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2024-01-17 22: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公共关系综合测验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
1.“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的中译,把Public Relations译为( a )更切合英文的原意。A、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传播管理职能说”的提出者是( c )C、 詹姆斯〃格鲁尼格 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宣言》中,强调了公共关系的(C、咨询)职能。 4.英国学者弗兰克〃杰夫金对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B、传播职能 ) 5.公共关系的主体是(C、社会组织 ) 6.公共关系的客体是(B、公众 )
7.公众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成员包括了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这表明“公众”具有(A、群体性 )的特点。 8.组织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是(B、传播沟通 )
9.“众望所归” 说明了舆论的哪方面作用(B、鼓动作用 ) 10.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A、产品形象 ) 11.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A、公众导向)
12.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处于(A、象限Ⅰ )
13.对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于(B、组织形象要素图 ) 14.形成舆论的关键是( A、告知公众 )
1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属于(A、组织(或集团)关系形态 ) 16.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C、业缘关系 ) 17.众怒难犯”说明了公众舆论对组织具有(A、制约和监督作用 )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组织C、公众D、传播沟通 )
2.从公共关系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公共关系职能概括为两大方面(A、传播性职能 B、管理性职能 )
3.从本质上来分析,公众具有(A、同质性 B、相关性 C、群体性 )的特征 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ABDE ) A、公共关系的主体形态是组织B、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 D、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属于参谋机构的职能 E、公共关系是对组织传播资源的管理
1
5.公共关系形象状态的基本评价标准是(B、知名度 C、美誉度 )
6.在构成公共关系学的众多学科基础中,占有特殊地位并起着主要指导作用的学科是(A、管理学 B、传播学 )
7.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A、边缘性 B、综合性 C、应用性 D、动态性 E、开放性)
8.下列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ABCE ) 9.下列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ABCDE )
10.公共关系艺术具有以下特点(A、多样性 B、随机性 C、经验性D、创新性) 11.公共关系观念的内容包括(A、形象观念 B、共生观念 C、服务观念 D、整合观念) 12.一个好的公共关系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ABCDE )
A、战略性 B、多样性 C、层次性 D、动态性 E、激励性 13.公共关系目标的具体指标包括(ABCD)
A、知名度和美誉度 B、凝聚力和吸引力 C、关系和舆论
D、效益和发展 E、变革与创新http://wenku.http://www.wodefanwen.com//view/dbb92236ee06eff9aef80785.html 14.公共关系有责任帮助组织决策者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使各部门、各层次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的协调。具体来说,组织内部的沟通主要包括( ) A、上源下向流 B、下源上向流 C、信息平行流 D、立体交叉流 E、内源外向流 15.一个组织面临的外部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公共关系要协调好的外部关系主要有( ) A、协调好与消费公众之间的关系 B、协调好各类合作组织的关系 C、协调好各种社团关系 D、协调好政府关系 E、协调好各种非专业性的社会关系 16.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
A、优化内外环境 B、塑造组织形象 C、提高组织经济效益 D、扩大组织经营领域 E、提高社会经济利益
17.公共关系参与组织决策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帮助组织从宏观和客观的角度解决下列问题( )
A、在决策中确立公共关系目标 B、平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平衡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D、平衡组织目标与社会利益 E、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18.公共关系参谋职能的发挥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有( )
2
A、为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B、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C、协助决策层提供信息方案 D、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 E、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方案
19.舆论对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制约作用 B、鼓动作用 C、批判作用 D、指导作用 E、监督作用 20.舆论的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 )
A、舆论的酝酿 B、舆论的形成 C、舆论的强化 D、舆论的引导 E、舆论的平息 21.关于公共关系目标和组织总目标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
A、两者无关 B、两者平行 C、公共关系目标服从于组织总目标 D、组织总目标从属于公共关系目标 E、公共关系目标服务于组织总目标
22.组织形象的软件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基本的是( )
A、管理形象 B、文化形象 C、社会责任形象 D、人员形象 E、环境形象 23.下列公共关系思想属于公众导向观念的是( ) A、讲真话 B、投公众之所好 C、公共关系咨询 D、双向平衡 E、公众必须被告知 24. 组织形象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 )
A、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 B、独特性和差异性相统一
C、多元性和统一性相统一 D、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E、具体性和直观性相统一 25.组织形象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其具体要求是( )
A、组织形象要素的相互协调 B、组织传播资源的相互整合 C、认知形象和实态形象的统一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E、组织价值与公众价值的一致
26.对于公共关系活动的研究包括( )
A、公共关系活动规律 B、公共关系活动策略 C、公共关系活动过程 D、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E、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 27.公共关系观念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以下特点( ) A、由自发到自觉 B、由功利到誉利 C、由单向到双向 D、由组织导向到公众导向 E、由单一到整合
28.组织形象的硬件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基本是( )
3
A、产品形象 B、人员形象 C、环境形象 D、文化形象 E、精神气质 29.下列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 )
A、政府公共关系 B、企业公共关系 C、学校公共关系 D、超市公共关系 E、饭店公共关系 30.下列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 )
A、政府公共关系 B、消费者关系 C、政府关系 D、企业公共关系 E、媒介关系
三、判断题
1.公共关系不具有公共性。
2.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泛缘关系。 3.公众主要指的是社会公众。
4.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然的公共关系状态。 5.公共关系追求的是组织的经济效益。
6.公共关系的参谋职能就是帮助组织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 7.优化内外环境、塑造组织形象,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 8.告知公众是形成舆论的关键。 9.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两重性。 10.公共关系主体是企业与公司。
11.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组织各部门、各个成员的配合和协作。 12.公众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的。 13.公共关系处理的是个人的关系和事务。
14.传播沟通不仅是组织处理公众关系的方式,也是公共关系实施的基本过程。15.公共关系的控制职能渗透在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之中。 16.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处于参谋机构的职能地位。
17.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信息传播资源的管理。 18.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利益关系。 19.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属性是信息关系。
20.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觉的公共关系状态。 21.公共关系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
22.公共关系观念是指导组织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 23.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形象观念。 24.舆论的强化是形成舆论的关键。 25.舆论的引导是形成舆论的关键。 26.组织形象是客观的。 27.组织形象是主观的。
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
1、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专门职能和现代社会的一种专门职业,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是( )
A、报刊宣传运动 B、清理垃圾运动 C、科学管理运动 D、工业民主运动 3、巴纳姆的公共关系信条是( )
A、凡宣传皆好事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投公众所好 D、说真话 4、“报刊宣传运动”出现的背景是( )
A、“便士报”运动 B、新技术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5、“海斯神话”的制造者是( )
A、巴纳姆 B、 艾维〃李 C、 爱德华〃伯尼斯 D、 格鲁尼格 6、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 ),提出了“门户开放”原则。
A、《共同原则宣言》 B、《公众舆论之凝结》 C、《舆论》 D、《有效的公共关系》 7、( )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A、巴纳姆 B、 艾维〃李 C、 爱德华〃伯尼斯 D、 格鲁尼格 8、艾维〃李的公共关系信条是( )
A、凡宣传皆好事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投公众所好 D、双向平衡
9、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在预测、参谋方面 “超前管理” 的功能日益突出,其主要的标志是出现了( )的概念。
A、问题管理 B、可持续性发展 C、网络公关 D、公共关系的产业化 10、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圣经”的著作是( )
5
A、《公众舆论之凝结》 B、《公共关系学》 C、《舆论》 D、《有效的公共关系》 11、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本理论专著是( )
A、《公众舆论之凝结》 B、《公共关系学》 C、《舆论》 D、《有效的公共关系》 12、( )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成熟。
A、《公众舆论之凝结》 B、《公共关系学》 C、《舆论》 D、《有效的公共关系》 13、艾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信条是( )
A、凡宣传皆好事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投公众所好 D、说真话 14、( )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市场经济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进步 C、人文主义管理思想的 D、大众传媒的完善
15、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为公共关系职业定下了( )的名称 A、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B、公关人员 C、公关员 D、公关官员 16、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 )
A、愚弄公众观念 B、门户开放观念 C、公众导向观念 D、整合传播观念 17、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提出,( )越来越被重视。
A、环境公关 B、危机公关 C、网络公关 D、公共关系产业化 二、多项选择
1、“清理垃圾运动”又叫做( )
A、报刊宣传运动 B、 揭丑运动 C、 扒粪运动 D、 便士报运动 E、科学管理运动
2、 爱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思想主要是( )
A、公共关系咨询 B、“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C、投公众所好 D、“四步工作法” E、讲真话
3、在《有效的公共关系》中,卡特利普提出的经典的公共关系思想是( )
A、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 B、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C、公共关系的跨文化交流 D、公共关系的问题管理 E、公共关系的整合传播 4、 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 )
A、市场经济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进步 C、人文主义管理思想的兴起 D、大众传媒的完善 E、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 5、公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以下特点( )
6
A、主体多元化 B、层次战略化 C、内容丰富化 D、方法专业化和手段现代化 E、理论整合化
三、判断题
1.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类公共关系”在历史发展上与作为现代职业活动的公共关系并不一脉相承。 3.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由组织导向到公众导向,这是传统公共关系观念与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根本区别。 4.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美国。
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 1.( )就是让顾客满意的活动,事实上也就是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动。 A、CS B、CIS C、6PS D、MIS
2.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为公共关系职业定下了( )的名称 A、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B、公关人员 C、公关员 D、公关官员
3.宣传组织的业绩、社会贡献、历史传统、人才队伍、技术质量、管理水平,这类广告属于( )
A、实力广告 B、观念广告 C、标志广告 D、事务性广告
4.以广告的形式倡导一种新的消费意识、新的消费观念、或传播社会的某个倾向和热点,这类广告属于( )
A、实力广告 B、观念广告 C、标志广告 D、事务性广告 5.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灵魂和动力是( )
A、CIS B、MIS C、BIS D、VIS
6.企业对政府的政策、措施以组织的名义表示支持,这类广告属于( ) A、组织广告 B、响应广告 C、观念广告 D、公益广告 7.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是( )
A、角色自觉 B、自我意识 C、社会自觉 D、自我知觉 8.CIS作业的关键程序是( )
A、调查分析阶段 B、策划设计阶段 C、实施控制阶段 D、评估阶段
9.对公共关系人员在组织系统内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的立场、行为和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我们称之为( )
A、公共关系人员的艺术 B、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C、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D、公共关系职能
10.在安排会见、会谈的座位时,最常见的排位法是( )
A、双方相对而坐 B、随意就座 C、不设桌,也不入座 D、课堂式
11.( )就是企业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企业理念、行为和视觉要素的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传达给公众,从而促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A、企业识别系统 B、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C、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D、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7
12.( )是企业理念的动态表现,它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为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活动形式和活动规范。
A、企业识别系统 B、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C、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D、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3.( )是企业经营理念通过视觉符号系统的表现。 A、企业识别系统 B、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C、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D、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4.海尔集团的广告语:“海尔,忠诚到永远”,属于哪一类公共关系广告 A、观念广告 B、形象广告 C、礼仪广告 D、事务性广告 15.菲利普公司的广告语:“让我们做得更好”,属于哪一类公共关系广告 A、观念广告 B、形象广告 C、礼仪广告 D、实力广告 16.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灵魂和动力是( )
A、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B、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C、企业活动识别系统 D、无法确定 17.( )就是企业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企业理念、行为和视觉要素的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传达给公众,从而促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A、CIS B、BIS C、VIS D、MIS 18.( )是企业理念的动态表现,它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为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活动形式和活动规范。
A、CIS B、BIS C、VIS D、MIS 19.( )是企业经营理念通过视觉符号系统的表现。 A、CIS B、BIS C、VIS D、MIS
二、多项选择
1.公益广告的类型主要有( )
A、以公共事务主题(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治安、卫生)而制作的广告 B、配合组织参与的某项公益事业(如组织的赞助活动)而制作的广告 C、对政府的政策、措施以组织的名义表示支持而制作的广告 D、为传播组织的精神理念而制作的广告
E、为向社会各界表示祝贺、感谢和敬意而制作的广告
2.公共关系公司从事或代理公共关系业务的特点包括( )
A、专门服务 B、全面代理 C、客观权威 D、广泛性 E、经济性 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客户导向 B、职业忠诚 C、精于策划 D、善于沟通 E、利润至上 4.客户选择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参照以下的主要标准( ) A、公司的信誉和实力 B、公司工作人员的素质
C、公司客户的情况 D、公司的收费标准 E、关系远近 5.企业导入CIS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A、个性化 B、统一性 C、可接受性 D、易识别性 E、大众化 6.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 )
A、自信 B、热情 C、真诚 D、开放 E、顺从 7.对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主要包括( )
8
A、沟通能力 B、创新能力 C、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D、交往能力 E、组织能力
8.CIS的开发作业程序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 A、调查分析阶段 B、策划设计阶段 C、实施控制阶段
D、评估总结阶段 E、宣传造势阶段
9.公共关系礼仪的实施原则主要有( )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真诚信用原则 D、女士优先原则 E、民主原则
10.一般来讲,企业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任务包括( )
A、普及形象观念 B、创造关系资源 C、开展消费教育 D、为企业创造利润 E、搞好社区关系 11.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 )
A、实力广告和标志广告 B、公益广告 C、危机广告 D、观念广告 E、礼仪广告和事务性广告 12.CIS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MIS B、CS C、BIS D、VIS E、6PS 1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层面的要素包括( )
A、企业名称 B、企业标志 C、企业品牌专用字体 D、企业名称标准字体 E、企业标准色
14.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目的不同 B、方式不同 C、适用范围不同 D、媒介不同 E、技术不同 15.企业精神形象的基本要素包括( )
A、企业理念(经营思想) B、企业精神 C、企业标语口号 D、企业歌曲 E、企业的研发活动
16.大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在传统营销策略的4P基础上,还应该增加( ) A、权力 B、公共关系 C、销售促进 D、销售渠道 E、广告 17.你认为下列关于CIS构成要素的形象化比喻,恰当的是( ) A、VIS是企业的“脸” B、BIS是企业的“手” C、MIS是企业的“心” D、BIS是企业的“心” E、MIS是企业的“脸” 18.社会知觉包括( )
A、对他人的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对行为方式的知觉 E、自我知觉
19.公共关系人员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T”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基本标量有( )
A、宽广度 B、纵深度 C、时间度 D、力度 E、速度 20.政府各部门必须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包括( ) A、办事制度公开 B、办事程序公开 C、办事结果公开 D、办事人员公开(挂牌办公) E、办事方法公开
21.在交际活动中,着装要注意“TPO”三要素,“TPO”三要素指的是( ) A、时间 B、地点 C、情景 D、公众 E、交际者
9
三、判断
1.公共关系是企业的直线职能。
2.按照一般的公关礼仪,出入电梯或进出房间,一般都是男士先行为女士开路。 3.在见面介绍时,应先向男士介绍女士。
4.公众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是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是时必须奉行的首要原则。 5.CIS体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反映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思想核心。 6.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臵公共关系部门的。
7.凡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则被称为拜见。 8.社会知觉是指对他人的知觉。
9.公共关系人员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知识结构。
10.在社会交往中,宁可把“自尊”放在第二位,也不可随便无理待人。
11.企业公共关系并不直接参与产品销售。
12.CIS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标志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13.“报刊宣传运动”促成了公共关系由模糊的类公共关系向现代职业公共关系的转化。 14.一般来说,参加签字仪式的双方或多方的人员应该是“对等、相当”的。 15.凡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被称为接见或召见。 16.在见面介绍时,应该先把地位低的一方介绍给地位高的一方。 17.在见面介绍时,应该先把年纪轻的一方介绍给年纪长的一方。
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
1.根据公众对于问题的介入程度,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积极公众、消极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2.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3.“三思而后行”是何种性格的行为特征( )
A、情绪型 B、意志型 C、理智型 D、中间型 4.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行为取向不明朗的公众对象是( ) A、独立公众 B、边缘公众 C、顺意公众 D、逆意公众 5.与组织最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外部公众是( )
A、顾客公众 B、社区公众 C、媒介公众 D、名流公众 6.( )既是组织内求团结的保证,又是外求发展的前提。
A、员工关系 B、顾客关系 C、社区关系 D、媒介关系 7.目的明确,能够自觉支配行动,这种行为特征的性格类型是(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顺从型
8.几个对象在时空中连续存在,则它们容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感知,这是知觉组合的
10
( )原则。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闭锁原则 D、连续原则 9.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固有的经验和固定的看法去判断、评价对象的特征,并对该对象的整体加以类推,这是( )作用的结果。
A、第一印象 B、最后印象 C、片面印象 D、刻板印象 10.以下哪种从众行为表现为“心服口服”( )
A、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B、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 C、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D、表面从众,内心接受
11.公众在与组织的关系过程中,对组织会抱有不同程度的负态趋向态度,组织需要弱化和改变这种态度趋向,这是一种( )
A、逆向型转变 B、顺向型转变 C、转轨型转变 D、一致性转变
12.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般要经过的阶段是( )
A、模仿-同化-内化 B、同化-服从-内化 C、模仿-内化-同化 D、同化-模仿-内化 1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14.组织开展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时的切入点是( )
A、引起公众注意 B、激发公众的积极情绪和情感 C、改变或促进公众的行为 D、塑造组织的形象 15.组织围绕着公共关系问题和目标来确定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这些被确定的并且是在组织某一阶段或某一公共关系项目中要与组织发生直接互动影响的公众,称之为( ) A、泛公众 B、优先公众 C、目标公众 D、问题公众 16.酒店宾客关系中的所谓VIP,是酒店公共关系( )
A、首要公众 B、次要公众 C、边缘公众 D、顺意公众 17.( )是组织公共关系传播的竞争重点。
A、边缘公众 B、顺意公众 C、逆意公众 D、潜在公众 18.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最佳时期是( )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19.根据公众的组织状态,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20.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21.所谓( ),指的是组织所面临的公众环境。
A、泛公众 B、问题公众 C、优先公众 D、目标公众 22.公众分析的关键是( )
A、识别公众的权利和需要 B、细分公众的类型 C、掌握公众的发展过程 D、预测公众的行为
11
23.公众在与组织的关系过程中,对组织会抱有不同程度的正态趋向的态度,组织需要维持和强化这种态度趋向,这是一种( )
A、逆向型转变 B、顺向型转变 C、转轨型转变 D、不一致性转变 24.在下列公众类型中,既具有对象性特点,又具有工具性特点的是( ) A、政府 B、媒介 C、员工 D、社区 25.影响人们态度形成的核心因素是( ) A、价值观 B、需要 C、兴趣 D、性格 26.在态度的构成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知觉
27.组织在与公众的关系中,有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引导公众改变对组织原有的态度,使之形成一种全新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是( )
A、逆向型转变 B、顺向型转变 C、转轨型转变 D、一致性转变
28.虽然面临了组织行为引起的某一问题,但是由于问题本身尚未暴露,或者他们本身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存在,这种类型的公众被称为( )
A、潜在公众 B、知晓公众 C、行动公众 D、积极公众 29.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性因素(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知觉
30.在组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必须优先予以考虑的工作对象是( ) A、泛公众 B、问题公众 C、优先公众 D、目标公众 31.根据公众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32.“随大流”是一种典型的( )心理表现。
A、从众心理 B、逆反心理 C、心理定势 D、求名心理 33.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的开端是( )
A、模仿 B、同化 C、内化 D、逆反
34.根据公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将公众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行动公众 35.以下哪种从众行为表现为权宜从众
A、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B、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 C、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D、表面从众,内心接受 36.以下哪种从众行为表现为暗从众
A、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B、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 C、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D、表面从众,内心接受 37.关于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12
A、模仿-同化-内化 B、模仿-内化- 同化 C、同化- 模仿-内化 D、同化- 模仿-内化
二、多项选择
1.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属于高层次需要的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针对公众对组织的不同态度,下列公共关系传播对策正确的是( ) A、争取边缘公众 B、稳定顺意公众 C、瓦解逆意公众 D、鼓励行动公众 E、围攻消极公众 3.媒介公众的两重性表现为它的( )
A、对象性 B、工具性 C、积极性 D、消极性 E、中立性 4.多血质的行为特征表现( )
A、热情、活泼、好动 B、情绪易于转换 C、反应机智灵敏 D、行为的外倾性明显 E、好猛干 5.兴趣的特点( )
A、指向性 B、差别性 C、稳定性 D、效能性 E、迁移性 6.粘液质的行为特点( )
A、情绪变化缓慢 B、安静稳重踏实 C、固执多疑
D、反应从容不迫、言行拘谨自制 E、行为内倾性明显 7.改变公众态度的角度有( )
A、积极改变 B、消极改变 C、转轨改变 D、顺向型改变 E、逆向型改变 8.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
A、说服者的条件 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信息传播的过程 D、接受者的特征 E、说服过程的情境因素
9.在设计信息的排列组合方式时,必须考虑的信息结构性因素包括( )
A、强度 B、对比度 C、新鲜度和重复度 D、延缓性因素 E、即时性因素 10.知觉组合的原则有( )
A、接近原则 B、闭锁原则 C、相似原则 D、连续原则 E、差异原则 11.时空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有( )
A、预警现象 B、分心现象 C、体内低潮时间 D、座位的设臵排列 E、沟通的气氛
1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主体不同 B、对象不同 C、内容不同 D、方式不同 E、侧重点不同 13.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A、需要和动机 B、兴趣 C、性格和气质 D、经验知识 E、对象组合 14.意志行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
A、自觉确定目标 B、自觉调节行动
C、努力克服困难 D、最终实现目标 E、对于意志行动后果的意识 15.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划分,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 ) A、顺从型 B、独立型 C、外倾型 D、内倾型 E、中间型
16.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 )
13
A、兴趣 B、态度 C、需要和动机 D、世界观 E、价值观 17.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划分,性格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E、顺从型 18.由政治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 )为中心的。 A、权力 B、地位 C、知识 D、真理 E、奉献 19.影响知觉选择的客观性因素主要有( )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C、对象的组合 D、需要和动机 E、经验知识 20.胆汁质的行为特点( )
A、表情喜形于色 B、主观易于冲动 C、情绪变化激烈 D、胆量较大、好猛干 E、行为外倾性明显
21.由理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 )为中心的 A、权力 B、地位 C、知识 D、真理 E、奉献
22.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包括的环节有( ) A、行动动机的选择 B、行动目标的确定 C、行动手段的拟定 D、意志行动的后果 E、意志行动的实现
23.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的心理的独特性和个别性,主要包括( )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E、态度 24.抑郁质的行为特点( )
A、心绪消沉于内 B、反应迟钝犹豫、言行缓慢腼腆 C、冷漠孤僻寡欢 D、多疑内省仔细 E、行为内倾性明显
25.由经济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 )为中心的。 A、有效 B、实惠 C、权力 D、地位 E、知识
三、判断
1.开展“名人公关”,主要是运用了公众心理定势中的第一印象效应。 2.行动公众是受欢迎的公众。
3.公众的思维定势对组织公共关系传播工作来说只具有消极作用。 4.公众的从众行为具有两重性。
5.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非公众不构成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6.在表达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往往要向公众提供正面理由,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说服的效果。
7.潜在公众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最佳时期。 8.人的行为往往是由优势动机推动的。
练习五
一、单选
1.研究传播控制方面的理论是( )
14
A、5W模式 B、信息论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把关人”理论
2.受众选择的3S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
A、传播效果 B、传播控制 C、舆论的形成 D、公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
3.拉斯韦尔的5W 模式从传播的内部结构,分析了传播过程的基本环节,下列选项中对于传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传播者-渠道-信息-接收者-传播效果 B、传播者-接收者-渠道-信息-传播效果 C、渠道-接收者-传播者-传播效果-信息 D、传播者-信息-渠道-接收者-传播效果
4.以下哪个要素是香农-韦弗信息模式中的负面要素( ) A、信源 B、信道 C、信宿 D、噪音 5.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主要是指( )
A、行为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B、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C、对所处环境的自我选择过程 D、态度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6.在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指向性最为明确的是( ) A、报纸 B、杂志 C、电视 D、广播 7.( )是人的内向传播,即集传受双方于一体的传播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自身传播 D、大众传播 8.( )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普遍、最常见、最通行的类型。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自身传播 D、大众传播 9.类语言是一种( )
A、有声语言 B、有声非语言 C、无声语言 D、无声非语言 10.组织自身所拥有的并能直接运用和控制的媒介是( )
A、实物媒介 B、自控媒介 C、大众媒介 D、大众媒介 1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最高目标是( )
A、引起注意 B、联络感情 C、改变行为 D、改变态度 12.( )为我们剖析了传播中的“噪音”的概念。
A、香农-韦弗模式 B、两极传播模式 C、把关人理论 D、议题设臵理论 13.在研究公众接受信息方面的传播理论是( )
A、公众选择的3S理论 B、香农-韦弗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 把关人理论 14.人类传播历史上最始初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媒介是( ) A、言语符号 B、文字符号 C、非语言符号 D、实物 15.下列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书刊 16.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基本目标是( )
A、引起注意 B、联络感情 C、改变行为 D、改变态度
17.寻找公众和媒介关注的热点,使组织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这是哪种传播理论对于公共关系传播的启示( )
A、把关人理论 B、两极传播模式 C、议题设臵理论 D、受众选择的3S理论 18.下列属于研究传播结构方面的理论是( ) A、议题设臵理论 B、信息论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把关人”理论
19.下列属于研究传播效果方面的理论是( )
15
A、议题设臵理论 B、信息论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把关人”理论
20.下列属于研究传播控制方面的理论是( ) A、议题设臵理论 B、信息论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把关人”理论
21.下列属于研究传播舆论形成方面的理论是( ) A、议题设臵理论 B、信息论模式 C、两极传播模式 D、“把关人”理论
二、多选 1.“5W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A、全面性 B、科学性 C、劝服性 D、直线性 E、双向性 2.香农-韦弗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 ) A、提示了“编码”、“编码”两个环节 B、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C、重视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要素 D、重视传受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因素 E、重视传播的反馈环节
3.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 )
A、亲和力 B、权威性 C、差异性 D、客观性 E、主观性 4.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 )
A、疏导 B、抑制 C、预存立场 D、编码 E、译码 5.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过程,包括( )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传递 E、选择性反馈
6.多媒体组合关键要考虑以下策略( )
A、媒介分配策略 B、时间分配策略 C、区域分配策略 D、内容分配策略 E、人员分配策略
7.按照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可将传播分为以下类型( ) A、自身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非正式传播 8.组织内部传播的媒介主要有( )
A、内部报刊 B、宣传手册 C、闭路电视 D、黑板报 E、各种报告和报表 9.按照社会功能分,我们可以把传播媒介分为( )
A、符号媒介 B、实物媒介 C、大众传播媒介 D、自控媒介 E、网络媒介 10.报纸以及报纸传播的优势( )
A、造价低廉,制作简便 B、便于自由选择阅读、保存和查阅 C、信息量大 D、受众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E、现场感强 11.杂志以及杂志传播的优点( )
A、保存价值高 B、重复阅读率高 C、传阅和借阅率高 D、指向性明确 E、出版周期长
12.选择公关传播媒介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目标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组合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E、一致性原则
16
13.开展公关传播应该遵循的原则( )
A、目的性原则 B、双向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E、组织导向原则 14.电视媒介优点是( )
A、受众面广 B、现场感强 C、制作成本高、技术性强 D、储存性强 E、视听结合
15.大众传播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
A、专业化的大众传播组织 B、专业化的传播媒介 C、现代化的传播技术 D、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E、为数众多的受众
16.电子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次革命性的飞跃( ) A、20世纪初的广播 B、20世纪中期的电视 C、20世纪末的因特网 D、20世纪中期的因特网 E、20世纪中期的广播 17.言语符号及其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
A、同时性和空间限制性 B、空间上的广远性 C、双向性 D、时效性 E、单向性
18.按照媒介的物质形式,我们可以把传播媒介分为( ) A、语言符号媒介 B、实物媒介 C、人员媒介 D、大众传播媒介 E、自控媒介 19.体语包括( )
A、肢体语 B、表情语 C、姿势语 D、界域语 E、服饰语 20.类语言的常见方式( )
A、重读 B、语气语调 C、笑声 D、掌声 E、手势和手语 21.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媒介,必须考虑的是( )
A、媒介的特点 B、组织自身的特点 C、目标对象的特点 D、信息内容的特点 E、传播人员的特点
三、判断
1.议题设臵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能决定公众怎么想,却不能决定公众想什么。 2.组织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常见的类型。
3.一种非语言形式往往能够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 4.实物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媒介。 5.媒介公众是指媒体机构。
6.人际传播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传播。
7.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是互不联系的,并且具有匿名性。 8.《上海电大信息》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9.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对传播内容的解析性强于电子类大众媒介。 10.公共关系传播要尽量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 11.公共关系传播的最高目标是引起注意。
练习六
一、单选
1.日常生活中的抓阄属于( )抽样。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2.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17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计划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评估 3.( )是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性和文化性的专题活动来扩大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公共关系方式。
A、宣传型公共关系 B、服务型公共关系 C、交际型公共关系 D、社会型公共关系 4.( )的任务在于解决问题、控制事态、稳定舆论、挽回影响、重塑形象。 A、服务型公共关系 B、交际型公共关系 C、征询型公共关系 D、矫正型公共关系 5.公共关系评估的最后程序是( ) A、制定评估计划 B、确定评估标准 C、衡量实际工作 D、撰写评估报告
6.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核心性工作是( )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实施 C、公共关系计划 D、公共关系评估 7.下列关于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计划-实施-评估 B、计划-调查-实施-评估 C、计划-实施-调查-评估 D、调查-评估-计划-实施
8.下列关于公共关系评估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确立评估标准-制定评估计划-撰写评估报告-衡量实际工作 B、制定评估计划-确立评估标准-撰写评估报告-衡量实际工作 C、确立评估标准-制定评估计划-衡量实际工作-撰写评估报告 D、制定评估计划-确立评估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撰写评估报告 9.在抽取样本时,必须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均等抽取”、“随机抽取”的机会,这是开展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 )的要求。
A、全面性 B、客观性 C、代表性 D、定量化 10.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关键性工作是( )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计划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评估 11.( )属于输入型的征询公共关系。
A、民意测验 B、咨询服务 C、设立公众热线 D、消费者教育 12.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 )
A、公共关系实施 B、公共关系计划 C、公共关系调查 D、公共关系评估 13.在开展公共关系调查时,应该做到大量观察,使观察的量所代表的样本与总体数所表现出来的平均值接近,这体现了哪一项原则的要求( ) A、全面性 B、客观性 C、代表性 D、定量化
二、多选
1.公共关系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
A、代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定量化原则 E、主观性原则
2.在公共关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计划目标的( )
A、一致性 B、具体性 C、可行性 D、可分解性 E、激励性 3.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有( )
A、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 B、针对性和协调性相结合
18
C、严密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D、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E、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结合
4.对公共关系信息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衡量信息的( )
A、真实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合理性 E、适用性 5.社会型公共关系的最大特点是( )
A、公益性 B、文化性 C、经济性 D、目标性 E、公众性 6.下列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中,属于输出型的有( ) A、有奖征文 B、民意测验 C、开设公众热线 D、开办咨询服务 E、消费者教育
7.下列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中,属于输入型的有( )
A、开展有奖征文 B、民意测验 C、开设公众热线 D、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 E、消费者教育 8.按计划的性质,公共关系计划可分为( )
A、长期计划 B、年度计划 C、项目计划 D、战略计划 E、战术计划 9.公共关系的战术计划具有以下特点( )
A、具体性 B、可操作性 C、详尽性 D、全局性 E、指导性
10.在设计问卷时,应该注意提问的顺序。一般来讲,应该放在前面的问题往往是( ) A、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 B、简单易答的问题
C、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 D、有关被调查者行为方面的问题 E、开放式的问题
11.访问控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 )
A、对象控制 B、时间控制 C、场面控制 D、效果控制 E、自我控制 12.公共关系人员要把握访问的主动权,并营造有益于访问的气氛,争取被访者的合作。场面控制的主要手段有( )
A、对象控制 B、时间控制 C、提问控制 D、效果控制 E、体语控制
三、判断
1.参加座谈会的人数应尽量多,从而充分发挥民主性。 2.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彼此独立的。 3.宣传型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是组织的外部公众。 4.公共关系评估就是对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 5.公共关系运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6.为了便于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问卷常常以开放性问题为主。 7.公共关系运作的核心性工作是公共关系实施。 8.公共关系的长期计划宜粗不宜细,宜繁不宜简。
练习七
一、单选
1.信息收集的( )原则,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努力开发信息的潜在价值,增加信息的有用度。
A、超脱原则 B、综合原则 C、经济原则 D、价值原则 2.公共关系人员应该摆脱主观意识和各种干扰,对信息进行“冷处理”,这是( )原则
19
对信息处理的要求。
A、超脱原则 B、综合原则 C、经济原则 D、价值原则 3.信息处理程序的第一步工作是( )
A、鉴别 B、筛选 C、整序 D、研究 4.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是( )
A、鉴别 B、筛选 C、整序 D、研究 5.最常见的消息结构是( )
A、金字塔型 B、倒金字塔型 C、并列型 D、顺时型
6.开展赞助活动,组织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这是( )的要求。 A、效益原则 B、实力原则 C、持续原则 D、全面原则 7.( )是通过人员、文字等各种影象资料展示组织形象、传播组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A、赞助活动 B、开业典礼 C、展览会 D、新闻发布会 8.策划媒介事件的关键在于( )
A、寻找和发现新闻价值 B、新闻准备 C、真实 D、新闻制造
二、多选
1.信息收集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跟踪法 C、体验法 D、调查法 E、筛选法 2.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
A、准确 B、及时 C、适用 D、综合 E、经济 3.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包括( )
A、鉴别 B、筛选 C、整序 D、加工 E、研究 4.策划媒介事件的基本要求有( )
A、真实合法 B、内容具有新闻价值 C、时机要恰当 D、方法要适宜、形式要创新 E、效果要好 5.开展赞助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
A、实力原则 B、持续原则 C、效益原则 D、合法原则 E、公平原则 6.信息鉴别的方法( )
A、核对 B、佐证 C、逻辑分析 D、复查 E、体验 7.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有( ) A、简明精炼 B、准确 C、通俗
D、多用修辞手段,增强宣传效果 E、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8.新闻价值的标准有( )
A、新鲜性 B、重要性 C、接近性 D、人文性 E、客观性 9.企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包括( )
A、封面 B、内封 C、主体 D、附录 E、落款
三、判断
1.危机管理就是组织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处理。 2.信息传递时,应该努力增加传递层次。 3.所有的由头都可以制造新闻。 4.制造媒介事件的前提是内容真实。
20
5.企业开展赞助活动主要是对赞助对象提供资金赞助。
6.公共关系实务就是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专门策划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7.策划媒介事件的关键是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8.媒介事件追求的是组织的传播效果。
21
正在阅读:
公共关系综合练习01-17
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专题41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诱导公式练习理09-10
水利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04-17
工程造价专业常见的答辩问题50道04-15
大学生工程测量实习总结5篇范文模板04-21
刘廷参加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10-07
2010年公务员述职报告04-23
2011本科护管复习题10-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公共关系
- 练习
- 综合
- 国军将领韩多峰与八路军合作抗战在临清
- XX局党组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 2013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经典范文(500字)
- MF47型万用表组装与调试 - 工程训练报告 - 图文
- ADO错误代码及说明
-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 初二物理电路故障的练习题(有答案)
- 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名录 - 图文
- 医学装备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的监管与考核机制 - 图文
-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字音、字形、成语、语病 - 含答案
- 2016-2017学年上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 NYPE46(土产格式)中英对照版本
- 员工关系管理
- 软件测试练习
- 重庆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渝劳社办发〔2004〕210号)
- 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 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政策保障和政策衔接
- 八道河子镇宗教工作情况的
-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安岳实验中学第四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