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滨海新区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资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4:16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阅读教学要关注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从《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说起

王洪枝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何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既不可分,也不可替代。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效能。积极情感使人充满活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中。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有一种发生迁移的现象,即一个人对某人某物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之有关的他人他物上去。“爱屋及乌”就是情感迁移的典型。试想,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感迁移,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定会由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知识目标的贯彻落实,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实践。现在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已经清楚要构建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将三维目标也写入了自己的教案中,这对于以前已是极大的进步。但对情感目标的贯彻落实不够重视,机械的毫无感情的朗读、支离破碎的讲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了空谈。因而,我们的孩子在嬉笑中朗读《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汶川大地震纪念诗歌)在娱乐中学习《七子之歌》。阅读文章如果缺乏情感的投入就很难对文章的思想有较深的理解,更别说引起自己情感的共鸣了。杜甫有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有将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融入到其中去,才能很好的体会出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含义。因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情感目标也因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仅是将他写入教学目标,而是要将其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感目标呢?我就《永生的眼睛》一文的教学设计来说明。

《永生的眼睛》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共有的课文。两册教材共同选择这篇文章,人教实验版将这篇文章归入了以“生命”为主题的单元,北师大版则以“眼睛”为中心展开学

- 1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习。北师大教材明显删节较少,保留了原作大部分的文字,也就保留了打动人心灵的力量。但是删节少又导致教材篇幅过长,四年级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可能不太符合其思维能力。而且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只考虑到形式上的统一,忽略了文章内容的相关性,不能够创造一个连续的“情”境,因而他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更加注重对其思想情感的挖掘。

《永生的眼睛》一文以“我”为线索,由“我”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再到忍痛捐出自己女儿的眼睛角膜,思想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文中当年14岁的“我”和现在的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我在教学设计时,也以设置“情”境,体悟情感为主抓点,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为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则是教学的难点。

我的设计理念是 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痛苦但不悲伤,伤心而又骄傲!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故事激情,活动入情;重点词语,诱发情智;读中品味,领悟情感;发展情智,拓展交流;诗歌总结,升华情感”的方法进行教学。这里的始终以激发情感、诱导情感、升华情感为主要内容,让这篇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将这堂课的激情彻底点燃。

这篇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因此我在设计教学

- 2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引导学生的情感:

(一)故事激情,活动入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孩子们讲述了《触摸春天》的故事,并让一名学生蒙住眼睛走上讲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难。

盲女孩安静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像安静一样的盲人,在中国就有400万人,想想这些盲人一辈子在黑暗中度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但是虽然有了这种可能,“重见光明”对更多的人来说,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投影出示)

资料: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永生的眼睛。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以《触摸春天》的盲童为引子,引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数百万可怜的盲人的生活世界。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把文本内容向现实生活过渡,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和阅读的氛围。最后在盲人的渴望中引出课题,水到渠成,一下子又从现实生活的世界拉回了文本的故事。

(二)重点词语,诱发情智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抓住了两个词语,但就这两个词作为载体却很好的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词是骄傲。在本文中,骄傲一词多次出现我牢牢抓住这个词,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场景,有很好的诱发了学生的情致。

骄傲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自

- 3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豪;3、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在本文中出现的骄傲都是褒义词,都是自豪的意思。

请你找出课文中出现骄傲的地方,并把它画出来。想一想,都有谁?为谁感到骄傲?

填写下表:

1965年炎热的夏日 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给“我”上了一课 父亲为母亲骄傲 1980年的一天 1986年的这一天 后的两周 又三周后 阅读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善于理清文章的脉络,即围绕一条什么样的主线,抓住哪几个环节。老师在这点上,围绕三个人捐赠眼睛角膜展开三个环节的教学,一分钟完成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快速地为接下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词语是天壤之别。我发现“天壤之别”能囊括全文。既有琳达和父亲的“天壤之别”,也有琳达和女儿的“天壤之别”,还有琳达自己前后的“天壤之别”。一抓这个词,文本就被统帅起来了──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第一个“天壤之别”,琳达和父亲之间的态度的差别。重点体会琳达的“哭喊”和父亲的“平静”。引导孩子们读通相关的语句,激发思维,琳达和父亲两者都是爱,怎么会有天壤之别?第二个“天壤之别”,是琳达和女儿温迪之间态度的差别。体会女儿的骄傲。深深地理解外公的举动。第三个“天壤之别”,是琳达自己前后对捐赠态度的反差。在父亲“一堂课”和女儿“一番话”的影响下,琳达受到的震撼。词汇是语文的基石,任何阅读教学都不应该忽略,尤其对于词语的朗读,不是简单读准字音,而是在体会意思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体态和语气把词汇读活,读出感觉。

(三)读中品味,领悟情感

- 4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出示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重点研读:

(1)“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2)“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说:“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况且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把父亲的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送进去。

如果你是那个接受眼角膜的盲童,在他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见到了世界、见到了阳光,见到了梦中的亲人……你最想跟温迪的外公,那个无私捐献眼角膜将你从黑暗带向光明的人说些什么呢?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在学生自由感悟的基础上,抓住朗读训练,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感受那浓浓的情感,让文中父亲的一种无私情怀如涓涓流水渗入学生心田,受到刻骨铭心的熏陶和感染。

此刻能抚慰这位母亲的应该是这封信吧,你愿意读给琳达听吗?琳达啊,你看到这封信,你心里是什么感受?(为温迪骄傲,自豪。)是啊,请你骄傲的再读一遍吧。(配乐:)

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

他们分享的仅仅是温迪的美丽吗?还分享了她的什么?(是啊,温迪

- 5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的眼睛得到了永生,美丽得到了永生,生命得到了永生。指课题:这就是永生的眼睛!你明白课题的意思了吗?)我们一起为温迪得到永生而读吧。

(四)发展情智,拓展交流

这就是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请提起你的笔,快速写下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作为《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的结尾。抒写自己的感受。

啊,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

你 , 你 。 一篇文章可以读成长长的故事,一种情感可以生成无尽的感动。 拓展,为文本的湖水投入了一块巨石,再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温迪的意外车祸,那封沉甸甸的感谢信,在大家深情的朗诵中,温迪的美丽心灵连同那只可爱的马儿一起印入了同学们的心。情到深处自然流,我水到渠成地设计了一个排比句式的练笔,既是读写结合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对文章最后的总结和感受,“人文”和“工具”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诗歌总结,升华情感

出示诗歌:《你的眼睛》(教师朗诵)

像远方淡蓝的大海, 那永恒的痛苦, 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过流水的闪烁, 宛如水底的珍珠。

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诗,这是一首获得温迪捐赠的眼角膜的人书写的情诗,表达了他重见光明后的内心感受。

学生在此时的诵读也已经将这堂课的情感彻底点燃。

- 6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能源”。引导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进行积极情感体验与迁移。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活动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深入地审视积极情感迁移的价值所在是探讨其实施策略的前提与基础。

- 7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学法指导刍议

刘炳珍

《新课程辬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强调教师?抓纲务本?,把书教好。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一般也只是如何?教?,而很少研究学法。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要真正的搞好教学,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法。孤立的研究教法和学法,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需大力加强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

一、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有人概言,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而全盘否定。但在两千年前,孔夫子就有?不质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有关教育的至理名言。所以,我们应该用鲁迅先生科学的态度,提倡?拿来主义?,古为今用。

首先,教会学生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20世纪末,每三年知识更新一倍,据预测2020年以后,73天知识就要更新。如何解决知识的激增同个人有限时间的矛盾,不少人认为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本领。

其次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育体制采用?八股?取士的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运用题海战术,往往只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今教育已认识到此类体制的弊端,提出素质教育,开始注重研究教法、学法。但根本体制和用人体制的转变还待科学的进一步论证。教

- 8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与学只有共同改革,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调动学生兴趣。?善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主体作用。一是教师善于启发、撩拨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开展活动比赛,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三是改善师生对立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尊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作到课头别致,有吸引力,课中有高潮,结尾有余味,课外有思考。

如在?讲解商不变的规律?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一天,美猴王孙悟空对小猴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小猴听了想,一个小猴才分两个桃子,太少了。于是要求猴王多给一些桃子。美猴王说:‘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小猴听了很高兴,于是又请求猴王多给一些桃。猴王说:‘那就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美猴王孙悟空与小猴都笑了。小朋友,你们说谁是最聪明的??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通过故事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活跃,且联系了新知识,效果显著。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方法、模式,激起学生认知和解决矛盾的信心,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教师找准启发点,使师生都能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如在讲解?四舍五入省略小数?时,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买卖,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品中,认识到省略,求近似数的意义和方法,则知识更灵活,掌握更牢固。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我们要求马上用新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个新的问题情境,可以由教师创造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学生自己创造自己思考或同桌创造交换思考;也可以学生创造难题考老师。这样通过师生或生生的

- 9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互动实践,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比如学生们学习了圆周长后,通过实践应用,测量生活中的器物,不但会求圆的周长,还掌握了测量圆直径的操作方法,也解决了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不少问题。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适时的创造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的点拨、启发,使学生思维得以锻炼,使知识得以内化迁移,走上有仿到创的道路。

(三)根据实际,分类指导。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不同条件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和激励。并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使他们要跳一跳摘到果子,给不同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长处,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找准新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分类例举——概括方法——探究意义——灵活运用。这样的教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进程中的苦与乐。

(四)教会学生会提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之中没有疑难之问,也没有那种解疑后的喜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传统教育,在上课时,教师事先设计好大量的问题,要求学生加以回答,学生有疑之处教师统统包办,处处有程序教学的影响。

研究学法则一定要研究如何让学生质疑。人们常说:?学生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解决十个问题。?如在讲授方程时,通过启发引导,在课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4x÷4=4……1或x=8是不是方程的问题。从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

因此,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提出问题,甚至是提出错误的命题,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师生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 10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只有经过师生讨论、研究,通过运用发展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才能得出真正问题的所在,才能使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技能。

三、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一)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自学活动。教师应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在预习中把握重难点,质疑,总结,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再上课时,才能有目的的加以领会、消化,使学习更有效率。

(二)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科学的、有效率的听课,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听课的目的,如何保持注意,如何科学的分配手、眼、脑,如何作笔记等,教师还应科学性的分配好学生保持注意的时间。

(三)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和总结方法。复习是巩固所学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在什么时间复习效果更好,如何复习,如何自我检测,分析原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科学的指导复习方法。

系统总结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最后环节,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好比一把抓不到很多珍珠,但若用线串起来,则一提就是一大串。就是说如果将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理顺了,则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串?,如何分类,如何概括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知识不仅能加深学生理解巩固课堂内知识,而且是课堂知识的补充,扩大学生知识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如何联系课堂内知识、如何作课堂阅读笔记等。

总之,从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目辬来看,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就是实现这一目辬的主力军。

- 11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浅谈小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

张士芹

对于现今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大层次上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水平,或是小层次的语文课堂学习习惯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写字不端正、不会使用工具书、课堂质疑和互动能力较差、缺乏朗读和动笔墨的习惯以及疏于观察事物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等等。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在培养语文学习习惯.这个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 过程.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语文课程辬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辬,认为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辬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辬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辬,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广大教育者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 二、学生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

许多人在阅读时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或妨碍阅读速度,或影响阅读理解,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一个好的阅读者必须克服这些不良习惯:

- 12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一)读出声音

阅读时把每个字都读出声。出声阅读会拖慢速度, 影响他人. 很多时候,你并没真正读出声,只是在脑中将音调发出,但这很容易带动嘴唇,使其上下不自觉地移动,从而减慢阅读速度。用心去读,才是最佳朗读方法。 (二)逐字阅读

在低年级,学生这样阅读是适应北师大教材的 .但到了中高年级还逐字阅读,虽能增加对句子的了解程度,但也会妨碍对全文的理解,朗读速度和朗读效果不会太好。这就好似某人看不见一片森林,只是因为他过于着意每一棵树。

(三)移动手指

阅读时用手指指着字句。这个习惯会降低阅读速度。因为手指的移动不及眼 睛敏捷.如有这个习惯,应强制自己,将双手拿开,单纯靠眼睛移动引导阅读。

(四)转动颈部

阅读时颈部由一边转往另一边。这个习惯也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疲倦,令阅读者倍觉辛苦。如有此习惯,尝试用手将颈部的位臵固定,单纯依靠眼球的转动引导阅读。坚持下去定会改正。

(五)纠缠生字

时常停下来思索行文中的一些生字。这会打乱阅读节奏,并妨碍对文章重点的掌握。纠缠生字主要是因为字库太小,平时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识一些字或背一些单词。此外,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的意思,待阅读完毕再查字典印证。 (六)不当返读

回头重读一个字或一句话。这是许多人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其潜在心理是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当返读之所以减慢阅读速度,是因为经常要回头思索,而不是专注向前迎接新内容,结果,新的内容又不得不充分理解,只好回头重读,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_____返读越多,越需要返读。

- 13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七)忽略辬题

太专注于文内的文字,反而忽视了诸如辬题、引言、总结、说明及图解等信息。辬题性的信息是作者提供的重要阅读线索,决不可忽视。如果你有忽视辬题的习惯,不妨尝试在阅读一些书报时,只看辬题、深色字、特别的说明等,看你能从中领会到什么。

三、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探求新知识的前奏,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 预习要求。

2.朗读课文的习惯。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而语感的获得,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读?来完成。在朗读过程中,要把形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够更好地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读书的声音也有讲究,要么大声朗读,要么轻声吟读。平平淡淡的、漫不经心的读书习惯不可取。

3.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4.勤读书、勤作文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好作文,必须从平时抓起,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写小评、随笔、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5.写好字、说好话的习惯。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说一口辬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平时写字要工整、规范、美观大方,

- 14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说话要力求做到简洁、流畅、得体、有条理。

6.做事专心.认真的习惯.不管是上课听讲也好,平时写作业也好,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专心做好眼前的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能一会想喝水,一会想说话,一会又去做其他的事,正所谓猴子掰玉米,摘了桃子,丢了西瓜。

7.认真检查的习惯.学生写完作业后,一定要让他自己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检查有无错别字,辬点是否正确,答题是否完整,有无丟漏现象。

8.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过程就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处理信息、再造信息的过程,古人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读书时,要用各种符号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精彩的语句下面画上波浪线或着重号,为之叫绝的名言警句旁打上感叹号,怀疑不解之处打上问号,有同感的地方不妨写上几句,等等。读完一篇好文章后,还可以写出读后感和读书心得。

9.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的习惯。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语文这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书本,更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社会语文现象,俯拾皆是;生活与语文密不可分。平时要多关注国计民生,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物,勤思考,多观察,多积累,多表达。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人手:

1.强调作用

教师要讲清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还要要求家长督促学生,才能有效果。

2.明确目辬

目辬在学习过程中有巨大的导向性和动力性。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过程就是语文学习习惯与语文特性相融合的过程,并在学习中树立

- 1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e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