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纺织服装产业 打造全省纺织第一市6 26

更新时间:2024-07-04 1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做强做大纺织服装产业 打造全省纺织第一市

——关于汉川市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汉川市政府办公室

一、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依托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群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一是产业块头增大。我市纺织服装集群从染纱制线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块头不断增大,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43家,2004年总资产达1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骨干企业有3509纺织总厂、裕华化纤、宏基、裕丰、博奥、洁丽雅等,纺纱规模达75万锭,主要生产涤纶丝、巾被、化纤丝、棉纱等产品,年产量过7万吨。

二是企业扎堆发展。马口镇形成了纺织企业聚集的“洼地”,园区精纺业从2001年9家7.9万锭猛增到2004年38家60万锭,相关从业人员达到2600人,不仅辐射到168家个体私营企业、17个专业村,而且带动了庙头、马鞍等地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轻纺第一镇”。目前,马口镇纺织服装产业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3%、利税的80%。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实现销售产值10.5亿元,销售收入10.3亿元。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我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

—1—

染沙制线的传统,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纺织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形成了以化纤、纺织、织布、印染、制线、服装及包装、印刷、纺机、配件等一条龙的产业集群。

四是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纺织服装产业占市属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22%。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3%。共吸纳社会劳动力1.6万人就业。此外,还拉动了交通运输、建筑、商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我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作法

(一)兴建园区,打造发展平台。抢抓国家“压锭改造”政策的机遇,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利用马口镇的纺织优势,兴建纺织工业园,打造发展平台。马口工业园区建于2002年,是湖北省第一批38家重点乡镇工业园区之一,也是我市规划建设“三大工业区块”的重点项目。园区总体规划1316亩,第一期规划面积716亩,已开发建设完毕。目前正实施第二期开发,启动了规划路硬化工程,配套建设了下水道、人行道,完成了马口110KV变电站改线及二期增容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五通一平,园区的承载功能、辐射功能和吸纳功能大大提高。

(二)招商引资,壮大集群经济。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沿海纺织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同时瞄准武汉“退二进三”纺织企业,每年深

—2—

入开展“访百引十”活动,去年引进宏丰、凯丰、嘉华、凯迪、中海、华泰等纺织企业11家,今年元至五月,又引进企业7家,注入资金达2亿元。园区现落户纺织企业32家,装机规模60万锭,年可创产值20亿元。马口镇已成名符其实的湖北轻纺第一镇。

(三)优化结构,推动升级。依托精细纺织,以裕华化纤、生力纺机等为骨干,配套发展上游产品;以博奥、宏基、裕丰等为骨干,进一步扩大纺织规模;以鱼鹤、天马、洁丽雅等为骨干,配套发展面料、服装、毛巾等下游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扶持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壮大企业块头,做大做强,仅今年上半年,马口镇有9家纺织企业扩能均在1万锭以上。

(四)紧盯市场,出口创汇。鼓励纺织服装加快产品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洁丽雅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洁丽雅商标”是国家驰名商标。嘉华服饰是一家出口创汇企业。今年以来,我市支持企业紧盯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行情,抓住国家取消纺织品出口关税的机遇,投资800多万元,开发了几款深受欧盟、日本、韩国等市场欢迎的产品。

三、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前景

一是从行业属性看。纺织服装工业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部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

—3—

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二是从产品结构看。目前纺织业尽管处于市场饱和状态,但从产品质量和结构上看,发展还很不平衡,纺织业仍然有着巨大空间。由于市场上纱线档次逐步拉大,高支纱、高支密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纱线产品仍然销路好、利润大。

三是从外部环境看。从今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尽管纺织品市场仍将面临经常性的贸易摩擦,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增长趋势,同时,由于世界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棉花等原材料价格回落,2005年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将优于2004年,行业整体将保持良性增长,增幅不会低于20%。

四是从自身发展实际看。我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明显。首先,地域优势。汉川紧邻大武汉,水陆交通便捷,融入武汉城市圈后,对于承接武汉纺织企业转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次,劳动力资源优势。纺织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市拥有劳动力资源62万余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2万人,可满足一定的用工需求。同时,由于纺织服装业是我市的一个传统产业,造就了一批熟练的产业工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第三,市场优势。汉川纺织服装产品通过华中市场,辐射到全国各地,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

—4—

个省市,还出口到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四,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纺纱制线是汉川的传统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已由过去30—60S系列产品发展到60—90S,甚至更高档涤纶系列,而且做到了纺绦、纺棉、纺针织系列高档产品。

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生产要素协调。纺织品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为我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针对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现状,合理调度电力供应,加强银企协调,破解资金难题,引导劳动用工,促进纺织服装行业强势发展。

二是加快产业聚集。加大扶持马口纺织业的力度,切实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制订优惠政策,打造纺织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沿海纺织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同时瞄准武汉“退二进三”纺织企业,进一步壮大马口纺织企业实力,促进纺织服装大发展。力争2—3年内,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过30亿元,占市属工业总产值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家120万锭,其中,过3万锭规模的企业15家,包括博奥、蓝天、鑫源、惠丰等,过10万锭企业2家,包括3509纺织总厂、宏基公司。

三是推进产业升级。国内纺织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纺织产业要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传统粗放型增长转

—5—

向集约型增长,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精细纺织,以裕丰、惠丰、洁丽雅、天马等企业为骨干,壮大织布、巾被、染纱、服装和包装等产业,更加凸显集群效应。要培植骨干企业,大力扶持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壮大企业块头,做大做强。要加快产品创新,切实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高支纱、高支密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打造精品名牌。

四是大力扶持产品出口。我国纺织业是典型外向型经济,随着配额取消,国际市场势必进一步扩大,而我市纺织产品多是实行转口贸易。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外向发展,力争更多企业获取自营出口权,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五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针对我市纺织企业联系不紧、各自为阵的实际,政府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联合纺织服装企业对外争取市场,塑造知名品牌,对内统一质量标准,解决行业事务,避免恶性竞争。

(叶新安执笔)

—6—

向集约型增长,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精细纺织,以裕丰、惠丰、洁丽雅、天马等企业为骨干,壮大织布、巾被、染纱、服装和包装等产业,更加凸显集群效应。要培植骨干企业,大力扶持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壮大企业块头,做大做强。要加快产品创新,切实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高支纱、高支密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打造精品名牌。

四是大力扶持产品出口。我国纺织业是典型外向型经济,随着配额取消,国际市场势必进一步扩大,而我市纺织产品多是实行转口贸易。因此,要积极引导企业外向发展,力争更多企业获取自营出口权,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五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针对我市纺织企业联系不紧、各自为阵的实际,政府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联合纺织服装企业对外争取市场,塑造知名品牌,对内统一质量标准,解决行业事务,避免恶性竞争。

(叶新安执笔)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n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