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10: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人物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学法指导】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概括文章主要1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3.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逝世,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2.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板书设计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内容技巧:①注意首括句。文中的首括句往往告诉读者一段甚至整篇的主旨。②注意结尾句。它往往小结一段或一篇的中心。③联系前后句。可以结合前后句的内容,解释考查词句的特定含义。④注意文题。有时文题直接透露主要信息。 【教学提示】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评判所填的结果。 2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 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③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2.找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指出其表达效果。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叶老走了,鞭炮声所代表的乐景反衬出“我”的悲哀之情,这就是“双层的悲哀”。 (2)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这里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叶老尽管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待人,虚怀若谷。 3.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目标导学三: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目标导学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 2.文中,为了表明叶老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3

教师引导,课堂交流。 可提示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指名朗读相关语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可事先准备好习作,进行示范修改。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因小见大的写法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 行文平易、内涵深厚

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 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1. 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细节问题,课后有必要进行补充。 2.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过于追求答案的一致性。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

4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 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繁碎:fán suì,繁杂琐碎。 悲哀(bēi āi):指伤心、难过。

简明扼要(jiǎn míng a yào):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沾溉(zhān gài):浸润浇灌。 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册(gāo w?n diǎn ca):册:古代帝王发出的文书。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搀合(chān h?):搀杂混合。

躬行(gōng xíng):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师表(shī biǎo):①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②谓作表率。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an):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shāng zhu?):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zì gù bù xiá):光顾自己都没法动了,不能帮助别人了。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颠沛流离(diān pai liú):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nzhějiànr?nzhìzhějiànzhì):仁者从仁的角度看待,智者从智的角度看待。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大势所趋(dà shì suǒ qū):大势:指整个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修饰(xiū shì):①整理,装饰。②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③梳妆打扮,亦指讲究外表、形式。④修养品德

晦涩(huì sa):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朦胧(m?ng l?ng):①月光不明;,看不清。 ②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③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5

第一段(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段(1-9):叶老待人宽待己严。 1.总写叶老品行(2) 2.叶老待人深厚 ⑴文字往来谦和待人(3) ⑵日常交往守礼敬人(4-5) 3.叶老待己严格 ⑴写作言文如一(7) ⑵文风倡导简洁(8) ⑶重语文求完美(9)

第三段(10):学叶老为人,学叶老为文。 2.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

总结固趣:

本节课,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语言,从总体上了解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6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没有搀合,是单一的儒。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明确: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明确:送别,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我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明确:是从三方面来表现的。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

三、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明确:要知难而不畏难,要长记于心,向叶先生学习,德行如一。

2.“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语文方面要学习叶老关于写话的主张,要体会他提出那种主张的良苦用心。 四、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表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7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XXX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注意借鉴张中行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写作技巧。

总结固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要思考叶老具有怎样的品德以及在写作与文风方面有怎样的主张。我们要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 布置作业:

1.预习《驿路梨花》,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介绍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趣味教学资料

张中行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张中行先生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先生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他的书房里书卷气袭人,桌上摊着文房四宝和片片稿纸,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

张老谦称书房像“仓库”。而于治学方面,他则一丝不苟,晚年仍拍案而起,痛批台湾某“国学大师”南怀瑾,可谓“后五四时代”学者风范的真实写照。追忆张先生,有人感叹:“他有着古代文人的风范”,更有后辈赞道:“老头有骨气”。

终生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叶圣陶简介

8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臧克家、新浪网评)

叶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又如编制“引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知有益于学术研究,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进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中国网评)

9

叶圣陶轶事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叶先生有一条原则: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教师一定不做。那天叶先生谆谆教导我的“交友处世之道”,自己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俞平伯先生上世纪50年代被点名“批判”以后,叶先生仍然年年约他共赏海棠,经常信来书往,赋诗论文。在史无前例的那场政治运动中,二老的通信不但没有中断,反例“像打乒乓球似的”越发频繁起来。后来两家后人把来往信件集中整理,居然出版了厚厚的一部书。

著名作家萧乾先生在悼念叶先生的文章里说:“1957年以后,许多张笑脸变成横眉竖眼,许多好友变为路人。可无论我被糟践成垃圾也罢,渣滓也罢,他见面或写信,始终称我作‘乾兄’──30年代我还是个小伙子时,他就一直这么称呼我──敬重之外,我对叶老还有满腔感激之情。”

可惜那时我对叶先生“交友处世”的重要教导领会不深,以致在那场政治灾难中,同不少亲友中断了交往,所幸与叶先生的交往如常。1966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去看望“赋闲”在家的叶先生,他非常恳切地劝我:“你该同我划清界限。”我流着眼泪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果我确信叶先生的某种思想是不符合真理的,那我会同这种思想划清界限。至于叶先生,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我还会常来看您,面聆教诲。”叶先生听了也潸然泪下。看到五屉柜上叶师母的大幅遣像旁边,新摆一个小镜框,里面装着60年代初期叶先生和我在青岛海滨的合影,知道叶先生还一直惦记着我。

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小学时成绩不好,还留过三次级。后来,经过努力,叶至善考入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的省立中学。

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又因为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要留级。刚进中学就留级,叶至善非常难过,面对那些不及格的成绩单,他难过得哭了。

叶至善的母亲很关心他的学习,她看到叶至善的成绩单上分数那么低,常常唠叨个没完,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

叶圣陶却什么也不说,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能否学以致用,以达到终生受益,这不是单凭考试成绩能衡量出来的。

他知道儿子不愿意死记硬背,特别是国文和英语,考试要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考试不及格情有可原。

10

从和儿子的对话中,他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因此,他并不责备孩子,只是说,不要哭,换个学校吧。于是他让叶至善进了一所私立中学。

这所学校和省立中学完全不同,不用整天做习题和作业,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籍、唱歌、吹口琴。叶至善有了明显的转变,对学习感兴趣了。

孩子的兴趣广了,叶圣陶很高兴,鼓励孩子说:“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这‘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还在社会生活中。”

叶圣陶喜欢看书,各种内容的书都看。孩子们可以随便到书架上拿书,只要自己愿意就行。

他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小至善,借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叶至善这个在小学和中学留过四次级的孩子最后取得了成功。

教育并不是为了分数,只要能培养能力,分数低也没关系。我们教育孩子,为了使孩子有学习的动力。

帮助孩子树立了他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即使孩子达不到当初设立的目标,也不要气馁,目标可以不断调整,退一步想,孩子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已经锻炼了孩子的能力,这已经够了。

叶老有二儿一女:至善、至美、至诚。50年代后期,其子叶至诚与方之、高晓声等文学青年创办了文学杂志《探求者》,结果被错误批判,在人生之路上遭受不小的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做人的真诚,没有改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应该说与其父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叶至诚在谈到这段经历时曾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品格的形成,是与父亲的教诲和培养分不开的。父亲分别给我们子女起名至善、至美、至诚,就是希望我们子女具备完美的人格。父亲教导我们为文与做人是分不开的,但为文必先为人。”叶老既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授他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叶老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

不教中有教,集中体现在叶老精心为子女修改文章上。叶至善在兄妹合集《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叙了当时的情景:“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样儿。”叶至诚也描写过父子们一起改文章的情景:“父亲先不说应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定稿??”三个孩子,一起跟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

11

竞赛,每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多“吃”父亲的红圈。请看,这是一种多好的学习氛围,其中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讨论,有激烈竞赛。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老重言教更重身教,其身教影响和示范对子女来说更全面、更深刻、更耐久、更具魅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细密的观察、客观的写实,亦庄亦谐、庄谐结合的笔法,平实朴素、凝炼精粹的文学语言,这一切就构成了叶圣陶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个性。叶圣陶“一直留意语言”,他的语言有一种不雕凿、不做作的朴素美。他很少用浓艳富丽、华而不实的词藻语汇,他的作品中很难发现冗长拗口、曲里拐弯的欧化句子。他特别讲究锤字炼句,讲究以少胜多、一语传神,自称有“斟酌字句的癖习”。叶老以身示范的艺术追求和人格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孩子的兴趣广了,叶圣陶很高兴,鼓励孩子说:“很好,以后还要多读没有字的书。这‘没有字的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向社会和自然学习知识和技能。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不只是在那些教科书里,还在社会生活中。”

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教育儿女。只要关系儿女个人的事,他总是给他们以极大的自主权;一旦涉及子女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事,则一定要管。他反复告诫儿女们,使他们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譬如,他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又如,冬天,儿子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就在背后:“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儿子冷天进出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儿女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或带上,要轻轻地开关。抗战期间,叶老写了一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现收在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文章分析了“不养成什么习惯”和“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的危害性,指出“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叶圣陶的教育不等式

教学≠讲解名词

叶圣陶反对“把名词解释清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做法。很遗憾,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仍然是在解释、讲解。当代,教学早不再仅仅是承载传授知识的“传声器”,更多的承担着培养人,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综合舞台。舞台的主角是学生,上舞台的途径是学生的能力。教师专业不仅仅局限于某门学科知识层次的积累,“教”的方法成为了一项专业内容,需要教师研究,提高。今天提倡的“教师专业发展”,叶圣陶其实早已提出。

教育≠教知识

叶圣陶指出教书本身不是教育,只是教会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感悟生命价值的一个方法。教书的过程中体现的教师追求真理的人生目标、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等等“身教”,熏染了学生,让学生体验教育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但知读书,忘却人生。 ”

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读课本是为了理解世界,明白道理,实践好行为,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教人怎样做人。

受教育≠学习

叶圣陶反对把受教育理解为张开了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

12

受教育应该是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学习全靠自己的能力,发展知能,一辈子真实受用,这种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

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领会每一课为什么要取那些教材,目的在哪里,包含哪些内容,哪是重点,哪是辅佐??那才够得上教材熟悉。熟悉之后,知道学生应该怎样才能像吃东西一样完全消化,化为血肉,德育在学生生活里践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感悟。着眼于学生情感的内化,使学生学到真实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教师讲,学生听,一讲一听是必要的,但一讲一听不就等于教育。学习的行为是主动、活泼、积极的,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学习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

启发≠发问

叶圣陶认为:经常使用连续发问的技巧,像牧人拿着长竿子赶羊群似的,务必使学生走上老师自己预期的路线,说出老师自己预期的答案来。貌似启发式,其实还是灌输式。

善于启发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技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用那些知识和技能无法预料,所以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当然,提问本身也体现教师的功力。叶圣陶引导:提得太深了,学生无力应付;提得太多了,学生又无暇兼顾。因此,宜取学生能力所及的,分量多少又得顾到他们的思考时间。凡所提示的问题或题目,不只教他们 “神游冥想”,以求解答;还要让他们利用所有的凭借,就是序目、注释、批评及其他参考书。在教师提示之外,学生如能自己提出,当然大可奖励。但是提得有无价值,得当不得当,还须由教师注意与指导。

教师职业≠教书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职业意义绝不只是教书。教师不是教会学生考试,取功名的“匠人”。我们教育职业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教师职业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

教师的职业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知识分子的本能就是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即“赢得尊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尊重,社会的尊重承认和满足,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尊严和尊重职业内涵,包括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自身的人生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首先要有职业(通过课本的讲授,知识的魅力)的神圣感。教师在讲台上就是真理的化身,理直气壮的传承真理,培养学生敬畏真理,追求真理的可贵品质。

其次,教师要有职业的使命感。说教不如身教。从一件件小事上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必须是正直、善良、宽容的,有责任感,有道德底限,完整满足的,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热情、真情、温情、激情会化作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无限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成为朋友,得到学生的敬重。

再次,要有职业的魅力感。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让自己享受解决悬念后的惊喜,再期待下一次的“悬念”。教育就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着生命的奇迹,等待着遇合你的学生。

一代教育文宗的山高水长

中国青年网

近来,一套最早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一直在畅销书籍榜上有名,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给孩子买下这本书,他和孩子共同学习,为的就是能让孩子体会到五千年文化的绵远悠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热爱我们祖国自己的文化。

这套的语文课本是由叶圣陶亲自编写的,当时的他已是在文坛久享盛名的作家,对于这项看似茶余饭后随手挥写的“小儿科”,他以学者的才能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完成了第一部经教育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

13

这本书课文内容平易贴切,通俗得来又不失传承经典的启蒙,字里行间,透出了文明和操守规则,透出了人性的光辉和温暖。在时隔70多年后经过了漫长时光冲刷,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依然保存着那份朴实纯真的经典力量,并且用延绵的魅力穿透现下那些看似纷繁活脱实质日益贫瘠荒芜,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人们。

也许这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和清新、典雅、蓬勃、厚实的文化命脉的传承,而且更多向我们诉说的是一位蔼然长者如云山江水般的风范。

读书怀天下

叶圣陶出生在一个平凡质朴的市民之家,他出生的那年,父亲47岁,母亲30岁。晚年得子,喜悦的心情自不待言,望子成龙之心也分外心切。所以他3岁起就开始描红写字,到6岁进私塾是已经识字3000左右,且写来秀丽工整,得到老师的好评。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有幸最先体验新旧教育的不同,在新式教育下,呼吸到爱国民主的新鲜空气。1905年夏天,叶圣陶将满11岁,在父亲的安排下,赶赴科举考场。然而,就在1906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停止所有的岁试、乡试、会试,叶圣陶虽未能考中秀才,他的这次赶考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科试。

这年春天,他坐进了苏州城的第一所公立小学的课堂,他在这所小学里学习了历史、地理、博物等崭新的课程,学校专辟体育一课,组织学生一年一度远足旅游。这些无不给他日后的教育和文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中学时代也令叶圣陶终生难忘。1907年,新式小学只读了一年,他即以优异的成绩跳级考入苏州草桥中学。这所学校的教师很多都是有新思想的青年人,他们倡导学生爱国、强国,教育学生热爱乡土,立志振兴中华,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叶圣陶在这里学会了篆刻、写诗,还办了小报。

大爱育人 薪火相传

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积累,学识坚实、兴趣广泛的叶圣陶选择了教师作为步入社会后选择的第一个职业,1912年,他开始他的粉笔、黑板生涯。叶圣陶性格温和,学识坚实,兴趣广泛,谁知还没有正式上课,便遇到流言,他教育上的意见不能见诸实行,这使得他精神上一度很痛苦。

“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初尝艰辛的叶圣陶来到了明丽清新、风物宜人的小镇甪直,从而吧,开始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一起研究教育的改革并逐项付诸实施,显示编写新的国文课本,每篇选文后面都附有题解、作者传略及注释,里面也穿插着文话,用讲话的体裁谈论文章的写作与欣赏。

与此同时,他还专门研究用什么样的方式补充课堂教育,做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他节衣缩食,在校内创办了利群书店和百览会,把自己收藏的名著、诗集和刊物陈列出来供学生阅览,在百览室的四壁开辟诗文专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练笔。他还指导学生刻图章印记、刻诗文互赠、刻花鸟共娱,他送给学生刻字“温不增华,寒不减叶”中就渗透着哲理和人格。

此后,叶圣陶带着他的教育精神应邀辗转于浙江一师、北大、复旦、协和等多所学校任教,十几年的任教生涯,从小学教到大学,他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桃李天下。

以后的日子里,他连同他“击桨连床共曦月”的挚友,共同为教育之事奋斗。他的一生深知教师生涯的甘与苦,继而到他取得成就、当教育部长,他始终没有离开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自弄清影 一代文宗

14

现实主义是叶圣陶人生的一个重要鲜明的特点,这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文学上的光辉和贡献。在接受“五四”新思潮之前,叶圣陶就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系统、踏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现代与传统往往是双重优良质素的自然契合。

我们常说,叶圣陶和中国教育是有缘的,这样的缘分更在于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都以他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为生活的源泉,他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也正源于此。

“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文学研究会成立的1921年以后,叶圣陶用他的笔披荆斩棘、获得丰收。从短片小说集《隔膜》、第一部童话《稻草人》、到长篇小说《倪焕之》,他表达的情感和感觉构筑了真相与现实的基础,也使他的文章充满无穷的力量。“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灯火,但是记述却因为这灯火而引人注目”叶圣陶曾这样说。他都是从平凡的生活中精心撷取,表现合情合理、毫不过分的平实的人生理想。

也许叶圣陶的为人的平和自然决定了他的作品没有鲁迅的深刻与峻急,也不及郭沫若的热情与奔放,但是他与中国民主、科学的步调相一致,与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相一致。他用内涵充实坚定、外表温婉节制的方式矗立在华夏之间。

“一个人本当深入生活的底里,懂得好恶,辨得是非,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如何尽职如何尽伦,不然就是白活一场。”叶圣陶在1936年的剧评《其实也是诗》中这样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准则。人如其文,这就是生当大波大澜的年代,中国知识者应当分清的大是大非。这看起来朴实无华,但越是仔细品味,就越能感到其中蕴蓄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力量。(中国青年网记者 吕夏池编写)

叶圣陶的成长故事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那些诵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尤其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哼唱,唱得眉开眼笑。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要背书,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所好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

15

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父亲为了使儿子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叶圣陶小时候听了不少的书,小书像《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像《三国志》、《金台传》、《水浒》、《英烈》。这些大书小书,他有的不只是听了一遍,最多的听过三四遍。说书的,挥舞着纸扇,拍打着醒木,把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各种人物的声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显了不同的性格。听到精彩处,叶圣陶常常被悲欢离合的情节牵引得不能自已。他时而因悲愤难抑表现出痛苦的神情,时而因喜悦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于其中了。叶圣陶更喜欢听昆曲,那典雅的曲辞、优美的音节,那时而清柔温润、时而凄怆沉郁、时而高昂雄壮、时而哀伤感叹的曲调,抓住了他的心灵,让他百听不厌,甚至想到要去当昆曲演员。苏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父亲为他提供的这另一种教育的课堂,让他学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他观察现实社会的眼力。叶圣陶的父亲把家庭、私塾和社会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开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浅。

叶圣陶的小故事二则 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

小叶圣陶的爸爸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

“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

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

16

写了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叶圣陶三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

叶圣陶做小学教员时,有一次在校园内行走,无意间看到一个男孩举起一块大砖头,正想向另一个男孩砸过去。叶圣陶赶紧上前制止了他,并请举砖头的孩子到办公室去一下。当叶圣陶来到办公室时发现该生已站在那里等他,叶圣陶温和地递过去一块糖果,并说:“你来的比我准时,这说明你很守时,奖励你的。”之后又拿出第二颗糖果说:“你能听从我的训斥把砖头放下,这是你对我的尊重,为了这一点,我奖励你第二块糖果。”学生半信半疑地拿了过去。这时叶圣陶又拿出了第三块糖果说:“听其他学生说,你要打的那人欺侮女人,所以你才动手教训他,从小就有正义感,这是奖励你的第三块糖。”当叶圣陶拿出第四颗糖时,该生已经泪流满面,有悔改之意。叶圣陶接着说:“你已经知道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自己错了,因此我把最后一颗也给你,奖励你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1.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3.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5.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6.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7.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8.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9.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10.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1.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2.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13.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14.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5.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6.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7.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8.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19.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20.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21.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7

2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23.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24.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5.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26.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27.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8.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0.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31.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3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33.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4.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35.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36.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37.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冶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2、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和内容分析:

叶圣陶先生和张中行先生是规范现代汉语的先驱,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

18

了,与叶老亦师亦友的张中行先生的悲伤不言而喻。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人格,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不管是文字研讨还是日常交往,叶圣陶先生总是以他的真诚、热情、宽厚关怀人,帮助人。尤其是对经历“文革”创伤的“我”至善至诚,让“我”感慨唏嘘,心生感激。对叶圣陶先生的写话风格和简洁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语文规范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那是源于一位学者、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情到深处言至简,张中行先生把深沉的怀念、深挚的敬意、深远的忧虑埋藏在心底,以平易简明的语言回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小事,叙述平实,但感情深挚。学生往往体会不到这样的情致,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既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又让学生习得写文章的规范。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他的作品有散文《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二、检查预习 正音释词

搀和:chān huo 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rǒng cháng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三、 品读题目

1、学生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2、学生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 三、 梳理内容

19

过渡: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1、 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

2、 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 待人厚: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四、感知形象 1、回味先生的语言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2、 回忆先生的身影

20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3、 理解先生的苦心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 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 五、 体会情感

1、 品味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读出深情的赞美。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2、 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读出深切的怀念。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六、 积累语言

过渡:“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作者张中行先生也是如此,他是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他也是真正的儒生,他和叶圣陶先生亦师亦友,对先生最好的怀念就是理解先生的苦心,传承先生的语文主张。张中行先生的语言既有儒生的典雅,又有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平易简洁的写话风格。 1、 理解积累典雅的双音节词

繁碎 ——繁密细碎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21

遵嘱——遵照嘱咐 违理——违背情理 商讨——商量讨论 2、 理解积累经典名句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3、 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4、 再读课文 融入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题、开头段、结尾段。 七、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矩矩作文。

布置作业

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 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张中行的文学作品。

第14课 驿路梨花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了解记叙顺序与设置悬念的手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了解写作顺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彭荆风(1929——),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

22

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他1977年写作的表现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佳作。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 ]标出倒叙的内容,用( )标出插叙的内容,用波浪线标出设置悬念的内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主旨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迷茫(mí máng):①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②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

恍惚(huǎng hū):①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②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 修葺(xiū qì):修理(建筑物)。

晶莹(jīng yíng):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晶:光亮透明。莹:光亮透明。

驿路(yì lù):驿道。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抽同学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8):“我”与老余困窘时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我”与老余猜测小屋的主人。 第三部分(13-27):“我们”与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7):遇到梨花的妹妹得知真相。 2.本文的写作顺序有何特点?

明确:顺序与插叙相结合。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是顺叙。在“我们”投宿在小屋的所见所闻当中,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这两段内容是插叙。

补充资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此法,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23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总结固趣: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设置悬念的手法。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时说:《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情之所钟,使我的思绪完全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朴实的哈尼族、瑶族人当中,也就写得很快,一个下午就完成了这篇《驿路梨花》。我这篇对善良、朴实、美好歌颂的《驿路梨花》,也是让人们用过去与“文革”对比,以鞭笞丑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能否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写作意图,看能否体会作者通过设置悬念所产生的引人入胜的效果: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1.文章开头连用“挨”“延伸”“消失”三个动词、用“陡峭、茂密”两个形容词,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作者由近及远,写出了山之高,之大,之多,山的险峻。着意渲染我和老余找不到住处的着急心情。这些都为后文写发现小茅屋做铺垫。

2.文中有哪些地方写了梨花?请找出来,加以赏析,然后交流: 明确:三处。

第一处:“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为实写,这句话写出了梨花盛开的特点,写出了梨树林给人的整体感觉。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时的心情;为下文投宿小茅屋做铺垫。

第二处第27段:我梦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为虚写,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梨花林之美, 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为后文是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埋下伏笔。

第三处:第37段,结尾处在写梨花,为实写。内容上:实写梨花,点题点人物,借花喻人,比喻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比喻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

24

3.小姑娘的了讲述出了房子的来历,请结合相关内容思考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明确:文中出现的人物都可以算是小茅屋的主人。

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呢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余(修茸)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4.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悬念之处,体会其妙处,然后交流: 明确:悬念一:

第4段,下文老余的话,情绪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疑问:有了梨花就会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没灯也没人,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

悬念二:

瑶族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悬念产生:究竟谁是小屋的主人呢? 悬念三;

29、30段,当我们争着感谢小姑娘时,遭到拒绝,产生疑问,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个小茅屋呢?进而点明文章主旨: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叔叔教我们这样做的。

5.迅速浏览课文, 看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标题:

明确:标题“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还写出了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结尾引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的赞美之情,称颂梨花姑娘的精神也就是雷锋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补充资料: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 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诗中“白发将军”就是指陆游。西京,即洛阳。公元1161年12月,武钜率军抗击金兵,收复洛阳,陆游得到这个消息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末联两句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十二日,陆游升迁大理司直兼宗正簿,任玉牒所史官。他的工作主要是为皇家纂修“玉牒”,以编年之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凡政令、赏罚、封域、户口、丰凶、祥瑞之事皆须记载。九月间,完颜亮的大军自北南下了,一边分兵进攻川陕和荆襄两路,一边自己率领六十万军队直逼淮水清河口,号称百万。南宋刘錡的军队在皂角林和金人遭遇,打了个胜仗;而在广大沦陷区,爱国群众纷纷组织乡兵与金人作战,在正规军的配合下,十二月间,收复了高州、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并终于攻克洛阳,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当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立即作诗一首《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剑南诗稿》卷一)

三、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25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明确:

2.模仿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一篇文章。 总结固趣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布置作业:

1.预习《最苦与最乐》,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彭荆风的文集。

趣味教学资料

彭荆风简介 彭荆风(1929——),1929年11月22日出生。1949年参军,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当过教员、编辑。1950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

26

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入云南边疆,1955年由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担任过编辑、连队文化教员、专业作家。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热爱乡土,热爱祖籍萍乡,热爱出生地鄱阳,热爱小时呆过的赣州、铅山、上饶。多次回乡访亲探友,给当地业余作者讲话或辅导,认真负责生动。

彭荆风获奖情况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红指甲》获首届金盾奖,《蛮帅部落的后代》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三等奖; 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获1987年全军当代军人风貌奖;

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7月)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短篇小说《阴阳有隔》荣获第二届边疆文学·昊龙年度文学年度短篇小说奖(2011年度)。

彭荆风创作历程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 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文革”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驿路梨花”今何在?

——访军旅作家彭荆风

还记得以前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篇小说《驿路梨花》吗?还记得那个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一波三折寻不见的草房主人吗?

如今,这篇课文的作者彭荆风就站在我的面前,红色外套,银发满头,伸手相握,能感觉到他的双手传递过来的温暖与力量。

1977年,曾被打成“右派”的彭荆风,在被剥夺了22年创作权之后,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于11月27日《光明日报》上发表小说《驿路梨花》,立即在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反响。

如今,已经84岁的彭荆风,依然透着一股青春之气。他的书桌上,同时摆着四部长篇,四年前,刚学会五笔输入法的他,全力投入长篇纪实文学《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苦战缅印》的改稿当中,这部作品八年间已经修改了六次。

27

20世纪50年代,彭荆风以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电影《芦笙恋歌》据此改编)、电影剧本《边寨烽火》(合作)等享誉文坛,成为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80年代以来,彭荆风先后出版的文学作品达23部之多。2010年,他耗时12年创作的《解放大西南》,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这部作品修改了10次,手稿重达27公斤。

回望近70年的创作历程,彭荆风说:“为什么这么执着,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

壹 自任主编

彭荆风的父亲彭复苏,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平民国大学担任文科教授,刘白羽是他的学生。20世纪30年代,一起参加辛亥革命的同学熊式辉担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希望彭复苏回家乡参政,他便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出任铅山县县长。

在彭荆风的印象中,父亲为人耿直,为官清廉。但是,由于彭复苏难容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人的迫害而遭免职,从此失业多年。

1944年,彭复苏的铅山佛教界朋友念他当年为政清明,在他急寻一立锥之地时,邀约他回铅山居住。彭荆风的母亲和弟弟于1946年冬,也从赣州乡间的巫家凹迁来,分散多年一家人终于团聚。

从那以后,铅山就成了彭荆风的第二故乡。但是,铅山的生活比僻居赣州山区时还困难,因为在城里没地方种菜砍柴,一切全得掏钱买。幸好,彭复苏懂易经,又是书法大家,能给人看病,写字,收点“礼仪”,以补家用。

1946年,彭荆风初中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就因家贫失学。于是,他在九江县的一家私人报纸——《型报》当起了练习生,白天干学徒,晚上当校对。按合约规定,一年期满后可以转为校对,但是,报馆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一年多后,以裁员为名把彭荆风辞退了。

那时候,彭荆风刚读了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被书中那个在流浪中写作最终成为作家的人物所感染。他也想在流浪中去寻找写作素材,就沿长江东下流浪了半年多,最终也没找到工作,只好再回铅山。

在家闲居了一两个月后,父亲的一个朋友介绍彭荆风去河口镇的税务所当收税员,除了每月的薪金外,还会有些外快。可是彭荆风不愿去,他希望能再找家报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写作。母亲拗他不过,只好托铅山名流严心眉作介绍,让彭荆风去上饶的《民锋日报》当校对。

此前,彭荆风就常给《民锋日报》副刊投稿,而经常编发这位年轻人散文的编辑汪肖吟也愿当伯乐。虽然要从凌晨12点工作到早晨6点,而且薪资微薄,但彭荆风却喜欢这份工作,更重要的,他有机会在报社的资料室翻阅各种书籍。

汪肖吟常把朋友寄来的进步书刊借给彭荆风看。自此,彭荆风迷上了沈从文、鲁迅的著作,并开始学着写一些小说和历史故事,写楚霸王的《乌江泪》,写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山海关之夜》、写范雎的《赠绨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练笔过程。

有一天,彭荆风在报社附近散步时碰到小学同学李耕。李耕当时正在一所粮食仓库当临时雇员,也爱写诗。他们在聊天时萌发了办文学社的念头。于是,“社长”李耕负责对外联系,“主编”彭荆风负责选稿、编排、校对。

“牧野文艺社”诞生了。

第一期于1947年12月12日在《民锋日报》上出刊,有彭荆风的散文《乡愁》、程若虚的小说《二虎嫂》、郑草风以《夕阳》为总题的14首短诗以及杨乃居的一幅木刻《农家》。李耕还把朱光潜以前写给他的一张明信片作为“作家书简”拿来发表。

28

朱光潜对处于生活底层的文学青年的询问如此关切,使彭荆风很受感动,也使他难以忘怀,并在以后的文学生涯中,用这种精神去对待年轻作家。

朱光潜对文学的见解在《牧野》发表,大大地提高了刊物的档次。但是,1947年3月26日,因发表了嘲讽国民党抓壮丁打内战的短诗,《牧野》被查封停刊。彭荆风也被开除出报社。汪肖吟同情彭荆风的处境,介绍他去南昌找其老乡洪道镛。

洪道镛私人办了张四开小报《南昌晚报》,正需要人。彭荆风见洪道镛时,同时送上了他那贴满了自己小说和散文的剪报本——那是对他的文学才能很有说服力的证明。彭荆风也由此顺利地当上了副刊编辑。

贰 携笔从戎

1949年5月,南昌解放,20岁的彭荆风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同年8月,他响应校长陈赓的号召,投身于解放大西南的洪流,在参加两广战役之后,又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

彭荆风所在的广州纵队有个油印小报,从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这份小报在行军、战斗中出了100期,彭荆风发了35篇小稿子,常常是行军途中,背包一放,坐下来就开始写作。

部队进驻昆明后,彭荆风在改造起义军官的云南军政大学做了近一年的宣传工作。1951年春,他又调到原云南军区的《文艺生活》月刊担任编辑。刊物有个书库,方便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

部队领导知道彭荆风爱好文学,曾关心地派他去曲靖、昭通等部队组稿、采访。但是,这些地方离彭荆风想要了解的多彩边地太远了。他想,长年在舒适的城市里,写不出好作品。

思来想去,彭荆风决定离开军区去边防部队。

从1950年春起,云南各地持续了三年多的剿匪战斗接近尾声,只有滇南的澜沧还在艰难地进行。澜沧属于亚热带地区,虽然美丽肥沃,但由于过去痢疾、恶性疟疾等传染病长久流行,死亡率极高。像商业重镇思茅,就因为病死和逃亡的人太多,一度成为空城,被人形容为“蛮荒瘴疠之邦”。

1952年初,全军开始“文化大进军”,彭荆风也踏上了那条蜿蜒于哀牢山与无量山脉之间、南去澜沧的古驿道。他背着沉重的背包,夜间就歇在少数民族的竹楼里,或者公路勘测队的帐篷中。错过了村寨,他就与露宿在山野里的赶马人一起在火堆旁过夜。

1200华里,彭荆风一共走了30多天才跟连队接上头,担任了文化教员。刚到时,没地方睡觉,他就在老乡家的鸡笼上搭块木板当床,被鸡虱子叮得全身都是红点。

1952年冬,彭荆风所在的第一一五团二营五连结束了大黑山的剿匪战斗后,奉令在当年12月初进军西盟佤山。解放西盟后,部队又连夜急行军攻取了边境要道——大力索寨,并以那里为驻地负责该区域的巡逻、打伏击及发动群众等任务。

彭荆风经常随同部队活动于班同、图地、打洛、班帅等拉祜族、佤族村寨。部队在佤山的一些大部落分驻了民族工作组后,彭荆风又成了联络员。多数时间,他一个人背着一支卡宾枪、四枚手榴弹在人迹罕见的山路上行走。

就这样,彭荆风走遍了西盟佤山的大小部落和山林,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看清了西盟佤山的全貌,了解了那些古老而特异的民族习俗。

彭荆风利用晚上时间蹲在佤族、拉祜族人家的火塘前,就着时明时暗的火光写作。南行途中,他因为背包太重而多次轻装,但总是舍不得把日记本和两本稿纸扔掉。

29

这期间,彭荆风写出了记录云南边防部队战斗事迹的众多作品,其中,短篇小说《裸黑小民兵》(拉祜族在1954年前还被称为裸黑族)是有史以来第一篇反映拉祜族人生活的小说。

1955年5月,彭荆风离开西盟佤山时,已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卡瓦部落的火把》,与人合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并在1956年9月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叁 芦笙恋歌

1956年9月的一天,主持连队工作的副指导员和排长们都去了60华里外的营部开会,连部只有彭荆风值班。傍晚,一位拉祜族妇女突然带着她被抓去当土匪的丈夫来见他。

原来,这拉祜族汉子是趁着匪徒们睡熟后逃出来的。他告诉彭荆风,匪首戴老六的队伍被击溃后,带着3个人隐藏在离卡马寨约半天路程的一座原始森林里。

虽然军事干部都不在,但情况紧急,彭荆风急中生智,即刻把在附近活动的4个班调回,加上在卡马寨的战士共40余人。彭荆风把指挥战斗的任务交给了一位老练的班长,由那个拉祜族汉子作向导,引领他们冒着大雨翻山越岭、穿林过涧远程奔袭。

半夜,部队终于摸到那座原始森林里的一座小窝棚前,可匪徒们已经不见了。这时候,天更黑,雨更大了,无法去更远处搜索,也不能立即回程。人多,小窝棚里蹲不下,他们只好分散在窝棚周围,几个人一组,背靠着背过夜,与彭荆风靠在一起的是那个拉祜族男子。

秋末的雨夜,原始森林寒气四溢,如同冰窖。彭荆风把竹拐棍劈成细片来引火,好不容易才把半干半湿的树枝引燃。虽然烧起了几堆火,但大家还是冻得难以入睡。

彭荆风便与那位拉祜族男子聊起了彼此的生活。那男子聊得很详细,谈到痛苦的过去和当时的处境,已是泣不成声。这次雨夜长谈,构成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的创作素材。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完成后,彭荆风传给几位朋友看,他们都很喜欢。他又改了几遍,寄往昆明军区办的内部刊物《部队文艺读物》。

但在向外投稿时,却很不顺利,彭荆风曾经寄给过北京的一家刊物,遇到了一个不了解边地生活的编辑,在退稿信上说“这只是属于猎奇类的故事”。彭荆风不服气,心想,我是真诚地写拉祜族人的苦难,怎么会是猎奇?

这年9月,彭荆风去重庆开会,把小说和退稿信给刚从朝鲜战地回来的作家寒风看,想听听这位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者对小说的看法。寒风是个热心人,他仔细阅读后,表示很喜欢这部作品,并为彭荆风的被退稿鸣不平。

此时,恰遇殷白主编的《西南文艺》来约稿,彭荆风就把《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给了他们。《西南文艺》则在4月号的头条位置发表了这篇佳作。而据此改编的电影《芦笙恋歌》,甚至远去苏联、东欧、东南亚等地放映,颇受欢迎。

时过22年,1981年,彭荆风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写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的报告中得知,《芦笙恋歌》这部电影重新洗印发行时,大小拷贝有1280个。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

《芦笙恋歌》让彭荆风声名鹊起,可他却感到很空虚。彭荆风总觉得自己书读得不够多,离他心目中的大作家沈从文、孙犁相距甚远。

彭荆风给自己明确了目标:多读书,多深入生活,充实自己。“我要在文学道路上走得远,走得坚定,必须多读书!”

彭荆风像蜜蜂飞入花丛,不放过任何中外经典作品,而“反右”时,他也因此被加上了一条“爱读资本主义作家的作品”的罪状。

30

彭荆风确实爱读书,尤其醉心于文学经典。莫泊桑、巴尔扎克、契诃夫??这些都是彭荆风放在案边常读的作家。参加解放大西南战斗的途中,他一路都带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

所谓先锋派的作品,彭荆风更是领先一步阅读,他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魔幻;他尊崇托尔斯泰,那种气势是自己无法抵达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他读了二三十遍,直到现在仍然在读。

肆 佳作频出

1957年,彭荆风被打成“右派”,在农场劳动了4年。秦基伟将军发现昆明军区的创作上不去,就问:“怎么军区创作不行了?彭荆风这些人哪里去了?”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彭荆风的命运。他因此得以回到昆明军区创作组(当时,昆明军区打了许多“右派”,彭荆风是唯一能调回的作家)。虽然仍不能发表作品,但有了充足的时间阅读、下部队,他走遍了云南边疆的山山水水。

彭荆风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的生活最有特点,一是总统的生活,总统很难当上,所以总统回忆录最畅销;二是牢狱的生活,坐过牢的人不少,可有几个人是作家呢?“文革”中,彭荆风又坐了7年牢,云南四大监狱全待过了(一监、二监、军事监狱、四营煤矿监狱),还挖了一两年的煤。

《绿月亮》中,有读者说彭荆风描述挖煤的技术很娴熟,殊不知这些都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在监狱里,彭荆风也不忘创作,他把写交代用的纸张裁成小条,揣在身上,一有时间就偷偷地写作。出监狱时检查行李,管理人员见了那一大摞手稿,很吃惊,这就是后来的《断肠草》。

虽然在长达22年的困境中不断挨整,彭荆风却坚信自己没有错,迟早要平反,因此从来不灰心。他的这种乐观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都说:彭荆风不像个“右派分子”。

一直到1975年,彭荆风才出狱。

改革开放以后,彭荆风一共出版了23部作品,还有一大批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待付梓。历经磨难,他落笔更为慎重,每部作品要改五六遍,精雕细琢。

谈到这段时期的创作,彭荆风说,所有的苦难都是严峻的考验,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对文学不能扔,一定要成为大作家。

彭荆风的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是在炮声中诞生的。当时,炮弹不时地在他们身边爆炸,彭荆风看到了这个场景,立即构思动笔。与他同在阵地的战友说,命都保不住,耳朵都震聋了,你还有心思写小说!可是,对彭荆风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今夜月色好》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几天后,彭荆风在《文艺报》上看到了冰心对这篇小说的评论文章。1988年,这部佳作以全票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1944年,云南腾冲的抗日军民宁愿全城被毁,也誓要全歼日寇,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经典战役。而腾冲,这座修筑于明代的古城全部成为残垣断壁。当时的人们这样描述:城里不仅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甚至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两个弹孔。

这场悲壮的大战令彭荆风长久感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彭荆风几次前往腾冲。2005年,他攀上陡峭的高黎贡山去寻觅从前的战地,当地研究抗日历史的专家看他年过七旬,劝他不要上去。彭荆风却坚持要去:“给我一根棍子作拐杖就行了。”上山途中,彭荆风看了看那位专家,问道:“你怎么还穿着西装皮鞋?”对方说:“我想老作家来调查,最多开个座谈会就行了,没想到您还要爬山。”

31

整整一个月,彭荆风把书中提到的高地重新勘察了一遍,一双登山鞋磨坏了。他的长篇纪实文学《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问世,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的历史。

这场中国抗战八年唯一驱敌于国门之外的战役,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其军事价值更为重要,这场恶战是用伤亡近七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毙敌两万余人的战绩。其中,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外军事专家们去研究探讨。

《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被评论家称为是所有描写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的文学作品中最真实、广阔的一部。

彭荆风的另一部得意之作——《滇缅铁路祭》,被认为填补了铁路史的空白,而小说的线索来源于一次茶余饭后的谈话。

有一年,彭荆风去临沧,偶然听说抗日战争时,有一条30万人参加修建的铁路,刚要修成,日军就打来了,不得已又给拆掉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条滇缅铁路没再修复,并且鲜为人知。

得知有20万人为修建这条铁路献出生命,在中国铁路史上绝无仅有。彭荆风当即决定,沿着铁路去看看。回到昆明后,他又跑到铁路博物馆查资料,被回复说没有任何资料。他便四处寻访当年的老工人,但是,当时处在底层的工人也并不太清楚更多的详细情况。

为了解更多真相,彭荆风分别找到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都一无所获。 一片空白,反而激发起了彭荆风深厚的兴趣,最后他在省档案馆查到了相关资料,那些深藏于郊区地下仓库的档案纸张早已泛黄,一捻就破,翻起来满手灰尘不说,积满的尘菌更是让人奇痒无比。

档案材料是不完整的,也没有经过整理,都是一些零碎散乱的记录。但是,彭荆风却凭借作家特有的敏感和才能把它们串联起来,写出了《滇缅铁路祭》。

作品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直到现在,彭荆风的博客里还有那些筑路工人亲属的来信,他说,读一遍哭一遍。其中,有人特地从国外赶到云南,希望再加印1万册,送给当年那些筑路工人的后代。

伍 战争容不得虚构

1999年,过完70岁生日,彭荆风对女儿彭鸽子说:“云南和西南地区有几件重大历史事件,只有我了解得翔实。我要趁着精力还好,把掌握的素材写出来。年纪再大些,怕是记忆衰退写不动了。”

《解放大西南》排在了第一位。20岁时,作为解放大西南的战士,彭荆风参与了这场消灭了近一百万敌人的战争。

彭荆风早年认为,这场战争应该由当时级别更高的老同志来写,像冯牧,他在解放大西南战役中,就是新华社十三支社社长。而冯牧也有此愿,但是后来因为忙于行政工作,这件事就被耽搁了。

彭荆风之所以重新考虑《解放大西南》的写作,一方面是因为多年来,他从没停止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因为那场大战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他还没有看到一部此类题材像样的作品。

写作时,彭荆风依然按照自己的习惯,重走作品中所涉及的战地。他说:“材料不是问题,关键是,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含糊。那一天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查清楚,有时候一个番号要查一天时间。”

彭荆风说,他要把真实的历史呈现给读者,战争容不得虚构。

32

“八旬高龄的彭荆风,历时多年,十易其稿完成了《解放大西南》。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充沛的激情,全景式再现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壮阔图景,将战争融入民族史、军事史、情感史去抒写,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创作中,显得十分可贵。”这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授予《解放大西南》的颁奖词。

《解放大西南》改了十稿,而现在彭荆风手里的《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苦战缅印》,已经是第六稿了。他说,纪实文学既要保持纪实性又要富于文学性,比较难把握。事件本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文字去表达的功力。

“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其他娱乐,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写作。”彭荆风说,当年担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工作很忙,他就早上6点起床写两个小时,再去上班。

以往写作,都是彭荆风写好后由女儿彭鸽子打字录入,然后再打印成册,由彭荆风修改。这样的反复,效率很低。80岁时,彭荆风学会了五笔录入。现在,84岁的彭荆风,写作日程排得满满,他正在交替地修改四部长篇。

彭荆风是写完一部,稍事休息,读书、思考,再接着写第二部、第三部。然后,折回来修改第一部。这样,每部作品在修改过程中都会有新鲜感,有新的思考。

“我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生活了60多年,比对我的故乡还熟悉。”彭荆风说,地域性不会对作家的创作形成局限。生活是一个地方,但是你的观念、思想、学识不能限制在一个地方。

不论写《挥戈落日》,还是《孤城日落》《旌旗万里》,彭荆风都是和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形势联系起来,《解放大西南》也是和整个解放战争的局面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写作,视野开阔,纵横捭阖。

彭荆风最遗憾的是,他从1957年至1979年,被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驿路梨花》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爱莲说》中作者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来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青松》诗中诗人用傲霜斗雪的松来作为坚强、高洁的象征,假如我们要赋予梨花、不娇媚、不繁艳、洁白如雪的梨花一种象征意义,该是什么呢?学习了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也许我们会找到一种答案。

二、品味课文: (一)想象梨林之“美”

1、 文中作者以优美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副美丽的景、物、人,快速自由朗读课文,发现文章的美点,以“这里的——美,你看(想)——”的句式描述出来。

2、 梨林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在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品读,发言。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谢谢你们,美的发现者。梨林美在环境清幽、美在姑娘漂亮、美在主任热情周到、美在过路人见的相互关爱。

33

(二) 理解茅屋之“爱”

1、 在这梨花掩映丛中的小茅屋,它虽是孤单的,却给过路人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快乐。文中哪些人得到了这种方便?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

2、他们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遇着小茅屋?小茅屋条件如何?他们感受如何?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同位间进行)

3、 屋虽简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不给人一种“到家了”的温馨感觉。他们享受了方便,是否一走了之,不再回头?他们是如何做的?

他们这样做很是辛苦、劳累,但他们高兴吗? 报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小结:茅屋虽小,但它充满了爱,享受过它的方便的人,都尽力为它做点什么。 (三) 评读文章之“新”

1、 让这么多的人一一受惠,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在判断小茅屋的主人上,“我”和老余曾出现过几次误会?是她(梨花妹妹)?是他(瑶族老人?)都不是。

2、 那我们来看都是谁为小茅屋做出过贡献?

解放军建茅屋、梨花和梨花妹妹照料、瑶族老人送米、我们修葺茅屋。

3、 解放军为何建茅屋?梨花和妹妹为何这样做?瑶族老人威吓?我们又为何这样做?

其实他们都是向雷锋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套,每个环节间都有一种因果关系。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看,本文是先写果后写因,还是先写因后写果?

4、 而从文章内容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可见本文是顺叙中套倒叙。一次误会激起一层浪花,作者就一次次设置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本文的第一个写作特点:悬念迭起构思新。

B、驿路梨花标题新

文章标题是“驿路梨花”,稳重几次写到梨花,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判断举重梨花的含义。

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花似人,人似花,标题与主题,梨花的自然美与心灵美巧妙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雷锋精神立意新

34

雷锋精神是无数作品反映的陈旧的话题,要想写好,必须出“新”。本文突出之处就在于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些闪闪发光的相对独立的事件上,而是抓住了事例间十几年没有中断的本质上。雷锋精神激励了解放军,解放军的行为又感染了梨花姑娘,梨花姑娘的行为又应县风格了后来一系列的人。尤其是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处处”远远超过了字面的含义。既然梨花象征了雷锋精神,,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可换成一句什么话呢?

雷锋精神大发扬。

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雷锋精神大发扬呢?

可见,雷锋精神不断传递,不断发扬,在时间中穿行,在空间中辐射,引得“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大发扬”。这就是本文的第三个特点:雷锋精神立意新。

小结:学习本文悟三新:悬念迭起构思新,驿路梨花标题新,雷锋精神立意新。 三、 拓展探讨:

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你怎么看?

我还曾经看到一副漫画:一个人在水中挣扎,喊着“救命”,岸边一人在悠闲地吐着烟卷,身边的牌子上写着“救人100元”。漫画的题目是“见钱勇为”。对这样的事件如何看待?

小结:小姑娘开起驿站本无可厚非,见钱救人就会为人们所不耻。我们也从每体上尖刀了一些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故事。鲁迅曾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有了影戏哦内却不被重视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显示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雷锋精神之花在新时期仍娇艳的开放在中华大地上,一批批青年志愿者走进了敬老院,活跃在了环保第一线,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响应党中央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号召,把青春献给了西部。

14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 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

2.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3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导语设计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有美与生命地方就有诗。”作为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梨花被许多诗人纳入笔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悬知寒食朝陵史,驿路梨花处处开”。那么,在云南边陲有着 20多年军旅生涯的作者笔下的驿路边那盛开的梨花又蕴含着怎样的“美与生命”呢?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2.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1. 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驿路 花瓣 喷香 撵走 麂子 修葺 好奇 干草 陡峭 2. 介绍作者。 荆风,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作品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 目标导学二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本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2. 依据“我们”的行止和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主要写出了什么?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第三部分,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3.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1)本篇开篇怎样写出了什么?写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开篇从“我们”的视觉,用一个感叹句振起,描写山峦。“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挨”“延伸”“消失”三个动词,由近及远,描写出山峦层叠,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 (2)“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的情况怎样?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行走在人迹很少的深山密林当中,天色已晚,担心“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 (3)“我们”看到梨花时的心情怎样?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进行写作思路。 可采用灵活的形式,教师先做示范,再由同桌按照此种方法进行互问互答。 36

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表现出意外看到梨花的惊起动情。“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梨花使“我们”产生了希望。“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进一步描写出梨树林中的如画境界,表现了“我们”满怀希望在林中寻找人家的心情。 (4)“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着什么作用? 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设置出了一个悬念。 4.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l)“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 (2)课文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哦”和老余的对话有什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 板书设计 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

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 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

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 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重难点) 2. 合作探究,把握写法。(难点) 3. 总结全文,拓展训练。(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37

【学法指导】 运用悬念,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间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悬念的特点,先将疑问悬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念念不忘。总之,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开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后,再开“悬念”,写出结局,回答先前的间题。 【教学提示】 四人小组合(l)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人作,互问互答。 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 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 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 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 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我不是主教师引导,课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 堂交流。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 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具 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 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 的心情,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 (3)文章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量? 写出“我”在梨树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 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 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 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 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 2.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1)文章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 写这些在行文可指名朗读相关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语段,在此基础上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进行引导。 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 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 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 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 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哈尼小姑娘的出现, 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 设的悬念。 (2)文章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思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 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 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 经常照料 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沏底解 开了悬念, 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间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 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 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 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 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集体齐读该部分,前”发生的事;这就表 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再结合全文分析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把握写法, 其作用。 38

1.第五部分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 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 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 本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 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 3.本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本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 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4. 本文的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 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 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目标导学三: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1.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 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2.小组讨论:梨花姐妹开旅店是利还是弊? 板书设计

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 雷锋精神代代传 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情节波澜起伏

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一语双关 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

【学法指导】 理解或赏析文章的标题:可以从把握标题的一般作用着手:①表明写作对象;②概括主要内容;③是文章的行文线索;④点明文章主旨;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自愿选择观点展开自由辩论,让学生为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寻求继续传扬的方式。 39

可取之处:

1. 对于本课,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自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的形式,有助于深入文本,理解文意。

2.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内容到写法,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3. 所设问题,基本上来自学生的阅读体验,做到了准确而不模糊。 不足之处:

1. 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束缚得较紧,还可以进一步放手,引导学生大胆设疑。 2.为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悬念”,“文似看山不喜平”。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学习作者选择论与运用论据的方法。 3.理解作者关于责任的观点,读出自己的真切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运用略读的方法,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样做到人人笔下无而人人意中有的。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要求用着重号标出作者的观点,用[ ]标出论证的部分,用波浪线标出作者扣论点议论的文字,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达观(dá guān):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纵然(z?ng rán):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

契约(qì yuē):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40

海阔天空(hǎi ku?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循环(xún huán):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趣味(qù wai):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议论文的特点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1-2):提出人生最苦是未尽任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二段(3-4):提出人生最乐是已尽责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三段(5):阐述责不可卸、尽责则乐的道理。 2.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

总结固趣: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选取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关于责任的观点,读出自己的真切体会。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虽然逝世时只有五十多岁,但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们还能看到周恩来抄写的梁启超的诗——“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可见梁启超在当时的影响力。

胡适对梁启超崇敬之至,他曾讲:“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黄,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指辛亥革命)”。

毛泽东每当在《新民丛报》上看到梁启超的文章,都要反复地阅读。郭沫若认为梁任公在当时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

梁启超对人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思想。在他的影响下,九个子女,各个菁秀,其中三个成了院士。

41

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杰出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军官,参加过淞沪会战,25岁不幸早逝;次女梁思庄是我国图书馆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四女梁思宁,在姐姐梁思懿影响下投身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五子梁思礼是著名的火箭控制专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选取论据的方法,尤其是要深入理想他关于“责任”的思想。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是怎样论证“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的?

明确:采用说理论证的方法。先阐明人生有三件苦事,但都不是最苦;再说明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如果没有完成便是再苦是没有的了。再通过设问,说明最苦的原因在于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2.选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如何采用举例论证的?请结合相关文字作简要分析: 明确:先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作者举了生活中没有尽责的三件事,说明如果没有尽责,就会不敢与之见面,就是在梦里也会有他的影子的缠绕。

3.“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引申论证“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的意义。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作者在论证“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时,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有关文字作简要分析:

明确: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在论证时,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作论据,并通过分析,充分证明了“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作者为什么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明确:因为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而是否尽责全在于自己。

3.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一辈子都在忧国忧民,作者是如何论证他们也尽责则乐的? 明确:先阐明他们一辈子在感受痛苦,再阐明他们日日在尽责,日日都会得苦中的真乐,即从本质上讲也是尽责就会感到快乐。

三、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在这里“解除”与“卸”有何区别? 明确:“解除”是指尽责之后就没有责任了,“卸”指“推卸”责任。 2.你对文中提到责任不可躲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四、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议论文理解中心,要抓住论点与扣论点议论的文字。要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论点在原文中是如何提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论点对自己的启示。

42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论证了最苦是未尽责、最乐是尽责的观点。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体现作者是论证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我看责任》为题,写一篇表现自己对责任的看法的文章,要注意借鉴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的选择论据的技巧。

总结固趣

本文表达中心论点是人人必须尽责任,作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却能虽苦却乐。

作者采取设问并加以排除的方式提出论点并加以解说,作者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证观点,先用主要采用举例的方式说明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责任是最苦,然后证明尽了责任是最乐,而且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是虽苦犹乐。最后从责任无可解脱因而人人必须尽责才能最乐的角度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预习《古文两篇》十二章,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梁启超的文集。

趣味教学资料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43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黄遵宪: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吴其昌: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他并指出,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在对梁启超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毛泽东:梁启超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郭沫若: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绩实不在章太炎辈之下。

萧公权:“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

44

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梁启超拜师 刘永忠

梁启超考中举人以后,但他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还是继续努力学习,在广州的学海堂继续读书。在学海堂中,有一个同学名叫陈千秋,是南海县西樵乡人,与梁启超非常要好,而且他还是学堂里的高材生。一天,他从外面回来,非常兴奋地对梁启超说:“梁兄,我听说南海康有为先生上书皇帝请求变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现在他刚巧从京师回来,我正想前往拜见他,他的学问是我与你所想象不到的。如果我们现在能找到一位好老师,那就太好了。”

陈千秋见到梁启超还是一脸纳闷,就向他介绍了康有为的学问和思想,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他写了一封五千字的《上清帝书》,向光绪皇帝提出:“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 ”?他还警告皇帝,如果还是因循守旧,不变法图强,外国列强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土,像太平天国那样的起义就会再次发生。本来康在这次乡试中,已经考中举人,可是顽固派大臣徐桐认为,“像康有为这样轻狂的人,如果给他考中,今后必然会将朝庭搞得乌烟瘴气的。”于是抽去他的试卷,使康有为不幸落榜了。但这次上书却轰动整个北京官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康有为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声望。陈千秋还说,康有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异议和奇怪的论说,都是他闻所未闻的。这个消息大大地震动了求知欲极为旺盛的梁启超,他急切地恳求陈千秋说:“陈兄,我也想见见这位康先生,你快带我去见见他吧”陈千秋爽快地应允了。

见到康有为后,梁启超便正式拜康有为为师。陈千秋、梁启超二人还共同请求康有为自己开学馆,于是康有为便在广州长兴里成立了“万木草堂”。梁启超从此便结束了在学海堂的学习。

康有为中举是1893年的事 ,比梁启超中举晚四年,当1890年梁启超成为康有为的及3门弟子,及1891年万木草堂创立时,康有为还是没有中举呢。可见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是举人拜秀才为师,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这也说明,康有为的确是有学问,很不寻常,不仅学富五车,而且思想新颖,否则,已经中举的梁启超岂肯拜在他的门下?同时也说明,梁启超的确虚心好学,不计较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只要他有真才实学,能为己师,还是很愿意拜他为师的。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

林媚笑

梁启超生平信仰的是趣味主义。如果有人问他,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他便会回答:“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眼,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但我不仅从成功里感到趣味,就是在失败里也感到趣味。”

有一次,梁启超被邀请到南京东南大学作学术报告,当时他向学员作了一介题目为《教育家的自家田地》的讲演,进一步阐述教育这门职业的特别好处。他在讲演中,一开头就说:孔子屡次自白,说自己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门生赞叹道:“我们这一点真的难做到啊”。梁启超剖析说,“为什么你们做不到呢?因为学是不难,而要做到不厌却是不容易;诲人不难,不倦却是很难的。厌倦是人生第一件罪恶,也是人生第一件苦痛。

45

厌倦是一种想脱离活动的心理现象,换句话说,即不愿劳作。不愿劳作的念头一起,不仅减低了劳作的效率,还会生出无穷弊害,所以说它是罪恶。而从另一个方面看,不论是谁,总要靠劳作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不管你如何不愿意,劳作还是免不了。既免不了,又不愿意,天天皱着眉、哭着脸去做那不愿意做的苦工,岂不是活活的把自己关在第十八层地狱!

所以说厌倦是人生第一件苦痛。”,梁启超的讲演,引起学员的广泛兴趣,掌声在会堂里久久不能停息。

第二天,他再为这些学员作题为《学问之趣味》的讲演。他一开头又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

这句关于趣味的开场白,一下子把学员引入了听讲的兴趣。

梁启超接着说: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嫌每天二十四小时不能扩充到四十八小时,不够我享用。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梁启超对趣味的经典阐述,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这种趣味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现代人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少有异才

他4岁开始认字,6岁读完了“五经”,9岁时能写出洋洋千言的好文章,11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享有“神童”之誉。

10岁时,他跟着父亲去新会县城应“童子试。”父子俩暂住老相识李秀才家。其时李家庭院杏花盛开,煞是好看,小启超起个大早去摘花,被父亲看见。父亲喊他进屋里,他急忙把一束杏花藏在衣袖之中。父亲想教训他,便出了个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时,启超正坐在一块大镜子前面。他灵机一动,答道:“堂前明镜,大人明察秋毫。”和父亲坐在一起的李秀才,正打算出门。仆人来报说车子已经准备好了。李秀才对启超说:“孩子,我还有一联:推车出小巷。”梁启超用手摸摸脑袋,立刻对道:“策马入长安。”李秀才当即把他揽入怀里,口里不停地说:“果真神童!果真神童!”

大义灭亲,披麻戴孝

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梁启超从风风雨雨中走过56个春秋,应付过各种场面,甚至不惜同魔鬼打交道。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恪守一分书生本色,以情谊为上,磊落其身,他是地道的性情中人。君不见,每当有人提起亡友谭嗣同,他总是眼噙泪花,俯首低回。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乃师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尤其是面对乃师违背民国历史发展潮流,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书”,梁氏大义灭亲,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乃师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梁氏身为弟子,事后依然心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是他带头募捐,主持身后之事,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

不同寻常的宽容

46

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协和医院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挨刀之后,方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为之气愤,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加之协和乃美国人创办之医院,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失误而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是他坦然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为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风波得以化解为零。

他割掉的是一个好肾,但他以生命的名义留下一方宁静,托起一分宽容,一分足以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间争斗都黯然失色的宽容,让生命个体由此超越和升华,这未尝不是一个奇迹,未尝不是全属他个人的一份杰作。手术之后才过3年,肾的主人就撒手尘寰了。身体素质原本不差的梁启超走得如此匆忙,显然与协和医院的那个医疗事故有关,怎不令人扼腕,一位56岁的学术大师毕竟还是正当时候啊!

在那苦难岁月里,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明镜似水、善解人意是他的常态,在某些关键时刻,则以大手笔写实爱的海洋,让海洋为宽容而定格。在人生路上,在做人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从梁任公先生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饮茶龙上水,写字狗耙田

一天,梁启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时正在厅里与父亲谈着什么。梁启超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走进来,从茶几上提起茶壶斟了一大碗凉开水正想喝,却被客人叫住了。启超,你过来。

客人说,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字,我来考考你。客人见茶几上铺着一张大纸,提笔便狂草了一个龙字:你读给我听。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客人哈哈大笑。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饮茶龙上水。梁启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说:写字狗耙田。梁启超的讥讽让父亲尴尬,正要惩罚他,客人说:令公子对答公整,才思敏捷,实在令人惊异。

寻访梁启超少年时代

梁启超12岁外出游学之前生活和成长的这个家庭,一向以质朴、端凝的家风闻名乡里。梁启超从小在品德修养上深受祖父的影响。据资料记载,每年上元佳节,祖父都要携诸孙来到当地一座庙宇,对着庙内绘有忠臣孝子的图画,“指点而示之曰:”此朱寿昌弃官寻母也,此岳武穆出师北征也‘,岁以为常。“位于新会南端出海处的崖门,是南宋将亡时宋军与元军最后激战至覆灭的古战场。每年清明祭扫路过崖门时,祖父总爱向儿孙讲述当年南宋宰相陆秀夫背着幼主投海殉国的情景。这些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激励着童年时代的梁启超。

在新会人眼里,少年时代的梁启超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当地人流传着许多关于梁启超幼时出口成章的故事。有一次,他爬梯子玩,看到祖父站在梯子下,便天真地唱道:“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还有一次,梁启超给来访的客人敬茶,客人随口说了句:“饮茶龙上水”,梁启超回应道:“写字狗扒田”,两个人用的都是新会俗语。

客人诵:“东篱客采陶潜菊”,梁启超即对:“南国人怀召伯棠”。才思之敏捷令人惊叹。

47

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0岁前往广州应童子试时,当众以盘中咸鱼为题作诗,“神童”之名传遍乡里。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他曾令授业先生发出“吾不能教之矣”的感叹。一度沾沾自喜的梁启超,直到18岁时第一次领教到康有为“新学”的“大海潮音”,才如“冷水浇背”,毅然舍去旧学,投奔康有为门下。

政治文学家、维新故人梁启超自强不息的故事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他集政治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激情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梁启超虽然已经逝去大半个世纪,但在广东新会、北京、天津乃至日本神户,不仅其故居保存良好,而且他那强国、改革的愿望至今仍然鼓舞着无数海内外同胞。1914年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被清华大学沿用至今。然而,在北京香山植物园内,这位风云人物、学界泰斗的墓碑上没有生平,没有任何一个头衔。透过这座墓碑,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为国家复兴而奔走呼号,为民族振兴而鞠躬尽瘁的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

梁启超去世时,曾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三十年来,新事业,新智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此次新会之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梁启超的精神虽然诞生在风雨飘摇的昨日,但在当下,其分量与价值不但不会减损,还能转化为推动历史和社会进程的巨大动力。纪念梁启超,就绝不仅限于维修故居、吸引观众的简单思路,他的遗址和事迹是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崇高理想的鲜活教材;他那维新奋发的精神,更应为时所用,为世所用,以彼时之维新促今日之体制改革,以彼时之新民促今日之公民素质,以彼时之爱国促今日之团结共进。

梁启超曾宣称,有朝一日“举国行当思我耳”。我们相信,大到“神舟五号”升空,小到每一件具体工作的革新,让维新故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在百年之后的时空中再次焕发光彩,便是回应这一预言的最好方式。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有一年,梁启超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活动。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张之洞见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不高兴,于是出联斥难。联文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联文是: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2)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中,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

48

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为儒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张之洞看罢这副对联,连连称妙,暗叹康有为慧眼识才,梁启超非同凡响。遂传令大开仪门,鼓乐喧天,用迎接王公大臣的礼仪迎接这位当今才子。一时间,梁启超名满天下。

15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篇课文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重点) 2.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难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他人社会及自己的责任感。(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重点) 导语设计

设计1:(激发兴趣)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放假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分担。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2:(激情导入)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②展示有关报道: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 整体感知: 2.听朗读: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①注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教学提示】 梁启超的简介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老师加以补充完善。 注音可由学生上黑板完成。 解释词语可以有49

③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目标导学二 :研读分析,合作探究 1. 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明确:第一二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三四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五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2.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逐层分析 ①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贫穷、失意、死亡不算苦呢?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因为贫穷、失意、死亡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②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个人是这样、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③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④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⑤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目标导学三 :读懂文意,拓展迁移 1. 拓展训练: 每天,我们的校长和值周老师都站在校门口护送同学们,这是他们把关爱同学的安全当成了一种责任。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是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 50

学生选择完成,并且造句以加强对词语的掌握。 【学法指导】 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l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