧干引起着火,蔓延到煤气软管、抽油烟机等引发火灾。着火后不久,当事人发现起火,但由于煤气闸阀安装不规范,无法关闭煤气而引起火势迅速蔓延扩展,给消防队员的扑救带来了困难。这起火灾事故的发生,突出反映了居民家庭生活用气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二十八、球罐焊接质量低劣导致连锁爆炸

1979年12月18日14点0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102号4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由于该罐爆炸燃

31

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五个400立方米的球罐、四个450立方米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者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400米远相邻的苗圃、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36人,重伤50人。 该球罐自投用后两年零两个月使用期间,经常处于较低容量,只有三次达到额定容量,第三次封装后四天,即在18日破裂。 该罐投用后,一直没有进行过检查。破裂前,安全阀正常,排污正常关闭。球罐的主体材质为15MnVR,内径9200毫米,壁厚25毫米,容积400立方米,用于贮存液化石油气。 原因分析

1.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上,长约65毫米。 2.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不良、夹渣及气孔等缺陷。 3.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环焊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纵向裂纹,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

4.球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先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罐内压力稍有波动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

二十九、北京人民大会堂锅炉炉膛爆炸

1990年4月22日6时15分,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台SZQ4-1。25型锅炉发生炉膛爆炸,炉体南、北侧和顶部发现有裂缝和部分凸

32

起,炉膛保温层遭到破坏,锅炉房窗玻璃震坏,锅炉房外东院停车场一辆小汽车的后玻璃被击碎,另一辆汽车的尾灯玻璃也被击碎。 当天早晨6时10分,锅炉房值班人员按规定启动引风机和鼓风机,排除炉内气体。约3-5分钟后关闭鼓风机,接通了电打火器的电源,打开上、下点火燃烧器的阀门。此时,因司炉工未认真操作,在上点火燃烧器未点着火的情况下,先打开上主燃烧器的阀门,接着再打开下燃烧器的阀门。这时炉内的气体已达到了爆炸的临界点,当下主燃烧器一点着,炉膛“轰”的一声就立即发生了爆炸。由于主燃烧器的煤气阀门只开了三圈,进气量不大,加上炉体安全装臵起了作用,气浪主要从两个防爆门向东冲出,炉体破坏不大,但因锅炉位于重要的场所,其影响和后果甚大。

事后,经分析认为:

1.司炉对业务不熟悉,工作不认真,虽然点火程序正确,但却因判断错误而误操作,造成了这起重大事故。

2.安全管理不够严密,该司炉工有烧煤锅炉司炉本,但却未烧过煤气锅炉,在未对其进行培训的情况下,让其替班,致使引发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提出了预防措施 : 1.提高司炉人员素质,防止误操作。 2.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

三十、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生爆炸

1978年7月11日14时30分,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来西亚市之间的双轨环行线的340号通道上,一辆满载丙烷的槽车发生爆

33

炸。这里是风景区,当时正有800多人在此度假,烈火浓烟使150人被烧死,120多人被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座建筑物被烧毁。 爆炸的储罐容积为43立方米,是用两条焊缝把三个钢制圆筒连接起来的卧式储罐,第一次爆炸时,槽车罐壁炸出了一个直径7公分的洞,数秒钟后,发生第二次爆炸,车体飞出140米,燃烧的烟云升高到30米,产生1500度的高温,爆炸波及范围沿道路长约200米,从道路到海岸宽约30—80米。

事故原因:

1.充装过量引起,按规定液化石油气的充装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85%,而这辆槽车却充装了100%。早晨充装时气温较低,随温度的上升,体积膨胀,估计爆炸时内部压力大约上升到100公斤/平方厘米以上,大大超过了槽车的耐压能力(约每平方厘米30公斤)。 2.野营地的明火将丙烷气引燃,立即产生混合气体爆炸的巨大火球。

三十一、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

1992年4月14日13时30分,广西第二安装工程公司液化石油气钢瓶分厂副厂长要求工人对一只由用户退回的钢瓶进行修理。该钢瓶瓶体下部有一个深度不超过1毫米的凹坑。据用户反映瓶内没有充过液化石油气,工人检查后也认为瓶内无介质。于是即向瓶内充进了1。57兆帕的压缩空气。之后,该厂长即用手中点燃的氧气割枪烘烤加热钢瓶瓶体下部的凹坑部位,目的是想通过加热使其局部强度降低,利用钢瓶里的气体压力把凹坑顶出来。当割枪火焰对着凹坑加热到第三圈还未结束时,钢瓶即发生爆炸。爆炸后的钢瓶分成5块,飞出最远的一块飞离爆炸地点13。5米。爆炸时产生

34

的冲击波毁坏了车间南北侧的窗玻璃,爆炸烧坏了乙炔割枪,造成3人重伤,2人轻伤。

事故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事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内关于钢瓶返修制度及程序,轻信用户说钢瓶没有充装过液化石油气,只用手感、耳听的方法去检测瓶内是否有气,误认为瓶内无液化石油气,导致违章对残存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用压缩空气加压至1。57兆帕,使瓶内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又违章用明火烘烤,产生爆炸。

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因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齐全,有关规定也执行不力。检验员和安全员对违章作业没有及时发现和坚决制止。

三十二、情况不明就点火

某地一个给居民供应液化石油气罐的供应站,设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院子当中有一个防空洞。该洞与气瓶库相距5米,洞深4米,面积有100多平方米。洞口无盖,临时放几块木板。

节前一天,上级通知供应站检查一下防空洞,以防犯罪分子将防空洞作藏身之处。一位保卫干部孤身入洞穴察看。他刚刚进去没有多会儿,人们就听到里面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声”,接着只见一道耀眼的火光一闪而过,之后,便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发生了什么事?洞内果然有“坏人”!

人们闻讯后立即赶来捉拿“凶手”。气瓶库的保管员坚守岗位,看守着那些时而漏气的钢瓶;门房的警卫紧盯着大门,防止“凶手”跑脱;其余的人都一齐围住洞口;几位勇敢的同志下到洞

35

内搜索凶犯。然而,洞内除了那位保卫干部(已经停止了呼吸)的躯体之外,竟然别无他人。当时,只见死者全身并无弹痕,但脑膜被震碎,遍体焦黑,烧焦面积达90%,甚至连呼吸道也被烧焦了。人们仔细勘察现场,未发现一片枪弹碎片,也没有火药、硝石、硫磺的残余物,只发现了一些金属碎片。经核实,它们是死者的打火机碎片。

原来,这个站的液化石油气瓶常有跑气现象,而临近石油气瓶的防空洞没有盖,泄漏出来的液化气便向低处流入洞内,和里面的空气混合起来。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2~10%时,即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就发生了强烈爆炸。

三十三、墨西哥液化石油气爆炸

1984年11月19日5时40分左右,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近郊,国家石油公司所属的液化气供应中心站发生一连串剧烈爆炸,该站内的54座液化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附近居民受到严重损害。事故中约有490人死亡,4000多人负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民房倒塌和部分损坏者达1400余所,致使31000人无家可归。

供应站原有6座球形贮罐,火灾发生后,其中4座随着巨响相继爆炸,所剩两座也发生倾斜,贮罐顶部喷出烈焰,紧接着,临近的筒形油罐也一座又一座地接连爆炸,有的筒形油罐似火箭般腾空飞出,将建筑物撞得粉碎。

爆炸至少发生了十响,供应站数百米上空形成巨大火球,爆炸冲击波将10公里外的住宅玻璃震碎,油罐碎片在方圆3公里内四处飞

36

散,供应站南侧住宅大部分被毁,这主要是由于筒形油罐为南北方向安放之故。

起火后,墨西哥城消防局立即派出100余辆化学消防车,并动用直升飞机,全力以赴参加灭火,但由于火热过于凶猛,消防队除向油罐喷水冷却外,已别无良策。

14小时后,筒形油罐火灾被扑灭,球形油罐虽依然燃烧,但火热已大减。此时,供应站贮存的12000立方米液化气已所剩无几,50万居民为此避难,其中许多难民经由地下铁路撤离。

据墨西哥联邦检察厅调查报告认为:此次事故系液化气管道发生裂纹,液化气外泄,弥漫于周围环境空气中,而供应站内煤气炉的明火接触到了泄漏的气体而导致爆炸。

另据报道,对事故原因的推断有:

1.先是邻近的联合煤气公司(一民办煤气公司)内煤气配管发生泄漏和爆炸、燃烧,继而引燃了供应中心站的液化石油气贮罐。 2.液化气运载罐车发生爆炸,又引燃了液化气贮罐。

3.供应中心站内液化气泄漏,遇某一引火源(一说为罐车发动机火花),而爆炸起火。

4.站内工人对设备有意破坏。

三十四、荆州地区锅检所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

1989年1月20日10时,荆州地区锅检所的几个职工正在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定期检验。10时10分,一只充好压缩空气正待进行气密试验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钢瓶爆炸后瓶体分成数块,最大的一块从气密试验台上飞出,击穿检验车间砖墙。一块重约2公斤的碎片击中一检验人员的腹部后又击穿花墙向外飞出50米

37

远,该检验人员腹部开裂内脏溢出,当场死亡。另一块约重2公斤的碎片飞出后击中一检验人员的腹部后又向外飞出50米后落地,该检验人员也因受伤失血过多死亡。另有几块小碎片将两名操作人员分别致重、轻伤。

事故原因分析表明:钢瓶爆炸后碎片断口呈撕裂状,瓶体内壁附着燃烧不完全的游离碳黑。引起这起钢瓶爆炸的直接原因是钢瓶在充入压缩空气前未进行瓶内残液处理,未进行臵换,是一起违反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工艺规则的责任事故。

三十五、阀门井漏气,儿童玩划炮明火爆燃

2002年1月29日中午,葫芦岛市实验二小四年级学生李晋在放学途中,经过龙港区三号小区市中心医院调压柜前臵中压阀门井旁,将易燃花炮插在阀门井井盖眼中点燃。阀门井内泄漏燃气遇明火引起爆燃将李晋灼伤。经葫芦岛市五厂医院鉴定,该名儿童左侧面部轻度烫伤,左手碰击伤,入院治疗。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阀门井内法兰垫圈漏气,燃气遇明火爆燃。反映巡线工在前一次巡线时,未巡查出该阀门井有漏气或漏巡。间接原因在于公司巡线管理存在的三个问题,即巡线制度不完善、巡线程序不合理、巡线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三十六、燃气泄漏违章运行

2001年7月9日7:30分,聊城交委大厦中央空调燃气直燃机正式开机运行,8点钟锅炉房值班室燃气报警器报警,来现场检查工作的后春明副总经理立即下令关闭直燃机,打开窗户、门,并通知了设备厂家及运营部人员,8:30左右厂家及运营部人员先后到达现

38

场。此时交委大厦正召开全省工作会议,甲方要求继续供应冷气。为了维护公司形象、查明漏点,后总采取了间断开机办法(天然气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20%)一直运行到中午11:00。后经抢修,下午2:00直燃机正常运行。 事故原因:

1.弯管处法兰只点焊未施焊,属于设备厂家设备及安装的质量问题。

2.交委大厦燃气锅炉在漏气且原因未查明,隐患未消除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属于严重的违章。

3.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尽管现场的领导、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为维护公司形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旦发生爆炸,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采取措施:

1.材料进货时,不能相信厂家的知名度,要有自己的一套进货检验程序。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懂得燃气的危险性,使得员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够带气操作。

3.决不能违章操作,以防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十七、葫芦岛小食品批发市场天然气爆炸事故

二00一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九时许,葫芦岛市小食品批发市场王四批发部和顺发小吃部排水地沟入口处着火。顺发小吃部老板李庆辉用抹布堵塞冒火处之后报119火警,葫芦岛市消防指挥中心于九时零七分接警后,调动辖区连山中队两台消防车和指战员赶赴火灾现场。经勘察火情后,决定在疏散群众的同时,对着火部位施

39

救,并对下水管道注水稀释可燃气体浓度。在施救过程中约九时四时分发生爆炸。 1.事故原因:

因天然气管道泄漏致使天然气扩散到排水地沟和供暖地沟当天然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时,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该地区地下设施有天然气管道、暖气管道、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电信地下设施,其中暖气管道与污水管道串通。经现场勘察,漏点附近的上方是两道高压电缆套管,北侧是高压电缆井,Φ300排水管正下方为燃气管道,排水管道与燃气管道小角度交错,无任何保护措施,排水管道与燃气管道的安全间距明显不够。已超过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93的GB5.3.2条相邻管道间的水平净距1.2m,垂直净距0.15m之规定。 排水管道承插处形成对折弯曲,紧贴在燃气管道上方呈V型,且下水管承插处无填料,致使接口为散开状,污水四溢,泄漏天然气从该口进入下水管网,并同时窜气到与此交叉的热力管沟,达到一定的浓度后(5-15%)遇明火爆炸。

泄漏部位的漏点有两处,一处在燃气管道正上方中心处有一圆塔形小孔,底部直径15mm,上部直径25mm,边缘明显是圆弧性过渡,另一处距该漏点220mm,在管道正上方偏离中心另一侧30mm处。

在切割的部位,两个漏点一是圆形小孔,一是椭圆形凹陷并有小孔。椭圆形小孔的外部凹陷,底部椭圆长轴30mm,短轴15mm,凹陷上部椭圆长轴43mm,短轴26mm,边缘明显的圆弧过度。因此,判定为受外力造成。由于该管道为98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且天然气管道上方的生活下水管大量泄漏生活污水,使天然气管线长期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