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15 20: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分析题1

学生小敏,小学六年级时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看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他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下来,他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每天上学前他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经医生检查他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第一学期,他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是希望他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第二学期开学后,第一天一切还比较正常,但第二天早上他就不愿进校门,勉强进入教室后哭了一天,中午饭吃不下,手冰凉。第三天依然如故。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问题:小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尝试运用整合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制订一个介入方案,帮助小敏这一类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

小敏案介入方案

一、主要问题 小敏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敏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小敏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之后转入某城镇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敏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敏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他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总希望能回到以前的学校进行学习,而父母针对这个问题没有同小敏沟通,没有给予小敏足够的情感支持与协调帮助。

三、理论基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同的社会系统构成了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被视为互相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个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塑造。当人与环境产生“非适应性契合”时就引发了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换句话说,问题的出现和产生并不完全是“人”本身的原因,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这种“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包括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

四、治疗模式

人与环境模式特别注重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和谐与均衡,认为问题出现

的原因往往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一模式特别注重挖掘和利用服务对象及其环境自身拥有的正向资源,来推动个人与环境的共同改变。人与环境模式的主要工作目标有三个方面:1)帮助服务对象自如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资源;(2)通过对环境的积极评估实现上述目的,特别强调通过周全的思考调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3)通过集体行动将对服务对象个人的关怀与促进社会增权相结合。

三、介入方案 介入目标:

1、建立接纳与信任的专业关系,倾听小敏的困扰,疏解小敏的情绪困扰,提供情感支持;

2、增强小敏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老师进行更多的良好的交流; 3、改善小敏学习成绩,提高小敏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介入安排:

1、接案:本案是学校提供的个案。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上门走访的时间; 2、初次接触,资料收集并研究;

3、建立接纳、尊重、关怀、温暖的专业关系;

4、着重注意小敏的心理情绪变化,时疏解小敏的情绪困扰,提供情感支持,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结合青少年阶段的特征,提高小敏认知情绪、辨别情绪、掌控情绪以及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使之不会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

5、帮助小敏分析目前的状况,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小敏一起探讨和分析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共同制定介入方案。

6、积极帮助小敏与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让其感受到现在老师同学的温暖;强化小敏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及其他重要他人,及时对案主提供改变所需要的支持与鼓励;

7、对小敏学习进行辅导,积极帮助小敏提高学习成绩;协助小敏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书,并督促小敏有效完成;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对小敏学习进行课外辅导;还可帮助小敏联系介绍专门的辅导机构。

8、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案例分析题2

退伍兵林杉因所在单位倒闭下岗了,居委会根据林某家的收入状况,打算为其申请低保,但被林某断然拒绝,他表示自己只想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针对林某的状况进行了介入。请制定一套评估方案,以确保社工的服务品质及成效。

林杉案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评估的目的在于考查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是否实现了计划的目标,测量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改变的程度如何。以确保社会工作的服务品质及成效。本案例的具体评估目的为:

案主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经济来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消费水平。

案主能否坦然面对单位倒闭下岗的事实,并积极寻求再就业。 二、评估类型

从评估程序的角度出发,对林杉案进行结果,对个案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进行评估。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意即对服务结束后,案主最终的经济状况、就业状况、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

1、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所填写的有关接受服务的资料和他们对服务效果的叙述进行研究评估,例如从他们对问题的说明、感受、看法中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目标实现的程度、介入的方法是否有效等;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包括访谈、观察和记录等。例如对服务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直接观察,对服务对象与亲友之间互动的直接观察,从服务对象的亲友、社区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处获得的间接信息等。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测量

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

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安排了任务,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如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辅导,面对单位倒闭下岗的事实;提供就业辅导等相关任务进行测量。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方法如下:

(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 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3、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通过访谈、观察、记录已经服务对象对问题的说明、感受、看法中研究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满意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g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