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22 08: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07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一、命题宗旨:

本次考试为第一次模拟考试,其命题宗旨一方面重在引导我市初中毕业年级语文教师研究语文中考的的信息和复习教学策略,特别注意引导学科教学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教学和训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以提高广大学生在中考复习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为主要目的。

二、命题依据:

1、命题在组织“2007学科中考备考工作组”成员认真分析近两年来的《中考说明》和中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讨论制定出“安宁市007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命题方案”,以此指导、组织命题。

2、命题时广泛捕捉中考信息,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形成的资料认真研究,精心选择、精心编辑,确保命题质量,尽可能地发挥模拟考试的导向作用。

三、命题的原则:

命题的依据、意图、题型结构、内容要求、难度比与中考相一致。 1、试卷结构、容量和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保持一致,即命题满分为120分,由四大部分27—29小题组成。

2、命题的分值分布安排基本固定:第一部分为“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4分);第三部分为“综合性学习”(共6分);第四部分为“写作”(共50分)。

3、考虑到此次模拟考试处在实际教学刚刚进入复习阶段,复习效果还无明显体现,所以命题的难度比确定为7:2:1。

4、命题的题型按语文知识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将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弄灵活运用,原则上客观性命题控制在15%以内(不超过18分),探索开放性、客观性的命题方式,以倡导、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5、各个部分涵盖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尽量全面,努力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考试的基本情况:

年 级 毕业年级 实考人数 2012 总 分 163441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0.1 最高分 109 最低分 30 81.2 80.5% 四、检测情况分析:

考试内容 题号 给分 满分率 20% 45% 60% 70% 得分情况 半分率 15% 20% 5% 零分率 65% 55% 20% 25% 得失分原因 “竟”写为“竞”;“志”字写错 找不出准确的错别字 内容不完整或人物姓名出错 审题不清,语义不连贯, 少数人句式不一致 “近”和“约”的矛盾现象 无法辨别;成分残缺无法辨别 部分为空,说明既不能默写,语 言 积 累 与 运 用 (20分) 1 2 3 4 2分 2分 2分 2分 5 2分 35% 10% 55% 6 10分 20% 45% 35% 又不能背诵;大部分人能默写出来,但因错别字较多而失分严重 课 内 外 文 言 文 (16分) 7 8 9 2分 2分 2分 20% 30% 30% 20% 20% 70% 50% 50% 不会仔细审题,理解和品悟诗歌的技巧把握不准确 词义解释不准确 对重点字的把握不牢靠,翻译不准确,不全面。 失分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阅读10 2分 60% 35% 5% 文、理解文本,答偏或答非所问 11 1分 60% 35% 5% 失分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阅读文、理解文本,答偏或答非所问 12 2分 20% 70% 对重点字的把握不牢靠,无法辨认准确词义 对重点字的把握不牢靠,翻译不准确,不全面。 失分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阅读14 2分 70% 25% 5% 文、理解文本,答偏或答非所问 15 16 17 现 代 文 阅 读 (28分) 23 24 25 26 综合性学习 (6分) 27 28 2分 2分 2分 3分 1分 5分 30% 50% 50% 70% 10% 50% 30% 30% 20% 50% 10% 70% 20% 20% 10% 30% 40% 22 3分 40% 30% 30% 18 19 20 21 3分 2分 2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0% 70% 95% 60% 40% 20% 20% 30% 10% 30% 20% 20% 50% 30% 5% 30% 30% 60% 60% 文体知识掌握不牢,概括能力稍差 不认真阅读理解文本材料 文体知识概念混淆 表达不准确, 理解文本材料不认真,导致答题不够全面准确 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差 信息筛选及概括归纳不准确 对文本材料意义的理解不够准确,一些语文知识概念混淆 对文本材料意义的理解不够准确 一些语文知识概念混淆 一些语文知识概念混淆 阅读理解文本材料不认真, 审题不认真 只答一半,答非所问 概括归纳不准确 13 2分 30% 20% 50% 29 作文 (50分) 文体 命题 形式 作文题目 此次作文不设障碍,批改时以半命题和材料作文二选一 不限 鼓励为主,所以失分情况不是很严重。 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中,基本能反映出一些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在复习上大部分学校还进入系统地复习阶段,复习效果无明显显现,导致学生答题时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反而失分严重。

2、答题当中反映出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培养不够,背诵默写检查督促不到位。

3、答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较差,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由于阅读方法的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所至。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内容及知识讲解过多,而让学生思考、实践的训练不够。 4、作文教学中从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要求不够。 五、下一步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1、教学中教师要精讲精练,练习要精选精练,并注重调动学习动口、动脑、动手自己思考、归纳,敢于并善于质疑。

2、注重学法指导及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的训练培养。 3、指导学生加强课后的学习、整理和运用过程,要能学以致用, 并加强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训练。

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训练指导,阅读时在写阅读感受、思想深度上下功夫,作文训练注意限时作文、写、品、改的结合,加强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5、在第二次模拟测试当中将会提高试题的内涵和质量难度,同时将会提高作文批改尺度,不再泛放作文分数。

安宁市2007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学科质量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安宁市2007年物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物理考试试题(司南版)由安宁市教研室组织命题,各学校根据考试要求统一进行测试并统一阅卷。安宁市全市共

13所中学的2010名学生参加本次统一考试,全市考试基

实总平优及最最低本情况如下: 考 分 均秀人数 格低高分 二、试卷试题综述:

本份试卷共考查了27道题。其中:填空题10题22

分 率率分分 率% %8题16分,作图、实验与探究5题34分,综%分,选择题

合题4题28分,共计100分。

试卷中易、中、难三种档次的题目占分比例约为7:2:1。内容结构为:力学占40分;电学占34分;热学占9分;光学占10分;其他占7分。试题内容以新课标和新教

2151398 3001157 113...0 867388 9 7 0 .39 材为依据,以有利于九年级下一阶段总复习工作螺旋上升

为原则,主要考查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方法的掌握情况。试题内容全面,知识覆

盖面较大,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试题中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的考题是课标要求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应用题是应用基本规律进行基本运算的考题。 三、分数段基本情况表

分数段 100 99 89 79 69 59 49 39 29 19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人数 0 51 186 233 241 314 354 301 252 76 累计 0 51 237 470 711 1025 1379 1680 1932 2008

9 0 2 2010 四、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在试卷中各题答题情况如下:

(一)填空题(1—10题):平均得分约14分。

第1题:第二空对马路宽20要填的单位,许多学生填“dm”,失分原因:将马路误认为乡间马路。此题可能题目不够严密,应将“马路”改为“高速公路”为妥。

第2题:计算速度出错较多。失分原因:平时学生习惯用计算器,导致手算时出错率高。

第3题:第二空的猜想几乎未得分。失分原因:估计平时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空间不够。

第4题:电磁块N极大多写成正负极;第二空应填“增大”却填“减小”。失分原因:学生没有认真仔细审题。

第5题:失分最多。失分原因:第一空电话传递的信号教材上没有直说,但这是基本常识,通过这次考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此常识,第二空就不该出错,说明教学中,师生对信息这部分知识重视程度不够。

第7题:第二空根据电能表上有关参数计算灯的电功率失分最多。失分原因:学生不会根据表盘转速算用电器的电功率,知识的灵活运用太差。

第8题:第三空问间接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许多学生填成直接利用。

第10题:第三空问洒水车匀速行驶洒水中的动能变化。学生虽然知道动能大小取决于m、v,但具体分析时,只看速度是否变,而忽略质量是否变。 (二)选择题(11—18题):平均得分约8分

第12题:失分最多。很多答c。失分原因:没认真细致读题,是白光由色光组成,而不是色光由白光组成,同时,反映出教学中对光的色散教学的淡化。 第13题:失分原因:问错误答正确,没认真细致读题,思维定势造成丢分。 第15题:失分不算太多,失分原因:对古代语言表述的意思读不懂。 第16题:失分最多。很多答c。

第17题:失分原因:学生的方法太绕,不灵活。

第18题:失分不算太多,失分原因:对能量的形式不清楚。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19—23题)平均得分约17分

第19题:(1)题:失分原因:第一空漏写单位,第二空当温度计横放时不知怎么读数。

(2)题:失分情况有三种:一是导线交叉相连接处未打点;二是三个元件串联后接入电路;三个元件并联在电路上。

(3)题:失分原因:教学中对绕线教学力度不够,需加强。 (4)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未画法线;二是反射角不准。

第20题:平均得分约4分。失分原因:测密度的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找不出来。反映出学生对密度测量理解较死,不能灵活应用,发散思维能力差。 第21题:平均得分约4分。失分原因:浮力计算、浮沉条件及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等概念不清,语言表述不完整。

第22题:失分最多。第一空题目要求填焦距,实质是考刻度尺的读数,许多学生未读估计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记不清;不按题目要求回答。 第23题:平均得分约3分。第二空不会判断电路故障,电路图作图随意、不规范;实物连图中两表接线柱接反,量程选错,电压表应并联接成串联。 (四)综合题(24—27题):平均得分约12分。

第24题:失分原因:对没见过的单位不熟悉,导致计算出错较多;叙述电磁炉的优势时,学生叙述前后矛盾。

第25题:平均得分约3分。失分最多。失分原因:许多学校还未复习到此内容,学生已遗忘;n值判错。第(3)问有一定难度,失分更多。

第26题:平均得分约3分。失分原因:对两开关闭合,电路连法判断错,公式错或张冠李戴,未一一对应。

第27题:失分最多。失分原因:题目读不懂;面积单位换算错。 五、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

初中物理注重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三者是相联系的,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彻,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而造成的。 2、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显欠缺。学生的作图、读数、解题的规范性等基本功有待加强。对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算

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都有待加强。

3、完成实验的能力较弱,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的过程隐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既包括了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又包括思辩性的猜想和假设、逻辑的思考和论证,准确的测量和数据分析、严密的推理和清晰的表述。这份试题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较大,占34%。但由于部分乡镇中学与课改新教材相匹配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器材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验题中失分率较高,如第22题。从这些统计数据看出应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4、知识的迁移存在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倡物理教学从物理走向生活,从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但从试卷反应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弱。 5、物理语言表述不够严密准确,错别字太多。

例如:第3题、20题、24题在表述上,许多学生用方言,出现错别字现象,表述不清,导致了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暂时不能克服的障碍。 六、对今后物理学科中考复习的思考与启示

1、复习训练中要注意回归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

要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越是强调培养能力,越应该注重双基,抓双基,要着眼于运用,不搞死记硬背,不搞机械训练。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物理语言表述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重视对科学语言的准确表述及解题规范性的训练。

3、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部分的得分率。 4、两极分化现象已较为严重。

这是今后初中物理中考复习中函待解决的一大核心问题。为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建议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加大对学困生的督促、辅导工作的力度。

安宁市2007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由安宁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初三年级中考模拟检测是一次中考前的实战演练、全真模拟,从上到下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学校、老师和初三学生都非常重视。本次统测共有安宁市各级各类初级中学2010份数学试卷参加统一阅卷。由市教育局数学研究室刘建云老师组织,根据计算机统计的数据、人工抽样搜集的素材及阅卷教师搜集的材料,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形成本次统测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质量分析报告分为: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总体评价、考试情况分析、对初三数学教学的建议三个部分。 一、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1、命题原则

根据《2007年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考试说明》提出的有关数学考试要求命题。因此本学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试卷构成及难度比

本次数学试卷共设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难、中、易比例大约为1:2: 7 。

3、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题符合《2007年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考试说明》的要求:一是在重视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察力度,使基础知识的考察达到了必要的深度,并以此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没有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二是对重点知识的考察内容先设定考察重点与要求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情景,通过数学知识的考察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注重通性通法、常规解法,淡化特殊技巧。三是重视数学语言的考察,尤其是符号语言的考察,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巧妙的设问着重考察学生观察与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体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四是重视数学学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各部分知识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着眼于知识板块的综合性,突出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命题的命题原则,既符合中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宗旨,又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特点。试卷突出基础性、加强探究性、体现时代性、应用性、开放性、渗透教育性;其题量适中,结构科学、合理、难易程度基本适当;试卷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同时具有诊断、激励、导向、评价、反馈和调控的功能,为教师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查缺补陋,强化薄弱环节,弥补不足,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巩固以学知识有目标的进行下一步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市初级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导向作用。

4、 试卷知识点分布 分值 知识点 相反数 科学记数法 实数的概念、运算 分式及其运算 方程与方程组 不等式、不等式组 方程、不等式应用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角形有关概念 三角形的全等 三角形的相似 解直角三角形 图形与变换 视图与投影 圆的有关计算 圆的有关性质 统计 概率 探索规律 存在性探索题型 小计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全市成绩统计: 人数 2010

2、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平均分 67.23 及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最高分 最低分 5 44.58% 16.47% 25.17% 119 填空题 3 3 3 3 3 3 3 3 3 3 30 选择题 3 3 3 3 6 3 3 24 解答题 7 8 3 4 7 8 8 9 8 4 66 合计 3 3 6 7 3 3 14 3 3 4 3 3 7 3 8 6 3 3 8 9 8 6 4 120

本次考试整套试卷看起来并不难,但学生要想做得全对也并不容易,通过分析说明了有以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较差,抓不住本质,数学知识铺垫及其不够。

(2)读图、读表、读题分析能力差,基本概念不清,容易混淆,迁移能力差、探究能力差、学习习惯差。

(3)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说明平时训练力度不够。

(4)能力与方法问题。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题、开放性试题、主观题的得分率较低。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完整、不全面。除了双基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自学迁移、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 3、各题错因分析

第1题得分率(抽样300份)92.3%;少部分同学不会判断该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2题得分率73.5%;少部分同学错选“C”或“D”。出错的原因是对整数指数次幂的基本性质及乘法公式不掌握。

第3题得分率25.5%;出错的原因是对商品的“标价”,“售价”,“进价”,“打折”, “利润,“利润率”等概念分不清。

第4题得分率47.6%;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这条性质没掌握。

第5题得分率53.6%;出错的原因是不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第6题得分率23.1%;出错的原因是对定义的运算法则没搞懂!

第7题得分率38.2%;选“B”的较多,部分同学选“D”。 出错的原因是不能建构函数,对函数图象缺乏认识和理解。

第8题得分率25.6%;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低,对图形的变换理解不到位。 第9题得分率95.8%;少部分同学填“

”, 出错的原因是对相反数和倒

数的概念混淆。第10题得分率75.2%;部分同学对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不规范;表示成:2>x≥1,

第11题得分率一般;部分同学不带单位“ 度”。

第12题得分率91.4%;少部分同学不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第13题得分率44.8%;部分同学将π代成3.14求出近似数,出错的原因是不能识记扇形面积,弧长计算公式。

第14题得分率79.8%;部分同学不带单位,部分同学只填一个结果16cm。 第15题得分率41.3%;不理解“非负性”,不会进行乘方运算。 第16题得分率66.6%;部分同学只有一个根x=1。

第17题得分率49.6%;对增长率不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不熟练。

第18题第二空得分率28.9%;“不会找规律”,第一空得分率高。 第19题得分率67.6%;出错原因: ① 将

② 通分时找最简公分母出错:把(x-2)(2-x)作为最简公分母, ③将除法变成乘法时,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变成了“(x-1)”

④代入求值时,不注意分式有意义及除式不能为0;x不能取-2,-1,2 第20题得分率68.8%,出错原因:

①部分同学证明△ABE ≌ △CDF时,说理不清,出现“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错误,

②对证明∠BAE=∠DCF,OE=OF时逻辑不严密。

第21题,第(1)小题得分率41.3%,出错原因:①不会用含 表示h,②多数同学不带单位“m”,

第(2)小题得分率35.5%,出错原因:①部分同学判断落在第四层,②对“30°,45°角的函数值记忆混淆”。 ③不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22题得分率37.2%,出错原因:学生不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不能求出问题的解。

第23题得分率68.3%,部分同学对第一问不能计算概率,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第二问中不能修改游戏规则。

第24题得分率36.7%,出错原因;①不会计算优秀率,②不会找中位数,③方差的计算基本都出错,④不能通过分析以上信息来作出判断。

的式子

时符号出错,

第25题得分率43.5%,出错原因:①不能用切线的判定方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②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逻辑推理不严密,③第(2)小题对线段BC和AC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找正确,④逻辑推理不严密,尤其是对“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不会运用。

第26题得分率21.2%,出错原因:①不会用勾股定理求出点D的坐标,②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时不能正确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③存在性开放型问题不知从何处下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低。 三、对初三数学教学的建议

1、以“双基”为立足点,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理解能力,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养成合理而有意的数学思维习惯

说到“落实双基,夯实基础”也许是“陈话”,但真正的数学基础是什么?如何才能夯实仍是一线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不完全在于数量,重在精选有代表性的题进行研究,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好好讲、精心地展开,重在在条件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原有知识,推动问题的解决。避免反复测试,反复讲评的“惰性教学”,为什么平时讲过、做过、考过类似的题,学生虽有似曾相识之感却仍不能很好的完成。05、06中考试题的连续稳定,体现在检测双基落实和突出能力的考察上,不出偏题怪题,不搞僵化模式,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基础考在明处,落在实处,着眼点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运用,通过编拟立意新颖、背景公平的试题,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考试范围内,不断寻求知识点间新颖巧妙的组合,以区分考生的能力,其结果是使一些数学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一些只会记概念背公式、记套路背题型的学生不能很好解答,使中考能够真正选拔出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同时也对学生复习中存在的大“运动量”“钻研”难题的倾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数学语言,尤其是数学符号语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重视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数学语言的水平,不仅要读懂,而且要理解数学语言所设计的概念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点,还要将题设中零星的语言整体化,形成理性的思考即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换为能力的桥梁。中考十分重视深入地考察数学思想方法,把它融会在双基的能力检测之中。从学生的答卷来看,不少人找不到解题思路,解题繁琐费时,特别是遇到背景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交流与表达的工具,中考加强了对数学语言的考察,从答卷来看,学生或不解题意,或表述紊乱,或似是而非,出现思维障碍的重多表现往往在于数学语言表达的差距上,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初三复习课要加强过程教学,注重数学语言的培

养与训练,既要正确理解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能相互转化,做好“翻译”工作,又要能够条理清晰、准确流畅的表达解题过程,并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长期地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着重运算能力的训练,落实运算步骤与过程,在提高运算准确性的过程中提高答题速度

说到考试大多有时间的限制,中考当然也不例外,所以中考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同时也考查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还是检验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书写、计算的能力,包括数的计算和式的化简变形。在初三复习课时,往往有的老师和同学为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或“速度”,拿到题后常常只是想一想这个题的解题思路,在“确认”自己“会做”后便匆忙做下一题,很少就题真正落实运算的过程。久而久之,虽然“题量”增加了,自我感觉会做的题也多了,考试时感觉也还不错,但成绩仍不理想,似乎“劳而无获”,心中满腹的委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试卷,发现许多“会做”的题“算”错了,本来“会做的题”没时间完成,无比遗憾。究其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落实运算的过程,是“只想不算”惹的祸。

对于运算能力的训练,重点是教学生如何恰当的选择运算法则、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与式子的变形,如何恰当的选择、适时的“修正”运算途径,寻找简便的运算方法,当运算繁琐时,从心理上要冷静、要暗示自己不要慌乱、烦躁,同时学会“回头看”,检查是否有错,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若实在做不下去,要舍得放弃(有时放弃是美丽的),因为下面的题也许更简单、好上手,易得分,以避免无畏的牺牲。

4、对学生要“定好位”、并做分层要求,分步到位,对各层次的学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三复习课教学中,无论是用于考试的题还是平时上课用的题,一定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要控制好拓展变式的“宽度与深度”,教师不能任意发挥,哪些是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哪些是少数优秀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天都有收获,都有新的希望,知道每天该做什么,该达到什么效果,以免盲目陷入题海,丧失信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着力于在知识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上下功夫,不要把数学课堂教学变为教师个人的“解题技能”的才艺表演。选题可采用近年的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进行分层、分类的编制使用,不宜多而在精,当天课上的例题就是当天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需再“悟”的题,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或延伸就是能力中等层次或较好学生需思考解决的,还可以视当天教学内容的情况给好学生加餐以加强营养。

2007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说明:

本次模拟考试,由安宁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组织命题、考试、统一阅卷。试卷由安宁市政治学科中考指导组全体成员完成,命题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关注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考试为开卷考,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初一、初二思想品德(上下册),初三思想品德(全一册),一年的重大时事政治、禁

毒教育的有关内容。题目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占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占70分,题量共26题。试卷的难度比为6:3:1。

二、成绩统计情况:

本次模拟考试,全市13所学校的初三毕业班参加了本次模拟统测。具体情况如下:

1、综合成绩统计: 应考人数 2755

2、综合分数段统计: 100—90 人数 百分比 26 1.29 89—80 240 79——70 635 69——60 632 31.43 59——50 345 17.16 49——40 99 4.92 39——30 26 1.29 29— —20 7 0.35 19——10 1 0.05 10-—0 0 0.00 实考人数 2011 总 分 135134 平均分 67.20 最高分 95 最低分 16 参考率 75.52 及格率 76.23 优秀率 13.23 低分率 1.69 11.93 31.58 3、各校成绩统计:

项目 学校 安宁中学 431 昆钢一中 295 安宁一中 225 实验学校 257 宝兴学校 288 安宁二中 418 351 244 159 221 218 300 81.44 82.71 70.67 85.99 75.69 71.77 75.73 67.44 66.16 73.14 69.55 60.59 334 197 120 200 193 160 95.16 80.74 75.47 90.50 88.53 53.33 129 19 8 65 24 5 36.75 7.79 5.03 29.41 11.01 1.67 0 1 2 0 0 8 0.00 0.41 1.26 0.00 0.00 2.67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参考率 平均分 及格及格优秀人 数 优秀率 40分以 下 低分率 人数 率 太平中学 127 安宁三中 102 县街中学 152 草铺中学 149 禄裱学校 103 青龙学校 88 博才学校 28 合 计

2663 68 76 126 92 64 67 25 2011 53.54 74.51 82.89 61.74 62.14 76.14 89.29 75.52 69.47 63.05 57.72 61.58 60.81 65.04 54.84 67.20 61 50 62 55 36 53 12 89.71 65.79 49.21 59.78 56.25 79.10 48.00 5 2 5 2 1 0 1 266 7.35 2.63 3.97 2.17 1.56 0.00 4.00 13.22 0 1 14 4 1 0 3 34 0.00 1.32 11.11 4.35 1.56 0.00 12.00 1.69 1533 76.23 三、试卷分析:

[快乐点击](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题目相对简单,都是基本知识点,其中1、11、13、15题出错率最高,多是七、八年级的内容,部分同学掌握不牢。得满分者大约有50人左右;得24~28分者约占总人数的60%左右;得18~22分者约占总人数的30%左右,得18分以下者约占0.5%左右。

16题[你辩我辩](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理解,属典型的观点片面型辨析题。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包括6个更加,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我国现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但题目却偷换了概念,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结为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

割裂了“三个文明”的相互关系,所以是错误的。①此题有一定难度,审题不仔细,容易判断错误;②部分同学只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坚持“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③暴露出教学中对“三个文明”的重要性强调不够,没能突出重点,所以丢分较多。

⑵有人认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自由权利。对此,有人

认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此题意在考查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但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错误地把自由权理解为人身自由权或是言论自由权,说明教学中对易混淆的知识区别不够清楚,下一步应教会学生仔细审题,把易混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能正确区分。

17题:看图分析:树的一生说明了什么?(3分)此题意在考查 学生对自然界和谐、合理的秩序的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生命的存在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所以对其他生命只可善待而不可排斥。大部分同学审题不严,没能结合图中的说明进行分析,而是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角度来说明,而没有从树的生命和价值以及和人类的关系作答,教学中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认识不全,下轮复习应再加以强调。

18题:(共5分)出示了两个材料,意在考查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多数同学能正确理解材料所给出的信息,从教育知识对个人的重要性来概括说明,但也有部分同学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方面来谈,所以丢分。

⑵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不认真,还在继续谈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只有少部分同学联系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来回答。

19题:[看图分析] 观察漫画回答

⑴漫画反应了一种什么行为?(2分)得满分者不多。观察漫画需学生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提炼和联系,但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联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作答,没有指明“随意对他人承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或不良习惯,即“诚信缺失”。

⑵漫画中的行为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3分)很少有同学能结合教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回答,所以表达不准确,口水话较多。部分同学只用了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中的知识回答,而没能结合九年级“承诺与责任”的关系来说明,反映出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20题:[请你参加](共5分)此题体现乡土特色,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教材,还要关心社会、家乡的发展,学以致用。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交流者。大部分学生都按要求回答,少部分学生答非所问,如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分类不清,知识面狭窄,错别字连篇。

21题:[献计献策] (共5分)此题测试目标是“安全伴我行”。既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又灵活地考查了学生在“安全”方面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⑴列举身边存在的校园安全隐患。(2分) 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审题,并正确回答。少部分同学却描述了校园外的安全隐患,如网吧、社会不法分子等。

⑵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大部分同学都能从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少部分同学在提建议时叙述错误,不是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而是“学生应该??做!”或提出的建议不合理。还有部分同学被题目中列举的“乱扔垃圾”字样迷惑,将题目错审为“保护环境卫生”等,所以丢分在1~2分。

22题:(5分) 此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开放性。 ⑴从国家角度考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⑵从个人角度谈怎样成为有用之才,问题设置由大到小,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发挥。大部分同学审题清楚,能结合教材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规划,有话可说,目标明确。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在第一问丢分较多,原因是答题不全,不会概括归纳。

23题:[关注和谐社会、心系你我他](共10分,设4个问题)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⑴描绘“十一五”后我们的社会景象?(3分) 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地描绘出美好、理想的蓝图,少部分同学审题不仔细,错误地理解为“十一五”后我们还存在什么不理想、不和谐的现象,表述成“十一五”后我国的不足之处。

⑵给4幅漫画拟小标题。(3分)大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理解漫画,所以标题就不正确,甚至有的理解完全错误、相反。如”分餐制”有部分同学理解为“孝敬老人、给老人单独设餐”;“多与少”理解为“人口过多”;“谁来为我作证”理解为“团结就是力量”或“融入社会”等,所以此问丢分甚多。

⑶列举日常生活中和上面类似的现象。(2分)得分率较高。大多数同学都能结合现实,列举出很多社会生活中不和谐的现象。

⑷党和政府的哪些重大决策体现了和谐社会的需要?(2分)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列举出“十一五”期间的一些重大举措,得分率较高。

24题:[情景分析](共6分) 此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漫画的解读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正确认识“网吧”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诚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告别依赖、走向自立”。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读、理解漫画,答非所问,丢分较多。如“图一”,有的同学理解为:落水后如何自救、他救等;“图二”则看成是“不讲卫生”或“节约水资源”等;“图三”,则有部分同学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指责、教育孩子—“你应该??做”或“你不应该??”等。说明在教学中对学生解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够,下一步应该加强训练。

25题:[活动设计](共6分)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能力。

⑴策划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2分) 大部分同学能正确理解题意,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得分率较高。

⑵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1分), 学生思路开阔,答题内容很多,得分率较高。

⑶根据所给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你认为学校和个人应该怎样去做?(3分) 此问大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只答学校或只答个人应该如何去做,所以大部分同学都丢分。

26题:[探究与实践](共10分)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身边资源的合理应用,是否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资源问题。

⑴列举身边浪费资源的现象。(2分)大部分同学得分较高,列举现象也较为切题。

⑵结合国情,说明“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这句话包含的道理。(5分)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应用。大部分同学审题不清不全:①有的只答我国的资源状况,总量大,难开采,并充分加以说明短缺的原因;②有的只答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我们应??做”;③有的则答了要如何节约,不浪费资源等?大部分同学都丢1~2分。

⑶针对节约资源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创意?(2分) 此题开放性较强,大部分学生都得满分,但多是提建议或如何做到节约资源等。

四、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从改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但还不够扎实,特别是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掌握则不尽人意。大多只能从单一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站在宏观的立场、角度更全面地分析、运用问题。所以下一步还需继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并通过一些专题复习,把5本教材的相关内容加以联系、整合,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进而提高分析、应用的能力。尤其对中间的大部分同学更是要多关注、多训练,使其在后一阶段的测试上一个台阶。

(一)各个学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对学科不重视,如:考试时不带书、试卷开“天窗”等,甚至有少部分同学是全“闭卷”考试,说明重视程度不够或偏科;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出现概念不清。 3、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4、学生答题技巧有待加强、提高。不认真读题、审题,或审题不清,答题时扣题不紧,不会用政治术语和书中的知识正确表述问题。

5、部分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辅材料的习惯,而在考试时是没有现成答案可以翻到的,暴露出学生从试题背景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较差,自己组织答案能力也较差。

(二)在今后复习中的建议:

1、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应用,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把握和记忆,就不可能建立相应的理解、分析、应用能力。在后一段的学习中应强化“双基”教学,突出主干基础知识的地位和应用。

2、近年的中考命题与社会重大问题的结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题目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建议在复习中可以以社会重大问题为背景材料,以学生的自身实际和教材知识为落脚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充分发表自己对重大问题的见解,从而考察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真实效果。特别要指导学生在关注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还要关心省情,了解云南及其发展等。

3、在实际、实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课改革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建议落脚于切实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面对的问题放在一个个问题情景的创设和解决中,杜绝高、飘、空。

4、指导学生学会从试题背景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指导学生正确分析文字、图片、漫画等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根据其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正确作答。

5、加强易混淆知识的专题复习,让学生对一些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清晰的认识、掌握,从而做到灵活应用,正确作答。

6、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做到规范、准确、全面,并学会量分答题,按要求踩点答题。

7、加强考场心理教育。要反复教育学生从容镇静,仔细审题,准确作答。手慌脚乱,欲速则不达。

安宁市2007年英语学科第一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07年英语学科被抽参加云南省统一考试。为了做好导向宣传,指导好教师复习备考工作,英语学科中考指导组从2007年英语学科复习备考工作指导意见到本次考试命题,都认真研究《云南省2006年英语学科中考考试说明》(2007年还没有到)及“年云南省2006年英语学科中考试卷”,引导初三英语教师把复习思路和复习研究集中到省统考上来。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结束,现将考试整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 学科评价标准

1、学科评价标准的内容

以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语言为核心,以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为宗旨,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通过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师生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科评价标准的依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2)《2006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3)《新目标英语》教材七年级至九年级共五册; 二、命题情况

1、命题坚持在运用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知识为能力服务;

2、试卷参考《2006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的要求及“2006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英语试题”的题型进行整体设计,侧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试题涉计面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时代感强、结合真实现实的生活语境,体现英语语言的真实性、实践性和运用性。

4、本次试卷的命题工作是由英语学科中考指导组成员完成。 三、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类型及分值分布 大题号 第一部题型 第一节 听句子,选句子或图 小题号 1—5 小题数 5 分值 1 计分 5 分 听力 第二节 听句子,选正确答句 第三节 听对话,选正确选项 第四节 听短文,完成表格 6—10 11—20 21—25 26—30 3—50 51—60 61—65 66—70 71—75 76—80 5 10 5 5 20 10 5 5 5 5 1 1 2 1 1 1 2 2 2 1 5 10 10 5 20 10 10 10 10 5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词语解释 第二节 单项填空 第三节 完型填空 A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B阅读短文,选正确答案 C阅读短文,选正确答案 第一节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第二节句中汉语译成中文 第三节书面表达 81—85 5 1 86 1 5 120 合计 (二)模拟考成绩统计表 项目 学校 安宁中学 实考人数 351 81.33 昆纲一中 244 77.37 安宁一中 159 72.44 实验学校 221 73.62 保兴学校 219 62.28 安宁二中 300 63.55 15 5 8 50 14 56 平均分 优秀人数 98 优秀率及格人及格率℅ 27.92 22.95 8.81 88 151 数 241 ℅ 40分以下 低分率 ℅ 7.98 12.70 11.95 68.66 28 61.89 31 55.35 19 22.62 124 56.11 43 35.62 46 35.33 67 19.46 21.00 22.33 3.65 78 106 太平学校 68 73.16 4 1 3 2 5.88 34 1.32 14 2.38 31 2.17 32 50.00 2 18.42 21 24.60 41 34.78 18 2.94 27.63 32.54 19.57 安宁三中 76 55.99 县街中学 126 58.48 草铺中学 92 62.53 禄脿中学 64 61.78 1 1 0 253 1.56 15 1.49 14 0.00 3 12.58 931 23.44 15 20.90 26 12.50 9 46.30 366 23.44 38.81 37.50 18.20 青龙中学 67 56.84 搏才学校 24 56.25 合计 2011 69.31 注:最高分117,最低分16

(三) 模拟考分数段表 分110-120 97-109 83-96 数 段 人66 数 百3.28 分比 从模拟考成绩统计表反映出,校与校之间差距叫大。学校平均分最为81.33,及格率为68.66℅(参考人数最多);学校平均分最低为56.25,及格率为

9.30 15.66 18.05 18.35 17.16 17.63 0.60 187 315 363 369 345 354 12 74-82 61-73 48-60 25-47 13-24 0-12

12℅(参考人数最少)。分数段表明97-120分以上有253人,占参考人数的12.58℅;61-96分以上有1047人,占参考人数的52.06℅;60分一下有711人, 占参考人数的12.58℅。这说明在下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中,要加大导优辅差的力度,对中间这一部分学生要在保证不掉下来的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的指导方法,尽最大的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更好成绩。 (四)答卷情况分析及建议(抽样13袋)

第一部分 听力

听力重点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推理概括及在特定的语境中捕捉信息的能力。主要从四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1)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并具备用英语进行释义的能力。 (2)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并具备用英语回答问题的能力。 (3)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并具备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

(4)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并具备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能力。 抽样情况:平均分:24 分 及格率:66.5℅

最高分:30 分 最低分:5分

从抽样答卷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失分较高的题是: 4、My parents are reading newspaper happily.(A)

学生把考点都放在了happily上,忽视了前面人与动作的关系。 14、Where is the boy doing ?(C)

A、The Children’s Palace. B、The Children’s Center. C、The hospital. 学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只看不想就选The Children’s Palace。 15、What’s the girl going to do this Sunday afternoon? (C)

A、 Go to the Children’s Palace with the boy. B、See Mary’s nephew. C、See mother’s nephew.

Nephew是个新单词,而学生只注意听Tom,错误地选择(A),没有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

听力失分的主观原因是学生心理紧张,注意力不够集中,听力技巧不过关,听的速度跟不上,抓不住与所提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分析推断能力较差。客观原因是磁带的录音效果还不够好。

建议: 教师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改进和训练。听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听力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听力技巧的指导,从而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词语解释: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其运用。 第二节 单项填空:考查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适当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第三节 完型填空:考查学生词汇知识和理解的能力,其侧重点在语篇理解。 抽样情况 第一节(26—30) 第二节(31—50) 第三节(51—60)

英语知识运用这一部分考查内容覆盖面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结合特定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失分较高的题是:

26、学生对stop to do和stop doing 的区别没有掌握,混淆不清。

28、介词except的用法没有落实到位,不能正确区别beside ,besides选项。 31-35、主要是学生对条件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掌握不牢固,更不具备语法规则运用于语言交际的能力。

37-39、突出反映在非谓语动词和反疑疑问的用法,学生没有掌握,不会运用。 42、主要是学生认为简单,不认真读题,想当然答卷。

46-47、被动语态和would rather句型概念不清、训练不够,学生答卷凭感觉。 60题错误率最高,反映出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英语语言中的问题。

建议: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要重视考点、难点的归纳、总结、分析,重视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加大阅读量,提高语感;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及典型题型的

5.12 38 10 0 8.17 26.19 20 0 平均分 2.21 及格率 38.27 最高分 5 最低分 0 点拨,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实践;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指导学生答题时尽量合理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分析,找出答案。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是否能够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然后进一步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具有识别、选择、归纳所提信息的能力。

抽样情况:平均分:18.46分 及格率:59.9℅

最高分:30分 最低分:4分

阅读理解是中考试题中的重点。本次设计的三篇文章内容贴近时代生活和学生生活。A篇谈论的是保护大熊猫;B篇是关于伊拉克战争;C篇是介绍2008年在我国举行奥运会的一些准备情况。三篇文章难度不算大,但考查结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

1、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不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不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影响理解和阅读速度。

2、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没有牢固掌握所学词汇的词义、用法及搭配,同时由于阅读训练少,造成对文章的深层含义上的理解困难。

3、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推断、概括能力较差。 4、课外知识和生活常识比较匮乏。 5、缺乏较科学的应试心理和技巧。

建议: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语言输入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已成为复习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教师要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放在首位。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和第二节 短语汉译英试题都是以微型语境来设置的,置语法知识的考查于情景之中,突出对语用的考查。 抽样情况:平均分:2.2分 及格率:24.23℅

最高分:9分 最低分:0分

失分较高的题是:

77、Many people are ——(deep)moved by their experiences.(deeply)

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错误地做成“are deeping”构成现在进行时,与被动语态混淆。

78、Believe in ——(you)success is waiting for you,boys and girls.(youselves)

大部分学生只写出了“(youself),没有注意反身代词人称和数的变化。 80、My room is on ——(five)floor in the building.(fifth)

学生只知道把“five” 变成“fifth”忘了在序数词要加冠词“the”。 84、Many children often go to the mall——(闲逛).(to hang out)

大部分学生只知道填“hang out”, 确看不出用“to do”形式,对动词不定式和动词短语的用法没掌握。

建议:加强效率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的运用能力,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及相应的灵活运用能力。 第三节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书面交流。作文题目“How to get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怎样和同学相处)选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难易适度,学生有话可说,容易能把握题意。

抽样情况:平均分:6.54分 及格率:34℅

最高分:15分 最低分:0分

考不理想的原因在于:

1、不仔细审题,对题目理解不透,重点不突出,出现偏题现象。 2、语法知识混乱,不注意时态,非谓语动词掌握较差,混淆形容词、副词在句子中的成分,不注意句子结构,写作受汉语表达习惯的限制。

3、单词不过关,拼写错误较多,词汇贫乏,用词不当,句式单一。 4、不会灵活变通,不会摘抄范文的好词好句,而是生搬硬套教师给的范文。 5、没有全面仔细检查格式、大小写、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 6、卷面不整洁,两极分化严重。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写作技巧,要把主谓一至立为训练重点。训练时要求学生按中考要求写作,够量。

总之,从整套试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还得加强,对中考各块的知识点、考点、难点还得整理、归纳、糅合、总结,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在做题时把自己没有把握的题做好标记,讲解试卷时把错

误或马虎的题也做好标记,并摘抄下来及时弄懂、掌握,教会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

安宁市2007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全市考试成绩基本情况(12所A类B类学校)

实考 人数 平均分 优秀 人优秀率% 及格 人及格率% 40分以数 数 55.20% 1243人 61.92% 下 245人 12.2% 低分率 2009人 63.64分 470人 全市 最高学校 75.34分 最低学校 46.05分 35.2% 5.43% 82.81% 26.09% 41.30% 1.49% 在全安宁市13所学校中平均分达70分以上的学校有2所, 平均分60分以上的学校累计有 6所,平均分50分以上的学校累计有 11所。及格率达80%以上的学校有1所, 及格率达70%以上的学校累计有5所,及格率达50%以上的学校累计有8所。优秀率达50%以上的学校有1所,优秀率达40%以上的学校累计有2所,优秀率达30%以上的学校累计有3所,优秀率达10%以上的学校累计有6所。低分率15%以上的学校累计有5所。各学校间成绩最大差距:平均分相差29.29分, 优秀率相差29.77%,及格率相差56.72%,低分率相差39.81%。从数据统计反应出各学校间九年级化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上差距尤为明显。 二.试卷的总体评价 1.试卷构成及难度比

本次模拟考试的化学试卷由安宁市中考指导小组统一命题,共设选择题、填空题、分析与综合三种题型,共计31个小题,满分100分。试题易、中、难比例大约为 7 :2 :1 。 2.试题评价

本次考试的命题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化学课改实验教材为依据,以昆明市2006-2007学年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为样本。充分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考点能紧密围绕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点,试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体现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 在考查学生双基知识的同时,重视了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从化学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试题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化学教师在中考复习中进一步落实化学新课程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师更新中考复习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化学思想及化学思维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力。 三. 试卷情况分析 试卷考查的重点有:

(1).物质构成的奥秘及物质的化学变化(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强对初中重要知识点如:物质的变化、原子、分子、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用语等的考查,试题包括1、3、5、10、16、17、18、19、20、21、24。共计11个小题28分。

(2).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化学与社会。(元素及化合物、溶液)。试题注重与社会实际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从化学视角去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4、6、7、8、9、12、14、19、21、23。共计10个小题27分

(3)实验与探究。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过程与方法,对气体制取装置原理,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的考查。如:2、22、26、27、28、29、30。共计7个小题28分

(4)化学计算。共计1个小题,5分。

(5)试卷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观察、迁移、处理的能力的考查。如:3、4、18、19、20、23、24、25、27题、31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

四. 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15小题 满分30分

选择题中等难度试题略多,学生主要失分是在1、5、6、7、10、13、14、15题。在这些试题中1、5、6、10、13、14题。都属于容易题。这样的容易题成了学生最易失分题的题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填空题,10个小题 满分40分

该题中第16题,17题,19题(1),20题(1),21题,23题。这几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都是中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但这部分试题学生失分较多,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进一步强化化学用语的复习。 18题,19题,20题,23题,题型较新,试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引起重视。 (三)分析与综合 6个小题,满分30分

该大题的6个小题,该大题得分率最低。试题主要涉及实验探究,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及物质的状态、物质类别,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等方面。该大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答题不完整,文字表达能力不强,抓不住答题要点。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认真研读2007年中考考试说明,结合4月13日中考研讨会的内容及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下一步的复习计划。

2.从本次考试统计数据分析可看出:在乡镇学校中青龙学校平均分最高,低分率最低。所以乡镇学校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复习中应面对全体学生,抓好分层次的复习指导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复习提升40分以下学生的成绩。有条件的可进行分层分班教学,做不到的可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尽量让各层次的学生在总复习阶段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3.重视对以“双基”为主,强化化学用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教学,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联系的重要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教学。

4.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解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5. 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加强实验教学,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化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表达个人观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0

安宁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2007年4月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e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