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1 - 10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06 05: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 课 我和昆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 类的昆虫。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 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 画面的能力。 学习材料:

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一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下载昆虫 的资料。每人了解一 种昆虫(名称、形状、颜色、花纹),并能介绍给大家听。 1.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 2.讲授新课

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 部分:昆虫。 (1)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片。(展示部分昆虫)

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谁能利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介绍资料? 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观看录像片)组织小组讨论——“说一 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第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7)补充课题另一 部分:我和昆虫。 (8)欣赏优秀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 4.教师辅导要点: (1)构图饱满。

(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 (3)颜色漂亮。

分小组讲故事,比一 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 5.展示、讲评作业。

第二课 奇妙的爬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 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 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 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 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 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 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 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 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第三课 奇妙的小闹钟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第6页、第7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 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 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 第四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 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 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 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 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 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 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 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再根据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总结。

第五课 小花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o

(2)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o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意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花饰和制作方法。

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学习材料:各类彩色纸、订书器、剪刀、绳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人新课。

(1)教学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 件有小花饰的物品,或是自己天天用的粉笔盒或是其他礼品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 个问题: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学生观察、思考、议论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这盒子的颜色漂亮。 这盒子多了一 个装饰 盒子上的花漂亮。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小花饰有关的的内容。 3.讲授新课

(1)思考与回答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②教师一 边请一 名学生朗读第10页上“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的留言条上的内容,一 边让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留言条让你有什么感想?

③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把自己搜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 起,并讨论。) ④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搜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2)讨论与探究。

①在探讨研究小花饰多种用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 想,分析、讨论一 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

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一 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二是还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③教师与学生一 起研讨,并拆开一 个早巳准备好的小花饰,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 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 考与研究。

4.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在讨论与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小花饰的制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 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 ①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 ②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2)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能举例说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展示、讲评作业

(1)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讲评:学生自评、个人评价小组或班级其他同学的作业,小组选派代表评价某个学生的作业。

(3)说一 说自己的感受: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制作的小花饰特点、用途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材料,哪个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6.小结

在讲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你受到了们么启发?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大的感受是引么?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六课 百变团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学习材料:学生可采用单色或多色彩纸,剪、撕作团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剪好的团花进行染色,自创多种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剪好的团花进行再创造,以更好、 更有创意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创设情景,提示课题。 探索学习,学做团花。 欣赏分析。

②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

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教师:请每组派一 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 教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根据已做好的团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总结制作方法,向大家介绍。 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制作团花所碰到的问题。

③创作实践。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新制作方法,制作团花。

④发散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 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

教师:请大家欣赏用剪纸团花做装饰的各种实物。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团花做成一 件装饰用的艺术晶,我们一 起动手制作吧? (3)游戏活动,展示评价

①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 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艺术晶,请大家介绍一 下你制作的团花艺术品可以用来做什么?你想把它送给斑上的哪个同学?学生创作。

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 第七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

学习材料: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 教学过程:

1.摸一 摸,猜一 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 看,想一 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 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 找,拓一 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 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

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 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 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 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晶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

6.后期制作。 第八课 大树的故事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学习材料: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或者教师讲一 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提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 提问:

1.你能根据书上小朋友的作品,讲一 讲他们画的是什么 故事吗?

2.你是通过哪些形象看出来的?

邻近的两位同学之间互相讲一 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分小组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每组可以重点研究1~2幅作品。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组研究的情况。

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展示其他同学画的“大树的故事”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 步大胆表现。

提问:通过这节深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如何做?

第九课 新颖的泥名片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 种尝试。 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日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名片。 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观,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本课可使用瓦楞纸板做衬底,另用胶泥、彩泥、纸黏士等材料均可。备一 把剪子,用来剪制底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分组讨论:

教师布置学生研究一 组资料:从动物园、植物园拍摄介绍动、植物的文字图形照片、生活中多种商品的包装、标牌、名片等。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选出一 件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 欢?

(2)进一 步研究资料的内容由哪几方面组成。

(3)分组畅谈个人的爱好,长大后理想的职业、职务。 (4)研究图案的选择与设计。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6)展示、讲评、小结。 第十课 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目标与内容: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 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晶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感受、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 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

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

(1)放一 段欢快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2.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简要介绍:这是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 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①上面画了些什么?②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 ③你知道为什么要跳舞吗?

3.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提问式导入:想不想对舞蹈有进一 步的了解?

(2)将全班分两大组, (一 大组中有若干小组)分别观看课件中的中国民族舞蹈和外国民族舞蹈。

通过课件分析〈〈新疆舞〉〉作品中对线条的感受。

提问:①如果去掉作品中的线条会有什么感受?(轮廓感)②如果去掉衣裙上的一 些线条会有什么感觉?③如果改变线条的倾斜方向会有什么感觉? (运动感、速度感) 以各组为单位欣赏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请学生选择工具表现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第一课《我和昆虫》以后,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已经有了较多得了解,在画面安排,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其实许多昆虫本身就是会爬的动物,本课只是不去画它们飞行的状态,而是画它们爬行的状态,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再一个,爬行的动物,并不仅仅是爬行动物,而是指所有会爬的动物,种类应有尽有。 二、目标认定: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动物爬行的特点,想象创作一幅动物爬行的美好画面。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创作表现能力,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作画的习惯。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感。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动物爬行的状态,想象创作一有趣的幅画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歌曲导入法、启发诱导法、欣赏观察法、表演激趣法、尝试体验法、学生练习法、巡视辅导法、合作交流法、综合评价法、拓展延伸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动物形象三个、学生作品三幅、小磁铁若干 学生用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五、教学程序:(包括作业布置、教师辅导、互动评价、拓展延伸等多个方面) (一)激趣导入:

(歌曲导入法)[/b]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不想听?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开头部分,设问:刚才歌中唱的是哪一种小动物啊?(蜗牛) 2、它是怎样上树的呢?(爬着上去)

3、板书课题导入: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奇妙的爬行》。 [b](二)愤悱点拨: 1、了解动物的爬行:

(1)学生介绍: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会爬的动物,你知道有谁吗? (启发诱导法)

(2)欣赏图片(课件显示部分爬行的动物):

(多媒体教学法)

老师也找了一些会爬的动物,咱们看谁观察的最认真、最细致、最全面。(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初步了解动物的身体特征:漂亮的颜色、花纹、形态,有脚的、没脚的等等) (欣赏观察法)

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能不能学一学它爬行的样子?(同学们一起高兴的简单表演) 同学们表演的棒极了!想不想把它们画出来?

(表演激趣法) 2、构图方法:

(尝试体验法)

为了画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求先把动物画出来。(板书: 1、先画动物)

(1)在黑板上画框,让学生往上摆动物:老师画了三只小动物,谁想把它放到画上去?一生摆好后问:好看吗?谁来帮忙改一下?

(2)师小结:画画的时候,要先往中间画,尽量大一些,基本占满画面。

(3)色彩搭配:(取一颜色灰暗的动物形象)换成这种颜色好吗?为什么?指出:涂色的时候,应该是深浅搭配更漂亮。 3、背景:

(多媒体教学法)

(1)(播放课件)请看这一张:完成了吗?(缺背景) (2)对!画完动物以后还要添画背景。(板书:2、再画背景)

(3)(显示第二张)这是什么背景?(枝叶)谁挡着谁呀?树枝从动物的身体底下穿过去,看上去就是在树枝上爬。 (4)

别的动物喜欢在哪里爬?(树枝、树叶、花朵、沙土、瓜果……)

(5)

拓展思维:你想让它在哪里爬?(彩虹、白云、月亮、海底……)

(启发诱导法)

4、出示三幅学生的画:

(欣赏叙述法)

(1)你喜欢哪一幅?说说它哪里最漂亮?(大小、颜色、爬行的样子等) (2)比较一下,分别用什么笔画的?(彩笔、油画棒、线描) 你能比他们画的还好吗?

(至此,既突出了的本课重点,又顺利的解决了难点) (三)大胆创作:

(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进一步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打开课件):

(1)看作画要求(让学生齐读一遍):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画动物们奋力爬行的样子,看谁画的又大又美、又奇妙!可以画不同的动物噢—— (2)学生想象创作。

(学生练习法) 2、教师巡回辅导:

(巡视辅导法)

(1)鼓励学生直接用彩笔,画大,占满,相互遮挡。 (2)可以表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动物。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互动评价:

(综合评价法)[b][/b]

1、请每组选出几张画的又大又美、奇妙有趣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合作交流法)

2、找同学说说最喜欢哪一张,喜欢哪里?引导从动物的大小、色彩、爬行等方面去说。 3、请作者介绍自己画的最满意的地方。 4、教师小结:

(1)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觉得动物们爬行的样子可爱吗?要不要保护它们?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要保护动物,爱护花草,争当环保小卫士, 好不好?

(拓展延伸法)

(2)宣布下课。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hb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