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数学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02: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改进后的“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角形内角和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四年级数学 所属工作坊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改进前: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改进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的基础。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 问题的基础。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改进前: 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改进后: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2、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动手实验法探索3、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新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中体验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动手实验法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中体验 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改进前: 改进后: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的概念以及特性,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改进后: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一、激趣引入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改进前: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们的和怎样? 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 生:是180°。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呢? 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180°。 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生2:不一定。 ??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2)小组汇报结果。 率。)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2)小组汇报结果。 生1:180°。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180°。 生2:175°。 生2:175°。 生3:182°。 生3:182°。 ?? (三)继续探究 ??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三)继续探究 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吗? 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生1:有。 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 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 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2.汇报验证结果。 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2.汇报验证结果。 结论?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结论? 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180°。 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件) 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件)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一遍。) 师: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师: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统一的结果呢? 生1:量的不准。 生1:量的不准。 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 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 三、解决疑问。 三、解决疑问。 师:现在谁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师:现在谁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让学生体验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功的喜悦)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角和就大于180°。 师: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师: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 个钝角呢? 生: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生: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 180°。 师: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师: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生: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生: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角是锐角。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1. 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1. 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2. 按要求计算。(数学信息较为隐藏2. 按要求计算。(数学信息较为隐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游戏巩固。在四人小组中完成:由一3.游戏巩固。在四人小组中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1)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1)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说出另外一个内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说出另外一个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