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复习范围

更新时间:2023-12-17 05: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8美12 袁埜

第一章 班级管理概述

1班级管理的涵义。

班级管理者对特定班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引导被管理者高效率地实现班级目标活动。

2班级管理的意义。

(1)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 (2) 班级管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 (3) 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手段。

(4) 班级管理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

(1) (2) (3) (4)

发展性 针对性 层次性 可评价性

4班级管理的任务。 (1) 班级组织建设 (2) 班级日常管理 (3) 班级活动管理 (4)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管理集体观的涵义;标准集体的形成及培养。

1、 管理集体观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的“管理者”,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生,实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控制的管理主义的班级集体观。

2、 标准集体的形成和培养:标准集体的形成从本质上说,一是加强班级凝聚力,二是集体规范的建立并实现“同步化”的过程。在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中,版主仍应该主义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归属感的形成,通过班级成员自然、积极的交往,内化集体规范,使班级成为一个自主性的组织,形成特定的优良班风,创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 自治集体观的涵义。

1、自治集体观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学生一定角色的作用,实现自我参与,形成自治意识,将计提规范加以内化或同一化,并创造新的集体规范的班级集体观。

自治集体的特征。

1、 自治集体具有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同的社会性行为。 2、 有其自身的自治机构和自治能力。

1

08美12 袁埜

3、 集体成员之间有以友情关系起支配作用的健康舆论导向。

4、 整个集体形成自觉的纪律与责任感,有能长期持续的共同的自治意识。 5、 发展成为受更高更远的社会目标支撑而展开行动的集体。

从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三个层面分析班级管理过程。

1、 理论维度:班级管理过程是管理者确定教育管理指导思想,调整更新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P25

2、 设计维度:班级管理过程是对班级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的过程。 3、 操作维度:班级管理过程是班级管理方案具体实施和调控的过程。

合理组合原理的涵义。

1、合理组合原理是指对班级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取得管理的最大效益。合理组合原理是实现班级管理整体优化的前提和重要保重。P28

开放闭合原理的涵义。

1、开放闭合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班级对外环境的适应,二是指班级内部的控制,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P29

运用动态平衡原理管理班级的关键。

1、关键在于班级管理者应当具有动态平衡的意识,通过开放为班级找到发展的契机和资源,通过闭合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推动班级不断发展和进步。

共轭控制原理的涵义;运用这一原理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 1、 共轭控制原理是指两种相辅相成的控制,即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2、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互为共轭控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班级的控制要依靠规章制度和纪律依靠学校赋予班主任的职权,也要注意控制的艺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因素,使两种控制相辅相成。 运用信息反馈原理进行班级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 在班级建设中要注意建立班级管理信息反馈系统,注意各种信息的收集。既要注意正式渠道信息的收集,又要注意班级中非正式渠道信息的收集,为确定的决策提供保障。

2、 信息反馈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反馈的信息影响了管理者对班级情况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了班级活动,导致班级的运行加剧偏离原定目标,这叫正反馈(二)反馈的信息是班级管理者的决策更有利于原定目标的实现,则叫负反馈。班主任对反馈的信息及影响信息再输入的行为结果应当有预见性分析,利用反馈信息控制和协调班级的各项活动,使班级健康发展。

第二章 班级管理的主体

班主任的职责。

2

08美12 袁埜

1、 班级德育

2、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3、 班集体建设 4、 班级个别教育 5、 班级实务管理

6、 开发与协调多方面教育资源

班主任对教育资源协调和开发。 1、 开发和协调科任教师教育资源 2、 开发和协调家庭教育资源 3、 开发和协调社会教育资源

班主任的素质结构。 1、 班主任应是优秀教师 2、 高尚的思想品德 3、 正确的教育观念

4、 较强的管理、组织、教育能力 5、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6、 良好的心理素质 7、 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班主任素质提升策略。P49 1、 专业引领策略 2、 自我反思策略 3、 同伴互助策略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自身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对于社会的意义 1、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 2、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对于班主任的意义

1、有助于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2、有助于班主任减轻班级管理的工作负荷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民主的班级管理观念 (二)掌握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

3

08美12 袁埜

1、计划系统 2、检查监督系统 3、总结反馈系统

班主任应具备的民主班级管理观念。 1、服务学生观念 2、师生互助观念

3、相信学生本性和尊重学生个性观念 4、商量和集体表决观念

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的涵义。

1、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指在民主的班级管理观念指导下,建立包括计划系统、检查监督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在内的依法管理班级的严密运作系统。

班级计划的类别。

1、 以空间为序的班级岗位责任制 2、 以时间为序的各种班级常规

第三、四章 班级德育

德育的涵义。

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68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P70 1、 政治功能 2、 经济功能 3、 文化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1、 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2、 智能发展功能

3、 个体心理保健、道德人格完善功能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P74

1、 德育体现着教育的性质,贯穿于其他各育和受教育者全部的活动中,对其他各育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起定向与动力作用,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2、 德育与其他各育构成完整的有机的整体,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应有其独

4

08美12 袁埜

特的地位,不能互相割裂,互相代替,这是理解德育地位的基本观点。 德育目标的涵义。

1、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它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

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 主观依据:人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直接地受其形而上的理念、人性的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人们的教育价值观世界观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德育目标的选择。

2、 客观依据:首先是指德育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此外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等也是德育目标确定的重要制约因素。 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 德育目标和任务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 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决定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1、 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 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3、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4、 爱国主义教育 5、 集体主义教育 6、 劳动教育

7、 民主法治和纪律教育 8、 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9、 青春期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课程的分类。

1、 一是学科,包括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青少年修养、劳动、社会等。 2、 二是活动,包括晨会、班团队活动、睡会实践活动、校传统教育活动等。 3、 前者属于知识或理论课程,后者为活动和时间课程,一起构成学校的正规或显性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主干 4、 学科性德育课程 5、 活动性德育课程 6、 隐性德育课程

学科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5

08美12 袁埜

1、 思想性 2、 系统性 3、 直接性 4、 认识性 5、 计划性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涵义;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1、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 2、 特点:实践性、间接性、灵活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1、 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它既存在于学科性、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存在于德育环境内的体制和气氛中。

2、 特点:影响的间接性、内隐性、范围的广泛性、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

德育过程的涵义。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对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 1、 教育者 2、 受教育者 3、 德育内容 4、 德育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1、 其区别在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时构成品德的各要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2、 思想品德德育过程即德育工作者根据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性特点。

1、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6

08美12 袁埜

4、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的涵义。

1、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知行统一原则的涵义。

1、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到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涵义。

1、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既要坚持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带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督促其严格执行,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德育时机。 1、 兴趣点 2、 荣辱关头 3、 求异点 4、 疑惧点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涵义。

1、这一原则是指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在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严格的,坚持不渝的要求,又要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1、 涵义:是指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组织和培养好学生集体,通过集体对其成员发生教育影响,使学生集体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对集体进行教育的同事,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学生集体,将集体与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 贯彻要求:1、重视组织和培养集体 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 3、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教育个别与教育集体有机结合起来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制定的依据。

1、依据: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形发展的规律的教育原理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而制定的。

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1、 统一校内各种教育力量 2、 统一校外各种教育影响 3、 做好衔接工作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7

08美12 袁埜

1、 说服教育法 2、 情感陶冶法 3、 榜样示范法 4、 世界锻炼法 5、 自我教育法 6、 品德评价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的注意点。

1、 说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民主性和客观性 2、 善于抓住时机进行说服 3、 说服要与提出行动要求相结合

4、 说服的各种方式应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情感陶冶法的涵义、方式。

1、 涵义: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景,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2、 方式:1、教育者的爱和人格感化。2、环境陶冶。3、艺术陶冶

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

1、教育者启发和引到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

品德评价的方式。 1、 表扬与奖励 2、 批评与惩罚 3、 操行评定

德育模式的涵义。

1、德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模式,是运用“模式”研究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我们称之为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的结构。 1、 理论依据 2、 德育目标 3、 操作程序 4、 实现条件 5、 评价体系

德育模式的特点。 1、 指向性 2、 操作性

8

08美12 袁埜

3、 完整性 4、 稳定性 5、 灵活性

德育模式的种类。

1、 宏观德育模式:德目模式、能力德育模式、生活模式

2、 微观德育模式:特殊德育模式,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级别学校的实际情况或侧重于完成某种德育任务而提出的。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创建者;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1、 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

2、 前习俗水平: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3、 习俗水平:以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或“好孩子”为定向、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4、 后习俗水平:以法律的社会契约性为定向、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关心体谅模式的创建者及对创建这一模式的思考。 1、 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等首创。 2、 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3、 道德教育重在引到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在关心体谅中获得快乐 4、 角色尝试有助于青少年敏感而成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5、 学校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关系,关系比教材更重要

社会行动模式的创建者。 1、美国教育学家纽曼

德育评价的涵义。

1、德育评价是依据德育目标与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搜索事实材料,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品德测评的功能。 1、 评定功能 2、 诊断功能 3、 反馈与调控功能 4、 预测功能 5、 传导功能

德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1、 德育评价目标的确定 2、 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 德育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4、 德育评价结果的分析

9

08美12 袁埜

德育工作评价的主要任务。

1、 为了正确的实施德育决策,需要对有关的德育实施方案作可行性评价 2、 为了正确的实施德育工作,需要对德育工作的问题及时地做出诊断,这就是要进行诊断性评价

3、 为了及时的不断地获得信息反馈,需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4、 为了获得德育工作的完整情况,需要对德育工作做出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多主体评价 2、 多方法整合 3、 定性与定量结合

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 1、 行为观察法 2、 调查法 3、 情景测验法 4、 总体印象评价法 5、 操行评定法 6、 写实测评法 7、 等第测评法

8、 操行加减评分的测评法 9、 积分测评法 10、OSL测评法

品德评价的新发展。

1、 从评价的功能看,逐步淡化管理功能,强化发展功能,追求评价的激励性 2、 从评价的过程看,冲上评价的真实感,构建生态性评价系统 3、 从评价的方法看,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第五章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涵义。

1、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基本评价标准。 1、 无躯体化反应 2、 智力正常 3、 有效处理情绪 4、 交往适度 5、 行为适当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