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18: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中纪委文件刚下发 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参评作品标题 风违纪副科级以上干部公款赴日游 第二批出游者计划明日出发 报纸通讯 项目 责任编辑 彭京 首发日期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作品字数 1480字 2010年07月07日 作 者 杜金存 刊播单位 江西日报 刊播版面 C1 (栏目) (时长) 记者采访深入,报道客观公正,行文流畅、生动,现场感强,所揭露的问题正是当下中纪委与广大群众痛恨的公款旅游之歪风。中纪委文件刚下发没几天,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风违纪公款游,事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典型性。 景德镇市邮政局公款旅游及封杀党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数百家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提及或转载此报道,不少中央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各种针对此事的评论更是铺天盖地。 记者接到群众投诉后,立即奔赴当地,顶着烈日明察暗访,突破层层封锁,与被批评单位斗智斗勇,最终掌握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前因后果,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文章发回报社。报社顶住压力快编快发,没有给被批评单位留下任何回旋空间。连被批评的单位最后都说,想不到党报的记者如此敬业,采写速度会如此之快。 中国新闻出版报著文,将景德镇市邮政局封杀党报事件列为2010年中国新闻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事件之一;中国青年报认为,此事已成为公权力公然对抗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法制日报则指出,景德镇市邮政局扣发党报,实质上是权力部门对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的严重侵犯。本报的报道在全国新闻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大讨论。至今,此事的冲击波还未停止。此事引起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最终景德镇市邮政局数名副局长受到撤职等严肃处理。江西省则以此报道为契机,狠刹公款旅游风,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效果。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1/05/09/011656859.shtml 作品评介 采编过程 社会效果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作 者 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简版)——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新华社国内部 参评通讯 项目 责任编辑 陈芸 首发日期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作品字数 3890 2010年09月09日 刊播单位 新华社 刊播版面 新华社通稿 (栏目) (时长) 地震、泥石流、极端天气?? 2010年可谓灾难多发年。 灾害缘何多发?多灾是否一定多难?多难如何兴邦???面对公众困惑,新华社推出了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这篇重磅力作,运用历史和自然辩证法,从“灾情与国情”“防灾与抗灾”“人与自然”等关系透视,认知现实,反思历史,引导人们理性、科学、辩证认识人与自然、应对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思辨性。 中央媒体评价其“填补了国内诸多媒体对自然灾害深入思考报道的空白,是一篇全面展现、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 总编辑精心策划,执笔记者先后奔赴舟曲、汶川等多个灾难地区深入调研,不畏艰险,深入采访了30多位国内一流的灾害研究专家及官员,在吃透数十万字材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眼光、传神笔法、全球视野,透彻分析了抗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启迪。 稿件被包括《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在内的80多家报刊在重要版面突出采用,广播电台大量播报,起到正面引导舆论的良好效果。 媒体认为这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忧患意识、深刻觉悟的经典佳作,时间将凸显这一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 http://10.102.1.61 作品评介 采编过程 社会效果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选题:本通讯的选题主要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具有突发性和社会性的灾难事件,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这篇重磅力作,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重大性,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结构:纵横结合的结构,

题材重要,文化素养和写作技巧更重要。一个典型报道,如果仅仅是题材重大,观点正确,事实充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还必须辅之以优秀的写作技巧。因为写作技巧粗糙而使重大题材黯然失色的事例在新闻作品中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农村新变化新气象的典型报道可以“车载斗量”。但是,能够使读者过目不忘、刻骨铭心的作品实在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关注研究“提法”,而不够重视写法。这在不少同行中似乎成为一种历史性的通病。“文以载道”这句话就是说,正确的道理要靠精彩的文笔来表达。《栾城草农敢闹海》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么大的社会影响,感动那么多的读者,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强调了“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命题——事实上,这样的命题对全国来说甚至在河北也并不新鲜。更重要的是,或者说更有新意的是,作者编者的文化涵养渗透其里,除了动用一般的新闻常识外,还运用了电影艺术的画面美,以及散文艺术的意境美。这在稿件的开头部分就显现了出来。新闻舆论引导是最好形式的社会引导。我们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可以开动宣传机器、刊发领导讲话、下发红头文件。但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选取成功的案例,选取成功的典型。《栾城草农敢闹海》的作者、编者选用小草代言,敢用小草立言,小草映射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同我当年在辽宁当记者的时候,针对农民的困惑,采写《莫把“开头”当“过头”》的体会应该是一样的。用事实说话比什么都灵。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不在官大;有理走遍天下,有理号召天下。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新华社记者

一只白色的圆形钟表静静地躺在泥淖中,时针停在了23时40分。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

这一刻,距青海玉树大地震115天。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灾难考验中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应战,风雨同舟,以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夺取了一次次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灾难警醒中国。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多的忧患意识。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所说:“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切,一定要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小标题)灾情反映国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发生在2010年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忧患意识必须贯穿始终

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干旱:全国有25个省份遭受重旱。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暴雨洪水都创下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地震:11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 台风:5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 ??

一连串沉重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个个难解的困惑挥之不去:灾害为何这样与中国如影随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介绍: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有1056次,几近年年成灾。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已成常事;地势从海拔8000多米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地质灾害易发,地震多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今年的自然灾害,有其特殊原因。极端气候事件突发多发导致水灾严重,旱涝急转、震后山体破碎造成泥石流并发。但专家们也捕捉到一个新苗头—— “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 自然灾害用频率发出警告: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

而不少人尚不清醒:抢占河道,挤占行洪道,随意填埋河湖水面扩大城市规模,无序开山凿石挖矿修路??

灾情,折射我们的国情。不思考中国的灾情,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的国情。不重视中国的灾情,我们就会为发展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小标题)多灾未必多难——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16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

当晚,暴雨如注。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早已进入全天候监测状态,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临近午夜,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拉响警报,用扩音器喊话,村民们顺着演练过的逃生路线快跑。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群众早已安全转移。

我们想到了近来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前,就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暴雨如注时,就有忠于守职的警惕眼睛盯着山崖沟谷??

灾害的频发,让人们投入更多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小标题)困境孕育出路——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站在舟曲月圆村后的翠峰山上远眺,风在耳边细细簌簌地吹着,像是翠峰山的悲鸣。

废墟上,一定会有人想起,人与自然那个永恒的命题!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传说,最终是达致“天人合一”——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

这种思考,让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让李冰父子“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使贾让治水“不与水争地”??

然而,当人们迈开步伐在自然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放肆,也增添了人多地少时的无奈,一旦人们忽视了自然规律,自然便还人以颜色。

舟曲,就属于这后一种的无奈。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多的人口。 人口大量集聚,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无度开发则换来自然的

无情报复。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极限!

近百处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居住着1600万人! 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1998年,中国暴发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那是一次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严肃对话,我们读懂了大自然的不满。

洪水退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垸还湖??一个个政策陆续推出、快速实施。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十七大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突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曾两赴舟曲,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城镇布局要充分考虑山形、坡度、水系等环境因素,以及多种自然灾害风险。 洪水过后,全国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思虑更深:防洪问题,就是人与水争地的结果。我们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管理,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我们新的课题,新的使命。

“我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千千万万的生灵依靠她繁衍生息,请大家保护环境??”

舟曲月圆村城关一小四年级学生姚倩,在这次泥石流中不幸失踪。但她遗留下作文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小标题)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面对新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那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饱含着求知的渴望。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银行学校,异地安置的舟曲一中高三藏族学生高干让卓曼正在上新学期第一课。 随着那令人心碎的时刻在时间长河里渐渐远去,留在人们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希望,化作了力量,化作继续前行的帆和桨。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迸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大禹在洪水滔天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身影;沉寂月光下,张衡地动仪前紧锁的眉头??

战国时期,有了李冰父子的引江分流,凿岩筑坝,成就了都江堰造福百姓的不朽之作;

北宋年间,有了刘彝的潜心规划,精心布局,创造了赣州“福寿沟”泽被后世的千年传奇。

而今天的三峡工程便是这不朽与传奇的延续。今年长江虽然遭遇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由于三峡工程调蓄削减,大坝下游居民处之泰然。 ??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几大古老文明淹没的过程,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启示我们,发展,本质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坚持科学发展,就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发展就无法持续——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让我们今天的奋斗,化为后代“乘凉的绿阴”。

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能为了盲目的“政绩”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把黄沙变为绿原,把水害变水利,把人类的每一分努力变为幸福生活。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聪慧睿智的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灾难的洗礼中,生生不息,永远向前,必将在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创造新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给予我们的启迪!(完)(执笔:赵承、陈芳、张旭东;参与:卫敏丽、王立彬、姚润丰、杜宇、张辛欣、罗宇凡、吴晶晶)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作品标题 一矿山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 项目 作 者 唐正芳 通 讯 责任编辑 刘日刚 首发日期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作品字数 2834字 2010年9月18日 刊播单位 南国早报 刊播版面 4版时政新闻 (栏目) (时长) 作品评介 采编过程 社会效果 本文的面世在煤矿行业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反映强烈,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独家新闻 采访是在中央文件下发一个多月后进行的,系本报独家报道。 二、视角独特 记者在跟随安监部门进行节前例行检查时偶然发现的情况。 三、立意新颖 作为时政新闻,本文并没有对广西的安监工作“唱赞歌”, 也不是进行全盘否定,而是有褒有贬,客观报道。 随机走访了广西的2家煤矿、2家非煤矿山。为深入了解情况,记者曾两次下井,其中一次与一位值班矿长在90厘米高的采煤层四肢并用爬行了90米,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除一家非煤矿山因积水停产外,其他两家矿山都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去落实安全工作,而河池朝阳煤矿专门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轮流上、下井的情况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写稿前,记者对掌握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不仅写了现场见闻,还对朝阳煤矿的行为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政府及相关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使报道更有深度。 当年7月,中央要求矿领导必须与矿工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以此来促进各矿山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措施。但朝阳煤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中层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上、下井。文章见报当天,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接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也就此进行了重点报道或发表评论。国务院专门派出了国家安监局组成的督查组前往朝阳煤矿调查,后撤销了7名矿长助理的职务;同时也对广西其他煤矿进行了抽查,发现了另一矿山为应对中央文件提拔12位值班矿长的违法行为;之后国家安监局在全国范围内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http://www.gxnews.com.cn/specialzip/662/112.htm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标题 一矿山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 正 文 编者按全国各地矿难频发,经媒体报道出来,全民关注,举国同殇。矿难的发生,与一些矿领导只重生产、不重安全有直接关系,微妙的是,矿难中鲜见矿领导遇难,不幸往往落到那些最基层、最不起眼的普通矿工头上。 国务院下发的23号文,将矿领导的安全同普通矿工“捆绑”在一起,逼着矿领导重视安全问题,这种“对症下药”的举措,应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民间常有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对策中,也许包括“‘假领导’下井,‘真领导’不下井”。什么时候真正地落实23号文,真正地让矿领导和矿工这些“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同呼吸、共命运,那些悲惨的矿难才会真正地减少。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7月1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简称23号文)再次强调这一要求。有专家说,这个要求击中了矿难软肋。 近两个月过去了,广西各地矿山执行情况如何?9月13日~16日,记者跟随有关部门探访了河池、百色两市的4家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并与跟班矿领导两次下井,发现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家矿山在文件下发后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其主要工作是下井带班。这个矿是“真领导”下井,还是“假领导”下井?不能不引发深思。 现场直击:“有矿领导在现场,我们吃了定心丸” 为了看到更真实的情况,有关管理部门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即不提前打招呼突然到达现场。在百色市右江矿务局的德保铜矿和小龙煤矿(两家均为国企),记者发现他们执行文件不马虎,24小时都有领导跟班。另一家矿山是广西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铅锌硫矿山,因矿井遇雨积水,正在停产维修中。 对于矿领导的同时下井、升井,矿工们当然高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矿领导的人身安全与我们捆绑在一起了,他们当然更加重视各项安全措施。看到矿领导的身影,我们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农健鲁是德保铜矿井下钻工。9月15日下午,记者在200多米深的井下见到了他。他笑着对记者说,“矿领导和矿工同时下井、升井”的新闻,前段时间他在电视里看到过,前不久矿里专门就此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这个文件很好,它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矿工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农健鲁说,领导以前也下井,但现在井下的时间更长,他们在各个工作面来回巡查走动,可以及时发现更多、更细小的安全隐患。“9月11日,有个矿工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搞坏了提升拉矿的卷扬机,曾永明副矿长发现后及时纠正了这种不安全的行为,设备也让技术人员当即进行了修复;前几天,黄副矿长在值班时发现巷道里一处出现松石,立即让同事将松石凿下来,并用顶板加固”。 9月14日下午3时30分,记者跟随接班的小龙煤矿副矿长佟锡振坐猴车、走巷道,来到1330回采工作面。人若要穿过这个工作面,只能四肢并用匍伏着向前爬行。由于头部和背部紧挨着支架的顶部,爬过时有零星的碎煤掉下来。这个小问题也是佟锡振关注的内容之一,记者听到他向当班副队长吩咐:顶板还需加强管理,背顶材料要加密,施工之前必须全面加固工作面的支架。佟锡振说:“每次下井都要走完所有的工作面,发现情况立即要求相关负责人处理。” 佟锡振告诉记者,在日常的安全巡查中,矿领导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的专业经验,能了解井下安全生产状态,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及时洞察矿工的心态,发现思想有问题也可及时排解,以免影响生产。 佟锡振说,如果矿领导在井下,一旦井下有紧急情况,他会根据综合掌握的情况,确定一个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行应急指挥。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国内发生的几起矿山事故中,其中一起就由于有一名矿领导在井下,这名矿领导临危不惧,沉着指挥,使绝大多数的矿工幸免于难。 担不担心矿领导下井只是临时做秀,不会长久坚持下去?对于这个问题,矿工黎少华说:“这个文件是国务院下达的,相信矿领导会坚持下去。” 意外发现:一下子提拔7个矿长助理 9月13日,记者来到河池市环江县驯乐乡的环江县红山朝阳煤业有限公司(简称朝阳煤矿)采访。 朝阳煤矿于1970年9月建成投产,原属广西红茂矿务局,2003年重组后成为私营企业。检查人员突然到访时,朝阳煤矿的矿长以及分管生产、技术、水电、安全的4名副矿长都在办公室。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没有与矿工同时下井,他们表示,已有矿领导跟班下井了,当时下井的是覃能悦。记者在办公室走廊上悬挂的出勤表上,也看到了覃能悦的工作牌挂在“下井”一栏里。但是,覃能悦并不属于矿长、副矿长之列。 这几名矿领导表示,由于平常地面工作繁忙,矿长和几名副矿长不可能下井监督,为此,“23号文刚一下发,我们就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让他们轮流跟班下井。下井基本上以他们为主,实在轮不过来再轮副矿长和矿长。” 他们还一再强调,这7人提拔为矿长助理后,待遇也提高了,并且全部脱产,主要是跟班盯岗。他们都有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这种做法应该与23号文不冲突,人手不够,只能这样处理”。 记者了解到,8月25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

山企业领导下井带班暂行规定》(送审稿)(简称《暂行规定》)中对什么是矿领导是这样描述的:“本规定所称矿山企业领导,是指矿山企业的矿长(总裁、总经理)、副矿长(副总裁、副总经理),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显然,未包含“矿长助理”这一职务。 自治区安监局煤监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如果提拔的7人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行使的是矿领导赋予的职责,那么这7个矿长助理应属于“矿领导”这个范围。 矿长助理到底属不属于“矿领导”这个范围,目前《暂行规定》正在送审当中,尚未有定论。但业内对此早已作过探讨。在23号文刚下发时,有业内人士就提出:想要将23号文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三防”,其中之一要“防‘假领导’下井,‘真领导’不下井”,即有的矿山可能将一些普通员工或中层干部挂名为“矿领导”,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只负责“下井与矿工一起劳动”,不负责矿上任何行政工作。 实质问题:如何落实到位?谁来监督执行? 记者综合几天的采访结果发现,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有3个问题期待政府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矿领导真正与矿工同时下井、升井?早在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安监总局就出台了《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就曾要求矿领导带班下井,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可5年后的今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相关人士竟然不知道有这个《指导意见》,更别说执行了。因此,怎么样才能让矿领导真正与矿工同时下井、升井,广西应该出台一套具体的方案,还应设置一些举报和投诉的渠道。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矿领导不能尽责,相关部门如何监督?矿领导是下井了,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也许他在井下什么也没干,或者在井下聊天、休息,或者是长时间呆在安全地带,或者呆一会又上来了??矿领导在井下的行为谁去监督?一位业内人士建议,职能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突击检查力度,政府相应出台一些配套措施加强监管力度。 第三个问题是,“矿领导”的定义是否将矿老板纳入范围?业内有人建议,在“矿山企业领导”定义里应将“矿老板”纳入。在中国有很多私人矿老板,广西也不例外。一位曾在私营矿山打过工的矿工告诉记者,一些私营老板只顾效益,不顾安全,根本舍不得投入资金去做安防措施。一些矿老板出资后,聘请专业人士做矿长、副矿长,为他们守哨盯岗,而老板自己,则两三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来矿山看看,井下是什么环境根本不了解,别谈什么投入资金搞安全措施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解决了这3个问题后,国务院23号文件才能真正落实到位,矿工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矿难才会得以减少。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作品标题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项目 作 者 张海平、高志文、孙兴维 责任编辑 张海平 通 讯 刊播单位 解放军报 刊播版面 第一版 首发日期 (格式:xxxx年xx月xx日) 作品字数 2924字 2010年11月16日 (栏目) (时长) 本文是解放军报一篇颇具特色的事迹通讯。报道对象兰州军区某工兵团是军委领导批示、总政组织宣传的全军典型。该团官兵常年战斗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担负着繁重的国防施工任务,官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高原书写了一曲献身国防工程的时代壮歌。记者采用了“英雄树”这个比喻说法,采用细节刻画和白描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生命禁区”一群有血有肉的钢铁工兵的军人风骨和情感世界。整篇作品语言凝练,意蕴深厚,感人肺腑,读后浓烈的英雄气息扑面而来。 为稳妥宣传工兵团事迹,记者深入工兵团驻地深入采访10余天,20多次召开座谈会,采访对象达50余人,决定把笔墨聚焦在展示工兵团官兵奉献精神上。10余天中,记者几乎是含着泪采访,含着泪写稿。稿件精心布局,精选事例,精妙施工,通过典型人物核心事迹透视昆仑工兵家国情怀,以不到3000字的篇幅,让读者如临其境,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一英雄群体的形象。 稿件刊发后受到总部领导和部队官兵的好评,被评为当日解放军报优质稿。稿件同步在全军政工网刊出后,网友跟帖达数百条,纷纷对工兵团的感人事迹表示由衷钦佩和崇高敬意,也对这篇稿件成功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群体给予很高评价。一些部队把该文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许多部队通讯员将该文剪贴下来,作为报道的范文研究。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转载了此文。 http://www. 作品评介 采编过程 社会效果 报送单位公示网址 作品文字稿

标题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正 文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记奋战在雪域高原国防施工一线的兰州军区某工兵团 ■本报记者 张海平 高志文 孙兴维 这是2010年两种别样的眼泪: 在都市,有一棵银幕上的树叫“山楂树”,许多人坐在影院里看着它擦着眼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泪? 在高原,有一棵雪山上的树叫“英雄树”,它是兰州军区某工兵团。记者走近它,看到这棵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树”落泪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泪?讲述着怎样的故事呢? “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 那一刻,这支队伍哭了。 当总部专家组宣布由他们施工的国防工程全部通过验收时,工兵团几乎人人流下热泪。 “战友们,施工任务完成时,请你们把所有的机械车辆都鸣响,让我再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此刻,雪山上的机械车辆鸣声震天动地,三营原教导员刘克勇仿佛又回到这支队伍中。 每年春未到、燕未来,刘克勇背起行囊走向高原。他对战士说:“我们去给国家扛大活,尽一个军人的本分。” 山,爬了几天几夜;车,行在云上云下。白天,钻洞开岩,泥浆满身,吃不饱的是氧,吃一肚的是尘,每次有险情,他把战士挡在身后。夜晚,风狂吼,雪纷飞,戴着皮帽,盖上大衣,仍冻得睡不着觉。他走进一个个帐篷查铺,生怕有谁冻伤,牵挂着谁有心事睡不着,而自己一晚只睡三、五个小时。 高原缺氧累得吃不下饭,他组织吃饭比赛,对大伙说:吃,在雪山上不是美味和享受,而是生存,是战斗。可当战士问他自己为啥每顿只喝一碗稀饭?他就笑着说:自小爱粥,新兵时外号叫“一碗粥”。直到有一天,他连一碗粥也喝不完,倒下了。 没人知道,4年上雪山累倒的教导员,这次是带着胃癌的诊断书上山的,每天背着大伙儿大把地吃药。 手术后医生说:来晚了。预感时日不多,他对妻子说:“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撑着病体,他回到了秦岭深处父母住的那间土房。看他大口地吐血,妻子泣不成声:“借钱买的新房钥匙拿到了,你还没住过一天。”他摇摇头对妻子说:“给战友捎句话,我想穿着军装走。” 军装送来了,上面还别着他刚荣立的二等功军功章。穿上这身军装,刘克勇永远合上了眼睛,这一天离他36岁生日还有36天。 从雪山遥望秦岭,相隔千里送战友。官兵们只能捧着他的遗像,为他再熬一碗粥,为他唱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那一刻,雪山在呼唤勇士们的名字:一营炊事员王东东,奋战高原突发肺水肿,牺牲时刚刚20岁;一连列兵张豪,舍身排险救战友,牺牲时年仅19岁??几年里,该团有4名官兵在雪山献出生命,过百人受伤或致残。 几多好战友,几多好兄弟,用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筑起新的长城。他们就像这棵“英雄树”的落叶,纵然化作了泥土,却滋养着雪山上这棵挺拔伟岸的“英雄树”,为祖国站岗尽忠。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 那天,这个老兵哭了。 当工程通过验收时,李副参谋长流着热泪和战士们紧紧相拥。工地上他官最大,年龄最长,战士喜欢叫他“李老汉”。 工程在高海拔延伸,离天三尺三。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新兵心里发慌,这时他走在最前面当“试验品”。医生说:“你50多岁的人,不能和小伙子比。”他说:“只要我没倒下,他们就会平安。”只有医生知道,年年上雪山的他身体早已如快散架的车。那次,他刚组织战士撤离,数十吨重的巨石就像锅盖一样压了下来。烟尘未散,大伙儿惊魂未定,他抓起手电筒往塌方处走,连队干部拉住他:“让年轻人上吧??”他回过头说了一句话:“哪有父母让孩子往险处冲,自己站在旁边看的道理!” 这天,八连连长张建宏收到一封特快专递。打开一看,竟是结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望着离婚协议,他一夜没合眼。团领导过来劝他:“先别签,下山也许还能挽救。”张建宏说:“多少官兵家里遇到这难、那难都没有下山??”他流着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雪山上这样离婚的有24人,分手前大多说过这句话:不是不爱你,可我无法愧对这身军装。 流着眼泪为战士擦眼泪,背着包袱为战士卸包袱,这就是雪山上的带兵人。常年在高原生活,团政委任秉涛40岁出头已掉了8颗牙,参谋长周兴东不到40岁,头发几近掉光;生死考验面前,副政委王建文站出来担当“敢死队”队长??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无论多大的队伍、多小的集体,领导这样挺胸担当,遇到怎样的困苦和险阻,都能昂起头往前走。”一位将军动情地说。 “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 说起新兵王小龙,团长黄明付哭了。 那天,轰的一声,距黄明付几米远的地方塌方了,王小龙被埋。蜂拥跑来的官兵拼命地用双手扒呀扒,黄团长扒破了手指,扒掉了指甲,才扒出王小龙。 他抱起王小龙大喊:“挺住!”王小龙眼皮动了一动,黄明付转身奔向救护车,不停地喊着:“挺住,挺住!”然而伤太重,路太远,王小龙在团长的怀里再也没有睁开眼。抚摸着王小龙满是尘土的脸庞,黄明付想起昨天还和他在工地上有过一段对话: “女朋友来信了吗?” “刚分手。” “为啥?” 王小龙嘿嘿一笑,不语。 黄明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年龄还小,好好干,好男儿何患无妻。” “是!”王小龙给团长敬了一个军礼。谁知这竟是这个入伍刚刚半年、年仅18岁的士兵给他敬的最后一个军礼。多么阳光的男孩,多么可爱的战士,才刚刚谈恋爱??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走向雪山的士兵大多是像王小龙一样的90后。士官黄渝,患高原肺水肿被送下山,不顾医生劝阻两次悄悄重返雪山,两次被领导强行送下山。士官周伟,施工中食指被砸断,伤未痊愈就返回连队。他说:“手受伤了,但眼和腿好使,可以在山上当个安全员。” 年年上雪山的班长刘吉平对记者说:“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工地上,每人平均两天消耗一双手套,20天磨破一套工作服,30天穿烂一双胶鞋。团里规定,挺不住的战士随时安排下山,但从没见一人提出下山。” 这些战士20岁上下,不管昨天的生活怎样五光十色,他们在雪山上被感动了,改变了,变得如此坚强。在雪山上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为国担当。他们是这棵“英雄树”的新枝嫩芽,风华正茂,茁壮成长。 “退伍时,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 那天,退伍老兵捧着军装落泪。 树绿前出征,叶落后归营。一年又一年,他们四季在雪山上穿着厚厚的迷彩服。部队规定,战士退伍要上交军装。很多老兵走下雪山就面临退伍,入伍时发的春秋和夏季军服,他们没有机会穿一次。 入冬的大西北,寒风刺骨,这里出现了独特的风景:老兵们穿着崭新的夏季军装相拥在一起,在营门前、宿舍旁、岗哨上,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穿着这身漂亮军装。 军号吹响,向军旗敬最后一个军礼,转过身背起简单的行囊,老兵们从五湖四海来回大江南北去。他们行囊里带走的是什么呢?老兵杨伟,带走了一双被焊花灼得满是洞眼的胶鞋,他说:“退伍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有这双鞋在身边,此生哪有跨不过的坎。”老兵蒋迪伟行囊里的几个矿泉水瓶子,装着他从工地捡的石块,他说:“看着它,一辈子记着在雪山的日子,一辈子懂得怎样做人做事。” “英雄树”的眼泪,没有“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的热血与刚强,不辱使命的欣慰与豪迈。拥抱了雪山,拥抱了战友,一批批老兵这样离营返乡。他们化作了这棵“英雄树”的种子,撒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刚刚谈恋爱??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走向雪山的士兵大多是像王小龙一样的90后。士官黄渝,患高原肺水肿被送下山,不顾医生劝阻两次悄悄重返雪山,两次被领导强行送下山。士官周伟,施工中食指被砸断,伤未痊愈就返回连队。他说:“手受伤了,但眼和腿好使,可以在山上当个安全员。” 年年上雪山的班长刘吉平对记者说:“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工地上,每人平均两天消耗一双手套,20天磨破一套工作服,30天穿烂一双胶鞋。团里规定,挺不住的战士随时安排下山,但从没见一人提出下山。” 这些战士20岁上下,不管昨天的生活怎样五光十色,他们在雪山上被感动了,改变了,变得如此坚强。在雪山上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为国担当。他们是这棵“英雄树”的新枝嫩芽,风华正茂,茁壮成长。 “退伍时,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 那天,退伍老兵捧着军装落泪。 树绿前出征,叶落后归营。一年又一年,他们四季在雪山上穿着厚厚的迷彩服。部队规定,战士退伍要上交军装。很多老兵走下雪山就面临退伍,入伍时发的春秋和夏季军服,他们没有机会穿一次。 入冬的大西北,寒风刺骨,这里出现了独特的风景:老兵们穿着崭新的夏季军装相拥在一起,在营门前、宿舍旁、岗哨上,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穿着这身漂亮军装。 军号吹响,向军旗敬最后一个军礼,转过身背起简单的行囊,老兵们从五湖四海来回大江南北去。他们行囊里带走的是什么呢?老兵杨伟,带走了一双被焊花灼得满是洞眼的胶鞋,他说:“退伍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有这双鞋在身边,此生哪有跨不过的坎。”老兵蒋迪伟行囊里的几个矿泉水瓶子,装着他从工地捡的石块,他说:“看着它,一辈子记着在雪山的日子,一辈子懂得怎样做人做事。” “英雄树”的眼泪,没有“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的热血与刚强,不辱使命的欣慰与豪迈。拥抱了雪山,拥抱了战友,一批批老兵这样离营返乡。他们化作了这棵“英雄树”的种子,撒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ly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