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更新时间:2024-04-10 17: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10道选择题,注意看题

3选2简答题,独特的例子、独特的分析、独特的理解

“理想型”概念

“它(理想型)是通过单方面地提升一个或者一些观点,通过把散乱和不明显的、此处多一些彼处少一些、有些地方不存在的那种符合上述单方面地强调的观点的个别现象,都综合成为一个自身统一的思想图形而获得的。就其概念上的纯粹性而言,这一思想图形不能经验地在现实中的任何地方发现,它是一个乌托邦,而对于历史工作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在个案中确认,它与理想图形的远近??”

“它(理想型)不是“假设”,但它要为假设的形成指明方向;它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但它要为描述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

“因为理想型概念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使人清晰地意识到,它不是合乎类的东西,而恰恰相反,是文化现象的特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资本主义的一般前提

一、私人企业主占有所有物质生产资料;

二、自由劳动力从所有对贸易和劳动力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如那些阶级特权垄断和宗教生活方式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三、理性的技术,尤其是那些导致工业机械化的高级计算技术; 四、可计算的法律,它是工业企业裁决营运和管理纠纷的可靠保证;

五、自由的劳动力,这里的自由指那些在法律上是自由的,然而在经济上却是被迫在市场上不受限制地出卖劳动力的人;

六、经济社会的商业化,即用金融工具来代表企业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的份额。 理性资本核算把以上六个因素联系起来。 ——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韦伯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韦伯在《世界经济通史》中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问题。

他认为,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非理性投机。这种苦难对于那些失业和贫穷的人造成的影响非常深重。由于,引发资本主义危机的文明和其他文明不同,在现代资本主义中,人们不再能在发生危机时去向宗教寻求慰藉;相反,这些危机的受害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所以必须要变革这个社会。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现代社会主义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价值判断无涉”的五个维度

“价值判断无涉”(Werturteilfreiheit)实际上由三个单词组成:价值(Wert)、判断(Urteil)和无涉(Freiheit),有时候被缩写为Wertfreiheit。这个词在中文中经常被翻译为“价值中立”。在英文中就是value free。

这个翻译容易造成一些误解:

首先,“无涉”具有不得进行的含义,与“中立”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后者是实质性意义上的平衡,类似于“中立国”中的“中立”含义。

其次,无涉的对象是价值判断,而非价值本身,即不进行价值判断。“不进行价值判断”和“不涉及价值”的意思不一样。因为,韦伯在很多地方讲到价值关联(Wertbeziehung)——作为文化人(Kulturmensch),韦伯认为,人不可能摆脱价值而存活,他绝对不是价值虚无主义者。 德国学者Hans-Peter Mueller区分了韦伯价值判断无涉的5个维度:

1、大学中教授和学生的关系:教授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其个人的价值、政治立场——这一点主要针对当时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者——大学体制的维度

2、科学的问题:科学是否可以涉及价值问题——科学的方法论维度。 3、经济与科学中的应然和实然问题——哲学维度。

4、科学(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科学存在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如何——政治维度。 5、科学与生活的问题:我应当如何生活?我可以做什么?——存在论维度。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ische Individualismus )一词是由韦伯的学生约瑟夫·熊彼得在其著作《理论国民经济学的本质和主要内容》(Das Wesen und der Hauptinhalt der theoretischen National?konomie, 1908)中首次使用。英语中的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一词首次出现在熊彼得1909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论文《论社会价值概念》(On the Concept of Social Value)。不过,这一学说的提出主要归功于韦伯,熊彼得使用该词来指称韦伯的观点。 在《经济与社会》中,韦伯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主要观点表述如下:当我们讨论社会现象时,经常会谈到“不同的社会集体,例如国家、协会、公司和基金会,就好像它们是个人一样”。我们谈到它们拥有计划、实施行为、遭受损失等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学说并不采取这一通常的方法,而是认定,“在社会学研究中这些集体必须被当作特殊个人行为的结果和组织方式,因为仅有个人才能被当作主观上可理解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对韦伯而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社会学中的“理解”密切相关。之所以个人行动在社会学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因为只有行动是主观上“可理解的”(understandable,德语为sinnhaftig,即“为有意义的”)。韦伯将行动(action)从属于行为(behavior),前者是由语言或者“有意义的”心灵状态所驱动的。(一般而言:咳嗽是行为,而之后道歉则是行动)换言之,我们可以说行动的特征是由具有命题内容的心灵状态(即意向状态)所驱动的。行动之所以对韦伯重要,是因为我们可以解释行动,即去理解行动者的动机。这就允许社会研究者“达成自然科学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即理解个体对行动的主观意义”。行动的理论解释对社会科学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个人为什么而行动,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进入更大尺度的(社会)现象。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是一个误导性的词汇,因为其目标并非在社会科学解释中赋予个人高于集体的特权,而是要突出解释的行动-理论层面。而这种突出也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因为这是由社会科学的理解结构所决定的,其目标是理解社会现象。之所以行动能够被理解,而其他社会现象不能,仅仅是因为它是有意向状态所驱动的。而仅个体具有意向状态。因此重视行动意味着在方法论上重视个体。因此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主义”仅是其理论关注的副产品,而非主导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该理论的捍卫者会声称,它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是中立的。 选择亲缘性(Wahlverwandtschaft)

韦伯在谈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时,为了避免造成“单因论”的错觉,往往刻意避免使用因果论述,而用了一个生僻、古怪的词——选择亲缘性(Wahlverwandtschaft)。

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众所周知,歌德有一篇小说叫《亲和力》(Die Wahlverwandtschaften, 1808/9)。该小说的名字和“选择亲缘性”是一个词,前者是复数形式而已。歌德用该词来表示男女感情关系中的移情别恋的状况——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主人公Eduard和Charlotte分别爱上的别人。

歌德的这个词取自化学家Tobern Bergman \attractionibus electivis\(1775)。该书标题被Hein Tabor翻译成德语Wahlverwandtschaften(1792)。在化学中,该词用来表示:原先的物质A-B和C-D,在反应后结成了A-C和B-D。

由于歌德的这篇小说在当时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所以韦伯使用该词也非常正常。他选择该词就是为了突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交互(而非单向的)关系。

近代西方文明的六大特征

1.资本主义: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有别于历史上其他文明中的掠夺性和冒险性资本主义;

2.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艺术:理性化的音乐、建筑和具备透视法美术; 4.法律:理性化的法律体系 5.合理化的国家、管理和职业官僚: 6.自由劳动

资本主义”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需要澄清的是:韦伯没有提出,资本主义(Kapitalismus)仅仅在近代的西方才出现。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在非欧洲文明中均出现过。

他认为资本主义核心是:“以持续不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来追求利得,追求一再增新的利得,也就是追求‘收益性’(Rentabilit?t)”。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行为定义是:“基于利用交易机会而追求利得的行为,亦即基于(形式上)和平的营利机会。”(广西师范版中译本,第5页)

不过,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要讨论的对象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der moderne okzidentale Kapitalismus)。

而汉语学术界很多人以讹传讹,认为韦伯讨论的是一般的资本主义概念。 施路赫特总结的三种理性主义

由于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并没有系统展开论述“理性主义”(Rationalismus),著名的韦伯研究专家Wolfgang Schluchter在Rationalismus der Weltbeherrschung中填补了这一空白,总结了三种类型的理性主义。

(1)科学-技术的理性主义:即把握经验知识的能力,通过计算来掌控事物;

(2)形而上学-伦理的理性主义:文化人(Kulturmensch)以此来把社会实在理解为一个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3)实践的理性主义:即有条理的生活方式,以此来界定特定意义和利益诉求的活动边界。 韦伯著作的五条路径 一、合理性与理性化 二、资本主义

三、政治:包括权力、统治和利益;现代国家、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 四、科层制与科层组织

五、宗教:世界的祛魅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慕课第一周

导论:现时代的伦理危机 1.1引言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 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大问题

专业主义,将生活细化为不同的细小的领域,专家 关乎人生、社会、时代的大问题 1.2何为反思?

反思:Nachdenken Reflection 抽身而出【不同立场出发】 反观自身 提出问题 追问意义

什么是意义?【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意义】

模式化的生活 算计VS.反思 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

【马克斯韦伯的书引发社会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

纪录片《浩劫》Shoah(1985)导演是Lanzmann,讲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试验集中营;德意志的理性传统,理性思考的民族为何犯下滔天大罪?他们设计出效率最高的杀人机器,毒气——工具理性,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人的良知遭到挑战。 【补充】

所谓“工具理性”【结果】,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价值理性【目的】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人本质上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都是为了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中指出,新教伦理强调勤俭和刻苦等职业道德,通过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荣耀上帝,以获得上帝的救赎。这一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工具理性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的动力开始丧失,物质和金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化,手段成为了目的,成了套在人们身上的铁的牢笼。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一、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

工具理性的有效运行,以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为基础。而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却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因为,首先,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性也在历史地变化着。其次,在认识、掌握、驾驭事物及自身规律的过程中,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体现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再次,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为提高工具手段的知识含量,就必须增强现代人的主体性和科学技术力量。而要克服这些困难,把握客观规律,人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这主要来自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提供的精神支持。 二、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

没有工具理性的存在,价值理性也难以实现。工具理性体现了主体对思维客体规律性的认知和驾驭,由此逐渐形成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则构成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促进其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依靠工具理性,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在意识的更深层面体味着人生价值,为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契机。当人们依赖工具理性和深化了实践的范围和过程、实现了更大的目的并看到了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时,人们对自身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需求也就有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期盼。工具理性的不断深化使得价值理性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再到自由状态的现实展开成为可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着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提升的内在联系。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阶段性的实现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开拓,不断促使价值理性确立新的人生终极意义与目标,为实现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着现实支撑。

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有了一定的目的,才会引发人们对相应工具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某种认知对象和操作对象的选择,是具体的工具手段存在和实现的前提条件。价值理性解决主体“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的问题只能由工具理性来解决。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对具体实践和环境的算计,使人能够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基础上达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根据,相互支持。两者的有机统一,提供着“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促进着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打造出新的生活境界。工具理性所把握的是一个形下的、有限的、相对的经验世界,而在价值理性的视野中,人们借助想象和直觉,直接透入那个形上的、无限的、绝对的超验世界。两种理性分别作用于不同层面,本无冲突,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广泛应用,工具理性占了主导地位,价值理性日益失落,两者系的疏离和扭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危机的根源。

1.3为何反思?反思的必要性 时代的伦理危机

后现代——碎片化、琐碎、庸俗的时代

“时代精神”(Zeitgeist)?——对金钱利益的追求是不是时代精神的全部?【韦伯也提出这个问题】 韦伯提出的观点:伦理【第一位的核心关键词】 伦理Ethic vs.伦理学Ethics 伦理学,道德哲学

韦伯对伦理的看法:人们在日常中使用,缺乏必要反思

书中的伦理同义词:Ethos/mentality:精神、气质、心智;Lebensfuhrung:生活方式、生活导引、“过日子”——韦伯认为伦理是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

金融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金融海啸,多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丘吉尔 食品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毒奶粉?为了挣钱而无所不为 生态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

职业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高度分化的社会。对群体的依赖。警察、法官、教师、医生 职业vs.生计

不务正业或是一种生计手段,以金钱为导向

I’m loving it.【职业问题——马克斯韦伯的核心问题】 这个时代最难的问题——直面本心、无法逃遁 1.4如何反思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谕 自知和自识

(1)以他人为镜.差异个体,异质性

(2)以文化、文明为鉴——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传统和现代的张力,被传统和现代撕裂:服饰、语言等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们” 慕课测验不清楚的题:

1、 在书中“伦理”一词的近义词:精神、气质、心智、生活方式 2、 书初次面世时间1904-1905

3、 德语词汇“Nachdenken”的意思是——反思 4、 “意义”指向——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意义 5、 “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谕

6、 “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0921

政府应当禁止“布基尼”吗? 世俗原则 理据 逻辑

主体;政府——法治

【上课】 “知识考古学”

问题:为何PE成为韦伯著作中最耳熟能详的著作? 大师的“诞生”

“面对他留下的遗作,我们只看到很多个别的文章,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零星片段。”——雅斯贝斯 著作的迷宫:如何通达核心? 韦伯作品的全貌:

编号系统:1975-77 Helmut Fogt开始整理韦伯作品;

1979 Dirk K?sler, Einführung in das Studium Max Webers, München: C.H.Beck 1979.加入了新发现的文本。

80年代开始编纂韦伯全集:Wolfgang Schluchter, Einführung in die Max Weber Gesamtausgabe. Prospekt der MWG, Tübingen: J.C.B.Mohr(Paul Siebeck), 1981.最初的编号没有被改动,新发现的文本加罗马数字表示。分三部分(按年份顺序编排):出版的原版1889-1920;未出版的作品;死后出版的作品以及选集。共226个文本。

马克斯·韦伯全集(Die Max Weber-Gesamtausgabe,MWG)Mohr-Siebeck [前身是Paul Seibeck出版社,曾经向韦伯约稿:《经济与社会》]

第一部分:作品和演讲(24卷);第二部分:信件(11卷);第三部分:讲课与讲课底稿(7卷);马克斯·韦伯考证版Max Weber-Studienausgabe (MWS) 韦伯思想演进的过程(生前/生后出版的作品) PE在韦伯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宗教社会学第一卷是韦伯生前唯一一本经过多次整理的文集。 ? 转折:经济史、社会状况研究-宗教伦理研究 ? 过渡:方法论思考+历史案例研究

? 枢纽:《新教伦理》-《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

[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写作顺序: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中间考察(Zwischenbetrachtung);导言(Vorbemerkung)] 大师的“重生”:韦伯的发现和接受史:

“借此著述,韦伯和他的朋友桑巴特和特洛尔奇一起,成了宗教社会学的创始者??不过长期以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学科体系化的努力,还没有任何实际的专门继承者。”——约阿欣·瓦哈(Joachim Wach)《社会学袖珍词典》1931 二战之前的韦伯研究:

30年代德国社会学的分化——德国社会内部分裂的体现

卡尔·洛维特(Karl L?with):《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1932)发表于韦伯主编的《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 帕森斯译介:

1925年访学海德堡-Marianne Weber

1930年翻译PE——早于德语版的出版;1947年翻译WuG 帕森斯对韦伯的翻译不是很忠于原著,第二译者 误译举例:sinnhaft-subjective;译者序言

战后德国的韦伯“再发现”与争论:“出口转内销”的韦伯 1964价值中立之争:帕森斯 vs. 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去帕森斯化(de-Parsonizing Weber):

1972年美国社会学年会《韦伯在美国社会学中的帕森斯化》;1975 J.Cohen, L. E. Hazelrigg, W. Pope 联名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去帕森斯化韦伯:对帕森斯就韦伯社会学之诠释的批评》、《关于韦伯和涂尔干的差别:对帕森斯之融合说的批评》 结构功能主义vs韦伯 阐释韦伯的总命题

? 现代化(Modernization):贝拉《德川宗教》1957;艾森斯塔特《新教伦理与现代化》1968; ?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祛魅”(disenchantment):田布洛克《韦伯的作品》1975;施路赫特:理性化的吊诡;

? 行为理论:帕森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理性;方法论:价值无涉、理想型;“西方”的起源:文化意义

汉语学术圈的“韦伯热”:80年代的时代氛围 汉译韦伯的问题;中译本《新教伦理》的结构问题

第五讲 文本的冒险(3月25日) 【课堂笔记】 韦伯

雅斯贝斯——轴心时代——“面对他留下的遗作,我们只看到个别的文章,但事假上这些都是零星片段”——老师认为是错的 著作的迷宫 韦伯著述的全貌

1980年代,施路赫特:马克斯·韦伯全集 226个文本 迪尔克·克斯勒

韦伯全集的编辑出版:mohr siebeck出版社,主编施路赫特——马克斯韦伯研究的教皇

韦伯思路的发展

1889-1896年——聚焦经济问题——砍柴 1903-1904年——方法论——磨刀

1904-1910——新教伦理——韦伯问题,为什么在近代欧洲出现如此这般理性资本主义问题;1904-1914新教伦理问题研究时期

姐妹篇《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反过来影响宗教【考试】 1913-1914:方法论研究 1916-1920:宗教伦理

1920年去世,《宗教社会学论集I》自己编辑 《新教伦理》的位置

转折:经济史、社会状况研究转向宗教伦理研究 过渡:方法论思考+历史案例研究

枢纽:《新教伦理》——《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中间考察——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

韦伯著作的四部分:经济史、宗教社会学、一般社会学、方法论 “我是欧洲文明之子”——韦伯 阐释重心一:《宗教社会学》1-3卷 阐释重心二:《经济与社会》

大师的重生:韦伯的发展与接受史 二战之前的韦伯研究

30年代德国社会学界的分裂——关于社会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

资产阶级社会学:社会学应该价值中立VS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应该服务社会生活

卡尔·洛维特《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斯》(1932年)马克斯韦伯的祛魅概念和马克思的雾化概念,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转世重生: 短暂的学术生涯 无子嗣 没学生

重生: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 累层的解释:去帕森斯化 战后的韦伯“再发现”与争论

1964海德堡韦伯百年诞辰研讨会“价值中立”问题之争 帕森斯VS.霍克海默,哈贝马斯 现代社会价值多元状况

卡尔马克斯+马尔斯韦伯+涂尔干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四个阐释韦伯的总命题:

现代化问题:贝拉《德川宗教》1957; 艾森斯塔特《新教伦理与现代化》1968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祛魅(disenchantment):

行为理论:帕森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理性(除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外的一种理性) 方法论:价值无涉、理想型

共同的点:“西方”的起源:文化意义(作为镜子反观中国文化) 汉语学界的 “韦伯热”

第二周慕课:韦伯和他的时代 2.1如何了解学者 如何了解一个人 -听其言,观其行 两种人生

-沉思人生 vita contemplativa——内敛、安静、思考

-行动人生 vita activa【汉娜·阿伦特用行动人生作为一本书的标题,后被翻译成人的状况】——行动力和执行力、工作能力

这个区分方法最初是修道院的院长在僧侣进入修道院时给他分配任务的标准 对西方学者进行二分

对柏拉图,“出生,思考,死亡”;对康德,一生很少走出科尼斯堡城市——沉思人生

20世纪,法国萨特、英国罗素、德国奥地利维德根斯坦——写作、生活、政治抗争。行动人生 如何了解一个学者 听其言,观其行 查其人,读其书 2.2.韦伯的精神特征 光晕与传奇 1864-192056岁

韦伯、涂尔干、卡尔马克思,现代社会学三巨头、奠基人;国民经济学、法律、宗教、艺术 韦伯是一座迷宫——麦克雷 韦伯的精神特征

韦伯研究专家本迪克斯——充满矛盾、紧张、冲突——家庭、个人成长环境、时代 留大胡子为了掩盖刀疤——海德堡读大学留下 紧锁的眉头 2.3韦伯其人(上)

资产阶级的家庭:严父慈母,父亲是享乐人,追求俗世的功名利禄、成功;母亲是宗教人,宗教的虔诚,存在张力

出生与青少年时期(1864-1882年) 埃尔夫特 1869年举家搬迁到柏林 1872年搬到夏洛腾堡 古典文化的熏陶、教育

晚熟和早熟:我的智力成熟很早,而别的方面都成熟很晚——韦伯 父亲工作繁忙,作为长子,母亲将其称为“我们的大女儿” 兄妹与家庭:父亲和母亲的张裂

求学与兵役(1882-1888)1882年海德堡上大学、1883斯特拉斯堡服兵役、1884柏林继续上大学 海德堡的求学时光:“当我击剑的时候,就把青春逼到墙角;当我痛饮的时候,就使青春倒在桌下” 学位(1889-1891)

1889年博士《论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

1891年大学授课资格【相当于博士后学位】(habilitation)《罗马农业史》【矛盾: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学习法律,当公务员;但是对学术的天赋】 特奥尔多·孟森与韦伯争论,赞赏他的才华 成婚(1893)玛莉安娜,后期整理作品

1894年在弗莱堡大学任教30岁,1896年海德堡大学任教

病退 -1897.8父亲病故—自责,导致神经官能症;1898-1899全薪休假“地狱旅行” 1900疗养;1902年两年长假-旅行1903年退职

“他再次表明了是什么东西让他痛苦不堪??领着一份薪水,可是在能够预见的未来却一事无成,??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承担一项天职的人才是个完整的人”——玛莉安娜·韦伯 韦伯的天职观念 2.4韦伯其人(下)

恢复和美国之行(1903-1905)

-1903与桑巴特、雅非共同创建“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 -1904年恢复引用《浮士德》,开始《新教》第一部分 1904.9-12新大陆:对现代性的观察

离职后的海德堡岁月:与同时代知名学者的讨论,文德尔班、特洛尔奇、桑巴特、齐美尔、滕尼斯、雅斯贝斯、卢卡奇。

著作:

1909 Paul Siebeck出版社《国民经济学概论》——1921《经济与社会》

一战中1915-1919《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包括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犹太教 欧洲文明之子

一战:在海德堡预备役医院服役 学术与政治(1919)

两次演讲——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集结为一本书:学术与政治 最后岁月:慕尼黑 婚外情1920.6.14

学者与公民【沉思人生和行动人生】

两条独立的主线,之间存在张力,既是学者又是行动的公民 青年时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经济至上的国家主义 作为有良知的学者,自由/客观精神

现实政治层面,爱国但是厌恶国内的皇帝,并且鄙视国内政治 把自己比喻为德意志民族的“耶利米”【以色列先知】 2.5韦伯的时代(上)

德意志帝国:1871-1918【普法战争的胜利-一战战败】 韦伯称德意志民族为贱民民族,普法战争胜利后,成为主人民族 将德意志帝国这个后进现代化国家称为:“跛足巨人” 大杂烩:君主制、联邦制、效率底下议会政治、保守容克阶层 德意志邦联:1815-1866;没有统一 铁血宰相俾斯麦181-1898

现实政治【目的是实现德意志统一】(realpolitick)思想来源: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国家利益至上 -排斥道德考量

与威尔逊提出的理想政治形成鲜明对比(威尔逊主义) -目标:实现德国统一 三场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

普丹战争:1864年【韦伯出生】普鲁士战胜丹麦,确保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边界 普奥战争:1866年确保德意志南部和东部的边界,大小德意志的兄弟战争 普法战争:1870.7-1871.5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1871.1.18——德意志第二帝国 1、 疆域辽阔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 1890年成为工业国家【工业产值超过农业】;其他工业化指标:铁路总里程、

矿工收入

3、 经济奇迹“超英赶美”:国民生产总值份额【1860年德国4.9%,英国20%;1913年德国14.8%,成为

第二,美国32%第一】、人口增长【1873年4100;1895年5200;1913年6700万】、大学生数量【1871年1.3万,320/百万;1901年3.4万,640/百万】 2.6韦伯的时代(下) 跛足巨人——问题

1、 工业化的社会结果:工人/市民阶层

【传统农业国家,农村人口转移】【劳资双方的冲突】 2、既得利益者:容克阶层(junker)

-土地所有者:韦伯《德国东部农业工人状况》1892;容克阶层反对工业化 -官僚体系【191855%官员是贵族】

-外交政策 容克阶层把持德国全部外交政策【1914年,外交高官中资产阶级只有11人】 -军队 容克阶层,贵族比例平均65%, 帝国的政治架构

议会大厦:保守派、天主教中央党、自由派、社会主义 转折性的历史事件:社会党人法1878.10.19 -红色幽灵【社会主义者】 -1871-1873:631次罢工 -1878.1社会主义者刺杀德皇

-俾斯麦称工会为“帝国敌人”,通过《社会党人法》

“自上而下的革命”【改良或者内部修正,家长制的统治,一种修正】

“国家的船舵掌握在一个强有力的地主手中。千百万德国工人和广大的资产阶级都对这个人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因为俾斯麦的每一言行都带有一个无法抹去的特征,即从根本上轻蔑人类。这个特征也是宗法家长制度的一个特征。最近一些年来,我们已反复看到,仅仅暗示要使用自上而下的家长方式,就会引起暴风雨般的抗议。”——韦伯《农业工人状况》 内部/向外移民 -1873大萧条 -1876农业危机

【大量民众逃离祖国,向美国】 文化斗争(Kulturkampf)

-帝国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冲突【权力,权威在谁】 -俾斯麦和庇护九世之间的冲突 -教皇无谬误【教会的教条】 德皇威廉二世(在位1890-1918)

为德国寻找“太阳下的位置”,好大喜功给国家带来损失

“英国的国王拥有荣誉和权力,而德国皇帝只是拥有虚荣和权力的假象。只知道收税的王朝也只具有步兵下士的智慧”——韦伯1908

德国社会史学家Hans-Ulrich Wehler特殊道路论 认为德国例外论

1、经济、工业方面迅速完成现代化,但是政治没有实现 2、社会达尔文主义

3、错误的自我认识+过高的民族感 4、对外扩展+对内压制 为德国一战战败埋下伏笔 一战

“每一次胜利都让我们更远离和平”——韦伯1915年10月 韦伯一战时在战地医院任职

-1918年11月3日“背上的一刀”:基尔港水兵“起义/叛变”【军官命令士兵进入公海与英军作战】:国内问题总崩溃

“血腥的狂欢会”——镇压

韦伯参加凡尔赛合会,要求德国指挥鲁登道夫等人向协约国自首

韦伯的生平和德意志帝国,深深的悲剧性——清醒的看到危机积累,但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对人类持有悲观的立场:“在进入人类历史位置的未来的门上写着‘放弃一切希望,未来不是一场人类和平

与幸福的梦境’”——韦伯1894年弗莱堡大学就职演讲。 10.26

一、理解社会学的定义

Verstehende Soziologie/interpretive sociology Verstehen理解 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这个词具有多重含义,下面仅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予以定义)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soziales Handeln)进行诠释性的理解(deutend verstehen),并从而对社会行动及其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所谓‘行动’(Handeln)意指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subjektiver Sinn)——不论外显或内隐,不作为或容忍默认。‘社会的’行动则指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为(Verhalten),而且指向其过程的这种行动。”——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第3页 关键概念:

行为(Verhalten/behavior)

行动(Handeln/action):带有主观意义(Sinn)的行为; 社会行动:指向他人 诠释性的理解

韦伯受到了德国哲学(尤其是解释学)的影响。 二、理解社会学的学术背景

?欧洲背景:伴随着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崛起,哲学中的实证主义(Positivism)思潮的兴起;根植于科学发展黄金时代背后有一套特殊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穆勒(John Stuart Mill):“社会现象的法则不外是人类本性的行为和激情的法则??在社会现象中,原因的组合就是普遍法则。”——《逻辑学体系》1843;也即假定了人的行为和自然现象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德国背景:德国具有深厚的传统

康德主义(Kantianism)二元论:物自体(das Ding an sich) vs. 现象(Erscheinung);先天综合判断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83 《人文科学导论》;人文科学vs.自然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 vs. Naturwissenschaften;

Geist(精神):不能直接等同于英语中所spirit,有学者建议翻译为culture——后来韦伯也称自己的社会学是文化科学(Kulturwissenschaft)的一部分。

狄尔泰认为人文科学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科学,来抵制自然科学化; 理由:精神活动的特征;目的、意图;价值、评价;规范、规则 ?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

19世纪末:口号“返回康德!”马堡学派/西南(巴登)学派;

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历史与自然科学》(Geschichte und Naturwissenschaft, 1894); 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Kulturwissenschaften und Naturwissenschaften, 1899)

新康德主义的科学观:科学(Wissenschaft);认识是“改造(Umbilden)而非反映”——来源于康德的二元论(物自体/现象)

同质的不连续体 自然 自然科学 法则知识 异质的连续体 历史 文化科学 表意知识 三、理解社会学要点 ? 个人 vs. 集体构造

“行动,从行为主观可理解的方向来看,只存在于当它是一个或是更多个个人的行为时。”

“为了其他的认知目的——例如,法律的——或实际的目的,则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是方便甚至是不可避免地会将社会的构成体(Gebilde),像政府、会社、股份公司、基金会等,是同如个人般地来对待,譬

如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或与法律有关行动的当事人(如“法人”)。但从社会学对于行动主体理解性的诠释来说,这些集体构造必须被视为只不过是特殊行动组织模式和结果,因为这些个人是主观可理解性行动唯一的承载者(Tr?ger)。”——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第16页 ?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社会学中并没有像个人的集合体去‘行动’这类的东西。当社会学论及如政府、国家、民族、公司、家庭或军团等类似的集体构造时,毋宁只在指称某些种类的个人实际或可能的社会行动的过程而已。”——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第17-8页

基本假定: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主观状态有所意识。

重点:并非说个人的自私自利,而是个人行动的意义在理解社会行为中具有优先性。反对将机构作为一个类似个人那样具有意志和意义的个体。

“对它(社会学)而言,不存在‘行动着的’的集体人格。当它谈及‘国家’、‘民族’,或者‘股份公司’,或者‘家庭’,或者‘军队’,或者类似的‘机构’(Anstalt)时,它所指的毋宁说仅仅是个人的实际的或者作为可能构想出来的社会行为的一种特定形式的结果??”——韦伯《经济与社会》第47页(译文有修改) 康德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就提高过“天意”:大国的某些指标是相对恒定的。

社会行动(Soziales Handeln)的特征:动机(Motiv/motive);[主观]意义(Sinn/meaning) 理解(Verstehen):

直接[观察]的理解(aktuelles Verstehen):在做什么? 解释性的理解(erkl?rendes Verstehen):为什么做?e动机 意义关联(Sinnzusammenhang) [韦伯自己的例子:砍柴、开枪]

“从事相同的行动,并不是理解的必要先决条件:‘要理解凯撒,不一定要成为凯撒。’”——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第5页

[讨论:要理解凯撒,一定要成为凯撒吗?]

意义与统计;因果性(causality) vs. 相关性(correlation) 韦伯 vs. 涂尔干

为何韦伯对奥芬巴赫的结论(第一卷第一章)不满?

“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zutreffend)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个典型的行动(可理解的行动类型)所作的因果性诠释,意指其被宣称是典型的过程,既可以在意义上妥当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因果妥当地(不论何种程度)确认。不管我们处理的是外在的或心理的过程,也无论这种过程的规律性在精确估算下的几率有多高,只要缺乏意义的妥当性,它就仍然是个不可理解的统计几率而已。”——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第15页 因果性(causality) vs. 相关性(correlation) 统计相关≠因果关系

谬误一:cum hoc ergo propter hoc (with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 谬误二: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 例子:

1.伪相关:“铀矿工人和一般人寿命一样长。” 2.“游泳死亡人数越高,冰淇淋卖得越多。” 理想型+价值判断无涉(略) 【课堂笔记】

“星空”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星空是实然,道德是应然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什么区别?

理解社会学

行为、行动、社会行动——韦伯做的三分的范畴 “社会学(这测词具有多重含义,)??” 理解社会学的学术背景 ·欧洲背景

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崛起 穆勒

“社会现象的法则则不外是人类本性的行为和激情的法则??在社会现象中,原因的组合就是普遍法则”——《逻辑学体系》1843 Law——法则 ·德国背景

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ism)【影响了韦伯】 19世纪末:口号“返回康德” 马堡学派/西南(巴登)学派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新康德主义的科学观

科学 认识是“改造而非反映” 自然科学追求法则性的只是 文化科学表意知识;异质的连续体 理解社会学要点

韦伯做的三分:行为、行动、社会行动 行为:生理性的 行动:带有目的意图 社会行动: 主观上的意义 个体vs.集体构造

“行动,从行为主观可理解的方向来看,只存在于当它是一个或是更多个个人的行为时”

“为了其他的认知目的——例如,法律的——或实际的目的,则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是方便甚至是不可避免地将社会的构成体,像政府、会社、股份公司、基金会等,是同如个人般地来对待,譬如作为权利义务地主体或于法律有关行动的当事人??个人是主观可理解性行动唯一的承载者”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如何认识社会行动

11.9宗教在未来会消亡吗?

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宗教随时代而发展 宗教的本质是一种信仰?——什么是宗教?

慕课第三周 宗教与资本主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作品集的第十二册 3.1信仰与社会分层

“在近代的企业里,资本家与企业经营者、连同熟练的上层劳动阶层,特别是在技术上或商业上受过较高教育训练者,全部都带有非常浓重的基督新教的色彩”——P9-10

人口学统计问题:马丁·奥芬巴赫【韦伯的学生】1901论文:《信仰与社会分层:巴登州天主教徒和新教

徒经济状况的研究》研究的现象:

(1)1895年巴登州不同信仰人群课税状况,根据收入课税,犹太教徒经营垄断性行业,因此纳税交的多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但是新教徒交税是天主教徒的交税的两倍【然而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生活条件差异不大】【教材P10注4】。

(2)教育状况。实业高中和高级职校中,新教徒的比例高于天主教徒。【然而在巴登州新教徒:天主教徒:犹太人——37:61.3:1.5】 流行解释:

(1)“属于何种宗派似乎并不是经济现象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到可以说是其结果”P10 (2)经济现象决定宗教(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桑巴特【1863-1941】的理论:1902年《近代资本主义》第三部分,认为获利欲/营利欲是资本主义精神起源,新教是资本主义的结果。

(4)韦伯认定的原因:“得自教育的精神特性,以及特别是此处经由故乡和双亲家庭的宗教气氛所制约的教育方向,决定了职业的选择与往后的职业命运”P13.

精神特性,伦理【Ethos】,生活方式,是近义词 本书的主要探究的目标:

“生活态度之所以不同,主要必须从宗教信仰的恒久的内在特质当中来寻求,而不是单只求之于其一时所处的外在历史-政治情况”P14 3.2出世与俗世:一种定式化的解释

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差异。经济上等方面。一种定式化的解释 天主教:“超尘出世”的特质

“天主教较强烈的‘超尘出世’、其最高理想所显示的禁欲特色,必然导致其信奉者对于此世的财货不大感兴趣”P15

新教:“俗世享乐”?【当时有人认为】

韦伯对此提出反例:法国加尔文教徒——法国工业和资本主义的重要担纲者同样超尘出世

“天主教(所谓的!)‘超尘出世’、基督教(所谓的!)唯物主义的‘俗世享乐’以及诸如此类的许多观念,在此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既不符现今的情况,至少更不切合既往的过去”——P16 不赞同定式化的解释 基督教徒的救赎观和世界观 此世和彼世,死亡是区隔两世的东西 此世:自然、朽坏、肉身、暂时、人 彼世:超自然、神圣、灵魂、永恒、神 对于传统基督徒来说,轻视此世,超尘出世 设问:超尘出世和资本主义

“一方是超尘出世、禁欲与宗教虔诚,另一方是资本主义营利生活的参与,二者的整个对立难道不是反而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性?”P17【超尘出世和资本主义之间】 内在亲和性:化学原子的亲和性 超尘出世和财富关联的例子 加尔文派:法国、荷兰 改革宗(路德宗):德国 教友派:英国、北美

门诺派:尼德兰【荷兰、比利时】、德国 虔敬派:莱茵河地区和卡尔夫

【这些都是新教教派,都有超尘出世的思想,但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韦伯确定的研究方向

因此韦伯认为“如果说昔日的新教精神的某些特定表征与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某种内在亲和性存在的化,应从其纯粹宗教特性当中去寻求。”——P21 3.3何谓“苦行”

核心的概念——苦行、禁欲【Askese】 词源:希腊语

字面含义:练习、训练、修行

苦行行为:斋戒(素食、禁食)、独居、冥想、放弃睡眠、放弃财产、乞讨、不定居、不洗澡、不理发、不剪指甲、放弃性行为、禁言?? 印度教中的苦行Tapas:

赤身裸体的印度教徒、瑜伽、睡在钉板上的瑜伽 佛教中的苦行:佛陀

伊斯兰教的苦行:zuhd\\fakir

德尔维希派乞讨者、极端的酷刑方式、苏菲派进行旋转 基督宗教中的苦行:

耶稣的苦行、沙漠教父(3世纪)

柱顶僧人(4-5世纪);最极端的是西蒙【390-459】,423年登上叙利亚的柱子,一直到459 【现代职业伦理和个人主义】 3.4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毁誉参半、爱恨交加 物质极大丰富、压迫剥削

韦伯的方法论——理想型【纯粹型、理念型】

思维图像,将现象中最纯粹的东西提炼出来【高富帅、屌丝】,形成一种概念工具,理解文化意义 韦伯的用法:资本主义、理性主义 价值判断无涉(阙如)=价值+判断+无涉

针对讲坛社会主义,大学教师能否在课堂教授其个人的价值? 科学研究自身能够产生价值判断? 有人认为,规范原则,而非建构原则 对资本主义精神举例说明 1、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一个美国人”“清教徒美德的无暇代表”

1726十三种美德:节制、寡言、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节、谦虚 1748《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 富兰克林式的资本主义精神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钱能生钱” 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界定

“本文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指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因为,此处所谈的仅止于此种欧洲-美国的资本主义,这自然是由于提问的方式使然。在中国、印度、巴比伦,在古代与中世纪,都曾有过‘资本主义’。然而,我们将看到,它们全都欠缺那种独特的风格”P28

韦伯将资本主义区分为两种,广义的资本主义和狭义的资本主义(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独特的风格”

“赚钱,赚更多的钱,并严格回避一切天生自然的享乐。单就个人而言自己的‘幸福’或‘利益’而言,这不只是完完全全的超越,而且简直是极为不合理性。营利变成人生的目的,而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手段”

营利变成目的本身。营利的目的是营利

“铜墙铁壁”

“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个巨大的宇宙,个人呱呱坠地于其中,对他而言,至少作为个体,这是个他必须生活在里头的既存的、事实上如铜墙铁壁般的桎梏”P31

铜墙铁壁般的桎梏,是指资本主义对于个人而言的强制性,经济秩序对个人的压制和个人的无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流水线上长时间劳动,机械;经济秩序对个人的压制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区别

“对于钱财的‘欲求’有多大程度不同的发展,并非区别的分殊所在。贪财于吾人所知的人类历史同其久远”——P33 欲求不是区别 传统主义

要发展出资本主义精神,要克服的是传统主义, 发现:提高单件工资,劳动者工作量反而减少 “知足”的心态,是传统主义的核心精神状态

“人们并非‘天生’就想要赚得愈多愈好,而是想单纯地过活,过他所习惯的生活,而且只要赚到足以应付这样的生活就好”P35

现代资本主义要克服这种知足心态

“巨额的财富赚了来,但不放贷取息,而是不断投资到事业上;昔日安逸舒适的生活态度,让位给刻苦的清醒冷静;迎头跟进的人就出人头地,因为他们不愿消费,只想赚钱;仍想按老路子过活的人势必得节衣缩食。而且,在此至关重要的,在这类的情形里通常并不是什么新货币的注入,才带动了此番的变革,而是新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灌注了进来”——P42

3.5路德的职业观 现代职业观兴起的过程

职业Calling,Beruf:志业、天职【宗教来源的意味】

“如今明显无误的是,在德文的‘Beruf’这个字里,而且在或许更加清楚表示的英文‘Calling’一字里,至少提示着一个宗教观念:由神所交付的使命aufgabe” 职业和圣经翻译

“这个字的现代意义反倒是源自圣经的翻译,尤其是来自翻译者的精神,而非原文的精神。”P52 圣经中的“职业观” 【宗教改革之前】

人为何要工作?——失乐园的隐喻,劳动是对人类犯下的原罪的惩罚 新约中的“反商主义”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

中世纪的职业观:神学家阿奎那【1225-1274】——世俗劳动属于生物性的事,是信仰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础,但无关乎道德。

修院和俗世的工作:“双重道德”命令、劝告(针对修道士)【对修道士特权的保障】;宗教改革之后,消除命令和劝告之间的区别。埃科《玫瑰之名》中世纪的辛苦的修院生活

“路德的职业概念无从摆脱传统主义的束缚。职业就是人应将之视为神的旨意而甘愿接受且‘顺从’的事。此一色彩的强调,掩盖了天职观里的另一种思想,亦即职业劳动本来就是一种或唯一那种由神赋予的任务”【韦伯认为路德的职业观与传统主义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无法从中产生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 加尔文教派:“另一种精神”

弥尔顿【1608-1674】《失乐园》(清教之神曲)

“整个俗世横在他们的面前,那里他们可以寻找安息之处,并以上帝为其引导”

清教徒的严肃的现世关怀,将现世内生活视为任务,这种任务是由上帝赋予的。韦伯认为这种现世精神不能被简单的归为国民性。

未曾想见的结果。

“我们必须老实承认,宗教改革的文化影响有大部分,是改革者的事业未曾想见、甚或正非自己所愿见的结果,也就是往往和他们自己所想的一切颇为隔阂,甚至正相悖反”P67-68 意图和结果的背反

“未曾预见、或正非自己所愿见的结果”

主观意图和客观结果之间的偏差,产生连带效应和副作用

Wolfgang Schluchter:韦伯研究的教皇,他认为韦伯要处理的问题是,理念是以何种方式在历史当中发挥作用的?

意图与结果悖反,为了反对他的单因论 韦伯反对“单因论” 反对单向的考察

“我们也绝对无意主张荒谬而教条式的命题,譬如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只能够是宗教改革的某些影响的结果,甚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宗教改革的产物。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的某些重要形态,比起宗教改革,老早就存在的这个历史事实,已断然驳斥了如上的主张”P68 第二卷的研究计划

1、 确认宗教信仰与职业伦理之间的“亲和性” 2、 宗教运动如何影响物质文化及其方向? 测验:

1、 在第一卷,韦伯提出【超尘出世和资本主义之间为何存在内在亲和性?】 2、 韦伯认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独特风格是【将赚钱作为目的本身】

3、 韦伯的学生奥芬巴赫对巴登州不同信仰群体的研究,发现了什么【新教徒的平均课税高于天主教徒】 4、 Askese的意思【修炼、训练、练习】 5、 巴桑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获利欲】 6、 【伊斯兰教苏菲派】通过舞蹈来进行苦行

7、 韦伯将【本杰明·富兰克林】当作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人格化代表

8、 韦伯无法同意【清教徒认为现世是没有价值的】,他同意【Beruf一词带有天职的含义】【路德将职业

劳动本身视作使命】【宗教改革的许多文化影响是改革者预料之外的结果】 9、 传统主义心态的核心特质是【知足】 第四周慕课 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 4.1世界宗教状况 世界的宗教版图

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

结论:几乎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有宗教的存在

世界的宗教人口(2010)美国Pew研究所2012年研究, 宗教人口57亿,83%>75% 基督宗教第一 22亿(32%) 伊斯兰教第二 16亿(23%) 印度教第三 10亿(15%) 佛教第四 5亿(7%) 犹太教第五 0.14亿(0.2%) 4.2什么是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泛称为亚伯拉罕诸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 三个世界性的大宗教: -犹太教 -基督宗教

-伊斯兰教

【印度教、佛教不是以亚伯拉罕宗教为源】 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的派别

以耶稣(Jesus)为基督(Christ)——判别基督宗教最重要的标准 基督教最早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派别运动 基督的本意是“受膏者”,弥赛亚

犹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区别:在犹太教中,将耶稣认为先知‘在基督宗教中,将耶稣认为是基督,受膏者? 基督宗教的主要派别分类: 1、 天主教 10.9亿 2、 东正教 2.6亿 3、 新教 8.0亿 4、 其他

基督宗教的全球密度

欧洲、非洲、南美洲【从人数来看,是世界基督宗教第一大州】 基督徒的全球分布

美洲、欧洲、非洲、亚洲【2011年pew研究所】 4.3基督宗教的历史脉络 耶路撒冷“遭遇”雅典 理性和信仰——两条主线

雅典——西方哲学、科学、政治的起源——西方文明的一种路径

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都是亚伯拉罕诸宗教)的共同的圣城。——信仰——西方文明的一种路径

基督宗教派别形成的神学原因 1、 对圣经的不同理解

2、 耶路撒冷遭遇雅典:耶稣基督信仰VS.希腊哲学,哲学与信仰交织,产生一些神学观念

三位一体(Holy Trinity):处理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

罗马与早期教会 基督徒受到迫害

转折点,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宗教极大派别的形成

从1世纪早期教会-21世纪 天主教会(大公教会)CatholicChurch

经过5世纪大公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确定三位一体的核心信仰,持有不同意见的就脱离出来,如二位二信的聂斯脱里派、东方正教会。【聂斯脱里派在唐朝进入中国,西安的碑】 第一次大规模的教会分裂-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11世纪,1054年教会大分裂:东正教会和天主(大公)教会分离 东西方教会的矛盾——与罗马帝国残留的政治遗产有关 1、-教会的中心 东部:君士坦丁堡 西部:罗马 2、-仪式语言 东部:希腊 西部:拉丁语

3、神学差异:“和子句”之争【导火索】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尼西亚信经》

(从圣父出来)

-拉丁语版本(从圣父和圣子出来),不同的翻译成为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导火索 结果:1054年东西教会相互绝罚(相互开除,最高处罚) 第二次大的分裂——16世纪宗教改革

产生新教Protestantism(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是现代西方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 产生英国国教会Anglicanism(但是不把它作为基督宗教之一) 德国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最早】 原本是天主教修士

1517.10.3195条论纲,主要诉求是反对天主教购买赎罪券,反对教会腐败 路德的改革内容

-因信称义(sola fide)【只有坚持信仰才能称为义人】

-古登堡的印刷术,民众直接阅读圣经,翻译德语圣经,激起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感 -路德宗(信义宗)指此次改革 瑞士的宗教改革 -茨温利【1484-1531】

-加尔文【1509-1564】:日内瓦教会领袖

神学特色:加尔文提出预定论(Predestination) 加尔文宗-归正宗 英国的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

1534年至尊法案、让英王为教会最高领袖,拒绝向梵蒂冈交宗教税负 英国国教会,又称为圣公会、安立甘宗 英国的宗教改革(2) 半吊子改革,middle way

一方面,在教义和教理上拒斥了教会;但是保留天主教完整的金字塔结构,世俗的政权和教会的教权保留,为后来的宗教迫害提供条件

女儿玛丽一世【1516-1558】(血腥玛丽),信仰天主教,推翻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对新教徒进行宗教迫害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改回英国国教教会 【产生宗教宽容观念】

产生清教徒(Puritan)运动,要求对未完成的宗教改革继续进行下去,受到迫害,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国 《都德王朝》——宗教改革的历史 4.4基督宗教对西方文明的塑造 铸模效应 正面:

器物文明:建筑,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曾是基督教堂,现在为伊斯兰】 哥特式和巴特勒建筑 蕴含的观念:彰显神的力量 造型艺术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天顶 音乐

巴赫 莱比锡 唱诗班 宗教性的动机 基督宗教与政治

(1) 中世纪,世俗政权的基础,建立在神学观念——君权神授 (2) 天赋人权Gottebenbildichkeit

圣经来源:“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美国的人权运动、废奴运动

人的尊严、权利、人权——上帝本身的神圣意志

(3) 协商制度(议事规则)

天主教会的教皇选举,圣彼得大教堂,冒出白烟,选出新教皇

(4) 使命感

传教士

美元美钞“in god we trust”

上帝的选民,肩负神圣的使命,优越感,政治作为与行动的驱动力;西班牙和葡萄牙,新大陆,使命感的驱使

(5) 契约精神

约,人跟神订立的约 加上罗马法的传统

负面:

1、基督宗教的对外冲突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十次)【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一方面是信仰、一方面是财富利益的冲突】 2、基督宗教的内部冲突:宗教战争 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现在的德国】人口大量减少

最极端的例子:圣巴托罗缪之夜1572.8.24天主教派屠杀新教徒大仲马——《玛戈皇后》 内部冲突直到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之后告一段落 重申1555年奥古斯堡协定的原则——教随君定

这个合约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分界,的宗教版图 测验

1、 对基督宗教兴起起到转折性作用的罗马皇帝是【君士坦丁】

2、 当新一任教皇经红衣主教团选举产生时,圣彼得大教堂的烟囱会冒出白色的烟 3、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表现【聂斯脱利派】在中国的历史 4、 马丁路徳在【维滕堡】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慕课第五周——入世苦行的宗教基础 5.1信仰与理性

【韦伯提出,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和宗教改革之后某些新教教派的伦理之间存在某些选择性的亲缘性。之前提到,韦伯是如何阐明的】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矛盾?

这种矛盾可以追溯道,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宗教批判 1、 霍尔巴赫“基督教依靠的是欺骗、无知和轻信” 2、 狄德罗“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3、 伏尔泰“假如上帝并不存在,那就必须把它造出” 世俗化命题【基本假设,宗教与现代性不相容】 Jose Casanova区分三个子命题 1、 宗教衰弱-消亡

2、 功能分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功能获得自主性,摆脱教会的控制) 3、 私人化(宗教成为私人化事情,在公共领域中没有宗教的声音) 是一种实然命题:可错、可检验。60年代很多宗教社会学提出反对

启蒙哲学家对宗教反对的缘由——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君权神授的反对,例子:拿破仑加冕1804.12.2,不需要教皇的授权 世俗主义Secularism -规范性:应然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在未来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消失 -特定的人类发展观

-基本假设:现代性与宗教不相容 5.2苦行与新教教派

韦伯在第二章中提出,选择亲缘性,现代资本主义精神诞生和宗教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现代性、现代化产生都受到宗教伦理的推动作用 第一卷中韦伯提出的总问题: 理念如何在历史中起作用?

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经济制度?【宗教层面】 第一卷韦伯的论证思路:

1、 出发点:奥芬巴赫的发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经济-职业的差异;排除“俗世享乐”说 2、 资本主义精神:反传统主义;职业义务vs.营利欲;经济理性主义 3、 职业观的研究:路德vs.加尔文;加尔文派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关联 4、 总问题:理念如何在历史中起作用?——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经济制度? 【如何具体论证】

苦行基督新教的历史担纲者(承担者) 1、 17世纪西欧的加尔文派calvinism 2、 虔敬派pietism:集中于德国虔敬派 3、 (盎格鲁撒克逊的)卫理公会methodism

4、 从再洗礼派anabaptism运动中生长出来的诸教派:洗礼派、门诺派、教友派 5、 清教派puritanism

担纲者,体现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则——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宗教改革者加尔文 1509-1564【最核心的论证部分】 1532年,归信基督新教 1536年发表基督教要义 1541年建立日内瓦改革宗教会 参见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加尔文的神学特色

1、神恩蒙选【获得拯救,被上帝拣选,是由上帝对人的恩宠决定,而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 2、预定论(预选说/前定论) (1)预定论得前身来源:圣经基础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马书8:30)

(2)预定论的圣经来源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称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的儿子的名分、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以弗所书1:4-6

【预定论是如何影响加尔文信徒的生活,逐步论证】 (3)预定论的神学基础 基督教中的神的属性:

全知omniscience 全能omnipotence 全在omnipresence 至善monibenevolence 超越transcendence 绝对absolute

在旧约中,上帝更像一个暴力的父亲的形象,在新约中,更具人性

“双重的神”:三位一体的内在张力:旧约中的神具有极大的权威,随意毁灭一个城市;新约中的耶稣更接近一个人——加尔文更为着重超越和绝对的神——拣选的绝对权在神,而不是人。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神的“奥秘旨意”,凡人无法参透 “可怕的裁定”

“并非神为人而存在,反倒是人为神而存在,并且,宇宙万象??若有什么意义可言,也仅止于作为神荣耀自己尊高的手段而已”(82-83)

对加尔文派每一个信徒而言,“空前的孤独感”

“对宗教改革的那个时代而言,人生最重大的事莫过于永恒的救赎,如今就此他只能独行其道,去面对自亘古以来既已确定的命运。没人能帮助”(83) 天主教的救赎方式、身边人的关怀无能为力 可能是西方个人主义的来源 现世的目的

“加尔文派信徒在世上的社会活动,单只是‘为了荣耀神’。所以,为了此世的整体之生活之故而从事职业劳动,也就带有这种性格”89【获得成就不是为了享乐】 成就的目标和指向性,指向信仰的神 对“救赎确证”的疑问

加尔文教徒在生活中不断进行救赎确证:我是被拣选的吗?而我又如何能确知这拣选?90 两种劝告的出现

“其一是,每个人都有义务相信自己是选民”

“其二是,谆谆教诲人要以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来作为获得那种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92-93 系统的生活方法

“是自己创造的,要在时时刻刻都面对被选或被抛弃的、有系统的自我检视下形成。” 加尔文教徒时刻诚惶诚恐,反省当下,是否符合神的要求

“加尔文派的神所要求于其信徒的,不是个别的‘善行’。而是提升成体系的圣洁生活”100 韦伯认为,这样一种神学的观念,塑造出笼罩整体生活样式的一套首尾一贯的方法

理性化-禁欲(苦行)的关系【苦行与理性是有关的,因此信仰与理性也不是对立的】 1、 恒常的反省 2、 克服自然状态

3、 形成独特的苦行性格,形成首尾一贯,追求理性的生活方式 4、 最后形成理性化

韦伯认为,要产生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精神,首先要克服的是【传统主义】 清教徒苦行(禁欲)的目的

“使人过一种警醒、自觉而明彻的生活,而其最迫切的课题使去除无拘无束、本能的生活,最重要的手段则是让信徒的生活样式有秩序”104

“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此后任何一个基督徒都必须是个僧侣终其一生”106

“基督教的禁欲,起初是逃离俗世而隐于孤寂,虽然也从修道院里伸手,借由教会来支配其所弃绝的俗世;

不过,对俗世日常生活自然天成无拘无束的性格,却也大体上任其自由。如今,此种禁欲则封起了修道院的大门,转身步入市井红尘,着手将自己的方法论灌注到俗世的日常生活中,企图将之改造成一种在现世里却又不属于俗世也不是为了此世的理性生活”146

反对常见的观点,反对宗教与理性的对立。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 小结: 恩宠拣选的身份

无法凭借任何巫术、圣礼、忏悔或善功获得 唯一保证:证明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同于自然人

结果:要在生活样式里讲求方法地审视自己地恩宠状态地动机,以及将生活禁欲化的驱动力

理性的构建自己的生存:“着眼于彼世而在现世内进行生活样式的理性化,这是禁欲的基督新教的职业观所造就的结果”

5.3苦行与资本主义精神 苦行与资本主义精神诞生的关系

一种宗教观念如何最终落实,成为经济日常社会准则? 论证:

清教的代表:巴克斯特,清教徒的精神,俭朴;撰写《基督徒指南》,被称为“清教道德神学最为集大成的一部纲要”

巴克斯特的财富观和时间观 当时流行的看法:财富本身非常危险

但是巴克斯特认为:“道德上真正要拒斥的,是在财产上的安然歇息,是财富的享受及随之而来的怠惰与肉欲尤其是离弃‘神圣’生活的追求”150财富本身不是罪恶

巴克斯特认为浪费时间是首恶:“时间无限宝贵,丧失每一刻钟就是丧失为增耀神的荣光而劳动的每一刻钟” 巴克斯特的劳动观

劝勉人要刻苦地持续肉体劳动或精神劳动,劳动的动机和目的指向彼世 双重动机:

-劳动是有效的禁欲手段

“劳动特别是一切诱惑的特效预防针”“在自己的职业里刻苦劳动” -劳动根本上是神所规定的生活目的本身 劳动是为了劳动自己,绝对命令 劳动的目的是目的 分工赞美论

亚当·斯密的功利主义说明

“职业的专门化,由于能使劳动者的技术熟练,所以促成劳动成果在质与量上的提升,也因此对公共福祉有所贡献”156 巴克斯特的清教特征:

-要求理性的职业劳动:有系统、讲求方法 -“你可以为神劳动而致富” -致富使召命,贫穷有损神的荣光 职业的伦理意义 “神祝福他的事业。” 路德的职业(Beruf)概念 资本主义风格(Ethos): ? 犹太人:贱民资本主义

? 清教徒:具有理性的市民经营与理性的组织劳动的风格。

反对无拘无束地享受人生及生活乐趣

“守财”精神:受神恩宠而被托付管理财货;财产:责任感;为神荣耀而保有财产;以不休止的劳动来增加财产。

当下的中国的财富

西方资本主义:财富不是为享乐目的,而是为了神,荣耀上帝 从劳动最光荣——从发财最光荣

【韦伯认为,清教徒苦行主要体现在劳动】 小结: 1、 入世苦行

2、 抵制自由享乐,反对奢侈消费 3、 对抗财产的非理性使用 4、 以致富为终极目的而追求财富 5、 以世俗劳动为至高的苦行手段

6、 “通过禁欲的强制节约而导致资本形成”175 违背了价值中立的原则 韦伯批评“断根”的资本主义 从宗教人到经济人 1、 朝圣者被经济人所取代 2、 形成独特的市民职业风格

“当思想的宗教根基枯死之后,功利的倾向不知不觉地潜入称雄”182 “宇宙秩序”

“清教徒想要成为职业人——而我们则必须成为职业人。因为,禁欲已从僧院步入职业生活,并开始支配世俗道德,从而助长近代经济秩序的(虽然受到机械生产的技术与经济的前提条件所束缚)那个巨大宇宙的诞生;而这宇宙秩序如今以压倒性的强制力,决定着出生在此一机制当中的每一个人(不只是直接从事经济营利活动的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恐怕直到最后一车的化石原料燃尽为止,都还是如此。”187 【宇宙秩序的经济秩序有强大、强制性的的力量,个体被迫的卷入和参与】 钢铁牢笼说

“依巴克斯特的见解,对于外在事物的顾虑,应该只是像件披在圣徒肩上随时可以卸下的薄斗篷。然而,命运却使得这件斗篷变成了钢铁般的牢笼。禁欲已着手改造世界,并在这世界踏实地发挥作用,结果是,这世间地物资财货,如今已史无前例地赢得了君临人类之巨大且终究无以从其中逃脱的力量。如今,禁欲的精神已溜出了这牢笼——是否永远,只有天晓得。总之,获胜的资本主义,既已盘根在机械文明的基础上,它再也不需要这样的支柱。”187

“没有人知道,将来会是谁住在这个牢笼里。在这惊人发展的重点,是否会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旧有的思维与理想是否会强劲地复活?或者,要是两者皆非,那么会是以一种病态地自尊自大来粉饰的、机械化的石化现象。果真如此,对此以文化发展之‘最终极的人物’而言,下面的话可能就是真理:‘无灵魂的专家,无心的享乐人,这空无者竟自负已登上人类前所未达的境界’”188 【对人类文化的担忧】

专家没有灵魂,享乐人没有心肝 资本主义的双重性和内在矛盾 1、 生产方式和组织防范,财富与便利 2、 强制性、压迫感、无力逃脱 11.23【课堂笔记】 个体-组织-宏观层面

生理基础;神经生理学 大脑 上帝头盔

理性化论证 感性化论证 世俗化经验 世俗主义

宗教的衰落、宗教私人化、宗教分化

慕课第六周 韦伯与亚洲

6.1韦伯问题

从单一文化到跨文化比较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最初是以论文发表,写作于1904-1905 韦伯的大的研究计划《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1911-1914写作 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1. 2. 3. 4. 5.

1916:宗教社会学概要、儒教I-IV、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等级与倾向 1916:印度教与佛教 1917:古犹太教I 1918:古犹太教II

1920: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前言vorbemerkung——《宗教社会学文集·第一卷》【生前唯一经过自己整理的然后出版的】 《宗教社会学文集》第一卷·前言

提出问题:“生为近代欧洲之子,在研究世界史时,必然且应当提出如下的问题:即在——且仅在——西方世界,曾出现朝着(至少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性意义及价值方向发展的某些文化现象,这到底该归诸怎样的因果关系呢?” 欧洲文明的特殊道路

-科学【定量的双盲实验性质】 -艺术、音乐 -建筑、绘画 -学术、官吏-官僚制 -政治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的’企业根据我们所知的经济文献,确曾存在于世上所有的文化国度: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古代地中海、西洋中古以及近代”。 广义的资本主义: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 狭义的资本主义:仅仅出现在近代西方 西方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

“西方在近代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是世界其他地区所未曾发展出来的一种:此即(形式上)自由劳动的理性-资本主义的组织,在其他地区则只有初步萌芽而已” 理性资本主义的特质 -家计与经营的分离 -理性的簿记

-理性的劳动组织:市民、资产阶级、普罗大众

核心问题:具有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之市民的经营资本主义的形成——独一无二 最核心的——理性主义 精确细分、效率最大化

-西方科学:精确计算;可计算性

-社会秩序:法律和行政的理性结构

核心问题:西方文化所固有的、特殊心态的“理性主义”产生的机制是?为什么只产生在近代西方?——韦伯问题

“何以在这些国度(中国和印度),无论科学、艺术、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皆未能走上西方独特的理性化的道路?”

首要任务:

认识西方的、尤其是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的独有特质,并说明其起源——经济条件+生活方式。 6.2《儒教与道教》

韦伯在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中第一个研究的是中国。成为单行本《儒教与道教》 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发达的商业没有发展为西方的资本主义?

在1915年出版,在1919年出修订版,二战之后美国学者将其翻译成英文版《中国的宗教》 中文本《儒教与道教》

为什么韦伯将中国的儒教与道教作为他研究的核心? 《儒教与道教》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社会学基础:城市、君侯和神 第二章 社会学基础:封建俸禄国家 第三章 社会学基础: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第四章 社会学基础: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五章 士等级

第六章 儒教的处世之道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正统是儒教,异端是道教

中国的社会特征:传统主义(理想型) 1、 家产官僚制

这个国家的所有的官员、臣民都是皇帝的私产 -中央集权:抵御洪水和外族入侵 -皇帝家族的绝对权威

-金字塔式的官僚结构:对皇帝效忠——家臣 -同质特权团体:维护既得利益 -例子:王安石变法失败

-说明/利弊:家产官僚制高度稳定,反对变革;同质特权团体维护既得利益;金字塔式的官僚结构 中国的城市

欧洲的城市与中国的城市对比

-帝国行政中心,缺乏政治和军事自主权 -缺乏市民中产阶级 -未能摆脱宗族的羁绊 -和乡村比较:城市缺乏自治

原因:古希腊罗马城邦——海上贸易城市;中国——内陆国家

宗族-血缘组织势力 -宗族团体的凝聚力和延续性 “坚不可摧”“无所不能” -家族领袖的卡里斯马权威 士人阶层

-接受“高贵的俗人教育”【不同于欧洲文化中的僧侣】 利弊:

-开放性vs.自主性低 -君子不器vs.缺乏专业能力

垄断性:官僚缙绅凭借身份地位的特权获得——保护性团体 寄生在政治特权之上的经济特权:“内政性的剥削资本主义” 弊端:政府无处不在、软弱无力;官员敛财 “巫术花园”:中国的宗教 -泛神论

-皇帝-国家祭祀 -宗族-祖先崇拜 -民间宗教

-没有宗教先知和强大的僧侣阶层

-儒家的理性主义:抑制迷信的取向,对人生合理性的规划,对伦理的诉求 -精英与民众的冲突:儒教与民间宗教

儒教与清教的比较 儒教 信仰非人格的宇宙秩序;容忍巫术适应世界,维护天人和谐;以秩序为理想 清教 信仰超越的上帝:反对巫术 通过无休止地寻求上帝眼中的美德来驾驭世界,以不断变化为理想 为实现尊严和自我完善而自我克制没有与神圣传统相关联的先知预言;人循规蹈矩,以避免激怒鬼神,要成为君子。 家庭伦理支配一切人际关系。 亲属关系是商业交易、民间社团、法律和公共管理的基础 对大家族之外的人不信任 财富是尊严和自我完善的基础

各世界宗教的理想型(简化版) 否定此世(世界) 肯定此世(世界) 积极的:苦行/动态的生命 主宰世界(基督教) 适应世界(儒教) 消极的:神秘主义/冥想的生命 从世界隐遁(印度教、佛教) 从理论上把握世界(古希腊哲学) 为抑制邪恶本性和实现上帝旨意而自我克制 先知预言创造了传统,而现实世界是邪恶的;人单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达到完善 一切人际关系服从于服侍上帝 理性法规和协定是商业交易、民间社团、法律和公共管理的基础 信仰一切同信仰的兄弟 财富是诱惑,是道德生活的副产品 批评:非历史的研究方法,理想型,中国各朝代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只出现在西方,是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或宗教文化背景

6.3儒家伦理与东亚文明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20世纪60年代

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

特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本地劳动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韦伯提出的问题和理论遭到挑战

对韦伯理论提出质疑的代表人物之一:余英时 1930年生于天津

1950-1955就读香港新亚书院,师从钱穆 1956-1961就读哈弗大学,获博士学位 思考背景

-20世纪50年代大陆史学界:资本主义萌芽讨论 -很多人认为无法用新教伦理解释东亚经济现代化 -贝拉:1957年《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 -重提韦伯问题:中国和亚洲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 余英时的书:《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1985初稿刊于《知识分子》月刊 -1987年单行本

-中心问题:儒释道三教伦理对明清商业发展是否产生推动作用 认为:

中国思想的“入世转向”和儒教伦理

-中唐以来新禅宗、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入世转向” -心性论:天理/人欲、理/气之间的紧张 -“此世”不是适应,而是积极的改造态度 -敬业精神-天职

-“以天下为己任”-入世苦行 -明清儒家的“治生论”-商人精神 -新四民论:商人地位上升-弃儒就贾 -商人伦理:勤俭、诚信不欺天、理、贾道 贾道:合理化

反对的代表人物之二:杜维明 1940年生于昆明

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 1968年毕业于哈佛

1981任哈弗东亚系教授、主任 思想的轨迹

-背景:新加坡把儒家伦理列为中学选修课

-《今日儒家伦理——新加坡的挑战》(1984英文版:1989背景三联版) -儒家:东亚核心价值

二战之后,东亚资本主义的发展,能否说明韦伯错了。 【多元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有另外的途径? 杜维明总结的儒家伦理特征:

1、 义务感:自我约束、修身、取得一致意见和合作 2、 重视教育和礼仪 3、 注重社区和政府的领导

4、 儒家:不是政治化的儒家,而是实际遵守的儒家伦理

5、 哲学人类学/宗教哲学:焦点:做人的观念

6、 韦伯的“适应世界”说可能是错的,儒家是挑战世界

7、 杜维明认为:儒家文明通过积极的个人参与改造现世,并把它纳入道德的秩序 8、 在儒家伦理中也产生了企业精神。 6.4总结与启示 提出问题

韦伯问题引发的思考之一: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经济与文化的双向思维方法

器物与精神:精神在多大程度上规约了器物文明的发展 思考之二:文化有优劣之分吗?

多元论者: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过于浪漫? 实力论:——过于残酷,现实? 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否是西化?【现代化不是西化】

现代化蕴含当代人的自我欣赏,与传统的区隔,但是有没有替代的方案? 传统vs.现代?

传统对于当代人是负担还是资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阻碍还是资源】 思考之三:

文化中心论vs.多元文化论

巴别塔的理论:人类由于不同的预言,永远不能相互理解 人类大同: 什么是中国文化?

慕课上的作业与讨论题:

1、“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个巨大的宇宙,个人呱呱坠地于其中,对他而言,至少作为个体,这是个他必须生活在里头的既存的、事实上如铜墙铁壁般的桎梏。这宇宙强迫个人奉行其经济行为的规范,只要个人是卷入市场关系中的话。制造业者要长期背此规范而行,注定是要被市场经济淘汰,就像劳动者不能或不适应这样的规范,就会变成失业者沦落街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31页) 请结合你本人的经历或者对周围人的观察,围绕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认识,谈谈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小论文。 提示: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隐喻的手法,将“我”描绘为一个巨大的甲壳虫,不断地挣扎,但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样,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将人表现为巨大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工作对他的规训,使得他在结束工作后还保持流水线上的动作,最终被送入精神病院。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会有类似“无能为力”的感觉呢?是否也有一些由于资本主义原则而不得不完成的事情,或者一些无法挣脱的桎梏?

2、请比较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和(你所在国家)当代人的伦理,并总结出三点主要差异和其社会表现,写一篇小论文。

提示:可以首先阅读《韦伯作品集V: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八章中韦伯对儒教与清教的比较。然后结合本课程视频中讲授的内容,以此类推来比较新教伦理与当代人的伦理。可以在家庭关系、对职业、时间、金钱、成功的态度、人和世界的关系等方面来比较两者。以上仅供参考,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比较视角。 讨论稿

1、 政府应当禁止布基尼吗?

2、 宗教在未来是否会消失? 3、 如何看待农村丧葬仪式? 4、 我能理解他人的信仰吗?

5、 要理解凯撒,是否一定要成为凯撒?

1、 什么是理解?

韦伯提出理解的两种样式:或是合理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或者是神入(移情)的,即对于他们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前者既可以是我们对于某一数学命题运算的理解,也可以是对通过选择适当的手段而达到某一目标的行动的理解;神入理解试图在假定的相同情况下重新体验对象当时经历的内心变化。这种理解样式的前提假定是: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人们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内心活动。换言之,这种理解样式的前提假定是一种因果性的基础,或是类似因果性的基础。

韦伯提出的理解是结合两种理解样式的。人的行动和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动机一个是目的,但人的动机有很多种形态,而目的则为理解切合人对的内在状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因此把目标合理作为一种理想化、理念型的建构模型来理解社会行为和文化现象。

2、理解的限度何在?

理解的限度就在于人从根本上是难以摆脱自身价值的立场。要完全做到价值中立是乌托邦,它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却是难以实现的。理解韦伯的理念型,也很难以说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理解是一个程度,接受价值评判和批判的理解过程才是不断深入、神入理解的基础,也是深入、神入理解的困难所在。

理解的另外的限度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张力。人的内在状态是完全私我的领域,但是我们如要达到对于人的行动的独特性的了解,就必须进入行动者的私我领域。这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张力凸显,文化事件本身的精神内容的独特性看来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3、理解何以可能?

理解的基础一个是质料分离,即物质质料和精神活动的分离。理解不准的原理——理解的那个“真”是否存在?

在戴维森的图景中,理解在自我-他人-世界的图景中,在理解他人的问题上有所突破,理解自己和理解世界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理解的可能性完全在于理解者和被理解者主体间性的确立,而主体间性的确立是需要一些简单的理解的,即对于某种世界图景的基本共识。 4、为什么要理解?

理解是主体间性的,失去了含有主体间性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失去了可能与意义。理解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也是为此。 理解的角度

1、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被观察的对象 (1)从自身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

韦伯对于理解社会学有这样的定义: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并根据此而通过社会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对这种活动作出因果解释。

也就是说通过客观、理性的视角去分析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而去分析清楚被观察者的动机以及目的,通过这种分析得到与被观察者相同的选择,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被称作为理解。但是这种理解的局限在于没有将情感等非理性的因素考量入内。 (2)从他人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

也就是一种移情。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想象成被观察者。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像是一个黑盒子,人们很难通过外部看清里面的真实景象。由于时间、空间、背景等一系列限制,即使作为旁观者与被观察者做出近似的决定以及相似的逻辑链条,他们背后的心理状态与想法很难保证一致。你至多能够完成一种对于事件的“重新感受”,要做到“完全重现”是不太可能的。 2、自己对于自己的理解

由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人有时候连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感受都很难确地表示出来,那么与上面的观点想呼应,及时有时候被观察者认为旁观者所述的想法与自己的相似或甚至是相同,其中还是会存在因为个体差异而产生的误差。 补充一个同学提出的例子:

理解这个问题是否有相应的生物学基础。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够发达,可以通过天线等一系列手段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电信号一类的东西,完全传递到他人脑中,是否就是“完全理解”了。 悬而未决的问题

1. 理解是否等等价于了解(阅读传记可以详细了解一个人的背景与生平但是那与理解究竟有多少差距) 2. 合理的解释是否等价于理解

3. 想要提出生活中所有信息中饱含的所有主观价值判断是不现实的,那么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会对理解产生怎样的影响

个人理解与群体理解中的不同.

l 如何定义理解:

绝对化的理解:完全的、彻底的 相对化的理解:部分的、基于个人处理的 l 两种理解 i. 绝对化的理解

基于我们已知的事实碎片,是对对方的原始心理活动的还原。

基于人的经验基础和生理基础,任何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相同,因此,完全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ii.相对化的理解

人类需要相互沟通,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相互理解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必须的。而理解的成立基于人类社会活动共同的事实基础,即生理上的和经验上的共通性。

? 理解的可能性:人具有社会性,人的经验基础和生理基础的相似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共同的社会准则。很好的一个阐述是康德的“先验性”理论

? 理解的不可能:当独立的个体之间差异化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理解就成为不可能,例如语言不通、教育背景不同、代沟

研读指南 总问题:

1、 文化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缘起的?

3、 欧洲(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何在? 第一卷 第一章

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1、 韦伯指出了宗教信仰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哪些关联性?

2、 韦伯为何要反对那种定式化的看法,即天主教超尘出世、新教追求俗世享乐? 3、 新教教会和教派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背景知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之间的差异和历史成因;宗教改革的历史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对天主教和新教异同的讨论。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1、 韦伯将谁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人物? 2、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独特风格是什么?

3、 在韦伯看来,营利欲是不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

4、 什么是“传统主义”? 5、 “天职”是什么意思? 6、 资本主义精神的担纲者是谁?

7、 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对人们的职业观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背景知识: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世界文明史中的经济部分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观

1、 “职业”一词的现代意义从何而来 2、 为什么韦伯认为路德的心态是传统主义?

3、 为什么韦伯认为卡尔文教派具有“另一种精神”? 4、 为什么韦伯认为宗教改革的文化影响是改革者未曾想见的? 5、 请教徒对现世的态度是怎样的? 6、 何谓“价值判断”?

背景知识:路德的神学思想及其特色;基督教神学中现世和彼世的差异;基督教的救赎观念 第二卷 第一章

入世禁欲的宗教改革 1、 什么是“理想型”?

2、 卡尔文教派最具特征的神学教义是什么? 3、 “神的可怕裁定”会对信徒产生怎样的影响? 4、 何谓“世界的除魅”?

5、 为什么说清教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根源? 6、 什么是“上帝预选说”?

7、 什么是卡尔文教徒获得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 8、 为什么说卡尔文教派具有独特的禁欲性格? 9、 卡尔文教派与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有什么区别? 10、什么是理性化?

背景知识:卡尔文神学及其特色;卡尔文的宗教改革过程;世界各大宗教中的禁欲行为及其信仰背景。 第二章

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

1、 巴克斯特为何要劝勉人进行持续的劳动? 2、 巴克斯特的劳动观和阿奎那有什么区别? 3、 为什么职业具有禁欲的意义?

4、 为什么韦伯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宗教根基已经枯萎?

背景知识:各种不同的劳动和职业观念;合理资本主义是什么?比较马克思和韦伯对资本主义的批评。 扩展的问题:

1、 从韦伯的立场如何来看待中国的宗教与文化?(儒教与道教) 2、 如何理解东亚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 3、 儒家伦理是否和新教伦理具有类似的作用?

4、 经济如何反过来对宗教产生影响?《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5、 理解社会学中有哪些观念和方法体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6、 韦伯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有什么局限?

7、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得出的结论今天是否依然成立? 8、 如何看待韦伯的政治学立场?《以学术为业》 历年题目

1、 宗教对于人生的利弊

2、 “卡尔文派信徒在世上的社会活动,单只是‘为了荣耀神’(in majorem gloriam Dei)。所以,为了

此世的整体之生活之故而从事职业劳动,也就带有这种性格。”(《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第89页)。请通过比较加尔文派的职业观和当下中国人的职业观,来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要点:加尔文派的职业观:预定论;神恩蒙选;具有入世苦行(禁欲)特征;成为神的“工具”;最终目的在荣耀神而非人;

当下中国人的职业观:请自行总结。例如(仅供参考):功利主义色彩;工作并非目的本身,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职业伦理的危机(医生、教师、警察等职业的异化);以人(自我、家人等)为中心,而缺乏超越的维度。

注意:有同学忽略了“当下”两字,直接用韦伯的儒教和清教对比来套,是要扣分的。 3、 什么是理解社会学中的“价值判断无涉”(value fr(value free)?你是否赞成该原则?

要点:是“价值判断”无涉,而不是“价值”无涉;有中文翻译为“中立”,不是最恰当;目的在于客观的认识研究对象,避免从一开始就引入带有价值判断的前见,而妨碍了认识;是规范原则,而非建构原则。与价值关联(Wertbeziehung)相对。 赞成和反对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

注意:这个题有个限定,就是“理解社会学中”,因此突出的方法论层面的意义。有同学忽视这个限定,把价值问题的领域无限扩大,然后再加以反驳,属于审题不清。

说明:有一些同学抄了人人小站上Hans-Peter Müller有关价值判断无涉五个维度的分析。这也就是一家之言,很认真并不能加分。

4、“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第五章)请结合你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认识,谈谈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

要点:“铁笼说”体现了韦伯的文化悲观主义;对人类命运的担忧;资本主义“断根”,具有了独立的吞噬一切的强制力;现代性的狂妄自大,例如工具理性独大,忽视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该题不仅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还需要一些平时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独立评价。对专家和享乐人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5、宗教在未来是否会消亡?请简述理由。 要点:回答会和不会都可以,完全开放。

注意:如果要论证“不会”,关键在于说明宗教不可替代的作用或功能;例如提供精神慰藉、克服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终极意义的解释等。或者说明现有宗教会衰落,但新兴宗教会崛起等。如果要论证“会”,那么就要说明为什么,例如科学技术以及其他思想可能替代宗教的核心功能。

注意:有一些同学用上课问卷中83%世界人口是宗教信徒的例子来说明宗教不会衰亡,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并不涉及未来的趋势,属于无效的论证。说实话,国政的几位同学这题答的比较好,因为有相关课程,占了大便宜。

6、我们尤其要谨记在心不可或忘的是:伦理的改革纲领从未是任一宗教改革者??的中心着眼点。??灵魂的救赎,而且只此一端,才是其生涯与事业的核心。他们的伦理目标及将到的实际影响全都锁定在这点上,亦即不外乎是纯粹的宗教动机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老实承认,宗教改革的文化影响有大部分??是改革者的事业未曾想见、甚或正非自己所愿见的结果,也就是往往和他们自己所想的一切颇为隔阂,甚至正相悖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67-68页)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要点:意图和结果的悖反;宗教信徒的意图是寻求救赎,并不在推动什么伦理革新,也不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韦伯突出这一点是说明宗教信仰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选择亲和性”,反对所谓的历史发展“单因论”;韦伯的主要问题是理念如何在历史中发挥作用;造成这种悖反的原因在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行动者无法穷尽所有的外部条件,以及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方法路及视角差异。

6、经济和文化,哪一个对人类历史影响大? 1. 选择题

-韦伯有许多学术名流参加的“学术沙龙”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 -韦伯自称自己是?

-以下哪位对韦伯学术地位的建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涂尔干、罗伯特贝拉、帕森斯、艾森斯塔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姐妹篇是?

-以下哪个不是韦伯学术思想的总命题?(现代化、理想化、行为理论、文明冲突) -以下哪位支持韦伯的“价值无涉”理论?(哈贝马斯、帕森斯、霍克海默、阿多诺) -跟“个人主义”有关(具体忘了??)

-跟“理解社会学”有关(那节课没去,现场分析做的??) -以下哪位提出了中唐以来新禅宗、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入世转向”? 2. 简答题(3选2)

-你认为宗教会消亡吗?为什么? -给了一段材料,问对“天职”的理解。 笔记补充 资本主义:不等于无止境的营利欲

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基于利用交易机会而追求利得的行为,亦即基于(形式上)和平的营利机会;资本计算(Kapitalrechnung) 西方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

重要因素:家计与经营的分离;理性的簿记

理性的劳动组织:市民(Bürger)、资产阶级(Bourgeoisie)、普罗大众 核心问题:“具有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之市民的经营资本主义的形成”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理性主义-西方科学:精确计算;可计算性 社会秩序:法律和行政的理性结构

核心问题:西方文化所固有的、特殊心态的“理性主义”

韦伯问题:“何以在这些国度(中国和印度),无论科学、艺术、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皆未能走上西方独特的理性化的道路?”(第12页)e李约瑟问题

首要任务:认识西方的、尤其是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的独有特质,并说明其起源——经济条件+生活方式

其他材料:

两种繁荣夹缝中的文本——对汉语学术界关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误读的类型学分析

内容提要: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在东西方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繁荣”之中。一边是欧美学界对韦伯研究的“过度繁荣”,另一边是汉语学界因对韦伯翻译和研究不足而造成的“虚假繁荣”。 本文试图首先回到韦伯的文本本身,通过对文本内在定义和结构的疏理,挖掘出韦伯论证的出发点、论证结构、研究方法以及真正的学术旨趣所在。其次,在对历年来汉语学界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大量研究和阐释著作、论文广泛阅读基础之上,从中总结出若干个典型的误读方式,以进行类型学分析。从而找到汉语学界在处理韦伯文本时惯常出现的若干视角偏差,阐明它们背后共同的思维习惯,并在中国乃至东亚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发现某些长时段的问题。

本文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不仅视为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总起点,还将其当作是欧洲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典范。通过这个研究,作者希望在东西方两种韦伯研究的繁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借鉴,来反观儒家伦理倡导者的立论方式和论证手法,以为将

来的汉语学界的韦伯研究、宗教社会学研究,乃至对中国自身宗教和文明之间内在关联的反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儒家伦理 导言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以下简称“《新教伦理》”)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没有远离过批评和争论的风口浪尖。[1]现代学术工业似乎特别垂青曾经隐没德国本土学术界近半个世纪之久的韦伯。很多个彼此矛盾、带有歧义的韦伯形象分别在欧美诸多韦伯诠释学中分别占据了统治地位。关于韦伯的研究著作、论文足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这种局面可以被称为韦伯研究的“过度繁荣”。

但是韦伯却以另一种方式在汉语学术圈登场——他进入汉语学界的视界滞后西方主流学界大约三十年,对他的原著翻译和研究始终显得十分稀缺,整体质量也参差不齐。然而,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韦伯似乎在一夜之间在汉语学界声名雀起。奇怪的是,在其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中文韦伯时常是以一种面具化和符号化的形式充斥于很多汉语学术著作及论文的行文和脚注中。误译、误读加上某些比附和假借,使得韦伯的面目在汉语语境下有时模糊不清,有时又支离破碎——我们姑且称这种状况为汉语学术圈韦伯研究的“虚假繁荣”。

对比欧美学术圈韦伯研究的“过度繁荣”和汉语学术圈的“虚假繁荣”,我们不难发现,《新教伦理》作为韦伯遭受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成为了韦伯在汉语知识界命运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言必称“新教伦理”的局面;另一方面,对《新教伦理》的解读、阐释又是最不彻底的。一些学者没有深入韦伯的原著,而是道听途说地引用所谓“韦伯式命题”(Webersche These),最终变成学术界集体无意识的以讹传讹;还有一些学者往往假“新教伦理”和韦伯之名,夹带“私货”,大胆发挥,将一些本不属于韦伯的看法强加在韦伯名下,将韦伯研究变成了“伪伯研究”

《新教伦理》可以说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总起”。对该文本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关乎对这一文本及其讨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问题,必定还会牵涉对韦伯以后大量著作的解读基准问题。可以说,该文是整个韦伯理解社会学(Verstehende Soziologie)乃至德国宗教社会学径路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一步讲,《新教伦理》还具有方法论上的价值。韦伯分析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范作”为以后的学者开启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它可以更广泛地用于对基督宗教和中国社会、文化之关联,以及中国本土宗教和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讨论之中。

因此,以上所述汉语学界对《新教伦理》的误读,不仅会损害到韦伯研究整体水平,还会整体地影响宗教社会学在汉语文化圈的发展。基于以上理由,本文试图在系统理解《新教伦理》一文内容的基础上,疏理汉语学术界对该文本的误读。鉴于汉语学术圈内对于《新教伦理》的误解、误读已不胜枚举,因此本文尝试使用“类型学”(Typologie)的方法,归纳几种误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共有的思维定式,并挖掘出隐藏在误读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正本清源的效果。 一、《新教伦理》的设问依据:神学还是社会学?

众所周知,韦伯在《新教伦理》中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某种特定的宗教信仰、教义是如何可能对看似不相关的一个经济现象(资本主义)的诞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或者用韦伯自己的术语——“文化意义”(Kulturbedeutung)来理解宗教,该问题就变成了文化如何影响经济。仅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标题入手,读者便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从立论的一般思路出发,如果要说明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完全可以从经济领域内部给出说明,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矿产、气候、地理环境)、市场供求等等,也可以从其它的社会组成部分来研究经济,例如政治、军事等。作为国民经济学(National?konomie)教授的韦伯对此应当是心知肚明的,那么他为何偏偏要选择从宗教——或者从更为广义的文化角度——来探求资本主义崛起的“原动力”问题呢?这个设问是不是随意、偶然的呢?这是不是由韦伯个人的喜好所决定的呢?

当然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历史考察,给出一个学术史的解答。[2]但这并不是本文考察的重点,因为它并不涉及韦伯提问的内在逻辑。可能是由于韦伯使用的大量论据都是新教各教派的神学思想及教义,有的学者得

出了这样的结论:“韦伯学家也承认,‘新教伦理’的全部证据是建立在神学家、作家的理论上面的,全书没有引用过一个企业家的实例。换句话说,这部书仅仅提供了‘新教伦理’方面的证据,但没有举出资本家怎样运用‘新教伦理’的证据。”[3]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以下两个判断——判断1:《新教伦理》的论据是神学,换言之不是社会学;判断2:《新教伦理》没有给出实例。那么这两个判断是否准确呢?让我们看韦伯自己在《新教伦理》中的一段话: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仔细整理过当时我们关于这个问题所能掌握的最为详细的统计材料——巴登州宗教信仰的统计数据。参见马丁·奥芬巴赫:《信仰和社会阶层——关于巴登州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经济状况的研究》,图宾根和莱比锡:1901年。第4册,卷5,巴登州高校的国民经济研究。以下表格中所使用的事实和数据均来源于此。[4]

在《新教伦理》第一章“问题”(Das Problem)的第一节“信仰和社会阶层”(Konfession und soziale Schichtung)中,在短短的14页中,韦伯在9处脚注中提到了这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此高的援引密度,并且出现在全书的最开始的设问部分,不可谓不引人瞩目。那么这位奥芬巴赫博士的研究著作对《新教伦理》有怎样的意义呢?从韦伯所征引的内容(包括一个表格)看,其大致内容可以归纳如下:根据详细的统计学调查,在某些地区(巴登、普鲁士、巴伐利亚、乌滕堡,乃至匈牙利),存在这样的现象,即⑴在新教徒中企业主和资本占有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天主教徒;⑵在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商人阶层中,新教徒的比例明显偏高;⑶新教徒进入各种非义务教育机构(文理高中、职业高中、理科高中和市民高中)学习的比例远远高于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西欧不少经济发达的地区,如荷兰、爱尔兰、日内瓦等。以往的人文科学虽然没有如此详细的统计数据,但是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 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的统计相关的事实,韦伯才能够提出《新教伦理》的核心问题:新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究竟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也只有基于这样引人注目的统计差异,韦伯才能够合法地从宗教切入探讨经济问题。这才是这部《新教伦理》的设问基础,既便它们隐藏在了一个又一个的脚注中。韦伯的随后章节中的任务就是给出一个能够说明新教和以上经济现象因果关系(Kausalzusammenhang)的解释(Erkl?rung)。

由此可见,上文提到的那位学者的两个判断可能都无法成立:首先,关于判断1——韦伯设问的出发点完完全全是社会学的统计事实,这一点无须再额外进行合法性的论证;其次,关于判断2——因为具备了如此充分的统计学数据,韦伯无须再给出某些具体的企业家的案例来加以说明。相反,如果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仅仅列举企业家的实例,不仅要有足够大的样本数量,而且还要符合随机抽样(free sample)的原则,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因此判断2对于韦伯的研究而言是不必要的。

汉语学界在研读《新教伦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韦伯的这个至关重要的出发点,将眼光放在随后的论证上,就会丧失对韦伯命题性质的基本把握。

二、《新教伦理》的涉及范围:资本主义,特指还是泛指?

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资本主义”一词?或者说,“资本主义精神”(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中的“精神”的存在时间和地域到底是否有所限定?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位学者的话:“资本主义只有在欧洲的西部和西北部以及美洲的北部才能产生,因为只有在那里基督教新教才占据统治地位。这个假定实在过于大胆,以至于迫使韦伯本人也要到别处去寻找佐证。”[5]

从行文的句式上来看——“只有??才??”——这个学者对韦伯理解的资本主义下了一个很强的限定。细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个三段论结构:首先他假定,韦伯认为,只有在基督教新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地区,资本主义才能够产生——大前提;其次,他认为,只有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及西北部基督教新教才占据统治地位——小前提;所以,他认为,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只有在欧洲的西部和西北部以及美洲的北部才能产生——结论;换言之,在世界其它地区,资本主义不会产生。可以说在这样的前提和假设之下,完成一个三段论推理是很简单的,而其结论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排他性的。 那么,韦伯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三段论呢?让我们看一段韦伯自己的话:

在这种特殊的意义上我们使用“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当然:指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我们这里所论述的只是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根据我们的设问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印度、巴比伦、

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都曾经存在过。但我们将会看到,那里的资本主义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Ethos)。 我们发现,韦伯对“资本主义”概念的使用是十分审慎的。从以上这段短短的引文中我们就可以至少得出一下几个结论:

结论一:韦伯在《新教伦理》中所谈论的资本主义有双重的限定:时间上——近代的;空间上——西欧和美国。我们暂且将韦伯所指称的这种狭义的资本主义称为“资本主义1”;

结论二:除了这种资本主义之外,在人类文明的其它时间段内、在世界其它地区也可以产生资本主义,我们暂且将这种广义的资本主义称为“资本主义2”。

如果将韦伯的限定和上文引用的那位学者的三段论加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因为韦伯承认“资本主义2”的存在,所以以上的大前提不成立,自然其结论也和韦伯的想法完全矛盾。至于上面的小前提,在韦伯看来仅仅指的是“资本主义1”。韦伯的资本主义定义不是强烈排他的——资本主义2在世界其它地区和其它时间段早已或可以存在。但是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的旨趣并非资本主义2,而是相对狭义很多的资本主义1——近代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

为何韦伯会将自己的研究对象限定地如此狭小呢?想必这还是和我们在前一点中谈到的韦伯研究的出发点相关——因为前人的统计学数据恰好是仅仅关于这些地区和这个时间段的。超出了这些地区和这个时间段,如果要提出类似的问题,可能会面临问题本身合法性的挑战——或许就根本不能以这种方式提问了,假设要这样问,在缺乏统计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这样的设问自然也就不成立了。韦伯的工作旨在说明新教这种宗教观念和这一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经济现象(即资本主义)之间的“因果关联”(Kausalbeziehung)。 以上所要表明的是汉语学术界对《新教伦理》的第二种典型误读,即不加区分和限定地使用“资本主义”概念,从而可能扩大韦伯的论题范围,将其意义无限放大,而脱离了统计数据的支持范围,成为无末之本。 三、《新教伦理》的效力:是否可以证否,以及如何加以证否?

在完成了以上两点的澄清之后,对《新教伦理》的阐述就可以在相对清晰的认识平台上进行,对汉语学术圈关于该著作误读的分析就能读更近一步展开了。可以说,汉语学术圈对《新教伦理》热衷程度和对它的误读不得不被安置在一个超越文本本身的大历史背景中才能被完全阐明——即在过去三十年内亚洲范围内“四小龙”和“四小虎”经济的相继崛起。有学者认为,这些发生在亚洲的经济现象背后都是以儒家伦理为支撑,这构成了对韦伯理论的有力反驳。[7]

那么究竟这种主张是否能够成立呢?我们需要在以上两点结论的基础上首先来探讨,韦伯的《新教伦理》[8]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证否、以及在方法论上如何可能证否这两个彼此关联的问题。

在此我们不妨赘述一下以上的两个结论:一、《新教伦理》的出发点是统计数据;二、韦伯在《新教伦理》中主要探讨的是新教和近代美国和西欧的资本主义。基于以上两点,本文认为,《新教伦理》在原则上是可以被证否的。但是证否的方式无外乎以下两种:

一、给出相反的统计学上的数据,来说明同样是在西欧或美国,新教徒占据人口多数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如其它宗教信仰占据优势的地区——我们可以称之为“异地异教比较”。西方学者使用这种反法反驳韦伯的案例有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比较:17至19世纪,英格兰的新教徒大约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半,而新教徒比例高出英格兰很多,但是在这一时期,苏格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远远慢于英格兰。[9]

二、同样是给出相反的统计学数据,但是要显示,在同一个资本主义和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新教徒所占据的企业家、资本家、技术工人、商人乃至非义务教育的学校内学生的比例低于非新教信徒——我们可以称之为“同地异教比较”。

一般而言,试图从东亚经济崛起的事实来否证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的结论,大多属于上述的第一种类型——即“异地异教比较”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隐含了以下的危险:

(1)将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概念扩大——即从上文加以界定的“资本主义1”(近代的、发生在欧洲和美国的资本主义)扩大为“资本主义2”(历史上其它时段的、发生在欧洲和美国之外的资本主义),或者在上下文中不加区分地混淆两者。

(2)既便将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来使用,倘若要说明东亚资本主义的兴起受益于儒家伦理,还需要论证在所涉及的东亚地区,儒家[10]信徒在现代资本主义机体中,在资本占有者、企业主、管理层、高

级技术工人和接受高等教育等人群比例上高于其它宗教信徒人群。但是由于儒家不同于基督宗教的教会体制,很难明确统计所谓的“儒教徒”数量和比例。这也就意味着,这种对《新教伦理》的东亚否证从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的支持,至多可以被称为“东亚猜想”或“东亚假设”。同样,如果要在东亚地区采用“同地异教比较”也会面临相似的界定难题。

(3)这种否证的企图往往将“东亚”——一个曾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巨大的地理区域——作为一个文化的整体来处理,而忽视了其内在的张力和差异。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为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经济起飞。同时,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样态又是如此不同,是否都可以用一个同源的文化现象——儒家伦理——来加以解释。

综上所述,所谓东亚资本主义的崛起对构成对韦伯《新教伦理》的证否,尚停留在愿望的层面上。因为它们或者混淆了韦伯的“资本主义概念”(1),或者在论证的技术层面面临定义和统计的困难(2),或者未能解决“儒家伦理”的内在歧义和问题(3)。 四、儒家伦理:超越《新教伦理》?

概括而言,汉语学界研究韦伯《新教伦理》的很大一个驱动力来自试图找寻一个新教伦理“功能等价物”(functional equivalents)的企图。不同的学者赋予了这种功能等价物不同的名称,例如儒家伦理、新儒教文化(Neo-confucian-culture)、宗教伦理、儒教文化圈等,而与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相对应的产物被命名为“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国家”等等。

然而,一个功能等价物要发挥等价的功能,绝对不是通过命名就能够完成的。至少韦伯在《新教伦理》一文中论证加尔文宗的前定论教义(Pr?destinationslehre)如何产生出资本主义精神,从而最终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这个论证过程是有环节的,而非一蹴而就的。两相比较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的论证和不少汉语学界学者对“儒教伦理”的“论证”,就会发现以下一些偏差: (一)变“描述性(deskriptiv)命题”为“规范性(normativ)命题”

由于韦伯《新教伦理》一文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为经验支持,所以他的任务就是要“解释”那种统计相关性。而汉语学界的“儒家伦理”研究往往不是在从事解释性的工作,而是要为“儒家伦理”的合法性进行论证,或者通过推行儒家伦理的教育来促进本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抑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可以用来抵制工具理性:“我们深信,随着东亚地区日渐现代化,儒家思想应予重新肯定。这里不只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而且都纳入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工具理性的泛滥指日可待。如果我们同意法兰克福学者的判断,工具理性是高度现代化社会许多罪恶的主要源头,则儒家思想正可发挥制约作用。”[11]

也有学者对儒家伦理本身的发展和转型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儒家伦理的现代化转化或现代化可以归纳为如下过程:批判并摈弃其意识形态化的形式,在现代化生活转化与学习的必要性以及非意识形态化的儒家伦理中寻找现代化的启动力量和基础。以此为起点,在现代社会中重构儒家价值观:在现代化的现实环境中实施现代化的儒家价值观,包括制定正确的策略,采取正确的态度,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转化儒家伦理,使之现代化,并且创造性地、广泛地运用它们。”[12]

如果从语言现象上分析,它们往往以祈使句的形式出现,即“应当??”(should be),而不是“是??”(be),也即将实然命题改换为应然命题。这就使得学术研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不再是认识、理解和解释,而变成了愿望、建议、计划。韦伯虽然在《新教伦理》中也隐约流露出对资本主义的某些个人的不满情绪[13],但是韦伯在社会学方法论上一直是坚持价值中立(Werturteilfreiheit)的——简而言之,学者不应该将个人的好恶引入学术研究。[14] (二)变“非预期性结果”为“预期性结果”

德国思想中一直有所谓“意愿和效果之背反”(die Paradox der Wirkung gegen über den Wollen)——也就是说,人按照某一事先持有的意愿行动,但实际的结果往往和之前的预期不同,或者产生了超出意愿甚至是和意愿完全相反的结果。韦伯在《新教伦理》中也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视为这种关系的典型表现: 因而,当我们从研究加尔文、加尔文宗和其它“清教”派别的著作中体现出来的古老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出发,不能将此理解为,我们期望发现,任何一个教派的创立者或代表者,把唤起“资

本主义精神”视为他们终生工作的目标(Ziel)。我们也不能以为,他们中的任何人会把追求世俗的物质利益作为自身目的(Selbstzweck),或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会把这种追求直接就当作伦理价值。有一点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伦理观念的改革从来就不是任何宗教改革家——我们这里指门诺、乔治·福克斯、和卫斯理——核心问题。他们既不是“道德文化”团体的创立者,也不是人道主义的社会改革和文明理念的代表者。灵魂救赎,而且仅仅是灵魂救赎,才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中心。他们的伦理目标及其教义的实际效果都是与此相关的,而且纯粹是宗教动机的后果(Konsequenzen)。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宗教改革的文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对我们这个特殊的视角而言绝大多数是改革家们未曾料到的、非预想到的后果(unvorhergesehene und geradezu ungewollte Folgen)。这些结果往往同他们本人所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15]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本是新教伦理的非预期性结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或者说是“副产品”。儒家伦理的倡导者们似乎完全忽视了社会、历史的复杂性,要将资本主义确确实实塑造为儒家伦理的直接产物。更有学者提出了将“儒家伦理”改造为“普世伦理”(universal ethics)的宏伟目标。[16]姑且不论其它文化是否具备这样的意图来接受儒家伦理,单就伦理在现实中贯彻的艰巨性而言,它也不能被象牙塔中制造出来的玫瑰色梦想所轻易克服。 (三)用商人个案替换“代表阶层”

韦伯在《新教伦理》中在分析加尔文宗对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时明确指出,加尔文宗的前定论教义使得教徒必须寻找一种尘世的象征,来表现出他们被神恩选择这一事实。因此才会产生一种工作伦理(Berufsethik),以及在日常的此世生活中实践这种工作伦理的人群。这些人群更容易成为资本占有者、商人、高级技术工人等等。简而言之,落实新教伦理所代表的生活方式(Lebensführung)需要一个代表阶层(Tr?gerschicht)或者说一个特定的人群:

那种适应资本主义特性的生活方式(Lebensführung)和职业观(Berufsauffassung)之所以最终能够得到选择,并且能左右其它的生活态度,显然它必定早已产生,并且不是在若干孤立的个人那里产生,而是作为一种为人群(Menschengruppen)所共有的直观方式(Anschauungsweise)产生的。这才是我们要解释的对象。[17]

汉语学界在探讨儒家伦理在东亚产生的作用时,似乎每每在这个问题上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其中或许也有上文提及的无法界定“儒教徒”的困难,也有统计数据匮乏的实际。有的学者开始从成功商人的个案及访谈入手来落实儒家伦理,并塑造出一个“儒商”的理想型。[18]但是由于样本数量的局限,加上样本选择不符合统计学的随机取样原则,这样的尝试始终还是停留在初步的材料整理层面上。也有学者试图用某些企业家的例子来说明儒家伦理对一个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产生的积极作用。但最终只能得出“中西伦理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中国传统伦理同资本主义经济并不绝对抵触。中西伦理在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中的融合是其鲜明的特包之一”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19] (四)用“引文关系”替代“因果关系”

韦伯在论证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理性主义(?konomischer Rationalismus)兴起时,始终注意论证的层次和推理的环节。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简单表述,可以归纳为以下的“链式关系”: 加尔文宗的选民前定论→入世苦行(aktive/ innerweltliche Askese):即加尔文教徒将尘世财产的积累作为被神恩选择的外在标志;形成了一种工作伦理,即工作、盈利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是作为生活本身的目标(Selbstzweck)→为此要形成一种理性化的生活方式(rationale Lebensführung),例如井井有条的生活、严格的簿记制度等等→资本主义的兴起。这样的“链式反应”才构成了宗教和经济之间的“因果关联”(Kausalzusammenhang)。

而不少汉语学术著作在讨论儒家伦理对东亚资本主义兴起的作用时,却缺乏如此严格的因果关联的论证,而只是简单罗列引文。而且还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他们讨论的资本主义存在于二十世纪,而引文则来自形成于先秦《论语》或者某些明儒的代表作——似乎这些历史文献在二十世纪尚存有多少社会影响是不需要论证的。这种“引故纸堆”和“博物馆式的论证”将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变成了纯粹哲学思辨,也将一种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的可能性直接等同于现实性。

也有学者相对比较审慎,试图说明中国宗教“中唐以来的入世转向”和“十六世纪以来商业的重大发展”。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大体上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以‘理想型’而言,韦伯所刻划的‘入世苦行’也同样可以把中国宗教包括进去。”[20]他还表示:“韦伯论新教伦理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首推‘勤’(industry)与‘俭’(frugality)两大要目。”[21]这样对“入世苦行”(innerweltliche Askese)的概括似乎过于简单了。因为历史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将勤俭作为美德,而不是相反。韦伯对入世苦行界定的关键点是将工作自身作为生活的目标(Selbstzweck),也即不以世俗的享乐作为工作和盈利的目的。上文的作者始终没有说明,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特性。既便明代商人的“贾道”和韦伯的“天职”(Beruf/ calling)概念存在表面的相似性,但内在的因果关联的论证始终是缺失的——也即“中唐以来的入世转向”如何在一个人群的日常行为中发生具体的作用,从而使得他们的日常行为具备某种特征,进而促进了“十六世纪以来商业的重大发展”。毕竟哲学引文和商业现象的平行描述不能等同于社会学论证。 六、总结

韦伯的《新教伦理》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一个文本能够承载的内容。它始终处在东西方两个学术圈、两种文明样态的夹缝中间。对它的解读集中地体现出这种中间状态的张力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如果韦伯在《新教伦理》之后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可以简单地用一个问题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为何西欧和北美成为了如此这般、而不是其他形态(so- und- nicht- anders- Gewordensein)。虽然我们不能过分苛刻地将韦伯称为“西方中心论者”,但是韦伯研究的关涉重心始终是在西方文明的特殊发展(Sonderentwicklung der abendl?ndischen Zivilisation)。而当汉语学术界讨论《新教伦理》时,眼光不会和不能停留在西方文明,自然要引伸到东亚和中华文明的发展问题上来。这可以被称为“焦点的平移”。 自从韦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美国社会学界“返销”德国之后,在西方学术界韦伯热似乎会周期性地出现。而在汉语学术界,韦伯作为一个标志性人物出现,还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件。这个时间差不仅仅说明,汉语学界在很多问题的基本素材掌握和研究深度不足;它还意味着,汉语学界不得不首先参考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先领会他人的“先入之见”,然后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可以被称为“研究的滞后”。 事实上,以上两个学术领域的问题都是历史本身的缩影。西方资本主义早在宗教改革之后就开始萌芽,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大约就发生在西方文明出现强烈危机感的前夜——一种文化的优越感还是可以透过文本体现出来的。而东方的资本主义却是迟至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才登上历史舞台,而且是以“次生的资本主义”(der sekund?re Kapitalismus)的面貌出现的——不说资本主义是全盘由西方人引入,至少东方文明原先的历史路径已经被打断。对韦伯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汉语学界自我意识觉醒的另一种表达。这可以被称为“现代化的错峰”。

处在以上三种境遇下的韦伯和《新教伦理》遭遇误读似乎也是必然。而本文更多地以批判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建设的方式完成,也是对这种状况不得以的反应。毕竟,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相类似。倘若想“超越”他们,就要首先“进入”他们,而不是忽略和回避。在此意义上,汉语学界尚任重而道远。

也有学者相对比较审慎,试图说明中国宗教“中唐以来的入世转向”和“十六世纪以来商业的重大发展”。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大体上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以‘理想型’而言,韦伯所刻划的‘入世苦行’也同样可以把中国宗教包括进去。”[20]他还表示:“韦伯论新教伦理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首推‘勤’(industry)与‘俭’(frugality)两大要目。”[21]这样对“入世苦行”(innerweltliche Askese)的概括似乎过于简单了。因为历史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将勤俭作为美德,而不是相反。韦伯对入世苦行界定的关键点是将工作自身作为生活的目标(Selbstzweck),也即不以世俗的享乐作为工作和盈利的目的。上文的作者始终没有说明,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特性。既便明代商人的“贾道”和韦伯的“天职”(Beruf/ calling)概念存在表面的相似性,但内在的因果关联的论证始终是缺失的——也即“中唐以来的入世转向”如何在一个人群的日常行为中发生具体的作用,从而使得他们的日常行为具备某种特征,进而促进了“十六世纪以来商业的重大发展”。毕竟哲学引文和商业现象的平行描述不能等同于社会学论证。 六、总结

韦伯的《新教伦理》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一个文本能够承载的内容。它始终处在东西方两个学术圈、两种文明样态的夹缝中间。对它的解读集中地体现出这种中间状态的张力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如果韦伯在《新教伦理》之后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可以简单地用一个问题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为何西欧和北美成为了如此这般、而不是其他形态(so- und- nicht- anders- Gewordensein)。虽然我们不能过分苛刻地将韦伯称为“西方中心论者”,但是韦伯研究的关涉重心始终是在西方文明的特殊发展(Sonderentwicklung der abendl?ndischen Zivilisation)。而当汉语学术界讨论《新教伦理》时,眼光不会和不能停留在西方文明,自然要引伸到东亚和中华文明的发展问题上来。这可以被称为“焦点的平移”。 自从韦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美国社会学界“返销”德国之后,在西方学术界韦伯热似乎会周期性地出现。而在汉语学术界,韦伯作为一个标志性人物出现,还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件。这个时间差不仅仅说明,汉语学界在很多问题的基本素材掌握和研究深度不足;它还意味着,汉语学界不得不首先参考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先领会他人的“先入之见”,然后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可以被称为“研究的滞后”。 事实上,以上两个学术领域的问题都是历史本身的缩影。西方资本主义早在宗教改革之后就开始萌芽,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大约就发生在西方文明出现强烈危机感的前夜——一种文化的优越感还是可以透过文本体现出来的。而东方的资本主义却是迟至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才登上历史舞台,而且是以“次生的资本主义”(der sekund?re Kapitalismus)的面貌出现的——不说资本主义是全盘由西方人引入,至少东方文明原先的历史路径已经被打断。对韦伯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汉语学界自我意识觉醒的另一种表达。这可以被称为“现代化的错峰”。

处在以上三种境遇下的韦伯和《新教伦理》遭遇误读似乎也是必然。而本文更多地以批判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建设的方式完成,也是对这种状况不得以的反应。毕竟,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相类似。倘若想“超越”他们,就要首先“进入”他们,而不是忽略和回避。在此意义上,汉语学界尚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u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