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二

更新时间:2023-09-12 05: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2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酬和( ) 譬( )喻 熹( )微 即物起兴( ) 龙吟凤哕( ) ......

蹲jù( ) 忌huì( ) nuò( )米 chún( )朴 引经据diǎn(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忌讳 (2)熹微 (3)别开生面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 B.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C.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一向的作法) .. D.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看着善良) ..

4.填空。 (1)《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________,湖南凤凰人,________(年代)作家、________家。 (2)《云南的歌会》的原文标题是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

5.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

(2)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 (3)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 (4)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

6.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一句诗。

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的咏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千载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奋不已。

7.划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_____________,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中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______,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

1

“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8.(2011 内蒙呼和浩特)名著阅读。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

选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一件奇功是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9.用简短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10.第一段写道“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哪些不同方式?

1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中“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请分析说明。

12.第二段中作者抓住对调子的年轻女人的哪些特点加以描写?描写她们有什么作用?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秦腔吼起来

张格娟 在秦水岭村,方圆几百个村落,没有不认识秦天奇的。

秦天奇,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民间的戏子,一个走乡串户演皮影戏、吼秦腔的艺人。 说着说着,秦天奇也老了,还是先说秦天奇的女儿香伶吧。

那个寒冷的冬天,天刚蒙蒙亮,16岁的香伶就开始在院子里偷偷练功了。正练到火候时,西屋里传来了老爹的咳嗽声。她翻身跃起,急步跑到父亲炕头前。她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偷偷地练秦腔。 秦天奇看到女儿绯红的小脸,喘着粗气问道:“香伶啊……你……你这么早就在院子踢踢踏踏做什么呢?”

2

香伶躲闪着父亲的目光说:“爹,我在侍弄花草呢。”老爹爱怜地拉过香伶的手说:“闺女啊,怨老爹没本事,当了一辈子秦腔人,演了一辈子戏,到头来仍然是一个高级叫花子,去学一门手艺,千万别学你爹去演戏啊!”香伶流着眼泪没有言语。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爹演了一辈子秦腔皮影,日子却过得相当凄苦,直落到如今病入膏肓了,也没钱医治。当年,爹的皮影自乐班,吼着秦腔辗转南北,曾经名噪一时,威震八方啊。

可是,香伶两岁时,娘受不了日子的清苦,扔下香伶和吼秦腔的爹,跟一个南方养蜂人走了。可怜的香伶,从小跟随着爹,爹走到哪儿她跟到哪儿,就这样东家一口粥西家一粒米的,她吃着百家饭长大了。

自从娘走后,慢慢长大了的香伶,几次三番的让爹教自己唱戏时,爹都不肯。爹说了,闺女,爹吼秦腔已经走火入魔了,不能再让你受这份罪了,干点别的吧。

香伶没有听爹的话,爹在演戏时,香伶就趴在后台看,她好像从小有演戏的天分和灵气。一样的台词,刚学戏的演员都要十遍八遍的,可香伶却能脱口而出。她总是趁爹不注意时学习,一招一式,蛮有大将风味。

爹临走前,眼睛仍然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那里面是爹一生的全部家当——皮影人。爹说了,将它捐赠给县文化馆吧。爹一辈子都生活在民间,捐了,爹也心安了。

爹走后,香伶赶着驴,将两只大箱子送到县文化馆。文化馆的老师怜惜地说:“闺女,秦老前辈是我们秦腔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他临走时,还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我们一定满足你。” 香伶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我想进县剧团吼秦腔。

老师面露难色地说,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香伶斩钉截铁地回答,再难我也要走,我爹走了一辈子,我也要继续走下去,我忘不了爹临走前望着戏箱子不忍的眼神。 老师说了,那明天来团里考核吧。

考核中,在场的秦腔界老艺术家们都以为,这个小巧玲珑的姑娘,那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谁知,灵秀的香伶一声大吼,“王朝马汉喊一声,包相爷手下不留情……”高亢激越的唱腔,吼得地动山摇。激扬的旋律在台上响起时,台下的评委们个个惊呆了,大家都拍手叫绝。这样,香伶的吼秦腔生涯便拉开了序幕。

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有时候她自己也搞不明白,是自己在台上演绎生活呢,还是生活中她在将戏剧演绎呢?

女儿刚生下来第三天,本来正是静养的时候,香伶却开始在家中吼秦腔了,一天不吼,她喉咙发痒。 孩子刚满月,香伶不顾老公的劝阻,毅然走上了秦腔舞台。穿起了黑蟒袍,戴起了长须,将一个黑脸包公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台上激情洋溢的香伶,做梦也没有想到,回到家时,老公却和人在家谈一场交易。

香伶发怒了,几次三番劝老公,那种钱不能拿的,可老公非但没有听她的,还痛骂她,穷戏子。香伶没有言语,她清楚,生活中的她只有走进戏里,她才能忘却诸多不快乐。

如今,这种不快乐已经像毒蛇一样吞噬着她的心。她不能容忍,剧里剧外自己两重性格,她在犹豫矛盾中徘徊着。

一向将包公演得活灵活现的她,突然间却像一把断了弦的二胡,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一上台,香伶脑海里总是出现老公将那笔希望工程款装进自己口袋中那狰狞的面孔。她演砸了,台下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从此,香伶拒绝饰演包公,她觉得自己不配。

香伶做了生活中的包拯。她一纸诉状,将老公送入了监狱。香伶又何尝不知道,将老公送进监狱,意味着她和女儿要受苦的。可她不能这样做,她要让戏中的她和戏外的她融为一体。她无悔自己的选择。 重新上台后的香伶,奇迹般的又开始演包公了。而且比以前演得更形象生动。

夜深人静时,香伶望着灯光下酣睡的女儿,她轻轻地说,女儿啊,长大了当一个好妻子吧,别再像娘一样吼秦腔了,娘已经离不开秦腔了。

可她又怎么能知道,女儿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自己啊?

3

(选文有删改) 13.小说题目“秦腔吼起来”中“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14.香伶爹去世前,眼睛仍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这个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5.参加剧团考核时,为什么香伶的“一声大吼”使评委们惊呆了?

16.“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

(1)“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2)你认为香伶的女儿为什么会成为“另外一个自己”?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chóuhè pì xī xìng huì 踞 讳 糯 淳 典

2.(1)忌怕而隐避。(2)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3)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3.D 解析:“面善”这里的意思是“面熟”。 4.(1)沈从文 现代 历史文物研究 (2)“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运用能力提升

5.(1)拟人 (2)拟人 (3)比喻、通感 (3)拟人、烘托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C 解析:成语“饮水思源”与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区分是本题的难点。 8.格列佛 撒尿扑灭了小人国王宫的大火 课内同步阅读

9.描写了山野对歌的场面和对调子的年轻女子。

10.“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11.“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不可更改。

12.抓住面容、口齿、衣饰等特点加以描写,作用是既写出对调子年轻女子的淳朴本色和开朗活泼性格,也烘托出活泼欢快、朴素动人的对歌场面。 课外拓展阅读

13.“吼”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及整体感知的能力。要深入感知文章,理解小说主题和文中关键事物“秦腔”的特点,然后才能理解“吼”字的精妙。用“吼”而不是“唱”,这与“秦腔”的艺术表现形式特点有关,用“吼”更能表现秦腔雄浑高亢、感染力极强的特点;并且还与塑造人物形象有关,将香伶演包公的前后两个时期对比,足见其戏里戏外做人一致,在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秦腔艺术及秦腔艺人的真正内涵。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

14.表现了香伶爹对秦腔艺术的热爱和不舍,以及他对秦腔艺术传承的担忧与期望。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作用。要结合人物的性格及上下文来揣摩。“两只大箱子”装着香伶爹从事秦腔事业的全部家当,是他生命的全部。“眼睛仍盯着”足见香伶爹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与执著,再结合其生前的不得志,理解其对传承秦腔艺术的担忧与希望。

4

15.一是因为一个小姑娘却扮演了包公的角色;二是因为小姑娘的唱腔高亢激越,非同寻常。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结合全文内容来分析,一是她所选剧目的特点与她自身的差别;二是说明她的表现力极强,将包公演到极致,足以让评委惊呆。

16.既是对香伶爹一生艰辛的总结,又为下文写香伶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作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语句作用的理解。要结合语境,把握这句话与说话人即香伶爹的关系,与听话人香伶的关系,进而明确情节安排上过渡的作用。

17.(1)热爱秦腔,执著,充满正义感。(2)示例一:会变成。香伶对秦腔的热爱、高尚的人格以及秦腔自身永恒的魅力都会影响女儿,让她走上秦腔艺术之路。示例二:不会变成。秦腔艺人的生活太艰辛,他们对艺术和人格的追求往往不被世俗社会所理解。在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女儿不会变成“另外一个自己”。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及拓展。第一问从一个侧面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第二问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深刻理解。注意两道小题的递进关系。“香伶”继承父亲事业,香伶的女儿亦会如此吗?这是香伶的困惑,更是留给读者的一个问题。答案在于你从故事中读懂了秦腔艺术及秦腔艺人的品质没有。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m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