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

更新时间:2023-11-23 15: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

作者:马志娟

学校:中央电大奇台分校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9春汉本 学号:0965001202257

指导教师:李雪华 2011年6月

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

目 录

一、目录??????????????????二、摘要、关键词、正文???????????三、参考文献????????????????

2

2)3)8) ( ( (

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

【摘要】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有社会原因和个人的原因,社会原因在于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封建礼教的道德规范,因而受到整个社会的打击迫害,个人原因在于涓生的自私卑怯与子君的不思进取,总之他们的爱情是一出时代的悲剧,这出悲剧为我们昭示了个性解放的失败,只有推翻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改变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下层的人民才会有出路。他们的爱情悲剧在今天对我们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警醒,顺应潮流学会变通才能生存,只有经济的独立才会有人格的独立,爱情需要时时更新,人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任何停滞不前都终将被淘汰。

【关键词】涓生 子君 爱情悲剧 原因 启示

涓生和子君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以描写爱情为内容的小说《伤逝》的主人公。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对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的自由,顶着整个社会的压力,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在这样的思想鼓舞下,他们同居了,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家庭,过了一段幸福、宁静、平和的家庭生活,然而婚后不久,各种打击接踵而来:先是涓生丢了饭碗—被从经济上打击和迫害,再是子君不断与“小官太太”等人的矛盾与冲突、周围熟人的纷纷背离与讥刺的目光等等,在多方求告无门、孤立无援、缩减开支后依然无法维持生计中,他们各自的性格弱点开始显露,两人终于分道扬镳,子君回到了先前背叛的具有“烈日的威严”与“冰霜的冷眼”的无爱的家庭,一步步走向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而涓生又回到了如先前一般空虚又加了如今的悔恨的生活中去,一对青年的爱情与子君的性命就这样被扼杀了。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有社会原因和个人的原因。社会原因在于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封建礼教的道德规范,因而受到整个社会的打击迫害,个人原因在于涓生的自私卑怯与子君的不思进取,总之他们的爱情是一出时代的悲剧,这出悲剧为我们昭示了个性解放的失败,只有推翻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改变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下层的人民才会有出路。他们的爱情悲剧在今天对我们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警醒,只有经济的独立才有人格的独立,人要不断进步才不会被淘汰。

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何在,在今天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3

一、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违背了封建礼教,被整个社会所不容,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中将他们的爱扼杀的。

回头看看当时的社会,经过了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禁锢和束缚,整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绝大多数人都是封建礼教的拥趸者与维护者,他们所习惯和维持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涓生与子君的相爱,他们持的就是打击、鄙视、轻蔑的态度,这从文中随处可见,如初时子君到涓生的会馆来,总是遇到玻璃后探究与讥刺的目光,“小东西”等人“鼻子尖的小平面”。当他们同居之后,走在路上,也总是有讥刺和轻蔑的目光,甚至朋友们渐渐疏远,最终涓生遭遇了被辞退的打击迫害。这是从经济上与精神上双重的迫害,在这种迫害之中,涓生与子君孤立无援,是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在坚硬如铁的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独自的挣扎与奋斗显得多么无力,对涓生与子君而言,精神上的迫害,可以昂起头,打点起精神,以自身的坚强来面对,但经济上的制裁,却是他们无力承担的,虽是杀鸡、放狗、缩减开支、写书译文、写信求援,种种办法都想了,却依然无法对抗。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生存的需求,这是第一位的,其他精神上的追求,都远远排在其后,正如涓生所醒悟的“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精神上打不垮你,就掐住你的脖子,让你无饭可吃、受冻、挨饿,反动势力的心肠何其狠毒!手段何其毒辣!社会的迫害,这是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 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次要原因是他们自身的原因。

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次要原因主要是个人性格的因素,由于涓生的自私、虚伪、卑怯的性格和子君初时坚强、婚后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局限于琐碎庸常的生活造成了二人的差距和矛盾,最终走上了分手的道路。

其实每个时代的恋爱都是一样的,在恋爱之初,恋人之间总是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在结婚以后,性格的弱点会逐渐暴露。

1、涓生的性格分析:在恋爱之初,子君眼里的涓生,是儒雅博学的进步青年,生活虽清贫却也自食其力,尤其难得的是对子君的爱慕与欣赏;在婚后,尤其是经历了失业的打击后,涓生变得颓唐起立,两人之间冷战不断,到最后是成天的流连在外面,家已不是家,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把空虚、寂寞、孤独、绝望都留给了子君一个人细细品尝。受到社会的迫害没有出路,却把这样的责任统统推给了子君,不但心里

4

是这样认为的,认为子君“捶着我的衣角”,使我不得前行,而且居然把这样的错误思想告诉给了子君,这时,涓生的自私、虚伪、卑怯的弱点暴露无遗,正是涓生性格上的这些缺陷,使得子君对他彻底失望,最终走上了分手的道路。

2、子君的性格分析:恋爱之初,子君是一个勇于挣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婚姻自由的进步女青年,她会“带了窗外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打破“我”的寂寞与空虚,她是一个良好的听众,听“我”“谈打破家庭专制,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泰戈尔、雪莱”等等,子君的爱慕与敬仰的眼神,充分满足了“我”的表现欲,子君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言论,使“我”震惊,也使“我”欣喜和佩服,佩服于子君的坚强勇敢,甚至于子君愿意与“我”并排走出去,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别人讥诮蔑视的目光和“小东西”们“鼻子尖的小平面”,这又给了“我”以力量,这种“并肩作战”的情谊,催熟了他们的爱情之花,让“我”迅速的向子君求爱,希望跟她生活在一起。

而当他们真正地生活在了一起之后,子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人的本性”暴露无遗,不再读书、进步,将自己整个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生活的内容就是做饭、吃饭、做家务、伺鸡、喂狗、与小官太太斗气,这样一个庸常的、传统的女性,也不是涓生所喜欢的,他们精神层面的不和谐使得他们失去了良好沟通的能力,也使得他们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不在同一精神层面上的爱情怎能持久呢?尤其在涓生失业之后,子君为生计所发愁,逼迫得她心情黯淡,因而脸色与家中的火炉一样冰冷,由于失业,涓生对自己的生活已无力承担,兼了还要解决子君的吃饭问题,子君对涓生经济上的依赖与涓生的不堪重负,也是导致涓生对子君的遗弃的重要原因。

3、精神层面的差距。就他们二人的性格分析来看,即使没有封建势力的压迫,即使他们能够解决吃饭的问题,他们也未必能够长久地在一起,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不可或缺的,涓生是追求进步的,而子君却停滞不前安于现状,在精神上子君已经成为涓生的负担,这种不和谐是导致他们分手的重要原因。

三、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1、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昭示了个性解放的失败。

1925年的中国,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社会内部的各个阶级和各种矛盾比近代更加错综复杂,另一方面,解决这些矛盾的具

5

体历史条件却也渐次具备并且趋于成熟。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斗争,反映在文学上,出现了各种流派,有攻击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进步文学,也有为反动派摇唇鼓舌的“钦定文学”,有追求个人自由提倡个人斗争的个性解放的呼声,也有粉饰太平高谈阔论的小资产阶级文学,在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中,提出知识青年挣脱旧家庭的束缚、争取恋爱婚姻自由、探索新的生活道路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的确是一种进步的思潮,它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表现了与旧传统彻底决裂的精神,在当时,它的声音是宏大的,然而,当众人都在对这种潮流拥趸呐喊盲目追随的时候,鲁迅先生却清醒地看到了其中潜伏的危机,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对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来说绝不是出路,脱离群众、脱离社会根本改革的孤军奋战,结果只能是失败,要争取彻底解放,必走新路----彻底推翻吃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当时的文艺作品多为倡导青年男女如何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现状中,这种立意和思想是新颖、深刻、振聋发聩的。

涓生与子君奋斗过、努力过,可是如果个人与社会对抗,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无异于以卵击石,个人再坚强、能力再强,也终将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因此要取得真正的解放,依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当千千万万个“个人”联合起来,共同奋斗,推翻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彻底打破那个“铁屋子”,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2、彻底改变经济制度才有出路。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当人们衣食无着时,很难坚持什么“精神爱恋”,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子君比涓生明白的早,所以,当得知涓生失业的消息时,子君会脸色变得灰白,而那时涓生却以为这是“极微末的小事”。子君在物质上是依赖于涓生的,这一点不是子君的错,而是社会的错,当时的社会是男人的世界,它没有为子君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由于没有经济地位,所以也就没有社会地位,子君只能婚前依靠父亲、婚后依靠丈夫,其实涓生所不理解的子君“把吃饭当成头等大事”,子君没多大错,因为这是她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她唯一能够为涓生所做的奉献,唯一体现她存在的价值和劳动成果的地方,所以对于子君而言,彻底改变经济制度才会有她真正的生路,正如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这篇演讲里所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

6

四、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在今天给我们的启示: 1、顺应潮流学会变通才能生存。

当然,在涓生与子君的时代,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是不可能顺应潮流,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然而假如我们抛弃了时代背景这个前提来看,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考虑,单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涓生与子君与社会对抗的思想显然是幼稚、错误的。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人的生存离不开经济。也许有时候外在环境是我们所无法容忍的,但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对立与反抗的态度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将自己置于死地,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先适应环境,待掌握了环境之后,再引导环境的改变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可以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但外在一定要“圆”,切忌硬碰硬的态度,那样只能是自取灭亡或两败俱伤。

2、只有经济的独立才有人格的独立。

子君是一个经济无法独立的人,当然这不是她的错,这是社会的错,正因为经济不独立,所以在婚前,她会受“叔子的气”,婚后得看涓生的脸色,而被涓生抛弃后,又不得不回到她的樊笼----父亲家中,经受“烈日的威严”与“冰霜的冷眼”,不久后郁郁死去。不仅是女人如此,男人也同样,涓生在初时,能够与子君一起面对旁人讥诮的目光,甚至有朋友一一离去也毫不在意,那是因为他有微薄的收入,尚可糊口,然而,后来,不得不厚着脸皮一一去拜访旧友故交,那是因为被社会断了生路,经济无着,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谋求生路,所以说,男女都一样,只有经济的独立才能带来人格的独立。如今的社会,有的女子情愿做“全职太太”或“二奶”“小三”,被男人养起来,其实他们何尝知道,她们在不必为生计奔波而享乐时,同时也失掉了主张自己的权利,只有唯男人的马首是瞻了,所以女人一定要自立、自强、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真正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3、爱情需要时时更新。

涓生一直是清醒的,未忘了“翅子的煽动”,而子君呢,在婚后变得无所追求,停滞不前,沉溺于眼前的幸福,所以两人的步调就无法一致。在今天也是一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呢?那是因为有太多人不懂得爱情需要更新、家庭需要经营的道理。很多人认为终于结婚了,好像完成了某项任务,可以不必很在意对方的心情,可以放下恋爱时的顺从与小心,就像买回一盆花,买回来就是我的了,

7

往家中一放,再不小心伺候了,其实,错!大错而特错了!结婚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就算是一盆花,放在家里还要按时浇水呢,更何况人呢?感情是要双方用心呵护、注意培养和维护的,爱情不更新、不在意,迟早会像不浇水的花儿一样,必死无疑,所以今天的我们,要学会经营自己的婚姻,保持两个人的同步,才会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

4、人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任何停滞不前都终将被淘汰。

子君在婚后,因为不再学习进步,最终被涓生所淘汰,而今天的我们,如果永远站在原地,则不但可能被爱情所淘汰,还很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人要活,就要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勇立潮头。如今的时代,信息爆炸、社会飞速发展,新鲜事层出不群,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不仅是“学”,在任何方面都是不进则退,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进步、设备不断更新,连电脑游戏都在不断升级,这个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唯有随之不断变化,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总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是一出时代的悲剧,他们的爱是时代的殉葬品,也是个人性格的牺牲品,他们的爱情悲剧也警醒了明眼的人们,让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整个黑暗的社会,才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唯一的出路,同时,在今天,他们也依然给予我们以提示,提醒我们不断学习进步、更新提升,才能够勇立潮头,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鲁迅的小说:《伤逝》 2、鲁迅先生的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 3、李振潼《探索“新的生路”----析〈伤逝〉》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