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教案 下 幻灯片转WORD
更新时间:2024-05-16 0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古汉教案模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古代汉语(Ⅱ)
第五单元
文选:课文讲授:《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 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 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第一,表隶属,领有;第二,表修饰,限制;第三,变主谓结构为词组。 二、特殊用字:
通假:冥通溟;邪通耶;辩通辨;有通又;辩通变 古今字:志志;反返;知智; 同源字:飡餐;垂陲 连绵字:夭阏
三、掌握本文中“而”的几个特殊用法: 顺承连词:而后乃今;三餐而返; 转折连词:誉之而不加劝; 假设连词:举世而誉之 名词:而征一国者(能力)
《不龟手之药》: 一、掌握下列词义:
贻:送给;掊:打破;洴ping2:浮;鬻:卖;难:乱事,指军事行动;将:统率;裂:分出; 二、词类的特殊用法: 通假:龟通皲; 异体:絖纩(丝絮)、
连绵字:瓠落(廓大的样子); 活用:坚:形用如动:坚固的程度;
三、理解文中“以为……”和“无所……”的用法及“或……或”中“或”的词性意义。 1、 以(介)为(动):把……作为;如本文中的“剖之以为瓢”。
2、 以(连)为(动):如:《孟子·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毛编织的衣服,做鞋织草席
用来作为谋生)
3、 以为然:认为对(二字当动词用)。《史记·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4、有所……,无所……:“所”字指代的是行为处所,“无所”相当于说“没有……的地方”如:《齐恒公伐楚》:“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本文中“则瓠落无所容”。
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5、或……或:无定代词,有的人。
《庖丁解牛》: 一、掌握下列词义:
倚:靠;履:踩;奏:进;中音:合于音节;会:节奏;道:道理;神:精神;遇:会合;官知:视觉;批:击;窾:空;因:顺着;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i4:筋肉聚结处;軱:大骨;族(庖):众;折:砍断;硎:磨刀石;节:骨节;厚:厚度;(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戒:警惕;微:轻;委:堆积;善:拭; 二、词的不同用法: 通假:向通响;盖通盍; 同源:譆嘻;
三、从课文中找出判断句句式(两个句式)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由果说因) 2、臣之所好者,道也。
四、掌握课文中介词“于”“乎”“为”的用法。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近,除作语气词外,还作介词,用法基本上同“于(于) 常用词“为”(P425),此三字的区别,在通论(十三)中的详细的介绍。P459-461。 《胠箧》
一、掌握下列词义:
胠:从旁边开;探:掏;发:打开、拆毁;摄:勒紧;揭:抬;趋:跑;积:聚积;矫:纠正;劝:鼓励;明:显示;掊:打破;擢:拔掉;铄:销毁;含:保藏;聪:耳力;胶:粘
住;明:眼力;攦:折断;攘:排除;玄同:混同;累:忧患;惑:困惑;爚:炫耀。 二、特殊用字: 古今字:匮柜;知智;
通假:乡通向,先前;擿通掷;朴通朴,朴实;
使动用法:固:使结实;重:使……重要;殚(残):使……尽(残);乱:使……乱;散:使……分离; 名词用如动词:信:立信用; 三、特殊句式:
不乃……也?不就是……吗?
《百川灌河》: 一、掌握下列词义:
时:按季节;泾:通;涘:岸;渚:水中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殆:危险;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二、掌握下列词的用法: 通假:辩通辨; 连绵词:望洋;
活用:少:意动用法,觉得……少;轻:意动用法,认为……轻。 三、特殊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复习: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
第一,疑问代词作宾语;第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符合两个条件:宾语必须是代词;必须是否定句,要有否定副词或表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第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2
《运斤成风》: 一、掌握下列词义:
匠:木匠;斫:砍;运:抡动;听:顺,从;尝:试;质:对象。 二、掌握下列词的特殊用法: 名词用如动词:垩:用白土刷墙; 通假:慢通漫。
《劝学》:
一、掌握下列词义:
劝:鼓励;青:靛青;挺:直;砺:磨刀石(硎);参:检验;省:检查;谿(溪):谷; 二、掌握词的特殊用法:
通假: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无通毋;靖通静;生通性;柱通祝,断;畴通俦,同类;蟺通鳝 异体:同暴;檝同楫;蹞同跬;螾同蚓;蜹同蚋。 古今:知智;共供;
活用:水:名用如动词,泅水; 三、特殊句式:
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在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和它的宾语可以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如“以羽为巢”;也可以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如“编之以发”。“之”均指巢。
2、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所”是代词,“以”是介词,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或手段)”,与现代因果连词的凝固结构“所以”的语法意义不同。
《察传》
一、掌握下列词义:
察:审察;传:传闻;过:犯错误;熟:深透;节:关键;精:精华;溉:灌注;汲:从井中打水;之:去;类:像;经:界线;缘:循着,顺着; 二、词类活用:
过:名作动:犯错误;平(天下):使动用法:使……安定;闻(之于宋君):使动,使……传到。 三、辨别课文中“以”字的词性和用法:(第三册P1082)
《五蠹》:
一、掌握下列词义:
蠹:蛀虫;(誉之则害)功:农耕; 报(而罪之):判决; (父之)暴(子也):不孝;
?举(而上之):举荐;兼举匹夫之行:称赞; 拔(城者):攻陷; ?
服事者简其业:怠慢; ?
必轨于法:遵循; ?
承敌国之衅:破绽;
3
奸(财货贾):邪恶;
?
而二人主之心:使……不专一; ?
修治苦窳之器:粗劣 二、词类用法: 通假:
离通罹:触犯;趣通取:肯定;以通已:已经;厉通砺,磨。荐通搢,插;距通拒,抵抗; 被通披;捍同扞,干犯;畜通蓄,储备;承通乘,趁;从通纵,合纵;衡通横,连横;趣通 趋,归向;籍通藉,凭借;为通伪,虚构。侔通牟,谋取。 活用:
?
人主兼礼之:名用如动,礼待。 ?
举而上之:名用如动:使……上。
??
楚奸不上闻:上名用状语,向上;闻:使动。 ?
高慈惠之行:意动,以……为高。 ?
坚甲厉兵:使动,使……坚固。 ?
美荐绅之饰:意动,以……为美。 ?
必轨于法:名用如动,遵循。 ?
动作者归之于功:使动,使……回来。 ?
则起兵而敌大矣:意动,以……为敌。
?
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趋”当作“外”,排斥。 ?
而二人主之心:使动,使……不专一。 ?
尽货赂:形如动,搜刮尽。 ?
退汗马之功:使动,使……消失。 ?
削减之朝:表被动,被削(减)。 三、理解文中“衍文”的地方。
??
1、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 ?
2、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 ?
3、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内容要点:
一、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表示联合、偏正等关系。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于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现在只提出“与”“而”“以”等几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一)与
连词“与”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的“与”有“参与”、“给予”、“结交”等意思。作为连词,“与”字一般是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比如:
4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与”、“与其”还常和“不如”、“不若”、“岂若”、“宁”等配合,构成选择复句。如: 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韩非子·难二)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与”字同“和”字一样分属于连词和介词两类,有时比较难以区别。以下三种办法可供参考: 1、介词“与”的前后两项有主次之分,而连词“与”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关系。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 蜩(蝉也)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例1中“公”是主语,“与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与”是介词。例2中的“蜩”与“学鸠”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例3前一“与”为连词,后一“与”为介词
2、介词“与”前可加副词,连词“与”前不能加副词。如: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史记·范雎列传) “与”前有副词“遂”,这个“与”是介词。
3、介词“与”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一般可用“之”补出),连词“与”后面的那个词语是不能省略的。因此,凡是“与”字后面缺乏同“与”字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相并列的成分时,都是介词。如: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胜世家)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徐宏祖《游天都》) 总结“与”字的词性和用法:
可作动词,动词的“与”有“参与”、“给予”、“结交”等意思,如“昔者仲尼与于腊宾”;“既而与为公介”;“蹇叔之子与师”。
可作连词 可作介词
可作语气词(后来写作“欤”)
可通“举”。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而
连词“而”字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例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以上是两种性质的联系。)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以上是两种行为的联系。)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例如: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以上是“而”作为连词的基本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是连词“与”字和“及”字(这是就一般情况说,或许有个别例外)。《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述的性质,这是应该注意的。也就是说,“六跪”和“二螯”带有形容词的性质。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掌握“而”字的用法。下面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最后再作一个总结。 第一、 根据“而”字所连接的词、词组或句子的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种: 1、联合结构中的“而”,如: 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偏正结构中的“而”,用于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动词),如:
5
2、介绍行为动作的物件,相当于“给”、“向”、“对(对于)”等。如: 问于桀溺。(论语·微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上) (以上表示“给”“向”或“对”。)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以上表示“对于”。)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逍遥游)
(以上表示“在……方面”。)
表示在某一方面的这些例子,似乎也可以归到表示处所那一类中去。
3、表示比较的物件,相当于“比”、“过”等,这种用法一般用于描写句,只用“于”和“乎”,很少用“于”。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古今词序的不同:在古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后面(“苛政猛于虎”);在现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前面(“苛政比老虎更凶猛”)。 有时候,不是比较程度,只是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例如: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4、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如《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又如“疲于奔命”、“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
5、用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一般写作“于”。如: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上学期已经讲过,此从略。 关于“于”字,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至于”、“在于”的情况。在古代汉语里,“在”和“至”是动词,不是介词,“至于”、“在于”连用,是动词与介词连用,这是完全合理的。例如:
其耳目在于旗鼓。(国语·晋语)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现代汉语里,“在于”的用法还与古代汉语颇为接近,而“至于”已经变成了一个词,意思更加虚化,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如“他不至于不来吧?”二是表示另提一事,如:“至于别的事情,就等以后再说吧。”
二是用“于”字组成的介宾词组,除表示“对于”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外,其余有的偶尔也放在动词之前,《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动词之后(“宿于石门”“坐于堂上”)。中古以后,放在动词前面的渐渐多起来了,不过古文家大致还是遵用上古的语法。
(三)为
“为”字本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介词“为”字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介词“为”读去声,略等于现代的“给”“替”或“因为”等。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物件,略等于现代的“给”“替”,如: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如: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用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一般读阳平,如:
11
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介词“为”字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例如: 君子不能为谋也。(礼记·檀弓下) (四)之
关于“之”的词性和用法:
“之”字是古代汉语里非常常见的一个词,它本来是个动词,表示“到……地方去”的意思,如:自楚之滕。也借用作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作定语和宾语,如“之二虫又何知”(定语),“何以知之”(宾语),又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如“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之”字在古代汉语里还经常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这种“之”的名称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助词”、“连词”、“介词”三说。首先是不少著作都把这种“之”看成助词,因为这种“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但是这种“之”与现代汉语的“的”并不完全相同,因为现代汉语的“的”附着性很强,可以没有中心词而形成“的”字结构,而“之”字只能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中心词不能缺少。因此“之”和“的”的语法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还有的著作认为这种“之”所起的作用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词,因此把它归为连词,如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是这样。而从马建忠、黎锦熙以来,都是认为“之”的作用是把定语介绍给中心词,因此认为它是介词。我们的教材采用了这种看法。其实各家对这种“之”的语法作用的看法还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取名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名称。现在我们用教材的名称,把这种“之”叫做介词。
介词“之”的用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用在偏正结构中
介词“之”字在古代汉语里经常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中心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种情况又可分为两种:第一是表隶属、领有;第二是表修饰、限制。第一如: 《诗经·卫风》: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第二如: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诗经·小雅》:哀今之人……
此二种用法,在上文选时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用在主谓结构中
“之”字还有一种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细分起来,有两种情况: 第一,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在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里,最容易见到这种“之”字。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可以说这是上古汉语表示时间修饰经常用的一种句法。《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既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又说“之时”,倒反而少见。
第二,这种“之”字又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先看做主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有时候,不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做句子的主语。例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同上)
不过,“寡人之于国也”和“君子之于禽兽也”似乎也可以分析为状语,相当于上面表示时间修饰的句子。 再看做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现在把介词“之”的用法简单概括一下: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介词“之”字有三个用法:
一是表示隶属、领有: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况君之宠弟乎; 二是表修饰、限制:先王之制、国之害也;
三变主谓结构为词组:又分两种,一是放在分句的主谓结构之间;一是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
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内容要点: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唯”三字。 (二)词头,词尾
(甲)词头“有”“其”“言”“于”“薄”五字。 (乙)词尾“然”字。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字。
“夫”(fu2)字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夫处穷闾阨(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guo2)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今夫”的“今”已经虚化,不代表具体的时间,而是表示另起一端的议论,略有“现在说到”的意思。 “若夫”则等于“至于”:
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发展来的,因此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有的例子里确实还比较难以分别。我们主要还是从句子是否有明显的议论色彩和是否有明显的指代作用来判断。
(2)其
语气词“其”字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论语·宪问)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大概是说这个吧。)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我还是回去吧。)
13
2、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3、 “其”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 (3)惟(唯、维)
“惟”字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
1、在记叙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例如: 唯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 2、“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示希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个。)
3、“唯”字用于句首又可以帮助判断语气。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4、“惟”“维”用于句中,也是帮助判断语气。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维)”等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例如“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这个“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语气词。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
(二)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那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有”“其”“言”“于”“薄”五字。
1、“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2、“有”字又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例如: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3、“有”字又用于某些形容词的前面。例如: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有忡”,等于忡仲,心中不宁的样子。)
4、“有”字还有—种特别的用途,就是“有”字嵌入数目字的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在上古时代,“十五”也常说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说成“三百六十有六”。
(2)其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例如: 击鼓其镗(tang1),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 (3)言
“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汉代毛亨把这种“言”释为“我”,认为是第一人称代词,一直被很多人采纳,直到宋代朱熹才开始把它看成虚词。这就是人们把“言”看成助词或词头的来源。把句首的“言”看成人称代词有一定的道理,但句中的“言”则很难看成人称代词。把“言”看成词头也不尽然,此间问题尚可讨论。
有人认为“言”是词尾,与“然”相近,二者古音相近。如“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言”犹“静然”。 (4)于
“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4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5)薄
“薄”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薄污我私,薄澣(huan4,洗)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薄”和“言”可以连用。从汉代毛亨开始把“薄”看成虚词。清刘淇《助字辨略》中把“薄言”看成助词。有人认为“薄”为动词或形容词,有“急忙”、“努力”的意思。“薄言”是“急忙地”、“努力地”的意思,“言”为词尾。
此外还有一些词头如“载”“诞”“式”等字,它们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都放在动词前面。这里就不细讲了。值得注意的是: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乙)关于词尾,我们着重讲一个“然”字。“然”字是一个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当“然”字放在形容词后面的时候,它的指示性就减轻了,变了词尾的性质。例如:
辛垣衍怏然不悦。(战国策·赵策三)
“乎”、“焉”、“如”、“尔”等字,用作词尾时,它们的作用和“然”字相等。例如: 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成语“空空如也”、“突如其来”等中的“如”也是词尾。 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的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一、 掌握几个概念:
1. 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如tang,a是主要元音,
也是韵头,ng是韵尾,。Cai,韵尾是i,韵头是a,也是主要元音。Chuan,u是韵头,a是主要元音,n韵尾。
这是课文的观点,我是觉得,tang、cai两个音节中的a不应该是韵头,可以说这两个音节没有韵头。这样更讲得通。
2. 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没有韵尾的,则就指主要元音。这个主要元音一般也称韵腹。 3. 韵脚:在诗中,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而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4. 押韵:又称押韵、协韵。指诗词歌赋等韵文中,在相关句子的同一部位配置相同或相近韵部的字,以使音
调和谐优美。韵文押韵的标志,就是作为韵脚的字的韵要相同。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鸠、洲、逑”,现在看来它们的韵是不同的,但在古代,它们都在幽部,韵是相同的。如懂闽南语的同学,用本地话读一下就可以感受得到。
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包括词义)和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古代汉语的语音和现代汉语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就体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为代表。中古音指六朝到唐宋时期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切韵》原本已失传,它的音系保留在宋代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可为代表。现代音就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北京音系为代表。 二、《诗经》的韵例:
所谓“韵例”,就是诗歌用韵的格律。即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一) 韵位:指韵脚的位置,从每一章来看,《诗经》用韵最普遍的形式是句尾韵。“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中韵脚为“采、友”并不在最后,这是由于“之”是句尾语气词,可以看作句中韵,或变相的句尾韵。
(二) 韵数:
1、 一韵到底:在一章中,所用的韵没有改变。详见P535。
15
2、 换韵,即转韵,在一章中前后采用不同的韵。详见同上。 (三) 韵距(韵脚的相互距离):
1、 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详见535,《静女》二三章。 2、 隔句押韵:有两种情况:
一是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如《静女》第一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关雎》第一三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二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3、 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如《静女》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荑和美押韵,(都在脂部)。异和贻押韵(异在职部,贻在之部,职之合韵)。
练习:
P478:鄘风:柏舟 P485:王风:黍离
第一, 标出韵脚以及所属的韵部; 第二, 分析韵例;
三、《诗经》的韵部:
我们这里所讲的《诗经》的韵部,就是“古韵”,也就是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来,所以“古韵”指的是上古时代的韵部,主要指先秦时代。
(一)《诗经》韵部的考订:
古韵的研究始于顾炎武(1613——1682)。因居于亭林镇,故号亭林,我们经常看到顾亭林,就是顾炎武。他指出: “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即读九经要从考释文字开始,考释文字要从知道这个字该怎样读开始。 《音学五书》是他研究古韵的代表作。共分十部。所用的方法是韵字系联方法 :
他把《诗经》1870多个韵字通过“系联”——即A=B,B=C,则A=C,归纳成韵部,如: 《关雎》:鸠、洲、逑、流、求属同一个韵;
《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遨以游……。”舟、流、逑、求属同一个韵;
《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侯、悠、漕、忧同属一个韵。
因此类推,以上同属一韵。
在分部方面,清代的古音学家做了不少工作。还有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等。而具体分部,列表如下: 古音学家 顾炎武10 江 永13 段玉裁17 孔广森18 江有诰21 王念孙21
所分韵部细目 东脂鱼真萧歌阳耕蒸侵 同上+ 同江永+ 同上,但真文合一+ 同段+ 同上 16
比前者增加的韵部或不同 侯元深三部 之支文幽四部 冬侵二部 冬侵月叶四部 章炳麟23 戴 震25 黄 侃28 王 力29
同上+ 把段的幽侯合并、真文合并 同章+ 同黄,但将脂分为脂、微, 质队二部 加九个入声韵:铎职屋药锡质缉月叶 再加 :祭部(共加十部) 职锡铎屋沃 注:黄侃是章炳麟的学生;段玉裁是戴震的学生。 (二)古韵三十部: 阴声韵9 1、 之部 4、 幽部 7、 宵部 9、 侯部 12、鱼部 15、支部 18、脂部 21、微部 24、歌部
改为表格状并拟音如下: 序号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第七类 第八类 第九类 第十类 第十一类 说明:
1、横排: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属音近,可通押。根据韵尾不同的情况将其分为三大部: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2、竖排: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开韵尾;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 [m] [n] []
入声韵:以塞音或塞擦音收尾,[-p][ -t][ -k](上下对应)
3、合韵:邻近的韵互相通押。可分为对转、旁转、旁对转。
对转:横排通押。如之职通押称阴入对转;职蒸通押称阳入对转;之蒸通押称阴阳对转。对转主要解释《诗经》用韵
和古音通假。
旁转:竖排通押。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其合韵称旁转。 旁对转:如幽职合韵,幽药合韵,宵觉合韵。
阴声韵 之 幽 u 宵au 侯 o 鱼 a 支 e 脂 ei 微 i 歌 ai 入声韵 职 k 觉 uk 药 auk 屋 ok 铎 ak 锡 ek 质 et 物 t 月 at 缉 ep 叶 ap 阳声韵 蒸 冬 u 东 o 阳 a 耕 e 真 en 文 n 元 an 侵 em 谈 am
入声韵 11 2、 职部 5、 觉部 8、 药部 10、屋部 13、铎部 16、锡部 19、质部 22、物部 25、月部 27、缉部 29、药部
11、东部 14、阳部 17、耕部 20、真部 23、文部 26、元部 28、侵部 30、谈部
阳声韵10 3、 蒸部 6、 冬部
17
一、 应注意的问题(疑难问题)
1、《诗经》的韵脚,现在读起来不押韵,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主要有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语音从古代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读起来不押韵,那是因为语音是发展变化的。这个问题远在六朝时就产生了。
当时的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采用“叶韵”或叫“叶句”(叶,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来解释。所谓叶韵,就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以使押韵和谐。到了宋代,“叶音”之说盛行,最有代表的人物是朱熹。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此“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随着上下文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读音,那不就乱套了吗?
所以明朝末年一位著名的古音学家陈第,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语音,并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至理名言。这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更能解释得通。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得,服、侧三字现在读起来不押韵,但上古属一个韵部:职部。这就是说古代它们是押韵的。
2、对古音学家分韵不同的理解:古韵研究真正走上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的就是给古韵分部。古音学家分韵不同,大体上说,王念孙与江有诰所得的收获,足以反映清朝人研究古韵分部的总成绩。王、江二人的成果说明了古韵分部工作基本完成,余下的是“精益求精,密亦求密”的问题了。因此,我们把在王、江之后继续进行古韵分部研究的工作看成是对古韵学的补充与总结。
3、古韵30部适用范围:只能管至秦朝,秦汉以后的文章就不能用30部去理解诗文用韵。秦汉以后语音变化有三: (1) 阴阳入对应关系的变化:如 先秦: 歌(月,元) 宵(药) 汉代: 歌(铎,阳) 宵(屋,东)
(2) 某些字的归部有所调整或转移:
如:先秦鱼部的字:家、绘、牙、东、瓜、者、下等,到汉代则无属“歌”部的字;
先秦侯部的字:符、臾、区、枢、朱、枸、偶、隅、儒、刍、愉、惧、厨、蹰、须等,到了汉代则归“鱼”部; 先秦幽部的字:饱、蜩、牢、陶、骚、茅、条、老、考、宝、早、造等到汉代则归“宵”部; 先秦文部的字:辰、震、珍、贫、根等,到了汉代归“真”部;
(3) 某些韵部有合并的趋势:如 侯鱼、脂微、真文、质物等。
当合韵(邻近的韵互相通押)次数比较多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有合并的趋势。 参考书目:
王 力: 《汉语音韵》、《汉语史稿》、《汉语语音史》; 罗常培: 《音韵学导论》 唐作藩: 《汉语音韵学教程》 陈复华: 《汉语音韵学基础》
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双声叠韵:
(一)什么是双声叠韵:
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珍珠”(zhen1zhu1);“参差”(cen1ci1)。
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主要指韵腹和韵尾相同,包括韵头)。如:“光芒”(guang1mang2);“窈窕”(yao2tiao2)。 由于古代汉语的声韵母系统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不能把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和中
18
古)的双声叠韵混为一谈。如:
芣苢: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现代不是。
知识:上古非叠韵(识属入声韵职部);现代是叠韵。 微妙:上古是双声(声母均为m),现代不是双声。
威望:上古不是双声(威属零声母,望的声母属m);现代是双声。 而辗转、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二)上古32母与中古36母的区别(难点、重点): 1、上古声母系统:
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也就是32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32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现将其按旧时的分类将32母列表(一)如下(教材附录四按三十二声母列举了一些常用字可供参考):
牙音 舌音 唇音 齿音 喉音 半舌 半齿
见 端(知) 章(照三) 帮(非) 精
庄(照二) 影
全 清 见 端(知) 章(照三) 帮(非) 精 庄(照二) 影 溪 透(彻) 昌(穿三) 滂(敷) 清 初(穿二) 晓
次 清 溪 透(彻) 滂(敷) 清 群 定(澄) 船(床三) 并(奉) 从
崇(床二) 匣(喻三)
全 浊 群 定(澄) 并(奉) 从 来 日 次 浊 疑 泥(娘) 明(微) 来 日 清 浊 疑 泥(娘) 明(微)
心 山(审二)
邪
余(喻四) 书(审三)
禅
将其列成表格如下: 清 浊 七 音 牙 音 舌 音 唇 音 齿 音 喉 音 半 舌 音 半 齿 音 2、中古声母:中古有所谓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是:
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列表如下: 清 浊 七 音 牙 音 见[k] 舌根 溪[k′] 舌根 群[g] 舌面 疑[] 零声母 全 清 次 清 全 浊 次 浊 清 浊 余(喻四) 书(审三) 禅 心 晓 邪 匣(喻三) 昌(穿三) 船(床三) 初(穿二) 崇(床二) 山(审二) 19
舌 头 舌 音 舌 上 重 唇 轻 唇 齿 头 齿 音 喉 音 半 舌 音 半 齿 音 正 齿 端[t] 舌尖中 透[t′]舌尖中 知[] 舌尖后 帮[p] 双唇 非[f] 唇齿 精[ts]舌面前 彻[后 滂[p′] 双唇 敷[f′] 唇齿 清[ts′]舌面前 照[]舌尖后 穿[后 影[]零声母 ]舌尖]舌尖定[d] 舌尖中 澄[后 并[b] 双唇 奉[v] 唇齿 从[dz]舌尖前 床[d尖后 ]舌]舌尖泥[n] 舌尖中 娘[音 明[m] 双唇 微[母 喻[j] 零声母 来[l]舌边音 日[n]舌尖后 ]零声 邪[z] 舌面前 禅[]舌尖后 匣[面前 ]舌] 鼻 心[s]舌面前 审[]舌尖后 晓[x] 舌面前 唇 音 这三十六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3、36母与32母的区别:
拿中古的36字母与上古的32字母来比较,区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并,一种是分化: 合并的有两类:
一是中古的“知彻澄娘”,上古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 二是中古的“非敷奉微”,上古要归在“帮滂并明”里,都是双唇音。 分化的有两类:
一是中古照穿床审一分为二: 庄初崇山,接近精组,是齿音; 章昌船书,接近端组,是舌音。
二是中古的喻母,在上古也分化为两类,即喻三(于母,与匣母相同);喻四(接近定母)。 从表(一)来看,中古32母中,我们要掌握两个概念:五音、七音: 五音: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 七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加半舌、半齿。
“五音”是唐宋时期的概念,是当时实际语音的分类。若将其与普通话声母发音部位的七类对照的话,大抵是这样对应的:
五音 普通话声母
牙音 舌根音(g、k、h)
舌音 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 唇音 双唇音(bpm)
齿音 舌面音(jqx)、舌尖前音、舌尖后音 喉音 舌根音、齿音
唇齿音(f)(无对应的“五音”)
(三)上古声母系统(难点,一般了解):
要了解上古的声母系统,要从清代四位古音学家的古音研究成果
学习起,这四位古音学家分别是:钱大昕、章炳麟、黄侃和曾运干。下面,我们逐个介绍:
20
1、 钱大昕(1728-1804):
最早对声第六进行研究的古音学家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中的“音学问答”篇提出两个观点: 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
“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音,古人皆读重唇,如古人读负如背,附如部,符如蒲,无如模,拂如弼,读芜如蔓。” 即古代只有“帮滂并明”,而无“非敷奉微”。如(以闽南方言为例): 饭:fan4 [b
钱大昕在《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中说: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也。” 用现代汉语语音对照,即古音中没有zh、ch、sh、j、q、x,这类字母在上古读d或t。如: 直读特;竹读笃;陈读田。
闽南话中,茶(ch—d) 猪(zh—d) 蜘蛛(zhzh——dd)。
今舌上音j、q、x,在明代“早梅诗”中还未出现,证明出现很晚,确为上古所“无”,这组舌上音是由中古“见”组、“精”组字分化而来的。如:
见组:夬:是见组月韵,读guai4。以“夬”为声符的字其声母读音,今有k(快)、j(决、抉、诀等)、q(缺)。k、j这两大类的分化条件是有无“i”介音。即有i介音的与“j”,无“i”介音的与“k”结合。
精组:凡有介音“i”的为三、四等字,今音为j、q、x;凡无“i”介音的为一、二等字,今音为z、c、s。如: “昔”是“精”组(心)三等字。今音从“昔”的字其声母有j(借、藉、籍等)、q(踖、碏、均读 que4)x(惜、昔等);而精组一等从“昔”的字今读为c(错、厝、措、醋等)、z(齰:ze2、咬;che4指牙齿不齐)。关键在有无“i”介音。
2、 章炳麟(1869-1936):
章太炎是第一位全面考查上古声纽系统的学者,他为上古声纽编制了一个总表,表中将古纽分为5类21个。他对上古声母研究的贡献,主要是他提出的《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他在文中说: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支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也即:上古声母中没有“娘”“日”二纽(娘日二纽的音值用现代汉语对照,都应读“n”。)
3、 黄侃(1886-1935):
他提出古音有19个声母的论断,称之为“古本纽”。对19纽的论述收在《黄侃论学杂着·音略》中。他提出“照系二等归精系、照系三等归知系”的主张,这就是说,中古音照系二等字在上古音中属于精系;照系三等字,在上古属知系。如:
“则”中古是精母字,而从“则”得声的“侧”“测”“厕”都是中古照系二等字; “且”中古是清母字,而从“且”得声的,“徂”“组”“祖”“粗”是中古精系字; 而“阻”“沮”“俎”等是中古照系二等字。 照系二等字:庄初崇山——精组 照系三等字:章昌船书——端(知)组
4、 曾运干(1884-1945):
他对上古声母研究中主要的贡献是他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这就是说,喻母三等字(称“于”母)上古
隶属于匣纽;喻母四等字(称“喻”母)上古隶属定纽。如:
喻三归匣,如:古读“营”(于倾切,属“于”母)为“环”(属匣纽): 《韩非子》:自营为私。《说文解字》引作“自环为私”。又如: 古读“于”(羽俱切,属于母)如“乎”(匣纽字): 《论语》:“以吾一日长乎尔。”即“长于尔”。
喻四归定,如:古读“夷”(以脂切,属喻母四等)如“弟”(定纽字):
22]
蚊:wen2 [ba55](即方言词蠓)
21
《说文解字》“ ”从鸟,夷声。而重文作“ ”,即“弟”声。又如: 古读“也”(喻母鱼韵四等字)如“它”(属定纽)。
(四)、上古的双声叠韵:(重点)
1、双声叠韵的作用:古汉语里,双音词很少,而这些双音词中,不少是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古人用连绵字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主要是加强节奏感、增强气势、产生回环反复的效果。
2、 连绵字:也作“联绵字”,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可以分为双声、
叠韵、双声兼叠韵、重言、非双声叠韵等五种。而五种中,又各有形容词、名词性、同义或近义词等多种情况。如: 双声:参差、栗烈、缤纷(注意:纷的声母,古代是b)、容与(容属疑母,与属以母)、憔悴(古代都为从母)、蟋蟀(蟋
是心母,蟀是山母,见32母即可知同声母)肯綮(均为溪母。綮:音qing4:整个词意为筋骨连接的地方)、造次(都为清母)。
叠韵:窈窕、夭绍、崔嵬、苤苢、仓庚、忧受等。 双声兼叠韵:辗转
重言:夭夭、绵绵、关关等等。
非双声叠韵:蝴蝶、芙蓉、蝙蝠、浩荡、滂沱等。
重言词是重叠两个音节构成的,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这个词的字的含义有关。例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
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句中的“昭昭”是“明白”的意思,“昏昏”是“糊涂”之意,它们的含义分别同??
“昭”的“明亮”义、“昏”的“昏暗”义有联系。《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句中的“斤斤”也是重言词。又如:
??
《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句中的“忡忡”是“忧愁之貌”,同“忡”的“忧虑不安貌”有关。 类似的重言词还有:依依(依恋的样子)、悠悠(久远的样子)、徐徐(慢行的样子)、袅袅(摇曳的样子)、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眈眈(狠狠注视的样子)、悄悄(忧愁的样子),等等。 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这个词的字的含义无关。例如:
??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中的“萧萧”是“马鸣之声”,与“萧”的本义“艾蒿”无关。 ?? 又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句中的“丁丁”是“伐木声”,与“丁”的本义“干支名”无关。 类似的重言词还有:夭夭(少盛之貌)、霍霍(磨刀声)、离离(繁茂貌)、坎坎(伐木声)、关关(鸟鸣声),等等。 一般来说,重言词都是形容写貌之词或拟声词。
???? 重言词在形式上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相同,但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例如,《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句中的“物物”、“种种”都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含有“遍指”、“每一”之义,这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又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句中的“行行”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意为“走了又走”、“走啊走”,表示动作的重复进行,这也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在古汉语中颇为常见,如“旦旦”(每天)、“卷卷”(每卷)、“朝朝”(每天早晨)、“暮暮”(每天晚上)、“人人”(每人)、“家家”(每家)、“处处”(每处),等等。 组成连绵词的每一个字的含义,一般来说,都与连绵词的词义无关。例如:
??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句中的“望洋”表示“仰视之貌”,是个连绵词,不可以拆成“望”、“洋”两个字理解成“望着海洋”。
由于记录连绵词的两个字只表示读音,因此,它们的写法往往不固定。例如,“望洋”还可以写成“望羊”、“望阳”、“旺洋”;“徘徊”也作“裴回”、“徘回”;“逶迤”也作“委移”、“逶陀”、“委它”、“委他”、“威夷”、“委蛇”、“委施”;“匍匐”也作“匍伏”、“蒲伏”;“黾勉”也作“闵勉”、“闵免”、“文莫”、“密勿”,等等。
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里比较少见,但也占有一定的数量。而这些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如:倜傥、忸怩、造次、
22
抑郁、徘徊、鎡基(古代的锄头)、逡巡、逍遥、须臾、披靡等。解释或翻译时是不能拆开来讲的。另外,古今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故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
二、古音通假的读音问题
1、何谓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也就是说,用字时不写形义贴确的字,而写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而意义无关的字来替代。如:
a.蚤通早 b.畔通叛 c.财通裁 d、司通伺 e信通伸 2、古音通假示例及其读音。
通假字是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用字的分歧现象,本字见存而不同本字,用另外一个与本字字义不相当而音同或音近
的字来代替。如:
辟:《说文》:“辟pi4,法也”本义为法、法度。被借用为:避、僻、癖等。读音也随着改变。 古音通假的类型一般有两种:
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是“六书”原则的假借。如:
孰:甲骨文写作:
,其字形是一个人在一座祭祀祖先的宗庙前供献熟食的样子。其意为食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后
被借用为表选择的疑问代词。(本义另造“熟”)
我:甲骨文写作:
,本义为一种锯类工具,有长柄和三齿的锋刃。但是从甲骨文起就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多
为殷商的自称。(本义不存在)
来:甲骨文写作:字。)
这种情况要注意:为本义或引申义所造的后起字,与这个字之间,不能说是假借关系。如:来与麦;熟与孰;坐与座(坐本义是坐下,引申为座位而另造“座”字。)
二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通假,一种是音近通假。
同音通假:如:a.蚤通早 b.畔通叛 c.财通裁 d、由通犹(见549页) 音近通假:如: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惠(古属质部),通慧(古属月部) 《论语?阳货》:归孔子豚。归通馈;(豚) “状有归色”:归通愧; 一饭,三遗矢:矢通屎;
《诗经?柏舟》之矢死靡它:矢通誓;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时通是;
古之王者,无务而顶。务通冒(轻重唇)再通帽。 孝子不愧,永锡尔类。锡通赐。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柱通祝:断。 (太强的东西容易断,太柔的东西容易缠束)
3、假借字形成的原则及特点:
A、 原则:必须是语音相同或十分相近,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古音通假的原则。
,其字形像一株根叶穗俱全的麦苗形,本义是麦,后被借用为“来去”的来;(本义另造“麦”
23
有时假借字与本字虽然也可以只是双声或叠韵,但如韵部相差很远,即使是双声也不能假借,如果声母相差很远,即使是叠韵也不能假借。
B、 特点有二:一是假借字的形式比较自由,往往只要同音或音近就行;一般要根据习惯,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时期,写
法要相当一致。如:
唯、惟、维三字均可假借为句首或句中语气词。但《左传》《论语》比较喜欢用“唯”;《孟子》用“惟”;《诗经》
用“维”。
4、应注意的问题:
(1) 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上有很大的作用,但必须要有证据来说明例证。方式有三: 一、同类例证,指相同的例子出现多次。
二、互通例证:甲通乙,乙通甲; 三、异文例证:如:
《史记》:汉王填抚诸侯;有些地方“镇抚诸侯”;故“填”“镇”相同。 (2)不要把后起的字与本字视为通假:
如: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是“暮”的本字,故非通假;还有如:责(债)、景(影)等。 (3)不要从借字本身去理解词义:如:
何,本义是负荷。《诗经`小雅》“何蓑何笠”,理解为“什么蓑衣什么斗笠”那不完了。 仇,通逑,匹也。君子好逑。《礼记`缁衣》作“君子好仇”;如理解为“喜欢仇恨”就不行;
(4)古书上的通假字与今所说的错别字有本质上的差别。错别字是在规范汉字的前提下,写另一个同音字,即有错别字。如:
艰苦:坚苦;志愿:自愿。
这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凡与正字不符的,均为错别字。
通假则是在汉字规范化以前,字少却用得多,故有假借,通假等现象产生。
三、破读(读破)的问题
即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一般后一种读音是前一种读音演变而来,传统上把前一读音叫“本音”或“如字”,后一种变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1、引申异读
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律活动,词律从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或新词,词义的发展引申使单义词变成多义词,多义词只用一个音来表示就容易使意义含混不清,为了更鲜明地表达词义,人们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有区别的语义,一个字有几个意义,就用几个相近而又分得清楚的音来表示。
本音 引申
少:微 shao3—— 小;shao4 比:并 bi3—— 靠近;bi4 闻:听见 wen2—— 名声;wen4 听:以耳知音 ting1 —— 听任;ting4 2、词类活用异读
古人以声别义,大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于分别词义,第二种在于分辨词性,前者属于词义学范畴,后者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衣:名词 yi1——动词 穿衣 yi4 妻:名 qi1—— 动 以女嫁人 qi4 冠:名 guan1——动 戴帽 guan4 女:名 nv3——动 以女嫁人 nv4
枕:名 zhen3—— 动 以头枕物 zhen4 分:动 分开fen1—— 名 名分、职分 fen4
24
缝:动 缝合feng2— 名 缝合之处feng4 传:动 传授chuan2— 名 书传 传述zhuan4 处:动 居住 chu3——名:处所 chu4 好 形 美 hao3—— 动 喜爱 hao4
参考书目:
1、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 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罗常培.普通语音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三、破读(读破)的问题
即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一般后一种读音是前一种读音演变而来,传统上把前一读音叫“本音”或“如字”,后一种变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1、引申异读
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律活动,词律从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或新词,词义的发展引申使单义词变成多义词,多义词只用一个音来表示就容易使意义含混不清,为了更鲜明地表达词义,人们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有区别的语义,一个字有几个意义,就用几个相近而又分得清楚的音来表示。
本音 引申
少:微 shao3—— 小;shao4 比:并 bi3—— 靠近;bi4 闻:听见 wen2—— 名声;wen4 听:以耳知音 ting1 —— 听任;ting4 2、词类活用异读
古人以声别义,大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于分别词义,第二种在于分辨词性,前者属于词义学范畴,后者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衣:名词 yi1——动词 穿衣 yi4 妻:名 qi1—— 动 以女嫁人 qi4 冠:名 guan1——动 戴帽 guan4 女:名 nv3——动 以女嫁人 nv4
枕:名 zhen3—— 动 以头枕物 zhen4 分:动 分开fen1—— 名 名分、职分 fen4 缝:动 缝合feng2— 名 缝合之处feng4 传:动 传授chuan2— 名 书传 传述zhuan4 处:动 居住 chu3——名:处所 chu4 好 形 美 hao3—— 动 喜爱 hao4
通论(十七)(十八)古书的注释
一、关于经籍诸书的注释及古注的基本体例。 (一)古注和今注:
古人对古书的注解称旧注,如郑玄《毛诗笺》。
今人(清以后)对古书的注解称今注,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由于时代久远,我们阅读古书,会碰到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一般可以通过参看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注解,有古代人用文言文作的,也有现代人用现代汉语作的,相比较而言,后者要比前者少得多。而且,现代人要注解先秦古书,也离不开汉唐人的旧注。所以,要读懂古书,必须参考古书的旧注,了解其体例,注解的方式以及它的局限性等等。
为什么要给古书作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发展变化,使得后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看不懂了,于是就要由专门研究的专家来作注。戴震在《尔雅文字考序》中说:“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矣。”就是这个意思。
(二)注解古书的工作真正开始于汉代。
25
关于经籍的注释可上归到先秦时代: 《周易》的系辞——最古老的注释 《春秋》左氏传
系统地给古书作注,是从汉代开始的。比如在汉代,《诗经》有三家的解说,即鲁之申培公、齐之辕固生和燕之韩婴,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后来又有毛亨作的传《毛诗诂训传》(称《毛诗》)。孔安国曾给《尚书》作注;马融、郑玄都曾给许多儒家经典作过注;高诱给《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作注;王逸给《楚辞》作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经典在汉代几乎都有人作了注。汉代的注解比较注重语言文字的解释和名物的说明,而且他们离先秦时代比较近,所以汉代的注解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将有关注释的情况列表如下:
西汉:经古文学。较多为《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 注释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高诱、王逸等
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休《公羊传解诂》《淮南子注》 赵歧《孟子章句》;
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王逸《楚辞章句》最早对楚辞作注。
(三)古注的体例: 1、注解名称
(1)、什么叫作“传”?
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做“传”,即指阐明经义,解说经义的文字。即训诂。训:形象的注释,诂:以今言释古言。有大传、小传、内传、外传等之别。 如:春秋的《左传》;诗经的《毛传》。 (2)什么叫“笺”?
东汉时期的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的注解称为“笺”。其意思本来是指对毛传的阐发和补充。即东汉郑玄所作的笺,对毛传简修,隐含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来。 (3)什么叫作“注”?
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一般不称“传”而称“注”。注、传、章句、述、笺、略解、解诂、集解、集注等等在汉代后都称为“注”。 (4)什么是疏、正义?
“疏”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前人的注文(即还给前人的注释作注解)。这种注解也可叫作“正义”,出现于唐代。如唐孔颖达的《五经正义》。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讫各引两三个字(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段文字后有“疏:硕鼠到我所得”,就是引这段话中的起讫各两三个字。先疏正文。然后引传文或笺,之后再疏所引的传或笺。)
“正义”的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 (5)什么是章句?
“章句”的意思是“离章析句,委曲支派”。除解释字句外,还断句和串讲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称为“章句”。 章指(旨):概括段落大意。或通释全章正文大意。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后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这种办法,为的是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显,帮助读者对全章的大意有一个总的了解。 (6)什么是集解、集注、集释?
把各家的注解汇集在一起,加上注家自己的见解。如《荀子集解》《论语集解》等。 (7)什么是音义?
侧重对字词的注解和注音,主要是注音。如陆德明《经典释文》 (8)什么是索隐?
26
探求隐蔽的释义。
古代注书还有另一种类型:不是对古书的字句加以解释,而是为古书补充材料,或是阐发古书的哲学思想。前者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后者如王弼的《老子注》等。
2、关于《十三经注疏》的名目:
[1]《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2]《尚书》:汉 孔安国传 唐 孔颖达等正义 [3]《诗经》:汉 毛享传 汉 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 正义 [4]《周礼》: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疏。 [5]《仪礼》:同[4]
[6]《礼记》汉 郑玄注 唐 孔颖达等正义 [7]《春秋左传》晋杜预注 唐 孔颖达等正义 [8]《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9]《春秋谷梁传》晋,范甯注 唐:杨士勋疏 [10]《论语》魏何晏集解,宋 邢昺疏。 [11]《孝经》唐玄宗注 。 宋 邢昺疏。 [12]《尔雅》晋郭璞注。 宋 邢昺疏。 [13]《孟子》汉 赵岐注 宋 孙奭疏。
其实,唐代现存的十三经注疏,就有九经注疏,到了宋代才又加四经,即《论语》《孝经》
《孟子》和《尔雅》 到清朝,有《十三经新疏》
二、关于子、史、集部诸书的注释。 1、诸子书的注释。
后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魏 王弼《老子注》
晋 郭象《庄子注》 张湛 《列子注》 唐 尹知章《管子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
杨倞《荀子注》
清 戴望《管子较正》 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郭庆藩《庄子集释》 近人 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
2、史籍的注解
后汉、高诱,《战国策注》
吴、韦昭《国语注》 刘宋 裴駰《史记集解》 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 司马贞,《史记索隐》 颜师古《汉书集注》
近人王先谦《汉书古注》 唐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 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魏刘义庆《世说新语注》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 近人杨守敬《水经注疏》
3、集部书的注释。
27
汉 王逸《楚辞注》
宋 洪兴视《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 清 戴震 《屈原赋注》 唐、李善 《文选注》
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臣注文选》 宋、千家注《杜甫诗集》
五百家注《昌黎先生集》《柳先生集》
清钱谦益《杜甫诗笺》 仇北鳌《杜甫诗评注》 杨伦《杜甫诗镜铨》 4、宋代朱熹的注解:
宋代注解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朱熹。着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辞集注》等。
他提出叶音说是错误的。但从正义入手,近情近理,平易可通。 5、清代的校勘工作
(1) 注解: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
郭庆藩《庄子集释》
(2) 校勘:阮元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
(3) 读书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清代是古书注解的繁荣时期。我们参照的也主要是清代的注解。
三、注解常用的三种方法:(课文指出有四种是错误的P614,它本身也只介绍三种,何来四种?)
第一, 释词;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有《集解》:“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这里,马融就注释了“子”字。
第二, 串讲,即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第三, 通释全章大意。
四、注解术语
古书的注解一般都采用在正文中间加进双行小注的办法。如果只有一个人的注解,读起来还不很困难,如果既有注,又有疏,就要懂得它的体例和层次。
要读懂先秦经书的注解,除了要了解经书注疏的体例和注解的各种情况外,我们还要对经书中的注解术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术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单纯用于释义:
1、 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
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相当于现汉的“叫做”。 2、 其结构是: 曰、为、谓之+被释词
如:《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 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谓之磨”
3、 谓:“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则都是放
在“谓”的前面。其意大体是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其结构:被释词+谓
如:《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4、 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相当于现汉的“等于说”。
28
结构:被释词+犹
如:
5、 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词往往是表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汉的“……
的样子”。 结构:被释词(动或形)+貌 (二)声训、注音或说明假借
6、 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释义外,被释者与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
关系。
7、 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8、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用来注音。
9、 如字,如字也是用来注音的一个术语。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
照它本来的读音读。这一般是相对于变读或改字而言的。 (三)校勘术语:
1、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如《晋灵公不君》:“诗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后面“能补过也”,我们疑是衍文。 2、 脱文:简称“脱”,也叫“脱字”,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五、古注的释词方法: 1、 形训:以形说义;
2、 声训:因声求义;如:川,穿也,穿地而流也。
3、 义训:直接给词下定义,可分为 直接下定义和对比下定义。
六、古注的特色:
汉唐都注重对儒家经典字词的注释,名物的考证,具有朴实的特点,称为朴学。
宋代有革新意识,打破唐代“疏不破注”的信条,既对别人的注解不加争辩,原样照搬,宋代打破这一观念,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一些学家根据自己学术思想去有意识地为古书作注解。
如:宋代学家,除了客观词义,还往礼学方面延伸,带有礼学色彩。
清代:创新派,遗古派,质量上超过以前,注重“朴学”学风,但也保持原来的意义,自己的看法都是经过严格考证的,训诂学由此建立,逐步成熟、并形成体式、方法、理论。近、现代很大成分上参看清代的注解。
七、参看古注应该注意和弄清的几个问题:
1、 应注意到古代注家的阶级局限性。要用正确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对待古注,一些注家的注解往往从本阶级利益出发。 2、 在古注的方式,古人往往用声训进行注解,这往往会产生词义的“义隔”,如: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狱,官司案件。埆(jue2)也。(埆,对音的注,而非向文。)毛传:埆,狱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埆,卢植云:相质觳(hu2)争讼者也”。
3、 理解古注的意义,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不要用今义去生搬硬套。如: (1)《左传隐公元年》“叔文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
杜预注:“有恨观鱼之不听。” 恨——遗憾,与今义不同,不要生搬硬套。 (2)《左传庄公十一年》“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徒人费”
杜预注:诛,责也,求也,寻找。队:坠(古今字)。
古人作注,自然是用文言文,阅读时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 4、 参看古注要注意到“名同实异,异名同义”,指的是注解名称,如:
张守节《史记正义》,孔颖达《五经正义》
虽然名为“正义”,但实质内容不同,此为“名同实异”。 张是一般的注解正义,是对正文的解释。
29
孔是不仅要注解正文,也要注解别人的注文,是“疏”的别名。 又如:
《春秋左氏传集解》(杜预)、《论语集解》、《荀子集解》同为集解,但内容不一: 杜预的集解也是一般的对正文的注解,是注解名称。
后二者的集解,则是类别名称,汇集许多人的注解,并加上作者自己的见解,称为注解类别名称。后者的集解又可称为“集传”、“集注”、“集解”、“集释”。这种现象即“异名同义”。
第八单元:
文选:《史记》(选讲《魏其武安侯列传》)、《汉书》(略)
通论(十九)古书的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古人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作为句终的标志。 这要认识两个符号:
1、“、”《说文解字》说“、(zhu3),有所绝止面识之也。”有人认为这是句读的本字。 2、“亅 ”《说文解字》说“亅(jue2),钩识也。”这也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查“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古人的句读,就是我们所说的“标点”。据说林琴南用文言文翻译了百余部外国小说,遇到省略号时,他不用“……”,而写上“此语未完”四字,也算一绝。过去外国人写文章写到疑问句时,不用问号,而在句末写上拉丁文questio(质问、疑问、问题之意),也是用文字代替标点符号的例子。当然用文字说明是比较麻烦的,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在不断创造一些简易的标识符号。在中国古代,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标点符号的萌芽。如已出现横线、直线或丁字形线表示的原始分段号、重文号、合文号等。金文中,增加了钩倒符号、表示句绝的钩识号等。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篇号、分段号、句号、顿逗号等。到秦代,标点符号逐渐多了起来。至汉代,标点符号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品类繁多,对后世标点符号的发展变化,影响较大。宋代是标点符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基本上奠定了后世旧式标点符号的格局。“标点”一词,即始见于《宋史·何基传》:“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元明清的标点符号,同前代一脉相承,并多有创新。这些都是旧式的标点符号。由于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古汉语自身特点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虽则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但终究未能取得主导地位。(参考《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与旧式标点符号相对的,是新式标点符号。我国新式标点符号是受西方标点符号影响而制定的适用于白话文的标点符号。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英文汉诂》,最早使用西方标点于汉语。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翻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使用了好几种新式标点。1918年陈望道在《学艺》杂志发表《标点之革新》,系统介绍西洋标点符号十种,同年《新青年》就全用白话排印并加新式标点,一时风靡全国。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根据胡适、钱玄同等人的建议,训令全国采用12种新式标点符号。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标点符号使用法》,包括14种符号。其后略有修正、补充。
二、句读错误的类型:
我们今天要给古书标点,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是要给古书断句,即弄清各个句子的起点和终点,做到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讲得通,符合情理,这是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如果把不该断的地方断开了,这就叫“点破”,这是断句的最大禁忌。当然,句读没有错误,还不能说就是完全读懂了古书,但是反过来,如果点句有误,那就一定是对古书某些词句没有读懂。
第二要弄清句子的语气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亦即说,要在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如果断句对了,但标点符号用得不对,说明对文意的理解还有问题。
30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书呢?总的说来,这是和我们对古代汉语的熟悉、掌握程度密切相关的。阅读古书的能力较高,对古代汉语的语感较强,对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以及古代的历史、文化等有较丰富的知识,标点古书就会比较正确。反之,就容易出错。这个问题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和培养。下面举例谈谈标点古书时出现的错误类型,以增加大家的印象:
1、 当属上而属下:某一句子的尾巴却断成下句的开头。如: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顾藉:爱惜,顾惜;故应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
柳宗元少年时,…………不顾惜自己,认为功业马上就可以成功。韩愈这几句话是含 蓄地批评柳宗元年轻时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认为他这样做是不爱惜自己的名誉。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应改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当属下而属上:某句的开头却被断成前一句的尾巴。如:
(景帝)四年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中华书局版标点本《汉书》)
《汉书》的标点者和《辞源》、《汉语大字典》的编者可能都受“赦免……死罪”一类动宾搭配之思维定势的影响,都在“死罪”下断句并加分号,而《汉语大词典》则在“阳陵者”下用逗号断开,“死罪”连下“欲腐者”为句。显然,标点本《汉书》和《辞源》、《汉语大字典》的标点是有错误的。因为在“死罪”下断句,至少有两个问题不好理解:一是被罚去修筑景帝阳陵的人是否都是犯了死罪的人?二是谁自愿受宫刑?如果是“徒作阳陵者”,那么承前句之意,既已被赦免了死罪,又怎么“欲腐”?众所周知,宫刑乃人生之奇耻大辱,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说过:“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既被赦免了死罪,又自愿接受宫刑,这在情理上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景帝四年秋,赦免了被罚去修筑阳陵的刑徒;原来被判了死罪的人,如果愿意受宫刑,也可允许(以宫刑代死罪)(参见蒋绍愚、何九盈、曹先擢、董琨《古汉语讲授纲要》(下)第14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宫刑”虽是奇耻大辱,但较之杀头,毕竟可保全性命;以宫刑代死罪,有人愿意做,还是符合情理的。可见《汉语大词典》的断句是正确的,如果把“阳陵者”后的逗号改为分号,就更好了。 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街谈巷说,必有可采。(曹植《与杨德祖书》) 应改为“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谈巷说,必有可采。” 意为:如今我送去少年时代所写的辞赋一篇给你……
3、 不当读而误读。如: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tuo2)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误)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tuo2)以与之。(正)P1119
4、 当读不读: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应改为“……收不售,与欲得……”
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此句“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应是“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三、句读错误的原因:
1、 意义不明:主要有三种:一是词义不明;二是不通文理;三是缺乏文化知识。
李尚书镇南梁,境内有壮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不肖者相效为非,……当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招其尤者,遽命盛于篾笼,投于汉江。
31
应为:处分宽织篾笼,……。即安排、部署大的竹笼子
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 应改为“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 太祖在江洲,遗诸将陈德华,高费聚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三人才可分三路兵,故应为:陈德、华高、费聚分三路……。
2、 不通语法: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不通语法,自然容易弄错句读。
[徐]怦(peng1)有与将帅书云:“事事往,人口具。”(资治通鉴5085页。)
应改为:[徐]怦有与将帅书云:“事事往人,口具。”(资治通鉴5085页。)往人:来人,口具:面告。
晏子对曰:“……臣愚,不能复治东阿矣!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
应改为:晏子对曰:“……臣愚,不能复治东阿矣!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刘向、说苑·政理。)因为后面应是晏子的行为,而不是话语。
3、 不懂音韵: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应改为“时乎时,不再来”。因时、来均在“之”部,押韵。蒯(kuai3)通游说韩信反汉,看韩信犹豫,要韩信当机立断。就说了上面这句话,最终韩信当然还是没有下决心反汉,否则历史就改写了。
赵王乃歌曰:“请吕用事兮,刘氏微,胁迫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于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差不可悔兮,宁早自贼。
应为“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于……” 因为:国、直、贼均为“职部”。 以上二、三点的内容,请详见课文第三册P1117-1131,尤其是其中的例子。 四、怎样进行古书的句读:
(一) 弄清句子的起讫(即先断句)
1、 借助语气词的提示:句首语气词:夫、惟、盖、其等;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乎、欤、邪、哉等。后四一般用问号。“哉”有时也可用句号或感叹号。
2、 根据一些习惯句式的提示:如:
何……为,何以……为,不亦……乎,无乃……乎,等。 3、 根据关联词的提示,如:
……,则……;……是故(以)……;虽然,……
(二) 弄清句子的结构层次: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经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居径山”的句号应改为逗号,因为“以其道高,居径山”是“时人谓之径山长者”的原因,构成因果关系。否则,就使“以其道高”与“居径山”形成因果,不合逻辑。
(三) 检查已句读的句子:看是否对句子“点破”(错点)
徐羡之起自布衣……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于色,颇工奕棋,观戏,常若不解,当世倍以推之。(资治通鉴119卷宋纪一)
应改为“观戏常若不解,”不应在观戏后标点。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二十五史·南史)
32
应改为“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此外,还要看是否各自能独立。各句能讲通,能符合客观情理,叙述情理,是否合乎古汉语语法。如: 建一宫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美。 误读,不合语法规范。应改为“能举善也。夫唯善……” 练习: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不敢视手不敢发
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1、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
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通论(二十八)古代汉语的修辞(第四册P1370页)
一、 修辞的概念:
我们这里要讲的古代的修辞手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辞格。辞格的划分五花八门,最多的分到100多种。陈望道分为38格。每格之中又有若干式,合计有六七十式。所以我们这里要讲的相对较简单,共有8个方面:
一稽古、二引经、三代称、四倒置,五隐喻,六迂回,七委婉,八夸饰。 一、 稽古
就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有两种类型:明稽古、暗稽古
1、 援引的故事、人物都有了出现——明稽古。如上例。 2、 不出现具体的人物——暗稽古P1371,如:
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通培,墙)以遁。(杨雄解嘲)(分别指范睢忍辱求仕;鲁之隐士杨阖坚决不仕) 有些暗稽古,在后代被塑成典故。如:
登龙门:指推荐的人,引的是后汉李因的故事,李因学问高,只要经过他推荐,就能中榜。
二、引经:
就是援引经文,尢其指儒家经典里的言论。先秦所引的经一般援引《周易》、《诗经》、《尚书》三种。除经之外,还有所谓的“传”,大约是一些传说,包括历史故事和格言。如:
宣公二年《晋灵君不君》赵盾“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三、代称:
代称也叫“借代”,就是不把事物的名称直接说出,而另外换一个与该事物有某些内在联系的名称。代称与比喻的区别在于代称只涉及同一事物,而比喻则涉及两种事物。即用于代称的词语与被代称者实际上指同一事物,是一种直接代替,如“乘奔御风”中的“奔”,与被代称者“马”是同一事物,而比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就是乙事物。如说“曹公,豺虎也。”并不等于说曹操就是豺虎。代称的范围很广,下面分作八个方面来叙述, 详见课文P1373:
33
1、 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
2、 以部分代全体。有时候是以事物的主要部分指代该事物的全体,例如国风和大小雅是《诗
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可作为《诗经》的代称;《离骚》是《楚辞》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骚”可作为《诗经》《楚辞》的代称。
二十五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代棺材。)
3、 以原料代成品。原料和成品是互相有关的事物,所以原料可以指代成品。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
铁耕乎?”铁是制造农具的原料,所以拿铁来指代铁制的耕田农具。
4、 以具体代抽象。这是古人在修辞上常用的一种手法。试举“刑罚”的概念为例。“刑罚”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古人
则常用刑具“徽索”、“缧绁”、“刀锯”等作为刑罚的代称。
5、 以地代人。古书中常见的一种是以做官的地点为人的代称。例如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
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彭泽代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当过彭泽令;临川代谢灵运,因为谢灵运当过临川内史。 《世说新语》: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平原代陆机,清河代陆云。 王安石:出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后称王临川,又有《临川文集》
6、 以官代人。以官代人表示尊重。上文所述的以地代人,实际上也是以官代人,只不过把官名隐去,只剩做官的地点罢了。
司马迁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太史公而不称名,这是很明显地表示尊敬。甚至有简省官名,只剩两个字的,例如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后代也有人省称为右军。
7、 专名用作通名。古代汉语里,专名用作通名的例子很多,例如:
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舆扁鹊也。(扬雄解嘲)(俞跗、扁鹊都是良医的代称。)
8、割裂式的代称。把古书中的一个词组割裂开来,用其中的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如《文心雕龙·镕裁》篇说:“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这里的“友于”指代“兄弟”。这是因为《尚书·君陈》篇说“友于兄弟”,后人就截取其中的“友于”二字作为“兄弟”的代称。这种代称故作神秘,影响语言的纯洁性,是不应该提倡的。又如: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吞舟为大鱼的代称。
四、倒置(颠倒词序):要说明两点:
1、 倒置与宾语前置不同,因为宾语前置是动宾倒装,很像倒置。修辞上的倒置是临时的,而宾语前置是固定格式,在先秦
时是必须如此,是正常的词序。我们说其宾语前置是以现在的角度去分析。 倒置有加强语气或起强调的作用。即有加重语气、加强感情色彩的作用。 2、 由于对仗和平仄的要求: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无地入扁舟。 实乃永忆白发归江湖的倒置。
五、隐喻:实乃现汉的暗喻。
譬喻是古今都非常常见的修辞方式。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盘庚上》中,一共不到四十句话,就用了七个譬喻。如:“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若射之有志。” 喻有明有隐。明喻的特点是用喻词,如上举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喻词“若”。明喻用“如”、“若”等字,容易懂;而隐喻的特点是不用“如”、“若”等字,不容易懂。
六、迂回:古人的迂回法往往是利用典故来表现的。话不直说,而是用转弯抹角的方式说出来。王勃滕王阁序最有代表性。
P1378:
七、委婉:古人表达思想时的一种复杂心情。其使用有以下四种情况: 1、 避粗俗;2、避忌讳;3、外交辞令;4、表谦敬语。
34
如:《史记》:“方侯……不能为人。指两性能力。 更衣:上厕所。
臣便利:在床上拉大小便。 明清考试时,要去小便叫“出宫”
古人最忌死和病:吾有采薪之忧,不能早朝。《孟子》:即生病。采薪之忧:负薪之忧。 皇帝之死:宫车;驾崩;百岁后
庶人之死:填沟壑;不可讳:物故;隐化;仙逝。
落第——用“康乐”来表示:秀才赶考,帽子飞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秀才教训书童不能说落地。系好后书童又说,这下帽子不会落地了。秀才大气。 八、夸饰:
注意:夸饰不等于夸大。夸大是言过其实;夸饰不是言过其实,而是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补充三个修辞:
九、并提:即合叙、分承。把要分成两个句子来表达的,合在一个句子里来叙述,即为 并提,也称合叙,理解时,要分开来叙述,即为分承。如: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馆列传》)
应分承为“夫种无一罪身死,夫蠡无一罪身亡。”这是越王勾践所为,文种和范蠡的结局并不一样。
耳目聪明——耳聪目明(分承)
孟子《许行》: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应为因果关系:草木畅茂,五谷不登;禽兽繁殖,禽兽逼人。 十、互文(互文见义或互见):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应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不因为外界的事物和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哀和高兴。 木兰诗:当窗理支鬓,对镜贴花黄。对着窗户、照着镜子……
《出师表》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军队被打败,在极为危难的关头奉命。 以上为对句互文,以下为单句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互文,明月与关互文。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与客人一起下马走上船。 李白青山谢朓楼:二人登过的山和楼。 烟笼寒水月笼沙:烟和月亮笼罩水面和沙滩 公入面赋,姜出而赋:庄公、姜氏一起进出隧道。 十一、双关:
《史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面:人的面貌,脸色。指命运。背:讲的是脊背,实指背叛。——语意双关。 苏东坡在运河小船上饮酒和诗:狗啃河上骨——实指和尚;
水流东坡诗——尸体的尸。——谐音双关。 练习:
1、 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C)
35
A代称 B委婉 C隐喻 D迂回 2、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运用的修辞是 ( C) A迂回 B委婉 C倒置 D代称
3、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稽古)
4、“睢园绿竹,所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句中的“彭泽”、“临川”运用的方式是 (彭泽:陶渊明;临川:谢灵运) ( 代称 )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诗律
一、诗体:
1、诗体:诗体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来划分:
汉魏六朝:称古诗;(包括唐代以后的古风,即古体诗,也属古诗范围。) 唐代以后,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我们这一节要讲的主要是唐代以后的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绝句,长律三类。 古体诗,亦称古风,包括纯粹古风和八律古风二类。
2、平仄:
那么,什么是平仄呢?
平仄指的声调的不同,它是中古时代的概念。中古诗歌对声调的调协即以平与仄对举,使平仄相随、相错而造成声音的和谐,称调平仄。平声指四声中的平声,仄声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3、诗律:
诗律,指诗的格律,即指诗关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近体诗的格律是很严格的。而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当然,有些古体诗是有格律的,因此,我们不能说古体诗是没有格律的。
二、古体诗的特点: 1、古体诗句的字数
(1)四言:一句四个字,如《诗经》:《周南`桃夭》P475:桃这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归:指出嫁;之子:这女子;宜:使动用法,使和顺;室家泛指夫妻。即能使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美。)
(2)五言:复古风可认为正统的古体诗,以《古诗十九首》当代表,六朝诗大部分是,唐代也不少。如《行行重行行》P1390:行:xing2
(3)七言:起源较晚,或始于西汉,真正始于南北朝。如曹丕的《燕歌行》P1394:
(4)杂言:亦称长短句,长短诗。主要有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错综杂言。这样,包括前面四种,共有七种句式。大家只要记住有这么几种就好了,杂言的四种句式主要是开拓大家的知识面,不作考试内容。
五七杂言,如: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P1408: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欢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读曲歌》其二: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但愿一年只天亮一次) 三七杂言,如:李白《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簟,音dian4,竹席)
36
三五七言: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错综杂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七九混合)
又如:李白《蜀道难》P1428:
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三四五七八九混合)
2、古体诗的句数:
最短的两句,最长的357句。 《书户》:出惧之,入惧之。最短 《孔雀东南飞》357句。
3、古体诗的押韵:
汉魏古诗的用韵接近先秦韵部,晋以后的诗韵越到后来越接近隋唐韵部
[1]古体诗的押韵以隔句押韵为主,但也有句句押韵
如:杜甫《饮中八仙歌》、《丽人行》(中有一句:头上何所有?翠为萼叶垂鬓唇。中“有”不押韵)、曹丕《燕歌行》等等,都是句句押韵。
[2]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在去声韵与入声韵,不同声调一般是不相押,只有上声韵与去声韵偶然可相押。
[3]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 如一东、二冬 三钟 四江 五支 六脂 七之 八微 [4]古体诗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换韵 [5]古体诗不必重韵
4、古体诗不拘平仄:没有任何规定
入律古风与律诗的区别: a.入律古风的句数不定 b.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使用 c.常常是四句换韵
5、古体诗不拘对仗
对仗自由,一般不讲究。如有用,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 《石壕吏》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近体诗同字不相对,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而古体诗不要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宽对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三、近体诗的特点:
1、律诗每首限定八句,五律40字,七律56字。
37
2、一般只押平声韵,押仄韵的很少见。
押仄声韵的,如:刘禹锡《海阳十咏》之一:五律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仄韵近体诗中的五绝较常见, 如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开篇五言绝句,就是押入声韵: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然这是首流水诗,平仄不合是正常的。
3、律诗每篇必有对仗,而且对仗的位置有规定,必须在颔联与颈联对仗。如: 杜甫《客至》:颔联是: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颈联:
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以上均为对仗正例。不曾、今始均为副词仂语;盘飱、樽酒为名词仂语。仂语即指:短语。
4、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它除尾联或首、尾二联,其余都须对仗。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但其可分为:古绝和律绝二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押平声韵后,也不受近体诗规则的束缚,这一类古绝可推入古体诗。 律绝不但要押平声韵,而须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等于半首的律诗,可归入近体诗。
对于近体诗的特点,只有从其押韵、对仗、平仄等三方面的特点全面来分析,才能更加清楚,下面我们就从这三点即四、五、六大点来分析:
四、近体诗的用韵: (一)韵书介绍:
古人作诗用韵,一般要依据韵书的韵部来押韵,下面我们介绍常用的几部韵书: 1、《切韵》:隋 陆法言 书 分193韵
2、《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唐代 王仁煦 分195韵
3、唐人作诗,主要依据唐人孙缅的《唐韵》,它体例同《切韵》,共分206韵,是唐代影响最大的韵书。
4、《广韵》宋朝 陈彭年等重修 分206韵,收26194字,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材料,可利用它,上推上古音,下联普
通话和方音,进行综合性研究。
5、《集韵》北宋 丁度等,分206韵,收53525字。
6、《王子新刊礼部韵略》南宋 刘渊着(南京),根据《集韵》标明独用、同用原则,收集共107韵。
7、《平水新刊韵略》金人 王文郁,共106韵,后称之为“平水韵”或“诗韵”。现将106韵的韵目列出如下: 上平声15: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咍),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38
上声29: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旨止),五尾,六语,七麌(姥),八荠,九蟹(骇),十贿(海),十一轸(准),十二吻,十三阮(混很),十四旱(缓),十五潸(产),十六铣(獮),十七篠(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果),二十一马,二十二养(荡),二十三梗(耿静),二十四迥(拯等),二十五有(厚黝),二十六寝,二十七感(敢),二十八琰(忝俨),二十九豏(槛范)。 去声30:
一送,二宋(用),三绛,四置(至志),五未,六御,七遇(暮),八霁(祭),九泰,十卦(怪夬),十一队(代废),十二震(稕),十三问(焮),十四愿(慁恨),十五翰(换),十六谏(裥),十七霰(线),十八啸(笑),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过),二十二祃,二十三漾(宕),二十四映(诤劲),二十五径(证嶝),二十六宥(候幼),二十七沁,二十八勘(阚),二十九艳(酽),三十陷(梵)。 入声17:
一屋,二沃(烛),三觉,四质(术栉),五物(迄),六月(没),七曷(末),八黠(鎋),九屑(薛),十药(铎),十一陌(麦昔),十二鍚,十三职(德),十四缉,十五合(盍),十六叶(帖),十七洽(狎业乏)。 (注:去声韵“泰”没有平、上声;平声韵“蒸”没有上、去声。)
(二)韵有宽窄,故诗韵大抵分为四类(二、三、四、五点,只要了解即可): 宽韵:支、先、阳、庚、尤、东、真、虞 中韵:元、寒、鱼、萧、冬、灰、齐、歌、麻、豪 窄韵:微、文、删、青、蒸、 覃、盐 险韵:江、佳、肴、咸
(三)近体诗押韵的特点:
[1]一般只押平声韵,仄声韵罕见;例子前面已经举过了。
[2]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不许邻韵通押,但首句允许邻韵通押。如晏殊《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逢为冬韵;东为东韵。)
[3]偶句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绝句二、四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四)近体押韵的避忌(了解即可): [1]避免出韵(即落韵) 偶句绝对不能邻韵相押。 [2]避免重韵
一个字两个意义,在一首里同押。 [3]避免同义词之韵。
愁:忧(尤) 花:葩(麻) 芳:香(阳)
(五)关于和诗: [1]依韵
用与原诗韵脚同部的字,而不必用其原字。 [2]同韵
用原诗的韵字,但不必依照现存原来的次序。
[3]次韵或步韵。次韵也称步韵。即用原诗韵字及其次第作诗相和。
如白居易和元稹《春深》的《和春深二十首》即是依次同用:家、花、车、斜为韵;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即“步其韵而奉和”。
五、近体诗的对仗:
39
对仗即指:诗文中词句的对偶。即要求诗中出、对句的相同位置的字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也要相同。多用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必须分别对仗。对仗有宽式和严式两种类型。 宽式:只要求词性相同而对即可;
严式:也称工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要求词语的门类也要相对。如: P1535页: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截取律诗的后半,第一联对仗。 李白《九日龙山饮》: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现代诗一般没有这种严格规定。如毛泽东处勉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律诗的对仗的特点:
1、一般是中间两联对仗,首尾两联没有严格要求。因此,可以说是“骈散兼行”或“半骈半散”。详见课文1534页:
2、正格的对仗,要求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如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南、北属方位门,檐、户属宫室门,日、风、天、月属天文门,冬、夏属时令门,各各严格相对;迎、纳为动词相对而言,凉、暖为形容词相对:词 性、门类严格相对。
也有的只要求字面相对,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如:苏轼《有美堂暴雨》: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吹海立”是兼语式;“过江来”是连动式。 3、对仗的两种特殊类型:流水对和借对。
流水对:出句、对句的意思是相承的、连贯的,而不是对立的。也即两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如: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
六、近体诗的平仄
1、什么是平仄
平:平声 包括阴平 阳平
仄:上去入,即阴平 阴平 上声 去声四种。
因为有“入派三声”的说法,即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因此凡是入声字,都是仄声字。
如卒 学 核 直 阁 洛 阁 略 络 落 拍 薄 忽等,在古代全部为入声,因此要归入仄声。 2、近体诗的平仄原则:
总的说来,近体诗平仄的原则(区别古体、近体诗的标准)有以下五点: [1]本句平仄必须相间 (主要指偶字):
平仄指声调而言。按照汉族重偶音的传统,平仄的基本格式有两个: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诗句的类型只能有以下四种:这四种类型是在两个基本格式中,在平起的那个格式前、后各加一个平声;在仄起的
40
正在阅读:
古汉教案 下 幻灯片转WORD05-16
数码单反完全攻略【初级篇】12 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运动模式-佳能官方神级教程09-07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04-02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08-31
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10-06
女生体寒需注意03-20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01-09
西方经济学39-49单选题05-05
2016年急救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12-08
一二年级成语接龙12-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古汉
- 幻灯片
- 教案
- WORD
- 阻燃输送带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图文
- 委托报关合同
- 广东省英语中考看图短文填空训练
-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语言衔接
- 临川四中2012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资料 - 11
- 浅谈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 中国保龄球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概率》(韩旭里)习题解答
- 中国补发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2011年春季学期市场营销第二次作业
-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 2017年中国缸盖市场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犯罪嫌疑人心理在正确制定讯问对策中的运用
- 01总论上
-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之十一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
- 大型桥梁施工事故和施工力学若干问题
- 食品安全校长讲话稿3篇
- 第五单元 把事情写生动
-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运动图象专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