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

更新时间:2023-12-08 20: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背后看区域协调发展

从理论层面认识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在区域发展中存在着区域之间严重失衡的现象,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并被密切关注的问题。改革幵放以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调整,使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效。但区域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不仅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也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内涵重大意义 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本着“先富后富”的思想,根据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资源生态等方面衡量,采取了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实施了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做大了“蛋糕”,但却没有分好“蛋糕”。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盲目追求 GDP 采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注重资源生态的保护,使我国资源面临枯竭,生态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矛盾不断深化,很多地区生态污染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及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发展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的有益经验值得学习,要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借鉴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

均衡发展战略

在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受时苏联生产力布局理论影响,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掘均衡配置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制定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毛泽东同志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毛泽东选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年1999版,第26页)。也就是说,一方面,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以内地工业的发展为主,兼顾沿海地区的发展,均衡布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优势,以沿海带动内地,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以“三线”建设为重点。

非均衡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其本质和核心是“两个大局”思想和“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明确了战略布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差距过大。虽然邓小平时期执行的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但这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产生的。其坚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战略

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和第四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核心)确立了协调发展战略,并实施网络式和板块式的发展路径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强地区间的分工合作,并充分认识到在未来的发展中,缩小地区间在发展上的差距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认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要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发挥有利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还正式提出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要求“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6页。)同时,

他还把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指出“沿海地区有条件发展得快一点,应该抓住机遇继续加快发展。这对保证和增强国家的财力有利”(《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2页。)

胡锦涛同志在此江泽民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区域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除了提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还提出了促进中部堀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同时还从不同层面更加深入地途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胡锦涛同志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交往理论,提出了要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政区划的界限,在区域和全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则为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本质

区域协调发展是近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它弥补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平衡增长理论与非平衡增长理论的不足,既区别于改革放前的均衡(区域)发展理论,也与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不同,它指明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精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揭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本质。

区域平衡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要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就要使大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地平衡分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均衡分配生产力,不断减小并最终消灭地区差距。这里的“平衡分布”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通过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经济和人力等资源,“逐步消灭各地区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为最终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黄国华:《论马克思主义的区域协调思想及其当代实现模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6期,第22页。)。

区域协作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和生产诸要素总是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内,这就必然引起区域之间的分工问题。这样以来,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和以不同产业为主的经济体和城市群会不断涌现,区域分工的发展使得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单个区域通过区域分工与合作突破资源条件、生产技术的限制,利用自身发展优势生产产品,用以交换其他区域的优势产品,大大降低成本、节约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科学发展

真正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区域发展,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就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的方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注重发展的全面性,进而实现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需求。

普遍高涨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指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应当“普遍高涨”。这里的“普遍高涨”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在更大范围内建立科学的区域分工和区际联系,把各地不同的优势资源吸引到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形成各地区联合互动的发展格局,同时建立各有侧重的地域分工体系,促进区域发展的全面繁荣。

区域协调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

统筹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倡导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就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全面而具体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共同构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之下,相对落后的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凸显了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西部地区随着青藏铁路、支线机场、干线公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相继建设完工,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为今后经济腾飞打造了坚实的翅膀;中部地区伴随着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和综

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快速推进,其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也在快速凸显;东北地区伴随着国有企业、国有林区垦区等多项改革的扎实推进,逐步实现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和社会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我们只有实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拓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步伐,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d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