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17 04: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说》复习题

1、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主要结论或主旨句) 2、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7、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①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12、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

13、“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①千里马比喻人才;②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③食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14、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可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

答:因为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被埋没。同理,没有伯乐式的人,即使有人才,也不能被发现任用,只会被压抑而弃之不用。 15、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

16、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①排比;②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

17、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

答: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18、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19、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

答: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20、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作者对不知马的食马者的嘲讽与愤慨之情。 21、文中最具有讽刺性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

答: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真是绝妙的讽刺,作者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形象。 22、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告诉人们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

23、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如果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人才,也不被重用,你将怎么做?

答: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

24、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的名人及这些人发出了无尽的

感慨。

答: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5.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2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2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2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29.“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0.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1.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32.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33.“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千里马的特性。

34.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

.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35.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

.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

36.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

3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38、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9、第二段中的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哪些特点?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4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41、概括第三段内容

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4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3、第三段中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4、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45、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6、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7、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48、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9、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0、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51、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5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5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54、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5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56、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57、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

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58、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9、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0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1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2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3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4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65.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6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67.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68.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69.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

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70.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71.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2.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73.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hy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