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更新时间:2023-07-26 09: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研究性学习

家庭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基本上被归为三个方面:一是不良的家庭教育、二是社会环境影响、三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未成年人过早流入社会。本文作者认为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探究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寻找如何强化家庭监护责任,优化家教观念,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进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不良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题,一直令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困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又出现了严重化的趋势。“从绝对数字看,1990年人民法院所判决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人数为42033人,到2006年这一比率增长到83697人”

【1】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群众更加追求安居乐业的生活,而被誉为一个家庭的希望,民族未来的“花朵”,却更多地殒落在花季年龄,误入歧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一则案例说起。

2004年3月13日晚,在我市碑林区蔡家巷发生一起血

案。西安11个少年结伙砍断“情敌”头,案件主谋惠某曾

研究性学习

与商某(15岁)谈恋爱,后商某离开惠某与杨某交往,其间,惠、杨为此在电话中争吵。3月13日晚,惠、杨二人在一网吧聊天时相遇又发生争吵,惠某后叫来10名伙伴,购买了10把长刀。晚10时许,惠某、杨某在街头相遇,以惠某带头的其中8人持刀将杨某砍倒。杨某共中11刀,头几乎被砍断,经抢救无效死亡。警察了解到这些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13岁。

2004年3月25日,《华商报》刊载了一篇题为“3、

13惨案,少年疑犯内心独白”的文章,报道了记者采访该案其中主要少年疑犯惠某的情况:

记:我们先谈谈你的家庭情况好吗?

惠:(低头沉默片刻生硬地抛出两字)不好!

记:“怎么个不好法”?

惠:(表情、语气异常平静和冷漠)我爸妈离婚了,我上初一时,我爸死了。

记:你刚才说父母离婚了,父亲去世了,那你的亲生母亲呢?你想妈妈吗?

惠:印象中,我从来没见过我妈妈。我不想她!我恨她!她把我生下来却不要我不管我。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我们得知惠某不知父母何时离婚,他一直与大伯一家生活。

研究性学习

上述案件的发生令人心痛,惠某对家庭的冷漠和对母亲的仇恨令人遗憾。我们都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但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发现现实中其实不是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够生活在美好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也不是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中类似惠某的不幸家庭还有多少?家庭给未成年人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家庭在未成人犯罪中起多大作用?什么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真正根源?带着这些疑问,我在调查分析了我市某区人民法院近3年来已审判的117件139名未成年罪犯家庭情况,向55名被羁押等待审判的未成年嫌疑犯发放了调查表,发现这些误入歧途的未成人家庭存在的问题有:

1、家庭结构残缺。

先看下图139名未成年罪犯家庭情况

现代家庭结构多是父母带一个子女共同生活,即我们常说的“三口之家”,我们把这种家庭称为家庭健全,父母

研究性学习

离异或父母一方死亡被称为残缺家庭。从调查的情况看,上述139名未成年罪犯中,有86人理论上能够得到父母完整的爱,但有15人却不在严格意义的家庭内生活,这样就只有71名未成年罪犯生活在“家”里。其他未成年人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或随其他亲属居住。暂且不论家庭结构完整的人为何犯罪,但显然不在“家”里生活的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高。个人分析原因是,不与父母共同生活,便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不与父母共同生活,出现的成长苦恼缺乏引导;不与父母共同生活,难以体会爱带来的快乐;不与父母共同生活,善恶美丑混淆;不与父母共同生活,便会寻找另一份寄托,易外出寻找“哥们儿”、“伙计”、“女朋友”,感觉这样的生活“更快乐”,因为没有“家”,可以不受“家”的约束,隔代的爷爷奶奶没有精力,不忍打骂也无力打骂,使未成年人过早步入社会。经验丰富的少年法庭法官曾说“十几岁到处都是“惑”的年龄,多少人都是稀里糊涂犯了罪”。在这里我认为家庭结构残缺造成了未成年人缺乏家庭温暖、缺乏家庭管教、缺乏沟通交流,形式上的欠缺造成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整体缺失,因为第一道防线的溃堤,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的阻拦难免顾此失彼,一个个花

季少年漏网走上了歧途,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的悲剧。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研究性学习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父母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子女发展出良好的行为,过于放纵或严厉都影响子女的正常成长。在对55名在押未成年嫌疑人的调查中,我设计了“如果你犯错误,父母如何教育你?”的问答,回答“讲道理、说服教育的”33人,占60%,回答“打、骂”的10人,占18.1%,回答“打、骂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12人,占21.8%。,设计饼图如下:

我们都知道,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不变,但现实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些父母不顾子女实际,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做错事时,约40%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丝毫不尊重孩子人格,使孩子越来越厌烦学习,越来越远离父母设定度目标。另一类管教方式却走向极端,那就是溺爱放任。现今,众多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家里的“独苗”百依百顺,物质生活极力满足,却未能顾及子女的心理健康;在上述139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一个来自陕北的未成年人董某,家里做石油生意,父母让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