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 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更新时间:2023-03-08 05:52:5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复习资料

组 织 行 为 学

(孙彤主编)

课程代码:00152 [2000年版]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3.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二、填空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

三、简答

1.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者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2.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因素:

主观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组织内部环境因素、组织外部环境因素

3.文化的功能:

(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

(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

(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

(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1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2.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3.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人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

4.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5.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

二、简答

1.问卷调查法的分类:

(1)书信邮寄问卷调查法(缺点是回收率低)

(2)直接现场问卷调查法(回收率高,但花的人力和时间较多)

2.问卷法的优缺点:

A 问卷法的优点: (1) 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

(2) 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 便于对所得资料进行定量处理和定性分析

B 问卷的缺陷: 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问卷质量难以保证

3.实验法的分类:

分为三种: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准实验: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准实验。 准实验又分为:间隔时序准实验、不等同对照组准实验

2

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

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 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5.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8.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

9.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1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 1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填空

1.个性的结构: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所组成。

三、简答

1.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

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二者是在心理活动中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

2.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1)客观因素:形状的大小,强度的高低,变化的快慢和重复次数的多少等 (2)主观因素: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等

3

3.X理论:

(1)天生懒惰,厌恶工作

(2)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 (3)安于现状,反对改革

(4)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 (5)不大聪明,易于受骗

4.Y理论:

(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

(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3)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

(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1)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就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3)价值观也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

(4)价值观还可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的管理者的标准之一

6.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是生产型价值观 第二阶段是生产经营型价值观 第三阶段是经营价值观

7.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1)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2)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

(3)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会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

(4)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8.管理者怎样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改善组织认同感与工作参与度的方法): (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 (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3)改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 (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

(5)与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

4

9.能力的分类:

(1)按其适应性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创造力

(2)按其发展程度的差异,即能力水平的高低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能、天才

10.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与个性

(2)后天社会环境因素与个性:

①家庭影响

②文化传统因素影响 ③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

第四章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一、名词解释 1.创造性行为: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二、填空

1.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因素。 2.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创造性能力。

三、简答

1.创造性行为的类型:

(1)技术发明型的创造性行为 (2)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 (3)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 (4)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

2.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

(1)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 (2)善于发现问题 (3)勤于思考 (4)富于灵活性 (5)善于应用 (6)怀有好奇心 (7)充满自信 (8)坚持独立思考 (9)勇于坚持到底

5

3.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组织环境

①要有一种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机制和组织气氛 ②要有全力支持创新的领导 ③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⑤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

⑥要有相对分权和弹性的组织结构

(4)社会环境

第五章 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2.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3.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4.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二、填空

1.了解你的职业技能,成功的绩效既取决于工作动机,也取决于个人能力。

三、简答

1.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个人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 (2)有利于组织减少人才流失

(3)为各级各类组织识别、选择和使用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5)有利于组织和个人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和开发计划

(6)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

6

2.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内容:

(1)职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2)职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事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环境及改变环境,这是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

(3)职工必须学会与主管人员就事业生涯目标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能力 (4)职工必须学会对事业生涯目标进行调整的能力

3.影响事业生涯选择的因素:

(1)事业生涯的选择首先要受个人条件的影响,如本人的潜力如何、局限性如何,包括本人的需要、动机、能力、兴趣、特点等 (2)事业生涯的选择要受到父母的影响

(3)事业生涯的选择要受到朋友、同辈群体的影响 (4)事业生涯的选择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5)事业生涯的选择要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

4.组织内部的个人事业生涯的变动:

(1)纵向的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升降

(2)横向的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

(3)向核心的变动:是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

变动模式:①纵向变动是一种上下升降的圆锥体

②横向变动是围绕着圆锥体圆周进行变动,从一种职能或技术部门到另一种职能或技术部门的变动

③向核心部门变动是从圆锥体的周围向圆锥体的中心变动

5.事业生涯的阶段划分: (1)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

①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

②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这阶段大体发生在学校的业余活动和工作生涯的开始阶段 ③创立阶段(25岁至44岁) ④维持阶段(45岁至64岁) ⑤衰退阶段(65岁以上)

(2)按事业的先后划分:早期生涯、中期生涯、晚期生涯

7

6.实施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事业生涯计划要留有余地,执行过程要有灵活性

(2)在实施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中,要给予职工择业的权利和自由

(3)为实施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工作,还必须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的机会 (4)广泛开展心理测定与职业咨询,做好双向选择 (5)两种生涯的结合(双事业生涯的配合),工作转换为组织把两种生涯结合起来提供了机会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4.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5.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6.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7.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9.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10.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二、填空

1.非正式群体通过满足其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群体的正式规范是写入组织手册的,但组织中大部分规范是非正式的。 3.群体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三、简答

1.群体概念的含义:

(1)群体是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须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关系,并以共同的群体目标为其行为导向 (3)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能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 (4)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彼此有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够在群体中找到一定的角色、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与角色的认同

8

2.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并且是指向组织目标的。相反,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命令型、任务型、利益型、友谊型群体

其中命令型和任务型群体多见于正式组织中,而利益型和友谊型群体是非正式组织的联盟

3.个体为什么加入群体:

(1)安全需要: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小独处时的不安全感

(2)地位需要:加入一个被别人认为是很重要的群体,个体能够得到被别人承认的满足感 (3)自尊需要:群体能使其成员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 (4)情感需要: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社交需要

(5)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单个人无法实现的,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实现

(6)实现目标的需要: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4.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1)外部环境条件

①组织战略 ②权力结构 ③正式规范 ④组织资源 ⑤人员甄选过程

⑥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⑦组织文化 ⑧物理工作环境

(2)群体成员资源

①能力 ②性格特点

(3)群体结构

①正式领导 ②群体规模 ③群体构成

(4)群体任务

群体任务简化为两类: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复杂任务是指那些新颖而又非常规性的任务。简单任务是指常规性的、标准化的任务

9

5.群体规范的功能:

(1)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它界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范围 (2)群体行为的导向功能,规划了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 (3)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评价其成员行为的效果

(4)群体行为的动力功能,群体规范可以起到督导行为的作用

6.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 (1)能促进群体的生存

(2)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3)能减少群体成员中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问题

(4)允许群体成员表达群体的中心价值观,澄清代表群体身份的标志

7.如何解决角色冲突:

面对角色冲突,个体可以作出多种行为反应。比如,个体可以采取一种正规的反应,角色冲突就可以依靠组织的规章制度来解决。 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内解决和外解决两种基本形式。内解决是指角色承担者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角色冲突。外解决是指通过发挥角色承担者以外的力量来解决角色冲突,具体方法有协调、理解、解脱。

8.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女性的凝聚力高于男性)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经验

9.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

(1)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是其结果,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是相互影响的。 (2)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如果凝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

10

第七章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一、名词解释

1.群体促进作用(群体助长):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

2.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3.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4.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5.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6.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 7.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过程。

二、填空

1.群体的工作效果比个体单独的工作效果的总和要好。 2.群体规模的增大和个人绩效是负相关。

三、简答

1.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

①口头沟通(人际交往中最普遍的形式) ②书面沟通(没有感情色彩)

③非言语性沟通(传递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沟通信息)

(2)按沟通方向来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3)按组织结构特征来分: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2.小道消息的特点: (1)它不受管理层控制

(2)大多数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 (3)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

3.小道消息的目标: (1)建构和缓解焦虑

(2)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

(3)把群体成员甚至包括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

(4)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我是圈内人,你是圈外人)或权力(我有权力使你成为圈内人)

11

4.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的建议: (1)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

(2)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

(3)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 (4)公开讨论事情的最差结局,这肯定比无言的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

5.群体决策的利弊: (1)优点:

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④增加合法性

(2)缺点:

①浪费时间 ②从众压力 ③少数人控制 ④责任不清

6.群体冒险转移的原因:

(1)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之间变得更加熟悉了,随着他们相处的融洽,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大胆

(2)现代社会崇尚冒险,我们敬慕那些敢于冒险的人,群体讨论激励成员向别人表明自己至少与同伴愿意冒险

(3)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

7.提高有效倾听技能的方法: (1)使用目光接触

(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 (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4)提问 (5)复述

(6)避免中间打断说话者 (7)不要多说

(8)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

12

第八章 群体的人际关系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 2.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3.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

4.竞争: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二、填空

1.人们之间的感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亲相近的感情,一类是相互疏远的感情。

三、简答

1.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

(1)包容的需求(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控制的需求(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3)感情的需求(在感情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2.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

主动型 被动型

包容需求:主动与他人来往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控制需求:支配他人 期待别人引导自己 感情需求:对别人表示亲密 期待别人对自己亲密

3.人际关系的作用:

(1)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2)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3)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4)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会导致一种社会助长作用,加速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13

4.关系分析的基本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1)能够正确判断喜欢自己的人,不一定能正确推断谁喜欢谁 (2)自己喜欢某人,就自认为某人也喜欢自己

(3)在一个小群体里被选次数多的人都想不到有那么多人接纳自己,也就是说声望度越高的人,倾向于低估自己的声望度。声望度低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声望度。只有声望度中等的人,在估计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方面,是比较准确的

(4)人们都有夸大估计自己喜欢的人的声望度的倾向,即认为自己选择的人别人也都会选择

5.竞争与合作的形成:

人们的竞争或合作行为都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都是社会化的结果,人们之间之所以竞争或合作,主要是由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6.人们之间利害相依的关系(三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1)利害一致或共同利益关系(通常都会表现出合作行为) (2)冲突或利益矛盾关系(通常都会采取竞争的行为)

(3)利害共存或混合利害关系(人们的行为会表现出两面性)

第九章 群体间互动行为

一、名词解释 1.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群体的桥梁。

二、填空

1.群体间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会显著影响到一方甚至双方的群体工作绩效以及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2.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既有组织内部的联系,也有组织外部的联系。

3.冲突是好坏是取决于冲突的类型。 4.冲突管理包括:解决冲突、激发冲突。

14

三、简答

1.群体间互动行为主要表现方式:

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或者说,互动行为的结果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当群体之间呈合作状况时,群体互动就表现为建设性的,当群体之间彼此面临利益冲突时,就会产生破坏性的互动。

2.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

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有一个关键概念贯穿于所有因素中,这就是协作。 (1)相互依赖性 (2)任务不确定性 (3)时间与目标取向

3.冲突的含义:

(1)冲突必须是双方感知到的,是否存在冲突是一个知觉问题 (2)冲突是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以及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4.处理冲突的策略: (1)运用竞争 (2)运用合作 (3)运用回避 (4)运用迁就 (5)运用折衷

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

一、名词解释

1.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 2.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 3.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影响和指引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4.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主要功能是满足组织中某些局部的、特殊的需要。

5.权力:是由上级根据领导者所担负的职务和职位而赋予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6.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7.领导权力的分配:是指领导权力分配的形式和方法。

8.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9.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动的去向,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

15

二、填空

1.领导是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因素。 2.领导者决定着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3.领导的特点:示范性、激励性、互动性。 4.威信是要靠领导者的主观努力取得的。 5.权力的构成:资源控制权、奖惩权、专长权。 6.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7.威信的特点:内在性、持久性。

三、简答

1.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关系:

(1)正式领导者一般是工作领袖,非正式领导者往往是情绪领袖 (2)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离

(3)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必须同时将工作领袖和情绪领袖两种角色集于一身

2.领导权分配在领导活动中具有现实意义: (1)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权威 (3)体现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3.威信的作用:

(1)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如果一个领导者的威信高,那么,他运用权力的效果就好,权力的作用则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威信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3)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威信高的领导者,其改革主张容易被下级理解和接受 (4)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利于吸引人才

4.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

(1)优秀品质是领导者建立威信的第一要素

(2)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特长是领导者建立威信的基础 (3)工作实绩

(4)以身作则。领导者作为下属的榜样,具有行为示范性

16

5.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

(1)工作的效率(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各种资源或投入恰当结合的程度,工作效率的高低是领导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2)工作的效益(效益不仅取决于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且决定于活动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 (3)人员的满意度(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满意的员工比不满意的员工生产率要高)

(4)人员的流向(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动的去向,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跳槽的高低可以衡量领导绩效的好差)

(5)出勤率(员工的出勤率对组织的生产率有重要影响,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第十一章 领导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领导素质: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气质、品质等个人特征。

2.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

二、填空

1.《孙子兵法》对领导素质的观点:“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2.荀子的领导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儒家领导思想的最高成就。

3.现代素质理论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有两个方面:识人方面、育人方面。

4.组织的领导层次分为三级:最高领导层、中间领导层、作业领导层,其结构特点属于金字塔型。

5.组织内的领导人员分三个层次: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层、基层领导者。 6.能力是领导素质的核心。完成领导工作需要的能力:技术能力、交际能力、行政管理能力。

三、简答

1.有效的管理者具有的共同点:

(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识自己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 (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3)善于发现和用人之长,包括他自己的长处、上级的长处和下级的长处 (4)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的主要领域 (5)能做有效的决策

17

2.领导行为的二元四分论:

A 把领导行为归纳为两个变量(二元):

(1)以工作为导向的领导方式(领导的行为核心是工作,领导者努力使自己和下属的角色都服从于完成组织的工作目标)

(2)以人际关系为向导的领导方式(领导的行为核心是关心人,关心他们工作中的满意度,激励他们,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B 把领导行为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四分): (1)低规章,低协商 (2)低规章,高协商 (3)高规章,高协商 (4)高规章,低协商

3.领导作风论: (1)集权型领导

集权型领导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然后布置下属执行的领导方式。 (2)民主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议,集思广益,然后做出决策的领导方式。 (3)放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是指管理者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不加干预,下级爱干什么,想干什么,都可以,是完全自由的管理方式。

4.领导效果好于坏取决于三个条件: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2)任务的结构 (3)职位的权利

第十二章 领导的决策行为

一、简答

1.决策对实现领导有效性的意义: (1)决策是领导过程中最主要的职能

(2)领导者权力的实现要依赖于领导者制定决策 (3)科学决策是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 (4)决策是竞争形势的需要 (5)决策决定着组织运行的方向

18

2.决策民主化与决策科学化的关系:

(1)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2)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是任何有效决策都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3.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的方法: (1)选准决策目标

(2)提高执行者对决策的认可水平 (3)发挥外脑的作用 (4)善于运用逆反意见

第十三章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填空

1.动机的三种三机能:始发机能、选择和导向机能、强化机能。

三、简答

1.影响人的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 (1)爱好和兴趣 (2)价值观 (3)抱负水准

2.动机产生的来源:

(1)内在条件需要(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

(2)外在条件刺激(个体身外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3.动机的分类:

(1)按其属性可分为:物质的(低级的)、精神的(高级的) (2)按其作用强度可分为:优势动机、次要动机

(3)按其作用时间可分为:持久的动机、短暂的动机 (4)按其作用结果可分为:积极的动机、消极的动机 (5)按动机的由来可分为(与管理关系较大的分类方法):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习得动机

(又称衍生性动机)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