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养分作为资源以及对养分资源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3-10-23 08: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为什么将养分作为资源

以及对养分资源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学 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农 资 环 0802班 姓 名:黄 晨 阳 学 号:2008054010201

摘要:养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植物健康生长并最终产生一定收益的基础,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根本,所以说养分是一种资源。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养分资源是促进农业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针对我国养分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可知:必需对养分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使养分资源物尽其用,真正体现其自身资源价值,因此,对养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尤为迫切,而且是农业乃至整个社会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措施之一。

【1】【2】

关键词:养分 资源 养分资源管理 必要性

1、养分和资源之间的关系

养分,顾名思义,就是养料或者说是植物的营养物质,是指植物体必需营养元素如: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及其所形成的不同化合物。资源,《辞海》中的解释为:资财之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具体的说,资源是指环境中能被人利用或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条件下能被用来作为生产原料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大家通常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首先是食物、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恰与养分资源密切相关。例如,粮食是粮食作物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生产的,而因为增加化肥施用量增产的粮食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最大,许多矿产资源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是制造化肥的基本原料。环境中大气、水体等含有的一些养分能通过干湿沉降、灌溉等途径带入土壤-植物系统,也是重要的养分资源

所以,养分的充足供应是植物健康生长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限制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养分分类可将养分分为:土壤养分、空气养分、水体养分、矿质养分等。而矿质养分来自于矿产资源,水体养分来自于水资源,并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

我们把植物、动物的生产以及供人类使用或食用的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则土壤、肥料和环境所提供的养分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养分资源。养分资源能否高效利用,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而且影响到农业经济效益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维持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3

【】

2、我国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我国农田利用的养分资源大致分为:土壤养分资源,化肥养分资源,有机养分资源,矿产养分资源,水体和大气养分资源等。4

【】

2.1土壤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土壤养分物质循环是指土壤养分通过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离开土壤又回归土壤的周而复始过程。5

【】

土壤氮源于大气,经生物固氮或化学合成转化为作物需要的形式,最终归还给大气。由于气态氮取之不尽,可以将氮资源视为“非耗竭性”资源。

1

土壤磷和钾源于含磷、含钾矿物,而这两种养分元素并没有完全的进行循环,且有效养分含量较低,并且存在土壤养分资源区域性的分布不均,因而,需要施用化肥,对土壤中的磷钾养分进行补充。

2.2化肥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1840年,李比希学说的建立大大的促进了化肥产业的发展,进而,造就了农业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各种化肥产品也随着农业和科技的发展而进步,使养分资源向着多元化和高效化趋势发展。

但在我国化肥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化肥利用率低,养分损失高;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导致化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施肥同时导致水体等环境的恶化。

2.3有机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有机养分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废弃的含养分的有机物质。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机肥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机养分资源含有的养分种类较全面,并且施入土壤后,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提高土壤对作物所需养分的供给能力,同时 更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但是随着化肥产业的发展,有机肥的使用量逐渐的下降。有机养分资源,如作物秸秆和人畜粪尿等无法回田,在对化肥需求增加的同时,对环境也早场巨大的压力。

2.4矿产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矿产养分资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利用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和矿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常用的有磷矿石、钾盐、硫磺、天然气、泥炭、石灰石、稀土矿、含植物微量营养元素(铜、锌、铁、锰、硒、镍等)的矿物。

我国矿产养分资源分布不均,且中高品位的矿产资源较少,总的可使用年限亦是不容乐观。另外,开采的科技不发达也导致了部分矿产资源的浪费,回收率较低。

2.5大气和水中的养分资源及利用现状

大气中的氮素主要通过干湿沉降向土壤中输入,但数量较少。江海湖泊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无机矿质养分,不仅含有大量的氮和磷,还有许多稀有元素。但如今,此类养分资源被忽视,发展较为缓慢。

3、进行养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总的来说,中国养分资源开发及利用产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矿产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生产技术不先进导致效率及回采率低,造成养分资源的浪费。

2

(2)中高品位的资源利用较多,并且养分资源开采较盲目,管理及使用没有目的性。 (3)化肥品种较多较杂,知识量较少的农民无从选择。

(4)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恶化。同时还有养分的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尤其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5)有机养分资源使用率低,有机养分循环受阻,并无法回田再利用,造成养分浪费的同时,同时造成和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另外,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间接的要求养分输入的增加。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采用合理的方法和途径对养分资源进行管理。在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作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首要目标的同时,积极开发有机肥资源;另外,养分平衡状况已经被广泛采用,成为评价一个生产系统中养分贮存和流向、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和该生产系统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之一所以,根据不同的养分需求模式和养分平衡状况,制定不同的养分管理方法和措施。如:加强食物链中养分资源的管理等。同时应合理的开发现有资源和替代资源,发展养分资源健康循环的农业。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文奇 等,中国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科技导报 2006年第10期 64~67

【2】何 琼 吕世华,养分资源管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川农业科技2008年第

二期 16~17

【3】刘学军 张福锁,环境养分及其在生态系统养分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干旱区研究 2009年5月 第3期306~310

【4】王激清 等,中国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及调控途径,资源科学 2005年5月第3期 47~52 【5】王兴仁 等,土壤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和综合管理策略,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21卷 增刊 89~93

【6】韩宇峰 等,畜牧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流向及养分资源利用,山西农业科学2006年34卷4期78~81

【7】许秀成 等,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肥料创新—探索化肥行业发展之道,磷肥与复肥,2007年第22卷第3期1~6

【8】张国平 周伟军 译,植物生理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6】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uf.html

Top