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4-14 14: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3)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表格为1952~1957年《各产业社会劳动人数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城市化有一定发展

C.第三产业一直持续发展

D.农业发展陷入停滞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1952——1957年,第三产业劳动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城市化有一定发展,B正确;表格体现出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A错误;表格显示第三产业并不是一直持续发展,C错误;表格显示农业有一定发展,D错误。

2、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

A.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B.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

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D.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

【答案】C

【解析】寒食节从民间开始兴起到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说明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C正确;习俗并不是来自民间传说,A正确;B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政府并没有强制作用,D错误。

3、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着喜欢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答案】D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解析】19世纪西方学者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20世纪西方学者是批判文艺复兴的黑暗,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了评价者的角度,D正确;学者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不是历史评价标准;C中两面性是文艺复兴特点,不是评价。

4、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公民大会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但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弊端,本题就是体现出雅典直接民主下决策的随意性。

5、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等级秩序的理解和认识。全国卷1试题在考察中国古代经济这类选择题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加强概括总结能力的提高。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6、下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

A.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B.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C.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D.“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C

【解析】材料数据表明,中国白银购买力逐步下降,反映了中国白银大量流入,造成白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这和新航路开辟后,亚洲和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商业贸易增强有关,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价格上涨,白银价格下降,A错误;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不是反映“海禁”政策,排除D。

7、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化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 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答案】D

【解析】“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说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重工业,D正确;社会主义国家不受经济危机影响,A错误;B和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8分)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答案】: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考点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名师点睛】本题不难,关键是这块知识点这样考查的方式比较少见,同时知识点相对考查较少,因此,学生在这题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要点。同时,本题是契合时事政治热点,启示我们复习过程中适当结合时事政治热点来着重复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dc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