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

更新时间:2023-06-12 06: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

第三编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概念解释

1、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形式,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如衣、食、住等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就是说,物质生产是人凭借工具通过物质行为对物质世界进行实际改造并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活动。

2、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如科学知识、艺术品等)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在精神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关系。就是说,精神生产是人通过意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念性的思索或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凭借符号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活动.

3、艺术生产

艺术生产就是艺术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在各种精神生产活动中,艺术创造突出地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严和保持着“精神的自律”,因而皋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4、文学创造的对象

文学创造的对象即文学的反映对象,也称文学客体。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是文学的反映对象。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反映对象,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为作家体验过的生活.

5.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具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不同于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主要是作为审美主体出现,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但文学创造包含着对世界的认识,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践活动去完成,因而兼有思想者和实干家的身份。其次,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

“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关于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生产。但物质生产对精神生产的支配又不是绝对的,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一方面,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或成比例,这就是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旦出现,就对物质生产发生反作用。如何理解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具有与物质生产不同的特征:第一,在精神生产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精神关系,它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而不是物质领域中实际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生产。第二,精神生产是以符号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而不是运用物质工具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第三,精神生产一般以“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出现,因而其活动富于个性和自由性。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具有上述一般特征。但文学创造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而有别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其特殊性主要应从两方面去把握:第一,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的精神掌握,因而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它对世界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点。第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创造所凭借的符号是语言,但不是语法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语言,即“言语”.“言语”,就是实际交往中的讲话,是发生在至少两个人之间的语言行为。构成“言语”的基本句子称为“话语”.文学创造所凭借的言语或话语不同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它更富于艺术性、形象性、技巧性和个体风格,且含蓄、多义、模糊,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言语表现,是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并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一种特殊活动.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因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它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话语?

科学话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话语较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话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言系统’’.文学话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反映世界和表达主体情思,所以显得含蓄、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话语相当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最富于创造性的话语.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1)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其特点是:第一,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即多方面生活的交融,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统一的生活;第二,是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第三,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即思维化、情感化的生活。

(2)社会生活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极为丰富和宽广,而作家所感受、体验到的生活总是有限的。即使如此,能成为作家创作对象的,或者说,能成为文学创作的现实客体的,也只能是作家所感受、体验过的生活(当然,间接感受、体验的生活仍可以写)。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1)不能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因为“主体”有特定含义,即必须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主导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没有主体性的人包括作家就不是真正的主体。“写作的作家’’不一定具有主体性,如成为自然的奴隶或屈从于金.钱而写作的作家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2)人作为主体包括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三种角色。文学创造活动主要不是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是价值判断活动,作家属于价值判断主体,具体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主体,作家在创造活动中主要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即审美评价。因此可以把作家理解为美的体验者和评论家。进一步说,作家不仅仅体验和评价美,他还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美的观念世界,给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因而可以称作家为美的创造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有哪几种解释?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作家、诗人。但如何理解这个主体的特殊性质和身份,文艺理论史上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主体即“摹仿者”或有创造的“摹仿者”说、主体即“旁观者”或“移情者”说、主体即“集体人”说等。这些说法都有明显的片面性。我们认为,从生产活动的角度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文学创造的主体必须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中。就是说,没有进入创造活动的人还不是创造主体。但还必须指出,作家、诗人只有在艺术活动中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具有主体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创造主体。第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活动,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价值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又是美的创造者.第三,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就是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体、具体的“单个人”,但又是“社会存在物”,不能从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

关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和“原型”

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创始人。他不同意弗洛伊德把艺术看作个人无意识(原欲)的转换形式,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所谓“集体无意识”,荣格解释说,“是指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与文学》)。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远自洪荒时代就产生了,产生之后就代代相传下来;它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人类深层心理经验和普遍观念,是人类的精神本体。所谓“原始意象”也叫“原型”,它是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因此有时与“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通用,荣格说,原型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不过,严格地说,它是构成或体现着集体无意识的一个个具体的意象(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荣格列举了种种原型,如出生原型、儿童原型、骗子原型、魔鬼原型、智慧原型、大地母亲原型、自然的原型等。例如阿利玛原型即自然原型,原是一条挑逗人欲的娃娃鱼,是一位优雅的女神、女妖、女魔,会变成各种形象,激起各种迷醉状态;是一个害人精,捉弄人们,唤起幸福、不幸、忧伤、狂喜、爱等,因此又被称作“生活本身的原型”。

审美“心理距离”说

审美心理距离说的主要阐发人是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他于1912年发表的《心理距离》一书对这一学说作了专门研究,认为距离是一种审美原理,“距离要求被视为‘审美知觉’的主要特征之一”;美感是主体与对象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时产生的,没有距离的间隔,美和美感均不可能成立;正是由于距离,才使审美和艺术提高到超出实践关系、超出个人利害的狭隘范围之外,使一切审美价值与实用的(功利的)、科学的或伦理的价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值区别开来。具体说,距离说包括两个方面:从主体说,审美要完全摆脱现实的功利目的,即与现实功利目的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采取纯粹观赏的态度;从对象说,要完全割断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使其成为孤立的、与它物绝缘的观赏形象。他举例说,乘船在大海上遇雾时,只有抛弃了一切个人生命财产的功利考虑,才能对大雾产生美感。总之,审美主体是一个与功利目的、利益关系无沾无碍的主体,艺术创造的主体也是这样。这种观点与古希腊人的“旁观者”说、康德的审美“五目的”说、叔本华的“静观”说(与意欲一刀两断)是一致的。“虚静说”

是指审美无功利的概念。它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求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都能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移情”说

主体为“移情者”是“移情”论者的观点。“移情”论的主要阐发人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他在《论移情作用》一文中认为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体的“生命灌注”即移情。具体说,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移注到外在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本无情感的东西有了人的情感、思想、感觉和意志,非人的事物因而人情化、人格化;在移情中,人的“自我”得到自由伸张的机会,进入“非自我”的外在对象中去活动,这样,人的“自我”就由有限到无限(因外在事物繁复无穷,“自我”伸张的机会也无限),由禁锢(“自我”本来被禁锢在自己的躯体里)到自我解脱,获得充分自由,于是,美感就发生了。由于“自我”进入“非自我”中活动,“非自我”的东西变成“自我”的形象,因而令人感到欢乐或愉快的被审美欣赏的对象实际就是那个“自我”,对象不过是“对象化了的自我”。当移情论者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说明艺术创造时便认为,艺术创造实际上就是主体把自我感情外射到对象上去的结果,因而艺术创造的主体就是移情者。

当然,最早使用“移情作用”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另一心理学家、美学家劳伯特·费舍尔。而他的父亲弗列德·费舍尔此前已提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其实就是移情作用。他把这种把对象“加以人化”的作用称作“象征作用”,对象便被看作人的象征。他认为,艺术家或诗人的创造活动就是“把我们投射出去”的一种活动。伏尔盖尔、浮龙·李等都有类似的论述。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关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主要从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二个相互渗透的环节人手,阐释文学创造发生阶段的动态过程。

关于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主要阐释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及其方式,重点了解文学活动;中创造主体的内在状况,把握创作过程中最复杂、最玄妙难解的阶段。

(1)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①回忆与沉思

回忆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回忆的发生是外在刺激或内在需要与创作中心意念挂勾时的神经传导活动,作家于此时在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常见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瞄法、按层次推沦法等。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十心意象或意念的深沉思索,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叉活动过程,也是独特体验获得之时-

②想象与联想

想象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其类型有再现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又分为比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拟想象、虚构想象。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借助想象所从事的思维。

联想由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想象:联想的规律有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此外,还有较为复杂的意义联想、关系联想等。联想是由记忆痕迹而引起的刘另一事物的回忆、复现或创造。

③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外在特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其特点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灵感的机制虽复杂/R并不神秘,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产生于大脑集中注意的优势兴奋之后。因此,其发生虽是偶然的,却是长期思考的结果。

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作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直觉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因此,它需要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老辣的推理训练。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作家对某事物、现象的直观式把握,由此他可能迅速建构整部作品;二是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

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三: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发生在第—次碰头之时;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④理智与情感

理智指作家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和思维。

情感分为情绪与感情。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理智与情感在文学创造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促进,共同对同一创作过程起作用。

⑤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指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

意识和无意识共存于同一创造过程。意识对无意识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无意识机制使用的材料要靠意识机制提供;第二,无意识机制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机制指引。

(2)构思方式

①综合

综合,指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综合不是拼凑,因为它有定向性、选择性,和新颖、鲜明的整体性。

②突出和简化

突出,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其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突出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浓涂重抹;其二是淡化背景。简化,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细节而抓住主干,以便传神地把握一个意象或意念的主要特征的构思方式。突出与简化的区别是:前者以浓墨重彩、淡化背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后者则将意象或意念上的遮蔽物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

③变形和陌生化

变形指作家在构思中调动想象力、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方式创造意象。其方法有:扩大的方法和缩小法;粘合法;漫画法;夸张法;幻事法等。陌生化指作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关于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主要阐释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如何将基本酝酿成熟的意象、意念转换为文字符号、形成作品(即由心到物)的过程。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般情况下,作家的意图与作品(即由心到手、到物)的过程是统一的,但由于具体写作时,构思活动还在继续,因而,展纸落笔的瞬间,已具雏型的意象有时会“倏作变相”,造成心手不一,表现为意图与作品的矛盾。形式有二:一是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二是作家创作动机中途变换。

(2)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文字符号,把心中的意象鲜明地表现出来。技巧运用则应注意如下原则:①为物化心象的内在物理服务;②为心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3)即兴与推敲

即兴与推敲既是物化阶段的两种操作方式,又是作品定型的闪种手段。即兴是在某‘刺激或内在冲动作用下,作家兴会来临,迅速完成作品的情况。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①足够的材料和情感积累;②特殊的气氛和契机;③综合心力的开发;④作家先天禀赋、气质,后天的本领、技巧。推敲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巾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意象物化为定型作品的过程。由于文学创造的工具和媒介都是文字符号,因而推敲的妙处在于精雕细刻。

即兴与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不同侧面,不可绝对分开。

概念解释

1、材料

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所获取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

作家依据自己的理想、审美原则,从所观察的事物中发掘出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3、创作动机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传媒考试论坛

作家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意象及其序列的过程。

5、直觉

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直接判断和认知。

6、灵感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7、综合

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在创作中,作家调动各种材料加工中心意象或意念,使之比周围其他意象更为明确、清晰,更加与众不同。

9、简化

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中心意象或意念的主要特征的构思方式。

10、变形

作家驰骋自己的想象力,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方式创造意象。

11、陌生化

在创作中,作家把与人上切近的事物或现象当成是第一次看见,无法称呼,不得不进行非指称的描写,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12、即兴

在某一刺激或内在冲动的支配下,作家兴会来临,迅速完成作品的状况。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13、推敲

在文字操作过程中,作家反复斟酌,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妥帖地传达意象的过程。

问题解答

1、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及其来源是什么?

(1)从“材料”这一概念中抽取其本质特征,予以表述。从本质上说,文学创造材料是以精神方式通过记忆机制储存在作家大脑中的信息。

(2)“材料”的来源。文学创造材料虽是精神现象,但其来源只能有一个:客观的社会生活。这是文学创造活动所赖以发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石

(3)获取“材料”的心理机制。从心理学角度看,材料的获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由记忆机制起作用。这—过程可描述为:刺激--感觉一感觉缓冲器一短期记忆一长期记忆。

(4)获取“材料”的途径。作家获取材料,往往通过四种途径:无意、有意;实践、书本。上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例证分析。下同,不赘。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1)艺术发现的定义(扼要表述)。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四个特点,撮要回答)。

(3)艺术发现对于文学创造的作用、意义。

3、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有什么作用,

(1)理智与情感的定义(扼要表述)。

(2)分别阐释理智与情感的特点及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提示:缺一不可,相互和谐、相互冲突、相互促进,共同恬跃在同一创作活动中)。

(3)此题重点在于精当的举例分析。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有何意义?

(1)意识和无意识的定义(扼要表述)。

(2)着重阐释共存于同一创造过程中的这两种心理能力的作用,突出意识对无意识的指导作用。必须举例分析、说明。

5、试谈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1)何谓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2)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3)冲突的各种表现(举例说明)。

(4)这种冲突是不是普遍规律?

席勒创作的材料多取自历史书

《强盗》一完稿,他便开始写第二部剧本——《斐爱斯柯的谋叛》。这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的历史剧。该剧的中心人物是热那亚的斐爱斯柯·迪·拉瓦尼亚伯爵。他在1547年曾领导政治密谋活动,反对暴戾凶残的热那亚暴君加纳第诺·多里亚公爵。为了查阅有关16世纪意大利历史的书籍,席勒在斯图加特市图书馆耗费了不少时光。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题画·竹)

第八章文学创造原则

文学创造的原则是指文学创造应该遵循的准绳,它是建立在对文学创造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当我们阐述文学创造的原则时,实际上也是在揭示文学创造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这些基本规律。作为认识与审美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文学创造基于自身规律的要求,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原则:艺术真实原则、艺术概括原则、情感把握原则与形式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创造原则。

概念解释

1、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印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2、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3、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4、形式创造

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对内容的外在形态的追求。

艺术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问题解答

1、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什么不同?

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化的真实,它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认识或反映生活的主观性、内蕴性、假定性与诗艺性。所谓主观性,指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立场上对待客体世界,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在作品中建构的是从属于人的目的及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尽管由于创作主体个性不同,达到的深广度存在着很大差别,但它总是对社会生活深层涵义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艺术真实的内蕴性。在文学创造中,以主观性立场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只能通过虚构假定性情境的方式予以揭示与表现,因而,情境的假定性就成为艺术真实存在的必然形态和基本特征。假定性情境是作家运用艺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这就使艺术真实成为“诗艺”中生成的真实而具有了诗艺性。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主要在于它的内蕴性和假定性。生活真实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真实,即没有经过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的真实。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主要在于它的主观性和诗艺性。科学真实是致力于认知客观性的真实,它排斥主观因素而追求实证性和精确性。总之,艺术真实同自然状态的生活真实和本质上属于发现的科学真实相区别,它是一种创造的真实。

2、为什么说艺术概括是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中实现的?怎样理解“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艺术概括作为使假定性情境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更大概括意义的途径,只能通过“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去实现。这是因为个别特殊事物的特征是不可重复的,掌握并完整地描述它,不仅能够从“特殊”中显示出“一般”,而且“一般”会因“特殊”而意无穷,从而产生艺术的魅力。相反,从一般概念出发,把个别特殊事物只是作为说明普遍概念的例证,则违背文学创造的规律。

所谓“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并不意味着自然主义地摹写这些事物。文学创造作为一种“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它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以主体介入的方式,对这些个别特殊的事物作出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不抓住个别特殊就不会有艺术概括,不进行加工改造也不会有艺术概括。因此,“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以审美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3、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阐述这种情感把握的诚挚性和高尚性原则。

文学创造既是认识活动又是审美活动。审美属于情感活动,因此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所谓情感把握,就是创作主体基于人的需要、态度、观念、习惯而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心理体验和评价。心理体验属于对客体事物的意义评价的情感表现,包括肯定性情感和否定性情感。正是以这种性质及功能,文学创造在向人们揭示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这就使文学创造成为认识与评价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真理寻求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在这里,认识是饱和着情感的认识,情感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没有认识便没有文学,没有情感也不会有文学。

文学创造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把握应遵循诚挚性和高尚性原则:诚挚性是指情感要真实。正如无情便无文学一样,虚情假意不会产生真文学。真情来自作家的切身体验,即那种刻骨铭心的生活畀,也是产生动人的文学作品的奥秘所在。

高尚性是指情感的美好品格。“真”的情感未必都是“善”的‘‘美’’的。只有“善’’与“美”的情感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才有利于社会人生。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把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的人格投放,美好的精神品格修养是文学创造能够以高尚的情感把握生活的内在决定因素。

4、什么是艺术形式?形式的创造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所谓艺术形式,在质的规定性上,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具体说,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二是由话语材料与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组成的体现内容及其内在结构的外部形态。艺术形式就是内容的内在组织构造与外部表现形态的统一。

按照文学创造的规律,艺术形式的创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从内容出发选择与创造形式。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虽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从内在逻辑上说,形式是根据内容需要产生的.是为内容决定的,文学创造是把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因此,形式创造应该遵循从内容出发的原则。

(2)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能够让内容获得尽可能完善的呈示,而且表现在它可以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只有通过精心创造让形式对内容具有生成作用,才会取得理想的艺术效应。

(3)、重视形式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形式除对内容具有表现和生成作用外,它本身也存在着审美意义。因为形式作为积淀着社会历史内容及人类审美感情的稳定形态,虽然已与具体事物相分离,却依然能与人们长期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而给人以“有意味”的审美感受。因此,各种艺术品类都应重视形式美的创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b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