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蚜2人的起点良知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

更新时间:2024-03-03 01: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良知

【画面描述】 图片以现实中一个掩面痛悔的人为背景,主体是一个大大的“贪”字,造型是一个瘫坐于地的人,因贪念被囚高墙,脚戴镣铐,后悔哭泣。画面中心突出,采用形象化的“贪”字揭示贪念的后果,警醒世人。

【寓意点评】 贪欲等于自毁,请勿铤而走险。

第1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2)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3)搏而跃之(使动用法,使……跳起来) .第2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古义:以(之)为,让(它)成为。 今义:认为。

(2)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古义:上天生育。 今义:天然生成的。 (3)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古义:懂得道。

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第3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其良能也(判断句) 译文:这是本能。 (2)亲亲,仁也(判断句)

译文:亲近父母是仁。

(3)决诸东方则东流(状语后置句) 译文: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 (4)无他,达之天下也(省略句)

译文:这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可以通行于天下。

“性善论”和“性恶论”

综观人性论,主要有两个声音,那就是“性善论”和“性恶论”。人性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核心观念分别是善和恶,所以何为善、何为恶的问题显然尤为重要。

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就是价值观,或称为道德。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

这就是“善”和“恶”,“善”和“恶”体现出各种限制性,具有无常性,也就是说,“善”和“恶”并不是绝对的,而又如何能被视为人的绝对本性呢?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由“性善论”和“性恶论”组成的人性论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人性论本质上就是人性观。

本板块所选的是孔孟关于“良知”的四个章节,主要内容分别是:6.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调节的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7.孟子认为,人有才能和良知是因为仁和义

是通行天下的。8.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本性是善的。9.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性具有的,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1.第六章中,孔子对人的性情提出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六章是说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后天环境的影响则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孔子的这一说法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小孩子生下来时,的确看不出什么差别,随着人渐渐地长大,由于生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性情、能力等等方面的差异日渐明显。孔子的这一说法蕴涵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2.第七章中,孟子认为人人皆有为善的可能,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七章写孟子对“良能”、“良知”的阐述。孟子认为,“良能”与“良知”是不需经过后天的学习思虑的天赋的本能,这是每个人具有的善性。作者以“亲亲……敬长……”来说明这种善性是人人本有的。正因为有“良知”、“良能”的存在,人人皆有为善的可能。

3.第八章中,孟子运用什么手法来驳斥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八章是孟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来驳斥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告子用“水信无分于东西”这一特性为喻,说明“性无善无不善”。孟子顺着告子的比喻往下说,也把人性比作水,不过换了一个角度。水都有向下流的特性,但是外力可以使之向上流,孟子以此证明:人性本善,只不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可能改变其善性,使之成为不善者。这里,充分展示了孟子机智的论辩之术:接过对方的话头,变换角度,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

4.第九章中,孟子对当时较流行的三种观点是如何进行反驳的?这里,孟子的“善”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九章记载的是关于人性问题的大论争中的一段对话。首先是孟子的弟子公都子提出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三种观点:“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并且列举了一系列史实,然后反问孟子:“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对这三种观点都持反对态度,分三步进行反驳。首先是把“善”分成两种状态:

一是本性之“善”,是理论上的善,是人人皆具备的;二是表现出来的“善”,是事实中的善,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孟子所说的性本“善”的“善”是指前一种

意思。接着指出人性中天生具有的“四心”及由此而形成的“仁义礼智”、“四德”。“四心”是人人天生具有的,是“善性”,“仁义礼智”是“善德”。然而“善性”具有不稳定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最后引用《诗经》中的话说明,“善性”发展成为“善德”,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的修养功夫。当“善德”养成之时,人才能真正地成为善人。这里,孟子的“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其次是指人的优秀性;最后指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

阅读课文9,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子?①以纣为兄之.A.?

?②凡先王之法?.

?得之?①求则.

B.?

?②有物有则?.

?才者也?①不能尽其.

C.??知道乎?②其.

?好是懿德?①故.

D.??数言欲亡?②广故.

[解析] A项,①与②均为助词“的”。B项,①连词,就;②名词,规律。C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可译为“真”。D项,①连词,所以;②副词,故意。

[答案] A

“之”的用法分类

用法 动词 人称代词 具体用法解说 可译为“往”“到” 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用法举例 辍耕之垄上 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 提示代词 活用作第 一人称或 第二人称 均之二策 可译为“我”“你”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助词 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或

不译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音节助词

凑足音节,不译 衡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宋何罪之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顷之,烟炎张天 6.孔子说:“人的性情本相近,因为经过的调节不同,便相距很远。”

——《论语·阳货第十七》

7.孟子说:“人不待学习便能做到的,这是本能;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这是本能。两三岁的小孩儿,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恭敬兄长的。亲近父母是仁;恭敬兄长是义;这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可以通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上》

8.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之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人性没有善不善的区别,正同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相类似。”孟子说:“水确实没有东流西流的方向,难道也没有向上或者向下的方向吗?人性的善良,正好像向下流的水。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戽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使它如此的。人可以使他做坏事,人性由善变为不善的变化也像这样。”

——《孟子·告子上》

9.公都子说:“告子说:‘本性没有什么善良,也没有什么不善良。’也有人说:‘本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武王在上,百姓便趋向善良;周幽王、厉王在上,百姓便趋向横暴。’也有人说:‘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所以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却有像这样不好的百姓;有瞽瞍这样坏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好的儿子;有纣这样恶的侄儿,而且为君王,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如今老师说:‘本性善良’,那么,他们都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之心,每个人都有;羞耻之心,每个人都有;恭敬之心,每个人都有;是非之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予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不曾探求它罢了。所以说:‘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经放弃,便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性本质的缘故。《诗经》说:‘天生育众民,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规律。百姓把握了那些不变的规律,于是乎喜爱优良的品德。’孔子说:‘这

篇诗的作者,真懂得道呀!所以有事物,便有它的规律;百姓把握这些不变的规律,所以喜爱优良的品德。’”

——《孟子·告子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i2a.html

推荐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