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更新时间:2023-10-04 10: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省、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提出“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总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09年,全市GDP达到1651亿元,年均可比增长14.5%;人均GDP达到 35498元,折合5200美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43.8亿元和138.6亿元,年均增长31.8%和31.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

1

化,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2.5%,服务业实现地税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53.9%,医药、机电(船舶)、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6%,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9.9%,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到30%,城市化率达到51%。市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09年,市区GDP、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市的27.8%和45%。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四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397亿元,中心城市人口达到82.1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60.8平方公里,园博园、泰州大剧院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建成,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和帮扶工程成效明显,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泰州长江大桥及北接线、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苏中机场开工建设,国电泰州电厂一期工程竣工运营,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居民收入明显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2.5%。四年累计净增就业人数20.3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层次和规模实现历

2

史性跨越,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泰州”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口计生事业稳步发展。法治泰州、平安泰州建设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顺利实施,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基本完成,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四年累计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7.4亿美元,自营出口额年均增长33.2%,纬创资通、葛兰素史克、中农发动物疫苗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医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成功获批,沿江开发深入推进。

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市万元GDP能耗有所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提高9个百分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2以上,所辖四市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97.7%,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上升到37.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良好以上天数占比提升到89%。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我市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五年。 “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在全市深入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

3

活动,坚定发展信心,树立更高标杆,查找差距不足,形成了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比本领的工作导向。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顺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上下功夫,在创新举措、增强后劲上下功夫,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关系,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

同时应该看到,我市“十一五”规划执行及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二是高层次创新人才较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城市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亟待提升;四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较重;五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二、“十二五”时期的宏观环境分析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是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一是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但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市外贸出口增长带来一定压力。二是全球新技术、新产业将迅猛发展,为

4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领域的“再工业化”倾向也使我市产业升级面临更大的压力。三是全球化深入推进,服务业转移呈现加速趋势,进口资源、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成本逐步降低,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四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呼声强烈,对我市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趋势总体向好。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将保持不变,为我市在新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了必要保证。二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动力依然强劲,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为保持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改善民生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取向,为我市积极开拓内需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轨道交通、物联网、智能电网、低碳节能建筑等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热点,为我市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商机。

从区域看,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长三角进入“一核多极”、区域次中心不断强化的阶段,为我市接受经济辐射,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长三角版图扩大,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强,江苏沿海板块逐步崛起,区域经济竞争将更为激烈。

5

从自身看,阶段性矛盾仍很突出。 “十二五”期间,我市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内生动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二是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的矛盾;三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统筹手段相对缺乏的矛盾;四是和谐社会建设与现有财力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五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萎缩的矛盾。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突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和改善民生四大战略重点,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集聚辐射力,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6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发展要突出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始终保持强烈的发展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资金、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源上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坚持双轮驱动。立足泰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实际情况,坚持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同步推进、相互促进,两步并作一步走,在开放中高起点创新,在创新中高起点开放,努力把泰州建成开放创新互动并进的示范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特色发展。牢固树立特色化发展理念,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赢得竞争力,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大胆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的思路和举措,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发展,更加注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更加注重里下河地区及黄桥老区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更大力度地推动公共

7

资源向民生倾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发展目标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可比增长11%以上,到2015年达3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5000元左右。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明显增强,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显著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高效农业比重稳步提升。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万元GDP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达到省定目标要求。

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创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格局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项目、重大项目比重明显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自有品牌产品、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城

8

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市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大幅提高。市域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发展带动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30万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住房、公交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具体指标量化在编制规划纲要时测算提出。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极具泰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构建“1+3+N”现代制造业体系。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品集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以装备制造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三大千亿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1+3+N”现代制造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医药高新区为核心,积极招引、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

9

目,重点建设生物疫苗、新型制剂、生物制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蛋白质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等新兴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把泰州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名城。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纬创项目的带动效应,加速集聚一批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其它高端产品,努力将泰州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系统集成、储能装备、动力电池和核电配套件,推动新能源产业由生产制造向自主研发转变,迅速壮大产业规模。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强化特色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新材料、新型环保设备、智能电网、电工电气等一批新兴产品集群,逐步培育未来千亿级产业的后备梯队。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改造提升化工、家电、冶金及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等优势和传统产业。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举,重点培育现代物流、软件与服务外包、金融、旅游、文化和现代商贸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层次提高。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沿江优势,积极推进多式联运,重点发展码头、仓储、加工及交易四位一体的沿江大物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百亿级物流园区,努力把泰州建成

10

创新为关键,不断加大开放和创新力度,加快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力争市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立足市区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依托开发园区及集聚区,加快集聚要素资源,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临港产业,力争新兴产业占市区工业经济比重大幅提高。大力整合资源,加快推进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引导海陵工业园、西北工业园调整转型,优化市区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新城区新兴产业、港城区临港产业、老城区现代服务业和九龙镇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等四大产业板块。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泰州,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努力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突出产业发展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鼓励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平台,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努力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完善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及时消除“零就业家庭”。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建立多样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6

2、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努力实现全覆盖。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等为重点,逐步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办法,形成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援助、灾害救助、脱贫援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于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租售并举房建设,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

3、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快筹建泰州大学,加强高校专业学科建设,积极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建成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统筹推进广电、

17

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4、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泰州、法治泰州建设,着力完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基层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信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健全社区服务管理网络,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努力把基层社区建成经济发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积极推进社会大调解,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和权益保障机制。

(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城市化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为关键,着力完善城乡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1、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开发格局。强化空间功能分区理念,积极推进规划全覆盖,科学布局建设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合理配臵农业空间,逐步构筑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城乡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形成城区经济区、沿江经济区、里下河地区及黄桥老区经济区等三大经

18

济板块。沿江经济区,重点完善沿江产业规划,积极整合长江岸线资源,统筹沿江港口定位,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着力提升沿江地区发展水平。里下河地区及黄桥老区经济区,重点抢抓沿海开发及泰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机遇,发挥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小城镇建设,鼓励“飞地”开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2、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城镇。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区域性优势、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着力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努力增强对农村生产要素及人口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完善靖江、泰兴和兴化等中等城市的定位,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带动作用。按照城市的理念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培育戴南、黄桥、溱潼、新桥等一批小城市,努力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积极推进重点镇和一般城镇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生态旅游型、商贸流通型、历史文化型等特色小城镇,切实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作用。

3、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实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逐步整合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撤并空心村,建设中心村,优化全市村庄布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形成一批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村容环境整洁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按照“田园村庄、生态社区”的理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整治村庄环境,

19

提升文化品位,努力改造形成一批具有“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的生态型村庄。

4、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和新农保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环境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支撑能力。加强航道网络建设,完善公路、铁路网络,加强交通联运,发挥综合效应,重点推进江海高速泰州段、宁通高速泰州段扩容、综合型客货运枢纽、市域铁路专用线、高等级干线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加快构筑沿江、江海、兴泰、盐靖等四大交通通道。强化农村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道路通达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努力提高出行便捷程度。进一步完善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引江河二期、泰东河拓浚、卤汀河拓浚、城市防洪、长江防洪、区域防洪和农村水利等一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泰州电厂二

20

期、1000千伏泰州变前期、500千伏凤城变扩建等一批电力工程。

(六)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优先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突出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坚持控制增量与降低存量并举,严格执行项目能评、环评,从严控制“两高”产业发展,加快淘汰小化工等落后产能。积极实施一批以节能改造、污水净化、废气脱硫脱氮为重点的节能减排工程,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产业生态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产品之间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强全民生态文化教育。

2、强化环境保护。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积极整治区域水环境,努力建设一批清水廊道,不断提高城乡水质。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区域饮水安全。加强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行集中供热,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点源和汽车尾气污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面源污染,

21

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加大区域环境创建力度,努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

3、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加强生态区划管理,加大对里下河湖荡洼地、沿江滩涂、引水水源和清水通道的保护,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大力开展城乡绿化造林,推进沿江等地生态防护林、工业园区周围生态隔离带、公路铁路航道两侧绿色通道、高标准农田林网、绿色城镇和绿色村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加快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努力把泰州建成区域生态环境最优地区。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切实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深化“三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对重大项目实行会办制和包干制,切实优化软环境。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促进政府部分职能向行业协会有序转移。

2、深化投融资改革。完善和规范投资核准制和备案制,下放权力,简化手续,全面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积极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行重大项目投资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

22

询制度,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水平。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创设相关产业投资基金。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资本运营,努力提高民营经济发展层次。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扩大准入范围,鼓励民资投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4、推进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努力形成既能坚持市区一体发展,又能充分调动区级积极性的体制格局。坚持能放则放,进一步完善城建、城管、工贸企业管理、税收管理体制,促进一般性、具体性、事务性任务重心下移。坚持抓大放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管理模式和协调方式,加强产业规划、项目布局、共性政策和重点企业服务的市级统筹,实现重大问题、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和区际间事务统一协调。同步推进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关系,确保责权利一致。

5、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认真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市化配套政策,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问题。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有序引导农民融入城镇,加快农民转变市民步伐。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制度,努力消除农民工市

23

民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6、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双臵换一转化”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城镇社会保障、宅基地和住房臵换城镇住房保障,促进农民身份转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探索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集中使用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保险,推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创建一批“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7、积极推进其他各项改革。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落实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增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积极推进技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改革,增强市场配臵资源能力。着力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落实资源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na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