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4-23 16: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县委书记在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0-07-28 09:16:41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点击: 97 - 同志们:

县上举办这次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xx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面,我主要围绕“三农”问题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仅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和有利条件的问题

(一)xx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开发。马铃薯产业,xx县种植马铃薯52.6万亩,调运陇薯6号、3号、新大坪等品种697.4吨,发动群众串换优质种薯3万吨,良种面积达到25万亩;突出推广机耕机播技术,完成机播面积3万亩。草畜产业,新建10个种草养畜示范村,实施圈舍改建830户,发展规模养殖户320户;种植优质牧草16.6万亩。小杂粮产业,已种植小杂粮22.4万亩。中药材产业,种植中药材6.5万亩,建立gap规范化

1

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

二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根本性措施,xx县共投入资金136万元,新修梯田3800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6.8平方公里。认真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建成沼气池759口,完成“一池三改”181户。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建设沙棘产业基地1.47万亩,历年退耕补植9.5万亩,荒山补造1.2万亩,公益林补造1400亩,实施公路林带改造3条62公里;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1个5240亩,xx县城四山补栽各类苗木85.7万株。

三是扶贫开发。xx年安排的10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投资1980.9万元,修建村社道路158公里,发展节灌面积4300亩,建成暖棚圈舍1415间,发展养牛户1425户;年内安排的12个项目村全面启动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种植业来讲,xx县绝大部分土地种植小麦等传统作物,甚至条件较好的水川区也大面积种植小麦。马铃薯种植总量相对很低,规模优势不明显,

2

乡镇之间、区域之间极不平衡,目前只有几个重点乡镇在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其他一些有发展优势的乡镇,不注重产业布局调整,而使自然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农业内部讲,养殖业这一块也是滞后的,所占的比重很低。

二是梯田建设任务艰巨。xx县实施了退耕还林、流域治理、梯田建设等工程,但生态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梯田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科技推广水平很低。科技推广应用停留在低层次,渠道不畅,覆盖面不广,耕作和管理方式粗放;就马铃薯来讲,没有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出现年年调种、年年缺良种的局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良种推广的问题。

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大。市场体系不健全,营销网络呈“软、散、弱”的状态,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致使增收困难。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从自然条件来看,xx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区,土地面积广阔,土层疏松深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3

特别是土壤富含钾素,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较好,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正好与马铃薯生长期相吻合,是马铃薯生产的最佳地域。

二是从宏观政策来看,xx省上的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越来越好。xx省上都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增加农田水利、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三是从我们自身的发展来看,xx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比较符合实际的路子,马铃薯、草畜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这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怎样理思路、找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

xx县18个乡镇332个村,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实际,若用同一种模式指导工作,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首先要把每个乡镇、每个村组的优势找准,按照不同类型、不同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进行分类指导,找准主导产业,力求实现产

4

出效益最大化。

(一)坚持不懈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顺应天时、压夏扩秋;xx市场,压粮扩经;遵循自然规律,让农业增产;xx市场规律,让农民增收”的原则,按照“山区洋芋和草畜,城郊和川区果菜”的区域布局原则,重点压小麦增马铃薯、增草畜,发展马铃薯和草畜两大产业。

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主导业来抓,以块带经济为突破口,xx市场的有效运作下,所有适宜区域都要种植马铃薯,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一要着手研究明年的马铃薯种植。县上总的要求是,重点区域人均2.5亩以上,浅山区人均1.5亩以上,常河、李店2乡镇人均1亩以上。要广泛宣传,预留地块,把产业发展目标规划到地块,把发展计划落实到农户,为明年产业开发争得主动。xx市场,xx市场,扶持培育协会组织和营销队伍,保证今年马铃薯能卖个好价钱。三要下决心建立脱毒种薯扩繁基地,解决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的问题。四要加快适用技术推广,特别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下功夫推广适合于山区的小型深松、机播、机收等农机具,改变粗放作业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增产增收。

草畜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是坚持封山禁

5

牧和发展舍饲养殖相结合,扩大规模和畜种改良相协调,引导千家万户种草养畜,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二是结合退耕还林,大力扩大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种植,坚定不移地走好草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三是大力组织实施农作物秸杆青贮、氨化工程,促进秸杆资源的转化利用,实现草畜对接。退一步讲,如果不发展舍饲养殖,就是青贮后卖饲草,也能增加一笔不少的收入。

另外,我再讲一下川区结构调整的问题。xx县光、热、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等乡镇的个别村组,这些地方的关键是发展果菜产业。

(二)全力以赴抓好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不懈地走好梯田建设、流域治理的路子不动摇,坚持不懈地走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路子不动摇,借助实施西部大开战略的机遇,xx县各方面的资源,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运作,高标准建设。一要认真组织开展“三清五改一池一灶”工程,即清理村庄垃圾、渠道淤泥和道路障碍,改水、改圈、改路、改宅、改厕,推广沼气池和太阳灶。二要下决心抓好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要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坚持对象就是任务,按照“三高(高标准规划、高起

6

点要求、高质量落实)二大(大手笔谋划、大规模实施)一强(强力度推进)”的要求,采用“人机结合、机修为主”办法,打破地界、组界、村界,整山整流域推进,确保完成5万亩建设任务。小流域治理要树立“水保经济”理念,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要求,以整村推进、沼气建设、坝系工程、退耕还林、安全饮水等项目为支撑,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力量,集中资金,拼盘匹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三要突出抓好沼气建设。要把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来抓,广泛宣传,提高标准,大力普及。特别要加强“三改”配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改变生活方式。四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群众整修拓宽乡村道路、田间农路。

(三)千方百计发展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对农民群众和“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较大转变。按照“政府组织、能人带动、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强宣传动员,组织好赴疆拾花工作。要大力宣传“一人赴疆拾花两个月,全家一年实现梯田化”的口号,把劳务输出和梯田建设结合起来,以梯田促劳务、以劳务带梯田,使这两项工作同步推进。

7

第三,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里说的干部,主要指的就是在座的各位。因为大家本身就是农民,和群众近乡近邻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的优劣势大家一清二楚。大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应该做那些工作?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上的宣传作用。大家对上至中央的方针政策、下至乡镇的决策部署都比较掌握和熟悉,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起“宣传员”的职责,xx县乡党委、政府有关“三农”问题的决策部署,更要认真研究,大力宣传和讲解,结合本村实际,找准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种养上的示范作用。村党支部书记要带头使用良种、新技术,切实种好示范田,给农民引好路,达到“成功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同时,大家还要自己带头或扶持能人组建专业协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发展上的组织作用。大家应该主动担负起组织者的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兴修梯田、整修道路、调整结构、劳务输出,等等。总之,要通过示范带动,真正发挥好“带头富、带领富”的“双带”作用,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就讲这些意见,谢谢大家。

8

来源:中共甘谷县委组织部 作者: 日期:2009-4-17 点击:

【字体:大 中 小】

415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

中共县委书记 (2009年4月14日)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理解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委决定,集中一月时间对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一遍。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和村级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殷切期望。今天是第一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借此机会,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简要介绍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打算、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三是就加强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9

工作提些要求,希望对同志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在全面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经 济形势,研究制定了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重大战略举措的同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全会指出,《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只有全面系统地加强学习,才能掌握精神实质,真正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全会《决定》之中,突出在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开辟了对“三农”工作认识的新境界。多年来,党中央一贯高度重

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抓。十七届三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

10

活的新期待,在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的科学判断上。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三个进入”是本次会议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个判断是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体现在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的确立上。《决定》用非常简明的语言概括了今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即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同时还强调,“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个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三个最需要”的号令,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中央加大“三农”投入和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态度和决心。三是体现在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加上。《决定》指出,在增加“三农”投入上要做到三个“大幅度”,即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这是从来没有的。一直到2020年,国家都会严格按照这个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和财政结构。这是广大农民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县最受欢迎的政策。四是体现在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定位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三个作为”

11

是整个《决定》的重要支柱,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总体定位和战略部署,这三大工作在十七大报告中早有部署,但十七届三中全会用“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给这三件大事定了位。

第二,“六大目标”勾画出农村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令人向往。

第三,“六项制度”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是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广大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增强了对土地增加投入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全会突出强调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强调,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

12

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四是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五是全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意味着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将会取得新突破,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融合。六是全会提出要“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意味着村民自治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能够有效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些制度,旨在从根本上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必将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四,“七大部署”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动力。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决定》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特别是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决定》强调,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连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关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决定》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督等

13

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第五,“八大举措”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会从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等八个方面,就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具体部署。重点强调,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六,“三个要求”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总之,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个增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文件,是一个保护农民权益的文件,是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随着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和省市实施意见的出台,必将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工作,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使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2009年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以来就“三农”问题连续发出的第六个“1号文件”。“1号文件”立足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对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作了具体

14

安排部署。 “1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就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10个字。“稳粮”,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增加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产品供给有保证。“增收”,就是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势头。通过加大补贴增收力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农民务工收入,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局面,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作出了专门部署,出台了稳定和扩大农民就业的多项措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不徘徊。“强基础”,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健全重农强农的体制机制,提高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能力。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县域经济活力。“重民生”,就是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力度,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沼气)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搞好扶贫开发。同时,还对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实施“家电下乡”、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

15

体安排部署。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推进全县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所有农业农村工作,最终都要由村级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去完成。因此,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的村级干部,只有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才能富有成效地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本村发展步伐,确保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县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上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坚持“川区种蔬菜、浅山栽果椒、高山种洋芋、村村搞养殖、户户有劳务”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目标任务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果品、养殖、劳务四大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民收入有大幅度提高。具体指标是:完成农业增加值9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8%;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63亿公斤以上,亩产达到220

16

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5元,比上年增长22.5%;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13万亩;新修梯田3.6万亩;新建果园5万亩;新建养殖小区13个;新建户用沼气池7161口;新修通村砂砾路150公里、通村水泥路100公里。

(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求突破。一是实施好农业发展项目。我们通过抢抓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使得我县一大批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列入省市投资计划,并将在今年组织实施。主要有西北部干旱山区15万人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节水灌溉、流域治理、灌区改造、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农村市场建设等方面的18个大项目,总投资接近3亿元。这些涉农项目,最终都要落实到乡村,有的还要落实到户到人头,需要各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发动群众才能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个村群众积极性高、村班子干劲大、项目建设质量好,我们就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二是加快农村灾后重建。今年国家已下达我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约6300万元,各村委要严格执行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石家大山、雒家村、北坡寺、田家山、马坡村等8个整村搬迁村为重点,全面完成去年已经开工的农村受灾群众住房重建任务,加快农村学校、卫生院受损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进度。三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中央1号文件提出,2010年底基本实现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今年,全省公路重点项目、路网改造、养护工程及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计划为63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1.2万公里。我县要在积极支持配合天定高速公

17

路甘谷段建设,重点抓好南北滨河路、高速公路县城出口辅道、沙沟大桥、杨赵渭河大桥、富强路建设等城镇交通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全力抓好四条通乡油路水泥路建设工程,主要有全长17.6公里的金山至西坪公路铺油改造、全长31公里的谢家湾经磐安至金川的公路铺油、全长33公里的六峰至古坡公路水泥硬化、全长30公里的八里湾至大庄公路铺油,年内完成150公里通村砂砾路和100公里水泥路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各村委也要在积极争取、主动配合“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的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养护,大力改善村组道路和田间道路,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道路就建设到哪里。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坚持“机修为主、人工培埂”的办法,整合土地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连片新修梯田3.6万亩以上,治理小流域35平方公里。重点组织实施投资近亿元的西北干旱山区安全饮水工程,逐步解决安远、大石、礼辛、谢家湾、磐安、新兴等六乡镇15万人吃水难的问题;要从保护渭河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渭河堤防建设工程,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力争县境内渭河河堤险段全部得到治理;启动永济渠、渭丰渠等灌渠衬砌及渠道改造工程,大力提高灌溉条件。五是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冀城果蔬批发市场、冀城木材市场、磐安和新兴综合市场升级改造;争取建设磐安物流园区,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农资连锁店、农村超市、配送中心等农村现代物流业,推进农产品出县跨省销售、消费品进镇入村交流。六是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步伐。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7161户“一池三改”沼气建设任务,搞好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畜—沼—果(菜、粮)”为模式的农村循环经济。七是加快推

18

进新农村建设。要把试点示范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臵、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培养新型农民和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确保顺利通过今年下半年市上对第一批市级示范村的考核验收。

第二,努力壮大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求突破。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六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提出通过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增收工程、二三产业增收工程、劳务经济增收工程、扶贫开发增收工程、农业科技增收工程、服务保障增收工程等六大工程,力争到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年均增长18.5%。我认为,从长远发展看,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各村委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经济,重点培育一至两个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一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基地。积极实施“西优、东移、南进、北扩”蔬菜发展战略,以渭河川道区为主线,以南北河谷川台区为依托,在全县15个乡镇200多个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蔬菜,巩固发展雒家地膜洋芋复种大葱(蒜苗)、燕家韭菜等“八大模式”,建成以磐安、新兴、大像山3镇50村为主的无公害精细蔬菜基地,以大像山镇二十铺村以东30个村为主的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新兴、安远、大石、礼辛、大庄等9乡镇50个村为主的旱作区蔬菜生产基地,以磐安、古坡、武家河、白家湾等5乡镇40个村为主的南后山冷凉区蔬菜基地。到2012年全县蔬菜面积要达到20万亩,蔬菜产业“一村一品”重点村数量达到200个,渭河川区实现蔬菜化,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达到

19

12个,农民人均从蔬菜产业中获得纯收入3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以上。同时,要按照“压粮扩经、压夏增秋”的思路,加快发展以洋芋、辣椒、花卉、中药材、油料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果品业发展,着力打造优质果品基地。要因地制宜,高质量建设、整流域推进,逐步在全县建成“五带一片”的果椒基地:即渭北从新兴镇渭水峪村至磐安镇谢家坪村建设一条果椒带;渭南从六峰镇武家湾村至磐安镇刘家墩村建设一条果椒带;散渡河流域从新兴镇永安村至大庄城子村建设一条果椒带;清溪河流域从安远镇董川村到礼辛乡寨子村建设一条果椒带;新集沟流域从大石河南村到谢家湾乡李家沟村建设一条果椒带;在八里湾、金山浅山地区建设一个片状果椒基地。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50万元苗木补助款,鼓励扶持广大群众连片栽植果椒,到2012年,全县果园面积力争达到50万亩,建成果品专业村60个、万亩乡镇10个、千亩村150个,农民人均从果品中获得纯收入400元左右,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三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省养殖大县。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依靠现有发展基础,将生猪基地由川区向山区扩展,扶持壮大丰裕养殖、福庆养殖、联谊养殖等一批养殖小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安远、大石、六峰、等乡镇为主发展禽蛋生产基地;以磐安镇为主,发展长毛兔养殖基地;在城区巩固发展奶牛养殖基地。县财政每年也要筹集15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基地和专业养殖村。到2012年,力争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50个,各类畜禽饲养量大幅度增加,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纯收入4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四是加快劳务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劳务经济大县。要深入推进“劳务经济增收工程”,加快劳务输转由分散型向组织型、体力型向技能型、低端型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