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3集文字

更新时间:2024-05-24 14: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3集文字.txt18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23集文字

※ ※ ※ ※ ※ ※※ ※ ※ ※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叁、正释经义

(此为十门分别中第十门)

※ ※ ※ ※

前明全经纲宗与经题总义。下则正入经文,分品逐句,阐发经义,谨以局心限量之言,略彰净宗无尽之妙。兹依先例,全经分三:(初)序分,㈡正宗分,㈢流通分。蕅益大师曰:“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依大师意,“序如首(头也)”指经之序分犹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窥其人之善恶智愚。观一经之序品,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今依大师之旨,判分本经如下:

(壹)第一品至第三品为序分。

(贰)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为正宗分。

(叁)第四十三品至第四十八品为流通分。

今之三分,亦正如我国净影、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分。

(壹) 序 分

又序分复分为二:一通序。二别序。

通序,又名证信序,诸经皆具。如天台与嘉祥等,依《法华论》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六成就者,宗密大师曰: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以证经文,确为佛说,真实可信,故名证信。本经之前二品属之。

别序,又名发起序。乃发起全经之端由。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诸经各别,故又名别序。例如小本《阿弥陀经》乃不问自说。本经则因世尊放光现瑞,阿难启问而说。各经不同,故名别序。今经第三品属之。

初 通 序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初 通 序

德遵普贤第二

第二品是上品圣众之补充。本品之首,于菩萨众中。拈出上首之贤护等十六正士。品末复标余之三众及诸天大众。以补足上品中六成就中之众成就。尤应著眼,本品名《德遵普贤》,盖表与会之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实亦无量,而其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则为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为本品之纲。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

“正士”者,《度世经》曰:开士、大士、圣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萨之异称。又《甄解》云:“正”谓正道,“士”谓士夫,在家之称。此等大士,外现凡形,内深达正道故,居家名为正士。又《会疏》曰:十六正士者,《文殊师利严净经》言:“菩萨八万四千及十六正士”。则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萨。“正”谓正道,“士”谓居士。此等大士,虽葆光和尘,久出于邪道,深达于正法,故云正士也。”准上可知,正士者,即在家菩萨。又十六者,密宗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出生义》云:“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沙之数不出于此矣。”

“贤护”等十六正士,常见经论。《胜思惟梵天经》及《思益经》,列十六名。《智度论》标十

六,但仅列六名。论曰:“善守(即贤护)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下列五名,茲不俱引。《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又《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佛说贤护长者众乐事:“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況复人间。”又《名义集》曰:“颰陀婆罗,翻为贤护。自护贤德,复护众生故。或云贤首,以位居等觉,为众贤之首故。”可见贤护正士,乃示生于王舍城,位登等觉之在家菩萨。若按今经别意,据《般舟三昧经》此跋陀和(即贤护)菩萨,是念佛三昧发起人,亲见弥陀。今故来此胜会,助显念佛三昧无上法门。

“善思惟菩萨”。唐译为善思维义菩萨,魏译为善思议菩萨。按《四童子经现生品》善思维等正士,是他方世界来此示现之在家菩萨。经云:“东方去此佛刹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宝鸣。佛名狮子鸣声如来。有一菩萨名善思议(即善思维)应托来到此土,化生阿阇世王宫内。南方去此五百亿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宝积善现如来,有一菩萨名寂静转(即慧辩才),于此舍卫城内,生大居士似师子家。西方去此过八亿百千佛刹,乐音如来所,有一菩萨名无攀缘(即观无住)。于此波罗奈国,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万四百千亿佛土,住菩提分转如来所,有一菩萨名开敷神德(即神通华),生此毘耶离城大将师子家。此四童子与无量大众,共来娑罗双树所,恭敬供养。”又此下光英菩萨等四正士,如《佛名经第七》说光英、慧上(即智上)、寂根、愿慧四菩萨,从四方佛土,来集此界之相。又《文殊师利严净经》亦说此四正士,从四方来,同上所说。又《月灯三昧经第三》说:“香象菩萨从东方阿閦佛,与那由多菩萨,共来问讯释迦牟尼佛。”以上贤护至香象共为十正士。其余六人如《甄解》云:“其余智幢(即宝幢)、宝英、中住、制行、解脱等,虽未见经证,准前思之,必应是他方来大士也。”按《甄解》所注是《魏译》。《魏译》仅列十五正士之名。其中缺慧辩才菩萨。此菩萨见于《唐译》。《甄解》以为信慧即慧辩才,今经开为两人,始合十六之数。故知信慧菩萨亦应如宝幢等正士,亦是他方来者。《甄解》于此,更有阐明。文曰:“初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发心为本。次列他方来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为出世大事故。共来精进求此法。”此议甚得经旨。盖在家修行,最宜持名念佛也。十方大士悉来听法,表此法殊胜,实为大事因缘故。

又“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正是贤护之义。又“善思维”,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並表法藏因地五劫思维,结得大愿胜因。“慧辩才”,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即经中“演慈辩,授法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之义。“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说空无相无愿之法。“神通华”表从神通力,集万行之德华,以自庄严,具足方便,成就众生。如经云:“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光英”,表光明英发,又经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光中极尊,是光英义。“宝幢”(见《唐译》。《魏译》作智幢),表智慧殊胜犹如宝幢。“智上”(见《唐译》。《魏译》作慧上),表经中“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如是无上妙智,超出一切,故名智上。“寂根”,《会疏》云:“寂灭境智,诸根清净,故名寂根。”《甄解》云:“境智寂灭,根本严净,云寂根。”今据本经中《真实功德品》云:“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正表寂为根本,照用无穷。照而常寂,故表寿命无量。“信慧”,《会疏》云:“信心智慧,永断疑网。”《甄解》云:“明信佛智,无上智慧。”又本经中“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此净土宗,是难信法,若能信入,皆因宿具慧根。“愿慧”表阿弥陀大愿之王,智慧广大,又可与信慧正士合参,正表净土以信愿持名为宗。“香象”菩萨乃东方阿閦

佛国菩萨,曾于维摩会上,作同闻众。香象身出香风,此菩萨身香亦如之。香象力大,表弥陀愿力无边。“宝英”表弥陀愿海,乃无量功德妙宝之所庄严,能令凡夫,无功德者迳登不退,证入涅槃。是乃宝中之英,故曰宝英。“中住”,安往中道,不落二边,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净念相继,即念离念,是中住义。“制行”,表严持净戒,制恶行善。又念佛即是持戒,是制行义。“解脱”,表灭除结缚,故名解脱。如经云:“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又“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而为上首”,表以上十六正士为会中无量无边、一时来集之在家菩萨中之上首。据《会疏》及《甄解》义:㈠普贤、文殊正是释迦会中上首。故举两大士总摄会中一切菩萨。㈡弥勒是当来贤劫成佛诸菩萨之上首。㈢贤护等十六正士是会中居家菩萨之上首。此说稳妥,故不採净影之说。彼将文殊、普贤亦幷于贤劫成佛之菩萨中也。

【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本品从“咸共遵修??”至品末之“不可思议”皆是赞叹普贤大士暨会中一切菩萨之德。

“大士”者即菩萨,即大道心有情。士谓士夫。大者,即前释大道心之大,茲不赘。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出家在家菩萨,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大菩萨,皆悉遵行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乃华严长子,其至德即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大士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如上十愿,愿愿皆曰:“我此大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行愿品》复云:“若人诵此愿者。??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其中第十愿“普皆回向”显“普”。从初礼敬乃至第九愿“恒顺众生”显“贤”。故知十种大愿,显“普贤”义。“贤”则竖穷三际,“普”则圆摄无余。《清凉疏》云:“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正显经中普贤,即位后普贤,亦即善导大师所谓,从果向因之相。又普贤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是即普贤自言,我既往生极乐国已,成就所发之十种大愿。乃以殊胜行愿功德,皆悉回向众生,同生极乐。普皆回向,乃成“普”义。弥陀四十八愿,摄一切众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贤十大愿王,正是弥陀大愿之第三十五愿之广演。愿曰:“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宏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此愿留在第二卷中详释)由是可见,会中圣众,多是曾生极乐,被宏誓铠,遊化十方,助佛宏化。如是辗转教化,辗转度脱,是故经中,无量无边一切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

“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两句初赞诸大士之实德。“无量”者,其多其大,无法称量,名曰无量。《摄大乘论释》云:“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行谓六度四摄等大行。愿谓四宏誓与十大愿等胜愿。愿以导行,行以满愿,行如足,愿如目,互相依持。“具足”谓圆满无余。《行愿品》云:“闻此愿王”,“读”,“诵”,“书写”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此正显从果向因,以弥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无量超出十地诸圣之行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无尽功德。《仁王经疏》云:“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净影疏》曰:“功谓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体名法。”“法”者,梵云达磨。通于一切,无论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皆称为法。《唯识论》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指众生)解。例如“无常”,使人生起无常之解。持谓住持,不舍自相。一切诸法,各有其相。

“安住一切”者,《会疏》云:“安住者,不动义。德成不退,故曰安住。无德不具,故云一切。”前引《行愿品》中,“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者,即是一念中,圆成行愿,故能安住于如来一切佛果功德之法。

“遊步十方,行权方便”。此二句初赞大士之权德。逰步,是遊行与遊化之义。十方者,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是为八方,更合上下二方,名为十方。盖表空间之一切处所。“遊步十方”表大士神通遊戏,自在遊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行权方便”者,权,对实而说。具权宜与权变之义,俗谓通权达变。权亦即“方便”之异名。《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浅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按佛教义,则如《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如《法华玄赞》云:“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又《净影疏》云:“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纵上经论,故知以善巧稳便之法,妙契众生根机,导向究竟之果觉,名为行权或行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释为“解契宗源”。《净影疏》云:“证会为入。”可见入者,为契会证入之义。亦即《法华》中“入佛知见”中之入字也。“佛法藏”者,《嘉祥疏》云:“名理为藏。”盖谓佛法藏为法性之理体。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名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是故“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之义。又《甄解》据从果向因义,释云:“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甄解》之说,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已入如来一乘果海,,但不舍因行,故来会赞助释尊也。

“究竟”者,至极之义。“彼岸”者,《智度论》云:“波罗,秦言彼岸。”又云:“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涅槃经》云:“彼岸者,喻如来也。”是以净影师释“究竟涅槃”曰:“彰果毕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疏谓彰明已得至极之觉果,到达涅槃彼岸,名为究竟。)

按《甄解》意,则为证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宝海,契佛所得涅槃(以上两说同旨。)。是诸大士,圆证果德已,从果向因,遵普贤德,普现十方,来法会中,同宏净法。

彭际清居士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义中,全摄净土法门。菩萨一切所行,不离方便。以方便故,取于净土,得常见佛。以见佛故,闻法修行,入佛法藏,圆满觉心,究竟彼岸。若无方便,无量行门,终不成就。如《大般若经》云:“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当知欲不离佛,须以念佛为因。如《华严》十地,始终不离念佛。按彭氏之说,菩萨度生,须有方便。最胜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国,见佛闻法,终不离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论,深得经旨。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调众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上段末二句“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再赞大士之实德。今文及下文两段,则再赞菩萨,普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之殊胜权德。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愿”者,誓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悕者,念也,愿也,故悕求同希求。)又“世界”者,世指时间,界指空间。《首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等正觉”见《唐译》,是为新译。《魏译》为等觉,是为旧译。等觉有二义:㈠等觉是菩萨之极位,将得妙觉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谓之等觉。昙鸾大师曰:“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故名等觉。”㈡等觉即佛果。《往生论注》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又《智度论》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会疏》云:“等觉有二义。一、如来名等觉。二、一生补处位。”于是注经家于此经文,亦有两说。一谓,是住等觉位菩萨,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一谓,此乃果佛,从果向因,示现八相,乃成佛后之力用。总之,大觉妙用,不可思议,似不必于此二者强执一说,不妨幷存。盖因菩萨众多,境界不一也。“舍兜率,降王宫,位出家,苦行学道??”表八相成道。但其位不一,凡有五等。《甄解》曰:“㈠如《华严贤首品》及《起信论》。于十信满位,示现八相。《占察经》说四种作佛中,第一信满作佛当之。㈡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当之。㈢《仁王经菩萨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经》第三,证满作佛当之。㈣《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明究竟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占察经》第四,一切功德行满成佛当之。㈤《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现。第五,佛后业用也。斯经所明,若依诸师,多是第四(补处)作佛。若依今宗,此中无所属,以弥陀巧方便迴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议。若强论之,或应在第五(佛后)之中焉。”由上可见,示现八相成道之人,阶位有五,一般只知补处成佛所现。

《甄解》则偏重为佛后。诸说不妨幷存,五位不妨齐有。盖十方来会之菩萨无量无边,其阶位于平等中,亦不碍于差别也。

又“八相成道”指本师释迦与一切诸佛示现成道之通途。但诸经论因开合不同,所说亦异。或说七相,乃至九相、十相。今说八相者,乃从经论之多数也。再者八相之中,内容亦不尽同。《大乘起信论》谓八相为:“㈠从兜率天下,㈡入胎,㈢住胎,㈣出胎,㈤出家,㈥成道,㈦转法-轮,㈧入涅槃”。但《四教仪》则为:“㈠从兜率天下,㈡托胎,㈢出生,㈣出家,㈤降魔,㈥成道,㈦转法-轮,㈧入涅槃。”两相对照,便知《四教仪》是开《起信论》之“成道”为“降魔”与“成道”,合《起信论》之“入胎”与“住胎”于“托胎”。可见两者,只是开合不同,内容无别。

《嘉祥疏》依《四教仪》判《魏译》之八相,甚合于今此会集本。故仍依之。经中“舍兜率”是第一相。“降王宫”是第二与第三两相。“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是第四相。“降伏魔怨”是第五相。“成最正觉”是第六相。“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及以下诸句,是第七相。下段文中之“于此中下,而现灭度”是第八相。

“舍兜率”即第一相从兜率天降生也。”兜率“或”兜术“、”睹史多“本是一名,译音有异。其义为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中第四天。内院现为弥勒大士之净土。外院则为天众欲乐之处。《普曜经说法门品》云:“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佛地论第五》云:“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后身菩萨即一生补处菩萨。此世界过现未三世之补处大士,皆从此天降生。

“降王宫”降生于王宫,是中含摄第二相之托胎,与第三相之出生。本师释尊之托胎,如《因果经》云:“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至于出生则如《涅槃经》云:“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周行者,乃指四维上下之十方。《净影疏》曰:“于十方各行七步,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独出无畏。”又《魏译》曰:“从右胁生。”《释迦谱》亦云:“菩萨渐渐从右胁出。”

“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魏译》甚详,文曰:“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缨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薙除鬚髮。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普曜经》云:“尔时太子日服一麻一麦。六年之中结跏趺坐。”修习艰难勤苦之行。

“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上二句,出自《唐译》。深显《法华》玄旨。《法华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

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两经合参,信知本师,作八相成道之种种示现,只为随顺世间众生之根机,行权方便,普皆度脱而已。实则释尊久已成佛。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亦自《唐译》。是第五相之降魔。魔者,梵语魔罗之略称。此翻障碍,能为修道作障碍故。又翻杀者,害人善故。又常行放逸,断慧命故。又翻恶者,多爱欲故。魔类有四:净影曰:“一烦恼魔,谓贪嗔等,能害善法。二阴魔,谓五阴身,共相摧灭。三者死魔,能坏命根。四者天魔,好坏他善。”今经所降伏者指天魔。如《婆沙论》云:“(节录)菩萨昔居菩提树下,初夜魔女来相婚乱??中夜魔军忽(皆也)来逼恼。??须臾觉察即入定,令魔兵众,推败堕落。”又《西域记》云:“集诸神众,齐整魔军。治兵振旅,将胁菩萨。??菩萨于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变为莲花,魔军怖骇,奔驰退散。”以上均表菩萨定力。又《智度论》云:“菩萨智慧力故,大破魔军。”则显菩萨慧力。是故经云:“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怨指怨家。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此二句是第六相成道之义。“微妙”者,《维摩经》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菩提者佛之知见,亦即实际理体,当人自性。经云:“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云微妙难知,与“微妙是菩提”也。又《净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觉。”理指实际理体,故亦同于上经。又《长阿含经》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综上而言,“得微妙法”者,即契世尊之佛智,入实相之妙理,证正真之菩提。故成正觉。正觉者,如来之实智。故成佛曰成正觉。“最正觉”者,崇显佛觉之无上圆满究竟。如《释迦谱》曰:“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会疏》曰:“觉之中为最极,故云成最正觉。”成最正觉即究竟成佛。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暨以下诸句,为第七相。天人者,天道中人。归者归敬,仰者钦仰。《智度论》云:今是释迦文佛得道后,五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著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诸天,合掌敬礼,请佛为诸众生初转法-轮。佛时默然受请。到波罗奈鹿林中转法-轮。又《法华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幷诸余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轮”者,指佛之教法,演说佛之教法,称为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故以譬喻佛之教法,亦流转一切众生界,破除诸烦恼。《法华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嘉祥师云:“自我至彼,故称为转。”又《探玄记》解法-轮曰:“法是轨持义。通有四义:谓教、理、行、果。轮是所成。义亦有四:㈠圆满之义,以离缺减故。㈡是具德义。以毂辐辋等,悉是皆俱故。㈢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㈣转动之义,谓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从此句下,直至“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转法-轮之相。“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于言语音声,盖世尊说法,乃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不但有情说,无情亦说。故不宜以法音限于世尊之言教也。“世间”者,罗什大师曰:“世间者,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世尊受请后,广演一代大小权实偏圆诸法,觉醒三界一切众生,故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此是转法-

轮之总相。

“破烦恼城”(见《唐译》)。烦恼者,贪嗔痴等,烦心恼身,故名烦恼。又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十种,称为十烦恼。天台宗以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称为三烦恼。《智度论》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城者,城堡也。佛演妙法,摧破众生身心中烦恼之堡垒,故曰:“破烦恼城。”

“坏诸欲堑”。《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甄解》曰:“坏诸欲堑”者,舍欲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字苑》云:“堑,绕城长水坑也。”佛法剑,截欲堑,令散坏也。”

“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合赞》曰:“见爱烦恼,譬如垢污,空慧能除,亦如洗濯。除邪显正,故曰显明。以护法城,故曰清白;超诸毁谤,故曰清白。”文中之“法城”,指智断之果。如《合赞》曰:“智断之果,谓之法城。”《嘉祥疏》曰:“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无相之解,是无漏明。故云清白。”又《甄解》曰:“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是澍雨德。雨有能洗物垢污,能显清白体之德。如来法-轮洗濯尘劳垢污,开显本有净体也。”以上《嘉祥》《甄解》两疏中,清白之解,优于《合赞》。综上诸解,故知“清白”者,智断之果也。无漏之明也,本有净体也。若融通禅门,则“洗濯垢污”,即“迴脱根尘”。“显明清白”是“灵光独耀”。会归净宗,则“都摄六根”是“洗濯垢污”。“净念相继,”“自得心开”,是“显明清白”。盖“一声佛号一声心”,念佛即是始觉合本也。

“调众生,宣妙理”。调者,和也。众生者,一切有情也。宣者,示也。妙理者,实相之理体,亦即《法华》“佛之知见”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乃“宣妙理”也。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乃“调众生”也。调和琴弦,以发正音,调和众生,令契中道。净土法门,是佛知见。持名念佛,即从容中道。

“贮功德,示福田”。“贮”者积也。“福田”者,夫世间种稻之田,称为稻田,以之为喻,为众生植福之所称为福田。《净影疏》曰:“贮积多德,名贮功德。现受物供,故名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犹如良田,所种虽少,收实甚多。《菩萨本生经》:“所以佛为福田,贮无上功德故也。”以上诸释,皆与今经相契。又《俱舍论》有四福田:㈠趣田,畜生也。㈡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㈢恩田,父母等也。㈣德田,三乘之贤圣也。是为广义之福田。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诸佛度生,应病与药。药喻如来妙法,病喻众生疾苦。如《涅槃》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乐。”三苦者:㈠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㈡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㈢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甄解》谓“祥释为稳”(指嘉祥师之释更为稳妥)。盖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净宗之旨。《甄解》释经文曰:“如来大医王,能知其病,

应病与药,治三有之苦。病有众多,法药亦多,故云诸法药。”

“升灌顶阶”(见《唐译》)。“阶”者位也。“灌顶”者,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取四海水,灌于王顶。密教同之,有灌顶法。灌顶有多种,简言之,则为二种:㈠结缘灌顶。行人乞法,为结佛缘,引入灌顶坛,授以本尊之印与真言,此后行人即可依教,随分修习,是为结缘灌顶。㈡受职灌顶。于如法积行之士,传受秘法,而作灌顶。得灌顶已,堪受师位,于密法中作阿阇黎,是为受职(或传教)灌顶。上乃粗分。若详论之则在上述二者之间,尚有常行之四种灌顶:㈠瓶灌,得修习生起次第之自在。㈡密灌,得修气脉明点之自在。㈢慧灌,得具菩提心诀之修持自在。㈣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密教重传承,未经灌顶,不得擅自修习,经轨亦不得擅阅。

又灌顶复有初位与后位之别。初位者,如《大日经疏十五》曰:(下文略有删节)譬如世间刹利之种,欲绍嗣其位,令王种不断故。为其嫡子,而作灌顶。取四大海水,以四宝瓶盛之。??水令流注太子之顶。灌此水已,本声三唱:“汝等当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后,所有教敕,皆当奉行。??”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此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如来法王之位。以上就行人初位而释。至于后位,则如《秘藏记》曰:“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是顶义也。”又《秘藏记钞七》曰:“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诸佛护念,令至佛顶住,皆名灌顶也。”今经云:“升灌顶阶”对与会大士而言,乃指后位。若指教导众生,则受灌者是初位。

“授菩提记”(见《唐译》)。“授”者,付与之义。“记”者,记识之义,亦即悬记之记。佛对发大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定作佛之记,称为授记。憬兴云:“圣说当果(指当来之果),令识因利(指因地之利),故云授记。”盖言佛为顶说当来成佛之果,令行人识其当下自因之利。令知现在菩提之因,定得成佛之果,故云授记。经中“授菩提记”表与会大士均蒙授记,定当作佛。复指是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

“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见《唐译》)。阿阇黎译为教授,又译轨范师,乃轨范正行,为僧师范者之尊称,通指教授善法之师。今经承“升灌顶阶”而言,乃专指真言阿阇黎,又称金刚阿阇黎,乃绍承金刚萨埵祖位,作传法灌顶者之称号。“相应”者契合之义。如三密相应与境智相应等。密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主,为令众生身口意三业顿契如来三密,故即身成佛。故密宗亦称相应宗。此四句与前“升灌顶阶”二句,深表密净不二之旨,表会中诸大士,为宏密乘,乃教导诸菩萨,成为金刚阿阇黎,故本身恒常修习无量无边相应之行。

“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出生余善,故谓之根。“护念”者,保护忆念也。《会疏》曰:“护谓覆护,念谓记念。”《净影疏》曰:“护使离恶,念令增上。”故知此两句综赞会中诸大士,遵修普贤之德,使余菩萨,无边善根,皆得成熟。故无量诸佛悉皆护念。

德遵普贤第二之二

【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此诸菩萨,亦复如是。通诸法性。达众生相。供养诸佛。开导群生。化现其身。犹如电光。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上一段文,续演转法-轮之第七相。本品名为德遵普贤,正表经中普贤,位列上首之义。盖本经为圆教,从果起因,故先普贤,而次文殊。普贤表行,文殊表智。无智则不能起行,故复当标显文殊,如《无量寿经起信论》曰:“不度文殊智海,难入普贤行门。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顿圆,平等正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以不了故,所有愿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以无边功德,不外自心。随顺真如,修一切法,则能具足无边功德。”是故从“诸佛刹中,皆能示现”以下,标显文殊智德。例如“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等,俱表从文殊妙智,圆满普贤胜行。

“诸佛刹中”,以下共八句,显会中菩萨智德。文中“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见《唐译》)”。表诸大士,普门示现之德。不但于此国土,示现八相,亦于十方世界,普现八相。“幻师”譬喻也。《智度论》曰:“西方有幻术人,一切皆能化现宫殿城郭廊宇。结巾为兔,竖带为蛇,种种变现等。”故今借术者之幻化,以喻大士之普门示现。故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下曰:“于彼相中,实无可得。”(见《唐译》)因实知是幻。故于幻不迷。如《宝积经》中学幻太子说偈赞佛曰:“如幻师作幻,自于幻不迷。以知幻虚故,佛观世亦然。”亦正如《圆觉经》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故于幻相,无著无得。文中盛赞大士之权实二德。“皆能示现”是权德,“实无可得”是实德。会中诸大士,皆圆具此权实二德,故云:“彼诸菩萨,亦复如是。”

“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法性”,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实际等。“性”者体也。一切法之自体,名为法性。如《起信论义记》曰:“法性者,明是真体普遍义。??通与一切法为性。”又《唯识述记》曰:“性者体也。一切法体,故名法性。”又《大乘义章一》曰:“法之体性,故云法性。”故知法性乃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无情数,其性无有改变,故名法性。又法性即是真如。亦即实相。《嘉祥法华疏五》曰:“法性即是实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又《止观一》曰:“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何况凡夫。”华严宗谓真如有不变与随缘二义。以随缘义,变造一切诸法,故称真如为法性;又以不变故,虽随缘变造染净、有情与无情种种万法,而真如不改不变。例如水变为波,而不变失水之性。法性真如,纯善无染,唯以缘有染净,而所变之法,有染净之别。又《会疏》曰:“菩萨有二种智,能为

一切修行本。何者为二:一谓如理智,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是名通诸法性。二谓如量智,能照众生殊相,迷悟凡圣各异。是名达众生相。”故“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是差别智。

“供养诸佛”。供养有二:一财供养,供养香花饮食等财物。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又分三种:㈠利供养,奉香华饮食等也;㈡敬供养,赞叹恭敬也;㈢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甄解》曰:“能游无量佛土,兴供养云,故云供养诸佛。”

“开导群生”。如《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众生。”是名“开导群生”。

“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唯识论十》云:“神力难思,故能化现。”诸大士为度众生,化作种种身形。行动之速,似闪电光。菩萨能于一念之顷,普至十方国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亦无优劣亲疏、物我彼此之分。《会疏》曰:“电光有四义:一速疾义,二破暗义,三不住义,四无分别义。菩萨一念一时,普至十方世界,上供养诸佛,下利益众生。无有出入前后相。如电速疾。菩萨能照诸佛会。能破众生暗,如电破暗。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无有住处,无有朕迹。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去无定迹。菩萨平等,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如电光照物,无彼此先后分别。”(上云菩萨一念,普至十方。故其神速,超过光速无量亿倍。)

“裂魔见网”。“裂”者,破也。“魔”者,《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见”者,指思虑、推求、决定等,包括正邪。《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又《大乘义章五》曰:“推求说之为见。”此上是广义,凡有思虑、计较、分别、推求等等,悉名为见。又《止观十》曰:“作决定解,名之为见。”此义较狭,唯指具决定性之知解。见有邪正。有无、断常等见,皆是邪见。“魔见网”者,邪见参差交络,令人难于脱离,譬如罗网,故云邪见网。《华严经》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又《智度论十一》曰:“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魔见网,即邪见网。《智度论八》曰:“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可见起心动念皆堕魔网,惟有净念相继,无念而念,方得出离也。

“解诸缠缚”。“缠”者,绕也。“缚”者,捆也,系也。依憬兴师意,“缠缚者即八缠三缚”(余诸家多谓十缠四缚。今取憬兴说)。八缠者:㈠无惭。㈡无愧。㈢嫉。㈣悭。㈤恶作。㈥睡眠。㈦掉举。㈧惛沈。三缚者,贪瞋痴也。《净影疏》曰:“亦可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上二句,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达众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别智,故能为众生破魔见网,令离邪业。能为有情,解诸缠缚,令离烦恼。

“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见《唐译》)。此二句重叹会中大士之实德。所觉殊胜,远超声闻与辟支佛之地。“声闻”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闻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断见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于涅槃者。《净影疏》曰:“如来所说言教名声。餐(义同闻)声悟解,故曰声闻。”“辟支佛”者,辟支为梵语,此翻为因缘,佛者觉义。故旧译辟支佛

为缘觉,新译为独觉。据《大乘义章》云:缘觉有二解:一观十二因缘,断惑证真,从缘得觉,故名缘觉。二因见风动树等等外界事相之缘,而得觉悟,曰缘觉。天台一家更区分此二名曰:出有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觉。出无佛世,观风吹树动、叶落花飞之外缘而成道者,为独觉。上之声闻、辟支佛二乘,均为佛弟子中之下根。今诸大士,远超于此。如《甄解》曰:“二乘虽得三空门,唯沈偏空。菩萨不然,能达幻网,得平等法。故虽住三空门,而不住无为,不住有为。故能行声闻,能行缘觉,而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又《大宝积经》善德天子会说:“以声闻法教化众生,故我是声闻。以辟支佛法化益众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众生,故我是菩萨。于一切法得解脱,一切无碍故。从所化众生,或以声闻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萨法化益。故我是声闻,我是缘觉,我是菩萨也。”此明诸大士善巧方便,虽随机度生,示现二乘,而离声闻、辟支佛之相,故云“远超”。又文中“地”者,乃位也,界也。

“空、无相、无愿”者,《净影疏》曰:“众生及法,悉无自性,故名为空。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说为无相。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曰无愿。”又《智度论》云:“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又云:“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转无相,名无作(即无愿)。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也。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下事办,故不须二门。若人入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为门,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是时除无相相,入无作门。”盖谓空、无相 无愿喻如门。由此法门,契入诸法实相之涅槃城。若人从空门入,亦不见空相,便直入涅槃城。若得空相则不能入。若除空相,即可从无相门入。倘著于无相之相,即无相相,亦不能入。须除此无相相,便从无作(即无愿)门直入此城。故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善立方便,愿示三乘”。方者,方法。便者,便用。《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华玄赞》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为便。”《法华义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大集经》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会疏》曰:“《涅槃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其德广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为,故言善立。”“三乘”者,乘者车也。《四教仪集注》曰:“乘以运载为义,运出三界归于涅槃。”又喻如运载工具,使人乘之各到其果地。《法华》以羊、鹿、牛之三车,喻小中大三乘。小者,声闻乘。中者,缘觉乘。大者,菩萨乘。《法华譬喻品》曰:“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依此释,则小乘为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又三乘为通于一乘,故亦名方便教。”以上经论,正显“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之旨。(上第七相转法-轮竟。)

【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中下”据《魏译》碛砂藏本与高丽藏本)此是八相成道中之第八般涅槃相。涅槃旧译为“灭度”,新译为“圆寂”。“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涅槃经》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又《贤首心经略疏》:“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又《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上之经论,表法身大士,专志佛果,不住灰灭。但为饶益中下二乘,善巧方便,而示现入灭之相。如《法华寿量品》曰:“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中略)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非灭现灭,故云“示现”。作此示现,为度中下之机故。若是上根,则见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离生灭,何有涅槃。是故智者大师读《法华药王品》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三摩地”,梵语。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翻为定、正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持等。《智度论》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又“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又《法华玄赞》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出生乃至无量三昧。”今经于“而现灭度”下,继言“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表诸大士虽示涅槃之相,而实是不生不灭。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是诸大士咸是德遵普贤,从果向因者也。又“陀罗尼”,梵语,此翻为持、总持、能持、能遮。《智度论》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又云:“菩萨得是一切三世无碍明等诸三昧。,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阿僧祇陀罗尼。如是等和合,名为五百陀罗尼门。是为菩萨善法功德藏。”盖三昧定也。定力发慧所得,说为陀罗尼。如《智度论》曰:“是三昧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是诸三昧,共诸法实相智慧,能生陀罗尼。”又“三昧但是心相应法也。陀罗尼亦是心不相应,是心不相应陀罗尼。是心不相应者,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瞋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盖《智度论》之义:三昧者,只在心相应时现前。如瓶坯未烧,虽有瓶相,不能盛水。陀罗尼如经火烧成后之瓶器,故能持菩萨无量功德。虽心不相应时(例如心生烦恼),亦常随人行,如影随身。又《智度论》曰:“陀罗尼世世常随菩萨,诸三昧不尔,或时易身则失。”故知陀罗尼一得永得,胜于三昧也。

“华严三昧”。乃佛华严三昧之异称。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达此理趣,蹑解而起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三昧。《净影疏》曰:“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华严》曰:“尔时普贤菩萨入广大三昧,名佛华严。”又《六十华严》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法界记》云:“言华严三昧者,解云,华者,菩萨万行也。何者?以华有生实(指果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虽复内外两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满,随用赞德,故称为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故云三昧也。”《华严经》又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又《合赞》曰:“法界唯心,名佛华严。以因行华,严果德相,令显著故。入此三昧,现见十方佛及佛土。”又《嘉祥疏》

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因此三昧,庄严法身故。以上诸说皆明华严三昧之义。其中《合赞》所谓“法界唯心,名佛华严”。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于此了达,即华严三昧。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饰法身。”盖谓此三昧悉庄严法身,法身即本妙明心。即是自心。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复又会归此法界也。

“总持”,即陀罗尼。“具足”者,所具满足。盖云一切陀罗尼门无所不具也。陀罗尼有四种:㈠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㈡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㈢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忘也。咒者,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有不测之神验,名为咒陀罗尼。义翻之名,有四:(1)明,(2)咒,(3)密语,(4)真言。《秘藏记》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四)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

“百千三昧”。《会疏》曰:“百千三昧者。众生无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钝,于诸结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萨行百千种三昧,断其尘劳。譬如为诸贫人欲令大富,当备种种财物。一切备具,然后能济诸贫。又如欲治诸病,当备种种众药,然后能治(以上取意)。”又《智度论》曰:“从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又如见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等,无量阿僧祇菩萨三昧等,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论中复云:“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陀罗尼。”陀罗尼即是总持,是故经云:“具足总持百千三昧。”

“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住深禅定者,安住于深妙之禅定。《会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又《甄解》曰: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一切种者,谓一切种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故知深定,实是理定,非仅事定也。又《净影疏》曰:“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摄行宽广。”净影师之意为:悉睹诸佛是行门,起此行门,依深禅定。不待起心动念,直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故须住于甚深禅定。若依本经则定中见佛,正是弥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愿。愿文曰:“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门。此三昧弥陀智愿之所成,甚深无涯底,故云深禅定。悉睹周遍,是其业用。”由愿文可见,会中诸菩萨皆蒙弥陀智愿之力,因得闻弥陀名号,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禅定,故蒙愿力加持,定中供无量诸佛。既往供佛,必定见佛,故云“悉睹无量诸佛”也。又《般舟经》云:“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佛(释尊)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是以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故甚深禅定,悉睹诸佛,都消归念佛三昧也。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一乘愿海不可思议。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一念”,指极短促之时刻,但其时限,诸说不一,如《仁王般若经上》以“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又《往生论注上》以“百一生灭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两者均以一念中具多刹那也。但《智度论》以“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刹那茲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两者均谓一念即一刹那。茲为简单易记,故从后者,以一念顷即一刹那。至于刹那一念之间,即能遍游诸

佛国土者,此正弥陀之第十一愿:“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上文已曰,此诸大士,“随时悟入华严三昧”,此三昧据果而言,亦名海印三昧。名为印者,以世间印章为喻。印上文字能同时顿现,而无前后之差;举体齐彰,亦无或隐之处。名为海者,犹如大海,同时影现种种差别之相。形象千差,水体无别。万相繁兴,而水湛然。宛然万相,宛然无相。时无先后,故延促同时,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齐现水中,故广狭自在,十方世界不离于当处。《华严经》曰:“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又《甄解》曰:“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结归念佛三昧也。”此说甚妙,以念佛故,得生极乐,即可乘阿弥陀如来一乘愿海中第十一愿之加被力,而出现如是不可思议之神通妙用,于一念顷,遍游佛土,非二乘所能测。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

“得佛辩才”。辩才者,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此则《净影疏》所谓“言能辩了,语能才巧”也。又《嘉祥法华疏》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此则以能迅速应机方名辩才也。《会疏》曰:“言音开惑为辩,随机巧妙为才,无不皆出于圣智。”三疏之中,此说为上。又《净影疏》谓如来得四无碍智。如来由无碍之智,兴无碍之四辩:㈠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㈡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㈢辞无碍辩。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故。㈣乐说无碍辩。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得无碍之辩才,善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甄解》复进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

“住普贤行”。上文已言诸大士“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贤行”,表诸大士咸安住于普贤大士之大行,各各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中,仅一普贤,如斯倡导。今经则无量无边,德如普贤之法身大士,咸来集会,同宏净宗。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见《唐译》。《魏译》文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净影疏》曰:“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会疏》引《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言辞各异。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惠。菩萨应殊(指各类众生)唱异言,说法开化。”《密迹经》复云:“此菩萨能入种种言音,能说法开化。”又《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傍生鬼等,亦闻如来以随类音而说法。”由上众生无边,众生语言亦是多种。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随其本类言音,而为说法,应机随缘,普作饶益。恶趣众生,亦闻如来之随类音,而得闻法得度。此明会中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辩才与功德威力也。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化”者,即《法华经》之开佛知见。“显示”者,即示佛知见。际者,究竟边际也。“真实之际”者,佛之知也。一部净土妙法,举体是佛之知见,处处是华严境界。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真实之际,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智度论》曰:“如、法性、实际,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甄解》云:“实相妙处尽理至极,云际也。”准上两说,则真实即实相之异名,真实之际者,乃实相妙理,究竟至极者也。亦正是佛之知见也。《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谓会十界归一乘尅成菩提故。真实之际者,以一佛乘为法涯际故。”又《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为实际。若依渐教,以离二边为真实际。若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若依净土,光阐道教为权方便,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一实真如海故。圣道守理而非唯理。净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无碍。)。于众生所入,则虽有事理空有不同,而从诸佛咨嗟见之(指十方如来赞叹净宗。)。则唯此誓愿一佛乘、一实真如海为真实之际。”可见《会疏》与《甄解》均以此净宗一佛乘,为真实之际,亦即佛之知见也。今诸大士,为诸众生宣演十方诸佛同赞之誓愿一佛乘,故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若圆会宗下,如布袋和尚曰:“只这心心心是佛??一切无如心真实。”故知真实之际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即为“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但念佛法门,亦复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实之际。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又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又第三品中,如来“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三真实,㈠真实之际,㈡真实之利,㈢真实之慧,实为一经之纲。将于下两品文中详论之。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净影疏》曰:“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合赞》云:“超过分段、变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断二德也。”《会疏》曰:“三界虚妄,皆不常住,总名世间。众生国土,臧否万差,是名诸所有法。菩萨深以大智惠(即慧),达性空无相,故云超过。”又《甄解》之说稍异于前,彼曰:“世间诸所有法者,有为可破坏,名世间。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有为诸法,言所有法也。菩萨能知一切三界虚妄,而行世间不舍。故云超过。”以上诸说皆是。但《甄解》弥契本经。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义为,心常安住于出世无为之道。《净影疏》云:“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为,证无为,而不著无为,故云谛住。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槃,云心常住。”又《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棲神之宅,故云谛住。”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万物指万法。自在者,通达无碍也。《法华经序品》云:“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又自在者,施为无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凡夫著有,二乘滞空,皆堕情执之中,咸是心随物转。故于万物不得自在。大士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无缚繫。宗门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进而物随心转,故能随意自在。如《净影疏》云:“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大士神通自在,于一切万物心无拘束,随缘变化,饶益众生。纳须弥于芥子,转四海入毛端。随意利他,故云自在。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庶者,凡庶。类者,品类。又庶者众也,庶类指众生也。“不请之友”者,《会疏》云:“众生背觉,沉迷漂流。生盲无目,无希出心。菩萨愍之,无疲厌念。常为不请之友,随逐爱护(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后得,如来不请而为归。”又“不请之友”,见《维摩经》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肇公曰:“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净影曰:“㈠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㈡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安之。”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此有二解:㈠《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为受持甚深法藏。㈡《甄解》曰:“即闻持三世一切如来法藏也。多闻归一闻。一闻即是闻其名号。”是以闻佛名号,为受持甚深法藏也。弥合净宗。

“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维护。“佛种性”者有多说。《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又《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性。”两说正同,均以菩萨所行之六度万行,为佛种性。所谓“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以“度”为佛种性也。又《会疏》据诸经论,标举佛种性之四义,今但举其三:㈠众生所具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本来不变能生过恒沙功德,但为无明所蔽,虽有同无。菩萨为兴教化,开发彼本具之如来藏,名为绍隆佛种。㈡以菩提心为佛种。《华手经》曰:“譬如无牛,则无醍醐。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㈢以称名为佛种。《宝云经》曰:“譬如种树,有其种子,离于腐败,具足生芽因缘。善男子:闻佛名者,得其种子,具足因缘,便得受记。”按经义云:种植种子,如不腐败,必能生根发芽,长成大树。闻佛名号,如得种子,信愿持名,即是具足因缘,必得受记作佛。故云持名为佛种。据《会疏》义,以菩提心与称佛名号为佛种性。足证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正是“护佛种性,常使不绝”也。“常使不绝”者,《嘉祥疏》:“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净影疏》曰:“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又《甄解》曰:“《大论》云:“于无佛处,赞叹三宝音。”三宝音者,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众生由之殖善发智,成德契理。故三宝种子,传传相继,常使不绝。”以上三说正好合参。

“兴大悲”。从此句直至“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诸大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德行。“兴大悲,愍有情”者,愍者,哀念也。菩萨悲悯众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爱见之悲,故云大悲。又《会疏》曰:“拔苦为悲,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故谓大悲。”又《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密部《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故诸大士咸发同体大悲之心。

“演慈辩”,从慈心起说也。《净影疏》曰:“依慈起说,名演慈辩。”“授法眼”,法眼者,如来五眼之一,五眼者:㈠肉眼,㈡天眼,㈢慧眼,㈣法眼,㈤佛眼。法眼者,乃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会疏》曰:“佛道正见,名为法眼。”《净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由上可见,法眼者,了达众生种种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应机施与,而度脱

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净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盖教导众生,于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与众生也。“杜”者,塞也。“恶趣”者,畜生、鬼、地狱三恶趣也。恶趣极苦,欲令出离,教人离恶,则闭塞通往恶趣之道。今经弥陀大愿曰:“来生我刹,不复更堕恶趣。”是真实之“杜恶趣”也。又“开善门”者,《会疏》曰:“大慈德也,善门则菩提涅槃之门也。”本经《寿乐无极品》曰:“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是为真实之开善门也。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表同体之悲。人所宝爱,莫过自身。令视众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暂舍。如《涅槃经》偈曰:“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故普愿“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拯”者,救助也。“济”者,渡也,成也,益也。故“拯济”即是救度之义。“负”者,担荷也。《大法炬陀罗尼经》佛言:“菩萨担者,誓愿荷负一切众生出离世间。??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宝乐具悉该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槃。是故名为荷负重担。”上引经文,深显“拯济负荷”之义。“度”者,到也。“彼岸”者,涅槃也。《大论十二》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众生证入无余涅槃而后已也。

“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以上二句,表诸大士具足福智二严,位齐果位,乃从果向因之大菩萨。咸得如来之福德庄严。“智慧圣明,不可思议”明大士咸得如来之智慧庄严(《净影》与《甄解》、《合赞》诸家,皆同此说)。“圣”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体;圣明,用。无事不照谓之圣。菩萨权实灵照,不可以言思拟议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议”。肇公之意为:智慧是本体,圣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达,名之为圣。菩萨之权智与实智,所生之灵明照用,众生凡情,绝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语言,不能表达,故曰不可议。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无法拟议。又不可思议有二种: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测。二者神奇,非浅识所量。又《智度论》曰:“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

“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总结以上德遵普贤之诸大菩萨,为听闻赞扬净宗妙法故,为广宏普贤愿王故,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净土究竟涅槃故,同德同心,一时来会。《净影疏》曰:“为法心同,故来一时。”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清信士”即优婆塞,“清信女”即优婆夷。以上经文,独见《汉译》。《魏译》则仅有菩萨与比丘众。《宋译》经末曰:“幷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均广于《魏译》

(以上通序终。)

※ ※ ※ ※ ※ ※ ※ ※ ※ ※ ※ ※ ※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四十三面,倒数第六行:

“《华严经》又云”,从这里看起,“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又《合赞》曰:法界唯心,名佛华严。以因行华,严果德相,令显著故。入此三昧,现见十方佛及佛土。”这还是从经论当中对华严三昧的解释。黄念祖老居士注解这部大经,引用一百九十三部经论,所以我们看他的注解,也等于看了一百多部经论。这里面与《无量寿经》有关系的这些文字,都是精髓,我们在此地都看到了。这是引用《华严经》上的话来说,这两句是经文,“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前面我们学过,华严三昧是以一真法界无尽的缘起,是它的理论、是它的归趣。通达明了,依之行事,依照这个理论、这个方向、目标来行事,我们一般讲修行,这就是三昧,这就叫华严三昧。所以得华严三昧就一切自在,为什么?华严三昧的体是一真法界,是无尽缘起,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整个宇宙。无论是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所以他才得自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不自在从哪来的?是从迷失了自性。

我们六道凡夫,乃至于四圣法界里面那些小圣,他们没开悟。华严三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没开悟就叫凡夫,六道里面的,大乘法里面称之为内凡,六道以内的;四圣法界称为外凡,六道之外的。为什么称他凡夫?没有见性,依旧用的是妄心,妄心就是阿赖耶,妄想分别执着。不过他们用得比我们殊胜,我们迷而不觉,又不相信佛菩萨的话,完全凭自己的烦恼习气去行事,这个行事实际上就是造孽。四圣法界虽用的是妄心,他们信佛。我用的这个字,同学们要留意,就是我们不信佛,他们信佛。为什么?他们听了佛的教诲,他真干;我们佛是天天教我们,我们也听得耳熟,我们没有真做,纵然做都打很大的折扣。譬如最基础的东西,十善业道,这是佛的基础的教诲,学佛从哪里学?就从这里学起,我们

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们不杀生,我们做到没有?我是没有杀生。蚊子来叮你,你是不是会把它打死?你要打死不就杀生了吗?再问我们有没有吃肉?吃肉也是杀生。我们有没有伤害别人的念头?有伤害别人的念头,那是杀生的念头,就是杀的心你没有断掉,你还有损坏别人的念头。偷盗,我们没做偷盗,有没有占便宜的念头?国民对国家纳税是义务,是应该的,我们有没有希望少缴一点税,找找法律条文看看有没有可以漏税的地方,咱们少缴一点。这个念头就是盗心,没有做盗,但是你有盗的心,就是有盗的念头。所以,每一条都很微细,我们好像是没做,细细想想全都犯了,这个是什么?这是六道凡夫。

四圣法界里面那些人他们真做到了,不但做到,他们做得非常微细。小乘圣人,我们看到阿罗汉、辟支佛,四圣法界前面的两类是小乘,后面是属于大乘,菩萨跟佛。小乘能够把十善业道展开为三千条,不是十条,十条展开是三千条,三千威仪;菩萨法界、佛法界那更殊胜,他们把它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这是十法界之内的,没出十法界,外凡,他们做到了,四圣法界真正是佛弟子。由此可知,一真法界,此地讲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菩萨都得华严三昧,十善业道展开不是八万四千,那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达到究竟圆满。所以“一切自在难思议”,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什么?“华严三昧势力故”,他们证得华严三昧,所以才有这样殊胜。自在就是解脱,佛果里面讲的三德,般若、法身、解脱,这三种圆满的证得。

《合赞》里面说,它说得比较详细,“法界唯心,名佛华严”。法界就是一切法,一切法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相,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性是精神现象,相是物质现象,佛经上通常用五蕴来形容它、来说明它。五蕴这五条,五种法,第一个是色,这个色是讲物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或者是固体、液体、气体,总而言之它是物质,这是阿赖耶的相分。精神现象是受想行识,它感受,它有感受,也就是说它有苦乐忧喜这种感受。物质跟精神永远不能分离的,它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任何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你看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水是矿物,真的把它实验出来了,水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对它好,它能感受到,它很快乐、很欢喜;我们对它不好,它很苦恼,它能现出相给我们看。我们对它好,说我们很喜欢你、很爱你,它的反应非常之美;我们说讨厌你,不喜欢你,它的反应很丑陋,这说明它有受想行识。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就是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任何物质现象里面统统有受想行识。法界唯心,这叫佛华严。

“以因行华”,华是代表因,严是代表果,这是用植物来做比喻,你看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我们在供养里面,佛法里面的供养,香花这是最常用的。一般人只知道去烧香,用鲜花去供佛,其实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实质比形式还要重要,这个我们要知道,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我们个人修行,就要重实质不重形式,跟大众在一起,形式很重要,为什么?它表法的。我们在佛堂大众在一块共修,佛菩萨形像前面要供香花;自己修行,自己修行就不必要,一支香就够了,香、灯、水,一杯水,我们自己个人修学的时候就行了。香代表信,信香,代表戒定,你看香赞里有“戒定真香”,它代表这个。由此可知,香是形相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戒定,如果我们没有戒没有定,光上这一

支香,那只有形式没有实质。这个香提醒自己要修戒定,也提醒别人,它这个意思在。供花,花代表修因,什么是因?六度是因,布施、持戒。持戒里头,十善是因。所以我们着重在修因,花不供没有关系,我们真正修行在修因,修十善、修六度,这就是供花的意思。不供花,我们意思到了,这就是有实质没有形式,这个很重要,形式不重要。我们供果,果代表我们修行的方向、目标,果代表什么?代表菩提,代表涅盘。我们修净土的,我们这个果代表西方极乐世界,念念不忘,它取这个意思。所以香花是因,因行这个花感果德,庄严就是果德。在自身,这个果德就是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果,提升自己的境界,庄严果德。“令显著故”,我们中国古人讲,存于内而形于外,你心里面有清净平等觉,外面就现出来。人心里面欢喜,你看满面笑容;人要有忧虑,你看他满脸就很难看,这就表现出来了。所以,如果你心地清净,清净相就现前,平等,那平等相也会现出来,这是果德的显著。

“入此三昧”,入是契入,你证得,你修成了,果是“现见十方佛及佛土”。现是现前,你现前就见到十方诸佛,见佛,你也见到十方诸佛国土;十方佛是我们的老师,十方佛土是我们修行的道场。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他老人家一生没有建道场,为什么没有建道场?处处在在都是十方诸佛剎土,又何必要自己去建道场?自己建道场,三昧很难现前,为什么?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烦恼习气放不下。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这一招非常高明,统统舍掉,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自行化他,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哪里有缘哪里去,与一切众生结法缘。经文里面的义理广大没有边际,处处都能看到,这个地方我们就说到此地,后面还有很多补充的。

“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这个华严,华是华丽,严是庄严。你看我们人参加宴会,穿上礼服,佩上璎珞,那是庄严,那就是华严,用这个比喻。这是用什么庄严?用三昧,用华严三昧装饰法身,这叫华严。我们看下面这一句,这是念老讲的。“因此三昧,庄严法身故。以上诸说皆明华严三昧之义”,统统都是说华严三昧的意思,这个三昧可以庄严法身。什么叫法身?“其中《合赞》所谓法界唯心,名佛华严。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于此了达,即华严三昧”,这讲得好。一真法界,给你讲真的,什么叫真的?大乘教里面的定义,凡是讲真的,它永恒存在,不生不灭,永恒不变,那就是真的。那我们想想,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什么是不变的?我们人,这人身在世间有生老病死,剎那剎那在变;人老,不是十年比十年老,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你再细看,一个月比一个月老,一天比一天老,给你说真的,一秒钟比一秒钟老,前一秒钟年轻,这一秒钟老了,再看下面这一秒钟,我们这一秒钟又老了。剎那不住,它不停住,都在变化,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佛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有这种现象你就晓得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们看外面花草树木,花草树木也是无常的,花开花谢,春生夏长,秋天树叶变黄了,冬天叶就落掉了。所以它也是无常的,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再看矿物,山河大地也是无常的,也是剎那剎那在变化的,所以沧海桑田。你细心去观察,整个宇宙都在变。晚上我们看,晴天看空中,无量无数的星球,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大概六千多颗星,如果用个普通的望远镜,大概可以能够看到十几万,天文望远镜那就望得更多了。这些星球有成住坏空,从天

文台望远镜里面去观察,常常看到有星爆炸了,爆炸之后就看不见,就没有了,就消失掉。也发现有新的星出现,这个地方原来没有星,突然之间亮了,有新星出现,这就是星球有生有灭。一般在天文望远镜,不是精密的仪器的话,我们看到星球的生灭。所以佛讲成住坏空,讲世界成住坏空。哪一样不变?好像我们都没有发现。

我们身上,身体上真的有一样东西不灭,佛要不说明,我们都疏忽了。在楞严会上佛告诉波斯匿王,因为波斯匿王非常悲痛,年岁一年比一年老了,老了以后就死了,感到无常之苦。佛给他开示,就问他,你几岁第一次看到恒河,恒河水?印度恒河像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很大的河流。他说他三岁,母亲带他经过恒河,知道那是恒河水。佛就问他,你十三岁的时候是不是比三岁老?是的。十三岁的时候,你那个见跟你三岁的见,有没有变化?他说没有变化,人是老了,我这个能见的,好像没有这种老化的现象。然后十年十年问他,二十三岁比十三岁,三十三岁比二十三岁,最后问到他六十二岁,那一年他六十二岁。六十二岁老了,老了你那个见性有没有老?没老。我们现在讲年岁大了,眼睛不行了,老花了什么,那是你工具有问题,不是见性有问题,戴副眼镜又看得清楚了。由此可知,那个见与见性不相干,是你这个工具,工具老化了,戴副眼睛就跟年轻人一样,很小的字都能看见。佛就说,你身体有老化,一年比一年老,你的见性没有老化。那个不老的,那是真的,在眼叫见,见性,它没有生灭,它没有这种老化现象,在耳曰闻,闻性。六根的根性是真的,六根根性是真心,不是妄心,它有了别,它没有分别,了是明了,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六根根性,证明这是真的。看了之后会分别、会执着,那是妄心,妄心跟着真心同时起作用,但是妄是妄,真是真,妄有生灭,真没有生灭。那段经文讲得很长,波斯匿王听懂了,非常欢喜,知道我这个生灭身中还有不生灭的东西在,那不生灭是真正我自己,那就讲的是法身。法身是六根的根性,法身是真心,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

所以这里说“一真法界唯是自心”,心现的!心现现的这些相,要晓得相是假的,能现的这个心是真的,所现的相是假的。真妄虽然是和合,但是真不是妄,妄不是真,这个一定要清楚。大乘经上又说真妄不二,是什么意思?真妄不二是说两种都不存在。真,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精神现象,六根接触不到。见性有没有?有,肯定有,没有,它怎么会见?它在哪里?见不到。这桩事情也不太好懂,但是也不是很难懂,我们用比喻,诸位就能够体会到,我们用真心把它比喻现在用的电,这个大家好懂。电是一个东西,也是一种物质现象,它在不同的器皿,它起不同的作用。在电视机,它能显出画面,就好像我们在眼它就见,在耳它就听,在电话里面,它就能听到声音,那还是一个电。电没有两样,在哪个机器不一样,器具不一样,它起的作用不一样。在冷气的时候,它就有凉风就享受,在烤箱里面,它就能给我们做东西,热东西给我们吃,工具不一样,它起的作用就不相同。我们把电比喻作真心,眼耳鼻舌身是不同的工具,它在眼它就会产生见,能见,在耳它就能听,在鼻它就能嗅,在舌它就能尝,在意它就能知。不一样的根,六根,它起不一样的作用,其实它是一个,这个东西不生不灭,这个东西是真的。借假修真,他修的是要修真心,唯是自心,于此了达,这叫华严三昧。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真正是明了,真正通达,就定在这个地方了。三昧是住在这个地方,前面我们学过,一心止住,这就是三昧。

佛在《楞严经》上教人舍识用根就成佛了,凡夫为什么成不了佛,成凡夫?他用识,他不知道用心。用心是什么?用心就是用六根的根性,根性是心。心跟识差别在哪里?心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不生不灭;识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它是剎那生灭的。用根不用识,是谁?法身菩萨,就是我们大乘教里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怎么成佛的?他用根,他不用识,这就成佛了,就是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用的识,就是说他有分别、有执着、有起心动念,六道凡夫全有,这三种烦恼全都有。阿罗汉跟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就是说他不执着了,不执着他就得清净心,但是平等没有得到,觉没有得到。往上再提升,菩萨、佛他们尘沙烦恼断了,比阿罗汉高,可是他还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再能把无明烦恼断掉,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时候他用什么?他用六根根性,他不用识,这就叫成佛,超越十法界。他住在哪里?他住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叫一真法界。我们在佛前面供果,果就代表一真法界,我们希望一生当中有这样的成就。所以它表法,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做表法的。这是《合赞》里面说的,华严三昧就是自性里面的因果,而不是说别的。

“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饰法身”,法身就是自性,“盖谓此三昧悉庄严法身”,底下说得好,“法身即本妙明心,即是自心”,这是自己的真心,不是妄心,妄心叫阿赖耶。庄严法性,这个地方的自心,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名称佛说了几十个,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佛为什么说那么多名字?这是教学的善巧,佛教我们不要执着名字相,为什么?名字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执着名字相你就错了。不要执着名字相、不要执着言说相,言说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在这些假名假相当中,你要能够悟入它真正的义理,这就对了,这才叫学佛。在假名假相上执着那就错了,永远见不到自性,此地讲的自心就是自性。“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这个法界就是自性,也叫法性,也叫自心,本妙明心,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最后怎么样?“复又会归此法界也”,到最后还是要归这个法界,归这个法界成佛了。

这一句在贤首国师《还源观》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宇宙从哪里来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从哪来的?我们晚上看到的太空,无数的这些星系,这些星球从哪来的?贤首国师根据《华严经》所说的,告诉我们,从一体,这一体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名词他说得这么长,那是什么东西?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自心,自心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说这么多,那里头的意思就很丰富,我们讲自心很不好懂。自性就是自心,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德能是什么?见闻觉知,这是性德,自性里本有的。觉悟的时候,明心见性觉悟的时候它就现前,见闻觉知现前,实在说就是前面讲的,世尊在楞严会上讲的“舍识用根”,见闻觉知是六根根性,是真性。自性里面有圆满的相好,圆满的相好就是十法界的依正庄严,统统具足。所以它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你不能说它无,佛法里说它空,用空来形容它,它不显,但是它具足。到有缘的时候,它就能生万法,它就现,它就现出来了。所以不现的时候不能说它无,现出来不能说它有,为什么?现出来是个幻相,不是真的。刚才讲了,现出来的现象都是生灭相,生灭相就不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你看它现的相哪些相不生不灭?全都是生灭相。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于一切境界相里头不生执着,为什么?相是假的,那不存在的,你执着就错了,不执着就对了。可以用它,妙用,叫随缘妙用,妙用就是用的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动念,跟诸佛如来起的作用完全一

样,是这么个道理。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你看,从一体起二用,这个一体就是此法界,从这个法界流出来。为什么会起二用?大乘经教里面常讲“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自性里面就起了个作用,就变成一个阿赖耶,就是妄心。妄心的体是真心,没有真心,妄从哪来?好像我们一个人站在太阳底下有个影子,影子从哪来?影子从人来的,人是真心,影子是妄心。但是形影不离,它不会离开的,为什么?它离开就不能存在,它不能离开,所以讲真妄一如。但是它是两桩事情,它不是一桩事情,你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我们迷就是迷的不清楚,把真的忘掉,以为妄的是真的。

我们人人六根都有根性,谁知道六根根性?佛告诉我们,我们眼见耳闻,第一念是真心,就是见闻觉知起作用。第一念是你还没有起念头,我看,睁开眼睛看了,还没有分别、还没有执着,心像一个镜子一样,照到外面清清楚楚,没有起分别。第二个念头起来就分别了,起分别就错了,就是妄心,妄心会分别、会执着;会分别就是第六意识,会执着的第七识,它起作用了。阿赖耶的落谢种子,我们现在讲印象,你的见闻觉知落下印象,这个印象就好像记录在资料室里头,阿赖耶是个资料室,妄心起作用。资料室落印象,那就叫业,业遇到缘,果报就现前。所以这个第一念,一念不觉这一念,这一念没有原因。这一念是真的吗?不是真的,如果真的,它就真有原因了,它没有原因,它不是真的,叫妄念、叫妄想,要着重那个妄字,妄就是根本没有,起了这么一念。这一念要是止了,停止了,就回归自性,立刻就回归自性。它要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来,那就回不去,它就流出去,从此法界流,流到实报土;从实报土再流到方便土,诸位要晓得,方便土就是四圣法界;从方便土再流,流到凡圣土,凡圣土就是六道轮回,那就迷得非常严重了。佛菩萨慈悲教导,帮助我们回头,我们从六道回到四圣法界,从四圣法界再回到实报土,从实报土再回归自性,又会归到原来的地方。这有人问,回归之后会不会又迷了,又流出来,那不又变成轮回了吗?佛告诉我们,永远不会了,大彻大悟之后,永远不会再迷了。这个问题《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楞严》在大乘教里叫“开慧的楞严”,开智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这两部经在大乘也非常著名。从法界流出,就是从自性流出,最后还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圆满成佛。

下面我们看底下一段“总持”,总持就是陀罗尼,梵语叫陀罗尼,翻成中国意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要用我们一般的话来讲,就是你抓住了总纲领、总原则,这就叫总持。“具足者,所具满足,盖云一切陀罗尼门无所不具也。”阿难尊者得闻持陀罗尼,得这个总持法门,佛所说的一切经,他纵然没有听过,他一接触他全都通达明了。我们也曾经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也得到了。我们知道,惠能大师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他二十四岁开悟,五祖忍和尚衣钵就传给他。我们怎么知道他得陀罗尼?我们从《坛经》记录里面看到了。他在逃难的时候,途中在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那是刚刚得到衣钵的时候逃出去,路上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受持《大涅盘经》,也就是每天读诵,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古人难得,所以今人不如古人,这个地方看到古人的善根,就是她真干!《大涅盘经》的分量很大,现在在《大藏经》诸位能看到,它有两个译本,一个本是三十六卷,一个本是四十卷,所以都很长,她天天念。惠能大师那个时候是居士身分,没出家,外面人

也不认识他,她在那里念经,他在旁边听。念了一段之后她停下来,惠能大师就把他刚才听的那个大意讲给无尽藏比丘尼听,她听得非常惊讶,他讲得太好了!拿着经本向他请教,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你为什么讲得这么好?他说:这个与识字跟不识字没有关系。得陀罗尼,他抓住一切诸佛说法的总纲领,所以无论什么样经教,他一听他全懂,不但佛法懂,世间法也样样懂,没有一样他不懂的。因为这是你的自性,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起作用,是这么个道理。

大总持法门,一切众生人人都有,我们只是迷了,也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立刻就接着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起起来了,所以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不能现前。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凡夫成佛需要多久?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你就成凡夫,就这么回事情。什么叫觉?放下就觉了,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觉了,你就跟一切诸佛没有两样。为什么不肯放下?我们一般讲业障、烦恼习气太重,这个话讲得是没错,能讲得通。我们迷的时间太久,迷得太深,佛给我们点破,我们没有能力回头,想回头,回不了头来。实实在在讲,这桩事情当年章嘉大师曾经提醒过我,我跟他老人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这是哲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老师告诉我,佛法是知难行易。我们总觉得知不难,你讲我就懂了,行太难,我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转不过来?老师说,你没有真知,你要真正知道,你就放下了。这句话把我们难倒了。我们知的什么?一知半解,知道得不透彻,知道得不圆满,真正知道透彻了,哪有放不下的道理!他举个比喻给我说,好懂。譬如我们坐在这个桌子上,他说这个桌子上,这一堆放的一堆黄金,这一边放的一块黄铜,现在这两样要送一样给你,你自己选择,你是要黄金还是要黄铜?那当然要黄金,为什么?你知道它的价值很高,你会选择。那个行就是你取,那很容易;你知道哪个东西贵重,这个不容易。跟我讲,佛法是知难行易。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成佛很容易,像迦叶尊者,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迦叶尊者看到释迦牟尼佛拈花的时候,他笑一笑,释迦牟尼佛花就给他,他开悟了。所以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在方丈室里面听老和尚讲《金刚经》大意,他不认识字,肯定没有经本,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了。就不要讲了,不但《金刚经》不要讲了,所有一切经他全明白了,这不是一经通一切经就通了?佛法通了,世间法也通了,你说那多容易!所以宗门一个口头禅说“会么”,那个会字里头妙极了。会了,你就开悟了;不会,不会还是迷惑。所以,放下就会了,我们的难是放不下,放不下什么?佛给我们讲那都是假的,可是我们还是把它当真的,没把它看假,依旧当真的,那就放不下。

那些能放下的人,他真的是当假的,他没有把身体当真的,头一关。头一关就是身,身见,你看断烦恼,佛把这个摆在第一,身见。第二个是边见,第三个是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先把这个东西放下。这五种错误的见解放下,在佛法讲你入门了,你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这五种错误的看法没放下,是释迦牟尼佛学校预备班的学生,不是正式的,放下才是正式的。《华严经》上十信位的菩萨初信位就放下了,这个地位虽然很浅,像小学一年级,可是我们不能小看他,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他虽然还在六道里面,没出六道,但是他决

定不堕三恶道,人家有这个本事。在六道里面,天上人间顶多七次,他就超越六道轮回,人家上了一年级,他不会退转,他只有往上升。七次往返他就到七年级,七年级是阿罗汉,八年级是辟支佛,九年级是菩萨,十年级他成佛了,他是佛,他得到保证。不过进度每个人不一样,有人根利,进度快,有人根钝一点的,进度比较慢,可是他绝对不会退转,他证得叫位不退。我们今天连这个小小圣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原因就是还没有把身见看破,头一关最难,这一关破掉之后,下面就容易。边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再没有对立的观念了。我们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这个观念错误的。对立要往上提升,我们讲就有矛盾,矛盾再提升就有冲突,冲突再往上提升那就斗争,斗争再提升那就是战争。所以许许多多烦恼、灾难,根源是从对立里面起来的,没有对立就和谐了,真正和谐,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他因为对立,知道这是好事情,还是做不到,就是这个错误观念在作祟,在造成障碍。

下面说,“陀罗尼有四种”,这是一般经教里讲的。第一,“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这是第一种。阿难尊者得闻持不忘,所以结集经藏,大家都推崇阿难,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讲的经重复讲一遍。五百同学,这都是阿罗汉,五百阿罗汉给他作证,听他讲,如果有讲错误的地方,提出来,阿难这一句就要把它删掉,有人反对;阿难复讲,五百个人都通过、都同意,才记录下来,这个做法是让后人对经典产生信心。所以阿难一开头,“如是我闻”,说明下面所说的全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是我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取信于后代。这种也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记忆力强,就是博学强记,记忆力好,他听了之后他能记住。阿难真难得,他听了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博闻强记这个能力,我年轻的时候有,大概四十岁之前。四十岁以后,慢慢它就退化,这个能力逐渐逐渐就相差了。我跟李老师学经教那个时候,那时候很强,差不多我听他老人家讲一个小时的经,我把它复讲,重复把他的话讲一遍,我能够讲到至少讲到九成,有这个能力。而且能够记忆不忘,可以保持一个星期,就是一个星期我能够都讲到九成。所以那个时候学经教就很方便,进步非常快,真的叫法喜充满。

第二个是“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前面是讲记得每一句话,是讲的教,教法,这个地方是讲的理论,义理。前面是记忆力强,这里是理解力强。真听懂了、真明白了,于义理明了总持不忘,这个时间长,这个可以说是一辈子不会失掉,言语记得的时间比较短。

第三,“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忘也”。咒比较难记,为什么?咒很多不是我们人间的语言,像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它是外太空的语言,它是不同维次空间里面,我们一般讲的神灵他们的语言。佛在讲经的时候,这些人也来听,“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佛的说法没障碍,任何人去听,所听的都是自己的语言,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有这个能力。但是佛很慈悲,看到有这些我们看不到的这些众生,佛讲完话,用他们的语言也说几句,说几句话虽然不多,而是佛讲这部经重要的纲领原则,就说出来了。所以它不是人间的语言,印度人也听不懂。这个是对于密咒。我们晓得,修学密宗的这些大德也不是一生能成就的,

这个事实让我们了解,任何一个人,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世间法或是佛法,都是多生多世累积的智慧、技术,你才会熟练,你才会有很殊胜的成就,不是一生的,都是生生世世累积的。同样一个道理,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富贵贫贱这些都属于果报,果必有因,因都是前世累积的。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他有特殊的成就,有特殊的贡献,如果没有五世以上的累积,他就不可能达到这个成就。我们在《慈悲三昧水忏》上看到悟达国师的故事,这个出家人算是有成就了,做到帝王的老师,封为国师。《慈悲水忏》,迦诺迦尊者说他的因缘,他修行十世,十世而且一世一世是连着的,十世都得人身,都出家,那不是容易事情。于是我们明白了,世间人的地位愈高,修行的时间是愈久,修得好他才能得到,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他的财富也是多生多劫修的,不是偶然的事情。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对这些富贵人不会羡慕,为什么?人家过去生中修得好,今天果报现前。我们要想跟他一样,好好的干,我们能够累积,说不定来生比他还要殊胜,一定的道理。但是学佛要觉,不能迷,学佛求六道里面的荣华富贵,那是迷而不觉。你地位高、你财富大,很容易造业,如果在这一生当中迷在五欲六尘里面,你肯定来生往下堕落,错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你看看他出生在帝王家,舍弃王位,王位是大家所必争的,中国人讲“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富贵到了顶峰,那是做皇上,他已经到手了,不要了。你看看人家多厉害,十九岁就舍弃了,舍弃王位到外面去学道。三十岁成道,大彻大悟成道了,成道之后一生教学,跟孔老夫子一样。但是孔老夫子还收一点学费,他不收学费,他每天出去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苦行僧的生活。是表演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去想想,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这一定比做国王还高明。做国王很少不退堕的,很少,那是什么?中国人讲的古圣先王,他做国王他不退堕,像我们中国历史上讲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那是圣贤的国王。这些人来世可能到天上去做天王了,他升了,往上升,他不会往下堕落,他做的好事太多了,真正是为国为民,没有为自己,不知道有自己。文武周公以后,这样的圣王就没听说过了。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今天才真正明了,修学佛法这条路,无比殊胜光明的大道。特别是净宗,它教我们能在这一生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尤其是这部经,保证我们一生能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等于说保证你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这在所有法门里面找不到第二种。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对自己非常庆幸,这一生真难得,真不容易。

我们再看下面还有解释,解释这个咒语。“咒者,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有不测之神验,名为咒陀罗尼”,这是讲神咒。神咒,前面说过是鬼神的语言,这是一类。这个里面所讲的,不是鬼神的语言,是诸佛菩萨从甚深禅定当中所发的秘密的言句,只有佛菩萨知道,好像是他们的密码一样。能够跟诸佛菩萨沟通,很短的时间能够传递无止境的信息,它的内容包含得非常丰富,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想象得到的。所以有不测的神验,无法想象到的那种感应,这是咒陀罗尼。“义翻之名,有四”,这就讲咒,咒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明”,第二个是“咒”,第三个是“密语”,第四个是“真言”,这都是咒的别名,陀罗尼的别名。“《秘藏记》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也没有解释的,“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实际上,咒还是有意思的,只是密教的上师不给你讲,就教你念,这也是佛法里面很殊胜的法门。为什么?如果给你讲了,你就分心;不给你讲,不知道意思,你就一直念下去就好了,容易得三昧,就是容易得定,定能开智慧,这也是一个很巧妙的法门。

可是碰到我这样的根性就不行了,我要是不懂得意思我不肯学,就有这么个执着,就是知识分子的毛病。所以当年章嘉大师,我跟他学佛法,他也传一个咒语给我要我念,这是很普通的,很普遍的,密教都会念的,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他是用西藏文传给我的,念“唵嘛呢叭咪吽”,我就问他老人家什么意思?他就给我讲了,一般他不讲的,他把这个意思告诉我,告诉我非常欢喜。“唵”是身体,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你看,身,莲花,保持,意,这是印度的文法。我们中国人要来念,应该是“保持身(意是心)心像莲花一样”,我们是这样的解释。这个意思好,让你时时刻刻想到,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取这个意思。污泥代表六道,莲花,水代表四圣法界,就十法界的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说明于染净统统不染,不但六道不染,清净法界也不染,这叫真净。所以咒语里有许多还是要说的,说有助于他的修行,密宗的修行讲求的是三密相应,口念咒,手结印,心里观想。如果你不懂意思,你就无法观想,无法观想的时候,他观想什么?就观想这一句咒语,他就想这个,咒语意思他不知道。像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我们心里想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老师传这个咒语之后,我才晓得,咒语里有很多真的像我们讲格言一样的,太好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第四个意思叫“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忍在大乘教里面,有肯定的意思、承认的意思,所以叫忍可,有同意的意思。对于经教,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能够明了、能够肯定,没有怀疑,依教奉行,这叫忍。这个里面讲“安住于法之实相”,这一句讲得很高。实相是什么?实相是法性,相是假的,性是真的。譬如我们前面用《楞严经》上世尊对波斯匿王说的话,让波斯匿王不要执着这个肉身,根身,眼耳鼻舌身就是根身,不要执着这个,要安住在六根的根性,根性是实相。我们一个人,这个肉身是假相,六根的根性,根性就是佛性,它不是灵魂。灵魂跟根性有什么不同?同而不同,不同而同,迷了叫灵魂,不迷叫根性,是一桩事情。觉了之后我们一般叫它做灵性,不叫灵魂,叫灵性。灵魂出不了六道,因为它迷,它总在六道里面去找身体,就是投胎,这叫六道轮回。它觉悟了,阿罗汉觉悟了,放下执着,也就是不执着这个身体,知道身体不是我,身体里头六根的根性是我,六识不是我。执着六识的,那是灵魂,以为六识是我。外国的哲学家有所谓“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执着灵魂,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我思,思是什么?第六意识。他知道身不是我,我能够思想的那个是我,能思能想的那个是我,身不是我,已经比一般人高一层,很难得,出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安住于法之实相就对了。在一切万物,安住在法性;在我们自己身体上,安住在我们的自性,或者是六根根性,这就对了。大乘经上佛常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性”,只要不着相,对自己不着自身相,对万物也不执着它的形相,知道统统是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所变现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此地所讲的法之实相,我们把心安住在这个地方,这叫忍。持忍,持是永远保持,这也是三昧,你心定在这个地方,这叫忍陀罗尼。陀罗尼一得永得,跟三昧不一样,三昧会失掉,陀罗尼不会失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lw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