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4 09: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客观部分(填空、名词解释) (一)填空

1.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的一文中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信宿)。(参看p3)

2.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参看p23)

3.符号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 )和(三是思考功能)。(参看p38)

4.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权力精英)。(参看p151)

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即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参看p178)

6.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即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参看p79) 7.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除了拉斯韦尔之外,还有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参看p248)

8.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参看p6)

9.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参看p36)

10.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的特征。(参看p54)

1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等要素。(参看p49)

12.西方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和媒介接近权。(参看p159) 13.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突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参看p2)

14.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参看p35) 15.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问题的重要性)(i)×(证据的暧昧性)(a)。(参看p87)

16.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参看p103)

17. 民主参与理论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参看p143)

18.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参看p165)

1

19.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传播流”研究成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参看p178) (二)名词解释

1.“自我互动”理论(参看p66) 2.“三功能说”(参看p103)

4.IPP指数(参看p156)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5.知晓权(参看p159)

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我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援用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6.“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参看p184) 7.“主我与客我”理论(参看p65) 8.赖特的“四功能”说(参看p101) 10.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参看p136) 11.双重偶然性(参看p8) 12.象征性互动理论(参看p43) 14.媒介依存症(参看p22) 15.休眠效果(参看p184) 16.“上限效果”假说(参看p216) 二、主观部分(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参看p66)

2.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参看p104)

3.国家或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体现在那些方面?(参看p130-13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一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或实行国家援助 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参看p118) 5.人际传播的动机是什么?(参看p71) 6.简述流言及其特点。

答: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话题。流言的特点: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是消息是“事实”;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第三的

2

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的重视、关心或举;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参看p86)

7.试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参看p172)

8.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点。(参看p194)

9. 什么是大众传播,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简述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参看p99)

答: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能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0. 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看p189) 11. 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参看p217) (二)论述题

1. 请结合实际谈谈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参看90-91页)

2. 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论述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220-222页)

一、客观部分(填空)

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的五种基本要素,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2.(口语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3.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以及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5.麦克卢汉的三个著名的观点是: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

6.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就认为,大众媒介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影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7.“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8.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3

11.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12.群体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13.(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态。

14.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

15.《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的概念

16.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大众传播效果》和《创新的扩散》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17.对“第三人效果”产生制约的四个因素是:1.信息的性质2.信源的性质3.社会距离4.个人因素。P223 9.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10.(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18.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1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这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1.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2.传播技巧包括(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

23.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P189

24.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中,欧洲源流包括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

25.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和哈贝马斯等人)。

26.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即(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P101

27经验学派的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者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28.香农—韦弗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29.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30.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P172 31.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领域是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32.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进出的条件有三项:(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33.塔尔德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4

35.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物质交往关系),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精神交往关系)。

36. H.布鲁默提出的(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37. 传播效果研究的许多成果都表明,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受到(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选择性接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也是受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38.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有1.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2.社会责任理论3.民主参与理论。P143 39. 1948年威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使控制论和香农的(《信息论》)具有同等重要影响的20世纪新兴科学。 40.(施拉姆)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等。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他也成为该校传播学系主任。

41.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P194 42.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目前几种主要的受众观有: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2.作为市场的受众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P156

43. 构成一个基本传播过程的要素分别是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43. 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即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44. H.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45.(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意向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他的这次调查被称之为(伊里调查)。

46.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他们把人们过渡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这种现象归因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

48.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P84

49.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其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二是非正式小群体传播

50. 美国学者F·S·席伯特支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就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51. 大众的主要特点是: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通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 52.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二、客观部分(名词解释)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