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2-02 05: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小组

2011年1月

目录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10)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10) 1、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更加扎实(10) 2、城市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11) 3、创新成果大量涌现(11)

4、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12) 5、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成效显著(12) 6、国内外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13) 7、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13) 8、知识产权管理迈上新台阶(14)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14)

1、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 (15)

2、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水平不够高,企业创新欲望 不够强烈(15)

3、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产学研合作效果 不够突出(16)

4、创新资源科学配置机制不够健全,各类创新资源的 利用效率不够高(16)

5、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外 为我用”的技术引进开发机制亟待建立(17)

6、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强,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有待 提升(17)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18)

(一)国际发展趋势(18)

1、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18) 2、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18) 3、科技全球化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方式(19) 4、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手段(19) (二)国内发展趋势(19)

1、“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时期的中心任务(19) 2、科技创新成为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 (20)

3可持续发展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根本战略(20) 4自主创新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20) (三)我市面临挑战(21)

1、“转方式、调结构”的挑战(21) 2、低碳经济转型的挑战(21) 3、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21) 4、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的挑战(21) 5、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挑战(22)

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目标愿景(22) (一)指导思想(22) (二)总体思路(23) (三)发展原则(23) 1、高点定位原则(23) 2、引领支撑原则(23) 3、重点突破原则(24) 4、对接国家原则(24) 5、系统集成原则(24) 6、可实施性原则(24) (四)发展愿景(24) 1、创新青岛(25)

2、高端青岛(27) 3、蓝色青岛(29) 4、智能青岛(31) 5、生态青岛(33) 6、安全青岛(35) (五)发展目标(37) ——基础设施条件(37) ——科技创新投入(37) ——科技成果产出(38) ——高新技术产业(38) 四、空间布局(39) (一)功能区划布局(39)

(二)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布局(41) (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布局(41)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42) 五、“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44)

(一)加快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 推进“创新青岛”建设(44) 1、引进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44)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7) 3、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48) 4、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建设(48) 5、加快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49) 6、加强新兴产业领域应用基础研究(50) 7、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工作(51)

(二)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构筑高端产业体系,加快 推进“高端青岛”建设(51)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2) 2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52)

3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52) 4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与转化(53)

(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蓝色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 “蓝色青岛”建设(53)

1、加强海洋应用基础科学研究(54) 2、超前部署海洋前沿技术(55)

3、加快海洋产业技术示范试验基地建设(56) 4、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57) 5、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57) 6、推进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园建设(58)

(四)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市智能管理水平,加快 推进“智能青岛”建设(58)

1、支撑推进城市高速通信网络建设(58)

2、支撑推进城市数据库和实时处理系统建设(59) 3、支撑推进城市智能化应用与服务(59) 4、组织开展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与示范(60)

(五)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城市 生态的良性发展,加快推进“生态青岛”建设(61) 1、加强低碳循环技术研发与示范(61) 2、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示范(61)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62) 4、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研发与示范(63)

(六)强化民生科技支撑,保障社会安全和谐发展,加快推进 “安全青岛”建设(64)

1、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监控和防范技术研发(64) 2、加强生产安全预警、监测和应急保障技术研发(65) 3、加强食品安全溯源、检测及预警处置技术研发(66) 4、加强健康安全检测、预警与疾病防治技术开发(67) (七)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加速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68)

1、实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工程(68) 2、实施现代种业工程(69) 3、实施农村民生科技工程(70) 4、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70) 六、实施科技发展重大专项(71) (一)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专项(71) (二)先进装备制造专项(73) (三)新材料专项(75) (四)光电子专项(76) (五)新能源专项(78)

(六)海洋先进材料与装备制造专项(79) (七)生物医药与制品专项(80)

(八)高端通用芯片及重点行业应用基础软件专项(81) (九)城市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服务专项(81) (十)交通智能化控制与装备专项(82) (十一)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专项(83) (十二)现代种业培育与产业化专项(84) 七、保障措施(85)

(一)着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85) (二)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85) (三)加快建设科技领域重点项目(85) (四)健全完善科技政策法规(86) (五)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87) (六)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规模(87) 八、组织实施(87)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87) (二)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88)

(三)建立规划执行中期评估与修订制度(88) (四)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监督与绩效考评(88)

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十二五”是我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充满机遇的五年。制定并实施《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智能化水平,大力度发展高端技术产业和海洋科技产业,高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跨越式提升、经济模式跨越式转型、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1、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更加扎实。截至“十一五”末,全市共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500家,比“十五”末增加73家。重点实验室158家,其中新增国家级5家、省部级19家、市级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其中新增国家级5家、省部级1家、市级24家;科技孵化器15家,其中新增国家级3家、市级8家;新增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3家。2009年,全社会研发(R&D)投入9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2010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987亿元、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97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63%、156%;研发活动人员达26万人年、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1547台(套),比2005年分别增长35%、120%。

2、城市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整建制落户我市,中科院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育成中心成立,中科院光电院青岛研发中心、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正式奠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中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工程腐蚀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建设;德国朗盛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科技

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一批区(市)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并运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对行业和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3、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的国家、地方、企业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达35万项,比“十五”同期增长45%,其中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4800余项,项目资金逾32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余项、经费273亿元,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65%、99%。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数字家庭流媒体终端、自升式钻井船、1000KV特高压导线、LED背光模组、智能交通等近百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共获国家科技奖31项、省科技奖308项,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5%、31%,其中“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4、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规划建设了软件与集成电路、新材料、光电子、高速列车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2010年实现产值逾6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11%;培育了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及软件、光电子器件及装备、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滚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75家,其中特锐德电器成为我国创业板首家批准上市企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01%,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00%、381个百分点。

5、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我市建成省级痛风病重点实验室、省内首家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库、首家省级角膜捐献接收机构。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常见毒物致病性和毒性数据库、常用农药快速检测毒理学质谱库,建成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平台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提高了我市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食品药品检验水平。开发应用可移式多普勒雷达、海水源热泵等50余项科技奥运创新成果,为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强警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市成为首批全国科技强警试点市和示范市,全市十二个区(市)全部跨入省级科技强警示范区(市)行列。科技应对浒苔效果突出,在浒苔监测预警、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墨、莱西等5市全部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市),带动了县域经

济快速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农村科技服务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6、国内外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我市与中科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科院在青研发机构由2家增至8家,新引进了中科院5个专业技术团队、100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我市企业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达81家,合作开发项目1100多项。国际科技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我市与法国布列斯特市签署了海洋科技中心合作协议,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驻我市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市半导体所与俄罗斯拉明斯克仪表设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市与境外科技合作项目达560项。

7、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自主创新确定为全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明确了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发布了《青岛市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青岛市科技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成立了青岛市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和市科技战略研究所,重组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整合了全市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建立了公益性、综合性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大型仪器、文献、专利和科学数据的共享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计划申报、科技查新、技术合同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新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和示范基地10家,全民科技素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我市入选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获“中国最具创新环境城市”第9名、“中国最具创新动力城市”第9名、“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第8名。

8、知识产权管理迈上新台阶。出台了《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专利保护地方法规,建立了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日益优化;建成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市专利申请430万件、授权2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1万件、授权2292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81%、145%、281%和278%;万人专利授

权量达278件,比“十五”末增长138%。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中央“转方式、调结构”和市委、市政府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的发展情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6%,低于全省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12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2009年仅增长05个百分点,而全省平均增长23个百分点。我市虽然培育出了数字家电、新型显示、高速列车等高端产业和一批领军企业,但大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仍然缺乏龙头企业和本地配套产业链,产业集聚程度低、辐射带动作用弱,未能形成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当前产业体系中,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软件和集成电路、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与上海、深圳、苏州、无锡、大连等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根源所在。

2、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水平不够高,企业创新欲望不够强烈。“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引进建设国家级大院大所取得了好的成效,但由于历史积淀少、基础薄,我市高端研发机构数量相比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差距较大,创新体系整体上还不够完善,人才、技术、设备、投资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还不够突出。同时,我市虽然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但总体来看,企业创新欲望还不够高,创新活力不足且发展不均衡。全市有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300余家,开展科技活动的仅有45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3%的大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企业研发总投入比重却高达62%。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81%,而且近年来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05-2008年分别为118%、112%、097%、086%)。

3、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产学研合作效果不够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针对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关于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意见》等。但与国家要求相比、与国

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部分国家优惠政策没有用足用好,缺乏市级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比如企业研发费用150%加计抵扣、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等落实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我市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出台科技进步条例,特别是针对创新型企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化基地建设、人才技术引进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大,创业投资、科技保险及科技银行等科技金融政策也不够完善。此外,产学研合作尚未完全破题,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一些短平快项目上,缺乏长远部署,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至今尚未建立。

4、创新资源科学配置机制不够健全,各类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够高。我市科技资源目前仍处于多部门分散管理状态,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科技资金分配、科技项目立项、科技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缺乏全市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企业为获得更多支持,同时向多个部门提出申请,造成了重复支持。此外,由于利益机制的制约,不同单位之间的科技协作意识较弱,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导致科研项目低层次竞争、重复引进、低水平建设,科技资源重复配置而不能合作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5、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外为我用”的技术引进开发机制亟待建立。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我市现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迫切需要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但一直以来,我市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功能完备的中试平台和产业放大渠道,无法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我市实现产业化,建设像工业技术研究院、国际科技合作园这样的先进技术承接转化平台迫在眉睫。同时,我市还缺乏高层次、系统性的技术引进开发机制,大部分的对接洽谈活动和技术引进工作都仅停留在部门组织层面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有较大的局限性。

6、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强,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依然较弱,不少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概念淡薄,只注重成果开发而忽略专利保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不足2%。此外,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知识产权尚

未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0年,我市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处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中下游位次,专利申请总量不及排名第一的深圳的1/4。市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的比例仅为2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8%。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国际发展趋势

1、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讲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是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的强制性需求,也是科技创新长期积累须突破发展方式束缚的内在要求。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集中各类创新资源加紧布局和推进重大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技术、生命健康、海洋与空间等战略领域发生革命性创新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2、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不断提高发展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不断从系统的内部凝生出对发展方式和产业模式的否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率先走出危机。

3、科技全球化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当今世界,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一方面,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合作日益全球化,另一方面,重要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日益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必将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从社会的管理模式到运行机制、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到生产方式、从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到消费结构、从不同群体的生活理念到行为方式,科技全球化的影响不容低估。

4、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源点,高端产业链和高端价值链都来源于高端技术和创新成果。在金融危机催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家战略以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以期在新一轮全球分工体

系中再次引领科技创新,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国内发展趋势

1、“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十五”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利用国外资金、国外品牌、国外市场引领拉动经济发展的外向型模式已难以为继,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选择,必须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由外向拉动转变为内生驱动,产业结构由低端跟随转变为高端引领。以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确保经济社会的优质、适速、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成为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转方式、调结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决定一个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催生高端技术和高端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任何时期,特别是在发展方式与发展要求严重脱节,产业结构与增长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只有抓住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抓住了科技创新,才是真正抓住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

3、可持续发展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根本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制造大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大规模消耗了各类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已无法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将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根本战略。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着力开发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4、自主创新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节能降耗、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技术创新。当前国际间围绕节能降耗竞争十分激烈,各国为培植优势、垄断市场,纷纷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壁垒和封锁,单纯依靠引进技术的路子将越走越窄,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坚决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我市面临挑战

1、“转方式、调结构”的挑战。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使我

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针对金融危机,中央作出的“转方式、调结构”重大战略部署,对国内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间竞争正在形成,我市面临着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区域竞争的双重压力。

2、低碳经济转型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开发低碳技术、突破新能源科技、升级能源产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布局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积极迎接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3、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发展理念和增长模式的渐变将带动我国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我市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资源缺乏、生态脆弱,要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

4、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的挑战。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海洋大国已成为我国走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作为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我市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地位和特点相比,仍有诸多需要加强和提高之处。

5、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挑战。目前,我市的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加快转型、由工业化城市向信息化城市全面升级、由以经济发展保障生活向以社会进步提升品质迅速演进的关键时期,城市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品质要求将不断丰富、调整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只有秉持高端创新、智能便捷、低碳循环、安全健康的城市新理念,才能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加快建设。

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目标愿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世界眼光,立足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打造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

战略部署,创新理念、更新思路、革新措施,高起点谋划和布局新时期科技创新任务,把加快科技进步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平台与基础,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使科技创新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开发海洋科技产业、提升城市智能水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

围绕“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明确“十二五”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工作为抓手,着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高端技术和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海洋科技产业,全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推进建设新一代城市信息网络和营运平台,加快提升城市智能水平;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全面促进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着力推进公共领域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人口健康与社会安全。到“十二五”末,各项科技重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重要指标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使青岛的创新活力更加充沛、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三)发展原则

1、高点定位原则。学习国际科技发展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高起点确定科技发展的愿景和目标,高标准规划科技发展的布局和任务,高效能推进规划任务的组织和实施。

2、引领支撑原则。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高端高新的关键力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的支撑力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3、重点突破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布局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技术,突出发展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4、对接国家原则。积极对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融入国家

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发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担国家计划,争取更多国家支持。

5、系统集成原则。统筹引导、整合资源、集成措施,推动从分散研发向联合攻关转变,从单一创新向系统创新转变,从单点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 6、可实施性原则。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基础条件,突出规划目标的可实现性、规划任务的可完成性、规划措施的可操作性,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使规划真正发挥对全市科技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四)发展愿景

立足青岛的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结合城市的前瞻布局和现实要求,围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对科技创新需求突出的高端产业、蓝色经济、智能服务、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等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为以“创新、高端、蓝色、智能、生态、安全”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型现代化城市。

1、创新青岛。突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平台、高效能的产业联盟、高素质的创新企业、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强劲、创新体制完备、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果涌现、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图1:创新青岛示意图

根据创新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创新青岛的战略任务为: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建设、创新环境建设。其中,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包括高端领军人才、专业研发团队;创新环境包括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人文氛围。明确了建设创新青岛的关键举措,并绘制创新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2:创新青岛发展路线图

2、高端青岛。瞄准产业高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建设产业基地、培育新兴产业等手段,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品牌城市。 图3:高端青岛示意图

根据高端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高端青岛的战略任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先进技术引进以及关键技术攻关。明确了建

设高端青岛的关键举措,并绘制高端青岛发展路线图。图4:高端青岛发展路线图

3、蓝色青岛。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加快海洋高新技术开发与转化,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改善,推动海洋科研优势尽快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 图5:蓝色青岛示意图

根据蓝色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蓝色青岛的战略任务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培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其中,海洋科技创新包括海洋基础科研、前沿技术、示范基地;海洋产业培育包括提升海洋一产、壮大海洋二产、突破海洋三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海洋资源深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整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明确了建设蓝色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蓝色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6:蓝色青岛发展路线图

4、智能青岛。面向生产生活,加强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运营平台建设,加快传感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推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城市管理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 图7:智能青岛示意图

根据智能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智能青岛的战略任务为:终端应用服务、运营平台开发、基础网络建设。其中,终端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家庭、制造业信息化和城市资源智能管控;运营平台包括IDC数据中心、网络支付平台和服务支撑平台;基础网络包括城市无线网、传感网、物联网和融合网。明确了建设智能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智能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8:智能青岛发展路线图

5、生态青岛。倡导生态理念,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低碳、经济循环、城市绿色,全面实现自然生态的保护、产业生态的均衡、城市生态的美化,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 图9:生态青岛示意图

根据生态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生态青岛的战略任务为:低碳产业、节能减

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其中,低碳产业包括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低碳化、碳排放检测;节能减排包括清洁生产、建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循环经济包括中水回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明确了建设生态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生态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10:生态青岛发展路线图

6、安全青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构建覆盖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健康、安全、和谐的宜居城市。 图11:安全青岛示意图

根据安全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安全青岛的战略任务为: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其中,社会安全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灾变预防与控制和社会治安管理;生产安全包括安全监控、生产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溯源、快速监测、质量控制和应急处置;健康安全包括疾病防治、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定点医疗服务。明确了建设安全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安全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12:安全青岛发展路线图 (五)发展目标

经过全市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城市创新体系基本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创新青岛”基本形成;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基本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端青岛”突出展现;海洋科技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洋科技成果大批涌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蓝色青岛”特色突出;信息网络基础平台更加完善,城市数据中心发挥重要作用,传感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青岛”基本实现;科技创新支撑实现产业低碳、经济循环、城市绿色、环境友好,“生态青岛”基本建成;科技支撑社会公共安全的能力大幅增强,城市各类安全管理系统更加科学有效,“安全青岛”成为品牌。 ——基础设施条件。到2015年,累计新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00家,

达到600家;新建各类重点实验室15家,达到173家;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达到71家;新建企业技术中心110家,达到300家;R&D全时人员数达48万人年,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5%。

——科技创新投入。到2015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2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3%;全社会R&D投入250亿元,占GDP比重达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2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23%。

——科技成果产出。到2015年,登记科研成果700项;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万件和1万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00件和100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45亿元;发表科技论文3万篇。 ——高新技术产业。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值达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3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指标单位属性2010年2015年1全社会研发投入亿元预期性967 (2009年)250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期性212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预期性081

(2009年)12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预期性55731000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预期性47506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家预期性2092447全社会研发活动人员总数人年预期性26000480008专利年授权量件预期性6796100009发明专利年授权量件预期性765100010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期性5060四、空间布局 (一)功能区划布局

根据我市“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和“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服务创新、服务产业、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突出中心城区特色,重点布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建设国家级科研机构、大企业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和都市科技工业园区。在崂山区突出科技城特色,重点布局高端研发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建设国家级高端研发机构、企业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在高新区和城阳区突出科技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特色,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高端研发机构,主要建设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在黄岛区突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特色,重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主要建设造船、石化、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在胶南、胶州、即墨、莱西、平度五市,重点布局建设特色科技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胶南市突出董家口港和大学城特色,重点建设临港工业园区技术研发体系;胶州市突出机械加工和物流园区特色,重点建设船舶配套、钢构架等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现代物流平台;即墨市鳌山园区突出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特色,重点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海洋科技产业基地;莱西、平度两市重点布局建设特色科技产业工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建设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

(二)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布局

知识创新体系。以研究型大学和部分科研机构、企业和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青岛高新区。

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主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服务,重点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青岛高新区和五市。

创新服务体系。以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区(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载体,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各特色工业园区。

(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布局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其中,软件与集成电路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崂山区软件园、市南区软件园和即墨市鳌山园区;新材料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城阳区青大工业园、崂山区中科青岛功能材料产业园和汉缆产业园;高速列车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和城阳区;数字化橡胶轮胎专用装备与高性能子午胎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四方区、崂山区、

黄岛区、胶州市和莱西市;新型显示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黄岛区海信工业园、崂山区光电产业园;数字家电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海尔数字家电产业园、黄岛区海信数字家电产业园;新型纺织机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胶南市;半导体照明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高新区;新能源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四方区、青岛高新区、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生物技术项目产业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崂山区、城阳区;海洋工程装备与仪器设备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黄岛区、崂山区;海水种苗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胶南市、即墨市。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及软件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光电子器件及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崂山区和市南区;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新型能源材料与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高新区和即墨市;智能控制与精密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高新区;水下智能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黄岛区和青岛高新区;高端通用芯片及行业基础软件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电力无线传输器件及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和青岛高新区。五、“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青岛”建设

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引进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团队,加快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工作。到“十二五”末,引进建设56个高端创新平台,构建5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引进50个创新人才团队。

1、引进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突出引进、整合共享”的原则,重点引进建设10个高层次国家属独立科研机构,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5个国家认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k2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