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南美白对虾的发展现状

更新时间:2024-05-03 2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现状

华南作为我国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地区,南美白对虾推广养殖以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以精养或半精养或粗养(混养)的养殖模式。在这些养殖模式中,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近几年,作者以对虾饲料公司技术服务人员身份,对华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进行较深入的调查了解,现将华南各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做以下综合评述。

1广东省

1.1湛江地区

该地区南美白对虾精养、半精养、粗养(混养)等三种养殖模式并存。精养主要是高位池养殖,于1999年兴起,2000年形成大规模,现养殖面积约2万亩,主要集中在东海岛、吴川市、雷州、徐闻、遂溪等地。高位池模式形式多样,有直立砌砖式、水泥护坡式、铺设塑胶式等。以中联公司150亩塑胶式、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128亩对虾健康养殖基地和粤海饲料公司东海岛50亩试验基地的直立砌砖式,恒兴饲料公司国家863墓地的水泥护坡式较有代表性,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对虾养殖场在东海岛星罗棋布。吴川市的高位池主要集中在吴阳、塘尾,以水泥斜坡为主,建造模式较规整,配套设施较完善。这些地方高位池放苗密度大,养殖成功率高,亩产量高,利润高。由于2003、2004年的病害和价格低潮,普遍养殖效果比较差,2005年养殖成功率普遍都很高,价钱方面也能达到虾农预期的目标,每千克60支虾最高能卖到16元。

高位池养殖存在的缺点:放苗密度太大,对虾规格小,养殖时间长,出虾时间过于集中,很能把握市场价格。

该地区的部分地方南美白对虾的半精养和混养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以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为代表,该地方处在海、淡水交汇处,土地肥沃,海区浮游生物丰富,最适宜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一年可以养殖2—3造。该地方有个成功的做法,就是中后期定期施放磷钾镁肥,以补充南美白对虾在淡化养殖过程中所缺少钾离子、镁离子等,同时也能对低位池起到压制塘底反酸的作用。这一成功的经验被移植和推广开来,特别是珠三角成功吸纳这—做法,养殖效果非常好。湛江市郊湖光镇和南三岛一些低位池采取鱼虾混养,投喂低值鱼虾混养料,或在陆地养猪、鸡、鸭,充分利用禽畜粪便,降低养殖成本,以养殖大规格对虾为主,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存在缺点:由于养殖环境受外界影响较大,虾品质不同程度下降,市场风险大。 1.2阳江、电白地区

阳江地区的高位池主要集中在阳西上洋、溪头镇以及阳江市闸坡、海陵岛等地,虾池以铺设黑色塑胶为主。但面积比较星散,养殖技术较湛江地区落后。由于养殖面积少,场与场之间距离远,相互污染少,病害不易传播,养殖成功率高。阳东县大沟镇、雅韶镇有部分虾池是毁农田建造而成,土地较肥沃,不带酸性,介于高位池与低位池之间,对虾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二该片区存在的缺点:虾池设施不够完善,养殖较为粗放,随着养殖年份的增加,虾病的爆发是一个潜在的因素。

电白片区的养殖模式为淡水塘养殖,养殖成功率高,利润可观,主要分布在龙山镇、岭门镇、博贺镇等地,一年可以养殖三造。目前,该地区虾蟹混养模式比较成功,就是每年7—8月份投放虾苗,约20d后投放蟹苗,中秋节前后捕获成蟹,对虾养殖到年底收获,利润可观,亩利润在6000元以上。存在的缺点:淡化养殖易发生病害,残旧虾池多,污染大,虾品质受到影响。

1.3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多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下水富含海水营养成份。该地区在引进南美白对

虾养殖之前,虾类养殖品种罗氏沼虾占绝大多数,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以半咸水池塘养殖为主,一次放苗,分三、四次捕获,放苗密度大,养殖到一定规格(100—120支/千克)捕获一部分,以江门养殖成功率较高,珠海次之,中山相对较差。另外,珠江三角洲虾农利用时间差,在冬季气温较低之际,用白色塑料薄膜搭建保温越冬棚,进行养殖。由于珠三角毗邻港澳,活虾市场较大,价格较高,尤其是冬棚虾利润比其他茬虾更为丰厚。冬棚养殖存在的缺点是:冬季养殖池塘亚硝酸盐偏高,而且冬棚养殖会影响来年的生产,因为冬棚养殖使池塘净空时间少,部分虾农喜欢投喂低值饲料或禽畜粪便,养殖时间偏长,造成池底严重污染,易爆发虾病,05年中山、珠海等地早造虾就大面积爆发虾病。

2广西地区 2.1北海市

以党江镇养殖成功率较高,该镇有优质地下水资源,污染少,地下水有一定盐度,多数虾池由农田改造而成,少酸性、盐度低,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该地放苗密度低,养殖规格大、产量高、成本低、利润可观,以家庭作坊式多,家家产户一二口塘,管理比较到位。闸口镇有一部分高位池由石窝改建而成,有咸淡水,养殖条件好、成功率高。而西场镇、山口镇、白沙镇、营盘镇、南康镇等地虾塘都是一些泥塘,水位较浅,经多年养殖,淤泥较深,养殖风险较大,适宜低密度养殖。闸口镇、山口镇等有部分虾塘采用虾蟹混养,效果不错,利润高。西场镇有部分虾塘养殖弹涂鱼即跳鱼,效益可观。

该片区存在的缺点:党江镇淡水养殖的对虾价格偏低,严重,池底偏酸,对虾经常发病。 2.2防城港市

山口、西场等地虾池水位浅,池底污染多数虾塘养殖条件较恶劣,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台风、气温变化等易爆发虾病。防城港湾,水较淡,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但港湾的水质较差,易发生虾病。

存在的缺点:港口水质交换不好,有污染,盐度低,雨季来临,虾池水质变化大,常常因虾池水太淡造成对虾大面积死亡。 2.3钦州市

东场镇这几年养殖成功率较高,主要是该地方对面海是铁山港,水质较好。尖山镇、犀牛角、康熙岭、钦州市郊等地水源属钦州湾,水较淡,如果连续多日暴雨,雨水冲淡池水且雨水带酸性,易引发虾池各项水质因子剧变,导致对虾发病。5年就因为暴雨而爆发虾病,使该片区多数虾农失收。

存在的缺点:与防城港市情况大致一样。

3海南省.

华南地区对虾养殖能够形成气候,与海南省大规模兴建高位池分不开。海南省的养殖以高位池(精养)养殖为主,海南省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海南省的高位池建造得早,针对斑节虾养殖设计,每口池的面积都在十亩以上,不宜养殖高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放苗密度在20—30万尾/亩以上,造成养殖成本偏高,对虾规格小,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而且价格偏低,造成很多场亏本。

经过几年的养殖失败和专家多次呼吁之后,海南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2005年多数场放苗只有6—7万尾/亩,养殖大规格对虾,不追求高产,缩短养殖时间,降低养殖成本,选育优质虾亩。05年养殖产量虽然降低,但养殖成功率高。除文昌、万宁片受到达维正面袭击的影响,经济损失不少外,多数虾场都盈利。

该片存在的缺点:虾池面积太大,水位浅,没有中央排污,对池底污染严重。对虾价格偏低,成本高。夏季水温太高,不宜放苗。

海南省的经验教训应值得我们虾农朋友借鉴,比如,一年只养殖一造或二造,改变以往一年养殖多造的做法,让虾塘能够得到应有的净空时间,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点值得珠江三角洲虾农学习。海南省的做法值得提倡的还有不刻意去追求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因为海南岛地下淡水有限,如果所有虾场都取地下水养殖的话,对海南岛的生存将是一个极大威胁。

总之,华南地区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后,在给虾农带来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失败的痛楚。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不是仅仅靠某一种养殖模式,而是需要多方面技术的集成。比如苗种质量、用药规范性、饲料质量以及管理规范性等等。

养殖新模式:鱼虾混养,罗非鱼保本,对虾创收

珠三角地区罗非鱼混养对虾技术已成熟,成本较低,而且养殖风险小 罗非鱼一次性投苗,虾轮捕轮放

在广东沿海一带,几年前已开始有养殖户养殖罗非鱼时混养部分虾,但鱼与虾的投放密度与养殖方法各异,效益不同,经几年的摸索与经验积累,业内逐步形成认同方式:罗非鱼一次投放完,密度在1500-2000条/亩,白对虾平均控制在1万/亩左右,第一批虾苗可多投放些,可达到2万/亩,全程不投或少投虾料,待头批虾达上市规格起捕后,接着放进第二批标粗苗,以此类推,一年可投放虾苗4次左右。

如吉海养殖公司,他们在4月11号投放头批虾苗,1.5万/亩,到5月9号后投放吉诺玛罗非鱼苗2500条/亩。“主要是看好今年的罗非鱼价,所以多放了一点,其实1500-1800条/亩是较理想的密度。”黄思全解释道。因为密度大,在鱼已达上市规格后,已经卖了一批鱼,现在的存塘罗非鱼待价而沽,混养的虾也有30多支/斤。

在珠海平沙,从事罗非鱼苗生意多年的李伟峰也对他的客户积极推荐这种养殖模式,“4、5月是投苗最佳时机,水温一般都在18℃以上,天气也比较稳定。”李介绍,鱼、虾的投放规格与密度视鱼塘情况和苗种而定。在平沙,罗非鱼一般放到1800-2000条/亩,头批虾放2万/亩,养殖90多天虾达到60支/斤的规格,抓大留小,接着放苗,直到9月。李强调,最好放标粗虾苗,以防止虾过小易被鱼或大虾吃掉。 混养能增收2400—4000元/亩

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罗非鱼饵料系数一般都在1.3以上,加上今年饲料、药品、人工等生产成本的增长,在养殖顺利的情况下,一斤罗非鱼的成本至少要3.5-4元,如果苗种不好,饵料质量有问题,或者出现病害死鱼,就算在今年5元/斤的高价下,单养罗非鱼,养殖户也难有明显的利润,鱼价低时那更是惨不可言。

吉海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灵对罗非鱼混养虾优势有个总结:以罗非鱼的稳产分摊各成本,减低风险,以白对虾求更高创收。

李伟峰给我们算了笔帐:一亩塘罗非鱼2000尾,一年下来大约能出2000斤鱼,扣除塘租、鱼苗、饲料、水电、人工、药品等,今年养得好的话,一斤罗非鱼能挣到1块,鱼的亩收入在2000元。除此外,一年共计放8万尾虾苗,在平沙虾成活率在4成左右,一年下来,可收获300—500斤虾,按60支/斤规格的8块算,混养虾能增收2400-4000元/亩。 “比精养罗非鱼的效益好多了。”黄思全对此十分肯定。他们混养的虾规格更大,价高,效益也更好。“罗非鱼行情不好,我们可保本小赚,行情好,我们则大赚。” 充分利用各种饵料,养殖风险小

罗非鱼混养虾增加的成本有多少?“增加的成本很少。”李伟峰表示,就只需虾苗钱、一点点饲料钱,“在虾快速生长时投点虾料,但没多少钱”。 “在电费方面,混养和精养罗非鱼的电费差不多,一年300多块/亩,我们不投虾料,这点钱几可不计。”黄思全说道:“混养虾,主要是利用残饵和水体营养资源。”在投喂罗非鱼饲料时,总会有部分饲料被漏食,这些饲料自然被塘底的对虾摄食掉,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避免了残饵对水体的污染。罗非鱼的排泄物,经水中微生物分解成各种藻类所需的营养元素,这样,池塘中的藻类和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就可以保持长久的稳定,虾的食物来源也有了可靠的保证。在1-2万尾/亩虾苗的密度下,这些漏食的饲料和天然的饵料,足够满足虾的生长需求。在养殖过程中,当对虾发病时,罗非鱼还可以把病虾吃掉,切断病害传播,减低对虾养殖风险,提高成功率。

珠三角冬棚虾养殖减少

“养虾不养冬棚虾,养了一年也白搭。”

流传于虾农口中的一句顺口溜可以证明,冬棚虾是珠三角养殖热门。但到了12月份,珠三角各地的连片温棚规模已不如以前。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中山、珠海、江门的养殖重地采访了解到,受租约到期、塘租贵、资金紧张、虾塘转养鱼等因素影响,今年冬棚虾养殖面积比去年约减20%。

各地面积均缩减

江门大鳌镇养殖地理位置较佳、水源好、污染少,是珠三角冬棚虾的养殖重镇。以往放眼过去都是一片“白”,今年却“每隔几口塘就有空塘。”大鳌镇利洋水产医院的王秀新告诉记者,当地虾塘面积近3万亩,去年有2万多亩冬棚虾,但今年却不到1.5万亩,而整个江门冬棚虾养殖面积比去年至少减少了20%。

而与大鳌隔江相望的中山横栏镇,冬棚虾的养殖面积缩减幅度更大,“去年有8000多亩,今年只有3000亩左右。”王秀新与同事通过调查发现,与横栏一样,中山的其他对虾养殖重镇——板芙、坦洲、港口、阜沙、民众等地,冬棚虾的养殖面积都缩减不少。“整个中山估计只有1.5万亩。”中山某饲料厂销售部李经理,根据虾料销量做出这样的估算,并开玩笑说,“冬棚虾,这个冬天有点冷。”

同样,珠三角另一对虾养殖重地——珠海斗门的冬棚虾养殖面积今年也大幅缩减,“只有1万亩左右。”李经理综合该区域业务员反映上来的数据对记者说。斗门区白蕉镇新环乡的虾料经销商叶坚也表示,今年当地冬棚虾养殖面积的确减少,他的客户冬棚虾养殖面积比去年了减少2/3。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大棚,但多是鱼塘。据了解,斗门区另一养殖重地莲溪镇今年的冬棚只有2000多亩,比上年减少1000亩。

与其他区域对比,金湾区小林镇饲料经销商谭志平稍感安慰。他告诉记者,今年当地冬棚虾的养殖面积虽然也减少,只有1000亩左右,但是缩减幅度比其他地方小,虾料销量还能有保证。

退养退租现象多

“今年没赚到什么钱的养户纷纷退出冬棚虾养殖。”王秀新分析,由于天气多变,水质不稳定,对虾的养殖成功率不高,大半虾农没赚到钱甚至亏本。而冬棚虾的投资较大,搭棚成本每亩至少要3000元。到年底,饲料药物厂家资金卡得较紧,电费要打预付款,苗钱要现金,许多虾农的生产资金难以到位,冬棚虾养殖有心无力。“现在有一大半空塘就是因为这样造成的。”

“塘租贵也是原因之一。”王秀新对记者说,前两年,大鳌的塘租每年一般都要2600-2700元/亩,最贵达到3600元/亩。而在周边地区,塘租却只有1000元/亩左右。从去年开始,大鳌当地的塘租开始下降,现在只要2000元/亩。相比之下,在塘租较贵时租塘的虾农,每斤虾养殖成本至少要增加几毛钱。

如果虾价不理想,这增加的成本可能令虾农亏本。为了第二年能租到便宜点的虾塘,他们没有选择续租。“养虾风险高,成本低点就能多赚点。”大鳌虾农老金之前租了30亩虾塘,现在也全部退掉了。

中山横栏镇六沙村的梁叔自11月初卖完虾后,每天都悠闲地和朋友到水产药店内“饮茶叹世界”。“我们的合同今年到期。”梁叔和几个朋友没有续租或另租塘。梁叔解释,主要是明年的租塘政策不明,不敢租,当地很有可能把部分合同到期的虾塘转做其他农用地。“正好休

息下。”梁叔说,他和几个朋友合同到期虾塘总面积近300多亩。在他虾塘周围,还可以见到许多情况类似的空塘。

留塘鱼阻碍养虾

中山坦洲,冬棚虾养殖面积只有3700多亩。“没想到今年虾价这么好,许多转养河豚的养户后悔极了。”当地的饲料经销商黎观军说,去年,坦洲的冬棚虾面积有5000亩左右,但由于养虾损失较大,年初将近1/3的虾农转养当时利润较高的河豚。而上半年由于天气原因,近7成虾塘发病,按当地习惯,养殖户都会放河豚进去混养,以便吃掉病虾。在“黑格比”台风后,大量对虾发病死亡,促使虾农加大河豚投苗量,结果养虾变成养河豚。

据了解,今年坦洲转养河豚的虾塘面积约有2000亩。从10月开始,河豚开始跌价,难以出鱼,使许多原打算卖完河豚后养冬棚虾的养户颇为无奈。

珠海斗门,冬棚虾减少原因与坦洲有些类似,不过主角不是河豚,而是海鲈、草鱼。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去年海鲈价好虾价低,今年许多养户都把希望寄托在海鲈上。他估计海鲈养殖面积至少比去年增加4000多亩,其中绝大部分是今年初的虾塘转养过来。由于海鲈价格大跌,养殖户亏本,出鱼困难,没卖出的鱼只好继续留在塘里,想养冬棚虾也没有地方。

转养草鱼的虾农情况与之类似。年初,草鱼价格走高,利润较好。与对虾的高风险对比,草鱼更令养户心动,于是部分养户“弃虾养鱼”。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受经济风暴波及,消费能力减弱,各地草鱼年底大量上市,价格下跌。养户惜售,唯有继续存养。结果,转养草鱼的养户,今年都无法养冬棚虾,只好眼睁睁放弃机会。

南方、北方水产养殖的差异(对虾)

1、南方很多是自己的池塘,舍得大投入,有长远眼光,池塘养殖设备配套好,增氧机齐备,电力方便,北方很多地方没电力支持。

2、南方温度高,养虾速度快,一年可以养殖两茬,资金周转快;北方温度低,一般只有一批虾,养殖风险大,养殖户谨慎。

3、南方养殖水平高,容易接受新的养殖技术,养殖管理好,养殖密度大,产量高;北方很多固守传统养虾方法,不敢接受新技术,养殖密度小,产量低。

4、南方人工配合饲料使用量大,水质管理水平高。北方配合饲料使用量小,很多地方水质很差,已经成为限制北方水产养殖的主要因素。

5、南方养殖主要是南美白对虾,规模化水平高,养殖水体利用率高;北方车虾主要是粗养,养殖水体浪费很大,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也很低,养殖水平低,养殖疾病也很厉害,养殖水体浪费也很大。

6、南方水产品的销路和再加工出口资源多,容易消费大的产量;北方产量小,主要靠与南方收虾卖虾的时间差,国内很容易就消费掉,不需要出口或再加工工厂。

7、南方已经初步出现水产养殖一条龙的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合作也有了很好的效果,这大大推进了其养殖业的发展。

8、政府扶持力度南方高于北方。南方对水产养殖的技术更新和科技项目支持力度大;北方支持力度小,一般单位和个人不会冒险做些试验项目,做好了还好,做不好赔了政府的补助太少或没有,人们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9、南方生产和技术人才充足,饲料生产技术水平远远高于北方,对设备的利用率也大大好于北方,例如:1.8环模,南方可以生产6000-8000吨虾料,而在北方能够生产3000吨已经算是很高水平了。同时,南方厂家对于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好于北方厂家,例如切刀,环模等设备的改进。另外,南方的技术力量雄厚,配方技术研究初具规模,以凸现效果。北方厂家的饲料与南方厂家相比较,在质量和配方上有很大的差距。北方的很多厂家技术人员很少,并且很保守,很封闭,对外界的变化创新不敏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通畅,导致技术停滞不前,配方水平的不到提高。

10、产品定位的差异。北方一般产品定位在中下档次,通过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由于成本和物流及生产费用等太高,必然降低产品的内在质量,这样市场的反应会越来越差,公司利润会越来越低,因此又必须拼命的降低成本,减少饲料内涵物,恶性循环下来,只会导致销量越来越少。这也是北方厂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北方所有厂家的销量加起来,也不及南方一个中档厂家一家的销量)。

总体上来说,中国水产养殖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是相当低的,就与畜禽相比也要相差十几之几十年的差距。中国的水产养殖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啊。

其它信息:

07年中山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分别为99790亩,成为广东南美白对虾养殖主产区之一。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99838亩,为历年之最。虾苗年需求量为50亿尾。

2005广东出口万美元 数 量 金 额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累计 同比±% 累计 同比±% 鲜、冻对虾 冻虾仁 吨 吨 6448.18 8042.06 -47.49 3.73 2257 4226 -51.82 19.18 06年湛江市从美国引进凡纳对虾亲虾10000多对,繁殖良种凡纳对虾幼体300多亿尾,培育良种虾苗100多亿尾,选育F1良种亲虾20万尾

2007年,湛江全市对虾养殖已发展到44.8万亩,从事养殖人员达7 万人,年产对虾量12万多吨,产值30多亿元,出售虾苗600亿尾,产值24亿元,饲料生产销售40万吨,产值24亿元。全市去年对虾产业共创造产值87.3亿元。此外加工出口4 万多吨,创汇2 亿多美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