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节目

更新时间:2024-02-19 21:4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心理访谈报告

【案例】

小杰3岁那年,父母离了婚,他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三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是从小学开始小杰就出现了偷窃的行为,屡次管教,没有悔改,外公、外婆对此伤心、绝望。小杰13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并把他接来一起生活,刚开始一家人感情很好,自从发现小杰有偷钱习惯后,一切都改变了。小杰经常拿家里的钱,偷亲戚的钱,小到几块大到几百块。小杰用偷来的钱和朋友吃喝玩乐,吸烟、上网、赌博。有一次小杰甚至还因为跟同学一起偷铁进了派出所,这让家人对他更加失望。为此,小杰妈妈非常着急,对孩子严加教育,甚至会动手打他,但是这些做法都没有使小杰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小杰在家里几乎不说话,甚至很长时间不回家。有一次小杰因为拿了家里客人的钱,继父第一次动手打了他,从此他更加不爱说话、不爱回家。妈妈为了让孩子与原来的朋友切断联系,举家搬到了现在的住处,依然无济于事。现在母亲每天在家照顾两个不到三岁的女儿,全家五口人的开销全靠丈夫每月微薄的工资支撑。

评估与诊断:达到品行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问题成因分析: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家庭教育:怜悯是一种天然的能力,但爱不是一种天然的能力,需要在别人的教

授下习得。家庭中的孩子首先需要“被爱”,才能感知到什么是“爱”,进而学会如何去“爱人”。然而,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是近乎“虐待式”的对待——亲生父亲连枕头都不愿意给他买;外公虽然内心在爱孩子,却以极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母亲显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母亲经济拮据、婚姻失败、改嫁生子,并且解决自己人生困难的方式也十分愚昧,其许多行为都是雪上加霜的选择,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既不懂什么是爱,也不会表达爱,作为补偿,他选择在同伴那里,用金钱换取友爱。

学校教育:教师都应该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职业群体,可以起到

一个榜样的作用,给予学生关爱和人生的希望。案例中的孩子显然没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社会的影响:孩子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育,从小在家庭中进行,上学后在

学校和社会中接受引导和影响。孩子应该有机会接受特定信仰或宗教的正性熏陶和引导,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目前,在我国很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育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甚至教育者本身都存在价值观的误区和品行问题。榜样的缺失、行为失范是导致青少年步入歧途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个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形

成了品行障碍。

机构性疗法:青少年的品性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

人格。如果能够得到社会资源的资助,可以加入类似“青少年行为矫治训练营”等机构,发掘其正性的社交资源,避免他陷入用钱交友,获得同伴接纳的误区。如果目前社会资源不够充分,在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后,可以考虑送孩子到军队接受军事化管理,防止其品行障碍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最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

《我的儿子有救吗?》观后感

很久都不关注心理访谈栏目了,从心理访谈栏目换嘉宾(杨凤池、李子勋)之后看的就少了,今天的栏目是网友推荐看的,因为知道我关注郑委老师。告诉我说这期心理访谈有郑委老师参加。特意翻出18日的节目看。看了之后心理有点闷闷的感觉,这个感觉来自于这个案例,也来自于这个栏目的改版,怎么有那么多的嘉宾?心理专家为什么离当事人那么远?心理访谈的定位是帮助那些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向观众展示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影响,从而让人能够更多的透过表象发觉问题的本质,审视自己,发觉自己,让生命处在更自然和谐的情境中。但是,现在的改版好像离这些渐远。(也许这是我的偏见)

太多的嘉宾(而且有些非专业的嘉宾),整个场合的布局,感觉不是特别适合这个栏目。布局不是像心理咨询的那样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更像是对当事人的评判,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个感觉对于受访者是有心理压迫感,不是以当事人的利益为优先的,仿佛更多的是为节目制作。(这只是我的直观感受,不能说我认为的就是对的,我只是表达我的感受)

片头对这个家庭的描述,真的很让人揪心,我期待着看嘉宾有什么好方法处理这个家庭的问题。这个孩子如果我们只从年龄看,应该认为是到了可以懂事的年龄了,也的确挺“可恨”的,但是,看着这个孩子的经历,看着他经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我的内心对这个孩子充满了理解和怜悯,他需要有怎样坚强(或者说坚硬)的内心来面对每天自己的生活?要怎样才能承受内心的孤独?(他虽然拿钱之后跟那些孩子混在一起,但是那种只是表面的,麻木自己的一种方式)要怎样的冷漠才可以不在乎亲人的敲打和谩骂?所有的这些,都让我看不到这个孩子还有一点经历思考怎样改过自己,这种情境下,似乎只有一个选择——破罐破摔。 我想说:对生命多一点容纳。也许那个看起来不那么让我们认同的人,跟我们有着一颗同样的心。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孩子向善的力量,他能够向外公道歉,能够跟着家长来到《心理访谈》这个栏目,我感受的是这个孩子的另外一面,他也想改变自己。他和他的家庭期待着专家能够给他们智慧的引领。然而,建平老师的当头一棒,是否会让孩子试图打开的心关闭的更紧了呢?(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讲,治疗所做的行为只应该对当事人负责,而不是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评判。这不符合心理访谈的风格,当然我也不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只是从我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出发,有了这样的观点,有班门弄斧的嫌疑)

幸好郑委老师接过了话题,让这个孩子紧绷的神经有了一定放松,有了一点被理解的感受。郑委老师做了孩子的辩护律师,给了孩子一种接纳和理解,企图引导父母认识到小杰是一个孩子,未曾长大的孩子,但是这个母亲执着在自己的逻辑当中,因为她不知道,若想让这个孩子改变,只有这个孩子自己想改才可以,需要孩子自己的认知和努力,而不是通过他们的打、骂和贬损的错误教育方式能改变的。

专家这里,却否定了小杰“我也想改,但是我控制不了”的说法,也否定了郑委老师对小杰的理解“我控制不了”。我觉得这让孩子刚刚松一点的心,马上收紧了,因为权威的专家给他定性,他不是“控制不了,是不想控制”(这个定性还要小杰点头认同,这个定性直接否定了这个孩子的向好的趋向,其实,这个孩子就是一直生活在这种被否定当中,那他那里还有力量对抗自己的负力量?特别是妈妈的继续数说小杰的种种恶劣行迹,仿佛印证了专家的说法。这个说法不管对错,都是对小杰这个困境中的当事人是不利的。心理治疗不是说对错,而是看对治疗是否有效果,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这个过程,我看到了郑委老师的无奈。

接下来的是建平老师的再次道德审判,建平老师说的没错,但是这些话不适合跟这个孩子用这个语气说,因为这孩子需要的是接纳和原谅(主持人和郑委老师,更多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孩子的茫然是唯一可有的表情,他也只能够用这种表情对抗。因为所有的人都轰炸他。(这句话是心理专家说的,我注意到郑委老师一直站在孩子这一边,因为他心理知道这是唯一可以让孩子动心,可以让孩子改变的方式。如果轰炸要是有用,小杰和他的家人就不用来这个栏目了)心理专家当着孩子的面,再次给孩子定性,说这个孩子性格出了问题。(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是这个孩子的性格出了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不是案例讲解,是要给小杰,给这个家庭的帮助的,这种当着当事人,特别是一个心理未成熟的孩子,这样分析是否合适呢?这个权威的说法。这个是小杰需要的吗?,这是对当事人有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吗?)

播放小杰在电视台去外婆家的采访,外公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当然理解老人的心痛),但是,那个方式若我们是当事人,我们该怎样选择?我假想倘若小杰真的跳了,外公会是怎样的心理呢?爱和心痛是要这样表达的吗?(外公再次强调了孩子改不了,整个过程,父母、外公等等,一切强调的是小杰改不了,在这个强调下,小杰如何能改?这个长期的过程,让小杰的心变得越来越硬了)。 回顾小杰的整个成长过程,他一直是处在游离于家庭的状态。我注意到,妈妈说把小杰接回自己的家,但是,他们对待另外两个孩子的画面,看起来忽略了小杰,小杰只是在这个家里生活,但是他并不属于这个家,他的内心没有归属的感觉。那份孤独,我们是成年人,我们能够承受吗?何况小杰是一个本来就伤痕累累的孩子。小杰的那个日记,一个充满背离和打骂的家,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够迈进它?这个孩子太需要爱了,他不是心硬,是没有人给他让他感受到爱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看到了当主持人用心拥抱小杰的时候,小杰的冰融化了,小杰动情的流泪了。但是,这个母亲能够智慧的理解这些吗?是否仍然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中呢?

当郑委老师问孩子每个月需要多少钱的时候,孩子说几十元,郑委老师说假如每月给你100元的时候,我很欣慰,因为我也知道这样一个成功案例。终于看到郑委老师快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可是这个方案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家长打断了,专家还补充了负面发展的信息(说甚至还可以发展到吸毒)。让郑委老师的这个可行的方案,对这个孩子有帮助的方案,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否定了。为什么不能等郑委老师说完方案就说不一定,就给了否定?还指出了更坏会怎样,仿佛那也是小杰即将走上的一条路。这个会给小杰怎样的负面暗示呢?(我们当然知道不一定,但是连积极的尝试都没有,这个孩子要怎样才能改变呢?现场的分析,说妈妈是有爱心的(这个我们也认同的,哪个妈妈不爱孩子呢),把他们互动不畅的责任归到小杰封闭的心上面。(为什么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呢?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要怎样表达爱,告诉孩子怎样打开封闭的内心呢?要是应用心理技术做到这一点就好了。)然后,是妈妈印证专家的说法,举例很多,所有的指责都有一个关闭的力量,关闭着小杰向好的心理。家长仿佛证明着这不是自己的责任,是这个孩子不争气。这样否定一个人,到底是对孩子好呢还是更坏?

谈到拥抱的时候,终于看到妈妈也有柔软的一面了,但是,妈妈用了“乞求”这两个字,在妈妈的行为中,从指责变成了乞求,唯独没有感受到爱和尊重。孩子的直观感觉是,妈妈的指责和乞求都是为了她自己,而不是为了我(孩子)本身。

所以,孩子的表现是冷漠的,这个时候的孩子失去了爱的能力。

主持人最后再次企图打开孩子的心,甚至提出了跟专家相左的观点,说不认为小杰的心是关闭的。专家说小杰为什么在外面就有很多伙伴,在家就不说话呢?结论还是说是小杰关闭了面对亲人的心。然而这个对小杰、还有小杰的家庭有帮助吗?怎样能教会他们打开各自的心,共同走到家庭生活中来呢?节目的最后,专家分析了小杰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告诉家长,这个创伤会跟随孩子一生,父亲的结论是,那既然影响是一生的,这个孩子根本不能救了呀?当父亲这样说的时候,专家说这个孩子有救,听起来有些牵强,后边给出建议,让这个家庭给小杰请心理医生,这个家庭有这样的能力吗?如果家长不改变,心理医生有办法改变小杰吗?

主持人说,无论如何,我们的这个家庭都不会对小杰放弃,永远不放弃(这个愿望是所有人的)。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也很坚信这一点能做到吗?因为妈妈说了,今天来了这个节目,如果他不改变的话,我也就没办法了,在小杰听来这是想放弃的语言和心态吧。谁又能够保证,他们走出这个演播室,就能够改变呢?当一切都回到从前的时候,又怎能让小杰有足够的力量不放弃呢?如果我们是小杰,问问我们自己,我们肯定能做到吗?

最后,专家对小杰说:开始可能不是你的错,当时间不是那时的时间,你的行为就可能有了对与错的区别。的话是很有道理,但是,小杰能够记住并理解吗? 郑委老师做了有效的对小杰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父母的忠告:“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你要学会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给他怎样的温暖”。特别是委托志愿者对小杰的家庭进行指导,这个动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最有意义的

篇二:2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摘要

中国心理类访谈广播节目从无到有,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收听率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不能不引起传播学者的关注。

心理访谈类节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寻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需要,而且促发了人们对自我需要的冷静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广播媒介具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功能--一从最初的服务生活深化到服务心灵的新阶段。

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可以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启迪人们深入思考,继而达到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媒介人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中国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品牌价值的优秀栏目脱颖而出等成就,但也存在着节目片面追求收听率,雷同化倾向明显等问题。为了受众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心理访谈 观众 收听率 分析

目录

摘要 ........................................................................................................................... 2

一、前言 .................................................................................................................... 4

1.1研究的背景 .......................................................................................................... 4

2.2研究的价值 ......................................................................................................... 4

二、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兴起的原因................................................................................ 5

2.1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 ......................................................................... 5

2.2需求对象数量巨大 .............................................................................................. 7

2.3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 ........................................................................................... 8

三、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日取得的成就......................................................................... 9

3.1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的品质与品格不断提高 ................................................. 9

3.2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人的生命,人文关怀精神清晰地呈现出来 ............................ 9

四、受众心理需求的特点 ............................................................................................... 10

4.1多样性 .............................................................................................................. 10

4.2差异性 .............................................................................................................. 10

4.3多变性 .............................................................................................................. 10

五、受众心理的具体类型 ............................................................................................... 11

5.1追求真实感 ....................................................................................................... 11

5.2满足好奇心和窥私欲 ......................................................................................... 11

结束语 ........................................................................................................................... 12

一、前言

1.1研究的背景

2004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档心理类谈话节目《真情夜话》在中国交通广播频道正式开播,一年之后,其收听率一跃成为交通频道第一。紧接着,2006年,黔西南人民电台《心灵家园》改版为一档心理类节目正式播出,再次掀起了收听高潮。与此同时,同类的节目还有由“北京东方欢腾”制作在多家广播电台播出的《情感方程式》、浙江广播电台体育健康频道的《心理档案》等,也都取得了较高的收听率。这些节目的共同之处是聘请心理专家通过现场谈话的形式为受众答疑解惑。“心理专家在媒介”早在十年前的西方就己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美国最著名的心理类谈话广播节目《菲尔德博士》就是由心理专家菲尔德博士亲自主持的,其十年来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收听率。而心理类节目在中国则刚刚起步,这是中国转型期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急剧变化催生的媒介从关注人的外部世界转向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它们既具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性质,又具有科教节目的性质,因此,可以看作谈话节目的新形式。

这一新的节目类型就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加之很多人对心理学与媒介的关注,这一问题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2研究的价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和谐社会。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的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又离不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中国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而需求数量又非常巨大的前提下,通过广播媒体的介入,以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矫正、心理引导,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应该做的,也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做的,同是,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是为了满足受众追求心理健康的需求而诞生的,虽然这类节目也定位是服务,但和以往的服务类节目完全不同。以往节目主要定位是生活服务,而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主要定位是心灵服务,是深入到人们心灵深处,探讨心理问题的深层次服务。

从总体看,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从诞生到现在取得了业内外公认的突出成绩。不论从节目数量还是质量,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不论是收听率还是社会影响,其成就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在短时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节目形式的雷同,简单模仿交通广播电台的《真情夜话》而造成的“千人一面”的现象:还有些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打着心理访谈的名义,却忽视专业技巧与媒体伦理,以边缘性的话题和矛盾后激化的场面博取收听率等等。

为了让中国心理类访谈广播节目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受众,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对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兴起的原因

如今,心理访谈类节目在各广播台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中国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兴起呢?本章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中国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二、需求对象数量巨大;三、广播业的性质;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1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

(一)人们对心理学缺乏正确认识

篇三:心理访谈

高考前,他突然提出休学

专家:李子勋

主持人:阿果

嘉宾:小王、罗女士(小王的妈妈)

编导语:

18岁的小王正在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前五名。可就在马上要高考的紧要关头,小王因为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点别扭,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就此想妈妈提出要休学。小王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在家自学,肯定能考上大学,而妈妈罗女士却无法接受这种想法。就这样两人各持己见,走进了《心理访谈》演播室。

演播室:

一看到书,我就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主持人:小王,你看现在高考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想现在所有要高考的同学都在紧张的复习,但这时候你却提出想修学的要求,为什么?

小王:因为我们原来的班主任身体不太好,从班主任的位置调到专科老师的位置上去了,调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比较年轻,对全班的浮躁心态不太满意,想做一次整体的调整,就换了一次座位。换到我后面的那两个同学,上课老说话,影响我学习。我就跟老师说想换座位。但老师叫我去跟他们谈谈,让他们上课尽量少说话。

第二天我就去谈了,谈完之后,他们趁我不在位置上的时候,把我的书撒了一地,桌子上也弄得挺乱的,眼镜也找不着了。 主持人:你怎么知道是他们干的呢?

小王:一方面是我自己想的,另一方面他坐在后面,用眼神恶狠狠地

盯着我。除了他以外,我跟他他人那段时间没有直接的冲突。 主持人:会不会是意外呢,小王?比如有一个同学从那跑过,碰了你的桌子弄散了书?

小王:如果碰散了书,那书的方向都应该是一个方向。但我的那些书,

远的在几米之外,而近的就靠在桌边。所以不可能是不小心碰的。 主持人: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情对你的心理伤害比较大,结果导致你

当时有了这种想法?后来是跟妈妈说了,是吧?

罗女士:他当时没有直接跟我提出来,就在床上痛苦的抓头皮。后来

我坐在他床边问他:“儿子你怎么了?你哪儿不舒服?”他说不是身体不舒服,是心里不舒服。我问怎么不舒服?他说在学校跟同学的关系不好,人家把他的书包扔了。

小王:因为我自尊心特别强,就越想越苦恼,之后只要一看到书,我

就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来。开始还是轻微的,后来就看不进去了,也思考不下去了,头就特别疼。我觉得如果思想静不下来,去学校可能伤害更大一些,在家里还可能慢慢地好起来。

专家:我想问一下妈妈,当你知道儿子有这个想法,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罗女士:我心里着急,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

专家:那你能理解儿子的这个想法吗?

罗女士:我当时有点不太理解,时间长了也就比较理解了。在单位同

事也有这样的,发生了什么矛盾,就不爱在一块儿,互相回避了。我想成年人都这样,我儿子才18岁,还在青春期,肯定就更偏激了。

专家:那你既然理解了儿子这种心情,你应该能接受啊?

罗女士:但是我又接受不了。因为我觉得他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家里

学习肯定不如在学校的效果好。

专家:加入罗女士你接受了孩子的想法,安排孩子在家里学习,每天

把要考试的科目带回来给他,会不一样吗?

罗女士:我感觉他做不到。我看他在家里学习不是那么自觉的。经常

看电视,看小说,看报纸了,学习的时间很短。

专家:小王,你不可能在家里一个人控制好情绪,对吧?

小王:不,肯定能能控制好的。现在的矛盾就是她不能信任我。 专家:刚才我做的是一个假设。假设妈妈信任你,你现在回答我,你

真能学习下去吗?

小王:是。

专家:有多大的把握?

小王:九成把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怕觉得考上最好的大学是没有

问题的。

专家:那我要问问妈妈,你要使用百分来评分的话,你觉得这样做你

的孩子有多少可能考上他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

罗女士:最多50%。

专家:50%加90%,做一个平均是70%的希望,就不是很大。小王,

如果我们告诉你,你要在家里复习只有70%的希望,你会怎么想?

小王:还是坚持在家学习,因为在学校的话希望可能是零。

小王和妈妈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而心理专家对于母子俩的政治,暂时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然而专家却发现,是一种敌意,导致小王情绪的失控,所以他不愿意在学校里带着。

敌意让他失控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王的内心世界,专家提出做个测试。专家拿了一张教师的图给小王看。)

心理测试

专家:看着这个场景,你随便说一个词。

小王:这个豁免给我的感觉很和谐。尤其看到讲台和第一排,还有黑板,让我感觉心里很舒服。

专家:把第二排加进去呢?

小王:加进去我就有点不安心的感觉。

专家:第一个词:不安。从不按,你联想到什么?

小王:联想到后面是不是有人用第一的眼光看着我。

专家:可以这样理解吗?就是说:你害怕后边的热你看到你,因为前面的人他看不到你。

小王:对。我喜欢把所有的情况一个人看清楚,但不希望我的情况让别人看清楚。

专家:也就是你希望整个教室里面,你能够关注到所有的人,但是别人关注不到你?

小王:没错。

专家:那么你用一个语言来描述这是一个什么状态。

小王:这是一种俯瞰全局的状态吧。

专家:他代表一种什么位置?

小王:代表一种主导,一种控制的位置。

专家:很权威的位置,对不对?

小王:对。

专家:你想想,你在这个班上只是40多个学生中的一员。你希望对

全局把控,但是你做不到,所以你就逃避,躲在家里面?因为妈妈爸爸都被你掌控着?

小王:对,可以这么说。但只要感受不到第一,也是挺好的。

主持人:我觉得他现在真的就是在逃避。我听小王一直在说“敌意”

二字,我感觉到他觉得是这种敌意,导致他情绪的一种失控,不舒服,所以他不愿意在学校里呆着,这是他的感觉。我们也想听听周围的同学或者老师对他是怎么看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