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11-05 09: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 1.学前特殊儿童的概念:是指学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1)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2)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远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则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变态。(3)从社会学的角度诗人,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顺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无法建立正当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亦将之归为异常之类。这样的观念在最近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儿童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的上的差异状况 ○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念及其内涵:概念: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内涵:这个基本概念包含三层含义:(1)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2)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3)在早期为各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发展的关键期内获得适应其发展需要的良好发展机会。

(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的分类:(1)心智偏异:包括智能超常和智能低下儿童。(2)感觉障碍:包括听觉损伤与视觉损伤儿童。(3)沟通异常:包括学习障碍与语言障碍儿童。(3)行为异常:包括情绪困扰和社会不适应儿童。(3)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包括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混合障碍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我国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把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区分为五种类型:(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2)生理发展障

碍儿童: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是指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分为核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和语言发展异常。(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在学前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主要有:孤独自闭倾向儿童和多动综合问题儿童以及社会适应性问题儿童。(5)超常儿童: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

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1.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

2.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3.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 ○发展性不利:由于各种障碍而给儿童发展带来的不利称为发展性不利

○发展性不利儿童的补偿性发展:对由各种障碍而造成的发展性不利儿童来说,在发展关键期给予其特别的教育,可以利用大脑发育尚未完全定势的条件,帮助其减轻障碍程度,获得机能的补偿性发展。(1)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 (2)对听力损伤儿童的早期教育,则可以帮助他们挖掘残余听力,学习从多种途径接受信息,习得语言。 (3)对先天资质优越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为他们提供适应其需要的良好教育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地加速发展。 ○支持性教育环境:能够充分激励和促进特殊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环境。

○超常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的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求在学习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当他们的行为被视为怪异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从而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而他们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是第二障碍。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1)早期教育环境的适宜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种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

出现。(2)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 (二)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

1.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已的孩子。

2.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意义。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1)在早期对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工作中,直接受益的是学龄的特殊需要儿童。大部分障碍儿童在教育作用下减轻了障碍程度,提高了知识文化素质,增强了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回归社会主流作了准备;他们将带着早期教育的良好结果到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学习,他们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2)此外,在早期特殊教育中受益的家长,摆脱了沉重的精神和物质压力后,可以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这是一支几倍于百万特殊需要儿童的队伍,他们同样为社会发展增添了建设力量。

2.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将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1)通过早期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特殊需要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另有部分障碍儿童虽然在特殊学校就读,但他们特殊残障程度的减轻必然带来相应的特殊经费和残疾福利费用投资的变化。(2)障碍儿童经过早期特殊教育,提高了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减少国家特殊教育投资和福利经费的同时,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将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一个国家的特殊教育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在我国开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意味着我国特殊教育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展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充分重视残障儿童和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注重保护残障儿童的利益。(2)社会对残疾人尤其是残障儿童的承认、重视,有助于他们的发展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项事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

义,它将对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 (一)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

1.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1)不仅可以帮助障碍儿童克服和减轻由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想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支持性教育环境。(2)各个国家有关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法律条款均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作用,保障了特殊儿童及早接受教育的权利,引起社会各方面对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重视。(3)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重要,它将有助于为特殊需要儿童,尤其是障碍儿童的发展成长创造理想条件。(4)早期干预方案在学前机构和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把家庭感情氛围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成功的学习环境,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家长参与的有利环境日益长进。

2.各国保证早期干预实施的共同措施:(1)注重从法律上保证对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2)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3)围绕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早期干预方案: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 ○早期干预的途径:(1)在早期干预中心或活动中让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教益。(2)鼓励和帮助家长通过自然的血缘关系与孩子互相影响,解决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同时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在早期干预计划中的角色:观察者、学习者、教师、治疗者和计划制定者等

(二)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1.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概念:(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一场迅速发展的运动——回归主流。(2)回归主流运动集中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3)回归主流运动提倡给特殊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条件,有利于他们与正常儿童交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顺

利进入正常社会生活作准备。 ○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1)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相同的学校或机构接受教育,所有儿童都有机会认识其生活的相同世界。(2)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不只是在相同的空间接受教育,而且由教育者安排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交往活动,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互了解、尊重,相互邀请参与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3)教学的回归主流。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互交往,并在特教教师指导下接受个别化教育,在学习社会活动及物理空间上都相互统一,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主流。

○回归主流教育模式的类型:(1)资源教室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流行于美国与加拿大。将特殊儿童安置于正常的教育机构,一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里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道学习。(2)教育配对模式:这种模式以丹麦为代表。在教育机构中,一个普通班与一个特殊班相配对,普通班与特殊班教师共同负责两个班教育,安排两班儿童共同学习或单独学习。(3)咨询教师模式:这种模式实行于挪威。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增设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教人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有关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训练,确保特殊儿童能适应正常教育环境。(4)混合服务模式:东欧国家在教育机构间进行再协调,向普通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协助。 2.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的概念: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服务。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过去的“特殊教育”是为3-5%的残疾儿童提供的教育,而现今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提供帮助的教育,在教育发达国家已经有20%的儿童属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

○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的基本特征:(1)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们有何种残疾,也无论他们的残疾程度如何,都必须在正常班级里接受所有的教育;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2)全纳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组成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工作小

组成员包括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家长等。(3)全纳性教育的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活动,而不会被孤立。

○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的模式: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有关学者提出进一步实现全纳性教育的设想,将全纳性教育理论转化为三个层次的发展模式:(1)全纳性教育体系:以乡或区为单位构建全民教育网络。(2)全纳性学校:以学校为中心建立社区全民教育站点,接纳和教育各种各样的儿童。(3)全纳性课堂:根据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

(三)整合教育的趋向 ○整合课程观念: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1)经验的整合。(2)社会的整合。(3)知识的整合。(4)课程的整合 ○整合的课程的基本特征:(1)考虑反映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2)具有中心经验,并从中心经验出发整合相关的知识。(3)让儿童围绕中心经验发展和使用知识。(4)在整合的活动中让儿童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5)儿童参与课程设计过程,使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形成学习的关注点,成为课程设计的积极组成部分。

○从特殊儿童教育的整合教育趋向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1)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范围内的有关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步入了整合观的阶段。这一变革趋势恰恰契合了新型人才观对儿童教育呼唤,因此,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换言之,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需要,而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已脱颖而出。(2)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A.经验的整合。人对自己及世界的概念的认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并且经过反省而得到经验的扩展,进一步将新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所以人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整合,有意义的学习也要求落实到情境之中。B.社会的整合。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把共同的经验提供给各种不同背景和不同特点的儿童,形成通识

的教育。这就要求课程不仅与个人经验相联系,而且与社会的社区实际相联系。只有整合的教育才能给儿童创造这样的学习过程。C.知识的整合。整合本身是知识的组织和使用的一种方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会用某一学科的部分知识去解决问题,我们常常用整合的方式进行思考处理。因此,整合的知识有利于儿童学习掌握真正的能力。D.课程的整合。整合的课程应当有几个基本的特征:(前面已述)(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教育课程改革也涉及了特殊教育,导致了已经或者尚未处于一体化状态的特殊教育机构的课程改革。A.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方式,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B.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C.这个反映在特殊教育课程方面的整合教育趋势,与提倡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重视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观念相一致,形成了当前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三个趋向。 第二章 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概述

1. 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由于儿童的视觉障碍,视觉刺激不足,会造成身体运动上的一些特殊动作或行为习惯,儿童往往用这种方式来寻求增加信息的输入量。(2)由于视觉障碍,他们视觉经验缺乏,从而缺乏进一步建立视觉记忆的基础,这样就会影响儿童以后的智力发展以及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能力。(3)通过对视觉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比较发现,视力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一定差异。(4)多数视觉障碍儿童还可能伴有其他生理缺陷。

2.视觉障碍的概念:我国在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视觉障碍确定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盲与低视力的含义:国际上一般将视觉障碍分为盲与低视力。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0.3之间时,为低视力。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下到无光感时,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即为盲。 ○盲与低视力的分类: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五类残疾

人标准中,把视觉障碍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类:(1)盲又分为一级盲和二级盲:一级盲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二级盲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2)低视力也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类:一级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高于0.05,而低于0.1;二级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高于0.1,而低于0.3。 3.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1)遗传与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药物感染等。(2)疾病因素:白内障、沙眼、角膜炎、视网膜脱离。(3)意外事故:眼外伤是造成视觉障碍,特别是儿童视觉障碍较为常见的因素。

(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1.感知觉(1)当视觉障碍儿童的受到限制以后,就会更多地依赖和使用听觉。他们的听觉注意力更为集中,对声音的分析更为细致,听觉记忆往往更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偿视觉缺陷的作用。(2)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长期的触摸实践可帮助他们感知除了物体颜色、亮度以外的一切健全人用眼来感知的事物。 2.注意力和兴趣特点:(1)儿童视觉功能降低后,就会更多地依赖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特别是依赖听觉。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就得到很大的锻炼。(2)在兴趣方面,由于受视觉障碍的影响,他们获得的外界感性经验比较缺乏,表现出兴趣不广泛的特点,缺乏像健全儿童那样爱提问题、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等特性,特别是在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兴趣更少。同时,他们又对听觉和触觉方面的刺激有较强烈的兴趣。 3.记忆和想像:(1)视觉障碍儿童由于缺乏充分的视觉刺激,所形成的记忆表象是不完整的。(2)由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想象缺乏视觉经验作基础,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没有根据的胡乱推测。但他们的听觉想象要好得多,能够对声音进行较为精细的分辨,从而体会和想象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语言和思维:(1)视觉障碍儿童语言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于正常儿童。由于看不清别人的口型,在模仿和学习语言时,有时出现发音不准、口吃、颤音等现象,有时还会有一些多余动作。(2)视觉障碍给儿童带来的感性经验缺乏及语意不符现象,还会影响他们的思维。由于缺乏形象思维,视觉障碍儿童

很难把握住一类事物的共性,只凭对事物零碎印象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是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水平与健全的儿童差别不大。

5.个性特点:视觉障碍会给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良多不良影响,容易造成儿童性格怪僻和自卑心理。常见性格问题有:(1)自私,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帮助和关心别人。(2)依赖,一些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受到过多的照顾,形成依赖心理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性格。(3)从情绪上看,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而大闹一场。(4)很多儿童自卑心理重,好嫉妒、心胸狭窄。

6.动作行为特点:视觉障碍会对儿童的动作行为造成影响。(1)他们动作不如正常儿童敏捷,行动缓慢且手脚笨拙。(2)常常表现不出正常的动作表达技巧,步调与姿势不协调。 (三)视觉障碍儿童的鉴别

1.辨别儿童是否存在视觉障碍的方法:主要通过视力检查来进行,其中包括视力敏度的检查和视野的检查。(1)标准化的视力敏度检查:可以由医院来进行。医院里大都采用万国视力检查表(C图形)、史乃仑视力检查表(E图形)来检查儿童的视力。当视力在0.3以下时,就可称为视觉障碍儿童。(2)视野检查:主要检测视力的范围,即视线保持平直方向且静止不动时,人所能观察到的视力范围。可由教师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对比检查、卡片检查。

2.对幼儿进行视力检测的方法:(1)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只能用粗略估计来发现问题,主要观察婴儿是否能注视运动着的物体等等。(2)对2岁半以下的儿童,可以使用视运动带来测试,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方法。(3)2岁半以上的儿童,可以通过儿童图形视力表、手形视力表以及学龄前儿童图形视力表等进行检查。

(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1.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总体要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补偿缺陷和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3)自然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6)持久性原则。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早期干预的主要措施):(1)感知机能训练:由于缺乏视觉提供的信息,视障儿童不能很好

地去模仿他人的行为,而感觉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要通过感知机能训练来为视障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A.残余视力的利用和保护B.听觉训练(辨声游戏、指令性游戏、省略词语、听觉选择的练习)。(2)运动能力训练:视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各部位机能也逐渐得到发展。但由于缺少视觉刺激,他们不能很好地模仿各种动作,因而要特别训练儿童的各种运动能力。视障儿童最初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进行以下训练,才能逐渐发展自我控制能力。A.头、颈部练习B.翻身练习C.坐的练习D.爬行练习E.站和蹲的练习F.走的练习G.定向走训练H.手的训练。(3)认知训练:认知能力是视障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家长要鼓励他们探索周围世界,获取广泛的信息,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认知能力的训练可以从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做起。(4)语言训练:对于视觉障碍儿童来说,听觉在他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知识及思想都是通过各种声音,特别是有声语言来获得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的。A.经常与孩子说话B.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C.教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5)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目的都是使视觉障碍儿童能够顺利进入正常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因而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A.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B.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C.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6)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生活技能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实现独立生活的基础。不少视觉障碍儿童由于视觉缺陷,难以清晰地感知生活技能,生活常识贫乏,生活技能较差,因此,要重视对他们进行生活技能的前期培养。A.饮食B.穿衣、脱衣C.上厕所D.个人卫生

○培养孩子大小便习惯要做哪些工作:(1)让儿童明白要大小便就得上厕所,所以要使儿童上厕所时感到舒适、安全,并能在那里呆上一定的时间。(2)一些视觉障碍儿童需要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学会控制大小便。(3)学习自己脱、提裤子。(4)便后要求孩子自己擦大便,教他把手纸叠好,从前向后擦,反复几次直至干净。(5)教孩子站在马桶或蹲坑边试着用水冲洗,最后要求孩子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1)综合多种感官法(2)表象指导法(3)愉快学习法(4)试误法(5)及时反馈法(6)

实践法

二、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前听觉发展障碍概述

1.听觉障碍的定义:也称聋、重听、听力损伤,主要是指从轻度到深度的各种听力残疾,分为聋和重听两类。我国1987年进行残疾人抽样调查时,统一称作“听力残疾”,并将之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 2.听觉障碍的分类:(1)持生理学观点的人强调听力损失的可测程度,听力受损达到无法听见某一强度或强度更高的声音称为聋,其他听力受损则为重听。常用来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根据我国通行的判断标准,听觉障碍可分为由轻到重四种情况:A.二级重听:指人对日常语言有听觉困难,与别人交谈时感到模糊不清。B.一级重听:是对较大的谈话声音、汽车声感觉模糊。C.二级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D.一级聋:患者通常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依靠助听器辅助,才能感受声音的震动力。(2)持教育观点的人往往关注听觉障碍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产生影响的程度,关心听力损失发生的年龄。经常使用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的概念。前者指儿童出生后到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即在儿童学会说话之前就出现的耳聋;后者是儿童在4岁后发生的听觉障碍,即在自然学会说话之后出现的耳聋。 ○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0-130分贝之间,正常人在零分贝时就能听见。 3.听觉障碍的原因:(1)遗传因素:是听觉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载有听觉遗传信息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传给后代,造成先天性耳聋。(2)后天因素:A.怀孕时的有害因素B.围产期有害因素C.后天疾患。

(二)听觉障碍的鉴别 比较科学的听觉鉴别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纯音测听法:就是测量一个人对各种不同声音频率的听阈的方法。听阈是指能使人产生听觉的最低限度的声音强度,音强用分贝表示,测量时播放音强为0-110分贝,频率为125-8000赫兹的各种纯音。 2.言语测听法:专门用来测验一个人对言语的察觉和理解情况。测查中要求确定测查对象能够理解言语的最低分贝级,即所谓

言语接受阈,测验对象能够理解半数单词的分贝级。此法常用来估计言语接受阈的级别。

3.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的测验方法:(1)反射测听法:引导性反应是其最佳手段,适合测验6-12个月婴儿(2)受激反应测听法:用来测量无法主动做出反应的幼儿的听力,一般在儿童沉睡时使用。(3)游戏测听法:是3-5岁的幼儿最适宜的测试手段。(4)一些有儿童特点的仪器测试法。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1.言语与语言发展:(1)在听力受损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是他们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最近研究发现,听力受损达25分贝,就可对正在学习语言的幼儿产生不利影响。(2)听觉障碍儿童的说话声音容易有异常现象。他们的语音知觉差,对他人的话与周围的噪音无动于衷,学习语言的兴趣不浓。 2.认知与思维:(1)无法感知视觉以外的东西,无法了解声音的强弱所代表的事物变化。(2)不善于感知事物的本质,不善于把握事物的统一关系。(3)不能保持知觉与语言的统一。(4)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 3.社会化发展:(1)听障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有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2)听障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使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交流系统。 ○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1)发声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2)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3)无法听到成人的言语示范。

(四)听觉障碍儿童实施早期干预 1.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观念:(1)回归主流观念:使听障儿童特别是轻度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是最佳矫治方式。采取“聋儿对口活动”的方式,建立回归主流的教育体制。(2)整合教育观念:认为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整合的动态过程,他们的语言发展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融合、互为基础的渐进过程。因此,对他们所进行的训练不是纯口语的训练,而是综合提高其发展水平的训练。 2.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1)尽早发现听障问题。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可以利用其他感官,对声音做出与正常儿童同样的反应,因此家长和教师较难发现他们的问题。(2)尽早佩戴助听器。可以有效地利用残余听力,是聋儿学习语言的物质

基础。在国外最早为出生后40天的幼儿选配助听器,家长和教师要为聋儿尽早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3)进行师资培训。幼儿园教师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如果要给听觉障碍儿童适当的帮助,就应该有听觉、学前教育方面的培训,如果普通教师掌握一点手语,将大大有利于与听障儿童的沟通。

○尽早发现儿童听力异常(注意的问题)(1)儿童耳朵有无生理问题。(2)儿童的发音是否清楚,特别是有无漏掉辅音的情况。(3)儿童发出的声音是否很单调。(4)儿童在听录音机或看录像时是否需要比别的儿童更大的音量。(5)儿童是否做出明显的努力,把头抬起来或转向说话者,以便能够听清楚。(6)儿童是否频繁地请求教师重复刚刚说过的内容。(7)别人用正常声音说话时,儿童是否毫无反应或漫不经心。(8)儿童是否不愿意参与一些语言游戏活动。(9)儿童是否常常比手画脚,用动作来帮助表达意思。(10)儿童是否答非所问。 3.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1)听觉训练。要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高强度听力训练,促进其残余听力的使用。(2)发音练习。有证据表明,言语分辨训练应与发音训练同步进行,同时接受两方面训练的儿童比只接受一方面训练的儿童进步更为明显。发音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呼吸练习与嗓音练习等(3)语言理解与掌握。要给予聋儿大量语言刺激,激发聋儿学习会话的动机,理解、掌握词汇,建立词汇库。(4)语言能力评估。可使用一些量表进行。 4.训练方式方法。(1)听障儿童在集体中不易听清和理解教师的指令,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合作的教学模式。使用该模式要保证同龄儿童在空间上的接近,人数不宜过多,有时是一对一的游戏。(2)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采用全面交流法,要求在听和说之外,将手势语作为语言沟通的辅助方法,同时包括表情、姿势、动作、绘画、写字等多种沟通方式,让听觉障碍儿童可以多感觉、多渠道地接收信息。

5.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教育内容来讲,教育方案从一开始就强调认识能力和文化知识的训练,就特别重视数学,将其放在与语言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教育难度来说,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好准备。教师要对听障儿童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保

证。

6.家庭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父母在早期干预中的角色):(1)父母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不过分依赖治疗,不徒劳地寻找一些所谓的“秘方“,而是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最大可能给他们以帮助,聋儿家长之间要多联系、多交流,这样稳定孩子的情绪,改进对孩子的教育。(2)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要做出正确决定认真考虑,是让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还是进入早期聋儿康复机构,朝哪一个方向发展等等。(3)父母除配合教师训练孩子外,还要制定一个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计划。(4)整个家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积极与聋儿交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5)祖父母也是重要的成员,但要注意祖父母往往在教育技能和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需要父母多与他们沟通,在教育态度和方法上保持一致。 三、学前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 (一)病弱儿童概述

1.病弱儿童的概念: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有时也称健康障碍儿童。 2.病弱儿童的类型:按照病源学的分类,病弱儿童常指患有以下疾病的的儿童:(1)心血管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内分泌系统疾病(4)肾脏疾病(5)血液疾病(6)神经障碍疾病。

3.病弱儿童的诊断(幼儿教师如何观察与发现):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儿童的异常,以便及时反馈给家长或医生,尽早诊治。如果儿童有下列异常情况应该引起注意:(1)面色过于苍白。(2)全身显得相当柔弱。(3)动作笨拙,经常有摔跤现象,肢体活动的协调性极差。(4)关节、肌肉僵硬,四肢无法伸直。(5)嘴唇和指甲呈青紫色。(6)吃饭时盗虚汗、面色苍白或饭后经常呕吐。(7)经常发烧不退。(8)容易出血或发炎。(9)四肢或身体出现血斑。 4.身体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1)病弱儿童除了因身体疾病造成的体能不足以外,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其认知发展也与正常儿童无大的差异。(2)由于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因治疗所花的的时间或体力不支而耽误学习。(3)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这些可能会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也会使得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贫乏。(4)疾病的问题会

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情绪。(5)疾病对儿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儿童的个性发展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分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也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

(二)脑瘫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1.脑瘫儿童的概念:脑瘫,全称脑性瘫痪或脑性麻痹,是一种大脑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而到致的神经症候。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多发生在儿童出生时,但也可能由于出生后脑伤或传染病所致。 2.脑瘫的类型:(1)按照该病所影响的肢体范围,可以分为单肢麻痹、单侧麻痹(偏瘫)、截瘫、三肢麻痹、四肢麻痹。(2)按运动特性,可以分为痉挛型、震动型、共济失调型、无力型、混合型(最严重)。

3.脑瘫儿童训练的内容(脑瘫儿童的康复教育):(1)运动能力的训练。主要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方面进行。(2)生活能力的训练。(3)认知能力的训练。在学前期主要是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事物,获得基本概念,形成初步的辨别、匹配、比较、分类、归类等简单逻辑思维能力。(4)语言能力的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言模仿训练、语言表达训练。(5)特殊设施设备。如果为他们准备一些特殊的器具,将有利于其学习和活动。如执笔器、翻书装置、固定书和纸张的装置等。(6)脑瘫儿童的护理。脑瘫儿童极易摔跤,碰伤。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其安全。A.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B.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关注脑瘫儿童。C.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靠近脑瘫孩子,以避免别的孩子对他的冲撞。 (三)癫痫症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1.癫痫儿童的概念:癫痫症是由于脑伤造成的。表现为痉挛和抽搐的发作。从医学上讲,癫痫的问题主要源于大脑对神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多电流无法做出有效的控制。 2.癫痫症儿童的发病特征:(1)大发作时:儿童会突然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发生抽搐,身体和头部会变得僵直;接着会出现四肢不自主地剧烈收缩和颤动,并伴随有呼吸困难,面唇发青,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甚至全身出汗等症状;发作过后,儿童记不清所发生的一切,浑身感到疲倦,想要睡觉。发病时间从一分钟到二十分钟不等。(2)小发作时:儿童会脸色苍白,两眼发呆,眼皮震颤;有暂时无法进行手头的活动或从事活动

沟通的主要内容有:(1)该儿童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2)该儿童在哪些方面的发展有突出的问题,在接受治疗后的变化,有什么进步或者新出现的什么问题。(3)教师及同伴过去和现在对该儿童的评价。

4.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具体体现在(1)游戏伙伴关系可以是教师与一个特殊儿童之间,也可以是教师与一组特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2)创设一处游戏的气氛,对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家长的态度进行初步观察,并要求其父母积极配合,随时反映治疗期间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3)接纳特殊儿童,简单说明你想和他在一起玩,并且可以玩很长时间,一定要强调想和他玩具,而并不是想帮助他。对儿童的态度既不淡漠也不过于亲密。

5.游戏治疗室的结构。(1)游戏治疗室的环境:空间不必太大,一般6㎡左右即可,室内放一两张桌子、椅子,供儿童玩耍、绘画时用;室内应陈列玩具柜、玩具箱或平台。室内布置必须让儿童有自由的感觉,不能让他们有所顾虑。(2)游戏治疗室的玩具:A.应同时设置非结构式与结构式的玩具。非结构式玩具包括沙、水、纸、油泥、绘画颜料及笔。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和发泄压抑和不满的情绪;结构式玩具包括四种类型:可以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方式表达敌意和攻击的;可以戏剧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情绪的;通过非个体的人、物来表达其情绪和态度的;可以协助孩子表达真实和想象的恐惧情绪的。B.治疗室玩具的结构要简单、牢固耐用、易于操作,小家具要坚实、能搬动,而敲打,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娃娃的衣服要能穿能脱。C.治疗者要经常检查游戏材料,每次玩完后,尽量能保持其原状,以便下次接着玩。(3)游戏治疗时间的确定:要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表,一般每周一到两次,每次一到一个半小时,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刚开始可稍缩短,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逐渐延长时间;时间一旦确定,就必须固定下来并严格遵守,不能随变更改或取消;在治疗时要让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充分表现自我,不能因催促或时间不够使儿童产生焦虑。 6.游戏治疗者的角色:(沟通者、旁观者、观察者)(1)让儿童感觉到是一个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人,是可以和他们沟通的人,而不是指挥者、评估者、引导者。(2)让儿童感觉到与治疗者在一起是放松的、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探索、创造或闲逛。治疗者坐在治疗室的同一个位置,不去打扰他们。(3)当

需要的时候告诉儿童一定的要求。(4)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用眼睛去倾听;说话的声音与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相匹配;接纳儿童所有的感觉,而不加以任何评论。(5)凡是儿童自己的能做的事情,绝不包办代替,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主宰。 (二)治疗期――游戏治疗的具体实施阶段 1.设计适合该儿童需要的治疗方案及目标:(1)阶段目标:是通往终极目标的桥梁,一般是与治疗中的行为有关,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2)终极目标:是指游戏治疗完成后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判断是否终止治疗的依据和标准。 2.实施治疗方案(治疗阶段的主要工作):(1)带儿童进游戏治疗室:治疗者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儿童由被动地、被迫地来治疗变成主动地、自愿地来参与治疗。对于第一次不愿来的儿童,可由家长陪伴一起来,逐渐分离以使儿童对治疗者产生信任感。(2)给儿童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治疗者告诉儿童可以随便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让儿童有真正被许可的感觉,认为治疗室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愿意到游戏治疗室来玩耍。(3)观察记录儿童在游戏治疗室中的表现:耐心、仔细地观察儿童游戏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不做任何肯定和否定评价。让儿童尽情、充分地宣泄内心的体验,暴露心中存在的问题。(4)即时反馈儿童的言行:要及时理解并反馈儿童的言行。要对儿童说过的语言或做过的动作给予适时的重复或解释。治疗者要注意儿童表达的感情,在理解、接受、许可的前提下,反馈他表达的感情,使儿童认清自己,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5)及时与家长,教师沟通,获取相关信息:游戏治疗是否成功,家长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治疗者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儿童治疗期间在家里的情况,并在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6)游戏治疗中的限制。在游戏治疗过程中,限制是必不可少的。限制能提供在一种安全环境中的自由界限,没有限制就无所谓治疗。 ○带孩子进游戏室的合适做法:(1)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游戏治疗室,绝对不能让他感觉到有丝毫的强迫和不愿意。(2)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游戏。 ○家长在游戏治疗中的作用:(1)家长是游戏治疗的支持者,他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进程;家长是游戏治疗的参与者,家长对游戏治疗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2)如果家长是游戏治疗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那就会促进治疗的进程,相反,如

果家长对治疗不闻不问,甚至因一些外在原因,自行停止治疗,就会使治疗半途而废,达不到目的。

○比克勒提出的游戏治疗中的限制:他在 “限制是治疗”一文中提出了发展和强迫限制是改变治疗程序的初级工具,建议治疗者设置的限制应是舒适的,应包括以下几点:(1)不允许儿童破坏房间里的任何财产或设备(游戏设备除外)(2)不允许儿童用身体攻击治疗者。(3)不允许儿童在见面时间以外停留过长的时间(4)不允许儿童从游戏室带走玩具(5)不允许儿童向窗户外扔玩具或其他东西。 ○吉勒特的游戏治疗中限制的观点:正确地实施限制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意识,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限制也表现出治疗者对儿童保留明确的态度。

○蓝德瑞史对游戏治疗中限制的过程的描述: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的过程,而不是限制本身。他采用ACT将设立限制的过程整理为:(1)A(Acknowledge)即承认。我想了解孩子的感受、渴望、需要和行为。(2)C(Communicte)即沟通。针对破坏限制的行为时行沟通。(3)T(Target)即目的。指出其他可以被接受的行为选择。 (三)追踪期――游戏治疗的效果评估 1.综合评价:(1)幼教机构中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评价:教师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知情者,对儿童在集体生活中的言行及表现最有发言权。治疗者要定期与教师取得联系,听取他们对该儿童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再针对该 儿童以前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考察治疗前后的变化。(2)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家长的评价:家长是儿童家庭生活的陪伴者,能提供许多关于儿童生活细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许最能反应儿童的变化。因此,治疗者要定期以家访、书面交流、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家的情况。(3)实地观察——治疗者的评价:治疗者要深入儿童的生活环境,实地考察儿童的言行,以保证对儿童形成一个全面的考察和评判。 2.量表评估:(1)量表的评估:治疗结束之前,再次通过相同的量表填写,来考察儿童接受治疗以后,各方对该儿童的客观评判。对治疗前后的量表进行分析,比较儿童外显行为上的变化,来评估游戏治疗的效果。(2)专业机构的评估:为了避免心理治疗中的“安慰效应”,确保治疗结果的效度,参加治疗的儿童还应接受专业机构的评估。

由于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家长及治疗者进行综合评价;再通过量表评估;为保证效果的有效性,应该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 三、游戏治疗技术运用的个案举例——游戏治疗技术在治疗孤独症儿童中的实际应用

(一)收集个案资料:寻找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治疗中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同时开始建立治疗者与儿童的关系。

(二)鉴别诊断个案问题的性质:综合多方面检查结果,确定儿童的问题,为游戏治疗的方案建立提供直接的信息。

(三)制定游戏治疗目标:治疗者与儿童合作开始治疗,经过若干次游戏治疗活动对儿童的帮助开始产生效果。

(四)追踪与评估:使用针对个案儿童适用的方式进行评估,发现游戏治疗之后儿童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

第八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语言矫治 一、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价值 (一)语言矫治的概念:

1.语言矫治的含义:语言矫治是针对儿童语言障碍而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

2.语言矫治的目标:沃拉奇和米勒提出:(1)帮助语言障碍儿童养成语言的自我学习的习惯(2)让儿童对自己的语言有一定的敏感性,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与取向(3)协助儿童较顺利地转换到流畅表达的方式(4)帮助儿童建立语言学习的目标。

3.语言矫治的基本观念:(1)语言矫治是不断进行的、活生生的过程,参与者要共同投入,发展话题。(2)语言矫治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需用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儿童学习,更需要让儿童在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里尝试运用新的语言模式(3)语言矫治不应只是在教室里或在治疗室里进行,各种各样的地方都能随机开展矫治活动(4)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在儿童的语言矫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的参与尤其重要。(5)语言矫治工作是全面的、整合的学习活动过程,需要考虑语言内容、形式并运用几方面的结合(6)语言矫治要因人而异,应当配合每一个具体对象而制定个别计划 (二)语言矫治的价值

1.语言障碍儿童的特点: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是一个异质性很

高的群体。除语言异常外,还表现出一些衍生障碍:包括心理疾病;容易产生敌意、犯罪感、自我贬值、焦虑等不良情绪,缺乏交往的主动性,成为班级中的“孤星”;会与班级内其他语言障碍儿童存在一种认同石器民,结成较为固定的同伴关系。

2.语言障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语言障碍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不仅影响语言发展,语言上的问题还可能给儿童带来各种心理障碍;语言发展出现异常,儿童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相应迟缓:(1)认知。儿童不能以正常方式运用语言,首先会影响其思维发展,影响一切活动的认知过程。(2)社会化。语言障碍防碍彼此沟通,必然导致儿童交往偏离及社会适应不良。(3)情绪情感。语言障碍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调查,在语言交际上存在困难的儿童,患上精神方面疾病及行为紊乱症的可能性比较正常儿童高三倍。

3.语言发展关键期与语言矫治(学前期语言适当的重要意义):(1)学前阶段是儿童学习和获得语言的关键期,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必须要抓住个发展的关键期,否则会影响矫治效果,并对他们的语言产生终身影响。(2)学前儿童年龄小,可塑性强,由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语言障碍经过适当的矫治,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工作过程 (一)语言矫治工作的前期准备

1.目的: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确定儿童交流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分析障碍原因,提出语言矫治的方向性建议。 2.儿童语言的观察与评估方法:(1)分析自然言语,即分析儿童在自然情景中的言语状况。(2)利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查。如让儿童说出图片内容,重复一些词汇,复述一些无意义的字串等。优缺点:自然言语分析比较、可靠,但分析的内容比较狭窄,主体集中在语言的表达、词汇及语法发展上;量表的测查可获得对儿童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儿童容易发生测试情景焦虑,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

3.观察评估儿童语言问题的步骤:(1)收集儿童的有关原始资料,(2)系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2)利用测查工具对儿童进行测查。常用的有PPVT词汇测试、伊利诺心理语言能力测试。(4)撰写观察结果和语言矫治建议。 (二)语言矫治工作的指导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k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