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学生的三句情诗

更新时间:2023-10-08 02: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感动学生的三句情诗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的老教师用体罚手段来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已逐渐有自己的观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的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多样性、丰富性、情感性,我们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天真浪漫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好奇的生命,在学校?教育?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啊,若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难以让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乃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多情善感?呢?我的体验是:三句情诗。

一、 第一句情诗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

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浮云过世,只是痴情于远方的情人。而在教师的境界里,它的意思是,我走在教育的前列,全身心地专注于教育事业,天涯路的尽头已经感悟深刻,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一切,因为它蕴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记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

?爱生?,尽管在口头上可毫不费力地说百遍、说千遍,但真正作到,绝非易事。举件小事来说,有位女生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我不厌其烦地鼓励、谈心、释难。她的成绩反反复复,我的耐力也随之反反复复,终于她对我的反复妥协了,她在周记本子上向我敞开了心扉:?我无力面对你的目光,无力拒绝你对我的爱。妈妈走了,她卷走了我的爱。你的爱让我感动,让我进步。但是,我进步一分,爸爸头上就多了一根头发,脸上多了一条皱纹,他要拼命挣钱供我上学。我不忍心爸爸为我衰老,所以,我决定弃学,要让爸爸过上好日子……?拿着本子,我的思绪起伏不已,一是为自己的付出终于打开学生的症结,好让我对症下药;二是为自己下定决心开出的?药方?胸有成竹——?被妈妈卷走的爱,让我来填补,请相信我?,我把它写在周记本子上。那两年,我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一直到毕业。分别时,她含泪说:?你是我们的动力,三年后我定会考取重点大学来见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帮孩子们向我挥泪告别,顿时,我幸福地沉浸在泪海中。

对学生的爱,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用行动检验。我曾放弃与爱人共度的浪漫时光,我曾咬牙放下病重的父亲……失去了很多,但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对得起学生。有失必有所得,我的收获便是?因为有了爱,所以我们的教育才变得是最富有‘人性观’和最富有‘人情味’的事业?(摘自《班主任工作教程》)。

二、第二句情诗是:?衣带渐宽终觉浅,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觉浅,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引用的是北宋柳

永《碟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对爱的无悔。

这正如我们教师执著地在既定的教育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耕耘,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

德育新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活教材?。一切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行?无言之教?——?以德益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个艰苦?憔悴?的感情锤炼的过程。记得那年刚接一个新班,正值晚上九点钟给住校生查铺,一位学生递上一张请假条,上面写着:?家中有急事,明天请假一天。?该生悄悄对我说:?老师,这不是她的请jià条,而是她的请jiǎ条。?当时请假的女生家处僻境,通讯联系不上。为了能及时了解她的真实情况,我和我的爱人顶着隆冬的寒风,冒着雨,乘坐摩托车找到她家。到了她家后,方知她给了我一个?美丽的谎言?。在她家,我与她父亲聊了一个小时左右,聊家常,聊孩子,聊教育,就是只字不提请假一事。不料第二天,我幸福地?为伊消得人憔悴?

——病倒了。学生们围在我身旁,我的心乐开了花,因为学生队伍中有她,她的眼里含着泪,她把请假条改写成了决心书。从这件事我领悟到:人有很大的忍受力,也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心中有学生,就会有毅力,就会超越自我。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啊,教育孩子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可爱的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我们教师恰到好处的?憔悴?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动情,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三、 第三句情诗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引用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次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教育之长河,这是何等地令人欣慰。

青少年时期往往是人的一生中的?多事之秋?,而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偏离正常心理状态,出现不适应性行为或心理。成功的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浪花,只轻

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用力推动,?众里寻他千百度?,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问题学生?必定在?灯火阑珊处?灿烂多彩且?多情?。比如,我曾教过调皮捣蛋的学生,其中有一个曾天真地对我说:?我妈妈说,我这个捣蛋鬼能进你班,是屁从眼出,说我是学不好的,要被老师赶出来的。?说真的,这个学生基础确实差,习惯也不好,偶尔还会来个晴天霹雳式的斗嘴打架的事。可是,就是这样的学生身上也同样有很多的优点:他会打漂亮球,他会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他会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教师不可替代学生,但必须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长善而救失。师生之间情深似海加温到?千百度?,他们会开窍,会飞快进步,会茁壮成长,会在?灯火阑珊处?闪现。瞧,他禁不起辛弃疾《青玉案》情诗地呢喃,在第二学年,摇身一变,坐上了纪律委员的宝座。德育教育的正面原则强调:?教师基于他教导学生的道义上的权利,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这正是激励学生要实现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的生气蓬勃的力量。?我们用丰富的情感来浇灌我们这片多情的土地,聪明的人儿就会?多情善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真正的教育者很少直接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可要成为好人啊。学生是从教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善良用心的。?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真正吟诵、品味、理解、感悟三句情诗,你的班主任工作才会得心应手,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ud.html

微信扫码分享

《感动学生的三句情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