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0 16: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关键概念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需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物物交换:即人们用各自拥有的货物去直接换取所想要的货物。

商品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又必须用另一种商品的价

值来表现。

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实物货币: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存款货币:指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

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

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流动性:指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思考题

1. 货币交换相对于“物物交换“而言,具有哪些优越性?

答:(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2.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答: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产生的。 3. 结合支付制度的演化理解货币形态的发展。

答:随着支付制度(即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的演化,其演变过程为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纸币的使用、支票的使用、资金调拨电子系统。货币的形式也在变化。大致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存款货币。

4. 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⑴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⑵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⑶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⑷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

1

5.

6.

7.

8.

9.

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

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⑴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⑵用法律规定金银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⑶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 所以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如何理解“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答: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答:(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

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

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

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

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简述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人民币主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单位为“角'和“分';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

2、 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它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的发行保证是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黄金外汇储备主要是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

3、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严禁伪造、变造和破坏国家货币。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唯一合法的发行机构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5、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每日公布,一切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都据此执行。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简述香港货币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答:⑴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港币的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

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 ⑵香港货币单位为“元”,简称港元,用符号“HK$”表示。

⑶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汇基金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调节港元汇价。

⑷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完全放

2

开 。

作用: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着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在80年代中英谈判前后和90年代香港回归过程中,联系汇率制度就起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10.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作用。

答:1880至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

1918至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时期 1944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至1976年,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主要任务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讲,国际货币制度有三大任务: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来源、形式和数量。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3、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

第二章 信用与利率机制

关键概念

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

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

基础。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金借贷为运营内容和以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为行为主体的信用关系可统

称为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外国政府举债

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信用。

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按指定时间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即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

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额的票据。 支票:是活期存款户签发的要求开户银行向收款人(持票人)支付一定额的票据。 信用卡:是消费信用的一种形式,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利润分成(领取股息)和公司管理凭证的票据。 债券:是发行者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息率。实际利

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指利息率在借贷期内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的利率。浮动

利率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息率。

现值: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现金流量序列起点的现金流量价值,简称P。

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如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可贷资

金的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可贷资金的均衡价格(利率)上升。

3

思考题

1 阐述信用的基本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发展阶段。

答: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产生的原因:(1)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2)客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3)现实根源:在于商品和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发展阶段: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流动化的信用阶段、电子化及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

2 如何对信用制度进行描述。

答:是为约束信用主体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以及围绕产权、使用权问题的相关的合约和制度安排。

3 简述信用形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1)高利贷信用。特点:极高的利息率;(2)商业信用。特点: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动态一致。(3)银行信用。特点: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调动了社会各界闲置资金,并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 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信用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4)国家信用。特点:有偿性、临时性和暂借性、周转性、选择性和灵活性、来源多样性、政策性。(5)消费信用。 4 信用工具是如何分类的? 答:(1)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2)按可接受性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3)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5 关于利息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分别是如何论述的?

答: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借款人借入的货币作为资本,在生产和流动过程中与劳动者结合,就能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所以,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是利润的一部分。 6 计算利息率的公式和利息率的种类有哪些?

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息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单利计算公式:I=P*r*n S=P×(1+r*n) 复利计算公式:S=P×(1+r)^n I=S-P 利率为i,F:未来总收入,P:现值。 一次性贴现:P=F/(1+i)^n

假定第k年的回报为Rk元(k=1,2,…,n),利率为i。

PV=R1/(1+i)+R2/(1+i)^2+……+Rk/(1+i)^k+……Rn/(1+i)^n= ????=??????/(??+??)^?? =??*(1-1/(1+i)^n) ??????PV= ??=??( ??+?? ????

+??/(??+??)^??)

??+??

到期收益率(1)简易贷款的到期收益率L=(??+??)^??(L:贷款额;I:利息支付额;n:贷款期限;i:到期收益率)

4

??

(2)固定分期偿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L=++?+=(???

(??+??)(??+??)^??(??+??)^????

??

) (??+??)^??

????????

(3 )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Pb=++?+ ??+(Pb:债券价

??+??(??+??)^????+??(??+??)^??

格;c:每期支付的息票利息;F:债券的面值;n:债券的期限;i:到期收益率)

???????

(4)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i=

????

??

当期收益率ic=(C:当期利息;P:当期价格)

??贴现收益率id=

???????

??

????

?

??????债券面值?购买价格

=??债券面值

×

??????离到期日天数

7 阐述利率体系的内容。

答:(1)中央银行贴现率与商业银行存贷利率。(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

利率。

8 论述利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答: 利率决定理论较为著名的有马克思利率理论、古典学派的真实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

贷资金利率理论和IS-LM利率决定模型。 9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平均利润率、银行成本、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政策、商业周期、借贷资金供求状况、政府预算

赤字以及国际利率水平。

10 论述银行信用特点及其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答:(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

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

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有效解决借贷双方

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11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原因。

答: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不从属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阶段,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正是有了这一特点,银行信用才能够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为银行信用能聚集社会上的游资,如各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货币储蓄,从而超越了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

5

2、按照贷款的期限可分为:(1)活期贷款又称为通知贷款,其为未定偿还

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通知收回的贷款;(2)定期贷款:短期贷款(1年或少于一年)、中期贷款(一年以上至七年或八年)、长期贷款(具有更长到期期限的贷款)、透支(指活期存款的存户依约超过其存款账户余额而支取的款项)

3、按照贷款的保障可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

4、按照贷款偿还方法可分为:一次还清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证券业务:1、有价证券抵押贷款

2、有价证券投资:政府公债、公司债券、公司股票。

承兑业务: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3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活动。

答:自有资本: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三种。 吸收存款:按支取方式划分,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短期借入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中央银行借款、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回购协议等。 4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盈利性:盈利是经营目标,盈利性这一原则占有核心地位无需解释的,是经营管理

的内在动力。

2、流动性(清偿力)——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化的能力 银行经营中两种情况:(1)提取或兑付有一定规律,对此,银行能够预计并做好安排;(2)

突发的提存和要求兑付由一些突发的事件所引发,而且客户集中用来——“挤兑”。

3、安全性——风险防范、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三项原则的关系:1、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

有保障。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盈利性一般较低。

5 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答: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三个发展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

时间段: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

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尽管各种资产管理理论观点不一,但都有一个共性(即共同观点):商业银行应着重资

产业务的管理。 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 观点: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

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影响:被动性负债→主动性负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背景:金融创新导致利率上升(负债成本提高,财务风险加大,利率风险凸显),利率

管制放松(银行吸存压力减小)

11

核心观点

1. 流动性问题。2. 风险控制问题。3. 资产与负债的对称。 发展: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

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6 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分析资产、负债两方面之间的“缺口”,并围绕缺口

探索解决途径。

1、利率敏感性缺口:指的是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之间的负债。 2、流动性缺口 3、期限匹配和利差 4、金融衍生品交易

7 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可将贷款分为哪几类?

答: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8 银行资本如何构成?各构成部分包括什么内容。

答:资本是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它代表着对银行的所有权。但在实际业务中,一些非自有

资金,如长期债券,也作为资本金的组成部分。但股本与债务资本在期限、收益、本金偿还、对银行控制权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银行资本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其他资本。

(1)普通资本:普通股---是银行股金资本的基本形式,它是一种主权证明,权利体现

在对银行拥有经营决策权;对银行的利润和资产有分享权;在银行增发普通股票时,享有新股认购权。

资本盈余---指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超过其负债总额的余额。分为营业盈

余和资本盈余。

未分配利润---又称留存盈余,它是银行税后利润减去普通股股息和红

利后的利润。

(2)优先资本:指在股息分配和资产清偿上先于普通资本的那部分资本。 优先股---银行的收益和资产分配权先于普通股的股票

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是商业银行的债券型资本,有明确的利息和

期限。

可转换债券---银行发行的优先股和附属债券中有一部分可按事先约

定在一定时期内转换为普通股,即具有债券性质,又具有股票性质。

(3)其他资本:资本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证券损失准备金。 (4)其他来源:银行持股公司、售后回租。

第六章 中央银行

关键概念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

的金融机构。

12

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

构(在有些国家,硬货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

银行的银行:是生活当中人们通俗的讲法,指的是管理监督和规范各家银行正常经营的管理

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

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最后贷款人: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

中央银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并由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全部职能的

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

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

授权于一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有一个中央银行制度。

思考题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答 :1.性质不同。中央银行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后者是企业法人。

2.地位不同。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干预。后者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查批准,并受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 3.经营目标不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不向居民吸收存款,不向银行之外的企业贷款,不以盈利为目的。后者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4.职能不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经理国库。后者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各商业银行各自职能也有所不同。

核心原因:央行是国家的银行,政府通过央行管理商业银行。央行是发行的银行,它负责发

行、调解、回收货币,货币问题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央行是银行的银行,它负责将国内商业银行联系起来,银行间的支付、汇兑都是由央行来负责中介的,它还可以为银行进行担保。央行还有几个直属机构,例如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国家外汇。

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有何重要意义? 答:(1)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支付危机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

全力支持,以防银行挤提风潮的扩大导致支付链条中断以至引起金融恐慌甚至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2)为商业银行办理资金融通,使其在同业拆借方式之外,增加银行资金头寸短期调剂

的渠道,提供最终保障;

(3)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方式,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

供应量;传递和实施金融调控的意图。

3、为什么目前各国政府都赋予中央银行掌管国际储备的职责?

13

答:

4、关于“银行监管职能是否应从中央银行分离”是近来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你支持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答:尽管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性质不同, 两者统一于中央银行会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因而将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有利于解决这两种职能的冲突,对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加强银行监管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 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也存在着一致性, 具体表现在

1.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即两者最终都是以保持金融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

2.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以稳健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环境为基础的, 而谨慎的银行监管必然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监管,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适当的货币政策为背景

3.信息的共享性, 银行监管的信息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执行, 而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同样有助干银行监管的进行。因此, 中央银行在负贵银行监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后, 就可能无法发挥这些优势。 银行监管由中央银行负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便于监管信息与货币政策信息之间的交流 二.有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有助于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

我国在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后, 货币当局与银行监管当局之间在信息沟通、政策协调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信息沟通问题、不同政策的协调问题、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5、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答:(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2)统一货币发行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

生,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

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况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产生隶属政府的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

6、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特点,如何正确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答:特点:1、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2、不以盈利为目的;3、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

对象;4、对存款不支付利息;5、受政府制约但又独立于政府;6、资产具有最大清偿性。

14

职能:根据中央银行性质的集中反映,分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根据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分为:服务职能、调节职能、管理职能。 性质:一、中央银行是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金融体系的核心。

1、银行信用是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而中央银行又处于银行体系的核心;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总量,是整个社会信用工具的总供给者; 3、既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又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

1、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2、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3、代表国家

管理国库,向政府提供融资;4、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5、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6、通过对央行作为隶属政府部门,确保政府对央行的控制权。 三、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

1、稳定货币,稳定经济;2、调节信用,调节经济;3、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代表国家开展国际金融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事业、调控客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地位: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它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

的银行和推行国家金融政策的银行四个方面。

1、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有权发行银行债券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是其不同于商业银行独特之处。

2、所谓政府的银行,并不是指银行的资本所有权必须属于国家,而是说中央银行与本国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服务于政府,但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3、在近代银行业务中,商业银行的客户是企业和个人。而中央银行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它的客户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此成为银行的银行。

4、中央银行是推行金融政策的银行,负责领导、管理与协调全国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稳定。它是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的直接参与者,又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金融。

2、通过控制住货币和信贷资金供应量,也就是控制住了包括派生存款在内的社会资金整体,从而调节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

3、通过集中清算,缩短票据在途时间,节约现金使用和流通费用,起到推动资金加速周转的作用。 4、通过代表国家参与决定有关国际金融的重大问题,推动国际金融活动的开展,加强国际金融作用。

第七章 货币供给

关键概念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它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

因此,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和强力货币,由于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也可称为中央银行货币。

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范围,采用新的技术,开办新的业务,创造新

15

的金融工具,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开拓新的金融市场,最终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二级银行体制: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分立的体制。

准备金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存款创造:这是银行通过运用中央银行发放的货币和流通准备金等货币从而使得货币供给量

增加的行为。

部分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按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准备金,包括库存

现金和中央银行存款,其余部分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等。

原始存款:银行的客户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 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

应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思考题

1、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什么意义?金融创新对其有何影响?金融创新是如何影响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的? 答:(1)有利于宏观监测和调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

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2) 金融创新不仅丰富了各层次的内容,使得每一层次货币包含的种类大大增加。而且,

层出不穷的新品种提高了多种货币的流动性,使得各层次之间原较为明确的区分界限日渐模糊,关于新品种货币的归属往往引起不一致的意见。同时,也使得各层次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有所改变,使得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调控重点在不断转移。

(3)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开拓了多种筹集资金的渠道与更多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经营

的灵活性与自主性都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了对中央银行资金的依赖,同时也成功摆脱了中央银行严格的管制,增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对于达到预期的调控目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现金货币是如何发行和回笼的?

答: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可到其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存款账户内提取现金,人民币则从发行库转移到商业银行的业务库;经济主体从商业银行提取现金,商业银行投放现金,人民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经济主体将现金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现金退出流通领域归行。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库存现金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时,超过部分送交人民银行,该部分人民币回笼到发行库。按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交回的损伤币的销毁集中在销毁点办理。

3、什么是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如何创造的?

答:原始存款:银行的客户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

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除了法定准备金外全部用于放款,客户取得贷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一企业的银行存款帐户。接这笔新存款的银行,除保留一部分法定准备金外,又将其余部分用于放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

4、什么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答: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它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

16

基础,因此,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和强力货币,由于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也可称为中央银行货币。

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5、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6、怎样理解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决定的? 答:(1)中央银行的行为影响:中央银行既是一国金融活动的调节者,又是基础货币的供给

主体,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垄断货币发行权上。流通中的现金全部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的支付手段,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现金的发行数量。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总量。 (2)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商业银行既是基础货币的接受者,又是存款货币创造的主体。

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共同造成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总额。 通过存款的创造,增加货币供给量。 (3)社会公众的影响:社会公众也是通过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引起不同存款类型之间的转

换,以及影响现金与存款的比率,从而影响货币乘数。现实中,影响社会公众货币需求决策的因素主要有:利率,社会公众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资产最佳组合的决策,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取向等因素。

7、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是如何供给的? 答:

8、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如何? 答: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

17

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第八章 货币需求

关键概念

货币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

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政府)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

术条件下需要的货币数量的总和。

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量,即用现行的价格水平或

名义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量。

真实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所需要的货币量扣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余额,即用货币的实

际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存量:是指在一定经济运行条件下的某一确定时刻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流量:在某一确定时期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货币需求量。

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M: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各类商

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剑桥方程式:M=k.P.Y(M:宏观货币需求量,也就是现金余额;P:物价水平;Y:总收入;k:

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

流动性差的资产。

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

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

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

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惠伦模型: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惠伦于1966年提出的关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利率的递

减函数的模型。

恒久性收入:指以往各年人们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答:(1)所谓货币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

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关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数量决定的理论,是货币政

策选择的理论出发点。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18

2、试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答:(1)交易方程式

①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

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②交易方程式虽然说明主要是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

易方程式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2)剑桥方程式

①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是:Md?KPY

式中,Md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d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

②剑桥方程式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3)剑桥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变形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①交易说重视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便于交换;而剑桥说

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功能,认为货币是具有充分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工具,不仅交换需要货币,而且持有货币也是持有资产的一种形态。

②与交易说不同,剑桥说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

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因为剑桥说是以个人货币需求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其自变量当然是收入而不是社会的交易量,相应地也就必然有一个新的系数K来代替V。

③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因素;而剑桥说则重视持有货币的成本

与持有货币的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预期和收益等不确定性因素。

④交易说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所以,交易次数、交易量

以及价格水平都影响到货币的需求;而剑桥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因为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 3、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1)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

①交易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数。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都与收入(Y)有关,两者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函数。

③投机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这是凯恩斯做出的同古典学派不同的并运用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函数方程式,这是他对货币理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19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储藏的重要性。

②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4、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始点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2)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货币需求函数:

M/P= f (Y, W; rm , rb ,re ,1/P·dp/dt; U)

式中,①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

②P为一般物价水平;

③M/P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际的货币需要量; ④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也可理解为预期的平均长期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恒久性收入;

⑤ 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它与货币需求负相关。这是货币主义所列出的独特变量;

⑥ rm表示货币名义收益率。将rm变量纳入其函数式,说明货币主义考察货币的口径已大于过去各学派对货币考察的口径。

⑦ rb和re分别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和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的收益率。弗里德曼认为,一个人可以持有几种形式的财富,不仅是货币,还有债券、股票和实物等;

⑧1/P·dp/dt为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它属于机会成本变量,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将它明确列入函数式,强调了通货膨胀; ⑨U为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

(3)上述个人货币需求函数中,只须排除W即成为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

(4)如果忽略Y、W在分配上的影响,则上式就能应用于全社会,即M代表社会货币需求总量,Y代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W则为以财产形式所表示的那一部分总财富。若将上式中括号内的决定因素用符号K表示,则有M/P=KY或M=KPY或MV=PY,其中V=1/K,意即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流通函数的倒数。

第九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关键概念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

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物价指数:亦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

公开型通货膨胀:也称之为开放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对物价水平不加以管制,价格随市场

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就表现为价格水平的明显上涨。

隐蔽型通货膨胀:也称之为压抑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通过价格控制、定量配给以及其他的

一些措施来抑制物价的上涨。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社会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社会总

供给的增长,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和劳务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现象。其中主要是工资推动和利

润推动。

强制储蓄:它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假定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用扩展性

20

的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会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主要来源于家庭、企业与政府。

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

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通货紧缩: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

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思考题

1、你如何判断经济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

答: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的持续(一个持续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所认识)上涨(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明显上升)。 2、“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水平持续保持稳定,这说明当时并不存在通货膨胀。”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答:不同意。物价没有上涨可以是隐蔽型通货膨胀,也称之为压抑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通

过价格控制、定量配给以及其他的一些措施来抑制物价的上涨。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没有上升,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在下降。市场上商品供应紧张,黑市活跃,这类通货膨胀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而只能以排队抢购、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形式表现出来。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就存在这种隐蔽型通货膨胀,当时的物价指数并不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程度。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放开价被压抑的通货膨胀得到释放,物价水平随之大幅度上升。 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类型。

答:在目前情况下,一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 (1)消费物价指数。即零售价格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

(2)批发物价指数。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3)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发生原因划分:

①需求拉动型。即指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 ②成本推进型。即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假说。具体是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即材料、工资保持一定利润水平,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③结构型。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④混合型。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⑤财政赤字型。其本质是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⑥信用扩张型。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信用经济现象。

⑦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

21

①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②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①爬行式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②跑马式膨胀。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③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国民党政府垮台前退出大陆的情况。

4、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答: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为代价。

①对生产的影响。表面上看,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生产的暂时扩大,带来虚假的繁荣,但从根本上说,通货膨胀对生产起破坏性作用。

②对流通的影响。第一,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商品流通渠道遭到破坏;第二,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③对信用制度的影响。第一,它会使商业信用缩减;第二,它会使银行不能发挥正常职能;同时,由于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要大得多,会使银行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此时,银行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反而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④对货币制度的影响。第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纸币难以履行定价工具的职责;第二,当通货膨胀极度恶化时,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 ⑤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可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发行纸币,带来追加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破坏性后果,引起生产萎缩,导致财政实际收入减少,而且由于货币贬值,会引起财政支出的增加。 5、试述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几种理论解释。 答:1、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求,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又可说是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强调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重视总需求方面,而忽略的总供给方面的变动。

2、成本推进说

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厂商的产品定价一般采取成本加成的方法,即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既定的利润率。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3、供求混合推进说

有需求拉上开始,政府为促进经济,便刺激总需求,以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指导下,致使物价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产出减少,恶性循环,政府再次增加支出,导致物价呈螺旋上升。

由于成本推进开始,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为转嫁人工成本而提高物价,产出水平下降,致失业增加,政府便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达到充分就业而物价却进一步上升。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

22

由于经济结构方面因素变动(需求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外部输入型) 5、通货膨胀预期说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通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达到预期水平。

6、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因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发生的,这是否可以说明“通货膨胀并不是一种货币现象”? 答:

7、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通常有哪些治理对策? 答:(一)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 出售政府债券

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

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四)价格政策

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 (五)供给政策

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8、你如何理解“通货紧缩”的含义?通货紧缩有何危害? 答: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危害:(1)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需求不足又会加剧通货紧

缩,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随着通货紧缩程度的加深,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工资是刚性,因此企业利

润减少,甚至亏损。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加剧。

(3)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债务人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

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可能引起存款人的恐惧心理,导致银行业的危机。

9、试分析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原因,了解并归纳我国治理通货紧缩所采取的货币政策。

答:1998年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现象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如经济运行的深层次原因,企业

亏损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软着陆的滞后效应,改革造成的居民预期不确定限制了居民的消费,市场价格竞争,农业持续分手造成农产品下降的带动,出口下滑,国际市场低价商品的冲击等。

应对通货紧缩应根据不同形成机制采取不同对策:

(1)针对我国以制度性和结构型为主要特征的通货紧缩,必然采取深化改革的对策。 (2)针对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下降,采取不干预政策,并通过法制建设保护竞争价格下降。 (3)针对因开放而引起的输入型通货紧缩,即扩大出口,积极引进外资,又适度保护国内

市场。

23

(4)对于因技术进步,管理改善等导致的成本降低,价格下降,采取积极鼓励的对策。 (5)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刺激需求。 10、试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答:①区别:

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

通货膨胀含义(略)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含义(略),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第二,表现及形成动因不同。 A通货膨胀

表现: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上涨。直接原因:原材料、能源价格的调整带动了产品价格上涨,需求膨胀,造成社会上过多的货币追逐热销的商品,引起物价上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出现短缺商品,致使价格上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了需求膨胀。

B.通货紧缩

表现:需求萎缩,销售疲软,物价持续下降。

直接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商品出现阶段性的过剩,初步形成一定范围的买方市场;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世界经济增长迟缓,国际需求增长乏力。 第三,危害性及解决举措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其解决的举措是:

第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第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

货币政策和量人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三,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第四,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景气,大量资金闲置;加剧生产经营者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的办法是:主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需要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 ②联系: 第一,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也是由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货币量不平衡造成的。

第二,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11、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为什么? 答:(1)如伴随着经济增长率上升的物价下降,则能使社会经济在安定的环境中以一个恰当

的速度增长,如物价下降是由于良性的市场价格竞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国际市场低价商品的冲击等因素造成的,则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增长。 (2)如是经济衰退型的物价下降,则对经济增长的威胁作用十分明显。其危害表现在:

A、货币购买能力提高,消费推迟,抑制总需求,商业萎缩,进而影响就业增长,形

24

成工资下降压力,进入通货紧缩螺旋,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萧条。

B、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变得昂贵,投资减少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可能形

成衰退。

C、债务人负担增加,使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银行借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可能

会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D、通货紧缩还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十章 货币政策

关键概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菲利普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利率,影响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调节市场

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

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魔术箱”理论:进去的是货币量的增加,出来的是总产出的增加,中间的过程却被掩盖起

来。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

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思考题

1、试述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以及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

25

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

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 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 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④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 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

⑤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

⑥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

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

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2、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 答:《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这双重目标;二是最终目标中稳定币值是首要目标;三是以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显然,最终目标中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通过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的实现。

3、为什么要设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什么样的指标适宜充当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答:原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

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过程中有必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不能实现,这就需要借助于中介目标的设置。事实上,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货币政策的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第一、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通常要求中介指标与所能适用的货币政策工

具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第二、可测性。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

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第三、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

会遇到障碍和困难。也就是说,要求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26

根据以上几个条件所确定的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根据这些指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又可分为近期指标和远期指标。

4、中央银行可能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它们分别应该如何运用?

答: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二)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利率,影响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油价证券的比重。 (二)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专门针对消费者的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或贷款的管理措施。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四)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制定较低的贴现率或放款利率,以鼓励这些部门发展的措施。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是指为保证国际收支平衡,抑制进口过度增长,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按照进口商品总值的一定比例,预缴进口商品保证金,存入银行。 三、直接信用控制 (一)利率控制: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或利率的最高限额,是比较常见的直接信用工具。 (二)信用配额管理:这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分别限制其最高限额。

(三)流动性比率:即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率。

(四)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

(五)特别存款:中央银行为紧缩货币供应量、限制信用进一步扩张,要求商业银行临时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存款,而且一般不付利息,以此紧缩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 四、间接性用控制

(一)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和声望,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和贯彻中央银行政策, (二)窗口指导:该概念来自日本,日本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走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贷款,中央银行可以削减向该行的贷款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P215) 5、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

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

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

27

(3)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反应快,所以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①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提高法定准备金,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6、什么是再贴现政策?它有哪些优缺点?

答:(1)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

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3)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

①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②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

③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贴现率虽然比较易于调整,但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7、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哪些优缺点?

答:(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

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

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8、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交易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从交易品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买回有价证券。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证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9、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有哪些分歧? 答:基本点即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都市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对货币政策做出反应。凯恩斯他们认为,货币供应M相当于货币需求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的利率i下降,利率下降后,通过资本边际收益的影响又促成投资I的增加,在消费倾向既定的情况下,投资增加会通过乘

28

数作用,促成国民所得Y所得增加。 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利率在传导机制中不起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这种分析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批评,被称为“魔术箱”理论——进去的是货币量增加,出来的是总产出的增加,中间的过程却被掩盖起来。货币学派认为凯恩斯学派把货币作用的途径规定得太窄,无法充分任何事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10、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1)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2)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①内部时滞

它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②外部时滞

它是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③内部时滞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中央银行对外部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因为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反应大小,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

11、你认为金融创新活动对货币政策效应有哪些影响? 答:(1)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使各层次货币定义与计量遇到困难; (2)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削弱了中央银行对本国货币的控制能力;

(3)金融创新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 (4)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政策工具效力发生变化。 (5)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发生了明显的影响。

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

关键概念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金融管制: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整体效率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管理和限制;具体包括: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价格、资产负债比例、存款保险等方面的管制。金融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动,影响了它们的利益,因而成为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诱因之一。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思考题

1、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及其与金融管制、金融风险与金融深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金融创新的几组辩析: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1、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的诱发作用。2、金融创新对金融管制的完善作用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1、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2、金融创新增加了表外风险,既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反映,又可能转化为银行真实负债的行为所带来的风险。3、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一国金融机构之间、本性增加,金融体系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即出现所谓的“伙伴风险”。

29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

1、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深化。2、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 2、了解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和直接导因。

答: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1、欧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全球性“石油危机”及“石油美元”的回流。3、国际债务危机及其影响。 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1、影响深远的科学技术革命。2、世界范围的金融管制放松。(P238) 3、掌握金融创新的内容。

答:按照比较广泛的理解,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业务的创新:

①负债业务的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②资产业务的创新:一是消费信用;二是住宅放款;三是银团贷款;四是其他资产业务的创新,如平行贷款等。③中间业务的创新:一是信托业务,包括证券投资信托等;二是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杠杆租赁等。④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帐系统的应用等。 (2)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一方面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

(3)金融制度的创新: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规模迅速扩大。②跨国银行的发展。各国大银行争相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业务经营上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全能化和专业化。

4、金融创新为什么能拓展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 答:(1)金融创新创造新的金融机构,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2)金融创新改变金融中介机构的分割局面,使得金融机构日趋同质化。

(3)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和多元化,使金融机构摆脱困境,拓展新的盈利空间。

5、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既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又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 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原有结构,使商业银行的地位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地位上升。这一变化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状况。

(1)非银行金融机构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过多的证券业为主业,大量参与具有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且它们参与此类交易的目的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传统银行是为了避免其头寸面临的市场风险,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纯粹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为目的,所以它们通常十分注重运用衍生证券的杠杆原理(即以较少的按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其按金合约金额的金融商品),愿意承担风险,以尽可能高的放大利润。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同为金融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体系的关系密切,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的经营手法给自身招致的风险极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蔓延,而两者间巨额的资金借贷关系,使得前者的亏损与倒闭意味着后者将难逃厄运。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体系孕育着风险。①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向不是中央银行的监管重点,所以中央银行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②市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由于对内容及原理都极其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很难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很难被投资者所发现,市场上有效的自发监督机制就无从形成,风险的滋生与扩大十分容易。

*第十二章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30

关键概念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

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安全:指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按金融业务性质来划分,金融安

全可划分为银行安全、货币安全、股市安全等,其极端就是银行危机、货币危机、股市危机等。

思考题

1、从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等方面掌握金融风险的内涵。 答: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1、金融风险的一般定义: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风险。 其特点和内涵:(1)作为研究对象的风险特指微观风险或个别风险; (2)个别风险的分析主要服务于面临资产选择的微观投资主体;

(3)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理性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资产选择中对风险和利益作出估计或替代性决断。 2、金融风险的特定含义: 对于金融风险,我们一般将其定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其实质含义上说,它更是特指那些可能给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金融隐患。 3、金融风险的种类 1系统性金融风险:○(1)政策性风险(2)货币风险(3)国际收支风险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1)信用风险(2)流动性风险(3)利率风险(4)外汇风险

(5)资本风险(6)竞争风险。非系统风险还有内外部非法行为引起的安全风险、银行结算过程中失误或违规造成的结算风险,以及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等。 2、掌握金融危机的内涵、特点及其预警等内容。

答:1、金融危机的内涵:从形成角度而言,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以下有三种认识:

(1)认为它是指由于信用基础破坏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和混乱。

(2)将其定义为:全部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以及金

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3)认为金融危机起始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

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的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 2、金融危机的特点

金融危机具有潜伏性、突然性、综合性、蔓延效应以及全球破坏性等基本特点。金融危机除了具有上述特征以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还具有突发性、可预测性和传染性。 3、金融危机的预警

(1)预警与预警系统:预警是对某事物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的一种经

济活动,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损失。 (2)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含义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应用某种统计方法预测某国或经济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以及股市崩溃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监管系统,除指标体系以外,还包括必要的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等制度安排。 (3)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31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方法、预警模型、制度安排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细节方面的事宜,如数据库、单个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临界值、金融危机的判断标准、警报发出后的对应措施等。 3、了解金融安全的内涵。

答:金融安全的内涵定义为:具备抗拒风险、免遭金融危机的能力。且就一国而言,金融体系抗拒风险、免遭危机的能力越强,表明该国的金融安全度越高;反之越低。

第十三章 金融监管

关键概念

金融监管:指的是国家政府根据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

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关,依据法律准则和法规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进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和协调。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思考题

1、从金融风险的定义、主体、法律基础等方面掌握金融监管的内涵。 答:(1)定义方面:所谓金融监管,指的是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

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准则和法规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进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和协调。广义的金融监管,既包括国家专门机关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管(法定监管),也包括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

(2)主体方面:金融监管主体是指依法具体实施金融监管的机构。这个主体大致有两种类

型:一是单一主体监管模式,二是多头监管模式。

(3)法律基础方面:金融监管是国家通过法律授权赋予监管当局的行政管理权力,监管能

否有效地发挥作用首先取决于这种监管是否具有充分的法律基础。一国的金融法规体系是现在各国进行各项金融监管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2、掌握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等内容。

答:目标:1、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2、维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3、保证金融竞

争的有效与公平。4、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原则: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依法监管原则、3、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

的原则。4、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相监管的原则。

3、掌握金融监管的内容。

答: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督——预防性管理

1、市场准入2、资本充足性监督3、流动性监管4、业务范围限制5、资产分散化管理6、外汇风险管理7、外债管理 二、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三、对危机的处理 四、对监管者的监督

4、了解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同模式。

答: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或体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高度集中的单一金融监管体制 二、双层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三、单层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32

*第十四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关键概念

经济发展:是指各种实际经济因素的发展,如物质财富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经济制度

的健全等。

金融发展:所谓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金融压抑:金融压抑是指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存在缺陷,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状

态。金融压抑阻碍了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消除金融压抑,实施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改革措施,

完善金融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自由化:从外延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分为对内自由化和对外自由化,前者指政府对国内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以及推进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即金融国际化,表示一国放松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取消外汇管制。

金融约束: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且可预测以及实际利率大于零的前提下,通过

控制存贷款利率、约束市场竞争和限制资产替代等措施,为金融部门创造租金。

思考题

1、掌握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并理解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答: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阐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金融推动经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首先,经济发展决定金融。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金融是附于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的。

(2)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

其次,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主要通过四条途径来实现:

(1)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如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资金金融融通和利用、提供各种金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等。

(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来动员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通过金融机构的运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掌握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的相关内容。 答:金融抑制:

(一)金融压抑政治手段

(1)通过规定存贷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认为地压低实际利率。

(2)压低利率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发展中国家常常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这种控制包括,对金融机构实施很高的法定准备金率和流动性要求,以便于政府有效地集中资金;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严格限制某些种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实施金融机构的国有化等。 (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 二、金融压抑政策的后果

33

(1)负收入效应(2)负储蓄效应(3)负投资效应(4)负就业效应(P280) 金融深化

(一)度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 (1)金融资产存量 (2)金融资产流量

(3)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 (4)金融资产的价格

(二)金融深化的正面效应 (1)收入分配效应 (2)储蓄效应 (3)投资效应 (4)就业效应 (5)稳定效应

(6)减少因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 3、了解金融约束理论的最新发展。

答:政府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和干预、利率限制的取消或部分取消、放宽信贷政策、允许汇率浮动,以及银行私有化计划。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