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3+003.2涵洞施工方案(预制)

更新时间:2023-04-30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K123+003.2 1-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范围

1.1编制依据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施工技术安全规程》、《行车组织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 51号)、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及补充规定京铁师(2010)249号)以及其他铁道部、铁路局有关营业线施工的各项管理办法、规定、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技术通知的规定。

(2)邯济铁路扩能工程建设指挥部编制的《改建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指挥部编制的《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ZH-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5)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123+003.2 1-4m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施工图、相关配套通用图和技术交底等相关资料。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等。

(7)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8)现行的国家、山东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其他相关设计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

1

2 境等调查资料。

1.2编制范围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123+003.2 1-4m 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接长,包括路基防护、架设D 型便梁、拆除翼墙及基础、拆换斜盖板段的盖板墙身和基础、开挖基坑、接长涵洞和相关附属工程等。

2.工程概况

2.1 涵洞概况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123+003.2 1-4m 钢筋混凝土斜盖板箱涵,营业线里程为K123+029,位于贾镇和堂邑区间,既有涵长9.76m ,新建盖板涵接长8.49m 。既有涵洞位于半径1200m 的曲线和 3.5‰坡道上,线间距10.5m ,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29°。既有涵洞为交通涵,涵洞净宽 4.0m ,净高 3.5m 。本涵洞基础采用搅拌桩处理,桩纵横间距1.0m ;接长施工为拆除既有梯形节盖板、墙身及基础和翼墙墙身及基础,然后按照正交方式接长中间部分的涵身。

施工时基础从原地面向下挖深0.63m 。施工时道路全封闭,为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施工时线路采用D20便梁进行防护,同时限速行车45km/h 。

2.2工程数量

K123+003.2涵洞主要工程数量表

3.1地质情况

涵位处地质资料一览表

3.2水文情况

涵位处地面高程37.00m,稳定地下水位34.00m。

3.3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涵位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3.4气象条件

3

4

涵位所处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份,大风多集中在3、4月份,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气候分区属寒冷地区。 4.施工组织安排

4.1 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机械配置 4.1.1 施工组织机构

本涵由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一项目部架子一队负责施工。

K123+003.2涵洞施工组织机构图

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项目经理:李树彬

项目书记:何建勋

项目副经理:袁国总工程师:赵卫国

总经济师:刘建奇

安全总监:王新选

工程管理部

安全质量部

计划合同部财务部

设备物资部

综合办公室征地拆迁办公室

架子四队

涵洞作业工班

部长:庞智勇

部长:刘巨宝

部长:刘欣然

部长:齐延忠

部长:张克功主任:韩冠军架子队长:刘华勇技术主管:王 磊

试验室

主任:吴生魁项目副经理:赵富

主任:王跃峰

4.1.2施工人员配置

4.1.3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涵洞的工程量和工艺流程来考虑,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

4.2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2.1 总体施工安排

分四部分并行施工。第一部分,预制盖板;第二部分,架设9m工便梁,施工条形基础,拆除工便梁,架设D便梁;第三部分,施工接长侧翼墙防护桩,防护桩完成后拆除

5

梯形节盖板、墙身、基础和翼墙墙身及基础;第四部分,水泥搅拌桩施工,先施工翼墙外侧的搅拌桩,再施工翼墙基础下的搅拌桩,最后施工拆除的墙身处的搅拌桩。等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马上进行涵洞接长最后吊装盖板,等盖板上的防水层完成后,恢复边坡,拆除D便梁,恢复线路。

4.2.2 主要阶段工期

预制盖板: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20日;

防护桩施工(混凝土3天等强):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20日;

拆除翼墙及基础:2011年3月21日-2011年3月22日;

水泥搅拌桩施工:2011年3月15日-2011年4月15日;

架设9m工便梁:2011年3月21日-2011年3月23日;

施工条形基础(包括混凝土等强时间3天):2011年3月24日-2011年4月3日;

拆除工便梁:2011年4月4日;

架设D便梁(提前在坡脚拼装好):2011年4月5日-2011年4月7日;

拆除斜盖板、墙身和基础:2011年4月8日-2011年4月9日;

涵洞接长(基础、墙身、吊装盖板):2011年4月10日-2011年5月4天;

拆除D便梁:2011年5月5日;

恢复线路:2011年5月5日。

总工期:66天。

4.3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2。

5.临时工程

5.1施工便道

涵位附近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可以通过位于K123+841义和庄小桥处沿施工便道运输材料和施工机具。

施工便道主要采用铁路路基范围内地永久性征地,设在新建线路坡脚以外、征地界1m以内。施工面宽便道技术标准为:路基宽度4.5m,路面宽3.5m,每200m设一处会车道。便道分两层填筑,底层采用40cm建筑垃圾,面层采用10cm厚级配碎石填筑,并设置

6

横向排水坡。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5.2盖板预制场

在涵位大里程侧,永久征地界内,设置一座16m*20m小型混凝土预制场,对场地进行平整,共预制7块正交盖板和1块斜交盖板。

预制盖板统计表

6.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对涵洞两侧的电力、信号、通信等电缆和地下管道进行清查。通过现场调查,没有发现任何管线。

(2)编制各分项工程详细施工方案、工期计划,并组织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场。

(3)编写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对进场人员进行培训。

6.2涵洞施工工艺流程

7

平整场地

钢筋进场

钢筋抽检

钢筋制作和绑扎

立模

钢筋、模板检查浇注盖板混凝土

测量放样

挖孔桩施工

拆除翼墙及基础

基坑开挖

桩基检验和处理

涵洞基础施工

涵洞墙身施工

吊装盖板

安装工便梁

施工条形基础

拆除工便梁

安装D便梁

拆除斜盖板、

墙身和基础防水层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

边坡恢复

拆除D便梁

恢复线路

平整场地

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6.3挖孔桩加固路基施工方法

在施工前对既有涵洞的标高、孔径,接长涵开挖面与营业线路中心的距离,接长涵开挖深度,现场路堤高度等进行了调查。根据实际踏勘,既有涵洞开挖面距营业线中心的间距为 6.83m。挖孔桩沿着既有涵翼墙基础顺着线路设置,防护高度为既有涵帽石后填土顶到接长涵基坑底之间的高度。本涵防护高度为 4.46m,由于涵位处的土层地基承载力较差,拟采取直径1.25m,桩间距1.75m的C30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对翼墙两侧路堤进行加固。经计算,挖孔桩桩长15米,能够满足防护需要。详细检算见所附检算资料。

在完成挖孔桩施工后,拆除既有部分翼墙,保留部分横向端墙作为挡土墙,待接长部分墙体完成后,再进行拆除,接长施工完成后按标准回填涵背土方。挖孔桩边缘距墙身垂直距离在0.4~1.0m之间,该范围内土体防护措施为:在挖孔桩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80%强度后,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米,就在既有墙身上钻直径3cm深度

8

10cm的小孔,竖向间距30cm,里层用5cm厚木板挡土,Φ25螺纹钢筋植入钻好的小孔内做为横撑将木板固定牢固。

另外设置两根变形观测桩,位于营业线路肩上,埋深50cm,外露5cm,每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一次,如发现异常,立即停工,及时与工务段联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确保营业线运营安全。

挖孔桩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挖孔桩施工前要精确测定桩位,平整场地,做好防护设施。

2)枕木围护。挖孔桩开挖前在井口用枕木围60cm围堰以策安全。

3)修建出碴道路。第一节护壁混凝土灌筑完后,在井口附近修建临时道路,供运输弃碴。

4)在距营业线中心3.5m设置一道防护格栅,确保施工人员不能上道。

(2)桩身开挖

采取沉井法施工。

1)井口部分。根据桩身井口段土质情况,将井口挖至0.5m深时,沿井壁立模灌注一节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护壁内径 1.5m,并高出地面0.5m,形成永久的井圈,用来防止下节井壁开挖时井口沉陷以及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同时也起到预制涵管下沉式的导向作用。

2)桩井挖土。采取边挖边沉涵节的方法,涵节采用外径 1.45m,长度1m的圆管涵。开挖的时候,先开挖圆管涵底部的土体,使涵节先期下沉,每下沉0.3m后,再开挖中间预留核心土,当最高涵节距井口大于1m的时候,就应该增加涵节,确保从上到下全部在井圈防护范围。

3)出土。井内采用人工装土,使用轱辘及吊桶做提升设备,井上设专人指挥,将吊桶直接提升到井口,人工抬出运走,确保井圈顶距地面不小于50cm。

4)施工时井口四周必须设防护栅栏,各种材料及施工器材距井口0.5m以上,以防落入井内伤人。

5)挖孔工人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挖孔工作暂停,孔口必须罩盖。为解决施工人员上下井,井深2m以内设扶梯,井深2m以下设带安全卡的吊笼。

9

(3)灌注桩身混凝土

1)桩身材料

C30钢筋混凝土,严格按设计混凝土标号控制好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钢筋直径、间距、接头等均要符合《铁路涵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2)灌注前准备工作

清孔:一是清楚孔底虚土及杂物。二是清除护壁上的杂物。为不影响既有线的安全,钢筋笼分每节4米吊放。钢筋笼在加工场地按要求制作好后,运至桩孔口,采用人工安放钢筋笼。

3)灌注混凝土

吊车利用吊斗将混凝土吊到孔口上方,安装串筒,人工灌注。混凝土使用振捣器人工捣实,一次连续灌注完毕。

6.4拆除翼墙及基础

首先拆除影响涵洞接长施工的部分,其余部分暂不拆除,可以作为对既有路基的防护;涵洞接长施工完成后,再行拆除剩余部分翼墙,最后恢复路堤坡度。

6.5架设D便梁

本涵架设D便梁和挖孔防护桩同步施工。

D便梁支点采用底层尺寸为3.0m32.2m30.8m,顶层尺寸3.0m30.8m30.4m的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顶比营业线轨底低47.5cm。在施工条形基础前,采用长度为9m的工便梁将支点处的线路进行防护后,再进行支点的施工。9m工便梁的高度为115cm,支点采用枕木垛。横梁安装后线路限速45km/h至D20便梁拆除、线路恢复。6.5.1 D便梁的选择

施工前先要根据既有涵洞的基础底部到轨底的总高度、涵位处的具体的地质情况、既有涵顺线路方向的总宽度,选用合适长度的D便梁。一般可采用下式计算:

L≥(h3tanα* 2)3k+b

式中 L —D型钢便梁两支点间的最小距离;便梁分为D12、D16、D20、D24四种型号,其跨度分别为12.06m、16.08m、20.10m、24.12 m。

h —既有涵洞的基础底部到轨底的总高度,本涵h取5.3m;

10

α—涵位处土体的内摩擦角,涵处地面以下5.8m为粉砂土,α取0.25°;

b —既有涵顺线路方向的总宽度,本涵b=9.76*sin(29°)+4/cos (29°);

k —安全系数,一般取1.2。

通过计算,L≥15.24m,由于涵基底地质条件较差,为安全起见,本涵选择D20便梁辅助施工。

6.5.2 架设D便梁施工顺序

6.5.3 D梁架设的施工等级和影响范围

(1)要点架设9m工便梁(2011.3.21-2011.3.23)

1)要点准备:

○1便梁:将9mI115工便梁及钢枕用汽车提前4天运至工地(一钩能把便梁吊至线路南侧的位置),人力把钢枕抬运至涵洞两侧路肩。根据钢枕间距在线路上标出的横梁位置(标在轨腰上),将横梁横向摆放在路肩上,提前联系好25t吊车一辆。负责人:

11

张克功。

②工具:扳手40把、钢板8块(0.5*0.5)、木板(1cm、2cm、5cm厚各1方)、油顶4个、倒链4个、短枕木60根、钢丝绳、麻绳60m。负责人:张克功。

③提前把工便梁支点枕木垛位置线放好,进行便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负责人:刘华勇、王磊。

④施工人员组织:

提前5天组织1个便梁施工队伍进场(60人),进场人员由安质部组织学习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负责人:刘巨保。

⑤防护人员安排:

驻站联络员:苏保靖;现场防护员:张财(东侧防护)、陈凯(西侧防护)。

2)要点穿便梁钢枕

第一天要点(3月21日):要点封锁120分钟,给点之后,按照已经标在轨腰的钢枕位置调整混凝土枕间距,如间距无法满足可抽出部分轨枕。将便梁横梁横穿至轨底,并与钢轨用扣件联结,横梁安装位置应精确。同时上紧所有便梁扣件,以固定线路,完成涵洞两端线路顺坡及捣实,恢复线路,施工时2孔便梁钢枕穿设同时施工,如施工不完,可在第二天要点时间内完成。点后限速45km/h。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第二天要点(3月22日):要点封锁120分钟,点前准备好短枕木,给点之后立即进行便梁枕木垛支点施工,在工便梁支撑点处扒出部分道碴,搭设3层1.25m*1.25m的枕木垛(高50cm)。搭设前将基础夯实。对第一天要点施工未完成的钢枕继续施工。具体布置见所附施工示意图。施工严格按照技术员所定的位置进行。

12

13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第三天要点(3月23日):要点封锁120分钟,点前把第一片便梁用钢丝绳拴好(专门安排6人进行栓便梁、吊车指挥人员:辛军珠),准备给点之后尽快吊装。给点之后,立即组织人员把每孔工便梁吊到钢枕上。便梁吊装到位后,先把每孔便梁的两头的钢枕与便梁连接好,再其它钢枕连接、拼装。提前10

分钟进行现场物料清理,确认无机具侵限,线路正常后,交点开通线路。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根据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由建设指挥部主持,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的方案审查会形成的《会议纪要》,D 梁支点可以参考使用济南铁路局大修设计所施工便梁混凝土支墩的设计图(图号100-30),混凝土等级提高到C30。涵洞两侧9m 便梁架设完成后,点外进行条形基础施工,工期:2011年3月24日—2011年4月3日。

1)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案

○1扒道碴、挖基坑、支模板、钢筋绑扎

分成四个班组,每个班组分别负责一个基坑。

作业人员根据放线位置,先清除开挖面的道碴,并多清除0.5米,在道碴坡脚处用木板及木桩挡住道碴,防止道碴散落。开挖方向由路基边坡向线路中心靠近,作业人员用短把铁锨挖土,弃土用筐及时运走,禁止堆放在路肩及边坡上。路基同一断面处,线路两侧作业人员同时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立即换填0.1m砂夹碎石,夯实并做基底动力触探实验,基底设计承载力215kpa,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步施工。

a.D20便梁纵梁底部与混凝土支墩间预留18cm高度空间,以便调D20整纵梁标高。

b.便梁支墩的深度必须满足安全坡度的要求,从轨底向下5.3m是基坑底,支墩中心按45°传递荷载必须在基坑底部以下。

c.基底承载力达不到时,基坑再挖0.3m深,基底换填砂夹碎石40cm并夯实。

d.模板要求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e.模板组装前,对模板系统各部件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有严重缺损、碰伤变形等缺陷的部件不得使用。

f.提前加工钢筋网片,双股扎丝绑扎牢固,上下各一层,两层网片之间用直径16的螺纹钢支撑。

g.钢筋网片分上下两层,下层钢筋网片,垂直线路方向布置16根直径的螺纹钢,顺线路方向布置直径8的圆钢;上层钢筋网片垂直线路方向布置6根直径16的螺纹钢,顺线路方向布置直径8的圆钢,间距15cm,保护层5cm,用等强度混凝土块垫起。

14

15

钢筋布置示意图

2混凝土灌注 分成四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负责一个基坑,人工抬运混凝土浇筑。

a.浇筑前,要清除模板的污垢,实验员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b.导流槽灌注,防止混凝土污染钢轨及轨枕;

c.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草垫和两层保温棉进行保温养护,必要时采取加热措施。

3拆除模板、回填道碴、清理现场 分成两个施工班组,同时进行。拆模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并夯实,恢复基床、道床及边坡。

a.拆模时注意不能损伤混凝土构件;

b.模板摆放整齐有序;

c.拆模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草垫和两层保温棉继续保温养护;

d.恢复路基边坡,回填挖出的土,分层填筑夯实。

e.清理现场,保证无机具等存留现场。

施工时设现场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有车经过立即通知现场防护员,此时,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到安全距离以外,列车走后远离50m 再恢复施工。

(3)要点拆除9m 工便梁(2011.4.4)

条形基础施工完毕并达到强度后,进行9m 工便梁拆除施工。要点120分钟。

要点补充道碴、卸连接件、恢复线路。要点封锁后,对9m 工便梁进行拆除。点前

准备好道碴30m3。给点之后进行道碴补充、捣固线路,线路道碴补充并捣固后卸便梁连接的牛腿及扣件施工, 拆卸时先保留便梁最两端的两根钢枕与便梁连接,待中间所有钢枕连接处拆卸完成并把便梁打好斜对撑(斜对撑设在两端及中间,内侧斜撑不侵限)后再进行最两端的钢枕与便梁连接处的拆卸。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1)要点准备:

○1便梁:根据钢枕间距在线路上标出的横梁位置(标在轨腰上),将D20便梁及钢枕提前联系好,并且用汽车提前4天把D便梁和钢枕运至工地,并将D梁拼装好,人力把钢枕抬运至路基边坡(尽量对准在轨腰标好的钢枕位置)。负责人:张克功。

②工具:扳手40把、钢板6块(0.5*0.5)、木板(1cm、2cm、5cm厚各1方)、油顶6个、倒链6个、短枕木60根、钢丝绳、麻绳60m。设备:2台25t吊车。负责人:张克功。

③提前进行便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负责人:王磊。

④施工人员组织:

提前5天组织1个便梁施工队伍进场(60人),进场人员由安质部组织学习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负责人:刘巨保。

⑤防护人员安排:

驻站联络员:苏保靖、现场防护员:张财(东侧防护)、王凯(西侧防护)。

2)要点穿钢枕

第一天要点(4月5日):要点封锁120分钟,要点之前、把钢枕都准备好,并且摆放在线路北侧要穿设位置的路基边坡上(不得侵限),给点之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穿

16

设钢枕施工,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隔六抽一”。由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1根枕木,塞1根横梁;钢轨下需垫大块绝缘橡胶板。塞入横梁时,要大致对称,确保对准主梁联结板定位。此项工作在4月12日第一天要点时间内完成。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第二要点(4月6日):要点封锁120分钟,给点之后,使用2台长江QY50G型全液压汽车吊在铁路两侧填土 2.87m高,同时吊装D20便梁(吊车就位参见附图)。长江QY50G型全液压汽车吊最大起重能力50.5T,最大起升高度55米,最大作业半径34米,40米的5节式伸缩主臂,9.2米——15米折叠式副臂,五支腿360°全方位起重。D20纵梁单重11.3t,考虑1.2倍的安全系数,纵梁重13.6t。在主臂长18.1m,作用半径8.0m范围内,吊车最大承重量15.0t>13.6t,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吊车(长*宽*高=13.2*2.75*3.3)就位参见附图)。

吊车主臂吊装参数表

17

便梁安装采用高位布置,轨底到梁底的距离为295mm。线路中线与便梁中线重合。纵梁就位后,每3m与横梁进行连接,确保纵梁不倾倒。要点结束前20分钟进行现场清理,确认无机具侵限,线路正常后,开通线路。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第三天要点(4月7日)要点封锁120分钟,点前做好施工,给点之后立即安排人连接纵梁,然后调整纵梁高度及位置,将横梁与两片纵梁连接成整体。便梁架设完毕后,认真检查每个部件连接处是否牢靠。

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组装过程中,联结板及牛腿上螺栓孔均应上满螺栓、弹簧垫圈,不得漏装。便梁就位完毕,经检查各部位均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换盖板施工。

便梁架设完毕之后进行既有涵洞斜盖板拆换,拆换时注意大型机械不得碰到便梁及钢枕,确保行车安全。施工时设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确保施工安全。

盖板拆换完毕后,进行防水层以及回填施工,回填完毕后要点进行便梁拆除和线路恢复。

(5)要点拆除D20便梁(2011.5.5)

卸便梁连接件、吊梁、抽钢枕和补充道碴。要点封锁120分钟。施工时设驻站联络员,设现场防护员,给点之前准备好2台50t吊车和足够的人力物力,给点之后立即拆掉横梁和纵梁的连接螺栓,将纵梁吊到两侧路堤坡脚,完成之后进行抽钢枕施工(往北侧抽)。抽完一根之后立即进行道碴补充(道碴提前准备50m3),然后捣固线路。施工时,现场总负责刘华勇,负责一切施工安排和指挥,施工完毕整理好施工用具,把物料放到线路限界以外,机械停靠在限界以外,并且把填补道碴时轨道上的道碴以及渣土清理干净。

18

要点施工内容、施工时间、人员安排及负责人

1、现场总指挥:李树彬

2、现场副总指挥:赵卫国

3、施工负责人:刘华勇

4、技术负责人:庞智勇王磊

5、安全负责人:刘巨保

6、物资负责人:张克功武立强

7、后勤负责人:韩冠军

要点安全、防护、驻站保障系统

组长:刘巨保

成员:李岸龙房东

6.6水泥搅拌桩

本涵基底水泥搅拌桩直径0.6m,每根长度6.0m,纵横桩距1.0m。水泥搅拌桩施工时的基准点为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的交点,此交点需布一根桩,以此桩为中心向四周按上述要求布设。水泥搅拌桩分三步进行施工。第一步,先施工翼墙往外侧的搅拌桩;第二步,施工拆除翼墙及基础后地基的搅拌桩;第三步,施工拆除斜交盖板墙身、基础后的地基搅拌桩。

19

20

水泥搅拌桩布置平面示意图

水泥搅拌桩布置立面示意图

6.6.1施工方法

选用配带自动喷浆记录仪等配套设备的PH-5D 型深层搅拌机施工,水泥浆用桶式灰浆搅拌机拌制,施工时,先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罐砂浆泵与深层搅拌机接通,开动电动机,搅拌机叶片相向而转,借设备自重,以0.38-0.75m/min 的速度沉至要求的加固深度;再以0.3-0.5m/min 的均匀速度提起搅拌机,与此同时开动砂浆泵,将砂浆从深层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土中,由搅拌叶片泥浆

与深层处的软土搅拌,边搅拌边喷浆直到提至地面(近地面开挖部位可不喷浆,做于挖

土),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用同法再一次重复搅拌下沉和重复搅拌喷浆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

6.6.2试桩试验

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以确定水泥掺入量等各种施工参数,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针对场地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成桩时选择不同的软弱地层和不同的桩长地段分别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全长抽芯试验和荷载试验,检验或修正设计配合比和承载力的设计值。每种情况试桩不少于3根,掌握对该场地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并以此指导施工。在完成工艺性试桩后经报告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开始施工。

所有使用的水泥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水泥浆液的罐数、水泥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当水泥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搅拌30s,在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开始提升搅拌头。

6.6.3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1)施工准备:

1)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2)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3)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2)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喷浆至设计深度→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