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考研古代汉语考研笔记(个人整理)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 “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名称 作者 时间 清(公元1716) 特点 部首排列法,214部,收字47035。 释字体例:先音后意。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康熙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 《中华大字典》 陆费逵,欧阳溥存 《辞源》 1915 1915 部首排列法,收字48000。注音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入注直音。 部首排列法,214部。 释字体例:先释单字字义,后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辞海》 舒新城,沈颐,张相 1936 部首排列法,214部(旧)—250部(新)。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常识。 释字体例:先释单字字义,后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先说明词义或用法,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汉语大字典》 徐中舒 部首排列法,200部。收字54678。 单字条目下列有反映汉字演变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注音不仅有现代注音, 1

还有反切和上古韵部。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 1986 部首排列法,200部。收词37万条。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说文解字》 《经籍纂诂》 阮元 1798 (重点讲述) 按平水韵106韵分部,每1韵为1卷,共106 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 《经传释词》 王引之 清嘉庆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24年(公殊用法的著作。共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元1819) 序是按照古声母顺序排列。 1928 注音字母次序排列,收虚词500多个。收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词诠》 杨树达 《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 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 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 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

示“重复”等义。(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 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 词义的扩大。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洗”本以为洗脚,后

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 词义的缩小。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宫”本指一

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 词义的转移。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涕”的本意为眼泪,后

转指鼻涕。“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 (2) 加上词头词尾。如杯——杯子;虎——老虎

(3) 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许多古汉语

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如”虑”,

3

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二 、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如“阻、隘、险”,“民人”也叫“人民”。

(2) 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如“婚姻”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

文》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又如,“饥馑”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 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复

音词,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 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

(1) 两个语素仍保持他们原有的意义。如“蓄积”的“蓄”是“积聚、贮藏”之意,“积”

是“积蓄、积累”之意,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蓄积”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 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

这就是所谓“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质是作为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

(3) 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和原来

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衣,君子,小人等。

四、 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1)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是一个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它只有一个语素。多

数连绵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如倜傥、逍遥、忸怩、徘徊等。

(2) 叠音词。如昏昏、悠悠、斤斤等。《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

斤,明察也。”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都不完全相同,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的不同。

1、概念的内涵不同。如”府”和”库”,”府”是收藏文书和财务的地方。《国语·越语》:府仓实。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库”是收藏兵器和战车的地方。

2、概念的外延不同。如”人”和”民”,”人”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的人。”民”指人中比较愚昧者。 注意:”泛指”和”特指”的不同。段玉裁所说泛指即浑言,特指即析言。”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有的含义。”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 (2)程度轻重的不同。例如”饥”和”饿”,”饥”表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即吃不饱。《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饿”表示几天没有进食,已接近死亡的边缘。如《史记·伯夷列传》:”饿死于首阳山。”

3、感情色彩的不同。如”杀”和”弑”,”杀”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是贬义词。《礼记·檀公下》:“臣弑君,凡在宫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中,“杀”和“弑”的区别很明显。 4、使用条件不同。例如“能”和“得”,“能”一般用于主观上能力所及,《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有些使用条件的不同则显示出语法的差异,例如“耻”和“辱”,二词用作名词时同义,用作动词时,“耻”一般用于意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辱”则一般用于使动,

4

《论语·子路》:“始于四方,不辱君命。”

★六、“畏”和“惧”的辨析,以及“能”和“得”的辨析 1、“畏”和“惧”的区别

①“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②“畏”字很少用使动用法,“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③“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则没有这个意思。 2、“能”和“得”的区别

①”能”和”得”,古代都有表示”可能”的意思,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②”能”表示能力所及,如:《论语· 》:夏礼,吾能言之;”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的,即本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土景户。”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本意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主要凭借字形,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和古代的文献资料。这里说的字形,主要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如“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这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六、分析本义和引申义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词义引申和词义更替的区别。

①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意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思,如“脚”本意为小腿,变为“足”以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意义。如“道”虽然产生了“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新意,但本义“路”的意义一直保留下来。 2、 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区别。

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是由于“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

5

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从本义解牛,直接引申为分解动物,在引申为解体、解脱、解结等,发展的线索很清楚。而《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一、“六书”的含义。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 ,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查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字,令、长是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1、象形:以图画为基础,来表示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大部分象形字是独体字,如日、月、山、川、人等,也有少数象形字把相关的事物一起画出使意识更明晰,如瓜、果、眉、巢等(合体象形字)

2、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指出事物特点以标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因为抽象的概念是画不出来的,所以有指事一类。如上、下、本、末、亦、刀、寸、甘等。

3、会意:把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字符按照表示某种意义的要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组合。如从、林、武、信、安、秉等。

4、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字,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类别。如“过、征、举、叔”等。形声字结构形式有:1、左形右声2、左声右形3、上声下形4、上形下声5、内形外声6、内声外形7、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8、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如:夜,从夕,亦省声。9、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即会意兼形声)如:娣,从女从弟,弟亦声。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二、形声字的一些问题

1、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6种自然结构: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救。 (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闽。 反常的情况:如:

“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 “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 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雷,从雨,田省声。 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如娣,《说文》:从女从弟,弟亦声。 2、形声字的意符:

6

①意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和假借义无关,和引申义没有必然联系。 ②后起的形声字所谓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如“影”字,古书一般写作“景”,以“日”为意符,而不是以后起的“影”字的偏旁为意符,“阴影”是引申义。 ③有些意符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言”和“心”有相通之处,所以“悖”又写作言旁。异体字也可以是声符的替换。,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字,李善《文选注》引作“昵”。 三、文字的演变阶段:

①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②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四、简要说明什么是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留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成为由笔画写成的文字。当今汉字的笔画系统在隶书中已经形成。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有三: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小篆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现在楷书的许多偏旁,与它独立成字时写法不一样,也是隶变造成的。如手旁写作 ,网头写作 ,衣旁写作 ,等等。

五、《说文》和梅膺祚《字汇》部首各有多少?它们的部首编排的性质有何不同?

许慎按照六书原则,把篆文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和归类,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凡一偏旁的字都归属其下,如“桃李松桂”都在“木”部。许慎又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部首体系。《说文》的部首是文字学原则(依六书体系)的部首,部首就标示着该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

梅膺祚《字汇》把部首减为214部,具体字的归部有了很大出入,变成了检字法的部首。检字比较方便,但有些地方难免丧失《说文》部首原有的作用。研究文字学的人,根据的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的部首。(注:后代的《康熙字典》《辞海》都依据《字汇》的部首归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是意同而形不同的一组字。如“莫→暮”“责→债”“说→悦”等。 二、异体字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①会意字和形声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 是形声字。岩是会意字, 是形声字。 ②改换意符相近的意符。 ③改换声符相近的声符。 ④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改变了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 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 。 ⑤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后来有了分工。如

7

2、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 ①意义相近,现代读音也相同的一些字,不能当做是异体字。如置和 ,就放置这一意思说,二者相通,可置还有一些意思是 没有的,况且二字古音也不一样,所以不是异体字。 ②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的一些字,也不能当做是异体字。例如

③有些通用的字是有条件的,不能看作异体字。如”沽”和”酤”,在买酒和卖酒这一意义上是相通的,但”酤”的对象只能是酒,”沽”的对象可以是酒,也可以是玉,也可以是别的东西,也不能算作异体字。 三、繁简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繁简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①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繁简字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只需记住繁体字即可。如: 也有少数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如 。 ②繁简字的同音代替关系。繁简之间词义本来不同,仅仅因为音近或音同而采用了其中笔画较简的,这样古书中原本有分别的一组字就有分别了。如:

③繁简之间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有些简化字是可以在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如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也字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①“主 ,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②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谊论》)

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并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而是否定副词。“非”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①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8

①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②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

③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二、“是”的词性

1)“是” 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

三、“乃”、“为”在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

①副词“乃”在判断句谓语前加强肯定。如:是乃仁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为”在判断句中作动词而非判断词。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里的“为”是“算作”的意思。另外,用“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如:虢,虞之表也。不能说成“虢为虞之表也。”(通论八继续讨论。) ★四、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和分类,典型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义事物或同一类别,但在语言实践中,某些判断句主谓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用豺虎作隐喻构成判断句,是说曹操好比豺虎。

②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百乘,显使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其主语谓语不是同一类事物,而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是一种内容被压缩了的判断句,表示:带着百辆车子的使者是显赫的使者。

③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因果,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用带也的判断句作为后一分句来说明原因。 ★五、“也”字的用法

1、煞句的也字:一般用在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其引申用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由果溯因,说明真相;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孟子·梁惠王上》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是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在命令句的句尾。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命令或祈使的意思是由否定代词“无”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单纯表示祈使,而是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如:孟尝君怪之:“此谁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此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代词“谁”来表示的,“也”字在疑问句中,也带了疑问语气。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等于“邪”,二者的不同在于: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字本身表示疑问。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中,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语气词。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9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 矣字 焉字

叙述句主要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的行为变化的,主要有四个问题(双宾语、宾语的位置、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被动句) ★一、双宾语的几种情况

①表示“赠、告”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双宾语是指某些及物动词有时可以带两个宾语,其一为“人”,是行为动作的间接承受者,称为间接宾语,因靠动词近,又称近宾语;其二为“事”或“物”,是行为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称为直接宾语,因离动词远,又称为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是表示赠与、接受、告诫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如赐、予、遗语、告等,如:公赐之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赐是动词,食是直接宾语,之指颖考叔。 ②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

上古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局限于表示“赠、告”等有交换关系的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天生民而立之君,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闭之门”是双宾结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间接宾语。

一般及物动词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字,“为”在古代含义广泛,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把它理解为作、做、造、制、处理、安排等。用为作动词的句子常带有双宾语,如: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楚归晋知 》。“为之礼”是双宾结构,礼是直接宾语,之是间接宾语。为在这里作“举行”的意思。 二、宾语的位置

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往往前置

②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③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有三种情况:

⑴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实”或“之”复指。如: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复指前置宾语“不榖”;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实””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人”、”德”;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两个”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 ⑵用“惟(唯)??是??”“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前置的宾语,如: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惟德是辅”即“惟辅德”; 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唯利之求” 即“惟求利”; 现代汉语的唯利是图、为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⑶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复指。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是(斯)之谓”即“其谓是(斯)”;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穀梁传·僖公二年》

⑷不用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情况,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10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②变化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者”字复指,“??者+数词”,者字前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局的谓语。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三”在句中作谓语而不是补语 四、被动句

被动句指的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按有没有特定的形式标志分为两大类: ①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蔓草”是“被”除的,从意义上构成被动句。 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形式标志:

⑴“于”字句: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郤克伤于失,流血及履,未绝鼓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郤克”被“失”所伤,动词后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失”。 ⑵“为”字句:

1、为+行为主动者,如: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为”引进行为主动者”天下” 2、“为??所”式,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义更加明确。 ⑶“见”字句:用“见”字表示被动 1、见+动词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见”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2、“见??于”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字表示被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见??于”句式所表示的被动句式更加明显。 ⑷“被”字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助词“被”是帮助表被动。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蔡 《被收时表》),介词“被”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 五、矣字:表示动态的语气词,相当于“了”,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基本用法是把事物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①用于叙述句句尾,”矣”字总用来报道一种新情况。如:余病矣。《左传·齐晋鞌之战》 1)前面已用时间副词“已”“既”“尝”表情况已经如此或曾有某情况,“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2)预料某一情况会出现,”矣”字把它当新情况来报道。如:虞不腊矣。《左传·蹇叔哭师》 3)偏正复句的偏句表假设,正句表结果,如: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4)表示一种可能性,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②用于描写句句尾,如:

1)用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矣”字把事物的状态当做一种新情况来报道。如;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2)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提前,后面用“也”字煞句,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如: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用于祈使句句尾,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停止某种行为。如:

11

先生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其祈使语气是由全句的语调和词语的全部内涵来实现的。“矣”字帮助把祈使的内容当做新情况来陈述。

④用于疑问句句尾,如: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全句的疑问语气并非由“矣”字表示,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 六、焉字

①”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它不仅用来代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句尾表示提示语气。

②”焉”字代表的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蹇叔哭师》,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是间”, ③如果”焉”字前面是形容词,就代指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莫强焉: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之”“焉”和的区别

①在和动词结合时,”之”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如: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能”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在古代是不及物动词。 ②同一动词,加”之”和”焉”字词义不同,如:

虢叔死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死”是不及物动词,“死焉”即死在那里。 提弥明死之。《左传·晋灵公不君》死是及物动词,指提弥明为保护赵盾而死。 ★焉字的活用法:

①“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

“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焉”字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焉”和“于国”同时出现,代词性很弱,语气词性突出。

②“焉”字作纯粹的语气词,此时“焉”字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四》上文用”矣”,下文用“焉”,下文正是说话人要重点强调的。 焉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句中有疑问代/副词,“焉”字不仅做兼词,同时也带上了疑问语气。如: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 否定词

一、否定句

1、否定句的构成: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需前置,这类宾语前置包括两类条件:

1)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宾语必须是代词,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不吾知”就是”不知吾”。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②用“弗、毋、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用上述结构。因为“弗、毋”所限制

12

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否定整句谓语的,而“无”本身就是动词。若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这种结构。如: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二、否定词

1、不、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有两点差别: ①“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动词后往往不带宾语。如: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前两例用“不”,后两例用“弗”,区别明显。“弗”后带宾语的情况非常少见,如: 《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字后面的名词则用如及物动词。如:晋灵公不君。《左传·晋灵公不君》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福”用如及物动词,“弗福”等于说“弗福之”,前面用了“弗”,后面就不用宾语。

2、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

①“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但”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后并不严格,如:百亩之地,勿夺其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毋、勿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如: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友即交友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籍即记载于史籍。

③毋、勿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了。如: 以我为君子,君子安得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书上,“毋”常写作“无”。) 3、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晋灵公不君》 ①“未”和“未尝”的区别

未尝:是一个凝固结构,表示不曾或者“没有??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者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如: 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未之闻”表没有听说,表没有实现但有实现的可能性。 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未尝闻”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②“未”字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和“不”的意思差不多。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4、否

①“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或“不是的”。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②“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如: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5、非

13

①“非”字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 “非”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

②“非”用于叙述句或描写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撇开的作用。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③“非”字用于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古书上,“非”又写作“匪”) 6、无

①“无”是“有”的反面,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无”可以说成“无有”或“不有”,意思差不多。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齐晋鞌之战》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双重否定。 ③“不”和“无”的语法分工。“不”是副词,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谄、骄”用作名词。 客无好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好”用作名词。 7、莫

①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件东西(事情)”,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的“善”是它所指定的范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未出现所代替的名词,表广泛否定。 ②上古的“莫”字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 ③汉代以后,“莫”字常用于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禁止,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 疑问词

一、疑问句

疑问句一般需有疑问词,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二者都用。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1、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比较”谁敬”和”敬兄”的词序可知: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名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左传·楚归晋知罃》动词前有助动词就放在助动词前面。 ②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介词前。规则严格,几乎没有例外。如: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楚归晋知罃》 ★2、表示疑问的凝固形式

①何如、如何: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②若何、何若、奈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14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没有说成“何奈”的)

③如??何,若??何,奈??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如: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④如之何,若之何:

有时用在动词前面表反问,译成”怎么”,如: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有时用在询问句末尾,译成“怎么样”,如:艺麻如之何?衡从其田。《诗经·齐风·南山》 二、疑问词 1、疑问代词 ①谁、孰、何

⑴“谁”是指人的疑问代词,如: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 ⑵“孰”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也可以指物,如: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⑶“孰”字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此时和“谁”没有分别。相反,“何”字偶尔也可以表示选择。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⑷ “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战国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何”是指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如:

孟尝君问:”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⑹ “何”字又可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如:

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何”作状语时,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⑺“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不能,但“谁”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如: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词只可以作宾语和状语。作状语要比作宾语常见。

⑴作宾语时,“安、恶”指代处所,译成“哪里”;“胡、曷、奚”和“何”字相当,译成 “什么”;“恶”只用于“恶在、恶乎”,很少用在其他介词和动词前面。如: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 ⑵作状语时,“安、恶、焉”一般表反问,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表示原因,译成“为什么”,如: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姜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⑶“曷”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何不”的意思。 2、疑问语气词 ①乎、诸

⑴“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在是非句里,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说出来,要求对方做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i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