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语文校二诊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6 15: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西 北 师 大 附 中
2017届高三校内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语 文 命题人:彭亚娟 审题人:李双义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域文化散文
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创作的散文。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当他创作散文时,他的主体意识就自然落脚于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上,把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贯注其中并恰切地展示出来。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
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风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描写对象;一是来自作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从描写对象来说,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比如环境,在美学家丹纳看来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之一。他认为自然的地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他在《艺术哲学》中明确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而这正好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地域文化因素作为人物活动的外部环境进入散文作品,大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在散文中,它们主要展示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面与场景画面,给人以直观之感,或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当然,体现于散文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以及其他因素,都是经过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地域风情永远与人的生命存在着交织现象。因此,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等就成为最关键的了。
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陶、感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这种故乡情绪,或曰乡土情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正因为如此,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如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他的《黄土高原》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8页
《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
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的洞悉与思考,呈现了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揭示出人们忽略的种种地域文化现象,形成了各具形态的地域文化新格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散文作品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节选自董小玉《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创作,且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散文。 B.地域文化散文能恰切地展示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
C.地域文化散文常常通过描写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来展现其地域特色。
D.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呈现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因而有更高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并在创作时展示出来。
B.丹纳和鲁迅的话告诉我们,有着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或者地域文化风情的散文更能被世界各国人们接收。
C.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在地域文化散文创作时最为关键。
D.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在作家贾平凹的《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中得到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本人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形成与作家童年和少年时代生长地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B.柳宗元的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中传达的乡土情结,构成了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它甚至可以伴随作家终生。
C.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大都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他们创作的具有地域文化意识的散文,从文化的深度去揭示人们的生存世相。
D.在美学家丹纳看来,特殊地域的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它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范立欣:在纪录片里寻找“归途”
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20年前开始在广东打工,希望用微薄的收入抚育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失去双亲陪伴、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打工妹,让父母的梦想破灭。
?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失职。?范立欣,一位30岁出头的中国导演,撸了撸袖子,猛吸一口气,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表面上看,影片《归途列车》讲的是张昌华夫妇回家的路途,他们和所有农民工一样,在售票窗口前失望,在绿皮车厢里挣扎,在村口小路上放下又一年沉重的包裹。但范立欣没有把镜头停止在旅途的终点,而是对准了空巢的老人,对准了1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张琴。
范立欣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 ?现代化?如果是这样的,会破坏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构成——家庭。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8页
?从更深的层次看,影片要问的就是‘归途’在哪里??他说,选择春运这个题材,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矛盾,都能在这里找到观察点。影片与其说是在讲春运,不如说?展现了一个困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
成为?范导?之前,范立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摄影师。时常下乡的他,往往前一刻还在家徒四壁的乡村工作,后一刻就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聚会。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这个?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人?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
他曾经纠结和疑惑:也许,对这个国家而言,春运所折射的种种社会阵痛,都是难以逾越的阶段。而他又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和追问:那些苦苦追求最后一班列车的农民工,会不会被高速前进的社会列车抛到身后?
有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蓬勃发展的中国背后那些小人物的辛酸,他们是社会的主流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范立欣放下杯子,向本刊记者一字一句地说:这是中国2.4亿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
2009年,在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北京一所中学的访问团被安排观看《归途列车》。放映完毕后,一名男生激动地跑上台,从范立欣手里抢过话筒。他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自己看完后很伤心,他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了,因为他们想让我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
孩子的责任感让范立欣感到安慰。他觉得,在这个无法跨越的发展阶段里,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起一些城市人的优越感,拿出更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农民工更加友好一点,哪怕是地铁上让个座,对餐馆的小妹道声谢。
一位美国中部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谢范立欣让他理解了在外贸服装厂工作的张昌华,说看到他为改变儿女命运付出的努力,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这是中国人的坚韧、努力以及对家庭的爱。而在以前,这个美国男人会抱怨,这些努力工作并把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把我们的饭碗抢走了?。
范立欣感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人类情感,是共通的,纪录片是一个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并理解中国的媒介。
在范立欣眼里,纪录片从融资、制作到发行,跟其他电影一样,也是一个产业。在这个产业链里,不是?谁给钱谁就是爷?,他和所有投资方都用合同的形式规定,制片人与投资者,无权干涉导演对影片的剪辑权。
眼下,范立欣正致力于对国内纪录片导演进行培训,让他们更明白国际运行规则,学习撰写提案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技巧。他同时开始寻找中国纪录片?本土生存?的路径。
《归途列车》在7个城市?一城一映?之前,范立欣找过国有发行公司,可最少一百万元的拷贝制作和宣传费让他却步。后来,在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7个城市,范立欣选定了每个城市的一家影院,用一个影厅长线定期放映《归途列车》,票房收入双方分账。范立欣觉得,既然中国的城市还无法支撑起一家艺术电影院,那么在商业电影院里逐渐打造一个艺术电影厅,应该是可行的、有市场的,这有利于中国纪录片业的发展。
随着一年的春运进入尾声,《归途列车》在全国的展映之幕渐落,但?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
相关链接
①2013年范立欣在《纽约时报〃电影版》公布的“全球20位40岁以下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评选中金榜题名,成为该项评选中唯一的华人导演。
②范立欣认为,任何一个故事、一群人都应当放在一个历史时间段去看,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有更大意义的,在任何一个故事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变迁。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范立欣将镜头始终聚焦在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夫妇春运归途上,展现出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背后普通小人物的辛酸。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8页
B.《归途列车》融入了导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真实展现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深刻变化。
C.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才使得《归途列车》引发国人思考内省,这部纪录片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窗口。
D.在范立欣看来,仅有社会价值的纪录片必须像其他电影一样,自觉地去适应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广阔的传播渠道。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材料开篇介绍农民工张昌华夫妇的想法、做法与最终的结果,以此引出对范立欣关注农民工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表述。
B.范立欣认为他选择春运题材拍摄纪录片《归途列车》的目的是讲述过去与未来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是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
C.范立欣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但这种关注也招来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没有抓住社会的主流问题。
D.材料中表述了不同人看过纪录片后的感受,并且在此之后进行了议论,侧面表现了影片具有一定影响力。
E.范立欣成为出色的纪录片导演的具体原因有:有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有敏锐的视角,有国际视野等。 6.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丑琴操
邓跃东
祖父会拉琴,好事者命令他带上两个会拉胡琴的侄儿一起演出。在邻村第一次巡演时,我大伯父刚拉开过门,台下就扔来一只鞋子,砸在他头上。他们指责大伯父的胡琴有问题,硬是逼着他锯掉了琴杆上的龙头……
这件事我是听一个叔父说的,几个伯叔不愿回忆这些旧事,唯有我堂二叔反应异常,他大口大口地吸着烟说:?琴头是我砍的!?我知道二叔一直钟情于胡琴,没想到他竟是这件事的亲历者。透过浓浓烟雾,我看到了二叔眼里流露出的几丝幽怨。
那晚他们受到了批评,被要求将琴头处理掉,否则后果难以想象。祖父答应一定处理好,但不是当场锯掉的。这把琴是大伯父在县城读中学时带回的,却成了二叔的至爱。那时祖父被贬职从学校回乡,思虑最多的是要保住侄子们的性命,要不就对不起大哥。祖父就给二叔做工作,二叔十五六岁,很不配合。祖父发了怒,责问他:?是人头重要还是琴头重要??二叔噙着泪、含着怨气,在祖父的逼迫下锯下了琴头。祖父说:?这个琴头雕刻得精致,你先收着,日后可能会用上。?二叔不吭气,捡起琴头一把甩进了灶膛。
丑琴无头,祖父他们也无脸面,操琴的模样十分滑稽,总不被人正眼看。当然,心里最憋屈的是二叔。他很年轻,无端被人嘲笑,其实他拉琴是很有水准的,但是心里不平,音色起伏大。丑琴让二叔的脾性也丑了起来,他变得十分倔强,不太理会祖父——以前他们经常一起谈琴论艺,慢慢地不怎么说话了。
没过多久,伯叔姑姑们不能读书了,因为村里不准。二叔二次被生产队长从中学赶回,他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8页
聪颖好学,无奈初三未读完,就再也未进过学堂的门了。二叔积下一肚子的愤懑和怨恨,别人拈轻怕重,在生产队混工分,他年纪轻轻就去学泥水匠的手艺,每天用砖刀砍砍剁剁,其实是在发泄不满,他要砍平种种崎岖。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他感到轻松,他的虎口被震烂,血流不止,也不能释放心中的怨气。他又想起了无头琴,每天劳作回来,把自己关在房里,只有丑琴懂他,眼里的泪、虎口的血,遗落在琴上,他浑然不知。
二叔独自拉琴,长夜不息。祖父知道他心里苦闷,就开导他说:?拉琴可以消解磨难,但不能宣泄情绪,你指上的怨气太重了。?二叔说:?你不是说琴音传递的是心声吗??祖父反问:?你心里向往的是什么??二叔不吭声了。听琴知音,得失寸心。二叔对祖父的视听修养极为钦佩,他为自己更名为?清明?,自此静心练琴,研习音律。
清明通透,方有流音。二叔反复体悟,寻求彻悟——人跟丑琴一样,没有脸面,可琴还是琴,心里有音,仍可自然地发声。他的心慢慢地融入了丑琴,琴声开始从心里流泻出来,没有了早时的发泄,音色一片柔美。
二叔认真地看着我说:?琴已无头,人得有名。?
二叔那时带着这把丑琴,一次次地参加上级安排的演出。他用丑琴发出的优美琴声征服了众多同行,感染无数心田。有一次,上级首长要来观看,领导提出给他换把琴,说这琴太丑了,影响县里的形象。二叔说,人能换但琴不能换。
在本村的一场集会上,全家人都被责令到场陪斗,批斗的对象是二叔的母亲。大冬天里她被拉到学校操场上,被风车对着猛吹,她不服软,直挺挺地站了一夜。有人起哄要我家的人拉琴造势,祖父跟他们交涉能不能换人,他们说不行,故意要我二叔拉。祖父尴尬不已,二叔却轻松地拉开了弓子。凝望着受难的母亲,他如入空谷,心若止水,怀中丑琴一如惜日,不动声色。后来我得知,二叔拉的是刘天华先生的《光明行》,他心里存有光亮!
(选自《读者》2015年第9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倒叙开篇,叙述大伯父演出时的遭遇,奠定了文章压抑悲怆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二叔性格的变化做了铺垫。
B.“琴已无头,人得有名”的生活体悟既是二叔多年后人生积淀的总结,也是当年促使二叔琴音转变的原因,此句话在文章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祖父不仅是家庭的守护神,更是侄儿们的精神导师。为了保证侄儿们的安全,忍气吞声答应锯掉琴头;担心二叔怨气太重,开导他要心存希望。
D.文章花大量笔墨写“我”家遭遇的种种不幸,意在反映生活磨难容易钳制人的精神,从而点明本文人性因生活的不公而异化的主题。
E.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来讲述“我”家所发生的“旧事”,虽然“我”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本身并没有进入故事中,但故事却因此显得真实可信。 8.文章多次提到“丑琴”,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9.二叔这一人物在文中的生活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8页
杨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诸杨虞卿之后。虞卿孙承休,唐天祐初,以尚书刑部员外郎为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①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大雅,承休四世孙也。钱俶归朝,挈其族寓宋州。
大雅素好学,日诵数万言,虽饮食不释卷。进士及第,历新息、鄢陵县主簿,改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徙知浔州,监在京商税,再迁秘书丞。咸平中,交趾献犀,因奏赋,召试,迁太常..
博士。久之,又上书自荐,献所为文,复召试。直集贤院,出知筠、袁二州,提举开封府界诸县镇事,为三司监铁判官,知越州,提点淮南路刑狱。还,考试国子监生,坐失荐,迭降监陈...州酒。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迁集贤殿修撰、知应天府。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
大雅朴学自信,无所阿附,直集贤院二十五年不迁,有出其后者,往往致荣显。或笑其违世自守,大雅叹曰:“吾不学乎世,而学乎圣人,由是以至此。吾之所有,不敢以荐于人,而尝自献乎天子矣。”天禧中,使淮南,循江按部,过金陵境上,遇风覆舟,得傍卒拯之,及岸,冠服尽丧。时丁谓镇金陵,遣人遗衣一袭,大雅辞不受,谓以为歉。宰相王钦若亦不悦之。晚与陈从易并命知制诰。大雅尝因转对,上《原治》十七篇。所著《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
(节选自欧阳修《宋史·杨大雅传》)
[注]①杨行密,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B.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C.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D.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B.召试即皇帝召来面试。这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C.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清时废止。 D.转对指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也称“次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大雅勤奋好学,博闻强识。他在考中进士以前,每天诵读数万字文章,饮食时也手不释卷。一生著述丰富,令人叹服。
B.杨大雅追求仕进,勇于自荐。他曾乘交趾进献犀牛的机会向朝廷献赋,后又上书自荐并献文,于是被任用为太常博士。
C.杨大雅不流世俗,心境平稳。他在集贤院干了25年却未升职,同事中比他晚的人也往往显贵,可他对此淡然处之。
D.杨大雅不慕权贵,清高自守。他巡视经过金陵时遇风翻船,丢了衣帽,当地官员丁谓派人送了一套衣服,他却推辞不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5分)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8页
(2)或笑其违世自守,大雅叹曰:“吾不学乎世,而学乎圣人,由是以至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 赵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一句用典,“长安”实指南宋都城临安,含蓄表达了诗人情感。 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
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
(1)《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律的名句是:“ ,。”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交代自己处于锦绣华服的同舍生之间,却从无慕艳意的原因的
句子是:“,。”
(3)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
亡,所以在《<孟子>二章》中孟子总结说“”。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运用和表达(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有些地方不注重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有自然景观的地方圈地收钱,建高档宾馆,设度假基地,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令人痛心。 ....B.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C.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为其在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D.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E.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孙杨真正地成熟起来,面对霍顿的恶意挑衅,他充耳不闻,最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8页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竹书《论语?知道》篇的出土,让在汉魏时代就已失传的“《齐论》版”《论语》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B.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虽然在大选前曾质疑北约存在的必要性,然而美国与北约的防务合作仍然是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柱。 C.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D.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3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 ① 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 ② 《山海经》里头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 ③ 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④ 清人编《四库全书》, ⑤ 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 ⑥ 大致解开。
A B C D ① 因为 连 连 因为 ② 如果 虽然 因为 虽然 ③ 那么 但 所以 但 ④ / 所以 / 所以 ⑤ 则 / 则 / ⑥ 就 才 才 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 ___② ,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因此, ③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但上古、中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
21.右图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活动发起者称,其宗旨是推动城市里的阅读活动,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活动赢得了不少赞许,有人喜欢这种新颖的方式,觉得?读书也可以很好玩?;但也有人认为随意丢书,影响出行,也不见得能捡回阅读习惯;也有人说,?丢书大作战?不过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的?地铁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8页
西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校内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语文答案
1. (3分)D(在“因而有更高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原文是“极大地提高了散文作品的 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2.(3分)B(曲解文意。丹纳的话是告诉我们,自然的地域环境会影响作家的创作。) 3.(3分)D(此题考查“这”的所指,“这”不是指“自然的地域环境”,而是“自然的地 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 4.(3分)B(A项,“始终聚焦在这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夫妇的春运归途上”错误,根据原文,范立欣还把镜头对准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张琴。C项,“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才使得《归途列车》引发国人思考内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说法不全面,除了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还有其他因素。D项,“纪录片必须像其他电影一样,自觉地区适应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广阔的传播渠道”说法错误,范立欣认为在商业电影里逐渐打造一个艺术电影厅,应该是可行的、有市场的。) 5.(4分)BC(选对一项得2分)(B项,“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拔高了思想。C项,“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错误,且原文说“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即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农民工问题。) 6.(5分)①这句话是对范立欣以及他所拍摄的纪录片的高度评价,肯定了其在直面春运热点、反映社会问题和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②从春运角度:春运问题作为当下中国社会城乡结构矛盾的缩影,不会因为一部纪录片而得到解决,但“归途”所引起的人们对于这一热点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还将继续。③从社会角度: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只局限于“春运归途”,范立欣等纪录片导演们会继续将镜头对准那些需要人们反思的社会问题。④从行业角度:虽然中国纪录片业起步较晚,但范立欣无疑开了个好头,同时他也在坚守纪录片准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纪录片发展模式,我国纪录片行业前景广阔。
7.(4分)B C(选对一项得2分)(A项,“文章以倒叙开篇”有误;D项,本文的主题不是“人性因生活的不公而异化”;E项,“本身并没有进入故事中”有误,原文“二叔认真地看着我说:‘琴已无头,人得有名。’”)
8.(4分)①丑琴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二叔的人生经历;②丑琴象征着二叔人生的起起落落;③丑琴虽丑,但琴音却能一片柔和,暗示了勇于面对逆境也能完成自我救赎的主题。④文章以“丑琴”为题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 ①由琴头被砍、遭遇不公正待遇时的偏执、倔强变化为正声清音,心怀光亮;(2分)②这种变化是生活智慧的体现,展示了面对逆境永不退缩的精神,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2分)③二叔遭遇不公,用极端方式发泄心中不满,沉溺于苦难现实让自己痛苦不堪;祖父教导二叔心中有追求有向往就应积极向上,心怀光亮;心有体悟的二叔能平静、勇敢面对逆境,在生活找到了积极的意义,也因此感染了很多人。(2分) 10.(3分)C 11.(3分)C (“明清时废止”错,“国子监”一直到明清时期。) 12.(3分)B (“于是被任用为太常博士”错,升任太常博士是在第一次“召试”后。) 13.(1)(5分)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句意正确2
分,“据”“克”“家”的解释各1分。不能补出主语“杨承休”不扣分)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9 页,共8页
(2)(5分)有人笑他不合时尚,清高自守,杨大雅叹道:“我不向世俗学习,而是向圣人学习,因此到这个地步。”(句意正确2分,“或”“违世自守”“由是”的解释各1分。 14.AE(A项3分,E项2分)(A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
不是乐景。E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身感悲凉。)
15.①作者运用“雨点”“天涯”“山禽”“黄昏”等多种意象,写出了长期贬谪海上的内心
孤独和落寞,表达了诗人无比凄凉,以及去国怀乡的复杂情感。(3分)②“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对国家的忠贞,其中也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3分) 16. (5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 (4分)A D(选对一项得2分)( A项,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
美好的事物。符合语境。B项,不合语境。“釜底游鱼”是指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与语境中“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矛盾。C项,“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与语境不符。D项,“民胞物与”指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符合语境。E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此处应为“置之不理”。) 18.(3分)C(A项,缺少主语,删掉“随着”或“让”;B项,语序不当或中途易辙,应
将“虽然”放在“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之前;D项两面对一面,“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后文应该用“能不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与之搭配) 19.(3分)B(用排除法。①处后有与之照应的“都”,应为“连”;②句中有“应”,③句中有
“却”,②③之间应为转折关系;④是在上面基础上的推论;⑤是紧接陈述前句的,无需关联词;⑥照应本句中“直到”。) 20.(5分)①语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2分)②射箭和驾车属于武科(1分)③一切教
育均以语文为基础(2分) 21.(5分)答案示例:①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1分);②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2分)③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2分) 22.(60分)略
[参考译文]
杨大雅,字子正,唐朝靖恭杨家杨虞卿的后代。杨虞卿的孙子杨承休,唐天祐初年,以尚书刑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杨大雅是杨承休的四代孙。钱俶归降宋,带着他们一家住在宋州。
杨大雅素来好学,每天诵读数万字文章,即便饮食时也不放下书卷。考中进士以后,历任新息、鄢陵县主簿,改任光禄寺丞、新昌县知县,调任浔州知州,监在京商税,再提升为秘书丞。咸平年间,交趾进献犀牛,杨大雅乘机向朝廷献赋,被皇帝召来面试,升任太常博士。很久以后,又上书自荐,献上自己所写的文章,又被皇帝召来面试。在集贤院任职,又出朝担任筠、袁二州的知州,掌管开封府界诸县镇事,担任三司监铁判官、越州知州、提点淮南路刑狱。回朝后,考察国子监的学生,因荐举不实获罪,接连降职为监陈州酒。调任常州知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升任集贤殿修撰、应天府知府。还朝后,任职于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的身份担任知制诰。杨大雅原名杨侃,至这时,回避真宗还在藩王第宅时的名讳,下诏改掉名字。任职二年,被授予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亳州知州等官职,去世。
杨大雅朴素好学自信,不肯阿谀投靠,在集贤院任职二十五年不升职,有人在他之后任职,常常达到荣华显贵。有人笑他不合时尚,清高自守,杨大雅叹道:?我不向世俗学习,而是向圣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10 页,共8页
人学习,因此到这个地步。我所有的,不敢推荐给别人,而曾经自己献给天子了。?天禧年间,他出使淮南,沿江巡视,经过金陵,遇风翻了船,幸而被身旁的士兵救起,上岸后,帽子衣服都丢了。当时丁谓镇守金陵,派人送来一套衣服,杨大雅推辞不接受,丁谓对此感到愧歉。宰相王钦若也对他不满。他晚年与陈从易一起被任命为知制诰。杨大雅尝趁被皇上召见的机会,呈上《原治》十七篇。著有《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8页
人学习,因此到这个地步。我所有的,不敢推荐给别人,而曾经自己献给天子了。?天禧年间,他出使淮南,沿江巡视,经过金陵,遇风翻了船,幸而被身旁的士兵救起,上岸后,帽子衣服都丢了。当时丁谓镇守金陵,派人送来一套衣服,杨大雅推辞不接受,丁谓对此感到愧歉。宰相王钦若也对他不满。他晚年与陈从易一起被任命为知制诰。杨大雅尝趁被皇上召见的机会,呈上《原治》十七篇。著有《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8页
正在阅读:
合肥市政府投资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预选承包商名单04-15
河北省及部分市县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07-24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08-20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02-22
超准的抑郁症心理测试题看你有没有抑郁症07-31
八月主持词开场白03-27
abaqus建模中映射节点的方法04-25
2018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_ss03-08
H3CNE习题集01-20
- 12015年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五诊试卷(理科)
- 2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
- 3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
- 42017-2018学年届东北三省三校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
- 5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6学海导航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师大附中版
- 72019届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82022届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含答案
- 9江西师大附中等七校2011届高三4月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 102010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西北师大
- 附中
- 高三
- 试题
- 语文
- 答案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