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创建高效历史课堂

更新时间:2024-06-14 2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创建高效历史课堂

所谓主体建构教学模式, 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以图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基本教学方法。 采用主体建构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包括依 “标” 导学、 探究展示、 精讲巧评、 拓展提高等四个环节。 根据我们的实验来看, 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但是,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 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具体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也因此有了较好的收获。

一、依“标”导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 “标” 导学, 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立足点,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 来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 落实教学目标。

1. 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景。 因材施教是科学施教的一大法宝。这里的“材”就蕴含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精力充沛, 兴趣广泛, 求知欲强,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易激动,也易消沉,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历史学科的固有特点因势利导, 掌握他们的情感特征, 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发挥他们的特长, 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历史情景。

2. 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创设情景。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 肯定要 “备” 情景, 选准探究的载体。 所 “备” 情景除了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外,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 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心理学的规律宣称, 在你打算吸引孩子参与某一活动之前, 必须使孩子对该活动发生兴趣并积聚为活动所需的全部力量。教师要想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就必须从贴近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与学生生活实际、年龄特征、知识范围等相符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表明,教师不能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景,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无味,是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采集鲜活的历史素材来创设情景。

3. 以建构知识、 提升能力为目标创设情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新的知识的形成首先源于个人对新知识的主观构建,即个人通过自身的创造过程, 在其主观知识的基础上, 对客观知识的积累发挥潜在的作用。这表明, 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给学生, 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 历史知识是学生在感知、 想象的基础上, 伴随着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参与, 对历史对象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 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中主动建构的。 在导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主动开展个体体验, 用自己的心智去感受、 关注、 理解、 认同历史知识点, 把一个陌生的历史对象, 以情景为中介, 内化为熟悉的、 可以与之交谈的存在, 在脑海中形成历史图景, 建构属于 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上述课例, 以迁都为切入点, 将教材中三框知识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自己建构整节课的知识, 顺利地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探究展示,尽力搭建活动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探究展示, 是在学生个体体验的基础上, 分小组讨论和探究, 并展示成果的过程。 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心得在小组内展示, 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然后分小组在全班展示成果, 提出并解决所有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知识, 体现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 整个过程的任务就是组织、 协调、 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注重合作, 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初中生情感丰富, 体验强烈, 充满热情和激

情。 在他们认可的范围内,他们总是天性的表演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天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探究展示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活动舞台。

首先,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和非智力因素 (情感、 意志、 性格、 兴趣等) 的互补搭配, 使每组都成为一个 “学习共同体”, 利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对历史对象进行观察、 分析、 比较和概括, 从而生成每个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其次, 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即营造一个团结、 民主、 开放的环境, 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对象的感知、想象、 联想、 神入、 思考的空间和环境。 在这个小集体内, 思想是开放的, 有争论, 也有合作, 所有成员都得到尊重和理解。

2. 细心观察 , 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历程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摸清学生的思维历程, 调节学生的情绪。 如果学生的情绪不正常, 整个探究过程将归于失败。

高中学生的情绪活动很有特色, 情绪表现较为强烈, 延续性较长, 并开始带有文饰的、 内隐的、 曲折的性质。 他们遇到挫折容易气馁, 独立性和自制力不如成人坚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要细心分析学生的心理,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遇到困难多鼓励。 特别是探究活动中, 成绩差的同学提出比较幼稚的问题时, 不能冷嘲热讽, 打击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适时调节学生情绪, 让他们全部身心放在探究活动中。 当探究活动中出现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取向发生偏差时, 教师要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产生原因, 对症下药进行平等诱导, 不能一味斥责批评, 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正确观点。

3. 提倡问题的多元化,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人的能力主要指观察力、 注意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力等五个方面, 前四个方面为思维提供基础和原料, 思维力是能力的突出表现。 而思维又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在高中阶段,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增长,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发展,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学生已能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 “经验型” 的, 在思考问题时仍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

高中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要求教师除在教学中注意讲授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以充足的理由来论证自己提出的原理和结论外。 还要从多侧面、 多角度来提出和分析问题,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独立性和批判性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学生在看问题时出现的主观、 片面、 过于自信的现象加以恰当的引导。当然,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 教师要尽量使历史材料感性化, 以形象思维吸引学生, 再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同时, 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有意地指挥学生 从集中思维转化到发散思维,再转化到集中思维的循环变化, 使学生养成多角度、 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精讲巧评,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精讲巧评, 是指在探究展示的基础上,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精讲在讨论和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思维过程, 并以激励等手段点评呈现出来的创新思维火花。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精”, 不要长时间重复讲解学生在探究中已得出的结论;立足 “巧”, 深入挖掘一些没有被学生发现的问题, 将创新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 这就是教学的科学性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教师还要注意以下两个小问题:

1. 以启发诱导为主,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中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智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 是指通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 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呢? 那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启发诱导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掌握探究历史科学要领的好方法。它完全摒弃了那种只给学生知识,而不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做法, 而致力于在给学生以掌握知识的手段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启发诱导式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如 “发现法”、 “研究法”、 “解决问题法” 等, 这些在历史教学中都有特色。

2. 抓住闪光点, 以正面激励为原则。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情感丰富, 体验强烈,充满热情和激情。 他们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增,集体主义情感大大增强, 荣誉感、 自尊心明显提高。如果他们得到表扬, 他们会认为在为自己取得荣誉的同时,也为小组或者班级争取了荣誉, 从而使自己更加努力。 如果他们得到批评,他们会认为在丧失自尊的同时, 也损伤了小组或班级的荣誉,从而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教师在评价时, 要以正面激励为主,即使在学习中出现一些偏差, 教师也要注意纠正方式, 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 要尽量给学生以“面子”。 另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 特别是差等生的创新思维火花, 进行分析和表扬, 让学生保持并发扬这种良好习惯。 四、拓展提高,及时升华课堂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拓展提高, 是指在学生完成学习新知识的前提下,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 重组、 升华所学知识,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升学生逆向思维、 发散思维、 变式思维等能力的过程, 以此达到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迁移的作用。

所谓迁移, 就是将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表现为一种知识、 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 技能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迁移的作用,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教学目标, 明确迁移方向。 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系统化、 具体化的功能, 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控制的作用。教师对迁移方向要具体、科学、明确,要有全局观念, 即在每个历史知识点上明确迁移什么、怎样迁移、达到什么目标等,做到胸有成竹。 只有这样,才能掌控课堂,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目标。

2. 挖掘各种知识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迁移。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 探究新的知识, 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 这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历史教材中的新旧知识点, 历史教材与政治、 地理及其他各科教材之间的知识渗透点, 都是教师要关注、 并 要引导学生关注的迁移知识点。 能做到这些, 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 “授之以渔”, 重视学法的迁移。 掌握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一个历史事件中学到的学习方法, 在新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以解决新问题, 就实现了学法的迁移,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师要 “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这里的 “渔”, 就是学习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着力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让学生习惯于将一个知识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掌握其他知识的运用中,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