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模式的实际应用

更新时间:2023-03-10 05: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模式的实际应用

作者:李晋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逐步深入的课程改革,先学后教已经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该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习惯,体现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以《过故人庄》为例,探讨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先学后教 实际应用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模式为整体串讲和解释具体内容,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不会在授课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而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降低了学习效率。本文以《过故人庄》为例,探讨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制定“先学后教”学案

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适时地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要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过故人庄》原文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含义,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境。之后根据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规律朗读诗句,最后让学生初步了解该如何鉴赏古诗并培养其文化修养。此外,诗中出现了部分生僻词,如黍、轩、圃及郭等字都要有准确的读音。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介绍作者孟浩然,如他是唐代诗人,多写山水田园诗,再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章的主题并让他们回答作者是带着何种心情写此句的,强调作者在描述事物时多带有主观色彩,以物传情更是在古诗中常见。

2.以设问激疑及启发引导

当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导案后,教师就可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后教”,它是对学生本节课所学语文知识的总结建构,也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语文问题及解决语文问题的过程。思维需要问题激发,当导学案提供的知识经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并转化为自己所需和疑问时,学习才有了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前对学生发起提问,目的在于让学生先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知识,避免出现课堂上答非所问的现象。例如在学习《过故人庄》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诗中安排了哪些场景和风景”,“这些场景有何寓意”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体现作者热爱田园生活,心情愉快”等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基本过程是,课前或教学中先让学生做导学案,再汇集学不会的问题,之后进行讨论,教师则根据学生问题展开探究。此外,教师可以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