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卷A

更新时间:2023-11-02 1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卷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装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防灾科技学院

20 ~20 学年 第 学期期末考试

土力学试卷 (A) 使用班级 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阅卷教师 得 分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计30分)

1、表征土的含水程度的指标有 、 ,土的塑性指数Ip= ,Ip越大土中 含量越多。液性指数IL= ,IL反映土的 。

2、浅基础的破坏型式有整体剪切破坏、 、 三种型式,其中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有 个转折点。 3、压缩系数?= ,?1?2表示压力范围p1= ,p2= 的压缩系数,工程上常用?1?2评价土的压缩性的高低。 4、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大小主应力和c、φ关系为σ3= 。 5、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计算深度是根据 应力和 应力的比值确定的。 二、

阅卷教师 得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

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B、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 C、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 D、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

2、《规范》规定砂土的密实度用( )确定。

A、孔隙率 B、孔隙比 C、相对密实度 D、标准贯入锤击数

3、在相同的p0作用下,均布方形荷载所引起的?z的影响深度比条形荷载( )。 A、稍大 B、稍小

C、相等 D、小得多 4、计算地基变形时,砌体承重结构应由( )控制。

A、沉降量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 5、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 )

A、土中自重应力减小 B、土中总应力减小

C、孔隙水压力增加 D、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试卷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装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6、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朗肯状态时,填土破裂面与水平面成( )。

A、450+?/2 B、450-?/2 C、450 D、?/2

7、某原状土的液限?L=46%,塑限?p=24%,天然含水量ω=40%,则该土的塑性指数为( )

A、22 B、22% C、16 D、16%

8、某房屋地基土为粘土层,且建筑施工速度快,则在工程中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宜采用( )试验确定。

A、固结快剪 B、快剪 C、慢剪

9、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土的e-p曲线愈陡,表明土的压缩性( )

A、愈高 B、愈低 C、愈均匀 D、愈不均匀

10、静载荷试验P-S曲线上,从线性变形阶段到塑性变形阶段时的荷载称为( )

A、临塑荷载 B、极限荷载 C、破坏荷载 D、临界荷载

三、

阅卷教师 得 分 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1、非自重固结的粘性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附加应力和自重应力引起。 ( )2、土体的破坏一般是拉坏。

( )3、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的墙体位移比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的位移大许多。 ( )4、地基最终变形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 ( )5、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四、

阅卷教师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得 分 1、某建筑物地基的应力分布如下图1,室内压缩试验结果见表1,试计算第二层土的变形量。

P(kPa) e

0 1.36 29.5 1.2774 72.95 1.1741 200 1.05 300 1.00 400 0.96

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图1

试卷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装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302、已知一挡土墙H=5米,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见图2)。填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为: r?18kNm,c?10kPa,??20.试求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 A

5m

C 图2

3

3、在地下水位下某饱和粘土层中取出一块试样,质量15.3g,烘干后质量10.58g,土粒密度ρs=2.7g/cm。试按三相草图由指标定义计算孔隙比e、含水率(也称含水量)ω、及饱和容重γsat (要求画出三相比例草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n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