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

更新时间:2023-09-13 13:29: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盘水师范学《心理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一、概念解释

1.反射 2.第一信号系统 3.第二信号系统 二、填空

1.心理是 的机能, 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2.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 ,神经元传导功能的实现是靠 来完成的。

3.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其基本规律表现为 。

4. 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装臵。

5.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和 等五部分组成的。

6.反射分为 和 。 三、判断

1.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可以单独产生心理活动。

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 3.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

4.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5.大脑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6.“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无条件反射 四、选择

1.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A、谢切诺夫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冯特 2、心理学是研究下列那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个性 D 心理现象 3、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那两个方面

A 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5、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

A 马斯洛、罗杰斯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皮亚杰

6、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是

A 1789年 B 1879 年 C 1897年 D 1798年 五、问答

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4、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2、由具体的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3、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 1、脑 客观现实 2、突触 突触传递 3、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4、1879 冯特 5、弗洛伊德 华生 马斯洛 罗杰斯 认知学派 6、人的心理现象 7、气质 能力 8、兴趣 信念 三、选择

1 B2D3B4A5A6C 四、简答题要点

1、 1、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一)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二)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三)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心理学研究的其它方法 1.谈话法 2.问卷法3.测验法4.个案法5.活动产品分析法6.教育经验总结法 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4、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这一事例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社会生活条件是产

生人的心理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制约因素,如果一个人离开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即使有正常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发展。

第二章

一、 一、 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觉适应 4、联觉 5、感受 二、 填空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的 反映。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的 的反映。

2.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 、 时间知觉和 。

3.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 。

4.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它主要包括内脏感觉 和 。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叫 。 三、选择题

1.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属于 。 A. 感觉 B.知觉 C、观察 D、思维

2.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

3. 观察力是构成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

4. 人体所产生的饥饿、便意、呕吐等感觉属于 。 A、肤觉 B、平衡觉 C、运动觉 D、机体觉 5.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四、 简答题

1.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3. 简述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感觉产生的条件。 五、论述题

1.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相同刺激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使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 4、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5、引起人们产生感觉的能力。 二、填空

1、整体属性 个别属性 2、空间知觉 运动知觉 3、联觉 4、运动觉 平衡觉 5、感觉适应 三、选择

1B2C3B4D5C 四、简答

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1)反映内容不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2)主生过程不同,感觉的产生是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3)以产生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刺激物的质,而知觉的产生则依赖于已有知识经验.

(4)复杂程度不同,感觉简单,而知觉复杂的多,它还包括记忆 思维 言语等在内.

联系:1.二者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感觉内容愈丰富,知觉愈完整,愈深刻.3.感觉和知觉不可分,因为客观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因而感觉也不可分,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二者合称为感觉. 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理解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3. 简述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为想象、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感性材料 (2)便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1)必须具备一定强度的客观刺激物

(2)要有完好的接受客观刺激的相应的分析器及其活动。 五、论述题要点

1、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1)观察及观察力的定义(略) (2)良好观察力的品质(略)

(3)观察力的培养:一是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二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a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b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c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辨多思 d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三是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四是接着良好的观察力品质,即:客观性、全面性、创造性、敏锐性、精确性等

2、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1)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度,板书字迹、直观教俱和图表大小要适当,要保证教室里的充足光线。

(2)根据同一感觉相互对比的规律,教师讲课要注意扩大差别,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感知。

(3)根据感觉适应的规律,教师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需要,灵活变换教学方式方法。

(4)根据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要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

(5)根据长期实践活动对感受性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师的感受性行以相应提高。

(6)根据知觉具有选择 整体性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利于学生选择,获得清晰的感知效果。板书要注意间隔、合理布局,讲课或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间歇,把零碎的材料和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便于学生整体知觉。

(7)根据知觉具有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善于利用虱常性在解决部下问题和对待学生时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

第三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