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连接词

更新时间:2024-03-24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

课标要求: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会用“且”、“或”联结两个命题p与q,并会用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新命题p∧q、p∨q; 2.根据 “且”、“或”的含义,判断命题p∧q、p∨q的真假; 3.能举出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 命题的实例。

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

1、正确理解命题“p∧q”“ 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 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 p∨q”.

教法:启发式 教具:多媒体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命题,并且学会了判断命题的真假,请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 6是2的倍数或是4的倍数.

学生活动: 回答:命题①是真命题,命题②有争议,有的说真命题,有的说假命题。 教师活动:既然答案不统一,等学完了这节课,你就会了。上述命题中有“且”、“或”,这是我们数学中的简单逻辑联结词,也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生活用语中也使用这些联结词,但表达的含义和用法与数学中的含义和用法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数学中使用联结词“且”、“或”,联结命题时的含义与用法。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新知

问题: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5能被3整除; (2)15能被5整除;

(3)15能被3整除且能被5整除。

学生活动: 回答:命题(3)是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教师活动:归纳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读作“p且q”。(板书)为了叙述简便,今后常用小写字母p,q,r,s,…表示命题。 请同学们根据“且”的定义做一下练习1

练习1: 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真假 1:命题p: 函数 y?x是奇函数; 命题q:函数y?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2:命题p: 三角形三条中线相等; 命题q: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3:命题p: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命题q: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学生活动: 1.命题p∧q:函数y?x是奇函数且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真真真)

3332.命题p∧q:三角形三条中线相等且交于一点。(假真假) 3.命题p∧q: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且周长相等。(假假假)

教师活动:p∧q形式的命题使表述内容更加准确、简洁。请同学们结合这三个例子,总结一下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总结完再出如下的规定: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 ;当p,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 假命题 .一句话概括:全真则真,有假则假.

设计意图:让学生较轻松地感受到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新命题的兴趣.也能由特殊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得到一般的命题p∧q的真假判断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上面命题p∧q的真假判断的规定。 利用命题p∧q的真假判断做一下例1 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15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学生活动:①真命题,②假命题

教师活动:追问学生判断真假的过程,板书①的解题过程: 解:p:15能被3整除;

q:15能被4整除,

因为命题q为假,所以p∧q是假命题。让学生类比②的解题过程说一下①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且”的含义,知道了命题p∧q的真假判断,为了进一步理解“且”看下面的思考1 思考1:能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且”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开始有可能想不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想到物理学中的电路 教师活动: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提示学生从物理学中的知识考虑,用物理学中的 哪类电路来解释“且”? 二是由逻辑联结词“且”你能想到集合中的哪个运算?

学生活动:串联电路,解释怎样理解“且”,学生可能只关注到开关闭合与断开,小灯泡亮不亮,说不出跟命题的真假有何关系;交集.

教师活动:利用电路图引导学生,使学生体会“且”命题的含义,完善学生答案: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p、q都接通)与断开(p、q都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

设计意图:通过串联电路原理的体会更简洁、清晰地理解联结词“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且”命题真假规定的理解.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一个题目

举例:请同学们给出两个命题p、q,用“且”联结成新命题p∧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学生活动:回答编写的题目

教师活动:从学生编的题目中找出一个,把里面的“且”改成“或”,鼓励学生类比联结词“且”的学习来学习“或”。归纳定义: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 读作“p或q”。 它与日常用语中的”或”的含义不同,日常用语中的”或”是两个中任选一个,不能都选,而逻辑联结词中的”或”是指 :两个中至少选一个,可以都选,因此,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那么命题p∨q的真假如何判断?通过前面练习1的三个例子让学生归纳,不过先把练习1例子中的p∧q改成p∨q,学生归纳完命题p∨q的真假判断,再给出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有 一 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 真 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 假 命题. 一句话概括:全假则假,有真则真. 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6是2的倍数或是4的倍数. 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互相垂直. 学生活动:①真命题,②假命题

教师活动:追问学生判断真假的过程,板书①的解题过程: 解:p:6是2的倍数;

q: 6是4的倍数,

因为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

设计意图:类比“且”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对逻辑联结词“或”的学习很轻松,应用一下命题p∨q的真假判断规定。

我们学习了“或”的含义,知道了命题p∨q的真假判断,为了进一步理解“或”看下面的思考2 思考2:能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释“或”的含义? 学生活动:并联电路,解释怎样理解。并集

教师活动:利用电路图引导学生,使学生体会“或”

命题的含义,完善学生答案: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电路接通包括p接通、q接通、p、q都接通) 设计意图:通过并联电路原理的体会更简洁、清晰地理解联结词“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或”命题真假规定的理解.

下面巩固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1 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2和3 都是素数; (3)5≤5.

学生活动:把解题过程写在学案上

教师活动:在这里既…又…,…和…等词语与且是一样的,都能用“且”改写成p∧q形式的命题,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再让学生点评。教师再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3培养学生提炼方法,归纳、概括的能力。

举例:请同学们给出两个命题p、q,用“或”联结成p∨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探究:p∧q为真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条件

学生活动:先思考后讨论,小组内分享答案,给出答案充分不必要,说明原因 教师活动:先点评学生答案,后给出答案p∧q为真命题? p∨q是真命题 ? 检测一下这节课所学知识 练习3:(1)请用这节课学习的简单逻辑联结词把下列命题联结成新的命题,并判断真假 命题p:35是7的倍数;命题q:35是9的倍数.

(2)命题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命题q:

使命题p∨q为真。

学生活动:给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活动:点评答案(2)只需给出个真命题即可

设计意图: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做,从而使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就感。

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用到了什么哪些方法?3.有哪些感悟?4.还有什么困惑? 作业:P18习题1.3 A组:1,2和作业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l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