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410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7 0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要求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试用版)

2014年10月

目 次

前 言 .................................................................................................................................................................... 3 引言 ...................................................................................................................................................................... 4 1 范围 ................................................................................................................................................................ 5 2 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和定义 .................................................................................................................................................... 5 4 总则 ................................................................................................................................................................ 7

4.1 目的 ...................................................................................................................................................... 7 4.2 任务 ...................................................................................................................................................... 7 5 基本规定 ........................................................................................................................................................ 8

5.1 流域选取与调查分区 .......................................................................................................................... 8 5.2 调查基本工作量 .................................................................................................................................. 9 5.3 工作精度 .............................................................................................................................................. 9 5.4 工作程序 ............................................................................................................................................ 10 5.5 技术手段 ............................................................................................................................................ 10 6 设计书编审 .................................................................................................................................................. 10

6.1 基本要求 ............................................................................................................................................ 10 6.2 编写提纲 ............................................................................................................................................ 10 6.3 设计书审查 ........................................................................................................................................ 11 7 基本调查方法 ................................................................................................................................................ 12

7.1 资料收集 ............................................................................................................................................ 12 7.2 遥感解译调查 .................................................................................................................................... 12 7.3 地面调查 ............................................................................................................................................ 13 7.4 钻探 .................................................................................................................................................... 13 7.5 山地工程 ............................................................................................................................................ 14 7.6 物探 .................................................................................................................................................... 14 7.7 测试与试验 ........................................................................................................................................ 15 8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 .............................................................................................................................. 15

8.1 目的任务 ............................................................................................................................................ 15 8.2 基本要求 ............................................................................................................................................ 15 8.3 地形地貌调查 .................................................................................................................................... 16 8.4 地质构造调查 .................................................................................................................................... 16 8.5 岩(土)体工程地质调查 ................................................................................................................ 16 8.6 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 ........................................................................................................................ 16 8.7 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 17 8.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 17 8.9 斜坡调查 ............................................................................................................................................ 16 9 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 .......................................................................................................................... 18

9.1 测绘的目的 ........................................................................................................................................ 18 9.2 测绘任务 ............................................................................................................................................ 18 9.3 基本要求 ............................................................................................................................................ 18 10 地质灾害调查 ............................................................................................................................................ 19

1

10.1 基本规定 .......................................................................................................................................... 19 10.2 滑坡调查 .......................................................................................................................................... 20 10.3 崩塌调查 .......................................................................................................................................... 23 10.4 泥石流调查 ...................................................................................................................................... 24 10.5 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 27 11.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 .................................................................................................................................. 28

11.1 基本要求 .......................................................................................................................................... 28 11.2 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 ...................................................................................................................... 30 11.3 重点地区评价与区划 ...................................................................................................................... 30 11.4流域评价与区划 ............................................................................................................................... 32 12.数据库建设 .................................................................................................................................................. 32

12.1 一般要求 .......................................................................................................................................... 32 12.2 验收要求 .......................................................................................................................................... 33 13.图件编制 .................................................................................................................................................... 33

13.1 一般规定 .......................................................................................................................................... 33 13.2 图件内容 .......................................................................................................................................... 33 14.报告编写 ...................................................................................................................................................... 36

14.1 基本要求 .......................................................................................................................................... 36 14.2 说明书及报告提纲 .......................................................................................................................... 37 15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 39

15.1 质量检查 .......................................................................................................................................... 39 15.2 最终成果验收 .................................................................................................................................. 40 15.3 成果提交与资料归档 ...................................................................................................................... 4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 42 附录A.1野外记录本记录格式及内容 .................................................................................................... 42 附录A.2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点 ............................................................................................................... 43 附录A.3 滑坡调查记录表 ............................................................................................................................... 46 附录A.4 崩塌(危岩体)调查记录表 ............................................................................................................... 49 附录A.5 泥石流调查记录表 ........................................................................................................................... 5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 54 附录B.1 滑坡分类表 ....................................................................................................................................... 54 附录B.2 崩塌(危岩体)分类表 ................................................................................................................... 54 附录B.3 塌岸分类表 ....................................................................................................................................... 55 附录B.4 泥石流分类 ....................................................................................................................................... 56 附录B.5 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8 附录B.6土的类型与结构 ................................................................................................................................ 59 附录B.7 斜坡稳定性常规评价方法 ............................................................................................................... 60

2

前 言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李铁锋、金维群、石菊松、谭建民、张茂省、黄玉华 … …。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负责解释。

3

引言

为探索新一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调查示范工程,制定本技术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以省为单元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1∶500000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开始开展了2020个县的1∶100000丘陵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5年起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部署开展了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通过分阶段、有计划、递进式的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分布规律,为编制全国和地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地质灾害防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近年来,以流域为单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现增加的趋势,上游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流域下游的危害更大、隐蔽性更强,流域性的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甚至灾难性事件屡有发生。但流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精度低,对流域地质灾害的调查和成灾规律认识不足,流域上下游综合防灾减灾有待加强,严重制约着山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总体目标任务是:以流域为单元,部署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查明流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查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开展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山区城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本技术要求共分十四部分,包括: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设计书编审、基本调查方法、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数据库建设、图件编制、报告编写、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4

灾害体,可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探方法。

7.6.5物探应根据调查要求编制工作大纲。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测点、测线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精度,仪器检查、操作和记录,应遵循有关物探规范的要求。 7.6.6 物探成果报告应论述工作方法、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并附相应的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图,曲线图,解释成果图等。 7.7 测试与试验

7.7.1 岩土体性能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主要用于区域易滑地层岩组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勘察滑坡稳定性分析等。

2)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选择现场直剪试验、孔内波速测试和岩石声波测试等。

3)对于规模特大、危害严重的典型滑坡,可开展滑面(带)岩体或土体现场直剪试验。 7.7.2 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化学成分。对区域关键易滑地层、滑带土及典型滑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应取样测试分析。测试项目可参照表5执行。

2)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率、孔隙比、吸水率、饱和吸水率、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

灾害种类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表5 地质灾害调查室内测试项目

测 试 项 目

滑带、滑体、滑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滑带粘土矿物成份及含量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裂缝充填物矿物成份及含量分析。必要时进行崩塌堆积体的年龄测定。 泥石流体物质成份、粒度、重度的测试,进行泥石流堆积体年龄鉴定。

3)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颗粒成份、压缩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粘性土应增测塑性指标(塑限、液限、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和含水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砂土应增测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颗粒不均匀系数、相对密度、渗透系数等。 8 专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 8.1 目的任务

围绕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开展孕灾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斜坡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新构造与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重点查明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斜坡结构类型、区域活动构造等影响和控制地质灾害分布的地质环境条件。 8.2 基本要求

8.2.1 已经开展过1:50000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地区,在已有调查基础上,采用路线穿插和重大隐患点核查的方法,开展区域工程地质编测和地质灾害调查。在尚未开展1:50000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地区,同时开展工程地质调查(编测)和地质灾害调查(正测),精度不低于1:50000比例尺的要求。

8.2.2 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应布设观察控制点进行描述,调查点应控制工程地质岩组界线,避免无效点。调查描述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重点调查区内应对斜坡结构类型和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调查点之间应做好沿途观察与描述。

15

8.2.3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基础上,应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沟谷或斜坡进行专门工程地质测绘,剖面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剖面线宜垂直主要地质界线或河谷布置。 8.3 地形地貌调查

8.3.1 结合DEM、遥感影像及地形阴影分析,确定工作区地貌单元的成因形态类型。

8.3.2调查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斜坡形态、结构、类型、坡度,以及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口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 8.3.3 详细调查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冲沟,内容包括:冲沟形态(纵横断面特征)、规模、河谷发育阶段;冲沟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风化、水文现象;冲沟岸坡稳定性;沟底及沟口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及不同时期堆积物的组合关系;冲沟与气象、地质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8.3.4调查人工地形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条件,包括:人工边坡、露天采矿场、水库和大坝、堤防、弃渣堆等。 8.4 地质构造调查

8.4.1以收集资料为主,并结合遥感解译,分析区域构造格架,主要构造运动类型、期次和性质,新构造运动及构造地貌特征,编制构造纲要图。

8.4.2应收集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及地震地质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应力,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等,分析区域主要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特征等。

8.4.3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应开展活动构造地质灾害效应专项调查,调查主要活动断裂规模、性质、方向、活动强度和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分析活动断裂、历史地震及地表破裂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8.4.4调查主构造方向及主要构造形迹以及各种构造结构面、原生结构面的产状、形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互切割关系,分析各种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划分斜坡结构类型。 8.5 岩(土)体工程地质调查

8.5.1 区域地层岩性以资料收集为主,收集调查区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结合岩土体成因类型、强度及结构特征,初步划分区域工程地质岩组类型。

8.5.2 区域工程地质岩组调查,开展主要工程地质岩组界线、建造类型、强度特性、结构特征调查,评价岩体RQD,土体抗剪强度特性,分析其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确定区域易滑地层,研究其工程地质特性。

8.5.3 开展区域控制性1:2000~1:5000工程地质剖面调查与测量。

8.5.4对岩体风化特征进行调查,调查风化层的分布、风化带厚度及其与岩性、地形、地质构造、水、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调查斜坡不同地段差异风化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8.5.5对土体工程地质进行调查,包括: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其与斜坡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测试分析土体颗粒组分、矿物成分、密实度、含水率及渗透性。 8.6 斜坡调查(潜在不稳定斜坡)-? 8.6.1 基本要求

。 1)调查对象主要为流域内可能产生灾害、具有典型结构的自然斜坡段及重点区一级斜坡(说明)2)斜坡调查范围应达到一级斜坡地带,尽可能包含上部可能致灾范围(说明)。 3)对山区县城、村镇所在或临近斜坡地段进行调查,并填制相应卡片(城镇)。

4)斜坡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斜坡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16

5)斜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斜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照表9标准执行。

8.6.2 斜坡调查内容

应初步查明斜坡的地质条件、演化过程、斜坡体特征和灾害发育情况以及不同类型斜坡分布范围,初步判别斜坡稳定性状况。

1)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形特征、与地层产状关系、临空面特征、斜坡形态。 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3)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包括所处构造部位、褶皱、断裂、裂隙特征及其切割关系。 4)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地下水类型、简要水文地质条件。 5)植被类型、覆盖率。

6)斜坡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包括平、剖面形态、结构类型、规模、组合关系、结构面特征等。 7)现今斜坡变形破坏迹象。 8.7 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

8.7.1 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

8.7.2 应结合遥感解译等资料,核实调查河水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地表水产流、入渗条件和冲刷作用,以及地表水的流通情况。

8.7.3对威胁集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泥石流沟应进行流域面积、地表水流量、泥位核实评估,分析可能形成的泥石流灾害,并对行洪区、沟口和堆积区建筑物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8.7.4核实调查地下水基本特征,包括:地下水类型、性质、水位及动态变化、流量、水化学特征,泉点、地下水溢出带、斜坡潮湿带等分布及动态情况。

8.7.5核实调查水文地质结构,包括:含水层分布、类型、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主要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

8.7.6 现场分析地下水的流向、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8.8 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8.8.1应收集调查区历史降雨记录、多年平均降雨量、历史最大降雨量等资料。应调查已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前期降雨量值和临界降水量值。

8.8.2植被或覆被调查应结合遥感解译,获取覆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确定覆被类型、覆盖率以及马刀树和醉汉林等斜坡变形指示植物,分析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8.8.3土地利用状况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补充,分析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与地质灾害的互馈作用。

8.9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8.9.1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资料收集和核实方式调查为主,重点收集土地利用规划图,核查重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8.9.2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包括,斜坡上旱地、水田、鱼塘等的分布以及作物类型等,重点掌握饱水性水田、池塘、鱼塘等地表水体的分布及渗水状况。

8.9.3了解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的扰动情况,如加载、切坡、改变水环境、震动等对斜坡的影响及典型诱发灾害。

8.9.4了解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包括:城市、村镇、乡村、经济开发区、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规模、趋势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17

8.9.5调查大型工程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包括:水电工程等引起地质环境的应力、水动态和岩、土性质等方面的变化,掌握环境工程地质现象的分布、形态、性质、规模、强度、成因和发展速度以及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因果关系。

8.9.6了解调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及其作用,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类型、布局、修建年份、主要作用及其防治效果等。

8.9.7 斜坡水事活动调查,在斜坡地带开展的灌溉、排污、改变水流途径等与水相关的工程活动。 9 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 9.1 目的

通过1∶10000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区、灾害发育区、重要冲沟、人类居住密集区等重点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查明斜坡结构类型、岩性组合关系、软弱结构面等,现场圈定地质灾害及隐患的边界,分析斜坡地貌演化过程及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分区评价其稳定性。 9.2 任务

9.2.1 开展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影响斜坡稳定的因素,宏观类比分析斜坡稳定状况,划分斜坡工程地质类型,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与斜坡稳定性评价图。

9.2.2 对重点区已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其分布范围、规模、地质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现场圈定地质灾害体及隐患体的边界,并对其复活的可能性及复活后可能的威胁范围进行评价,明确工程地质岩组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调查评估复活性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数量和经济损失,提出防治规划建议。 9.3 基本要求

9.3.1重点调查区范围应结合河谷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等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9.3.2 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内容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内容相同,但调查精度不同。

9.3.4 测绘手段除采用地形测量、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适量的物探、山地工程和试验测试等手段配合,推荐利用无人机航摄与三维激光扫描。

9.3.5测绘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和地质灾害测绘。对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工程地质要素、已发生地质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详细观察,在野外记录本上详尽记录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测绘观测描述,并填写相应的调查卡片。实地勾绘地质灾害体及其他各种地质界线,允许误差为图上2mm,对于具有重要意义、在图上不足2mm者,可放大比例尺或用符号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 9.3.6 在重点区工程地质测绘应实测典型专门工程地质剖面,剖面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剖面线宜沿斜坡坡向布置,长度一般从地形最高点至最低点。

1)实测工程地质剖面一般应绘制剖面图,记录实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包括岩层、构造、异常地质体及其相应的产状、厚度等。

2)实测剖面图要素:剖面起始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性代号、异常地质体、构造、样品位置及编号、产状、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

3)对重要的地质现象(构造、接触关系等),应绘制细部素描图并拍摄照片。 4)图名、图例、比例尺、责任签等编录要素应齐全,剖面图定稿后应着墨。 9.3.7 测绘调查方法

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灾害体边界、裂缝、软弱夹层、滑坡剪出口、断层、岩组界线等,应进行追索。在覆盖区或现象不明显地段,应采用探槽、

18

浅井等山地工程进行人工揭露点,以保证测绘精度和查明主要地质问题。 9.3.8 观测点的布置与测量

1)观测点布置目的要明确,密度要合理,以达到最佳调查测绘效果为准。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应有足够的调查点控制,如滑坡边界点、地质构造点、裂缝、泉水等。观测点的间距一般为2cm~5cm(图面上的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密。

2)观测点应分类编号,宜在实地用红漆标志,在野外手图上标出点号,在现场用卡片详细记录。 3)野外观测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地层岩性点、地貌点、地质构造点、裂隙统计点、水文地质点、 斜坡调查点、地质灾害点(包括边界点、裂缝点、滑坡后壁调查点、滑带调查点)等。

4)观测点定位应采用仪器测量和地形图微地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定位准确。 9.3.9 野外记录的要求

1)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分类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漆点号一致。 2)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必须有记录。 3)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尽量用地质素描和照片充实记录。 4)点与点之间的地质现象,应进行路线观察描述和记录。 10 地质灾害调查 10.1基本规定

10.1.1 地质灾害调查应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展。运用遥感和地面网格控制调查方式掌握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发育及其孕灾工程地质条件。

10.1.2 对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结果须结合地面调查进行野外验证,核查数不得低于解译总数的80%,逐一填写调查卡片;植被覆盖度大的地区,应进行100%的核查,并逐一填写调查卡片。 10.1.3 对一般调查区已有地质灾害点,重点调查灾害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程度与发展趋势,填写调查卡片,协作地方政府更新完善群测群防预案。

10.1.4 对于威胁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居民点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规模大且稳定性较差的灾害体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

10.1.5 对威胁严重或典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按照规前勘的精度要求,布设适当的钻探、山地工程、物探等工作量,进行地质灾害勘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物质组成、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软弱结构面、地下水存在状态、人类活动方式、影响和诱发因素和变形破坏机制,了解其岩土体结构并获取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和危害性评价,分析可能的致灾范围及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工程建议。

1)勘查点应选取能够代表调查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稳定性差、威胁严重的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有典型岩土体结构的不稳定斜坡,一般在重点调查区内选取。

2)地质灾害勘查应综合采用钻探、井探、槽探、物探、现场原位试验或样品室内测试等方法进行。各种勘查方法适宜性参照表6。

表6 地质灾害常用勘查方法适宜性表

勘查方法 钻 探

适用条件及布置

用于了解地质灾害体内部组成与结构,包括岩土组成、滑面(带)的情况、崩塌危岩控制性结构

面的情况及地下水状态,观测深部位移,采集各类岩土样品。

19

槽 探

用于确定岩土层界线、灾害周界、滑坡后缘滑壁和前缘剪出口产状、卸荷裂隙等控制性结构面的产出情况,有时也可用作现场大剪及大重度试验。

用于观察地质灾害体内部结构特别是滑面(带)特征、采集不扰动土样和进行原位大剪、大重度试验。一般应布置在滑坡的中前部主勘探线附近。当勘探的目标层在地下水位以下且水量较丰时不宜采用。

常用电测深及高密度电法。用于了解覆盖层厚度、滑面位置、基岩面起伏变化、岩性变化、破碎带的分布、含水层或富水带的分布等。通常在规模较大、物性差异较大、地形地物变化较小的滑坡勘查中采用。勘探线宜布置在拟设主勘探线及支档线附近。

常用浅震反射波法。用于探测滑坡区基岩埋深、滑面位置及形态。一般在非人口密集区、规模较大的滑坡勘探时采用。勘探线宜布置在拟定主勘探线附近。

井 探

电法勘探 物探

地震勘探

10.2滑坡调查 10.2.1 基本要求

1)根据调查分级和工作精度,滑坡调查应按核查、调查、测绘和勘查等4个层次进行。

2)滑坡调查范围应包括滑坡体及其邻区,后部应包括滑坡后壁以上一定范围的稳定斜坡或汇水洼地,前部应包括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应到达滑体以外一定距离或邻近沟谷,涉水滑坡应到达河(库)主流线(沟心)或对岸,一般控制在滑坡边界外50~100m。同时,应调查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3)根据滑坡体物质组成和结构形式、滑坡体厚度以及滑坡运移形式、成因、稳定程度、形成年代和规模等不同划分依据,可按附录B1对滑坡进行分类。

4)实测滑坡的最小宽度一般为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在1:50000地形图上,长、宽大于100m的滑坡用面表征;在1:10000地形图上长、宽大于20m的滑坡用面表征。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可放大表示;不能表示实际面积、形状的,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各种界线应在实地勾绘,其误差在图上不应大于2mm。

5)滑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滑坡区调查、滑坡体调查、滑坡成因调查、滑坡危害调查及滑坡防治情况调查。野外调查应进行记录本描述和记录表填写。

a)滑坡区调查

① 滑坡所处地理位置、地貌部位、斜坡形态、地形坡向、坡度、坡高,沟谷发育、河岸冲刷、堆积物、地表水以及植被。

② 滑坡体周边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岩体结构及地质构造。 ③ 水文地质条件。 b)滑坡体调查

① 形态与规模:滑体的平面、剖面形状,长度、宽度、厚度、面积和体积。

② 边界特征:滑坡后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方向;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前缘出露位置、形态、临空面特征及剪出情况;露头上滑床的性状特征等。

③ 表部特征:微地貌形态(后缘洼地、台坎、前缘鼓胀、侧缘翻边埂等),裂缝的分布、方向、长度、宽度、产状、力学性质及其它前兆特征。

④ 内部特征:通过野外观察和山地工程,调查滑坡体的岩体结构、岩性组成、松动破碎及含泥含水情况,滑带的数量、形状、埋深、物质成分、胶结状况,滑动面与其它结构面的关系。

⑤ 变形活动特征:访问调查滑坡发生时间,目前的发展特点(斜坡、房屋、树木、水渠、道路、坟墓等变形位移及井泉、水塘渗漏或干枯等)及其变形活动阶段(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变形阶段、剧烈变形

20

阶段、破坏阶段、休止阶段),滑动方向、滑距及滑速,分析滑坡的滑动方式、力学机制和目前的稳定状态。

c)滑坡成因调查

① 自然因素:降雨、地震、洪水、崩塌加载等。

② 人为因素:森林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垦,矿山采掘,切坡、滑坡体下部切脚,滑坡体中—上部人为加载、震动、废水随意排放、渠道渗漏、水库蓄水等。

③ 综合因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 d)滑坡危害调查

① 滑坡发生发展历史,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现状。

② 分析与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和滑坡发生后可能成灾范围及灾情,分析判断可能的滑动路径、影响范围(后缘、侧向扩展、前缘掩埋等)、次生灾害(阻断河流,堰塞湖、入水涌浪等)及其危害。

e)滑坡防治情况调查

调查滑坡灾害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 6)按表7提供的标志对古(老)滑坡进行野外识别。

表7 古(老)滑坡识别标志

标 志

类别 亚 类 形 态

宏观形态 微观形态 老地层 新地层

变 形 等 历史记载访问材料

内 容

圈椅状地形、双沟同源、坡体后部平台出现洼地,与周围河流阶地、构造平台或风化差异平台不一致的大平台地形、不正常河流弯道,圈椅状地形、“大肚子”斜坡等

后倾台面地形、小台阶与平台相间、马刀树、坡体前方或侧边出现擦痕或镜面、表层坍滑广泛

明显的产状变动、架空、松弛、破碎、大段孤立岩体掩覆在新地层之上、大段变形岩体位于土状堆积物之中

变形或变位岩体被新地层掩覆、山体后部洼地出现局部湖相地层、变形或变位岩体上覆湖相地层、上游方出现湖相地层

古墓或古建筑变形、构成坡体的岩土结构零乱或强度低、开挖后易坍滑、斜坡前部地下水呈线状出露、古树等被掩埋 发生滑坡或变形的记载和口述

地 层

7)滑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三级。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照表8标准执行。

表8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滑坡 要素 滑坡 前缘

不稳定

滑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迳流的冲刷之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

滑体平均坡度>40°,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滑坡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

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

基本稳定

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迳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在30~45°之间

稳定

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迳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

滑体

滑体平均坡度在25~40°间,坡面上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 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后缘壁上有不明显变形迹象。

滑体平均坡度<25°,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 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的裂缝已被充填

滑坡 后缘

10.2.2 滑坡核查

21

1)对一般调查区滑坡遥感调查结果进行野外核查,核查数不低于解译滑坡数的80%,并逐一填写调查卡片。植被覆盖度大的地区,应进行100%的解译滑坡核查。

2)对一般调查区已有滑坡点,应根据资料完备程度进行野外核查、完善,重点调查滑坡灾害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程度与发展趋势。 10.2.3 滑坡调查

1)滑坡野外调查须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开展。

2)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滑坡高发区的所有居民点应进行现场滑坡调查。 3)滑坡灾害野外调查须采用实地量测为主的方法。

4)滑坡调查点均应实测滑坡代表性剖面,并绘制素描图、进行拍照或录像。

5)应初步查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和诱发因素,评价滑坡危害或成灾情况。 10.2.4 滑坡测绘

1)滑坡测绘一般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对于威胁集镇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且稳定性较差的滑坡,可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滑坡区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宜在1:500~1:2000之间;滑坡区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宜在1:500~1:1000之间。

2)滑坡测绘比例尺应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相同,除将滑坡主要要素标记在地形图上外,并做好详细记录。

3)应实测具代表性的纵横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基本查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和诱发因素,了解滑坡危害或成灾情况。

4)对于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如裂缝、鼓丘、滑坡平台、滑坡边界、剪出口等,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不应超过2mm。

5)滑坡测绘内容同调查内容基本一致。 10.2.5 滑坡勘查

1)勘查点应在重点调查区选取。

2)勘查方法应以物探为主、并辅以钻探、井探和槽探等验证与控制。

3)勘查工程布置可采用主—辅剖面法。主勘查线沿可能的主滑方向布置,由钻探、井探与物探点构成,在其两侧可布置1—3条由物探、井探、槽探点构成的辅助勘查线。主勘查线上的勘查点不得少于3个。

4)通过勘查应查明滑坡隐患体的斜坡地质结构,软弱结构面(带)的位置,了解地下水的位置、流向和性质,采取岩土试样。

5)滑坡勘查的钻孔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可能的滑动面,并进入稳定地层3~5m。 6)应采取滑坡隐患体及软弱结构面(带)岩土试样,测试物理、水理与力学性质指标。 7)滑坡稳定性验算应根据潜在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和适合的计算公式,并可根据滑坡物质组成和变形破坏模式,参考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进行综合考虑。计算方法可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40—2004中的第4.3条执行。

8)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应根据其位置、规模、影响因素、前兆现象、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稳定性验算结果等综合判定,并应分析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9)滑坡勘查成果应包括: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形态要素、性质和演化,平面图、剖面图,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稳定分析,防治建议等。

22

10.3 崩塌调查 10.3.1 基本要求

1)根据调查分级和工作精度,崩塌调查应按调查、测绘和勘查等3个层次进行。重点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体和高陡斜坡进行调查。

2)崩塌(危岩体)的调查范围应包括危岩带和相邻地段,坡顶应到达卸荷带之外一定位置,坡底应到达危岩崩塌堆积区外一定位置。

3)根据崩塌规模等级和崩塌发生机理,可按附录B.2的规定对崩塌进行分类。

4)在1:50000地形图上,长、宽大于100m的崩塌用线、面表征,标示崩塌源、堆积区及潜在影响区;在1:10000地形图上长宽大于20m的崩塌用线、面表征,标示崩塌源、堆积区及潜在影响区。不能表示实际面积、形状的,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各种界线应在实地勾绘,其误差在图上不应大于2mm。

5)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崩塌野外调查表及记录表填写,不得遗漏崩塌主要要素。 6)崩塌调查包括危岩体调查和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 a)危岩体调查内容

① 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

② 危岩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组构类型。岩土体结构应初步查明软弱(夹)层、断层、褶曲、裂隙、裂缝、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以及它们对危岩体的控制和影响。

③ 危岩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征。 ④ 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⑤ 危岩体变形发育史。历史上危岩体形成的时间,危岩体发生崩塌的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特征、崩塌方向、崩塌运动距离、堆积场所、崩塌规模、诱发因素,变形发育史、崩塌发育史、灾情等。

⑥ 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包括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采掘等因素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危岩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在高陡临空地形条件下,由崖下硐掘型采矿引起山体开裂形成的危岩体,应详细调查采空区的分布范围、顶板岩性结构,开采工艺,地压现象(底鼓、冒顶、片帮、鼓帮、开裂、压碎、支架位移破坏等)、地压显示与变形时间,地压控制与管理办法,研究采矿对危岩体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⑦ 分析危岩体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

⑧ 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在峡谷区,要重视气垫浮托效应和折射回弹效应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特殊运动特征与危害。

⑨ 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量。在不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运移的可能性,最终堆积场地。

⑩ 可能引起的灾害类型(如涌浪,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等)和规模,确定其成灾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

b)崩塌堆积体调查内容

① 崩塌源的位置、高程、坡向、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 ② 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坡向、粗糙度、岩性、起伏度,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

23

③ 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必要时需进行块度统计和分区)、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

④ 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 ⑤ 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

⑥ 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崩塌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 10.3.2 崩塌调查

1)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崩塌灾害高发区的所有居民点须进行现场崩塌调查。 2)崩塌灾害野外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

3)崩塌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线,并绘制素描图、进行拍照或录像。

4)调查崩塌及崩塌堆积体造成的灾害损失,分析预测危岩体、崩塌堆积体失稳可能造成灾害的影响范围,圈定危险区,确定受威胁对象,预测损失程度。 10.3.2 崩塌测绘

1)应包括崩塌区地形测绘和工程地质测绘。

2)崩塌测绘平面图比例尺宜在1:500~1:2000之间。崩塌测绘剖面图比例尺宜在1:100~1:1000之间。对主要裂缝应专门进行更大比例尺测绘,并绘制素描图。

3)崩塌测绘内容同调查内容基本一致。 10.3.3 崩塌勘查

1)勘探方法应以物探、剥土、探槽、探井等山地工程为主,可辅以适量的钻探验证。

2)危岩体和崩塌体应有不低于1条的勘查剖面,每条勘查剖面的勘探点不少于3个。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堆积体或探至拉裂缝尖灭处。

3)危岩体和崩塌堆积体勘查内容应包括:

a)危岩体和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b)岩体质量等级、岩性特征和风化程度;

c)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裂缝和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

d)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

e) 危岩体和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10.4 泥石流调查(技术手段、遥感解译、提高精度的专题研究) 10.4.1 基本要求

1)根据调查分级和工作精度,泥石流调查应按调查、测绘和勘查等3个层次进行。 2)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须采用遥感调查与实地量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3)泥石流调查范围应包括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自沟口至分水岭的全流域、以及出山口后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4)根据水源类型、地貌部位、流域形态、流体性质等不同划分依据,可按附录B.4的规定对泥石流进行分类。

5)应在图上用线、面表征泥石流,标示泥石流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及潜在影响区;不能标示实际面积、形状的重要泥石流可放大标示其物源区、堆积区或潜在影响区;各种界线应在实地勾绘,其误差在图上不应大于2mm。

24

6)泥石流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表及记录表逐一填写,不得遗漏泥石流主要要素。

7)泥石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泥石流特征、诱发因素、危害性、泥石流防治情况等。 a)地质环境条件

① 流域地形地貌。确定流域内最大地形高差,上、中、下游各沟段沟谷与山脊的平均高差,山坡最大,最小及平均坡度,各种坡度级别所占的面积比率.分析地形地貌与泥石流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地貌发育演变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形成区:流域最高处的高程,斜坡稳定性,沟谷发育程度,冲沟切割深度、宽度、形状和密度,流域内植被覆盖程度,植物类别及分布状况,水土流失的情况等;流通区:调查流通区的长度、宽度、坡度,沟床切割情况、形态、平剖面变化,沟谷冲、淤均衡坡度,阻塞地段堆积类型,以及跌水、急弯、卡口情况等;堆积区:调查堆积区形态、面积大小,堆积过程、速度、厚度、长度、层次、结构,坚实程度,磨圆程度,堆积扇的纵横坡度,扇顶、扇腰及扇线位置,及堆积扇发展趋势等。

②岩(土)体特征。沟床堆积物分布、结构及搬运程度,山坡上植被和表生带与岩(土)体稳定性,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及弃碴;重点对泥石流形成提供松散固体物质来源的易风化软弱层、构造破碎带,第四系的分布状况和岩性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主要来源区。

③地质构造。确定沟域在地质构造图上的位置,重点调查研究新构造对地形地貌、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阐明与泥石流活动的关系。

④气象水文条件。调查气温及蒸发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以及沿垂直带的变化,降水的年内变化及随高度的变化,最大暴雨强度及年降水量等。调查历次泥石流发生时间、次数、规模大小次序,泥石流泥位标高。

⑤植被。调查沟域土地类型、植物组成和分布规律,了解主要树、草种及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各地段植被覆盖程度,圈定出植被严重破坏区。

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调查各类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工程弃渣、弃土、垃圾)的分布、数量、堆放形式、特性,了解可能因暴雨、山洪引发泥石流的地段和参与泥石流的数量及一次性补给的可能数量。

b)泥石流特征

① 根据水动力条件,确定泥石流的类型。

② 泥石流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

③ 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

④ 泥石流沟与主河汇口堆积扇分布及堆积期次。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

⑤ 调查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泥位、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

c)泥石流诱发因素

① 调查水的动力类型。包括:暴雨型、冰雪融水型、水体溃决(水库、冰湖)型等。 ② 降雨型主要收集当地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等。

25

③ 冰川型主要调查收集冰雪可融化的体积、融化的时间和可产生的最大流量等。 ④ 水体溃决型主要调查因水库、冰湖溃决而外泄的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活动情况。 d)泥石流危害

① 调查了解历次泥石流残留在沟道中的各种痕迹和堆积物特征,推断其活动历史、期次、规模,目前所处发育阶段。

② 调查了解泥石流危害的对象、危害形式(淤埋和漫流、冲刷和磨蚀、撞击和爬高、堵塞或挤压河道);初步圈定泥石流可能危害的地区,分析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e)泥石流防治情况

① 主要调查泥石流灾害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

② 山区和山前区泥石流可依据泥石流堆积扇所处的地貌部位以及冲淤特征,按照附录B.4标准进行野外判别。 10.4.2 泥石流调查

1)县城、集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泥石流灾害高发区的所有居民点须进行现场泥石流调查。

2)泥石流野外调查须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开展,采用遥感调查与实地量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

3)泥石流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4)应初步查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动力条件和堆积条件,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了解泥石流危害或成灾情况。 10.4.3 泥石流测绘

1)测绘范围应包括全流域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2)测绘比例尺全流域宜采用1:10000~1:50000,物源区、流通区宜采用1:1000~1:5000,堆积区宜采用1:500~1:2000。

3)流域平面图应详细反映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界,显示可能提供松散固体物质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性质、分布规律、位置、范围大小以及物质储备。

4)测绘应在遥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地测绘法,以沿沟向上追索的方法为主,实测沟谷剖面,并绘制素描图、进行拍照或录像。 10.4.4 泥石流沟勘查

1)对威胁县城、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且处于发展期和旺盛的高频、极高频泥石流,应进行勘查。

2)勘查方法应以地面实地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剥土、探井、探槽等山地工程为主,可辅以适量的钻探工程。

3)泥石流物源区和流通区应分别布置不少于2条勘查横剖面,堆积区应布置不少于1条勘查横剖面;应沿主沟床自泥石流沟口至分水岭布置1条勘查纵断面。

4)泥石流勘查内容包括:

a)了解泥石流松散层物质组成、结构、厚度和颗粒粒度级配的变化,沟谷基岩地层结构、构造; b)测定泥石流堆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颗粒粒度级配;

c)对泥石流物源区进行松散堆积物储量勘查,查明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储量,分析、计算不同

26

降雨量条件下的动储量。

d)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状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测试。

e)泥石流勘查成果应包括:泥石流的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布和特征,专门工程地质图,泥石流类型,泥石流防治和监测的建议。 10.5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10.5.1 基本要求

1)调查对象主要为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设施、大江大河等构成严重危害的变形斜坡体(不稳定斜坡),判明斜坡可能的失稳类型,参考相应地质灾害类型在地形图上标绘其形态、稳定性状态等要素。

2)对山区县城、集镇所在的斜坡进行调查,并填制相应卡片。

3)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设施等的变形斜坡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 4)斜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三级。斜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照表9标准执行。

斜坡要素 坡角

表9 斜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稳定性差 稳定性较差

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迳迳流的冲刷之下,并有季节性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 坡度在30~45°之间 平均坡度>40°,坡面上有多平均坡度在30~40°间,坡条新发展的裂缝,其上建筑面上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裂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隙发育或存在易滑软弱结构象,裂隙较发育或存在软弱面 结构面 可见裂缝或明显位移迹象,有有小裂缝,无明显变形迹积水或存在积水地形 象,存在积水地形

稳定性好

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迳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

平均坡度<30°,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没有新的变形迹象,裂隙不发育,不存在软弱结构面 无位移迹象,无积水,也不存在积水地形

坡体

坡肩

5)调查中发现重要变形斜坡,应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协助地方政府制定防灾预案,完善防灾预警系统。

6)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背景,坡体形态、性质和演化,平面图、剖面图和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稳定性分析,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等。 10.5.2 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

1)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变形斜坡或沟谷及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居民点进行现场调查,识别地质灾害隐患。

2)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采用实地测量为主的方法进行。

3)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应实测代表性剖面,并绘制素描图、进行拍照或录像。 4)调查填卡记录须逐一填写,不得遗漏不稳定斜坡或泥石流要素。

5)应初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斜坡体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诱发原因、沟谷地貌形态特征和松散堆积物储量,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对象和可能的成灾情况。 10.5.3 地质灾害隐患点测绘

1)对威胁县城、村镇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变形斜坡和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变形斜坡体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0~1:2000之间,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0~1:1000之间。对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应根据沟谷全流域的规模确定适宜的测绘比例尺。

27

3)每个变形斜坡体应实测代表性纵横剖面,并绘制素描图、进行拍照或录像;基本查明变形斜坡体的工程地质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诱发原因,了解变形斜坡体的威胁对象和可能的成灾情况。

4)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应进行全流域测绘,基本要求参照10.4.3泥石流测绘进行。 10.5.3 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

1)对威胁县城、重要村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变形斜坡,应进行斜坡结构和软弱结构面勘查,评价其稳定性。

a)勘查方法应以物探为主,并辅以井探、槽探和钻探等验证。

b)勘查工程布置可采用主—辅剖面法。剖面线宜沿斜坡坡向布置,起始点应包括地形最高点和最低点。由钻探、井探与物探点构成的主勘查线,在其两侧可布置1~3条由物探、井探、槽探点构成的辅助勘查线。主勘查线上的勘查点不得少于4个。

c)每条斜坡勘探线至少应有1个控制孔,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软弱结构面5~8m,其它钻孔穿过3~5m。

d)初步查明斜坡岩体结构及软弱结构面位置,了解地下水类型、水位和补径排条件,采取岩土试样。

e)软弱结构面应采取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

f)斜坡稳定性验算应根据可能的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和合理的计算公式计算。

g)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应根据斜坡所处地貌部位、规模、控制因素、变形前兆以及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稳定性验算结果等综合判定,并分析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h)变形斜坡体勘查成果应包括: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坡体形态、性质和演化,平面图、剖面图和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稳定性分析,防治方案建议等。

2)对威胁县城、重要村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且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应采取地面实地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剥土、探井、探槽、钻探等方法进行勘查。基本要求参见10.4.4 泥石流沟勘查。 11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要求、、,落实城镇1:1万调查评价与区划,给谁用的问题,法律法规的衔接。) 11.1 基本要求

11.1.1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应具有明确的目标,采取实用、有效、适宜的方法,并充分利用RS、GIS等技术。

11.1.2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应根据评价区域的重要程度按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精度进行,必要时可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分别进行评价。

11.1.3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应明确评价的单元类型和大小,不同单元不同类型数据赋值的依据,如栅格数据单元,应明确栅格大小和赋值依据;自然斜坡单元应明确斜坡划分所用数据的比例尺,划分方法及不同单元数据获取的方法依据赋值依据。

11.1.4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按比例尺可分为特大比例尺(≥1∶5,000)、大比例尺(1∶5,000~1∶25,000)、中比例尺(1∶25,000~1∶50,000)和小比例尺(<1∶50,000)4种类型。

11.1.5 不同层次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结果应保留不同方法计算的原始数据记录,并根据工作精度与比例

28

尺合理划分3-5个等级,明确不同等级划分指标或依据。

11.1.6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单体风险评价)、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或历史地质灾害强度分析、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4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评价应提供相应的空间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模型方法。

1)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如类型、位置、滑动时间(如果已知的话)、体积,根据编图比例尺对应的精度要求采用点、线、面文件表征地质灾害及其相关要素的说明,确定单体灾害点稳定性程度、危险性等级、以及风险等级及确定方法,给出可靠程度等级,并对地质灾害分布图局限性、有效性的进行必要的描述。

2)易发性评价,应包含列表说明所用的空间数据及其来源、比例尺和可靠性,指标体系及评价的技术方法,易发性等级划分的依据、结果的验证方法,并对分区成果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描述。

a)易发区指具备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域,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参考地质灾害现状,考虑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划定。

b)易发性区划涉及到在工作区已存在的或潜在的灾害类型、面积或体积(量级),以及空间分布。易发区划通常包含对过去已发生灾害的编目以及对未来该地区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评估,但不包括对其发生概率(年概率)的评估。

c)易发区划宜采用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已有评价与区划,选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评价与区划结果,修编地质灾害易发区。在没有在开展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调查区,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调查和野外实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已发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状况和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工程地质条件,勾绘易发区界限,划分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

3)危险性评价,应包含易发性评价,地质灾害频率如何评价或概率如何计算,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的方法、划分的依据,并对分区成果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描述。

a)危险性是指因某种诱发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并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描述应包括位置、体积(面积)、类型、可能的运移速度、形成灾害链的危险,以及给定期限内在一定范围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b)危险区划是在易发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宜采用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已有评价与区划,选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评价与区划结果,结合本次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结果,修编地质灾害危险区。在没有在开展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调查区,在易发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调查区存在的诱发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的判定,确定不同区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勾绘危险区界限,划分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三个等级。

4)风险评价,应包含危险性评价,明确承灾体、时空概率,易损性及其确定方法,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风险等级划分的依据,并对分区成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描述。风险评价分为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阶段,风险分析包括灾害体识别、发生概率估计、承灾体识别、承灾体时空概率估计、易损性估计、风险计算等;风险评价是用风险分析结果与容许风险标准对比,以决定目前的风险是否是可以容许的,或者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是可行的。

29

a)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叠加了承灾体的相关内容,包括承灾体的时空概率、易损性、数量(对于人员来说)或经济价值(可货币化的物体)。

b)风险区划应在大于1∶10000比例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基础上进行,在野外调查中核查每一个可能造成风险的危险坡段的威胁影响范围、威胁对象,评估其易损性,并评价其风险级别,分为风险很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很低五个级别。

11.1.7 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应描述分区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潜在误差来源分析,如滑坡调查编录、时间序列、相关因素细节水平变化、模型、人员的不确定性等;分区的有效性及时效性、人类工程活动及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等。

11.2 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单体风险评价)

11.2.1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宜采用特大比例尺,可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和资料程度选择1∶1000~1∶5000比例尺。

11.2.2 地质灾害隐患点应依据野外调查、地面测绘或勘查资料进行评价。

11.2.3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可根据掌握地质灾害资料精度选取适宜的方法。对于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点主要依据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资料,根据地质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等进行低精度的定性评价。对于地质灾害隐患测绘点主要依据遥感解译和地面测绘资料,根据地质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以及统计模型等进行以定性为主的中精度评价。对于地质灾害隐患勘查点主要依据遥感解译、钻探、山地工程、物探、测试与试验等资料,根据地质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统计模型以及数值模拟模型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精度评价。

11.2.4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内容应包括:斜坡或滑坡体、崩塌、危岩体失稳的可能性或频率,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或频率,可能失稳的模式、滑移速度与滑距、运移路径或轨迹、影响范围,影响范围内的承灾体及其易损性与时空概率、可能的风险等级等。

11.2.5 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结果应采用线、面表征地质灾害掩埋与扩展的范围、可能的运移路径等,说明评估的依据并标明可靠程度等级。

11.2.6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编制防灾避险应急预案,并及时提交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11.3 重点区评价与区划

11.3.1 重点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应采用1∶10000比例尺。

11.3.2 重点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的内容应包括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价与区划。11.3.3 重点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区划可采用地质地貌分析法、直接制图法、统计模型方法、基于物理力学机制的动态建模方法进行。

1)地质地貌分析法,基于GIS平台,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DEM数据、地层岩性与斜坡结构类型等关键地质地貌参数, 分析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坡段或区域以及可能形成泥石流的沟谷。

2)直接制图法,在地质地貌分析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野外实地调查和校准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的坡段或区域,以及可能形成泥石流的沟谷。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极端事件分析法、几何解析及物理力学计算等逐一圈划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可能的运移路径和影响

30

范围,并定性或定量评估其风险。

c) 统计模型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编录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通过地质灾害编录数据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等因素的统计分析,确定不同因素的权重,按照统计模型方法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数值与频率、累积频率及已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划分易发程度等级。常用的方法有证据权、信息量等模型方法。

d) 物理力学计算方法,利用斜坡几何结构、地质与水文特征,建立剖面、平面或3D的物理力学模型,利用土力学、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等力学或数学模型开展斜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方法,一般分为静态方法和动力学模型方法,其中静态方法包括刚体极限平衡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元、离散元等),并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斜坡稳定性程度及可靠度。在物理力学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关键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滑坡启动、滑动过程机制的动力学模型方法,如地下水位变化基于非饱和流理论的水文-力学耦合模型,滑坡滑动特征模拟的DAN3D,Rush3D和滑动面液化理论的LS-Rapid等方法。

11.3.4 在重点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分区应在易发性区划评价的基础上,以易发性分区评价单位为评价对象,综合分析、计算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规模或强度及可能诱发因素的强度及概率,影响范围等,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1)地质灾害频率分析

a)频率一般包括以下3种类型:①在研究区给定时间段内(通常指每年,也可根据需要修改时间期限),具有某些特征的地质灾害累积数量;②在给定时间段内,特定斜坡的失稳的概率;③根据特定量级触发因素,例如临界降雨量(临界孔隙水压力)或临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的年超越概率确定地质灾害发生概率。

b)常用的确定地质灾害频率的方法包括:历史记录分析、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序列法、地质灾害与触发事件的相关分析法、间接信息法、主观(信任度)评估法等。

c)地质灾害频率分析应提供相应的分析数据图表。 2)地质灾害强度分析

a)直接利用单元统计或栅格计算功能,计算地质灾害的面密度、体密度,作为表征强度的参数。 b)评价单元内历史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面积)、体积(规模),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等表征强度参数;构建综合分析矩阵,划分强度等级。

3)影响范围的确定

a) 应根据可能的斜坡失稳模式、利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几何方法、动力学模拟或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斜坡下部灾害体运移的路径、掩埋的范围。根据沟谷的流通路径、开阔程度、深度、阻塞系数等确定泥石流掩埋范围及可能的深度等。

b)应根据可能的斜坡失稳模式、利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几何方法、动力学模拟或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灾害体向斜坡上部、侧向扩展的范围。

c)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类型(如水库涌浪、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等)及其影响范围。

31

4)不同诱发因素概率水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a)在以降雨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区域充分考虑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以及20年、50年、100年一遇降雨量水平,分别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b)在以地震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区域应考虑正常地震动、罕遇地震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c)应充分考虑气候变化、人类工程活动的不确定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影响。

11.3.5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需要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承灾体调查与编图、确定承灾体价值及易损性、分析其受灾的时空概率、采用矩阵分析或风险计算公式确定风险级别,划分不同等级风险。

11.4 流域评价与区划

11.4.1流域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应采用1∶50000比例尺进行。

11.4.2流域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的内容应包括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价与区划,亦可开展风险评价与区划。

11.4.4 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风险评价与区划方法可参照重点地区区划与评价,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划图。

11.4.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可以形成以行政管理区域为单元的区划图,服务于地方防灾减灾管理。 12 数据库建设 12.1 一般要求

12.1.1 空间数据库以1:5万标准分幅(DLG、DEM、DRG、DOM)数据为基础数据,数据格式、坐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详细参见空间数据库建设指南),不应删减地理底图要素。出图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图面要素进行适当补充、修订和取舍,以突出重点。

12.1.2 应将DLG数据Arccoverage 数据格式转换为MapGIS或ArcGIS shp格式,并保留相应的属性,命名规则参考国家测绘局1:5万标准数据,并与DEM、DRG、DOM数据配准。

12.1.3综合工程地质图,应采用点、线、面表征不同要素,按照不同数据类别形成物理图层,建立要素属性数据库,并建立拓扑关系,一般应具有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控制性工程地质剖面,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等类别镶图及责任签(详细参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2011版)》)。

12.1.4 地质灾害分布图,应根据地质灾害体的规模、类型及灾害要素的差异,用点、线、面表征,并建立拓扑关系,应具有地质灾害编号、类型、名称等属性表,用以链接地质灾害调查编录数据库。 12.1.5 地质灾害区划,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及风险评价等,应根据评价结果采用MapGIS的区文件或ArcGIS polygon表示,并建立拓扑关系,应具有易发性、危险性或风险等级等基本属性表。 12.1.6 各类成果图件均应提供MAPGIS工程文件或ArcGIS.mxd格式或layer格式文件,且与打印版本一致,并提供数据存贮路径说明和系统库,以及PDF、JPG格式图件。

12.1.7 按图幅开展的空间数据库,至少需要包括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等基础数据及元数据说明。

12.1.8 按流域空间数据库,应综合集成图幅调查评价成果,编制流域综合工程地质图,地质灾害图、地

32

质灾害区划评价与防治规划等相关图件及元数据说明。 12.2 验收要求

12.2.1 应在成果报告评审前完成空间数据库验收与汇交,总分数100分,第一次检查验收90分以上为优秀,未达到优秀级别的空间数据库不验收。

12.2.2空间数据库占项目成果报告分数的50%,空间数据库验收未达到优秀的项目成果不得评为优秀。 12.2.3 空间数据库将根据自动评分程序进行验收,同时组织专家抽验数据质量和可靠性,重点是各类空间数据库内容的精度与质量,形成空间数据库验收意见书,作为项目成果报告验收的前提。 13 图件编制 13.1 一般规定

13.1.1 成果图件应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最新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 13.1.2 按标准图幅必编的图件为实际材料图(图幅+1:1万重点区)、综合工程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二者合一?),可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选编其它图件,形成标准图幅图系,图件比例尺为1:50000。针对标准图幅图系应编写一份图件说明书。

13.1.3 重点调查区、勘查区必编的图件为不同比例尺灾害地质图、勘查点工程地质图推荐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可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选择编制其他专题性图件,图件比例尺根据调查区的面积、出图图件大小确定,但重点地区比例尺不宜小于1:10000,勘查区比例尺不小于1:5000;重点地区、勘查区图件与标准图幅图系集合成一套图系,并在标准图幅图系说明书中对重点调查区、勘查区图件进行描述、说明。

13.1.4 按行政区、流域综合评价必编的图件为地质灾害分布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可根据综合评价区实际情况选择编制其他专题性图件,图件比例尺根据评价区的面积、出图图件大小确定,但比例尺不宜小于1:250000。应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单独编写图件说明书。

13.1.5 成果图件应符合有关要求,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图面简洁易懂,层次清晰,图式、图例、注记和责任签等齐全。 13.2 图件内容 13.2.1 实际材料图

按1∶50000标准图幅编制,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以国家测绘局1:50000比例尺DLG、地形阴影为底图,简化地理背景、简化地名等,主要反映所有野外调查工作内容,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区分级、调查路线、各类调查点、遥感解译点及验证点、实测工程地质剖面起始点、样品采集点、钻探点、山地工程点、物探剖面(物探点)等内容;重点调查区、勘查区可作为镶图单独表示区内野外调查工作内容;应镶嵌反映工作内容和数量的实际工作量表。在数据库中应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图件、PDF文件或多媒体链接。 13.2.2 综合工程地质图

按1∶50000标准图幅编制,是全面反映调查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并按工程地质特征的同、异性进行分区评价的最重要的成果图件,包括平面图、工程地质岩组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说明表和工程地质分区说明表以及必要的镶图等组成。

33

1)平面图基本内容

以国家测绘局1:50000比例尺DLG、地形阴影为底图,简化地理背景。主要反映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及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地貌类型及地貌单元划分,外动力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历史地震与活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现象,水文地质要素,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等。按GB12328-90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凸显易滑地层内容。

2)镶图基本内容

用于综合工程地质图的补充性、专门性图件说明,如地貌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等。

3)说明表基本内容

用于综合工程地质图的补充性、专门性文字说明以及重要的数据表。如岩土体类型特征表、工程地质分区表、主要褶皱断裂一览表等。

4)工程地质岩组柱状图应反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强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易滑特性等。 5)工程地质分区原则和级别应因地制宜,根据调查区工程地质特点并考虑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来确定。一级区以对调查区工程地质条件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来划分;二级区可按影响动力地质作用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因素来划分;三级区可根据对调查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来划分。

13.2.3 地质灾害分布图

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一般以地形阴影为背景。 1)主图基本内容

第一层次:简化后的地理要素及地形阴影。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分布图,根据地质灾害的制图精度用点、线、面表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类型、稳定性及地质灾害要素等。在1:50000的图件中,大型、中型、小型灾害以点图元标示,巨型、特大型点则以线图元勾画实际周界范围,以点图元标示滑坡壁、崩塌壁中点或泥石流形成区后缘中点,规模可用不同大小的点图元表示。在1:10000的图件中,所有规模的地质灾害均需实际圈划灾害体范围。稳定性则可用红、黄、绿三色分别表示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

2)镶图基本内容

典型地质灾害点的补充性、专门性图件说明,如地质灾害密度图、典型灾害体平剖面图等。 3)说明表基本内容

反映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危害、稳定性评价等成果的文字说明或重要数据表。 13.2.4 灾害地质图

1)对重点调查区,按1∶10000比例尺编制灾害地质图,反映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稳定性分区及其工程地质条件。基本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及边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各类岩土体成因类型及时代、斜坡变形特征、软弱夹层分布等。

2)按照地质灾害体主要构成要素分区,按照类型或活动性分级表示;

3)按自然斜坡单元进行分区,以自然斜坡边界线作分区界线;按斜坡单元进行分区评价,稳定性分区用色块表示,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四个等级。由分区界线、分区等级代号等图层构成。

4)镶图基本内容

用于斜坡结构、稳定性的补充性、专门性图件说明,如工程地质岩组图、坡度等级图等。

34

5)说明表基本内容

选择反映区内斜坡结构、稳定性评价等成果的文字说明或重要数据表。如斜坡统计表、斜坡稳定性分评价表等。

13.2.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一般以地形阴影和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为背景图层。

1)主图基本内容

第一层次:简化后的地理要素及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分布图层,标示滑坡崩塌泥石流(包括隐患点和遥感解译点)的编号、位置、类型、规模与稳定性等,表示方法与滑坡崩塌泥石流分布图一致;在1:10000图面上,逐一圈划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可能的运移路径和影响范围。

第三层次:根据不同方法划分易发程度评价分区结果,分区表示地质灾害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四个等级。由分区界线、分区等级代号等图层构成。按自然斜坡单元进行分区评价,以自然斜坡边界线作分区界线;按栅格单元开展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应进行综合分析平滑处理,转换为分区文件。

2)镶图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害成因、诱发因素的补充性、专门性图件说明,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点密度分布图、降水量等值线图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

3)说明表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区划文字说明或重要数据表。主要内容包括分区代号、名称、等级、位置、面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等。 13.2.6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

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一般以地形阴影和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为背景图层。

1)主图基本内容

第一层次:简化后的地理要素及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分布图层。标示方法与地质灾害分布图一致;在1:10000编图中,应逐一圈划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可能的运移路径和影响范围。

第三层次:危险性评价分区,用普染色标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的区域。综合考虑不同级别危险区的地理位置、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概率、地形地貌等因素,可进一步划分亚区。由分区界线、分区等级代号等图层构成。

2)镶图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反映评价滑坡频率、强度,一定强度诱发因素的超越概率,如暴雨的超越概率、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专门性图件说明。

3)说明表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文字补充说明或数据表。 13.2.7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

35

采用1:10000比例尺图件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编图,以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方法表示。一般以地形阴影和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地貌类型、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为背景图层。

1)主图基本内容

第一层次:简化后的地理要素及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图层,如地貌类型、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类型等。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分布图层。标示方法与地质灾害分布图一致;在1:10000编图中,应逐一圈划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可能的运移路径和影响范围。

第三层次:地质灾害风险级别,标示地质灾害点(隐患点)的编号、位置、类型、规模、威胁范围与风险分级等,灾害体以线图元勾画灾害实际周界大小,以不同普染色标示各个地质灾害体的风险级别。

2)镶图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承灾体相关内容的专门性图件,如人口密度图等。 3)说明表基本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说明表。 13.2.8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

按行政区划为单元,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为基础,结合区域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防治分区、重点防治地段、防治对策等。图件比例尺视行政区划单元面积、出图尺寸等确定。

1)防治分区类别及分区界线。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程度分区,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划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分别用红、黄、绿三种普染色表示。每一级防治区中可根据地质条件、灾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划分出防治亚区或重点地段。

2)防治措施。按防治分期(近期、中期、远期)在图中用不同图例的点图元标示重点防治及应急治理的点或地段、主要防治措施(部分搬迁避让、整村搬迁避让、治理工程、立警示牌、村级监测、乡级监测、县区级监测、搬迁避让等)和监测网点类型等。

3)镶图:对于重点防治的点或地段,可编制大比例尺图件并镶嵌在防治区划图上。 4)镶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说明表。 14 报告编写 14.1 基本要求

14.1.1报告书及所附图件是调查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调查质量的全面体现。报告编写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全面反映调查、测绘和勘查所取得的成果。

14.1.2 应对调查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现状、类型及其危害性、易发性、危险性、风险评价、防治区划等进行详细的论述。

14.1.3报告应做到内容齐全结构紧凑,文字简练,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附件齐全,主要图件符合编图要求;文、图统一,无错误和矛盾。

14.1.4单幅图调查完成后,应编制相关图件及说明书。整个流域(部署单元)所有图幅调查完成后,应编制综合成果报告。

14.1.5图件说明书应针对不同图件分别编制,必须编制的图件包括:综合工程地质图、地质灾害分

36

布图,说明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XXX(图幅名称、编号)1:50000地质灾害调查XXX图说明书。

14.2 说明书内容及报告提纲 14.2.1 图件说明书内容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第一章 绪言

(1)工作概况:调查工作过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调查工作起止时间,调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等

(2)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 (1)交通位置与行政区划

(2)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 (3)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4)社会经济与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第三章 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岩土类型的划分 (2)岩体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 (3)土体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 (4)岩溶工程地质问题 第五章 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 (2)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专项分析 (4)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第六章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 (1)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区划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第七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主要成果、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注:说明书可以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增加或附其它相关内容)

14.2.2 流域报告提纲

第一章 序言

主要包括:任务来源及目标任务;社会经济概况;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概况;以往调查工作程度;本次调查工作部署、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质量评述,主要成果与进展, 章节分工。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岩土体类型与基

37

本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发育规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包括:地质灾害种类、发育、危害特征与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成生规律);重点是地质背景条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成灾规律、成灾机理研究。

第四章 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分析和专题研究

典型地质灾害点剖析、对流域灾害专题研究进行论述。 第五章 斜坡地质结构类型与稳定性分析

简要概述流域斜坡地质结构类型,从区域上分析不同结构斜坡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分段初步评价。在重点调查区,选择典型斜坡段分析控制灾害体稳定的斜坡结构和控制性结构面。

第六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主要包括:不同尺度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与区划评价的方法、数据来源、单元划分的依据、指标体系、分区评价及说明、精度和可靠性分析。

第七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服务地方政府)

简要介绍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提出重点保护与防治的地区、重点保护与防治的城镇、工程、交通干线及重要的居民点;重要的区域性保护与防治对策建议,提出可开发利用不同程度的地区。为地方政府全面科学制定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提供详细可靠的地质依据。

第八章 空间数据库及图件编制说明

简要介绍主要空间数据类型、来源;空间数据质量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主要包括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工作质量综述;环境效益与防灾减灾效益评述;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本次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附图(数据库空间矢量图件比例尺应为1:50000;出图图件比例尺根据流域或评价区范围大小确定,调整适合纸质图件的字体字号及有关符号、代号)主要包括:

××流域综合工程地质图; ××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图; ××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 ××(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

14.2.3 勘查报告应包括:勘查的目的任务,完成的勘查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区域地理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稳定性计算与评价、防治方案建议等,附图包括:勘查区工程地质图,防治方案布置图,典型钻孔综合地质柱状图,物探剖面图,竖井、坑探剖面图,稳定性计算剖面图等。 附件包括:照片集、试验成果汇总表,动态观测成果表,稳定性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表等。 14.2.4 应提交的报告附件见表10。

3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表10 应提交报告主要附件一览表

调查

附 件 名 称

必须 推荐

实际材料图(1:50000标准图幅) √

综合工程地质图(1:50000标准图幅及流域) √ 地质灾害分布图(标准图幅及流域) √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流域) √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流域) √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流域) √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遥感影像图和解译图 √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遥感影像图和解译图 √ 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遥感影像图和解译图 √

重点调查区灾害地质图(1:10000) √ 重点调查区危险性区划图(1:10000) √ 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1:10000) √

斜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 √

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平面图和剖面图 √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 √

报告简本 √

地质灾害调查照片集 √ 钻孔柱状图 试槽、平洞、竖井展示图

岩、土、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物探报告 岩土试验报告 勘查

必须 推荐 √

√ √

√ √ 注:图件比例尺参照前文要求。 15 质量检查、野外验收与成果验收 15.1 质量检查

15.1.1 质量检查内容:包括项目设计编写及审查情况;项目任务变更情况;工作进度与工作量完成情况;项目施工质量及人员投入情况;项目管理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检查采用室内检查和野外抽查两种方式。

15.1.2室内检查

1)查阅项目设计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调整批复意见以及自检互检抽检记录等技术管理文件; 2)查阅项目原始资料(野外路线调查记录、实测地质剖面图及记录;野外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野外工程原始地质编录资料;样品的采集记录、样品测试报告等)。主要原始资料每项抽查比例应不低于30%,其它原始资料的检查比例由检查组确定。物探、化探及化探样品测试等检查比例按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15.1.3野外抽查

1)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项目应进行野外抽查。

2)抽查原始资料所反映的地质现象是否真实和准确,评价原始资料与地质客体的吻合程度;抽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样品的采集质量,评价样品的代表性。

3)每个项目野外抽查应不少于已完工程20%,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面积性工作的检查比例按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原则以能满足对项目原始资料质量做出整体评价为准。 15.2 野外验收

任务书或设计中明确有野外实物工作量的工作项目均应进行野外验收,应按年度对每个图幅进行验收。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