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梁仿真设计

更新时间:2023-07-22 19: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卷第4期嬲年12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伽粕alofV01.2No.4chng曲nuni甲e同ty0fscie眦e蛐dT盹h珈lo甜(NahⅡ啊scie琳e)D髓.2005

文章编号:1672—9331(2005)04一0034一05

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梁仿真设计

周宇,雷正保,杨兆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研究了汽车普通前纵直粱的变形方式和吸能特点,针对其在碰撞过程中加速度曲线的不足,依据预

变形理论,对薄壁直粱进行了改进,并通过有限元软件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合理性,该方案有利于乘员保护.

关键词:前纵梁;吸能;预变形

中围分类号:u463.32+6文献标识码:A

正面碰撞问题一直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主要由汽车车身前部的“压溃区”的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动能,其中主要是端部底架结构的大变形来缓和冲击和吸收冲击动能.对轿车和轻型客车而言,薄壁结构是汽车设计制造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汽车碰撞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薄壁结构的大变形过程,端部底架结构上的前纵梁是主要的吸能构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汽车前部纵向碰撞事故中,70%以上的汽车冲击动能必须由纵梁承受才能保证乘坐室的完整性与小变形性.因此,纵梁的吸能能力极为关键.而前纵梁前端的薄壁梁结构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决定着车身在撞击时的加速度或力的响应,对乘员保护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保护乘员而言,为了防止车身部件侵入驾驶室而对乘员造成伤害,驾驶室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此前提下才可以谈前部纵梁的吸能设计.理想的纵梁设计应该充分利用许可变形,配合端部底架结构上的其他部件,吸收汽车碰撞中的绝大部分动能,并使车身产生对人体伤害最小的碰撞力波形.汽车前纵粱的结构和失效状态与薄壁直梁件极其相似,可选用能代表前纵梁的薄壁直梁件来研究材料特性和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可用于纵梁的安全设计.薄壁方形吸能梁结构简单,吸能能力强,是汽车纵梁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因此,薄壁方形吸能梁的大变形力学特性在汽车纵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预变形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

汽车纵向方形吸能梁的大变形力学特性如图1所

示.它的力一变形特性曲线不平稳,不能满足碰撞控制结

构的有关要求,因此不能直接作为碰撞控制结构使用.但

从总体上来看,图l的力一变形特性曲线除了在变形的

初始阶段存在一个结构变形范围很小而力的幅度波动较

大的区域外,其余阶段还是比较平稳的.因此,只要能够

将变形初始阶段的那一个力的幅度波动较大的部分切除墨\R羁馘1020加6080100

变形量/一

图1方形吸能粱的大变形力学特性掉,则作为汽车纵向碰撞控制结构使用是完全可能的.

收捕日期:2005一们一0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03c叩0)

作者简介:周宇(1980一),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

第2卷第4期周宇,等:基于顸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梁仿真设计35实际上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根据相关的知识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企图消除结构力一变形特性曲线中力的幅度波动较大的那部分曲线,达到使结构的整个力一变形特性曲线平稳的目的.其中,以德国学者霍尔斯特 皮佩特等人的构想最具有代表性.在霍尔斯特 皮佩特等人的构想中“1,实现结构力一变形特性曲线平稳的办法被归结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采用图2(a)所示的弯曲形曲式纵梁,通过在纵梁合适位置设置一个弯曲区域,使得纵梁在汽车纵向碰撞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来吸能;另一类是采用图2(b)所示的横截面削弱式纵梁,将纵梁上合适位置处的横截面削弱,使得纵梁在纵向碰撞过程的初期首先在预定的位置发生变形,且由于变形部分的截面已经被削弱,发生变形所需的力也相应减少,从而使结构的力一变形特性曲线平稳且变形能够被控制.

(a)弯曲式纵梁(b)削弱式纵粱

圈2能局部弯折的纵栗姑构形式

由于汽车薄壁直梁的安装位置所限,它的结构形状的改变涉及到其他部件的安放和载重的变化,故图2(a)的设计构想不适合于汽车前纵梁的设计,所以考虑用图2(b)的削弱式纵梁来进行优化设计.

当削弱式纵梁受到冲击时,在碰撞的一瞬间,不会像普通的薄壁直梁一样产生那么大的反冲击力.相反,由于有被削弱的地方,该处的刚度应该要稍小于其他处,于是最早变形就在此处产生,即较早地消除了图1中比较陡的开始部分,提前进入稳定的“压溃”阶段.这就是预变形控制的理论基础.

2普通薄壁直梁的仿真模拟

对于汽车的碰撞研究,大多采用试验和数值模

拟相结合的手段,薄壁梁的研究也不例外L3J.但建

立整车正碰模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所以

本研究直接对汽车前纵梁的变形方式和吸能特点

进行研究.薄壁梁的仿真建模一般都是采用有限元

法,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广泛采用的有限元软件是表1Pla击cⅪne哪dem材料模型参数项目弹性模量E/GP密度/(kg mq)泊橙比

屈服应力^/GP

切向模量五/GP数值2007865027璩dyna3D,P蹰I—cm吕ll和Msc.Dytran等.本研究利用美国Msc公司的vPG软件进行仿

真模拟试验,使用vPG软件做前后处理,使用Is-

dyIIa软件做计算.模拟中将钢板定义为Plasdc硒ne-0.310.763失效时的等效塑性应变c/(8“)

P0.7540mdcalM0del(塑性随动弹塑性材料模型),具体参5

数见表1.

拟纵粱的长度为O.35m,截面宽为0.1m,高为o.068m,厚度为0.0012m,网格划分为O.005m.整个薄壁直梁建模、划分网格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

设某轿车以50km/h的时速发生正碰时的总动能为100kJ.前纵梁作为主要的吸能部件,应该能吸收50%左右的能量。而单根前纵梁应该能吸收25%左右的能量.这样在设定撞击物时,根据动能公式:

36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月

E=吉一2

算出撞击物的质量为255.10kg.又根据公式:

m=。P

设定一个长宽高均为O.32m的密度为7.86k∥m3的刚性

方快.模拟中薄壁直梁一端固定,方块沿轴向从另一端以

14m/s的初始速度进行压缩,得到了如图4所示的在碰

撞过程中的变形图,其碰撞薄壁直梁加速度变化曲线如

图5所示.田3刘完网格詹的薄壁直粱示意图

(a)f-5m(b)#10珊(c)I=15岫(d)I=20嬲

图4薄壁直粱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图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到,在压缩终了时,加速

度急剧上升.这是由于薄壁梁此时已经完全被压

缩,不能再吸能所造成的.在纵梁设计中应该尽量

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即当薄壁粱被压缩到0.25m一冀%2加

时,薄壁梁出现的第一个加速度峰值就是本研究要

讨论和处理的问题.辩景嚣

时间/脚3改进形薄壁直梁的仿真模拟

围5薄壁直粱加速度变化毋

预变形控制理论是用诱导机构来实现的.诱导机构可以诱导薄壁梁折叠变形,有效降低峰值.诱导机构有很多种,仿真试验中发现,在满足一定尺寸和位置的前提下,棱上开孔和开诱导槽都可以有效地起到诱导变形和降低峰值的作用,而面内开孔的诱导作用不是很明显_4J.本研究选用了诱导性较强的开槽方案,诱导槽的形状、位置和尺寸都会对薄壁梁的前、后压塌顺序和吸能情况产生影响.通过比较不同位置开槽尺寸,最后选择了两类方案:第一类是在前端开u形槽;第二类是在前端和后端分别开2个u形槽.两个方案的u形槽的尺寸都是一样的,宽和深均为lmm.由于开诱导槽的位置对于吸能的效果和加速度

mm)和双端距离端面开诱导槽的峰值较大,因此分别取单端距离端面开诱导槽(20—一,40

(20mm,40mm,60mm,60mm)等6种方案进行分析(见表2).改进后的薄壁直梁和原来的薄壁直粱的材料和网格划分一致(如图6和图7所示).

圈6单端开谤导槽的薄壁直粟示意图

图7双端对称开诱导槽的薄壁直粱示意图

第2卷第4期周字,等: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粱仿真设计37从表2可以看出,6种方案对于吸能而言并没

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单端开诱导槽还是双

端开诱导槽,距离端面40mm处相对于距离端面

20表2不同距离开请导槽的6种方案吸能誊敷对比wn和印mm的方案,对于降低平均加速度,特

别是降低加速度第一峰值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而双端开诱导槽距离端面40mm的方案,即方案5

比单端开诱导槽距离端面40—n的方案6又要好

得多.因此,开诱导槽确实能够降低碰撞过程中加

速度第一峰值,同时又能改善平均加速度.而双端

开诱导槽能够更好地发挥诱导槽的作用,效果比

单端开诱导槽要好得多.

按照本研究前面设计的普通薄壁直梁的碰撞试验方案,对距离端面40Hun单端和双端开诱导槽的方案进行试验,得到的变形图分别如图8和图9所示.

(a)l=5砌(b)拉10m日(c)l=15m5(d)l=20m8

图8单端开诱导槽的薄壁直粱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围

(a)I=5m自(b)扛lOms(c)仁15lI】s(d)I=20砌

圈9双端对称开诱导槽的薄壁直梁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囤

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不管是单端开诱导槽的薄壁直梁,还是双端对称开诱导槽的薄壁直梁,诱导机构在控制薄壁直梁的碰撞变形中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变形都是在被削弱的部分开始的,改进薄壁直梁后,汽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如图lO所示.在图10中,l表示单端开诱导槽的加速度变化,曲线2表示双端对称开诱导槽的加速度变化.从图10可以

看到,诱导槽确实成功地避免了初始阶段的加速度

剧烈的变化.这是由于当碰撞刚刚发生时,改进后

的直梁有可以首先发生变形的部位,而不象改进前

那样做一个整体变形.而在图10中,曲线1比曲线

2抖动大,说明在碰撞过程中双端对称开诱导槽的

薄壁直梁吸能过程比较平缓.作为汽车构件,显然

比较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口,6J.但是,若开过多的

诱导槽会降低总的吸能数和吸能质量比.因此,开

两个对称设置的诱导槽是合理的.一0自

一\趟制景时m旷嘲围10改进直粱后汽车的加速度变化图

38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燕科学版)2005年12月4结论

本研究是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薄壁直梁优化设计.事实上,预变形结构在工程实际中使用非常广泛,列车车轮采用的所谓磨耗型踏面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在早期的设计中,车轮踏面是纯锥形的,并未考虑到车轮踏面和钢轨问的磨耗,影响了车辆沿直线运行时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实际上,由于纯锥形车轮踏面和钢轨顶部的接触面很小,接触应力很高,在车轮运用的初期,局部位置磨耗很快,踏面不久即呈现凹陷.但当磨耗范围逐渐遍及整个踏面并与钢轨顶部的轮廓外形相吻合后,接触应力就显著减少,表面又经过“冷硬”处理,以后磨耗减慢,踏面外形也相对稳定.为此,人们提出并采用了与车轮磨耗后的踏面形状一样的所谓磨耗形踏面,这样不仅可以减缓磨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蛇行运动稳定性,还能改善通过曲线时的引导作用,大大改进了车辆的行驶性能.

由此可见,本研究提出的预变形控制结构设计思想与列车车轮磨耗形踏面设计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理应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作性能.本研究根据乘员安全保护的需要,就汽车前纵梁在碰撞中的变形情况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点改进的措施.汽车前纵梁的优化涉及到吸能等其他方面,而本研究主要是从改进薄壁直梁后汽车加速度曲线上着手,如需要考虑其吸能量和吸能比,则必须结合壁厚、加强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这些因素对于本研究提出的改进薄壁直梁后汽车加速度畸线没有太大的影响,故没有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1]刘中华.薄壁直梁动态撞击的变形和吸能特性的研究[A]汽车安全技术论文集[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阻56[2]冒正保.汽车纵向碰撞控制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

[3]朱西产,钟志华.薄壁直梁件碰撞性能计算仿真方法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0,(2):85.89.

[4]J0肚BN.sevedPI-e肿啪眦ins咖cIu脚hnpactands咖ctuIalCr8sIlw呲lline鹪【J].E珊”pe皿J咀m“ofM∞hamcBA—s0Hds,2003

(22):693一研.

f5]周一呜.车辆人机工程学r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999.

[6]<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试验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SilIlllIativeDesi印ofAutomobne’sFr蛐tRails

Pre-ms蛔啦蚰C衄trolTheoryBasedontlle

Z肿U

(couege0fYu,LEI办eng.ba0,YANCzllaoAu如啪b如皿dMechalIicalEtlgine耐“g,ch咿huIlive础yofsci粕ce朋dTechnology,ch皿目Bha410昕6,chi越)

Abs打act:Infmnt0ftlle叭tomobile,tllefrontTailsarem&iIllylheautomDbdeoollisi帆ene。gyak删节廿0np砒s.hIt11ep印er,tlle舳tllor8h盯e咖died

proce辚ofthei∞umcient

t}leoryinthetIIinw8utheordiTm吖f血n工ail8di8tonion啪y蚰dauthor8tlleircll眦med蚵c.hlviewoftlIecolli8ionaccele洲on印we,tlleitsha盹mBdetlleimProvementaccoIdi“gtotIl。pre—di8tonionstrai曲tbe8m,oor血mledmdon“tythmugIlthe矗niteelement∞fha陀明dexplainedtlIeim provementpmgmmi8conducivetothepmtectionofcrew

Keym唧_be硌.words:f咖tmil8;enel舒abs唧li∞;pre-disto而彻

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梁仿真设计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周宇, 雷正保, 杨兆, ZHOU Yu, LEI Zheng-bao, YANG Zhao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05,2(4)1次

参考文献(6条)

1.刘中华 薄壁直梁动态撞击的变形和吸能特性的研究 2004

2.雷正保 汽车纵向碰撞控制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000

3.朱西产;钟志华 薄壁直梁件碰撞性能计算仿真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汽车工程 2000(02)

4.Jones N Several Phenomena in Structural Impact and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2003(22)

5.周一呜 车辆人机工程学 1999

6.<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汽车工程手册--试验篇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朱文峰.张岚 车身结构联接新工艺及其应用[期刊论文]-上海汽车2004(1)

2. 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强化车身结构用的结构粘合剂[期刊论文]-汽车与配件2010(28)

3. 雷正保.钟志华.Lei Zhengbao.Zhong Zhihua 动态大位移大转角大变形弹塑性相似结构的相似比[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1999(2)

4. 周长英.王虎 典型车身结构耐撞性设计及其数值仿真分析[期刊论文]-上海汽车2002(9)

5. 李建功.李三红 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与伤害指标相关性研究[会议论文]-2007

6. 雷正保.龙建强 汽车碰撞CAE技术中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期刊论文]-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19(3)

7. 杨兆.朱荣福.颜海棋.雷正保.YANG Zhao.ZHU Rong-fu.YAN Hai-qi.LEI Zheng-bao 新型前纵梁结构碰撞吸能特性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4)

8. 高玉华.GAO Yu-hua 硬件在环轿车白车身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

9. 叶永青.黄金湘.龚晨琦.YE Yong-qing.HUANG Jin-xiang.GONG Chen-qi 轿车前纵梁总成焊接生产工艺[期刊论文]-电焊机2008,38(5)

10. 徐见秋.雷正保.罗宪华 螺纹剪切式碰撞吸能装置最优螺纹参数设计[期刊论文]-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26(1)

引证文献(1条)

1.沈斌.任莎莎 铝合金汽车前纵梁的碰撞性能仿真研究[期刊论文]-机电一体化 2012(7)

引用本文格式:周宇.雷正保.杨兆.ZHOU Yu.LEI Zheng-bao.YANG Zhao 基于预变形控制理论的汽车前纵梁仿真设计[期刊论文]-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z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