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成本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小徐提供,免费下载)

更新时间:2023-06-04 23: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成本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成本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C )。

A. 成本 B. 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 D. 经营费用

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B )。

A. 生产费用 B. 成本开支范围 C. 成本 D. 制造成本

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D )。

A.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 成本分期原则 C. 合法性原则 D. 重要性原则

4.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 C )。

A.产品生产成本 B.期间费用 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

5.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

A.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

A. 68% B. 69% C. 70% D. 71%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 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 )。

A. 在产品的数量 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 完工产品的数量 D. 废品的数量

8.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9.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 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 D )。

A. 综合结转法 B. 分项结转法 C. 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 平行结转法

1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B )。

A.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 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ABD)。

A.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 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ABCD )。

A.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 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 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3.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 BCD )

A. 制造费用 B. 财务费用 C. 管理费用 D. 营业费用 E. 辅助生产费用

4.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BE )。

A. 所有的费用均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B.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C. 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D. 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5.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CD)。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C. 各月末在产品变化较大

D.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E.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较大

6.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ABC)。

A. 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B.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 产品产量较大

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ABCE )。

A.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8、分步法适用于( ABD )。

A.大量生产 B.大批生产

C.成批生产 D.多步骤生产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 ABC )。

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

B.小批单步骤

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

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

E.大量大批的多步骤

10、品种法适用于( BD )。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三、判断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2.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3.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4.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5.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6.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7.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8.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9.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

(√)10.品种法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的。

四、思考题

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核算的一般程序:(1)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应否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符合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费用是否都记入本期,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数额。(2)将应计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费用之河,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哪几种分配方法?

答: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法;(5)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7)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4、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条件:(1)品种法。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或车间,如果生产规模较小,或者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例如砖瓦厂、造纸厂和中小型水泥厂等。(2)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3)分步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

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费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

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解答:分配率=10000/(600×8+800×4)=1.25

A产品原材料费用=600×8×1.25=6000(元)

B产品原材料费用=800×4×1.25=4000(元)

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产品的成本。

解答: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率=70%×50%=35%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70%+30%×50%=85%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35%+300×85%=36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加工费用的分配率=1350/(140+360)=2.7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

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

成本管理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C )。

A. 倒扣测算法 B. 比率测算法 C. 选择测算法 D. 直接测算法

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B )

A. 完全成本法 B. 变动成本法 C. 吸收成本法 D. 制造成本法

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D )

A. 制造费用 B. 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D. 变动成本

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D )

A. 销售单价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固定成本 D. 产销量

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 )

A. 单位售价 B. 总成本 C. 销售收入 D. 变动成本

6.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 A )件。

A. 30000 B. 20000 C. 12000 D. 7500

7.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的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称为( B )。

A. 成本预测 B. 成本决策 C. 成本分析 D. 成本计划

8.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A )。

A. 机会成本 B. 专属成本 C. 差量成本 D. 重置成本

9.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 C )。

A. 历史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沉没成本 D. 专属成本

10.在成本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决策方法是( A )。

A. 总额分析法 B. 差量损益分析法 C. 相关成本分析法 D. 成本无差别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模型确立的前提条件包括(ABCD)

A. 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B. 相关范围假定 C. 线性假定 D. 基本模型假定 E. 目标利润假定

2.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BCDE)。

A. 高低点法 B. 加权平均法 C. 移动平均法 D. 简单平均法 E. 指数平滑法

3.定量预测方法包括(ABD)。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函询调查法 D. 指数平滑法 E. 市场调查法

4.定性预测方法包括(CE)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函询调查法 D. 指数平滑法 E. 市场调查法

5.产品成本发展趋势预测主要包括(ABDE)。

A. 新产品投产前成本趋势预测 B.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趋势预测

6.在成本决策中应予以考虑的成本有( DE )。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制造费用 D. 机会成本 E. 重置成本

7.成本决策程序包括(ADE)。

A. 提出问题 B. 成本预测 C. 成本分析 D. 确定决策目标 E. 纳入计划

8.本利分析在成本预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 ABCDE )。

A.保利点的预测 B.保利点的预测

C.保利成本的预测 D.风险条件下的成本预测 E.保净利点的预测

9.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ACE)。

A. 所属概念多样化 B. 属于历史成本 C. 账簿中不反映 D. 凭证中反映 E. 决策中考虑

10.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有(BE)。

A. 机会成本 B. 沉没成本 C. 差量成本 D. 专属成本 E. 共同成本

三、判断题

(×)1.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2.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前提下,利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的目标成本,即产品生产目标成本。 (√)3.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

(×)4.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其成本较低。

(×)5.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越高,保本量越大。

(×)7.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8.在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提高贡献边际率水平较高产品的销售比重,可降低整个企业综合保本额。

(√)9.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关键是分解混合成本。

(×)10.企业在进行价格决策时应考虑历史成本而不是重置成本。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解答:目标成本=2000×3000×(1-10%)/(1+20%)=4500000(元)

2、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它条件不变。要求:预计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

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

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单价=210000÷14000=15(元)

固定成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销量=108000÷(15-6)=12000(单位)

保本额=12000×15=180000(元)

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

(1)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C产品应否停产?

(2)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15000元,C产品应否停产?

C产品贡献边际=200000-190000=10000

解答:(1)C产品贡献边际>0,∴ C产品不停产。

(2)C产品贡献边际<15000,∴ C产品停产,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4、某企业每年零用某零件3000件,一车间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发生的成本如下:变动生产成本20000元,固定生产成本7000元,追加工具一套,价值4000元。如果外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2000元。要求做出外购与自制的决策。

解答:外购成本=3000×8=24000(元)

自制成本=20000+4000+2000=26000(元) ∴ 应外购。

五、思考题

1、成本预测具有哪些特点?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成本预测具有特点有:

(1) 预测过程具有科学性;

(2) 预测结果具有近似性;

(3) 预测结果具有可修正性。

采用的方法有:定量预测法和定性预测法。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

答:可以运用到以下几下方面:

(1) 保本预测;

(2) 保利预测;

(3) 风险条件下的成本预测。

3、日常成本决策中应该考虑哪些相关成本?折旧费是相关成本还是无关成本?

答:日常成本决策中应该考虑的相关成本有:

(1) 差量成本;(2)机会成本;(3)专属成本;(4)重置成本。

折旧费是无关成本的共同成本,共同成本是指那些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由于这类成本注定要发生与特定的方案的选择无关。因此在决策中不予考虑,其中就包括折旧费。

4、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有何不同?

答:综合资本成本是指以单项方面的资本成本为基础,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占资本总额为权数而计算的加权平均值。边际资本是指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所不同的是边际资本反映的是新增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水平,而综合资本成本反映的是现有资本水平或某项目、某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水平。

成本管理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 )。

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一级与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2.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应根据产品的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数量乘( C )。

A.材料的计划消耗数量 B.材料的标准消耗数量

C.材料的计划单价 D.材料的采购数量

3.下列不属于成本报表的是( C )。

A.商品产品成本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现金流量表 D.制造费用明细表

4.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不需要反映的指标是( D )。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C.本月实际单位成本 D.本月实际总成本

5.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B )。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总预算 D. 期间费用预算

6.下列不属于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是( B )。

A.对比分析法 B.产量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7. 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D )。

A. 沉没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相关成本 D. 责任成本

8.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 )。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9.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 B )。

A.由国家统一规定 B.由企业自行确定 C.由企业主管部门同一规定 D.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

10.为了正确计算责任成本,必须将成本按已确定的经济责任权分管范伟分为( C )。

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B.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

C.可控成本和定额成本 D.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计划的内容较多,一般包括( ABCDE )。

A.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 D.期间费用计划

E.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

2.基本生产车间编织成本计划时,应编制的计划有( ACD )。

A.车间直接费用计划 B.车间间接费用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 D.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E.车间期间费用计划

3.下列属于编制成本计划必须经过的步骤有( ABCE )。

A.收集和整理资料 B.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C.进行成本降低指标的测算 D.进行期间费用降低指标的测算 E.正式编制企业的成本计划

4.工业企业一般编制的成本报表主要有( ACDE )。

A.商品产品成本表 B.销售产品成本表

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D.制造费用明细表

E.期间费用明细表

5.编制成本报表的基本要求是( ACE )。

A.数字准确 B.格式统一

C.内容完整 D.方法统一

E.编报及时

6.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反映的指标有( ACD )。

A.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 B.全部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

C.主要商品产品的总成本 D.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 E.主要商品产品的单耗

7.成本分析一般包括( ABC )。

A.成本的事前分析 B.成本的事中分析

C.成本的事后分析 D.成本的一般分析

E.成本的总括分析

8.采用因素分析进行成本分析时,确定各因素替代顺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

A.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

B.先替代质量指标,后替代数量指标

C.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

D.先替代货币量指标,后替代实物量指标

E.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

9.可控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能否为特定的责任中心所控制,应符合的条件是( ABE )。

A.能在事前知道将发生什么耗费 B.能在事中发生偏差时加以调节

C.能在事前发生偏差时加以调节 D.能在事前计量其耗费

E.能在事后计量其耗费

10.下列属于成本考核的指标有( AE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价值指标

C.可比指标和不可比指标 D.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三、判断题

(×)1.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应先编制生产计划,再编制销售计划。

(×)2.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3.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4.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5.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6.影响成本分析的因素很多,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所作出的各种安排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称为固有因素。

(×)7.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8.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相等。

(×)9.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

(√)10.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对于各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归口管理的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四、复习思考题

1、企业为什么要编制杨本计划?成本计划包括那些内容?

答:因为企业要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企业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成本水平而要编制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制造费用计划、期间费用预算、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方案五方面。在编制成本计划时,除了编制上述五项成本计划外,企业还应对成本计划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以使成本计划得以有效执行。

2、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为什么要先编制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答: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之所以要先编制辅助生产成本计划是因为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它所发生的费用应分配到各受益的单位和部门的产品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中去。只有先将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编制完成,才能编制其他车间和部门的成本计划。

3、什么是商品产品成本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如何?

答: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将全部商品划分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大类。并分别列出它们的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对于本表中可比产品的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又分别列出上年实际平均数、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数。对于表中不可比产品的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和本年总成本以及全部商品以总成本则同时列出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数。

4、如何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如何进行成本最优化选择?

答: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是实施成本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标准也就无所谓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本着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等原则。

最优化标准是指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所应达到的标准。它可以作为企业最终追求的目标。但是,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使正常的生产条件受到破坏,很难达到最优标准的水平。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现实生产条件制定现实标准。现

实标准综合考虑了企业现实生产条件和可能产生的干扰因素。最优标准与现实标准是相互联 系的,最优标准是企业奋斗目标,现实标准是成本控制的控制目标。企业达到现实标准后应 创造条件逐步达到最优标准。这样,既解决了因标准制定得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产生差异数额较大的问题,也能促使各责任单位努力创造条件,接近或达到最优标准。

5、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考核?成本考核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成本考核的指标有那些?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缺陷有哪些?

答: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际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全面审核、评价。

成本考核的原则包括:(1)以国家的政策法令为依据;(2)以企业计划为标准;(3)以完整可靠的资料指标为基础:(4)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成本考核的指标有:(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单项指标和结合指标。

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缺陷有:(1)缺乏全面性;(2)缺乏准确性;(3)缺乏一致性;

(4)缺乏分正性。

6、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何?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应如何确定?

答: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第一,将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因素的乘积;第二,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两个指标体系。第三,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第四,计算替代指标。第五,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第六,将各因素变对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的差额(分析对象)相等。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某项经济指标N是由A,B,C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则计划指标(N0)与实际指标(N1)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分析对象为N1-N0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标,实际指标及替代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实际指标 N1=A1×B1×C1-----------(4)

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数额按下式计算:

由于A因素变动的影响=(2)-(1)=N2-N0

由于B因素变动的影响=(3)-(2)=N3-N2

由于C因素变动的影响=(4)-(3)=N1-N3

将上述三个项目相加,即为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它与分析对象应相等。

五、计算分析题

1、 某企业有关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资料如下:

解答: 商品产品成本表

2、某企业本年度各种产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解答: 成本对比分析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差额额和成本差异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3、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解答:分析对象=220×28×480-200×30×500=2 956 800-3 000 000=-43 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 000 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220×30×500=3 300 000(元) ②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 080 000(元) ③

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 956 800(元) ④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②-①=3 300 000-3 000 000=300 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③-②=3 080 000-3 300 000=-220 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④-③=2 956 800-3 080 000=-123 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 000-220 000-123 200=-43 200(元)

成本管理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业成本计算法最重要的优点在于:( C )。

A.促进企业组织方式变革 B.作业的计量和分配较为客观

C.促使管理人员加强成本控制 D.简化了成本计算程序

2.狭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计算步骤首先是( B )。

A.确认计划目标、时间和范围 B.确定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C.搜集与作业有关的资料 D.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

A.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B.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

C.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D.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

4.选择作业中心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时,对自动化设备作业的作业衡量标准应选择( D )。

A.定单数量 B.产品批量

C.直接人工工时数 D.机器工时数

5.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B )。

A.材料购进时 B.产品生产完成时

C.材料领用时 D.会计期末时

6.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下列不属于质量成本内容的项目是( B )。

A.预防成本 B.坏账损失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7.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项目是( A )。

C.质量改进措施费 D.产品评审费

8.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称为事故分析处理费。它属于(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9.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属于( A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20.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B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集中制 D. 非集中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BCDE )。

A.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C.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E.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 ABCDE )。

A.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

B.产品种类很多

C.作业环节较多

D.生产运行数量相差很大并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

E.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3.狭义作业成本计算法一般步骤包括( ABCDE )。

A.明确作业中心 B.归集成本资源

C.选择成本动因 D.分配间接费用

E.计算每种产品的作业成本

4.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 BCD )。

A.产品的种类 B.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C.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D.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E.执行者的判断经验

5.下列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为采购单数的有( AE )。

A.购入材料 B.移动材料

C.领用材料 D.设备管理

E.存货管理

6.下列属于预防成本的项目是( ABCDE )。

C.质量奖励费 D.产品评审费

E.质量改进措施费

7.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发生的费用,它一般包括( ABCE )。

A.废品损失 B.返修损失

C.停工损失 D.产品降价损失

E.事故分析处理费

8.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后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或损失,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项目是( ABCDE )。

A.索赔费用 B.退货损失

C.保修费 D.诉讼费

E.产品降低损失

9.采用单轨制核算质量成本时,期末时应将质量成本的金额在有关的会计科目中进行分配,这些科目包括( ABD )。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本年利润 D.营业费用

E.利润分配

10.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的指标有( ABCDE )。

A.产值质量成本率 B.销售收入质量成本

C.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 D.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

E.质量成本利润率

三、判断题

1.作业按主次关系分类可分为产品作业和支持作

业。 ( × )

2.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

心。 ( √ )

3.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

系。 ( × )

4.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

础。 ( √ )

5.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

法。 ( × )

6.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

因。 ( √ )

7.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属于内部故障成

本。 ( × )

8.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称为质量奖励费,它属于预防成

本。 ( √ )

9.质量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时,应与正常的会计核算结合,不必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账外记录。 ( × )

10.在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产值质量成本率,该指标是用质量成本总额,除以企业总产值计算的。( √ )

四、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作业成本管理的十字模型?作业成本管理是如何产生的?

答:作业成本管理(简称ABCM)围绕着作业进行,其管理理念已经延伸至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1990年罗菲和托尼提出了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十字模型。

该模型从纵向上看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思想,从横向上看揭示了作业管理的思想,整流器体分析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以作业为核心、以成本动因及业绩分析为重点,标志着作业成本管理的诞生。

2、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有何区别?其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及内容如下:

(1) 成本管理的对象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产品为对象,紧紧围绕着产品进行核算、决

策、控制等;而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为基础,紧紧围绕作业进行核算、决策、控制等,其对象比传统更加细化。

(2) 成本管理的基础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所有的成本区分为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而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成本为前提。

(3) 研究的范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研究范畴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供产销分析;而作业成

本管理进行作业链分析,常常将分析的视角延伸至供应商和客户,甚至竞争对手。

(4) 成本管理的性质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一直将管理的视野局限于企业的内部,从未站

在客户角度进行成本管理,其管理不具有战略性;而作业成本管理站在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以分析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深入作业层面进行价值分析,它属于战略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战略性。

(5) 成本核算的范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狭义产品成本核算为基点,这种信息不够精

细,有时无法确认新产品或生产线的赢利能力;而作业成本管理将产品成本核算范畴拓展到期间成本,这样的计算结果武警晚有助于正确作出经营决策,属于精细化的成本核算。

(6) 分析的内容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仅仅从成本项目角度进行分析,不具有深入性;而

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为基础,从资源动因、作业动因、作业链等角度进行价值分析,具有深入性。

(7) 成本改进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着眼于成本本身而非产品生产时间,它研

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某项较高的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为消除非增值作业,常常采用先进的方法,如适时制、全面质理管理等,这些方法的采用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时间,其成本改进的视角较传统视角要宽,改进行侧重点明显不同。

3、传统成本考核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答:传统成本考核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在内容上的区别有:(1)成本计算的理论依据不同;

(2)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3)费用的分配依据不同;(4)提供的信息不同。

4、为什么适时生产制度可以实现“零存货”“零缺陷”?

答: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实现理想状态下的适时生产,适时生产的理想状态要求达到“零存货”“零缺陷”。要实现此状态,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1)基本要求。适时生产制度要求各环节、各工序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因此基本要求有两个,一个全员参与,二是均衡化生产。(2)外部环境要求。适时生产制度的显著特特是在有顾客需求时才进行生产,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原料,为此必须确保适时交货与适时供货,这实际上对实施适时生产制度的外部环境提出了要求。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二是良好的运输保障;三是稳定的供应商。(3)内部环境要求。在适时生产制度下实现拉动式生产方式,对企业的内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变革生产布局。二是有效地进行预防性设备维护。三是拥有多技能的工人。四是拥有满足客户需求的多功能机器设备。五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六是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持。

5、什么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答:质量成本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的内容有:(1)预防成本;(2)鉴定成本;(3)内部故障成本;(4)外部故障成本。

6、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有:

(1)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2) 质量成本变化情况趋势分析;

(3)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4) 质量成本与其他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5) 目标质量成本完成情况分析;

(6) 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

7、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什么重要意义?战略成本管理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分析与管理。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有:

(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

(2) 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理论的重大飞跃。

(3) 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

(4) 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特点有:

(1) 战略成本管理重视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

(2) 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具有外向性;

(3) 战略成本管理重视竞争优势的建立,具有竞争性;

(4) 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性;

(5) 战略成本管理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8、什么是成本领先战略?什么是差异化战略?什么是目标集聚战略?

答: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要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

目标集聚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种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细分市场,以取得在某个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9、战略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实施战略成本计划?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战略成本计划的要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如何分配资源以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充分满足企业战略优势建立的需要,协调各项价值活动以实现战略目标:二是确定评价影响企业战略实现的若干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并规定必要的成本标准,以反映评价战略实施活动的协议。

实施战略成本计划涉及企业资源配置问题及其与年度成本计划的协调两方面。战略成本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解决企业资源配置问题,它要求按照年度成本计划所确定的工作重点进行资源配置,使企业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战略成本计划的实施也需要编制年度成本规划,并保持年度成本计划目标与战略成本计划目标的致性来完成。

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有:

(1) 反映竞争能力变化的指标;

(2) 反映生产流程效率的指标;

(3) 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

(4) 反映成本管理效益的指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