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01-03 18: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

1.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耕作经验的丰富 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使用木、骨、石器生产,不得不在生产中大规模集体协作,即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个体农耕成为了可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此外,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2.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我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落后性,保守性,分散性等,故A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但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

分脆弱,没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者破产死亡,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3.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税亩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具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故C正确。材料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开始瓦解,故A错误。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属于商鞅变法,故B排除。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初税亩

4.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

5.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遭汉景帝的治罪。汉景帝治罪周亚夫的主要罪名可能是( ) A. 违背国家禁止厚葬的规定

B. 违背皇家专用产品不许作为商品出售的规定 C. 泄露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kw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