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毕业论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8 11:45: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摘要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

险种之一。老年人口队伍的急剧增大将会造成社会保障养老财政支出负担的加剧,不仅有可能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供给陷入危机,也会因此增加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并进一步阻碍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进程。为了实现劳动者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继而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就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展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现状 前景

Endowment Insuranc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bstract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social insurance

in five categories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 plant.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eam sharp increase will cause the social security pension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the increasing burden of possible not only make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supply in crisis, also can thus increas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endowment burden, and further hinder the process of Chinese social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laborer of old be raised social security, must establish and perfect our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dowment insuranc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level social insurance fund supervis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peasant workers' old-age security system; Actively developing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namely compensatory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personal savings endowment insurance; Enlarge fund sources of channel, establish mutiple leve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aspect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words endowment insurance status prospects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目录

绪言 ................................................................... 1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及综述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目的 ...................................................... 1 (三)研究综述 ....................................................... 1 正文 ................................................................... 2 一、我国的养老保险发展阶段分析 ......................................... 2 二、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3 (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3 (二)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 .................................... 4 (三)养老保障能力逐渐增强 .......................................... 4 (四)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 4 三、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面对的问题 ................................... 4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 4 (二)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管理、发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5 (三)养老保险机制运转缺少立法保护.监督力度不够 ..................... 7 (四)制度分割造成政策不统一 .......................................... 7 (五)我国养老保险转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8 四、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分析 ........................................... 9 (一)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9 (二)加快养老保险立法进程,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 10 (三)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 .......... 10 (四)进一步扩大养老覆盖面 .......................................... 11 (五)清算历史欠账,解决体制内养老保险的“老人”和“中人”问题 ...... 12 (六)建立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 12 (七)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 14 结束语 ................................................................ 14 致谢语 ................................................................ 15 【参考文献】 .......................................................... 16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绪言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及综述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是整个社会问题,必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二)研究目的 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使得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养老保险正面临入不敷出、农村养老等问题。本文将首先阐述一下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其次,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就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展望进行探讨。

(三)研究综述 当前很多学者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做了一些研究,主要观点如下:就现状而言,郭振宁(2010)认为自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1998年正式成立劳动社会保障部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快速发展。养老金水平在1998 年人均是410 多元, 到了2009 年底已经人均达到1200元,虽然现在水平不高, 但增幅很大。养老金结余从1998年全国是510多亿, 到2009年底已经达到了9200亿。虽然我国养老保险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问题,众多学者均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正在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重大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过世界所有国家。“未富先老”已经摆在面前。另外,周建再(2007)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严重入不敷出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难以得到保证,而这将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因经济上原因而无法持续,与此同时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在不断的增加,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徐春菊,魏清玉(2009)认为目前政府在监督上仍存在着监督肓区,致使基金被挪作他用,保险待遇不能及时给付。2006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挪用32亿社会保障基金被曝光不仅暴露出政府枉社会保障基金在保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不善,也表明政府监督存在着问题。张运刚(2009)认

1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为如果中国的农民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那么我们的社会保障至少是不完备的。严峻的现实是我围有八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目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被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仍要依靠家庭和土地保障。在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的大背景下,农村老弱人群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环。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将要如何发展,学者们也给出了许多建设向建议。王金玉(2010)认为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法律体制。以法律的形式将养老保险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对于不依法执行者可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对于企业可以追究其欠缴费的责任。对于政府部门也可以追究其管理不善的责任。郭振宁(2010)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应逐步全面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而农民工正是这一过程中非常庞大而且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该立即建立有关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框架之内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另一方面,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 因为一旦农民工为社保网络所覆盖, 他们才会有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父母辈老人的福利水平问题。另外刘彩霞,王应选(2009)还提到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

正文

一、我国的养老保险发展阶段分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51年建立起来的,是国家保障模式的典型。中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企业保障(单位保障)”模式,对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行“生老病死”全面保障,农民由家庭自我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使得原有的保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从1986年开始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形势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明确了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开始了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逐步进行退休费用的市、县统筹及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随着

2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由各地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模式的一些具体办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明确,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一个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特点的深刻认识,借鉴国际上社会保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把社会统筹的长处与个人账户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质就是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把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勤奋劳动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社会统筹再加上个人账户,二者应当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社会保障作为收入的再分配,具有缩小工资分配差别,追求公平的功能;社会互济是由自然经济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家庭的保障功能大大削弱后的必然产物;统一筹集和调剂社会保险基金是在大范围内分散风险的需要。这些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是相吻合的,因此,需要社会统筹的方法。但同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效率,也必须在养老保险待遇中更多地体现劳动差别,必须引入激励的机制,而个人账户就是一种较好的体现方式。它以记账的形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劳动贡献的大小,因而对劳动效率的刺激更加直接。现在,也有一些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试图体现在基本保障基础上的个人差异,但明确提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我国是第一家。因此,提出这一原则是中国首创,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增添了新的篇章。社会统筹克服了单位核算的弊端,体现出养老保险的社会共济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行业之间由于发展水平和效益不同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统筹也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发放,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个人账户将个人投保与企业投保的一部分记在个人名下,与个人利益挂钩,有利于落实个人的责任,调动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便于个人在不同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

3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二)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 现收现付制是代际养老,老人的供养负担完全转嫁给下一代,但在国家经济衰退或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国家或企业很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金需求。完全积累制是代内养老,退休前自我积累养老金,但制度过渡要解决已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的养老金积累问题,筹资上存在“双重负担”。我国采用部分积累制的混合式筹资方式,综合考虑当前需要,也为满足长远需要做准备,具有一定的制度弹性。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在我国乃至世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国决定现收现付制方式向积累制方式过渡,称得上在世界各国的制度改革中是有勇气的一种挑战。

(三)养老保障能力逐渐增强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了养老保障水平。作为全国百姓养老钱的重要保障,全国社保基金从2000年成立以来,目前累计投资收益达到2448亿元,十年里年均投资收益率9.8%,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个百分点。而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也从最初的200亿达到7766亿元,十年增长了38倍。

(四)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在享受保险的权利上是统一的,要求保险项目、保险待遇和投保标准统一,并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等)的职工和个体劳动者,逐步扩大社会化养老保险范围,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至2002年底,全国11128万职工和3608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底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 649万人。目前我国城镇地区将临时工等非正规职工逐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北京市从2001年12月开始对外来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

三、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首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且也是养老金领取者与缴纳养老保

4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险费的在职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指的是为兴办、维护和发展养老保险事业而储备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退出社会劳动后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管理、发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有三种模式:现收现付模式、部分积累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模式选择主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比较年轻或者比较稳定时期或者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一般采取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因为费率比较稳定且比较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逐步老化,在职职工的缴费率逐年上升,尤其在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或者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迅速之时,基金筹集模式往往转变为部分积累模式或完全积累模式,从而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增加基金储备。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自身的特征,城镇离退休人员将在21世纪30年代前后快速增加,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据劳动保障部门测算,如果保持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由于退休人员的增加,保险费率将上升很快,到2020年费率将达到32.03%,才能支付城镇退休人员的待遇,2040年达到40.20%,2050年达到45.37%。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中国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到2030年时将上升到48%,远远超过国际公认为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因为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把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职工的身上,必将影响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

2.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收入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养老保险容易被挪用和拖欠。为了防止外地人员的流入,各地普遍严格限制跨地区的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基金转移。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格局,使得各统筹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只能管理本地区参保人员的有关情况,而对参保人员在异地是否曾参保则无过问。再加上冒领保险和提前退休现象的与日剧增,更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蒙上了层层迷雾。 5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3.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

在退休金的发放方面,受职务高低和退休时间的影响。职务高的缴费数量大,享受的退休金也多,职位低的则反之。退休早的职工缴费少,享受的退休金也少。而退休晚的则反之。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养老金发放中的一些不平等与失衡现象。 4.基金来源渠道单一, 收支矛盾日显突出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保费欠缴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保费收不抵支, 原有的积累也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的幅度又太小, 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 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 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 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却不断减少。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与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 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最主要问题之一。

5.基金管理效率低下

养老保险机构既负责制定政策和制度,又负责操作经办具体事务,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使养老保险机构经常挪用养老保险基金弥补经费、建房和出借,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经商,用养老保险基金搞定期存款,使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开支使用存在漏洞。地方税务部门直接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手续费。财政部门挪用老保险基金发放工资,平衡预算。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少缴养老保险费,少报瞒报工资总额,再加上社保经办机构审核把关不严,管理不实,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使实际缴费工资小于统计口径工资总额,参保单位职工漏保,造成养老保险费不能应收尽收,无法保证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需求。我国规定养老金在留足2个月的支付以外, 应该全部用于购买国债、银行储蓄、企业债券、投资股市, 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但是目前我国养老金仍主要用来购买国债和银行储蓄, 基金收益甚小,根本无法满足老龄社会对养老金的需求, 没有真正建立起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在基金的使用、投资、运营等方面效率低下。同时, 由于基金管理监管机制的缺位导致基金的挪用、贪污, 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6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6.养老保险基金仍未找到保值增值渠道。

在养老保险保值方面,虽然我国规定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费大都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对于剩余资金,政府规定除保留两个月支付款外,其余金额的80%必须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银行,利息用于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受通货膨胀影响,这些收入极少,因而出现养老保险金结余不断贬值,个人账户空账的现象,这必然会对未来养老保险带来沉重负担。 从发展过程看,我国职工工资上升较快,而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也将不断提高,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个人账户积累基金迫切需要有安全、稳定且收益率高的投资方式,以实现保值增值。但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投向与获利常常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基金管理运营是低效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基金投资手段单一,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不容乐观,稍不小心就会陷入基金收入减少,而缴费率大大提高和支付困难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制度对人们吸引力的大小,其结果是职工有钱更愿意投资于商业人寿保险。如果在没有社会保障作为基础时,商业保险的繁荣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从而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三)养老保险机制运转缺少立法保护,监督力度不够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用人单位践踏劳动者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通过放弃对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权益的保护来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使政府监管作用遗失殆尽。企业主也看到了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没有法律约束,干脆不给员工或者只给部分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效果缺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目前政府在监督上仍存在着监督盲区,致使基金被挪作他用,保险待遇不能及时给付。2006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挪用32亿社会保障售金被曝光,不仅暴露出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在保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不善,也表明政府监督存在着问题。

(四)制度分割造成政策不统一 首先,城镇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和农民仍然实行相互分割的养老保险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国家负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国家、集体和个

7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人共同负担,而农民仍然依赖于传统家庭保障形式,使养老保险仅仅局限在企事业职工,绝大多数农民、个体户、私营企业职工、三资企业和自谋职业者却游离于养老保险统筹之外,造成养老保险覆盖面太窄的局面。其次,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一直停留在地市乃至县级统筹上。一些地区因人口老化和经济不景气,形成各地方养老保险费征缴率高低不一。因为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具体政策都由各地方政府制定,致使制度不规范,执行标准不统一,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已形成的利益结构难以调整,使地区之间基金分布很不均衡。2002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08亿元,大部分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各地区和各行业之间产生几倍和十几倍的差距,给劳动力的跨区流动和今后的制度统一带来巨大难度。

(五)我国养老保险转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7年我国确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保者必须在某一地方达到满15年的缴费年限才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如果参保者流动,则只能带走其个人帐户的缴费部分,社会统筹部分不能带走。由于不同地区的缴费年限不能直接相加,劳动者如果在一个地方缴费年限不足15年时就流动到另一地方,且两地不属于一个统筹区,那么就必须要再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费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同时,参保人达到退休年龄时,由最后参保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退休审批,并承担养老责任。

由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大多是地级或者县级统筹,真正意义上实行省级统筹的地区比较少,各统筹地区对养老保险管理的具体制度、目标以及措施不尽相同,甚至“划疆而治”,导致信息不能共享以及相互沟通的缺乏。由于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地区,养老保险管理与户籍联系紧密,没有当地户口,保险关系一般不允许转入。

1.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困难。

按照保障对象的不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日趋成熟,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越发凸显,其中包括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在城镇缴纳养老保险,今后返回农村,之前所交的保险费往往没有地方接收,致使付出得不到回报,仅仅是为工作所

8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在地的社保统筹基金做了贡献,自己的晚年生活仍没有保障。

2.养老保险在各统筹地区转移不顺畅。

现代社会很多劳动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更换工作地点,不能保证在同一工作地缴社保费满15年,劳动者到了新的工作地往往要重新参保,重新计算缴费时间,给劳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城市对养老保险的转移设置了限制条件,使参保者养老保险的转移更加困难。

四、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分析

(一)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尽快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工人不论转移到方,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则将根本解决因流动性而而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的问题。

2.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

3.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

4.应当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 5年作为“门槛“,缴费1 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 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5.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基金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基

9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金营运实行监管;基金的运营管理就是业务运作管理,包括核定、收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支付、投资运营管理等。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分开、执行棚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

(二)加快养老保险立法进程,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时,通常都以立法机关制定或者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依法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德国1889年制定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1992年又颁布了《养老金改革法案》,日本国会通过《厚生年金保险法》、《国民年金法》等7部有关年金(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法案,俄罗斯颁布了《退休养老基金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立法落后,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为政府依法给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提供了依据。以法律的形式将养老保险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对于不依法执行者可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对于企业可以追究其欠缴费的责任。对于政府部门也可以追究其管理不善的责任。

(三)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 实行收支两条线, 保证专款专用, 建立省级或省级以上的管理系统,做到统一管理。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监管, 应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独立机构来进行监管。对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的监管, 也应该由政府直属机构进行监管, 实行统一集中的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包括银行存款、国库券及其他债券、股票和投资基金、抵押存款和不动产投资。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基金大部分投资于国家的住房、电力、通信、矿山等项目及私人部分,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因此,在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应当拓宽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体现在确保一定比例的现金等价物的投资和同定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对国内证券市场和海外资本市场的投资。参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投资也是社保基金增加收益和实现投资多元化组合的合理选择。我国要建立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内部监管为核心,社会监管和国家监管为补充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监管体系。监管机构之间要分工,又要协作。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水平。

10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四)进一步扩大养老覆盖面 在城镇职工中,以私营企业职工、外资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为重点,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适时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统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结束目前二元制度并存的局面,营造制度公平。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权转移、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很有必要。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和国家扶持为辅、自助互济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适当降低缴费比例

我国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隐性债务偿还问题没有解决.制度中没有任何基金积累的“老人”的养老金来源.以及“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只有靠较高的缴费比例来解决。而实践证明。仅靠这种方式解决隐性债务是片面的,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从目前基金状态就可以看出,如果把个人账户做实.基金缺口会更大。政府与其长期补贴,不如尽快偿还,同时降低缴费比例。吸引更多的人口参保,使基金状况进入良性循环。

2.在政策上制定缴费激励机制

对缴费年限多的提高退休待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提前退休,也增加了缴费人数。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了职工“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l%”。体现了对多缴费职工的鼓励。

3.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的扩大养老覆盖面

不能将扩大覆盖面简单看做参保人数扩增,应当运用保险精算原理,科学预测未来基金状况,考虑基金收支平衡、可扩面人数、退休人口生存余命等多种因素,制定较长期的(至少5年)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扩大覆盖面计划。而不应像当前这样,采取仅根据眼前基金状况来安排扩大覆盖面工作指标的做法。

11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4.转变政府工作职能。

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最终要靠政府大力推动。政府的工作职能必须变计划管理为市场管理,变指挥命令为调节服务。应当树立公民服务意识,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机制。提高政策运行的效能.顺应保险制度变革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五)清算历史欠账,解决体制内养老保险的“老人”和“中人”问题 《决定》实施前退休职工称“老人”,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称“中人”。实施后参加工作职工称“新人”。目前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转型的巨大成本和历史欠账,根据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的原则进行责任分解和多途径补偿。对老制度要立即停止扩面。一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企业负担过重,如果再扩大非国有企业养老保险面,将会影响全社会的竞争力和宏观经济发展;二是国家补贴负担越来越大,后果不堪设想。停止扩面“锁定”老制度中的“老人”和“中人”数量,用2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解决老制度中的“老人”和“中人”问题,实现老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对老制度中的人除了逐年提高养老基金占财政支出的份额,还可通过变卖国有土地、发行债券、福利彩票及国有股票减持等渠道筹资。严格控制退休人员的增长,重点是控制提前退休,考虑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和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等措施来减轻养老基金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新人”其基金积累可达30年之久,用此基金也可解决养老制度的基金缺口问题,从而为基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1.国家保险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目前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方案。社会统筹费(又称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本人退休时职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除以120。并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金一次支付给本人。从方案中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在职收人无关联.但反映了地区差异。个人帐户养老金与收人相关联.当

12

山东工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个人缴费达到缴费工资的8%时,个人帐户中只有3%是企业的。也就是说,企业差异表现为个人缴费工资的3%。由此可见,就职工个人而言.基本养老保险是一种职工的普遍养老保险。 2.企业保险

探索企业保险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前深化养老社会保险的当务之急。(1)企业基本保险主要体现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即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它反映了企业在较长时期的经济效益,吸引优秀员工进入企业,并长期为企业服务。它是职工退休后终身稳定的收人之一。所以,企业基本保险是国家基本保险的叠加。其享受条件是已享受国家基本保险.企业基本保险可以是收支关联保险,但更多应体现企业的整体利益,即企业全体职工的“公平”。基本思路是企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个人帐户可以个人缴费,也可以个人不缴费。目的是职工在调动或辞职、辞退及选不能享受国家基本保险条件时,个人帐户归职工个人所有。也可以只建立个人帐户,规定个人帐户中有一定比倒是可转移的,即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退休后,企生基本保险按月支付,直到职工去世。 (2)企业补充保险主要体现 能力优先 ,激发职工潜能,鼓励职工在本企生长期工作。企业补充保险是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一次性支付给职工本人。其实质是。在职激励 。企业补充保险是收人关联保险.主要体现企业即时经济效益和个人在企生中的作用,即。效率”。基本思路是建立个人帐户进行管理。个人帐户可以个人缴费,也可以个人不缴费。企业补充保险以企业经济效益为计提依据,经济效益好时多提取,经济效益不好时少提取甚至不提取。对获得特殊荣誉职工给予额外追加。职工正常调动或劳动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合同时,个人帐户归职工个人所有.或转移给单位,或支付给职工本人。职工被开除或判刑等,取消享受企生补充保险资格。应该说,无论企生基本保险,还是企业补充保险都是企业自主行为。企业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制定合理的企生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企业保险的功能。

3.个人保险

鼓励个人储蓄养老是许多国家政府实施的一项政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低。要使劳动者能够较好地安度晚年.鼓励个人储蓄养老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城镇居民有良好的储蓄习惯,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国家要制定鼓励政策,如减免税、费,提高收益率等。引导职工参加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