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更新时间:2023-05-25 16: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重点、建筑

《中国建筑史》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

中国建筑史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属于基础课。通过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新一代建筑总是在上代建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给初学建筑设计的人树立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较为正确和全面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与观点。为后续专业课,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课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建筑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1. 了解中国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 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建筑实例,能区别不同历史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3. 掌握掌握中国建筑传统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

4. 运用所学的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物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与鉴别。

5. 批判的继承和正确的认识中国优秀的建筑遗产和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 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用《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 (1)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华夏意匠》李允鉌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 (3) 《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部分 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 第一章,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与主要成就。

考核内容: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成就。 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考核内容:对现存历史城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考核内容:通过现在著名建筑实例,检查学生的记忆,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第四章,宗教建筑的形成及其重要建筑实例。其覆盖中国的历史阶段最长,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

考核内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和技艺成就。 第五章,住宅建筑的形成与现在重要建筑实物。

考核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住宅建筑的不同特点。 第六章,园林建筑的形成和现存重要实例。

考核内容:皇家苑囿与私家园林的不同特点和园林设计构图的主题。 第八章,清式建筑做法

考核内容:清式大小式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建筑特点以及各种细部做法。

第五部分 教学学时安排与考试评分标准

教学以面授为主,辅以幼灯和建筑绘图。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第一章15学时、第二章8学时,第三 章15学时、

第四章15学时、第五章4学时、第六章8学时、第七章溶于三、四、五章之中,第八章7学时。其中幼灯课占1/3。

考核方式为笔试,要求图文并茂、视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逻辑性和绘图技巧而定。

考研重点、建筑

《外国建筑史》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

外国建筑史是一门建筑理论性的课,使考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条件下,各种设计思想与建筑特点与形式。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与设计手法,探讨优秀作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艺术上的价值总结历史上建筑的经验,以适应现实设计的需要。因此外国建筑史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为考生今后设计世界各国建筑表达式创造了条件。本课程与“建筑材料与构造”、“力学结构”、“建筑画”、“建筑设计”等课程都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 课程目标:使考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建筑形式的演变与发展规律,掌握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理论。

2、 基本要求:掌握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形式,古典柱式的一般形象及细部,为今后建筑绘图或建筑创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部分 课程基本内容与考核内容:

一、 绪论:放录像,使考生从一开始就对个国建筑史(从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罗马风、哥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法国古典主义、到近现代建筑形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 古埃及建筑:

1、 基本内容:

(1) 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介绍埃及陵墓的特征及神庙的型制。

(3) 主要实例,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鲁克索神庙。

2、 考核内容:

(1) 古埃及吉萨金字塔如何以它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思想内容的。

(2) 卡纳克太阳神阿蒙神庙如何以它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

(3) 掌握建筑形象,培养学生对古埃及建筑形象的绘图能力;

① 埃及神庙牌楼门的立面构图。

② 埃及神庙纵剖面示意图。

三、 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古西亚建筑):

1、 基本内容;

(1) 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介绍古西亚的山岳台、城门、宫殿及建筑结构与装饰。

(3) 主要实例:乌尔山岳石,萨艮王宫,珀赛玻里斯宫。

2、 考核内容:

(1) 萨艮王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2) 帕赛玻里斯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3) 掌握建筑饰形象。

考研重点、建筑

① 人首翼牛像。

② 帕赛玻里斯大殿时柱头图。

四、古希腊建筑(包括爱琴文化建筑):

1、 基本内容:

(1) 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重点介绍古希腊的柱式与庙宇的特征。

(3) 主要实例:克诺索斯宫殿,迈西尼狮子门,雅典卫城建筑群(包括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山门)

2、 考核内容:

(1)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

(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区别。

(3) 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如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4) 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5) 掌握建筑形象。

① 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图像。

② 绘制帕提农神庙的立面图。

五、 古罗马建筑

1、 基本内容:

(1) 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重点介绍古罗马券拱技术,古罗马柱式的发展与定型(五种柱式)建筑十书,古罗马的广场、剧场、宙宇、大角斗场、公共浴场、住宅。

(3) 主要实例:图拉真广场及纪功柱、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藩萨府邸、君士坦丁凯旋门。

2、 考核内容:

(1) 绘制古罗马五种柱式中的三种(托斯干柱式,罗乃多立克柱式、混合式)

(2) 绘制券柱式的立面图。

(3) 万神庙在建筑平面和剖面上体现出穹顶技术的成就,绘制万神庙的平剖面图。

(4) 大角斗场的平面布局及立面造型,绘制大角斗场的立面券柱式的叠加示意图。

六、 拜占庭建筑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1、 基本内容:

(1) 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包括穹顶与帆拱的组合)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型制。

(3) 主要实例:圣索菲亚大教堂,圣克利门特教堂。

2、考核内容:

(1)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并绘四种穹顶及帆拱的组合草图。

(2)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艺术,空间及技术上的成就,并绘圣索菲亚大教堂平面示意图。

考研重点、建筑

七、 罗马风建筑:

1、 基本内容:

(1) 西欧分裂成法、德、意、英等民族国家后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重点介绍教堂的演变,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及各国的罗马风建筑在各民族地区的差异。 (3) 主要实例:比萨教堂建筑群,圣埃提安教堂、昂古莱姆教堂、沃姆斯大教堂。

(4) 罗马风教堂的特点。

2、 考核内容:

(1) 罗马风教堂的特点。

(2) 绘制比萨大教堂的平面、立面草图。

八、 哥特建筑:

1、 基本内容:

(1) 中世纪盛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及艺术的内部及外部处理,介绍法、德、英、意哥特式教堂。 (3) 主要实例:巴黎圣母院、兰姆斯教堂、夏尔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米兰大教堂。

2、 考核内容:

(1) 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绘教堂的剖面图。

(2)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处理与外部处理的艺术成就。

(3) 英格兰哥特式教堂在结构上的突出成就,绘扇形拱、四圆心拱锤式屋架的草图。

(4) 绘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立面草图。

九、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 基本内容:

(1) 14世纪末意大利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文艺复兴的历史过程,著名建筑师的建筑理论及艺术手法,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广场的成就,园林艺术的发展。

(3) 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特点。

(4) 建筑分析:重点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府邸、广场等各类建筑特色。

(5) 主要实例:一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美荻奇府邸、坦皮衰多、圆厅别墅、圣彼得大教堂、圣玛可广场、波波罗广场、耶苏会教堂、圣卡罗教堂。

2、 考核内容:

(1) 罗马坦皮衰多建筑的成就并绘坦皮多立面示意图。

(2)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的伟大成就,并给圣彼得大教堂立面草图。

(3) 巴洛克式教堂的建筑特色。

(4) 绘圆厅别墅立面示意图。

(5) 绘卷柱式构图。

(6) 绘罗马凯旋门立面构图示意图。

考研重点、建筑

十、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 基本内容:

(1) 15-17世纪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3) 建筑分析:介绍府邸、宫殿、教堂、广场及18世纪洛可可装饰。

(4) 主要实例:商堡府邸,小特里阿农宫、卢浮宫及其东立面、凡尔赛宫、恩瓦立德教堂、南锡中心广场群、调和广场、旺道姆广场。

2、 考核内容:

(1)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2) 卢浮宫东立面的古典主义风格,并绘东立面三段论示意图。

十一、16-18世纪欧洲其他国家建筑:

1、 基本内容:

(1)16-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使欧洲各国经济、***发生变化,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介绍尼德兰、西班牙、德意志、英格兰16-18世纪的建筑。

(3)建筑实例:行会大厦、安特卫普市政厅、贝壳府邸、海纳瑞大学、埃斯库里阿尔宫、德.贡波斯代拉教堂、德累斯顿尊阁大门,沃莱顿府邸、勃仓罕姆府邸,白厅宴会厅、圣保罗大教堂。

2、考核内容:

(1) 英国都铎风格的建筑特点。

(2) 圣保罗大教学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以及结构上的伟大成就。

十二、伊斯兰建筑及日本中古建筑:

1、基本内容:

(1)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文化、宗教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分析:介绍伊斯兰礼拜寺建筑特点,介绍叙利亚、西班牙、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清真寺、印度的陵墓。介绍日本神社、佛寺、府邸、城郭。

(3) 主要实例:阿尔汗布拉宫,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泰姬·马哈尔陵。伊势神宫、严岛神社、法隆寺、唐招提寺、东大寺、平等院凤凰堂、清水寺、二条城二之丸殿、姬路城天守阁。

2、考核内容:

(1)伊斯兰教礼拜寺的建筑特点。

(2)绘日本神社侧立面草图。

十三、18-19世纪欧美的建筑:

1、基本内容:

(1) 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3) 建筑分析: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体现。

(4) 主要实例:巴黎凯旋门、英国博物馆、勃兰登堡门、美国国会大厦、布赖顿皇家别墅、英国国会大

考研重点、建筑

厦、巴黎歌剧院。

(5) 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6) 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7) 主要实例: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圣日内维夫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2、考核内容:

(1) 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

(2) 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特点。

十四、19-20世纪初的探求新建筑运动:

1、基本内容:

(1) 探求新建筑运动的社会基础。

(2)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 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

(4) 主要实例:红屋、都灵路12号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米拉公寓、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法古斯鞋楦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第一拉埃特大厦、蒙纳诺克大厦、卡匹托大大厦、瑞莱斯大厦、马葵特大厦、卡森百货公司大厦、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

2、考核内容:

(1)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流派,即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各有哪些特点,并举例具体说明。

(2) 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流派即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各有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

十五、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1、基本内容:

(1) 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建筑技术的进展。

(2) 建筑分析: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

(3) 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桑·伊利亚画的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2、考核内容:

(1)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十六、格罗皮乌斯:

1、基本内容:

(1)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2) 主要实例:法与斯鞋楦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学校校舍。

2、考核内容:

(1)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2) 包豪斯学校校舍设计特点,并绘包豪斯学校校舍轴测图。

考研重点、建筑

十七、勒·柯布西耶:

1、基本内容:

(1)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

(2) 主要实例:萨沃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昌迪加法院。

2、考核内容:

(1)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

(2) 萨沃伊别墅设计特点,并绘别墅的立面图。

(3) 柯布西耶提出向工程师学习的目的。

十八、密斯·凡·德·罗:

1、基本内容:

(1)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

(2) 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鉴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伊利诺工学校院校舍规划及建筑馆(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范斯沃斯住宅。

2、考核内容:

(1)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

(2) 巴塞罗那博鉴会德国馆的建筑设计特点。

(3) 密斯在建筑设计中对技术功能和造型艺术的关系的把握。

十九、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论:

1、基本内容:

(1)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2) 主要实例:拉金公司大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汉姆博物馆。

2、考核内容:

(1)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2)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在流水别墅中的体现。

二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概况:

1、基本内容:

(1) 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苏联等国建筑创作的成就。

(2) 主要实例:巴黎工业技术中心陈列大厅、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罗马小体育宫、皮瑞利大厦,利华大楼、美国铝业公司大厦、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京都国立京都国际会馆、香川县厅舍、东京国立剧场、东京文化纪念馆、香川县体育馆、东京国际奥运会大体育馆与小体育馆、大阪国际博览会美国馆、仓敷市厅舍、索尼公司大厦、东京圣玛利亚教堂、新大谷饭店、新宿三井大厦、住友大厦、莫斯科大学、全苏农业展览馆等。

2、考核内容:

(1) 绘京都国际会馆立面示意图,并说明大谷幸夫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用新结构、新材料创作出日本新的民族风格的意图。

(2) 绘东京奥运会大体育馆示意图,并说明丹下健三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用新结构、新材料创作出日本新的民族风格的意图。

考研重点、建筑

二十一、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

1、基本内容:

(1)发展高层建筑的因素、概念及发展过程。

(2)介绍板式建筑及塔式建筑的实例:联合国总部大厦、玛利那城,汉考克大厦,美国钢铁公司大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西尔斯大厦、多伦多市政厅大厦、慕尼黑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的办公楼。

(3)发展大跨度建筑的因素。

(4)介绍大跨度建筑各种类型的实例:都灵展览馆、圣罗易士航空港、罗马小体育宫、布林马尔橡胶 厂、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厅、杜勒斯国际机场。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西德馆、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储备银行,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巴黎东部充气体育馆。

2、考核内容:

(1) 高层建筑有几类:各类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 大跨度建筑有几类,各类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二十二、第二次大战后建筑设计思潮:

1、基本内容:

(1) 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2) 介绍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①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注意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粗野主义倾向,⑤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2、考核内容:

(1) 现代建筑设计原则,重理与偏情两类设计态度各有其特点。

(2) 以上七种倾向各有其特点,并举例说明。

二十三、后现代建筑:

1、基本内容:

(1) 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对比。

(2) 后现代建筑的流派——超风格派,新功能主义,新密斯派、新理性主义。

(3) 主要实例:主要介绍凡丘里、穆尔、斯透恩、迈耶、格莱伍斯、埃森曼、席沙·派里、诺曼·福斯特、斯特林、矶崎新、恩格斯等后现代建筑师的作品。

2、考核内容:因后现代建筑思潮还不成熟,故不作考核。

考研重点、建筑

考试要求(仅作参考)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造型特征、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考试内容(仅作参考)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古代建筑部分

① 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② 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

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建筑师的美学主张

④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基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近现代建筑部分

① 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

②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③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主要建筑理论

④ 格罗皮乌斯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 勒 柯布西埃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⑥ 密斯 凡 德 罗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⑦ 赖特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⑧ 二战后西方诸多建筑思潮概述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

① 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美学倾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② 解构主义建筑的哲学背景,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古代建筑史部分

第一章:平面布局

考研重点、建筑

1、单体建筑平面;2、庭院式组群布局;3、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

第二章:构架形制

1、构架类别与构架组成;2、斗拱;3、构架细部;4、构架体系评析;

第三章:台基

1、台基的作用和形制;2、石栏杆的作用和形制;

第四章:屋顶

1、 屋顶类别、形态和作用:2、屋顶构架做法;3、屋顶瓦件;4、屋顶评析

第五章:装修与彩画

1、装修;2、彩画:

第六章:原始社会建筑

1、旧石器时代住所;2、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活动:3、原始建筑活动的启示;

第七章:奴隶社会的城市和建筑

1、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2、文献反映的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3、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

第八章:封建社会建筑发展历程

1.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2、封建社会中期建筑;3、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第九章:宫殿坛庙、陵墓建筑

1、宫殿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2、坛庙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3、陵墓发展概况及实例评析;

第十章:宗教建筑

1、宗教建筑概况;2、典型宗教建筑实例评析;3、塔;

第十一章:住宅建筑

1、各地区、各民族住宅建筑概况;2、住宅实例评析;

第十二章:园林建筑

1、传统园林的类别、特点; 2、传统园林的创作思想、构成形态和设计手法;

3、;传统园林实例评析, 近现代建筑史部分

1、近现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概况;2、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和建筑创作思想;

三.题型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⒈ 概念题(60分)

⒉ 画图题(30分)

⒊ 简答题(30分)

⒋ 论述题(30分)

四.参考书目

⒈教材:

①《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第二版

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工学院 天津大学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考研重点、建筑

③《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第四版

2. 参考书:

①《论现代西方建筑》,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②《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③《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第二版

④《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主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⑤《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五.题型举例:

1、选择题(每题2分)

( )拱券屋顶的侧推力常由飞扶壁来承担。

(1)哥特教堂中厅

(2)罗马风教堂中厅

(3)古罗马浴场的温水浴大厅

(4)罗马神庙。

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 分)

马赛公寓建筑体现了典雅主义倾向。

3、叙述题:(每题3分)

巴洛克式教堂的建筑特色。

4、评析题:(每题10分)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在流水别墅中的体现。

5、绘图题;(每题5分)

埃及神庙牌楼门的立面构图。

1. 了解:对于所述内容只做一般知识,不作考核内容。

2. 熟悉:对于所述内容针对原理、理论方面要理解与记忆的。

3.掌握:在熟悉的基础上通过作出进一步掌握深入理解。对重要的形象能正确地画出来,并能作分析、比较、深化。为此除指定的主要参考教材、及补充教材,便于掌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h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